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公义#推一部电影,是大一的时候我的思修老师带我们看的(看完写千字论文那种[单身狗]),当时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比较轻松的作业来看,6年后想起这部电影,才发现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这部电影就是《十二公民》,原版是1957年黑白电影《十二怒汉》,曾经被拍成了多个版本流传,我们思修老师带我们看的就是中国版《十二公民》。
这部剧讲了什么呢?
不想剧透的可以直接划掉,自己去搜来看看吧,剧透剧情我放在下面了,因为年代过久,剧情记不太清,叙述可能有误,有误请指出。

一个男孩杀了自己的生父,人证物证铁证如山,物证是啥?一把刀。人证是啥?一个住他家楼下的老爷爷,一个住他家对面的女士。
刀是男孩的刀,这把刀很难买到,刚好男孩的刀丢了。
住楼下的老爷爷说他听到男孩与父亲争吵,后来听到倒地的声音,等他出门的时候,看到男孩跑下楼的身影。
住他家对面的女士说,她和他们家隔着一条铁轨,当晚睡不着看向窗外,恰好列车经过,透过列车的车窗看见男孩杀了生父。
根据各种走访得出,男孩和生父之间经常争吵,感情不和,男孩是个吊儿郎当的社会青年,事发前刚好买了那把凶刀。
舆论倾向于认为他有罪。
不考虑指纹,不考虑DNA,就以上人证物证,召集了12位“陪审员”讨论此事。
12位“陪审员”来自各行各业,都是普通人,有穷有富。
面对“铁证如山”,有11位陪审员投了有罪,仅8号陪审员投无罪。
8号陪审员就如此“板上钉钉”的事情提出质疑,称自己也不知道他有罪无罪,只是想讨论一下,因为自己的决定关乎孩子的命运。
其他几位陪审员觉得很荒谬,为了赶时间散会去做自己的事,纷纷“摆事实讲依据”说服8号陪审员。
其中的论述过程相当精彩,不看原片无法感受到思想的碰撞,所以这部分我建议看原片,我文笔不好,复述出来只会干巴巴。
首先,其他陪审员用物证说服,称此刀长得比较特殊,只有男孩有,又恰好男孩的刀丢了,不可能这么巧合。
随后,8号陪审员掏出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刀,称是自己听说了这件事后,某宝花了几十块钱买的,还包邮。但是这样,并没有说服其他陪审员,因为8号陪审员无法排除凶器就是男孩的刀的可能,其他陪审员也无法排除凶器不是男孩的刀的可能。
接着,大家开始讨论人证,其他陪审员认为,住楼下的老爷爷和住死者对面的女士都和死者凶手没有利害关系,也都很淳朴,没有理由说谎,既然一个亲眼看见一个亲耳听见,证据链完整,可以认为男孩有罪。
但8号陪审员和他的支持者还是找到了一个漏洞,就是凶案发生时,对面楼上女士是通过列车车窗看见的凶案,而列车经过时会发出巨大的噪音,住楼下的老爷爷不可能同时听到尸体倒地的声音,证词出现了矛盾。
此时,有几位其他陪审员开始动摇并认真思考起来。很显然,证词出现了矛盾,那必然要重新审核证词的准确性。
其后,有一位陪审员提到,老爷爷腿脚不好,他的证词里面提到,自己花了十几秒从床上走到大门口打开门看见了男孩下楼,但他认为这个十几秒描述得并不准确。
所以,全体陪审员做了一个实验,用老爷爷走路的速度,模拟从床上走到大门所用的时间,最后得出四十几秒,与证词里的“十几秒”相差很远。
但依然不能排除,老爷爷记错了或者描述错了的可能性,而还有一位证人的证词表明,她确实看见男孩杀了人。
讨论陷入了僵局,谁也说服不了谁。
直到一位年级很大的陪审员提出,女士看东西喜欢眯眼睛,鼻梁上有两个很深的窝,那是长期戴眼镜造成的,如果是深夜睡不着看向窗外,不可能戴着眼镜睡觉,那么又是黑夜又是这么远的距离,她是极有可能看错人的。
最后,因为8号陪审员的坚持,在人证物证诸多漏洞的情况下,以疑罪从无原则判断,此案证据不足,男孩无罪。
后来,案件真凶被抓,男孩得以真正清白。
在社会舆论下,在“铁证如山”下,一般人很容易就会被所谓的“证据”蒙蔽双眼,如果不具备相当的法律逻辑,很容易产生冤假错案。
中国版的《十二公民》只是一个模拟法庭,中国没有陪审员制度,极大避免了因为陪审员法律知识欠缺产生的错误判定,但我们的公民依然需要养成法律意识,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原版的《十二怒汉》是真实的法庭,假如没有8号陪审员的质疑,那个男孩很可能就此入狱。
需要知道的是,不论《十二公民》还是《十二怒汉》,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男孩无罪,只是人证物证有漏洞,需要打回重新调查,获取更完善的证据,但以疑罪从无原则来说,宁可错放,不可错杀,只要证据有疑点有矛盾,就不能就此判定嫌疑人有罪,这是对嫌疑人权利的最大保障。
有趣的是,电影不仅讲述了司法公正,还通过一场辩论刻画了12个社会各行各业的缩影人物。
有一下子被说服投有罪一下子被说服投无罪的墙头草,有真心认为证据已经构成犯罪并认真分析辩论的理智陪审员,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想快点结束辩论所以哪一边票多就投哪一边的陪审员,也有真情实感心疼那个孩子虽然不知道漏洞在哪里但依然愿意投无罪的陪审员,更有不讲道理“不听我不听,因为男孩是个逆子所以他就一定是凶手”的陪审员。
总之,这部电影是你明知结局却依然可以被辩论过程吸引的作品,值得一看,这部电影,给刚上大学的我塑造了质疑证据的思维模式,我认为我们都需要养成这样的思维模式,哪怕铁证如山,只要证据链不100%指向有罪,都可以认为证据有问题,可以是无罪的。
但电影是电影,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生活远复杂于艺术,所以吃瓜群众还是谨慎吃瓜比较好。

李靓蕾说,希望这封信,能够真正为持续燃烧的纷纷扰扰划下一个句点,让大家都能回归平静的生活。 ​​​

虽然我也不能理解,把王力宏的错误暴露在公众面前是对孩子好的出发点,但是还是给予理解吧!倒是觉得把父亲的光环撕掉,会给孩子成长造成心理阴影吧,也许孩子以后会恨母亲的。借口孩子撕王力宏好像并不太有说服力。

其二,网友估计没有看懂李靓蕾的表达,她不需要“赠予”的房子,而不是不要房子,她要的是法律赋予她和孩子应得得房子。这语言表达能力,牛逼,[赞]!王力宏都答应给她房子了,难道法律会阻止王力宏过户房子给她?经过微博撕bi,王力宏还敢动弹?房子通过法律途径是判罚不了给她的,要是之前能判给她,又何必撕bi呢?

其三,虽然是道歉,其实是话中有话,“对于此次事件相关人,无论是谁都为此事付出了很多的代价,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都可以回归平静的生活,各自安好,不要再有任何网路上的谩骂和霸凌事件发生。”实际上李靓蕾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其他人倒是受伤很重,这也是在提醒王力宏最好一切顺利,否则我不介意继续撕!

不得不说李靓蕾的语言表达能力确实很厉害,思维也很敏捷,完全完胜王力宏!但是要说李靓蕾撕bi不是为了房子,你信吗?[允悲]

#李靓蕾最新回应# 最后的回应,希望这封信能划下句号,回归平静的生活。
划重点:
1、道歉很重要,回应不能私下解决的原因,到万不得已才通过这种方式
2、如果没有孩子很难活着走到今天,不要再拿孩子对她进行情绪和道德绑架
3、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需要的是诚实可信,遇到问题能勇敢面对且改正
4、为了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不得已站出来
5、房子不要,从头到屋不是为了报复
6、打扰大家的生活,给大家道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深圳特大暴雨连灌两天 消防官兵用冲锋舟救援被困群众
  • 江苏发现H7N4禽流感:其可致严重人类感染
  • 宋祖儿北电开学报道、易烊千玺缺席中戏原因
  • 曝唐嫣罗晋将结婚已选婚纱 双方均称不清楚不了解--李亚男挺孕肚被拍 一人出门购物 婉拒透露孩子性别
  • 李亚男挺孕肚逛超市被拍 被问宝宝性别:迟点公布
  • 新个税法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 明天起,还有这些好消息跟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 【热搜】亚运会期间发生的爱情,吴冠希求婚张常宁
  • 湖畔大学学员回应“柳青加油事件”?
  • 格力分红36亿元大红包助攻A股中期分红创新高--中国选手账号被封是什么情况?
  • 林更新吃鸡被封号 蓝洞上演“最神”操作!
  • 天安社是否存在?人民日报发文回应了
  • 茅台董事长被免职:季克良回应组织是照顾我
  • 中国选手账号被封 因韩国无法接受自己不是第一
  • 快手封禁天安社,60余个相关账号,因内容违规
  • 滴滴拒绝履行处罚,被强制执行
  • 高铁霸座男坐轮椅公然挑衅 江苏网警:人执剑则无敌!
  • 李晨被曝摘婚戒和范冰冰分手 郑恺:不清楚
  • 张檬是打了这个320块的劣质玻尿酸脸才变成这样的吗?
  • 甜蜜!国乒18岁世界冠军摸脸孙颖莎 女乒小魔王被师兄捏脸笑开花
  • 心疼!锦觅终于捅了凤凰,护妻狂魔凤凰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