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勿若宋人然。”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必有事焉,就是从早到晚,无论有事无事,只是做一件,张居正说 事就是用功,这个功是指致良知,循天理。
凡是事情处理不好的,都是被私心和私欲困扰,被毁誉得失所牵累,没有去致良知。

这句话说到我的病根,内在功利心太重,自我得失太多。必然会有太多毁誉得失,无法去用心。越看书越恐惧,毛病太多。每天都在不停的改过。

#普贤菩萨[超话]#法华经讲记·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第四次修订版)63(3)
……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
这是讲给佛听,其实是讲给修行人听。当知普贤神通之力:凡是能够听闻到普贤菩萨陀罗尼咒的人,他就能得到普贤佛力加持。
若法华经行阎浮提,有受持者,应作此念:皆是普贤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为诸如来手摩其头。
这是第二次提醒。在娑婆世界,凡是能受持《法华经》的人,都「应作此念」。「此念」即是我已得普贤菩萨佛力加持,无复任何的顾虑和恐惧。
皆是普贤威神之力:我们能够遇到《法华经》,能够读懂《法华经》、能够弘扬、流通、受持《法华经》,这种力量当下就是普贤神力。懂得观世音菩萨,你就是观世音菩萨;懂得阿弥陀佛,你就是阿弥陀佛;懂得普贤行,你就是普贤行。这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你看什么、听什么、信什么,你当下即是什么。
诸佛菩萨出世就是讲经说法,最终归于《法华经》《楞严经》。诸佛本愿就是要众生跟自己一样自在解脱,秘诀就在于「善用其心」,你这个心用好了没有?这段经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藕益大师的解释,为什么讲受持《法华经》的人「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藕益大师讲:「因在自根,缘在普贤。」自根——普贤、《法华经》是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这句话解释得妙极了!「因在自根」。为什么?因为我们就是普贤,就是《法华经》,这是真的。「缘在普贤」,缘在阿弥陀,缘在释迦牟尼。我们自己就是缘,我们自己就是释迦牟尼,就是阿弥陀;而显现出肉团形相的那个所谓的阿弥陀、所谓的观世音、所谓的释迦牟尼,他是来「开权显实」,是我们自己来教化自己。所显现的佛相、菩萨相都是缘,因为我们众生本来就是实,本来就是因,本来就是佛缘,所以「佛种从缘起」,从现相而入。这个「开」的功德在于化身佛,可如果我们不是佛,他来「开」什么?来「开玩笑」?没有「开」的价值。因为我们本来是佛,所以他来「开」;因为有因,才有缘来「开」;以缘开因,以「权」来开「实」,开「权」就显「实」,叫「开实」。所以藕益大师这两句话是一针见血,把话说绝了!好好悟进去,你拍案叫绝。「因在自根,缘在普贤」!
这就是《法华经》,是发心的经。然后由此继续观照,叫作「观及万法,其体绝待」。这就是「一真法界」的「一」,由观自、观普贤然后再进一步观及一切万法之本体,没有相对,没有二,是唯一。
「如实不虚,万法融摄」。「如实不虚」这就是越观越真,怎么样都假不了。不是当成口头禅,不是当成官腔。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万法万相皆由当人当下一念所变现。当万法归真以后,我再往外看一看,你又会体会到「万法融摄」——万法相互之间互相圆融,互相摄受。科学家牛顿虽然说出了万有引力,可是他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在佛法来讲,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明白?因为万法都是「我」一个念之所变现,万有引力,不漏一法,没有哪一法跟你没有吸引力。连你最讨厌的老鼠药、牛屎狗粪都跟你在互相吸引。「万法融摄」,这就是法界,以此我们明白什么叫「一真法界」。
「皆是普贤威神之力」:「普贤」二字,它是对一真法界、十法界森罗万象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个本质特征的一个概括。我们的一念心「普」于一切万法,「贤」于一切万法——「贤」包含解脱智慧之义。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注意,讲经、听经、受持、读诵,这是一条龙啊。见道、修道、证道,在「受」之前不见道,你不可能接受;见道以后,你持也持,不持也持,你没有办法不持。这就是「菩提不退」。能受、能持,即为「自利」。「读」,在「自利」的同时还要「利他」,「读」可以观照为解、行、证,不断提升我们的境界。到了「诵」,已经到了自在、通达,圆融、圆满、圆通这种境界。「诵」还有表达通利之义,是表一种解脱。
「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是对「受持读诵」具体的、分别的解释。「受持读诵」是笼统而言,下面是作具体的分别。「正忆念」就是随文入观,我们要被《法华经》牵着鼻子走,随着它的境界往内观照。「解其义趣」,我们再牵着《法华经》的鼻子走,互相牵,来与我们当人当下、一切的万法相互对照、观照。「如说修行」就是在「正忆念」、在解、在观的同时转境界,心能转境。
所以这四句话是整个修行的次第——见道、修道、证道。当然这种次第,强调一下,是时时、事事、处处,否则你这个修行不「如说」。怎么不「如说」?「一心三藏」本身就是解决时时事事处处的问题,这点必须要强调。
「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果真做到如此,你就是普贤菩萨,你即是在「行普贤行」。所以千法万法,唯有刻骨铭心见「如来藏」之法理法义,才能够做到普贤行,才能够做到念念在道。

阅读原文▶️https://t.cn/A6MvBn77

《文钞》“后报则迟早不定,凡所作业,决无不报者。转变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其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10-2-86b

报应不一定在哪一时,哪一世,但是绝对没有不报的道理。因与果是对应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道理在。会不会有因无果,有可能。为什么?人在断恶修善过程中,命运改变了,本有的报应一直在推后,有报,要等。当时受的报应,所谓是重者先牵,看着没有报应了,实在讲还是有,推后了。

经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看看,百千劫之后,还要受报应。作善的尽管作善,作恶的尽管作恶,我们真懂得因果报应,知道永远是平等的,没有谁吃亏,没有谁占便宜,心里永远是平衡的,没有起波澜,那是烦恼作怪。真懂得,烦恼就不起作用了,心态平衡,也平静了。

所以佛菩萨能吃亏、能忍辱、能让,而且是一让到底。为什么?心里是平衡的。但是佛菩萨的心理平衡,和凡夫不同,他知道对方受报应,一面是因果报应,一面是对方将来见到他,也会报复,要是受过戒的人,还有一层报应,那是破戒的罪过。就好像我们说,“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类似,懂得持戒的好处,可他偏偏破戒了,你又不糊涂,怎么就不能坚持住呢?

这是什么问题呢?是他受的道德教育不完善,没有胎教和扎根教育,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没有好榜样,没有学校教育的配合,没有社会教育的配合。普通人持戒就有问题,善根好的人不受影响。

大修行人,有没有报应?历史上有个大法师就讲错了,他说大修行人没有因果报应。因此就有了“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的典故。这个老狐狸后来有机会听一个开悟的百丈禅师讲法,他又问这个问题,希望大师破解他的迷茫,大师讲:“大修行人,不眛因果”,有因果,清清楚楚。佛在世也受因果,没有苦报的感受,心里清清楚楚知道这个前因后果。

但是老法师讲,修到十住地位,就没有果报了。修到那个地位,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一念无明没有了,这是没有起心动念的地步,的确没有果报了。这个时节,因果还没有产生,没有因果的事情,怎么会有果报呢?其实修到无我的地位,已经就没有果报了。为什么?有我才有果报,我没有了,谁受报?受报之体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报复的人找不到你了。

你已经不在凡夫地位了,凡夫就再也找不到你了。对方已经找不到你了,鬼神也找不到你了,阎罗王他们都找不到你了。账本上有你,就是找不到。

圣贤有转变的事情,没有提到心理因素。佛菩萨有能力转变因果,本来要受恶报的,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改变了命运。命运就是受报的顺序变了,该受恶报,没受,不但没有受恶报,变成太平岁月,他有能力趋吉避凶,遇难呈祥。不但没有受恶报,还有善报来到家门口。

真念佛人都有这类感受,真正修行,战战兢兢做人,也会常有这种事。并不是很难得到,只要你真干。你心越真诚,体验越多。佛菩萨的事情从哪里来?就是由心转变而来。

“由是之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与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之业,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转变由心之义也。”

这是说人有罪报时,得受报应。但是你因为真诚,罪业就减轻了,重罪轻报。就像世间人讲的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彻底化解之前,还要有一定的报应,让你感受到,知道自己有罪业,要偿还。

真诚,这件事是印光大师讲的两个修行秘诀之一,他老人家常曰:“一分真诚,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十分真诚,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你要是能处处真诚,那才是真的真诚。念佛真诚,读经真诚,做事真诚,待人真诚,没有不真诚处。善行到这个地步,修善就做到极点了,能不得到极致的好处吗?我们念佛小组,有一个这样的人,也只有一个,我就常说她,人间的好事都被你得到了。这个人二十八岁得了癌症,一直活到六十八。不简单吧。

什么好事到她手里,都是极其认真,极为老实地做,几乎是做尽了好事。你说她能不重罪轻报吗?前世是个大将军,杀人太多,最后还是癌症走的。这是听说,我并不知道。

我自己身上也有不少这种事,重罪轻报。有的事过去了,有的还在受报,不能尽说。你真修行,有时还是有报应,随时都会有报应现前。新认识的一个人,对我可好了,张口就骂街,给谁听呢?还有一位,小朋友,张嘴就要五万,是有缘,给他一点,连句谢谢都没有。

怎么办?忍受。心念一转,放下万缘,念一句佛号,这已经是重罪轻报了。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大讲堂##中华传统文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朱子治家格言 蔡礼旭 | 你钱花得好 给自己 给后代子孙 积很厚的福报【儒学经典】 经典当中有讲到,「财为五家共有」。人都以为「我的钱」,握得很紧,其实钱是什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 周三不是“休息”吗?那我正常是横么样儿?
  • 相较于鼻中隔软骨,肋软骨隆鼻的优点是:量足:肋软骨材料挺充沛,不用担心不够用。相较于鼻中隔软骨,肋软骨隆鼻的优点是:量足:肋软骨材料挺充沛,不用担心不够用。
  • 磕夭璟的都三观正,心疼女主,喜欢纯爱,只磕夭璟,守护夭璟永不放弃的真爱#邓为[超话]# 看别人说前担现担 我好像是第一次有担[哈哈]前所未有的喜欢邓为 以前看剧
  • ” 她回答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姜梨对我有那么大的敌意,我一开始明明想和她交好,但是她一点面子不给,反而还三番两次终止了跟我的合作,我也不知道是哪里得罪过她,海平
  •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葵艺术空间内举办的MOSHPIT派队吸引了无数热爱音乐与艺术的年轻人。晚会的第一轮表演已经结束啦[哇][哇][哇]教师教育学院带来的开场舞
  • 今天下了很大的雨️,外面很冷,但今天起得很早去办了健康证,抽血的时候把血管弄成这样啦,然后一回家就狠狠点外卖哈哈哈因为我超级饿,中午吃的饭没拍照,但晚上吃的有,
  • 下一步,商丘市委政法委、商丘市法学会将通过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厚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为建设法治商丘贡献政法力量。活动中,
  • 你根本忘不了一个你认认真真爱过的人,你以为你错过的是一个人,其实你错过的,是整个人生…我没有陈江河的经商能力,但我有比陈江河还深的感情…他等骆玉珠8年,我可以等
  • 那会跟妮妮打电话我觉得我跟小毛孩已经八个月没见了,我真的很牛诶!好像这八个月来开心又不开心的,又或者更多的是无奈,也吵过埋冤过,但也改变不了什么东西,今晚看到大
  • 生活中我乘坐公共汽车比较多,没有急事就步行,昨晚来看望老爸,给老爸吃了早饭,我就得去摊位,因离老爸家不远,我溜溜达达就到了。从第五家出来,我发现我被小哥哥拉黑啦
  • 建议: 做亲子鉴定非同小可,不管是需要办理落户、移民、公证或诉讼等,还是自己确认一下亲子关系,费用的考虑仅是一个方面,最主要是选择资质齐全,正规专业的亲子鉴定机
  • 其实我们是在不断崩溃中不断自我和解,有幸与这样优秀的人同行,足够惊艳好多岁月~小猫今天做饭也辛苦啦,晚安~祝健康顺利~今天生日的你生日快乐呀~小帅老公亲爱的宝宝
  • 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是碳纤维材质的也是较为昂贵的材质,同时也是运用与高端设备上面,如很多豪车的中控,飞机上的
  • 这些航天器的命名,不仅揭示了中国太空计划的庄重和深远,也表达了中国对未来科技的雄心壮志。 纵观嫦娥六号升空、变轨、绕月、登月、采样、返回等关键性环节,不得不惊叹
  • 如果警方侦察结果显示吃感冒药与事故有直接关系,那么“知道吃了容易犯困,但他仍然驾车上路”就存在“故意”的成分,可以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汪宏亮认为,这个案件的定
  • 与此同时,情景剧“王母娘娘蟠桃宴”“诗词话桃源,翰墨咏春芳”赏花对诗活动、火车主题餐厅美食一条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缘”等网红打卡区和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
  • ▪️军事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入侵可能是“狡猾的俄罗斯战略”的一部分,其目的不一定是占领哈尔科夫,而是将乌克兰武装部队从其他战场撤出。▪️军事分析人士认为,这次进攻
  • 其实恋旧是向来恋旧的,只是现在才意识到,从前的“追忆往昔”实质是顺风顺水时的一种窃喜与炫耀,以为自己不必支付礼物的价码,往后再不敢随意自称幸运,也无法再放任自己
  • 在购买复刻手表时,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经过严格品质控制、信誉良好的制造商。因此,一般人会选择寻找专门从事亲子鉴定的机构或实验室,以获取准确可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