#佛教[超话]#《杂阿含经》录出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作是念已。从禅起。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念言。如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阿难白佛。世尊。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复有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如是止息。于余止息无过上者
  阿难白佛。何等为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言语寂灭~瑜伽九十六卷十七页云:正在定者,虽有微细寻伺随转;而不能发所有语言。是故此位,说名一切语言寂静。

*止息~瑜伽九十六卷十七页云:暂时不行,名为寂静。令其究竟成不行法,名为止息。

*三藏法数~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即是初禅之定相。离生喜乐者,庆悦之心名为喜,恬淡之心名为乐;初禅既离欲界恶不善法,故生此喜乐也。定观均齐者,观即是慧,所谓定慧平等也。) 〔二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从初禅入二禅时,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无觉无观者,既入二禅,即离初禅觉观动散也。定生喜乐者,既无觉观,摄心在定,则生喜乐,此即二禅之定相也。) 〔三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从二禅入三禅时,离喜行舍,而受身乐,唯圣人能说,而复舍念行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离喜行舍者,谓厌离二禅大喜动散,摄心不受也。受身乐者,既离二禅之喜,而身受三禅之乐也。圣人能说者,此乐极胜,超过一切之乐,非凡夫所知也。舍念行乐者,谓能舍二禅之喜念,而行三禅之乐也。) 〔四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从三禅入四禅时,断喜乐故,不喜不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断喜乐者,谓断二禅之喜,及三禅之乐也。不喜不乐者,谓心无善恶,寂然平等,即是四禅之定相也。) 〔五、虚空处次第定〕,谓人修禅定,从色界入无色界。则灭一切色相,不念种种异相,入无边虚空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灭一切色相者,谓灭根境可见、可对一切色相也。既得四禅定已,犹厌色界色质为碍,不得自在。于是心求出离,灭一切色相,而修虚空处定,心与虚空之法相应,则不念种种异相也。) 〔六、识处次第定〕,谓人修禅定,既得虚空处定已,心缘虚空,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则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过一切无边虚空处者,既入识处,则超过虚空处也。) 〔七、无所有处次第定〕,无所有处者,即不缘一切内外境界也。谓人修禅定,既得识处定已,三世心识,无量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所缘之识,转心缘无所有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内外境者,内即识处,外即虚空处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八、非想非非想次第定〕,非想者,非识处之有想也,非非想者,非无所有处之无想也。谓人修禅定,既得无所有处定已,深知无想处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想非无想之法。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如痴者,譬无心想也;如痈如疮者,有痛即觉,譬有心想也。) 〔九、灭受想次第定〕,灭受想者,即受想心灭,而不复起也。谓人修禅定,从非有想非无想入灭受想定时,其心明利,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是为灭受想次第定。若得此定,不久即证阿罗汉果也。…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敕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敕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虽然没有显示器,这个显示器台还是挺实用的,拯救手帐er很多笔还有小物件。[赞啊][赞啊][赞啊] #地平线8号#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
  • 先领【5元优惠券】加购物车5元优惠券: 【买赠旅行装100ml*2(洗护随机)】高纯度玻尿酸,深层去油清洁,调节头皮水油问题,深入填充发丝,呵护你的秀发,让你头
  • 以是方便,为说三乘,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是诸子等,若心决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缘觉,不退菩萨。三种智慧是: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种
  • 累了一天了承认自己是有点鸹貔,这么冷的天穿了个短袖,公交车上发现只有自己穿短袖,下车后发现整个马路上只有我一个穿的短袖,去了三叔四叔家,妹妹弟弟们都长的好快,上
  • 别别别点赞,只求转发[拥抱]每次说到反对吃狗肉的时候,总有一群人对你说:“那你别吃鸡鸭鱼啊,牛羊猪也是生命你别吃啊! 支持一下,每次说到反对吃狗肉的时候,总有一
  • 2017我需要一批给力的代理,跟着我一起赚,我需要一批有自信的人!当然我也会放弃一批懒散自傲的人!你做的是诚信! ✨美添白说不出哪里好,却解决了长久的痛--痘痘
  • 最近计划每每因天气被搁置[摊手]最近看微博的心态,就,很适合给自己催眠【在休想角落 不用想太多】[耶]♡​​ 朋友圈真是个好地方♥ ​ 它记录着你撒过的热血,你
  • 「清香」知行當中,去涵養你的內涵,有了行動力,德性才能提昇,有德性才能留下清香。「清香」知行當中,去涵養你的內涵,有了行動力,德性才能提昇,有德性才能留下清香。
  • 因残雪的创作叙事感较弱,哲思性很强,她的许多小说都“不太好懂”。因残雪的创作叙事感较弱,哲思性很强,她的许多小说都“不太好懂”。
  • 【[单身青蛙]拼夕夕——零食专场[单身青蛙]】有其他需要也可自助搜卷 【11.9】【清肠排便真的猛】西梅干果脯 【9.9】买一份送5包】阿婆家的薯片 【29.
  •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虔诚之花的晚钟[超话]#好奇的买了但丁香水分装来试闻一下味道以下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仅供参考)【只是将自己对香水的感觉写了出来,我文笔真的不好大家图个乐就行了】
  • !由于昨晚要做直播睡得比较晚,所以太太说今早六点半她起来做早餐,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今早6:17就自然醒了,可能是因为之前他小学的6年,每天都是我起来做早餐,所以
  • (被迫上高速,差点被大家创飞)那好吧,就开四车吧!(激情开车)糟糕,本来只想开两车的,结果开成了AB两盒各两车!
  • 来自日本的单身姑娘Mai,在一个25㎡的空间里过着自在的单身生活,公寓虽然小,但每一件都是自己的心爱之物,虽然单身,却和自己喜爱的一切在一起,过着别人羡慕不来的
  • 奔走于天地间,我们的每一次跋涉都是全力以赴,每一条道路都是曲折回环;一路上没有不变的风景,没有笔直的坦途;我们只能不停地做着两件事情,前进和拐弯,前进靠的是气力
  • 鲁迅曾经说过:“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可能会伤心落寞,或者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孤独,也没有任何人规定,做人一定要热
  • 这怎么解决啊[白眼][白眼][白眼](我买了保护肩颈的还是会冷……)【回顾“重走晋商万里茶路”活动国内段·晋中篇(九)| 介休古村里 藏着晋商巨贾的深宅大院】介
  • 不存在一种绝对的人际关系,每每这样要求时我就成了破坏者。“家庭生活的代价也是非常高的,充满了自律和痛苦” 可能我还是无法平静地接纳冲突带来的疲倦和痛苦,即使这是
  • 古之圣人,其和愉宁静,性也;其志得道行,命也。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