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出圈”】
“皖B开始发力了!”“城市合伙人 ,咱们一起拼!”“标兵渐远、追兵已近,芜湖如何守住安徽‘第二城’?”2021年初,芜湖打响“第二城”保卫战,此后频频“出圈”。今年前三季度,芜湖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6%,不仅领跑安徽全省,更是排在长三角第一位!很多人感叹:芜湖,变了! 从创新“城市HR”到城市“合伙人”,芜湖刮起了一阵阵猛烈的“旋风”。
以人才破题,搞活一座城,为什么是芜湖?

“第二城”保卫战
当芜湖突然成为“网红”,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是芜湖?

这看似偶然,但事实上,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有着必然。

从今年3月开始,芜湖每周一期连续举办“畅聊早餐会”,市委书记、市长陪企业家和各界人才吃早餐、话发展。在一次早餐会上,几位企业家不约而同地提出,芜湖要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特别是方特、奇瑞新能源、三只松鼠等当地知名企业负责人,都同时提到了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引领创新的期盼。

会后,芜湖市有关部门梳理发现,早餐会上提出的关于人才招引的建议有80多项。企业家提及最多的就是用人方面的问题,包括招工难、用工贵,人力资源成本高,以及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不畅等。对此,芜湖市领导当即拍板、迅速行动。在这背后,是芜湖对城市竞争格局的深刻思考。

在安徽,芜湖经济实力长期居于省内城市第二位,而且承担着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责任。但近年来,芜湖“第二城”的位置面临空前挑战和压力。

2020年,合肥跻身“万亿俱乐部”,芜湖经济总量占合肥的比重仅为37.4%。排在第三位的滁州快速逼近,2020年地生产总值达3032.1亿元,仅比芜湖少700多亿元。

“标兵渐远、追兵已近,芜湖如何守住安徽‘第二城’?”一度在芜湖市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在省内,合肥越跑越远,与我们差距不断拉大。而我们对省内其他地市的领先优势却在缩小,长三角发达城市对芜湖的虹吸效应也在日趋显现。芜湖正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态势。”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说。

2015年底,宁安高铁开通后,芜湖人明显感觉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虹吸效应。2020年6月,商合杭高铁开通后,芜湖同时面临南京、杭州、合肥三大城市的挤压,人才流失问题和资源虹吸效应,极大加深了芜湖的危机感。

2021年初,芜湖打响“第二城”保卫战,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定为“一号工程”,“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第一攻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芜湖把人才作为突破口,发起绝地反击,就不难理解。因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把资源集中到人才上,引进了人才、留住了人心,就赢得了项目、赢得了投资,城市发展将勇往而无不胜”。

对于芜湖来说,人才不仅是弯道超越的“跳板”,更是共同奋斗的“合伙人”。芜湖希望以人才引领城市发展,让人才成就城市、城市成就人才,“城市合伙人 ,咱们一起拼!”“人才等不来,更不会自然溢出,政府必须制定强有力的计划。”芜湖的人才计划以紫云英冠名,同样意味深长!

紫云英是江南地区广泛种植的蜜源植物,具有改善土壤环境、助力水稻增产等特性,“一朵朵小花看似不起眼,但连成片就蔚为壮观,人才发展也一样。”

城市发展更是如此。尽管周边一二线大城市环绕,长三角更是强手如林,但如紫云英般平凡的芜湖,却不甘于平凡。

“别人在想,芜湖在干!”
“早餐会”备受瞩目,然而芜湖的动作不仅于此。尤其在人才招引方面,芜湖大招频出。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磅召开,为新时代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具里程碑意义。

在会议召开之前,芜湖就踩准鼓点,前瞻性地打出了一套人才招引“组合拳”。今年以来,芜湖连续推出“1%工作法”、组建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首创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制度、建设“安徽创新中心”等一列新打法,并且出台了含金量十足的“紫云英人才计划”。
有人说,当别人还在想时,芜湖已经在干了!

9月29日,中央人才人才工作会议刚落幕,单向前就来到安徽师范大学,以线上分享形式为十几所高校20万名大学生,上了一堂主题为“紫云英花开,芜湖等你来”的新学期公开课。

“一名本科生在芜可享受20万元补贴,博士生能拿到40万元”。宣讲中,单向前不仅给大学生送上政策“大礼包”,还发出诚挚邀约,“你们是芜湖最期待的城市合伙人!芜湖的C位永远属于你们。”“留下来和我们一道拼!”

精彩演讲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震动,共有800万网民在线收看。

“从没想过市委书记会来给我们讲课,而且内容还十分生动。原来市领导也在关注我们的动态、喜好,觉得很是亲切。”一位在校大学生说,听了之后,瞬间在这座城市找到了归属感。

“芜湖旋风”
看到这种宣讲模式反响热烈,芜湖市顺势而为,当即推出更为宏大的“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活动。

根据活动安排,芜湖市四大班子领导,分成17个组,分赴全国百所高校进行城市营销与宣讲,同时带着企事业单位和高校院所的万个岗位组团去招聘,这样的力度全国罕见。尽管受疫情影响,但芜湖市仍克服困难,不断在各地高校掀起一场场“芜湖热”。截至目前,活动已经举办了15场。其中,既有大西北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有武汉、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的知名高校。

在重庆西南大学,芜湖的高校和龙头企业带去1千多个优质岗位,招聘展台前不时排起长队,招聘会现场空前火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著名高校,他们对芜湖人的到来颇感惊讶,“这里近半的毕业生都会去华为、中兴等顶级企业,怎么芜湖还跑来‘染指’?”

“但我们来了!”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杨少华说,经过宣讲,学生们发现,江城芜湖不仅美丽时尚,其产业与他们的学科专业高度匹配,带去的招聘岗位在薪资待遇、发展前景方面也极具吸引力。宣讲会现场300多名师生认真聆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宣讲会之前,芜湖市了解到有一位博士生,本科就读于芜湖一高校,于是把他的本科导师也请去了。当这位博士生在现场看到他的老师时,异常感动,“没想到你们会为了我,这么用心,不远千里专程到西安来。

“你们这么下决心,我也要下决心。”真诚的感召让许多学生下定决心回芜湖。

一场场“芜湖旋风”,激起了芜湖人的热血和激情。对芜湖而言,这些活动不仅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激活了芜湖人对城市加快发展的渴望。

“‘皖B’开始发力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每天都想着进步”“芜湖发展的气势起来了!”

这就是城市向上的力量!

7月30日,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安徽省组建的首个人才发展集团。

“开启一切想象力”
作为安徽首创,芜湖人才发展集团刚成立时,并无标杆经验可循,芜湖市领导对他们的要求是,开启一切想象力,大胆去干!

为此,由芜湖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和人才发展集团承办,芜湖市接二连三地举办了人才有关活动,如百名企业家进高校、万名大学生进百企“直通车”、成立在芜高校人才发展联盟等。

如果仅仅认为芜湖人才招引只是举办一些活动,显然低估了芜湖人的“想象力”!

根据“紫云英人才计划”,“十四五”期间,芜湖将引入30万名大学生“合伙人”。而根据芜湖市人才办的数据,“十三五”期间芜湖市平均每年引进大学生不到2万人。5年30万,意味着每年要招引6万名大学生,是过去的3倍以上。目标之宏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芜湖将30万人的目标按年度分解、循序递增,同时将指标分解到各个县区。“只要把人才作为第一任务,顶格推进,就一定能完成。”芜湖市对完成这样的目标信心十足。
30万大学生落户,意味着将带来30万个家庭,100多万人口。青年人才的涌入将极大提升城市活力。

为达成目标,芜湖市不仅出台了重磅人才政策,比如设立5亿元大学生创业基金、提供10%购房款补贴等,还不断创新打法,人才发展集团就是其中关键一招。

相较于活动造势,人才发展集团的使命更为深刻,即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路,做芜湖人才工作的“总服务商”和“城市HR”。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地方来说,这项改革更为紧迫。比如,在人才招引中,虽然各地都出台了大量的人才政策,但能否落地?能否真正起到对人才的激励作用?这其中政策兑现十分关键。

拿芜湖来说,人才政策涉及到十几个部门,还有十几个县区和平台载体。过去,政策兑现采取分散化、层级化方式,各个部门分别发通知,兑现的流程从下到上,先要向县区有关部门申请,再到市直部门审核,一个来回短则三四个月,长的需要七八个月。

“一些企业家和人才对此很有意见。这样的机制,已经不适应人才发展和区域人才竞争的需要。”杨少华深谙其中的痛点和堵点。

改革总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芜湖市借鉴先发地区经验,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流程再造。将原先涉及到诸多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的21项政策兑现服务,全部集成到人才集团一窗受理,实现一站式、集成化服务。同时以线上办理为主,将兑现时间压缩到一个月左右,最终实现不见面审批和“秒批秒办”。

“要使人才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这是单向前提出的目标。

不仅要与发达地区拼速度,更要拼深度。与先发地区相比,芜湖的改革更为彻底。

芜湖市将原先的劳动保障人力资源公司、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等全部划归人才发展集团,“涉及到人才发展相关的职能、职责、资产,能划则划、能转则转”。这一系列改革创新让人才发展集团具备了人才招引猎聘、人才项目投资、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公共服务、人才数字大脑等全周期服务功能,真正成为“城市HR”。

“过去,地方经济发展往往是围绕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现在也需要围绕人才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创制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为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杨少华说。

从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到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这是理念上的巨大飞跃。先进的理念和超常规打法,打开了芜湖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一着活,满盘皆活!未来如紫云英般绽放,芜湖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指导:张道刚、王运宝
撰文:吴明华

【今年进度条已达99%!#如果2021有番外#你想怎么写】时值年末,起点读书APP推出了“我的2021番外篇”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体验!该活动从多种数据维度总结了大家2021年在起点的点滴历程,同时还能生成一本专属于自己的2021番外书籍并上架到个人书架中,书名的设计上也是由起点大热IP结合实际改编而成,在体验感和真实度上都带给大家全新的感受!快去看看你的2021番外篇是本什么书吧!#书荒读什么# https://t.cn/A6xswXIW

【伯力审判:将731部队罪行钉在耻辱柱上】今年是伯力审判72周年。72年前的12月25日至30日,在寒冷的苏联西伯利亚城市伯力,现在的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审判——伯力审判正在进行。
50年前的12月16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文本经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并开放给各国签字、批准和加入。
历史的烟云早已飘散,但勿忘国耻的警钟永远长鸣,警惕军国主义幽灵复活的清醒要永远保持。伯力审判首次揭露了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东北进行活人实验、实施细菌战等罪行,开创人类公开审判细菌战犯罪的先河。
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存放着跨国征集的20多个小时的伯力审判录音档案。这些档案揭露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简称100部队)自上而下逐步改编成细菌部队,违反国际公约,开展活人解剖实验,并蓄意发动细菌战的反人类罪行。
首次公开审判细菌战罪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有一支特殊的侵华日军部队却提前收到了战败撤退的命令——这就是进行活人实验、生产细菌武器、发动细菌战、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731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提前接到命令,下令炸毁部队所有设施,杀死“囚犯”,带走所有实验数据和资料,最终逃回日本。1946年至1948年11月,东京审判期间,美日之间达成秘密交易,美国以豁免731部队成员战争责任为条件,得到了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细菌实验、细菌战、毒气实验等数据资料,以致日本细菌战战犯逃脱了东京审判。
2015年出版的《伯力城审判》一书编校作者、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家红说,二战结束前后,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曾就日本细菌战罪行进行调查取证,随后将所获各项证据材料提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苏联甚至还曾押送两名亲身参与实施细菌战实验的日本战俘(柄泽十三夫和川岛清)到东京作证,拟就日军细菌战罪行提起诉讼。但在美国政府的野蛮干预和精心掩护下,昔日细菌战罪魁石井四郎、北野政次等核心成员皆被免予起诉,逃脱法网。
731部队人体实验、细菌实验的受害者,除了大量中国同胞外,还有不少苏联人。记者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了解到,根据已披露的档案记载和731部队原队员证言等内容,可初步认定,二战时期至少有93名苏联人被送至731部队用于人体实验,成为仅次于中国人的第二大受害群体。
金成民说,这93人中包括当年731部队原队员回忆和伯力审判供词中涉及的77人,还有“特别移送”档案中记载的16人,其中有名有姓的共计9人。有的是在中苏边境负责谍报工作的地下工作者,还有一些是当年生活在哈尔滨的无辜平民,甚至包括妇女、儿童。
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日苏诺门罕战争打响后,731部队组成的23人敢死队曾将细菌播撒到中蒙边境哈拉哈河。在这次战争中,日军实施了细菌战。
对日本细菌战罪行的揭发取证、对细菌战战犯的国际司法审判并未因美国的掩盖与干预而终结。1949年12月25日至30日,苏联在远东城市伯力设置特别军事法庭,即滨海军区军事法庭,对当时拘禁的12名细菌战战犯,就其所犯细菌战罪行进行公开审判。
这12名战犯分别是: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陆军大将山田乙三,日本关东军军医部长、军医中将梶冢隆二,关东军兽医部长、兽医中将高桥隆笃,731部队第四部细菌制造部部长、军医少将川岛清,731部队第四部细菌制造课课长、军医少佐柄泽十三夫,731部队孙吴支队长、军医中佐西俊英,731部队海林支队长、军医少佐尾上正男,第五军团军医部长、军医少将佐藤俊二,100部队中尉平樱全作,100部队队员三友一男,731部队上等兵菊地则光及731部队医务实验员久留岛祐司。
孙家红说,伯力审判首次揭露了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东北进行活人实验、实施细菌战等严重罪行,是二战后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针对细菌战罪行的国际大审判,开创人类公开审判细菌战犯罪的先河,填补了细菌战战犯审判的空白。
良心煎熬令战犯讲出秘密
2018年1月21日,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播出纪录片《731部队——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详细揭露了日本731部队在中国东北地区秘密进行人体实验、研发细菌武器等令人发指的罪行。
这是继2017年8月播出纪录片《731部队真相——精英医者与人体实验》后,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推出的第二部讲述731部队在华罪行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使用了相当珍贵的史料,包括731部队成员在1945年被苏联红军俘获后关押到西伯利亚并在伯力法庭上接受审讯和审判的认罪记录。
在《731部队——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纪录片中,出现了细菌战战犯、接受伯力审判的柄泽十三夫的子女,以及他们父亲当时在法庭上发言的录音。伯力审判的突破口正是从柄泽十三夫开始的。
伯力审判是从1949年12月25日的中午12点开始的。据金成民介绍,伯力审判刚开始时,12名战犯对于活人实验、细菌实验、细菌生产、细菌战等核心内容都三缄其口,良心的煎熬令柄泽十三夫最终吐露了真相,柄泽十三夫也是苏联在押细菌战战犯中第一个开口讲出活人实验秘密的人。
作为731部队第四部细菌制造课课长,柄泽十三夫的开口,令伯力审判有了巨大进展。柄泽十三夫说出731部队的编制、人体实验、细菌武器制造、对中国浙江的细菌战等重大内容。在他之后,他的直接上司川岛清也说出了不少核心机密,整个731部队的秘密,一点一点显露在人前。
纪录片播放的柄泽十三夫的录音中,他说:“如今我也自知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是多么的严重,对于自己犯下的恶行,我会一直忏悔和后悔下去。如果我将来能转世再生,想要为人类鞠躬尽瘁。”柄泽十三夫最终被判了20年徒刑。
法庭判处12人2年到25年的不等刑期。其中,判处山田乙三、梶冢隆二、高桥隆笃、川岛清四人25年徒刑。专家表示,在其他细菌战战犯身上,并没有看到像柄泽十三夫一样的内心煎熬与反省。
1956年日本和苏联恢复邦交,所有苏联在押的731部队军官都被宣布释放。据金成民介绍,柄泽十三夫并没有回到日本,他在宣布释放消息的第二天,选择在看守所的洗衣房悬梁自尽。他的自杀,留给后代的,是无尽的思考。
孙家红介绍,根据1950年由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以中文印行的《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资料》,在苏联滨海军区军事检察官的起诉书中,所列举的日本被告的犯罪事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中国建立731、100等特种部队准备和进行细菌战;有系统和大规模地用活人进行惨无人道的罪恶实验;1940年间,在所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中,数次使用细菌武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人为制造鼠疫、霍乱、炭疽热等流行疾病;加紧准备对苏联的细菌战,提高细菌生产能力,大量储存细菌战材料。
审判录音档案是历史铁证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保存着伯力审判录音档案。据该馆研究人员金士成介绍,这批录音档案是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单位联合在俄罗斯国立录音档案馆征集到的。以伯力审判录音档案为研究对象,2020年,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展深入系统的翻译、整理和研究。
这批伯力审判录音档案全长22小时5分57秒,主要内容是审判“原日本制造和使用细菌武器的部队军人”全过程的录音材料。“录音档案揭露了日本在二战期间违背国际公约,秘密研制、使用细菌武器的罪行。”金士成说。
731部队、100部队遵照日本天皇敕谕,在日本陆军省命令下,由关东军司令部领导,逐步从防疫给水部、军马防疫厂改编成以“人”和“军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细菌部队。川岛清在伯力审判中供述“731部队是奉敕令而建”。山田乙三也在庭审中供述“731部队是奉昭和11年(1936年)敕令而建”。
“731部队逐步改编成细菌部队,是日本自上而下有组织的国家性战争犯罪,在伯力审判录音档案中也得到印证。”《伯力审判新发现录音资料翻译整理与利用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焦洪双说。
731部队细菌生产能力如何?从何处领到活人进行实验?
“一个月之内可制造鼠疫细菌300公斤,或伤寒症细菌800至900公斤,炭疽热细菌500至700公斤,霍乱症细菌达一吨。”川岛清曾供述,“据我所知,是从哈尔滨宪兵署那里领过活人。拘禁在731部队内部监狱中的犯人,都被用来进行各种以准备细菌战为目标的研究工作。”
侵华战争期间,驻扎在中国长春的100部队,是日本进行细菌战的主力部队之一,主要研究、制造针对动物、植物以及人畜并用的细菌武器,但其罪行长期不被外界了解。这份录音档案将有利于向世界揭露100部队历史真相。
日本战犯在伯力审判中供认曾使用中苏战俘进行人体解剖实验。100部队成员三友一男在伯力审判中,承认自己曾亲自进行活人解剖实验,实验对象是苏联人和中国人。三友一男供述“曾亲自将混有毒菌的食物给被俘的中国人食用,并且是在战俘不知情的前提下”,“自己还对一名苏联人进行解剖实验,解剖地点位于100部队的动物解剖场,解剖后的尸体被埋在专门埋牲畜的坑中”。
1943年12月后,日本为了扭转败局,要求关东军加快细菌武器量产与实施细菌战的步骤,做好各类细菌战实战准备工作。高桥隆笃在伯力审判中供述,1943年12月后,他根据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批准的细菌战计划,命令100部队增设第二部第六课,负责大批生产细菌武器,当时100部队计划生产炭疽菌1000公斤、鼻疽菌500公斤。高桥隆笃供述“至1944年3月,100部队实际生产200公斤炭疽菌、100公斤鼻疽菌”。
平樱全作在伯力审判中供述,1945年初,自己率队在兴安北省(伪满洲国时期曾设立的地区名称——本报注)进行细菌学调查。随后在1945年3月,(100部队部队长)若松有次郎命令他购买500只羊,90到100匹马和牛,一旦发生战争,将事先购买的牲畜用飞机喷洒方式感染病菌,然后传染至各家的普通家畜,进而传染给中苏士兵与军兽。
课题组最新研究表明,从伯力审判录音档案可以看出,日本细菌战战犯,对其违反国际公约违背医学伦理,开展活人解剖实验、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等罪行供认不讳。
尽管过去了72年,但历史不会忘记。伯力审判上的一句句证言,像一颗颗钉子,把以石井四郎、北野政次为代表的细菌战战犯,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大众置业2021媒体行丨亲赴10盘,鉴证美好荣耀 总有一些建筑,印刻着城市的生命,沉淀为时代的印记。大众置业,做为深耕春城的地产领军人,情怀与责任共同承担在它
  • 【财经新闻早知道】铝、铜和镍价升至纪录新高 宏观经济 ◆新华社: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针对国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
  • #关羽和曹仁谁能力更强# 曹仁表示,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在遇到关羽之前,我一直是以进攻凌厉著称的…… “别攻陶谦将吕由,破之。” “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
  • 春天总忍不住消费的冲动,既然选择走向低碳环保简约消费模式,换季就改给衣柜减负,而不是新增成员,所以管理消费欲望,选购了几双自己喜欢的彩色鞋带,搭配空军一号AJ1
  • 白公胜将弒楚惠王,王出亡,令尹司马皆死,拔剑而属之于屈庐曰:“子与我,将舍之;子不与我,将杀子。” 屈庐曰:“诗有之,曰:‘莫莫葛藟,肆于条枝,恺悌君子,求福不
  •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头抬‬啦 抬‮看头‬看,说不‮有定‬许多好事,已‮在经‬悄然向你靠近 龙‮头抬‬时,龙船也起了,春‮也日‬暖了,我‮能们‬听到
  • ‭‮占星学,更是这样的 有些‬‬时候,我在想: 是否‭‮些一‬‬糟糕的命运模式,‭‮以可‬‬不「长大」、不「摧毁‭‮坏破‬‬」「不轮回」,不‭‮离不影形‬‬的
  • 对于不理解的事 可以作为旁观者的角度 比较轻松 真的很少能够去感同身受 但是如果是身边人的事 感受就会被放大 对于我大哥 给我的感觉是给家里付出了很多 我心里
  • #白云区身边事# 【区委主要领导开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专题调研】 2月27日,区委书记步岚率队开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宣讲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
  • 【美術之眼|夢二愛在北投】  穿著文物館發送的襪套,行走於木製的廊道上,只見兩側牆面掛滿夢二相關的生活舊照與翻拍檔案。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參觀東京大學彌生門對面的竹
  • 成年人的最高境界:装傻,装傻,再装傻 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看懂人生的人都在装傻。装瞎的眼最通透,装哑的嘴最悠闲,装傻的人最境界。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很久没有发过这种表白➕咔点的文案了,每天看那年今日都好怀念以前奶瓶虾虾的时候,这样的文案一天发五六个[哈哈] 本 肖战粉丝 小飞侠 觉得 肖战好帅![米奇比心
  • #紫微斗数[超话]# 文曲化忌的时候真的很容易有一些口舌是非,莫名其妙就来一堆小人找茬,因为文曲忌也代表沟通不顺畅,你说的话别人听不明白,别人发的东西你也理解
  • 启之絮语——小城幽居记 去过不少大城市旅游和生活的浩子,在疫情到来之后,选择从深圳回到小县城生活。这个选择,让他自己觉得很正确。 每天睡到自然醒,躺在床上,可
  • ——亚轩,自从我遇见十七岁阳光明媚的你,我把太多的情感和痴昧投射在你的身上,但我并不觉得这是对自我的消磨,而是索引。特别是独属于你爱人的能力开始偷偷提醒我,让我
  • #北京至巴黎一法航起飞后起火#就目前的出行交通来讲,乘飞机无疑是最安全保险的出行方式,虽然飞机上着火的概率是极低的,但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身为旅客的我们应该
  • 你的男性朋友中,怎么都叫陈少杨少钟少的,也是怪事,你就跟这些“少爷”们聊得来…… 唱歌跳舞都是为了谋生,我也不好说什么,但底线得守住。 连底线都守不住的女人,是
  • 【一起向未来,为擦亮利川绿色名片积极贡献倡议书】森林城市称号是城市的绿色名片。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是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冬奥谢幕,残奥开始。现在谷爱凌和苏翊鸣夺冠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也让普通人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来到位于首钢园
  • 人は皆、生まれたときから死にかかっているんだ。星のふびんをいつか远い来世どうりょうを待っているの恋人に闻いてみたい。お前は今幸せか。活きたがっているのか死にた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