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说‌‌求法!

如果我们都不了解‌‌法的特性、法的特质‌‌,到底是求什么法?

我们就会落入到‌‌‌‌自以为是,‌‌或者是自圆其说,‌‌或者是随意所欲,‌‌带欲求断。‌‌‌‌那就导致我们一生之中一事无成,‌‌就落入在迷信、宗教的‌‌范围之中‌‌模糊的一个状态。
01
对法的第一种诠释
在古印度‌‌(公元‌‌前的‌‌1600多年到2000年之间‌‌)对法‌‌就有诠释: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就是法。
最初社会的人,‌‌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对法都有一个诠释,都有认知:
任持自性
就是古老‌‌的科学家、自然学家对法的一种认知‌‌概念。
任:任何一件事物。
任何一件事物都保持着它的本质,‌‌都保持着它自己的性质,‌‌叫任持自性。
就犹如水一样,‌‌保持着它自己的特性:水‌‌还没有因缘和合时,水的特性是属于冰凉的,‌‌是冰凉自物、冰凉它物的。
‌‌一旦‌‌它跟火‌‌合就成为温水,‌‌那就不是它的特性了,‌‌已经是因缘和合了,它有增上之法,‌‌有增上缘、有和合之法。
‌‌水本身的特性:是凉的、是冷的、是软的、是滑的,叫任何一件事物‌‌都保持着它自己的特质,‌‌它本质的特性。就如同一个内心之中很快乐‌‌、和谐‌‌、安详的慈爱之人,‌‌他就能够把快乐、和谐、安详辗转分享给他人。就犹如水冰凉自己、冰凉它物一样,‌‌这叫任持自性,‌‌这就是法的特性。
‌‌就像火一般,‌‌火性‌‌属‌‌热性:是热的、是暖的、是漪的、是痒的,暖、热、漪、痒这是火的特性。‌‌就像一个人‌‌心生烦恼,‌‌内心之中生起了‌‌激情愤怒、忧愁叹气,‌‌他‌‌伤害自己,同时‌‌也伤害他人。这就是烦恼的特性‌‌,如同火的特性一般。
‌‌任何一件事物都保持着它自己的特性,‌‌我们叫学法。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因果、它的法则、它的原因。
轨生物解
‌‌就像生病一样的,‌‌要找病因,‌‌要有治病的方法,‌‌这就是轨,就是轨则。就像宇宙之间的规律一样,‌‌就像‌‌地球绕赤道线,自然而然‌‌才能够‌‌不破坏它物,叫轨生物解。
‌‌这就是科学家、发明家‌‌、史学家‌‌们对法的一种认知,对大自然的一种认知,这是第一步。
这也是佛陀所知法的范围,‌‌可是这是浅显的,不能解脱的,‌‌这是随顺‌‌世间,‌‌按常规理解的。
常规:
就是循规蹈矩的,‌‌就是在世间里边,‌‌比如说‌‌衣食住行的,吃喝玩乐的,享受的,‌‌就是与世间人一样的,这个叫常规。‌‌
不规:
不规就是不按常规的,就是‌‌修行人。‌‌
不按常规,按真理。‌‌现在我们要追求真理,要学法,‌‌要把法通通地理解、通通地认知。‌‌
世间人,‌‌对法的认识是有限的,他出不了世间,只能说是聪明人。这人很聪明,‌‌‌‌他能发明,在世间‌‌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他稍稍有那么一点点过人之处(超过一般普通人),因为他的记忆力很好、很聪明,‌‌他能发明‌‌,他的认知、他的知识比较宽广些,较有深度、高度、广度些,‌‌这就是世间法对法的认知,对自然法则的认知。‌‌
佛陀‌‌对弟子的教授‌‌‌‌层次是不同的,是契机契理的,佛陀说的法是不离身心(五蕴)的‌‌!
佛陀涅槃以后,很多人对佛陀的所知法‌‌就有不同的诠释。

法,‌‌什么称为“法”呢?‌‌
我们要怎样才能够入法(‌‌入到真正的法的特性、法的本质,‌‌入到法中来)?要怎么入呢?‌‌到底什么是法?
我们要把它说得很清楚,叫入法。
什么是见法呢?
‌‌见法:就是在理解上、见解上要具足正见,安住于法。‌‌
什么是得法?
得法:就是获得了在自身的听闻、思惟、修学念念不离法,念念不离止观法才是得法。
什么是证法呢?
证法:那就是超凡脱俗了。已经证得无漏之法、证得出世之法、证得不迷惑之法,这些都是跟‌‌切入证法有关。
02
对法第二步的认知
什么是入法?这个法是怎么来诠释,怎么来理解呢?
‌‌什么是法?‌‌
色法、‌‌心法、‌‌心所法,‌‌无为法。‌‌‌‌这就是第二步的认知了,第二步就比第一步深入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佛法的‌‌名相。
名相:就是词汇‌‌‌‌,‌‌就是佛学基础知识。‌‌
假如说我们不认识这四种法,‌‌听任何法都听不懂,‌‌不懂就导致到‌‌犹如“冷水泡石头,‌‌不得以应用”。‌‌
‌‌什么是色法?‌‌
色法指的就是‌‌地、水、火、风,‌‌就是在我们身体的范围(我们一寻之身)。‌‌‌‌
地大:‌‌发、毛、爪、齿、皮等称为‌‌地大;
‌‌水大: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等称为水大;
风大:就是呼吸;
‌‌火大:就是温度。
四大之身,就是形形色色,‌‌称为色法。
形色
‌‌形就是形态、形状,长短、高低、方圆,‌‌这叫‌‌形色。
显色
‌‌显色,就是颜色:青黄赤蓝。
这些形色、显色叫形形色色,都称为色法。

‌‌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六情根,‌‌一提到六情根‌‌就提到“六识”。
“识”是从何而生?
‌‌由内与外而生,内与外的“触‌‌”而生,‌‌由“触”而生“识”。
‌‌内‌‌外就是:眼,眼见色;耳,‌‌耳闻声……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内六入”、“内六处”、“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外六入”、“外六处”、“六尘”。
‌‌眼色、耳声、鼻嗅、舌尝、身触、意知法而生的“识”,‌‌就称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识,就是认识、认知。‌‌

本身“根‌‌”就有它各自的特性,‌‌它能认识、能认知,这称为心法。根、尘、识属于心法,‌‌这才是心。

‌‌有很多人说修行要修心,‌‌心在哪里?‌‌我们‌‌对心法不彻知,‌‌不彻底地了知,怎么修行?‌‌对法都不了解的人怎么入法?‌‌
那就是在痴坐,‌‌就像“猴子蹲枯岩”,寻食无吃,坐本山空,只是自以为是,我在修行。‌‌就犹如“蚊子叮铁牛”,‌‌“木人看花鸟”,是不起作用。
‌‌首先要听法,‌‌要听闻,‌‌听闻要记住。‌‌记住了以后不会忘记了,‌‌时时在内心之中念法了。‌‌闻慧、思慧才‌‌能够运用。
‌‌什么是心所法?
‌‌心所法就是烦恼,‌‌见惑、思惑。
见惑:就是见解上的迷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称为见解(理解)。‌‌

见惑,就是‌‌在见解上、在理解上、在认知上是迷惑的,是不清楚的,‌‌这称为见惑。一个人的认知‌‌不彻底,‌‌他的理解不清楚,‌‌还不如实知之,‌‌这称为见惑,‌‌在理解上是一个迷惑之人。
思惑:就是思想,‌‌内心之中时时地想过去、想未来,思念过去‌‌、思念未来,回忆过去、回忆未来,就在贪、嗔、痴、慢、疑这些方面,这个属于思惑。

十利使‌‌:见惑的五种加上思惑的五种。

使‌‌:就是使我们烦恼的意思,‌‌它有一种力量能够让我们去伤害他人,‌‌让我们去烦恼。‌‌见、‌‌思惑叫十利使‌‌,‌‌这就是属于生起心所,心所有包含‌‌的、心中所持有的‌‌一切的染污不尽。
什么叫心中所持有呢?内心之中,所有的‌‌坚持自己的邪知邪见的、不正确的、执著于实有(本来就不真实)的,这个“我的”概念太重,叫心中‌‌所持有的法,‌‌就是烦恼法、心所法:

思惑:贪、嗔、痴、慢、疑‌‌;

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见思惑又生起了随烦恼了。

随:就是‌‌伴随,‌‌如影随形叫随眠。‌‌
随眠烦恼‌‌:就是在内心之中是潜伏的、隐患的,‌‌‌‌‌‌只要‌‌见人遇事‌‌就会现起来,平常时间你看不到它,‌‌它如影随形。
随眠烦恼共有二十种:
‌‌‌‌小的‌‌随眠烦恼有十种:‌‌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骄;
‌‌中烦恼的两种:无惭、无愧;‌‌
大烦恼的八种: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大烦恼是修行之人才发现的,修行的时候就障碍你了;‌‌
小烦恼‌‌是做人‌‌不成功,‌‌没有人格;
中烦恼‌‌很难发现,是见道之人才相应的,一般凡夫之人‌‌是无知,‌‌不知惭、不知愧的。‌‌三果阿那含‌‌才与‌‌惭愧相应,‌‌他处处惭愧,如同‌‌新娶的媳妇看到‌‌姑嫜(公婆)一样,新嫁的女孩到她公婆家,‌‌最初很害羞的,‌‌这样的惭愧心。三果阿那含才会具足相应。‌‌一般有禅定之人,‌‌他只是‌‌善学惭愧心,‌‌不具足。
二十随烦恼以及见惑、思惑都属于心所法。

内心之中所持有的这些染污不净,‌‌谈何修学?‌‌认知都不清楚‌‌就谈到去闭关修行,‌‌那就是带欲求断,‌‌随意所欲。
什么是‌‌无为法?
就是无漏法,‌‌就是涅槃法。‌‌
它是被无我慧所摄的,‌‌被空性慧、不二慧所摄的,被一切智所摄的,‌‌是被道种智、一切相智所摄的法。‌‌它是寂静的、是不迷惑的,‌‌它是‌‌过人法(过凡夫的法)。
‌‌这四法‌‌不听闻、不掌握、不清楚、不彻知,无法入法。入什么法‌‌?那只是自圆其说,‌‌就像独坐‌‌空无,‌‌‌‌那就是外道,‌‌不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的弟子要入法,‌‌要必须入法!
(未完待续)

【楞严经】☁️ :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mó ā

mí tuó fó



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
—— 慈云灌顶大师

若以【念佛】一门,
摄生【世出世法】言之。

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001】。
为名利故,发心念佛,饿鬼界也【002】。
为眷属故,发心念佛,畜生界也【003】。
为胜他故,发心念佛,修罗界也【004】。
畏恶道故,发心念佛,人法界也【005】。
求天乐故,发心念佛,天法界也【006】。
欣涅槃故,发心念佛,声闻界也【007】。
慕无生故,发心念佛,缘觉界也【008】。
欲度他故,发心念佛,菩萨界也【009】。
希成佛故,发心念佛,佛法界也【010】。

坚心念佛,地大也【011】。
喜心念佛,水大也【012】。
热心念佛,火大也【013】。
勤心念佛,风大也【014】。
虚心念佛,空大也【015】。
灵心念佛,根大也【016】。
想心念佛,识大也【017】。

念佛旋见,眼根也【018】。
念佛反闻,耳根也【019】。
念佛转胫,鼻根也【020】。
念佛还尝,舌根也【021】。
念佛摄觉,身根也【022】。
念佛逆知,意根也【023】。

念佛观像,色尘也【024】。
念佛听名,声尘也【025】。
念佛染香,香尘也【026】。
念佛有味,味尘也【027】。
念佛光严,触尘也【028】。
念佛观想,法尘也【029】。

眼不别色,眼识念佛也【030】。
耳不别声,耳识念佛也【031】。
鼻不别香,鼻识念佛也【032】。
舌不别味,舌识念佛也【033】。
身不别触,身识念佛也【034】。
意不别法,意识念佛也【035】。

怖生死苦,苦谛念佛也【036】。
息诸惑业,集谛念佛也【037】。
修戒定慧,道谛念佛也【038】。
证寂灭理,灭谛念佛也【039】。

烦恼不生,无明缘念佛也【040】。
不作诸业,行缘念佛也【041】。
不托母胎,识缘念佛也【042】。
色心断灭,名色缘念佛也【043】。
诸根灰泯,六入缘念佛也【044】。
根尘识离,触缘念佛也【045】。
不领前境,受缘念佛也【046】。
不贪财色,爱缘念佛也【047】。
不求尘欲,取缘念佛也【048】。
业无有成,有缘念佛也【049】。
不受后阴,生缘念佛也【050】。
空无熟坏,老死缘念佛也【051】。

一心念佛,万缘自舍,施度也【052】。
一心念佛,诸恶自止,戒度也【053】。
一心念佛,心自柔顺,忍度也【054】。
一心念佛,永不退转,进度也【055】。
一心念佛,余想不生,禅度也【056】。
一心念佛,正智分明,智度也【057】。
一心念佛,成正遍知,菩提也【058】。
一心念佛,常乐我净,涅槃也【059】。
寂静念佛,空如来藏也【060】。
想像念佛,不空如来藏也【061】。
圆通念佛,空不空如来藏也【062】。

日出念佛,先照时也【063】。
食时念佛,转照初也【064】。
亭午念佛,转照中也【065】。
晡时念佛,转照后也【066】。
日没念佛,还照时也【067】。

念心外佛,小教也【068】。
念心内佛,始教也【069】。
念即心佛,终教也【070】。
念非心佛,顿教也【071】。
念普融佛,圆教也【072】。

有佛有心,净念相继,事法界也【073】。
无佛无心,不假方便,理法界也【074】。
念佛念心,入无生忍,事理无碍法界也【075】。
若佛若心,遍含无尽,事事无碍法界也【076】。

一念佛门,含无尽义,总相也【077】。
四五义门,非一念佛,别相也【078】。
十六观等,同成念佛,同相也【079】。
依报清净,非正庄严,异相也【080】。
念佛一门,揽诸义成,成相也【081】。
四种五种,各住自位,坏相也【082】。

依正功德,念佛便周,同时具足相应门也【083】。
遍周诸法,不离念佛,广狭自在无碍门也【084】。
一根念佛,六根都摄,一多相容不同门也【085】。
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诸法相即自在门也【086】。
正念佛时,余门不现,秘密隐显俱成门也【087】。
此念佛门,一切齐摄,微细相容安立门【088】。
五种念佛,互摄重重,因陀罗网境界门也【089】。
见念佛门,即见无尽,托事显法生解门也【090】。
前后念佛,不异当念,十世隔法异成门也【091】。
念佛一法,带无尽法,主伴圆明具德门也【092】。

念自心佛,本觉也【093】。
念佛信心,始觉中名字也【094】。
念佛解心,始觉中相似也【095】。
念佛证心,始觉中分证也【096】。

念佛成佛,究竟觉也【097】。
当念佛时,寂寞无为,法身佛也【098】。
当念佛时,无德不具,报身佛也【099】。
当念佛时,凡圣并欣,化身佛也【100】。

故【知念佛】一法,
摄尽【一切法】矣。

—— 续法法师 著

【俗姓沈。字伯亭,号灌顶,又名成法】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三藐三佛陀。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如来自性。自觉觉他。佛告大慧。恣所欲问。我当为汝随所问说。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作耶。为不作耶。为事耶。为因耶。为相耶。为所相耶。为说耶。为所说耶。为觉耶。为所觉耶。如是等辞句。为异为不异。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如是等辞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过故。大慧。若如来是事者。或作或无常。无常故。一切事应是如来。我及诸佛。皆所不欲。若非所作者。无所得故。方便则空。同于兔角。槃大之子。以无所有故。大慧。若无事无因者。则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则出于四句。四句者。是世间言说。若出四句者。则不堕四句。不堕四句故。智者所取一切如来句义亦如是。慧者当知。如我所说。一切法无我。当知此义无我性。是无我。一切法有自性。无他性。如牛马。大慧。譬如非牛马性。非马牛性。其实非有非无。彼非无自性。如是大慧。一切诸法。非无自相。有自相。但非无我。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如是一切法空。无生无自性。当如是知。如是如来。与阴非异非不异。若不异阴者。应是无常。若异者。方便则空。若二者。应有异。如牛马相似故。不异长短差别。故有异。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异左角。左角异右角。如是长短种种色各各异。大慧。如来于阴界入。非异非不异。如是如来解脱。非异非不异。如是如来。以解脱名说。若如来异解脱者。应色相成。色相成故。应无常。若不异者。修行者得相应无分别。而修行者见分别。是故非异非不异。如是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大慧。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者。非常非无常。非作非所作。非有为非无为。非觉非所觉。非相非所相。非阴非异阴。非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故。悉离一切量(见闻觉识识名为量)。离一切量。则无言说。无言说。则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灭则寂灭。寂灭则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则无事无因。无事无因则无攀缘。无攀缘则出过一切虚伪。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如来则是三藐三佛陀。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离一切根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悉离诸根量 无事亦无因 已离觉所觉 亦离相所相

  阴缘等正觉 一异莫能见 若无有见者 云何而分别

  非作非不作 非事亦非因 非阴不在阴 亦非有余杂

  亦非有诸性 如彼妄想见 当知亦非无 此法法亦尔

  以有故有无 以无故有有 若无不应受 若有不应想

  或于我非我 言说量留连 沈溺于二边 自坏坏世间

  解脱一切过 正观察我通 是名为正观 不毁大导师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修多罗摄受不生不灭。又世尊。说不生不灭。是如来异名。云何世尊。为无性故。说不生不灭。为是如来异名。佛告大慧。我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有无品不现。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则摄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惟愿为说。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我说如来非无性。亦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亦不待缘故。不生不灭亦非无义。大慧。我说意生、法身、如来名号。彼不生者。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七住菩萨非其境界。大慧。彼不生。即如来异名。大慧。譬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亦非无自性。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祗百千名号。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大慧。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觉者。有知导师者。有知广导者。有知一切导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纽者。有知自在者。有知胜者。有知迦毗罗者。有知真实边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生者。有知无生者。有知无灭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谛者。有知实际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无相者。有知解脱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祗百千名号不增不减。此及余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彼诸愚夫不能知我。堕二边故。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而不善解知辞句义趣。不分别名。不解自通。计著种种言说章句。于不生不灭作无性想。不知如来名号差别。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不解自通。会归终极。于一切法。随说计著。大慧。彼诸痴人作如是言。义如言说。义、说无异。所以者何。谓义无身故。言说之外。更无余义。惟止言说。大慧。彼恶烧智。不知言说自性。不知言说生灭。义不生灭。大慧。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离性非性故。无受生。亦无身。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大慧。若有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非不饶益义说。言说者。众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谁说为谁。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莫著言说。随宜方便广说经法。以众生希望烦恼不一故。我及诸佛为彼种种异解众生。而说诸法。令离心意意识故。不为得自觉圣智处。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诸菩萨摩诃萨。依于义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大慧。摄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处知。得殊胜入处。菩萨摩诃萨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通达众生形类。希望烦恼诸相。如实说法。如实者。不异。如实者。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息。是名如实。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摄受。随说计著。真实者离文字故。大慧。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义。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受计著。至竟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大慧。譬如婴儿。应食熟食。不应食生。若食生者。则令发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大慧。如是不生不灭。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是故应当善修方便。莫随言说。如视指端。是故大慧。于真实义。当方便修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善义者。不随一切外道经论。身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是故。欲求义者。当亲近多闻。所谓善义。与此相违。计著言说应当远离。

  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显示不生不灭。无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非数缘灭。及涅槃界。不生不灭。世尊。外道说因。生诸世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妄想为缘。生诸世间。彼因此缘。名差别耳。外物因缘。亦如是。世尊与外道论无有差别。微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说一切性不生不灭。有无不可得。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说亦复如是。是故我言。无有奇特。惟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若无差别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而世尊说。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如向所说。一世界中应有多佛。无差别故。

  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所以者何。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我不如是堕有无品。大慧。我者离有无品。离生、灭、非性、非无性。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云何无性。谓色无自性相摄受。现不现故。摄不摄故。以是故。一切性无性非无性。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愚痴凡夫。妄想作事。非诸贤圣。不实妄想。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大慧。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种种众生。商贾出入。愚夫妄想。谓真出入。而实无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惑。彼亦无有有为无为。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性无性。无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离于生灭。愚痴凡夫。堕不如实。起生灭妄想。非诸圣贤不如实者。不尔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若异妄想者。计著一切性自性。不见寂静。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见者。受生因故。不胜。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灭除彼生论 建立不生义 我说如是法 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 无性无所有 揵闼婆幻梦 有性者无因

  不生无自性 何因空当说 以离于和合 觉知性不现

  是故空不生 我说无自性 谓一一和合 性现而非有

  分析无和合 非如外道见 梦幻及垂发 野马揵闼婆

  世间种种事 无因而相现 折伏有因论 申畅无生义

  申畅无生者 法流永不断 炽然无因论 恐怖诸外道

  尔时大慧以偈问曰。

  云何何所因 彼以何故生 于何处和合 而作无因论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观察有为法 非无因有因 彼生灭论者 所见从是灭

  尔时大慧说偈问曰。

  云何为无生 为是无性耶 为顾视诸缘 有法名无生

  名不应无义 惟为分别说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非无性无生 亦非顾诸缘 非有性而名 名亦非无义

  一切诸外道 声闻及缘觉 七住非境界 是名无生相

  远离诸因缘 亦离一切事 唯有微心住 想所想俱离

  其身随转变 我说是无生 无外性无性 亦无心摄受

  断除一切见 我说是无生 如是无自性 空等应分别

  非空故说空 无生故说空 因缘数和合 则有生有灭

  离诸因缘数 无别有生灭 舍离因缘数 更无有异性

  若言一异者 是外道妄想 有无性不生 非有亦非无

  除其数转变 是悉不可得 有无性不生 非有亦非无

  离彼因缘锁 生义不可得 生无性不起 离诸外道过

  但说缘钩锁 凡愚不能了 若离缘钩锁 别有生性者

  是则无因论 破坏钩锁义 如灯显众像 钩锁现若然

  是则离钩锁 别更有诸性 无性无有生 如虚空自性

  若离于钩锁 慧无所分别 复有余无生 贤圣所得法

  彼生无生者 是则无生忍 若使诸世间 观察钩锁者

  一切离钩锁 从是得三昧 痴爱诸业等 是则内钩锁

  钻燧泥团轮 种子等名外 若使有他性 而从因缘生

  彼非钩锁义 是则不成就 若生无自性 彼为谁钩锁

  展转相生故 当知因缘义 坚湿暖动法 凡愚生妄想

  离数无异法 是则说无性 如医疗众病 无有若干论

  以病差别故 为设种种治 我为彼众生 破坏诸烦恼

  知其根优劣 为彼说度门 非烦恼根异 而有种种法

  唯说一乘法 是则为大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管星座如何出现,神谕提醒你,你是这个广阔宇宙的一部分。#乱翻书# #文津图书奖# 说到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源头,人们可能会自然地联想到甲骨文的商代,再往前去,
  • 此前,新浪曾报道,百度第一轮裁员从在2021年12月开始:MEG(移动生态事业群)总体裁员比例在50%;游戏部门300多人几乎全部被裁,直播业务被裁员90%;教
  • 在张珊珊陷入极度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妄想症的时候,他说:“是现实压力,让你不敢相信,和周然的感情,这只是你现阶段加工的呈现,我等你下周再来”不知道有没有懂我这
  • 追求是天人合一,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算命预测本身违背了自然法则,所以需要被算命的人付出相应的代价来弥补对自然法则违背,很多算命的人算时师傅告有财运或者大富大贵,但
  • 复古的风流依旧源源不断,回过头去,像是受到命运的指使被你吸引,着身一席淡粉长裙随风飘逸,在四目相对之时,失去重心,心脏骤停,像是中了魔法般深陷着迷,那段日子是属
  • “黑颈鹤对青海高原的偏爱,自然有生物地理学上的优势,也是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鹤科鸟类随之逐步适应的成功物种。普氏原羚数量逐年增加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随着工
  • #洛少爷[超话]# 今日推荐~❤️❤️ 「这首歌超温柔推荐少爷可以去试试」 《晚夜微雨问海棠》 ♬♫♪♩♫♪♬♬♪♩ 那年风吹过海棠 你的目光 热切能与天光相
  • 最后加两张我蛮喜欢的图[太阳]#盖塔机器人ARC GETTER ROBO ARC# 巴武藏:Zick Zeon!公寓位于大阪美力克日语学校旁边 日本桥电器街附
  • )【#湛江某餐厅品质过差被投诉#】湛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平台上充斥着“水分很大”、过度宣传的“种草笔记”餐饮。【#湛江某餐厅品质过差被投诉#】湛江有不少消费
  • 崇信境内有巍巍大山,有平原沃野,有高峰入云,有丛林密布;有隽秀与壮美融于一体的龙泉寺,有奇伟峻拔漫山碧透的五龙山,有昔日唐王横刀立马叱咤风云的唐帽山,有衍生过传
  • 如火如荼的冬奥会让运动员(女)受到这么多关注,趁热打铁给(看到的)大家推荐一个进一步了解各位运动员的podcast- Just Women’s Sports,美
  • 确诊病例2主要活动轨迹:12月13日,16:00斗门天骄铭品幼儿园接人;14日四季荟餐厅上班或居家休息;15日,被管控。13日,12:29在社区食堂(雁塔区丈八
  • 这时,就会把问题归因于“错误的时间”:真不巧,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财富基础,我们虽然相爱但下一步的人生目标不同、我们过了合适的年纪……面对时间导致的现实问题,即使再
  • 如果你没有得到他们的信任,和天蝎座也不过是点头之交。处女座:最难以攻破这个星座女个性很强势,她们认为爱情很不靠谱所以打心眼里讨厌所有接近自己的男生,对感情这件事
  • 每每去到一处,总想留下些念想逐渐兴起的集章打卡让纪念承载于一方纸片之上带有特色的木质印章象征着当地的地标文化意义深远 半城特别定制了一批印章欢迎大家到店打卡有半
  • duì zūn zhǎngwù xiàn néng 对 尊 长 , 勿 见 能 。shì suī xiǎowù shàn wéi 事 虽 小 , 勿 擅 为
  • “我还在这里,我不等你” “我等花开花落,捎来一场结局”我追的男人们也不算少了,但其实,我很少考古,也不算是,偶尔我情绪不好也会去搜下,我磕西皮也会去看以前的糖
  • 介绍一下好大儿,rap贼6,吐字能更清晰点就更好了,嘻嘻,跳舞一直在进步,架子鼓贼帅,是个乖乖帮哥哥们拿菜一言不发的乖乖娃,嘻嘻,我就喜欢默默付出不吱声嘀,他叫
  • 时间真的很快,16岁的小宋原来已经是2020年的过去式,我很庆幸,在充满焦躁的一年看见这么可爱的弟弟,我从来不认为追星是双向奔赴,不过只是一件取悦自己的事情罢了
  • ♠: Oda Iselin SønderlandஇOda Iselin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她将自己深埋创作的土壤,用神话、动画作为养分,滋养出一棵永不枯竭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