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康节先生《渔樵问对》3

渔者谓樵者曰:“子知观天地万物之道乎?”

樵者曰:“未也。愿闻其方。”

渔者曰:“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所似谓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此三知也,天下之真知也,虽圣人无以过之也。而过之者,非所以谓之圣人也。夫鉴之所以能为明者,谓其能不隐万物之形也。虽然鉴之能不隐万物之形,未若水之能一万物之形也。虽然水之能一万物之形,又未若圣人之能一万物情也。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圣人之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又安有我于其间哉?是知我亦人也,人亦我也。我与人皆物也。此所以能用天下之目为己之目,其目无所不观矣。用天下之耳为己之耳,其耳无所不听矣。用天下之口为己之口,其口无所不言矣。用天下之心为己之心,其心无所不谋矣。天下之观,其于见也,不亦广乎?天下之听,其于闻也,不亦远乎?天下之言,其于论也,不亦高乎?天下之谋,其于乐也,不亦大乎?夫其见至广,其闻至远,其论至高,其乐至大,能为至广、至远、至高、至大之事,而中无一为焉,岂不谓至神至圣者乎?非唯吾谓之至神至圣者乎,而天下谓之至神至圣者乎。非唯一时之天下渭之至神至圣者乎,而千万世之天下谓之至神圣者乎。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已。”

樵者问渔者曰:“ 子以何道而得鱼?”

曰:“ 吾以六物具而得鱼。”

曰:“ 六物具也,岂由天乎?”

曰:“ 具六物而得鱼者,人也。具六物而所以得鱼者,非人也。”

樵者未达,请问其方。

渔者曰:“ 六物者,竿也,纶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然而六物具而不得鱼者,非人也。六物具而不得鱼者有焉,未有六物不具而得鱼者也。是知具六物者,人也。得鱼与不得鱼,天也。六物不具而不得鱼者,非天也,人也。”

樵者曰:“人有祷鬼神而求福者,福可祷而求耶?求之而可得耶?敢问其所以。”

曰:“ 语善恶者,人也;福祸者,天也。天道福善而祸淫,鬼神岂能违天乎?自作之咎,固难逃已。天降之灾,禳之奚益?修德积善,君子常分。安有余事于其间哉!”

樵者曰:“ 有为善而遇祸,有为恶而获福者,何也?”

渔者曰:“ 有幸与不幸也。幸不幸,命也;当不当,份也。一命一份,人其逃乎?”

曰:“ 何谓份?何谓命?”

曰:“ 小人之遇福,非份也,有命也;当祸,份也,非命也。君子之遇祸,非份也,有命也;当福,份也,非命也。”

渔者谓樵者曰:“人之所谓亲,莫如父子也;人之所渭疏,莫如路人也。利害在心,则父子过路人远矣。父子之道,天性也。利害犹或夺之,况非天性者乎?夫利害之移人,如是之深也,可不慎乎?路人之相逢则过之,固无相害之心焉,无利害在前故也。有利害在前,则路人与父子,又奚择焉?路人之能相交以义,又何况父子之亲乎?夫义者,让之本也;利者,争之端也。让则有仁,争则有害。仁与害,何相去之远也!尧、舜亦人也。桀、纣亦人也,人与人同而仁与害异尔,仁因义而起,害因利而生。利不以义,则臣弑其君者有焉,子弑其父者有焉。岂若路人之相逢,一目而交袂于中逵者哉!”

樵者谓渔者曰:“ 吾尝负薪矣,举百斤而无伤吾之身,加十斤则遂伤吾之身,敢问何故?”

渔者曰:“ 樵则吾不知之矣。以吾之事观之,则易地皆然。吾尝钓而得大鱼,与吾交战。欲弃之,则不能舍,欲取之,则未能胜。终日而后获,几有没溺之患矣。非直有身伤之患耶?鱼与薪则异也,其贪而为伤则一也。百斤,力分之内者也,十斤,力分之外者也。力分之外,虽一毫犹且为害,而况十斤乎!吾之贪鱼亦何以异子之贪薪乎!”

樵者叹曰:“吾而今而后,知量力而动者,智矣哉!”

無常感重的人
宜在平生之時,
及早
解決生死大事

學佛修行的目的,
就是為了解決生死輪迴這一件大事

《無量壽經》有一句話:
「 世人薄俗,
共爭不急之事 」,

意思是世人庸俗,
善根淺薄,

大家一起爭名逐利,
其實這些都是無關重要的事情,
不急於一時。

那麼,
佛陀認為那些事情是急不容緩呢?

是生死大事!

古語云:
大事未明,
如喪考妣。

所謂
「 大事 」,
是生死大事。

佛教說生死是諸苦之本,

永離諸苦豈不是人生大事嗎?

若然人不悟明生死大事,

就只有一直被業力牽著而流轉生死,

忍受著無窮無盡的苦惱和傷痛。

生死猶如
升學、
結婚、
求功名等,
都是人生大事,

但解決生死是大事中的大事,

是每一個人
「 人生之目的 」,
也是我們生存之目的。

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
正是為了解決生死輪迴這一件大事。

生死輪迴帶給人們莫名的恐懼和不安,

可說是一切恐懼的根源,
埋在每一個人內心深處,

所以說
「 如喪考妣 」,

故法藏菩薩
 ( 阿彌陀佛的前身 ) 
為救度眾生,
發願成佛時,

曾誓言令我們
「 一切恐懼,
為作大安 」。

生死在呼吸之間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為甚麼生死大事是急不容緩呢?

活在五濁的娑婆世界,
人的生命是極脆弱的。

死神隨時降臨在自己身上,
人們誠惶誠恐地活在無常中。

一口氣呼出去,
若一息不回,
就是一生,

故佛教常言道:
「 生死在呼吸之間 」。
 
大地眾生無時無刻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

包括地震、水災、火災、風災、海嘯、泥石流等,

令無量無邊的眾生喪命;

加上
飢荒災、
兵刀災、
瘟疫災等三小災,

所謂
「 國土危脆,
三界無安 」,

此世界的死緣何期多!

若對以上的生死觀念較強的人,

佛教稱之為
「 無常感 」
較重。

他們不是
悲觀、
消極,

而是危機意識高,
居安思危。

他們會積極認識和面對死亡,

盡力尋找解決生死大事的方法,

及早成辦
「 後生 」
大業,
不待臨終才決定。
 
無常感較重的修行人覺知人生苦短,
無常迅速,
死期不定,

故能把握今生難得的學佛因緣,
好好修行,

否則一失人身,
萬劫不復!

故常言道: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大命將終,
悔懼交至

-- 悔甚麼?
懼甚麼?
 
《無量壽經》
又有一句話:
「 大命將終,
悔懼交至 」。

人臨命終時,
悔甚麼呢?

懼甚麼呢?

悔是悔不當初,
發覺一生勞勞碌碌,

倒頭來
「 金也空,
眼也空,
死後何曾在手中 」,

原來所有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他們更悔恨平生之時,
從來未曾為自己行善積福,

雖自知壽命與日俱減,
沒有珍惜活著的每一刻,
爭取時間多做有意義的工作,

行善積福,
利己及人,

更沒有先為自己的臨終做準備,

現在臨終之時,
追悔莫及,
太晚了。

懼甚麼呢?

如今
「 妻也空,
子也空,
黃泉路上不相逢 」,

悔恨當初誰辛苦為誰忙,
倒頭來是孤身上路!

《無量壽經》云:
「 獨生獨死,
獨來獨往 」。

所謂
「 一旦無常到,
方知夢裡人,
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

甚麼業呢?

全是平生所作的
不仁、
不義、
不禮、
不智、
不信等、
皆由貪瞋癡衍生出來的惡業,

恐怕在後生有因果報應而受苦,

獨自承擔,
無人代受。

如今諸邪業繫,
債主來迫,
陷入困境,
恐懼之餘,
更不知往後何去何從。

無常感較重的人怎樣解決生死大事

-- 宗教信仰

無常感較重的入,

除了覺知生死在電光火石之間,

還覺知死時無助,

一切權力、財富、學識、福德等都不管用,

只能坐以待斃。

他們眼見親友命終,

意識到
「 他日君體也相同 」,

只憑自力,
難得
「 善終 」。

無常感較重的人,

在平生之時會預先尋求
「 外力 」
救助,

建立宗教信仰,
期望藉
「 超自然力量 」
得生善道。

所以,
宗教不單是導人向善,
更大的特色是具有終極思想

-- 示以人生最高目標,
及後生最終的歸宿。
 
然而,
幾乎所有宗教皆建基於
「 創造論 」,


「 超自然力量 」
稱為造物主、萬物主宰,

如神、上帝、天主、亞拉真神、梵天等。

有宗教信仰的人求造物主保佑、救度,

恩賜他們永生的歸宿 
----- 天堂。
 
就佛教來說,
成佛是人生的最高目標,
能徹底解決生死大事。

又,
安住在佛土
 ( 淨土 ) 
是最終的歸宿,

因為淨土是
「 涅槃 」

( 義譯為
「 不生不死 」) 的境界。

佛不是造物主,
是甚麼呢?

淨土不是天堂,
是甚麼呢?
 
這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

何謂
「 不生不死 」?

從因果緣起來看,
有生必有死,
不生自然不死;

但不生不等於死,
不死不等於生,

不生不死的
「 涅槃 」
超越人類語言和思惟,

故此不翻譯為中文,
音譯為
「 涅槃 」。

涅槃是佛教的終極思想,
是佛教徒追求的最終目標,

亦即是成佛的意思。

所以,
一旦往生淨土,
安住在不生不滅的佛土,
亦即是成佛的意思。

佛教是
「 自力修行 」的宗教,

還有
「 佛力救度 」的宗教

佛教比較特別,
其終極思想建基於
「 緣起論 」,

認為大地眾生皆有佛性,
堪可作佛。

釋迦牟尼佛時證悟了無上無等正覺時,

即嘆言:
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執著,
不能證得。

所以,
一切眾生都是相依而存在,

眾生與佛本來是平等的。

佛是覺悟的眾生,
眾生是未覺悟的佛。

一切眾生欲得徹底解脫,
可以學佛修慧而止息妄想,

及修福而放下執著,
那就與佛一樣,
徹底解決生死大事。

由此可見,
佛教給人們的印象是一個講自力修福修慧的宗教,

有別於一般講他力保佑、
救度的宗教信仰!

但現實上,
有不少佛教徒為了尋求佛力保佑、
救度等才信佛,

以期離苦得樂,
得到安身立命的歸宿。
 
那麼,
佛教除了
「 自力修行 」的法門外,

有沒有
「 佛力救度 」的法門呢?

  卜者列传;《司马季主》

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於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於卜肆中。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谒。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於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汙?”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汙长者?”

  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汙。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於己。’ 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汙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而前,韱趋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於操白刃劫人者也。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从姬歌兒,不顾於亲,犯法害民,虚公家: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弑君未伐者也。何以为高贤才乎?

  “盗贼发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摄,奸邪起不能塞,官秏乱不能治,四时不和不能调,岁穀不孰不能適。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讬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有人者进,有财者礼,是伪也。子独不见鸱枭之与凤皇翔乎?兰芷芎藭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

  “述而不作,君子义也。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於仁义,分策定卦,旋式正釭,然後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昔先王之定国家,必先龟策日月,而後乃敢代;正时日,乃後入家;产子必先占吉凶,後乃有之。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越王句践放文王八卦以破敌国,霸天下。由是言之,卜筮有何负哉!

  “且夫卜筮者,埽除设坐,正其冠带,然後乃言事,此有礼也。言而鬼神或以飨,忠臣以事其上,孝子以养其亲,慈父以畜其子,此有德者也。而以义置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此夫老子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今夫卜筮者利大而谢少,老子之云岂异於是乎?

  “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居上而敬,居下不为害,君子之道也。’ 今夫卜筮者之为业也,积之无委聚,藏之不用府库,徙之不用辎车,负装之不重,止而用之无尽索之时。持不尽索之物,游於无穷之世,虽庄氏之行未能增於是也,子何故而云不可卜哉?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东南,以海为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公责卜者言必信,不亦惑乎!

  “公见夫谈士辩人乎?虑事定计,必是人也,然不能以一言说人主意,故言必称先王,语必道上古;虑事定计,饰先王之成功,语其败害,以恐喜人主之志,以求其欲。多言夸严,莫大於此矣。然欲彊国成功,尽忠於上,非此不立。今夫卜者,导惑教愚也。夫愚惑之人,岂能以一言而知之哉!言不厌多。

  “故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而凤皇不与燕雀为群,而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微见德顺以除群害,以明天性,助上养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誉。公之等喁喁者也,何知长者之道乎!”

  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於是摄衣而起,再拜而辞。行洋洋也,出门仅能自上车,伏轼低头,卒不能出气。

  居三日,宋忠见贾谊於殿门外,乃相引屏语相谓自叹曰:“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此老子之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 也。天地旷旷,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我与若,何足预彼哉!彼久而愈安,虽曾氏之义未有以异也。”

  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还,抵罪。而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谊不食,毒恨而死。此务华绝根者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茫茫人海有幸与你相遇,你对热爱的执着感动着我,你对梦想的追求激励着我,未来你负责闪耀我负责守护。@摩登兄弟刘宇宁 “把爱写成专辑,你是我的主打曲.”"
  • 她害羞的低下头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害羞的低下头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你如果没有经历一定的社会阅历,我建议你,不妨建立起一个简单的判断准则,在一定的交往过程中,判断一个人在人品、信义、智慧、毅力、韧劲、灵活…等等方面的基础判断(但
  • 南宁山人行户外一日游偶遇徒步活动具体计划(以自愿参加为原则):(1)时间地和集中地点:3月18日(星期六)上午8:30分在地铁一号线石埠终点站右边出口路边集中(
  • 福派只有我们炽热的爱情,电动牙刷 才配得上夏天躁动炙热的#重庆婚纱照#汉服控千万不能错过的汉服婚纱照文案,也太浪漫了叭[心]人间纵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情之所钟[
  • 【正月十五闹元宵 成都这些地方带你领略年味】元宵节看灯攻略来了,成都金融城双子塔灯光秀、刷屏朋友圈的黄龙溪“烧火龙”、点亮金沙——彩灯光影艺术展,还有2021武
  • 同样,她不爱你,也并非你不优秀。[憧憬][亲亲][求脱单][小红花]89 腾讯视频会员年卡~~[小红花]98 爱奇艺会员年卡~~[小红花]56 优酷视频会员年卡
  • 我感叹与那美好的青青插肩而过,但是,我虽然来不及参与你的重前,却来的及陪伴你的未来,一同老矣,大道至简,大味至淡。生命中,有一种懂得,虽不是在最美的年华,却如此
  • ”冬瓜正要出面对歌,被汪莉亚一把抓住,拽了回来:“冬瓜,按套路出牌,对方是男的唱,咱们应该女的接……你们为我观敌掠阵,让我来会会飘渺山的高人!”江小雨道:“那行
  • 诶哟诶哟…有阵子没下厨咯…家有现成粉丝,提议搞个蚂蚁上树吧…①热锅 葱姜蒜末下锅煸煸②倒入豆瓣酱+喜欢辣的可以加点辣油之类的③放入肉沫(料酒淀粉已腌) 煸炒变色
  • 三楼是正门,提前预约了,直接按门铃就速度真的超级快 30分钟2只搞定 中间没有任何不适感最后做出来的效果真的有被惊艳到 不夸张还很浓密 我是9mm 10mm
  •   鲁南高铁嘉祥制梁场自2019年8月7日首架以来始终秉承“精品鲁南、绿色高铁”的建设理念,高举“开路先锋”大旗,持续发扬“铺架尖兵”精神,提前筹划、科学组织、
  • [鲜花][鲜花][心]#鱼雨桐商业插画打卡群[超话]##公益海报创意大赛# @微公益 环境保护的两张插画,分别是世界森林日和世界海洋日[哈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有点心急期待一个答案,一个月确实太快了吧,我真的再也不要主动了呜呜呜呜呜呜,第一次主动就be了[下雨][下雨][下雨]不过我真的很真诚 勇敢[奥特曼] 遗憾大概
  • #国学知识# 天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天空象征着广阔与眼界,属虎的人往往性格比较暴躁,控制欲比较强,而天蓝色带来一种广阔的视野与平和的心态,刚好能够让属虎人这种比较
  • #王俊凯[超话]##九夏燃梦旅,俊凯耀影歌##王俊凯恰好是少年##王俊凯重生之门##从开始到未来,只为王俊凯# 在黎明之前战胜黑暗,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善良和
  • 无论你是在搜肖战好帅、肖战新代言、肖战高奢、肖战地广、余生请多指教定档、肖战定妆 、肖战录制、肖战进组、肖战杂志、肖战逛街、肖战父母、余生路透、余生请多指教开播
  • …️床:宜洛️床垫:宜洛✨四件套: 140支纱的新疆长绒棉(1688)落地灯:宜家床头台灯:hommey装饰画:朗格❤️窗帘:布拉泽#辣妈生活家# #卧室改造#
  • 五清茶一号方搭配喷舒肝液,养肝护肝排肝毒,真真真的很好,每天坚持给大家推荐养生调理好品,未来大健康的所需,不吃药的智慧就在这里[抱拳]肝性喜条达、恶抑郁。待到川
  • 后来再见到你是我玩了阴阳师,去搜晴明的视频,好巧,我应该是看了你滑的晴明了,还知道了晴明seimei-生命的意思,我当时出于礼貌震撼了一下,还问我同学,这些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