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他是时时刻刻都要提起正念的桥梁,临命终才有办法接上去。”
【又一解:四义成就者,以上四义,皆以能见之性,见于所见之境,而见性原非是境,以此成就,能例之法,例下能见之真见,见于所见之妄见,而真见非是妄见,令难知者,而成易知也。】
有人怀疑就提出问题了,【问:‘心见尚不许为二,今于见,何反言二耶?’】为什么还讲一个真见?为什么还讲一个妄见呢?
【答:‘真非真】就是妄,【恐迷,】他搞不清楚,【故不得不分也。】底下就角度来讲:【但约真见带妄时,】来讨论,【即名见精;】见精就是带少分的妄。
【见精离妄时,】这个妄是一切妄见,当见精离一切妄见,入于纯真之见,【即名真见,非实有二体也。而真见之所以非妄,见精之所以为妄之义,待下详示妄因科中,佛自明之。’】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者:第一见字是真见,】这一段有二种解释,【二、三见字皆带妄之见精,
言此真见,犹离于见精之自相,】离于见精就是如第二月,这个真正的见性是离于第二月,是真月,它一点少妄都没有,这真见是不带任何的妄的。
犹离见精,犹离带有少分的妄的自相,这个自相表示能所不断。
这个见精的自相是什么呢?就是微细能所,因为它带有少分的妄,微细的能所还是没办法断。
【见精亦所不能及也。】因为这个真见是绝对离相的,离能所的,如来藏性的。
意思是:如来藏性是绝对的,不能像见精带有少分的妄,是不可以的。
【良以有妄见时,真见全隐,及至弃生灭,】你一定要到放下这个生灭法的缘起假相,【守真常,】而且这个常光常现前,【常光现前,】这寂常的光、妙明的光,要常常现前,意思就是:做功夫不能间断。
为什么要常光现前?【即真见现前时,则妄见已空,】为什么要让常光现前呢?诸位!看这边的比喻。
譬如:这边是指生死的此岸,左边是涅槃的彼岸,中间就是般若智慧观照的桥梁。这边的生死此岸跟这边的涅槃的彼岸,这个就是度生死河的一座桥。
诸位!桥的中间如果断掉,能不能到达彼岸?没有办法!
这个就表示,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他是时时刻刻都要提起正念的桥梁,临命终才有办法接上去。
诸位!修学佛法、佛道,千万不能误会佛意,也不可以不了解佛的用意,
你不能说:我现在听到佛法,好!不听经、不闻法,也不亲近善知识,这一段没有错啊,你碰到了佛法、碰到了桥的这一端。
再来,接下来等临命终往生极乐世界。
生死的此岸,听到佛法,把桥见到一点,然后就说:好!就念佛了!
没有错,念佛,能够念得很虔诚吗?能够念得没有烦恼吗?念佛很好,中间那些无明、烦恼那怎么办呢?
诸位!修行是要接到临命终的呢!知道吗?从初发心修行,他要接到临命终那个正念,你才顺道去极乐世界啊,中间这个不能断掉啊,
你常光没有常常现前,你怎么接下去净土呢?我们不能错会佛的意思。
所以,这个就是修行的根本,重要的观念,你一定要转变过来,
修行,它是二六时中都要降伏自我,时时刻刻他要提起正念,这一座桥,才不会中间被断掉,是很重要的!
常光要现前,时时刻刻提起正念,就是这座桥梁,就是度生死河的法,这个法不能破的。
时时刻刻这个法要健康、要健全,法不能破的,这船破了一个洞,你怎么到彼岸呢?
你修行的时候,要渡此岸到彼岸,常光要现前;你那个船不能破一个洞啊!
意思就是:这只船要很健康的,不能到中途、到一半:啊!来不及了!到临命终的时候,哇!提不起正念,忘了信、愿、行,平常修行念佛念得不错,因为没有在心性上下手,所以,临命终他没有把握。
因此我们要常光现前,也就是真见要现前的时候,则妄见已经空,【故曰见精所不能及也。】
~~慧律法师楞严经十番显见⛵️

大珠慧海禅师:【一日禅】

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

问:何者是无为法?

答:有为是。

问:今问无为法,因何答有为是?

答:有因无立,无因有显;本不立有,无从何生?若论真无为者,即不取有为,亦不取无为,是真无为法也。何以故?经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即是取真法也。若了此理,即真解脱,即会不二法门。

问:何者是中道义?

答:边义是。

问:今问中道,因何答边义是?

答:边因中立,中因边生;本若无边,中从何有?今言中者,因边始有,故知中之与边,相因而立,悉是无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问:何名五阴等?

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起分别系著,随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

问:经云:二十五有,何者是?

答:受后有身是也。后有身者,即六道受生也。为众生现世心迷,好结诸业,后即随业受生,故云:后有也。世若有人,志修究竟解脱,证无生法忍者,即永离三界,不受后有;不受后有者,即证法身;法身者,即是佛身。

问:二十五有名,云何分别?

答:本体是一,为随用立名,显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十恶、十善、五阴是。
问:云何是十恶十善?

答: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嗔、邪见,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

问:上说无念,尚未尽决。

答: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无余思求是;对诸境色,永无起动,是即无念。无念者,是名真念也;若以念为念者,即是邪念,非为正念。何以故?经云:若教人大念,名为非念。有六念名为邪念,无六念者,即真念。经云:善男子!我等住于无念法中,得如是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照无余世界,不可思议功德,佛说之犹不尽,何况余乘能知也。得无念者,六根无染故,自然得入诸佛知见;得如是者,即名佛藏,亦名法藏;即能一切佛、一切法。何以故?为无念故。经云:一切诸佛等,皆从此经出。

问:既称无念,入佛知见,复从何立?

答:从无念立。何以故?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又云:喻如明鉴,鉴中虽无像,而能现万像。何以故?为鉴明故,能现万像;学人为心无染故,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无量知见。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何以知之?譬如师子儿,初生之时,即真师子;修顿悟者,亦复如是,即修之时,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故云即凡即圣也。修顿悟者,不离此身,即超三界。经云:不坏世间,而超世间;不舍烦恼,而入涅槃。不修顿悟者,犹如野干,随逐师子,经百千劫,终不得成师子。

又问:真如之性,为实空,为实不空?若言不空,即是有相。若言空者,即是断灭。一切众生,当依何修,而得解脱?

答:真如之性,亦空亦不空。何以故?真如妙体,无形无相,不可得也,是名亦空;然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即无事不应,是名亦不空。经云: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自诳诳他,彼此俱坠。努力努力!细细审之,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得如是者,即入涅槃,证无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门、亦名无诤、亦名一行三昧。何以故?毕竟清净,无我人故;不起爱憎,是二性空,是无所见,即是真如无得之辩。此论不传无信,唯传同见同行,当观前人有诚信心,堪任不退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示之令悟。吾作此论,为有缘人,非求名利,只如诸佛所说,千经万论,只为众生迷故,心行不同,随邪应说,即有差别;如论究竟解脱理者,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汝莫求虚名,口说真如,心似猿猴,即言行相违,名为自诳,当堕恶道;莫求一世虚名快乐,不觉长劫受殃。努力努力!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经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

文本来源于《顿悟入道要门论》•随喜分享• https://t.cn/RTv4Kyo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徐孙铭

一 、达摩禅之贡献

达摩禅对于早期中国禅宗建立的贡献,大体有三:

第一 ,以《楞伽经》和
“ 二人四行 ” 论为立宗之旨。 

《楞伽经》
以 “ 佛语心晶 ” 为篇名,
即以直指如来心地为宗旨。

苏轼《楞伽经后记》说: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
故谓之佛语心晶。”

蒋之奇为苏拭书
《楞伽经》作序说: 
“ 昔达摩西来,
既已传心印于二祖,
且云吾有《楞伽经》四卷,

亦用付汝,
即是如来心地要门,
令诸众生开示悟人。

此亦佛与禅并传,
而玄与义俱付也。”

“ 佛与禅并传,
玄与义俱付 ”,

正是以
《楞伽》传宗的达摩禅之宗旨。

第二 ,以 “ 壁观 ” 为独特的修持法门。 

《景德传灯录》说:
达摩 “ 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

只教曰:
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
可以人道。”

这种
“ 面壁而坐,
终日默然,
人莫之测,
谓之壁观 ”,

即是达摩禅法之一大特色。

第三 ,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师徒口耳相传为传授方祛。 

“ 慧可种种说心性理道未契,
师只遮其非,
不为说无念心体。

慧可曰: 
‘ 我已息诸缘。’

师曰: 
‘ 莫不成断灭去否 ?’

曰: 
‘ 不成断灭。’

师曰: 
‘ 何以验之,
云不断灭 ?’

可曰: 
‘ 了了常知,
故言之不可及。’

师曰: 
‘ 此是诸佛所传心印,
更无疑也。’”
( 同上 )

这种师徒授受,
不依靠文字语言,
只凭自心 “ 了了常知 ” 的证悟,

就是达摩传宗的主要方法。

嵩山少林寺正以达摩祖师禅的诞生地为主要特色,

在中国禅宗史上写下最早、
且又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光辉一页。

二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异

达摩禅究竟

《般舟三昧经》的禅法有无联系?

笔者认为,
二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且多相近、
相通之处。

《般舟三昧经》
又称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异译为
《跋陂菩萨经》。

是阿弥陀经典中的最早文献, 
“ 净土三经 ” 的最早先驱。 

“ 般舟三昧 ”
作为禅定的一个法门,
主要讲在特定的时间内
( 七天七夜

九十天 )

经行不息,
除用食外,

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
念佛而见十方现在佛站立面前。

这种以
《般舟三昧经》
为主要经典,

以口念阿弥陀佛而修禅定的法门,
即叫般舟三昧,
也可以叫念佛禅。

此经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左右编纂,
流行中土者,

前后有七个译本,
以支娄迦谶于后汉灵帝光和二年
( 179 )
10月8日于洛阳译出的
《般舟三昧经》
最有价值。

般舟三昧法门

达摩禅主要区别有三点:

第一 ,般舟三昧强调念佛而修禅定,

达摩禅则主张 “ 壁观 ” 而修定 

《般舟三昧经》说:
“ 是菩萨用是念佛故,
当得生阿弥陀佛国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
如是为念佛。”

以念佛作为
“ 得空三昧 ” 的助缘,
达到 “ 生阿弥陀佛国 ” 之目的。

而达摩禅则以 “ 壁观 ” 而修定,

即《景德传灯录》所载
“ 心如墙壁,
可以人道 ”。

达摩人嵩山少林寺,
终日面壁。

时人不解其意,
称其禅法为面壁婆罗门。

他通过 “ 凝住壁观 ”,
而悟凡圣等一、

与理冥符、
寂然无为,
证悟此心即佛。

虽然念佛三昧以念佛人定而见佛,

达摩禅以
‘‘ 壁观 ”
而悟自心是佛,

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

而悟人之途径则有区别。

第二 ,般舟三昧主张有相观想,

达摩禅主张 “ 四念处 ” 的无相观想   

《般舟三昧经》说:
“ 菩萨当作是念:
诸佛悉在前立,
当具足念诸佛端正,
悉欲逮见一一想

…… 复更作念:
佛亦不用心得,
亦不用身得,
亦不用心得佛,
亦不用色得佛。

何以故?

心者佛无心,
色者佛无色,
不用是心色,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念佛三昧必须从有相观想人手,
通过念佛观想诸佛立在面前,

见到诸佛妙相庄严,
同时又不执着于有相;

还说:
“ 一者自观身、
观他人身。

自观身、
观他人身者,
本无身;

二者自观痛痒,
观他人痛痒。

自观痛痒、
观他人痛痒者,
本无痛痒;

三者自观意、
观他人意。

自观意、
观他人意者,
本无意;

四者自观法、
观他人法。

自观法、
观他人法者,
本无法。”

这四种观法
( 观自身他人身、
自他痛痒、
自意他人意、
自法他人法 ),

即 “ 四念处 ”;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是以慧观的力量,
使心安住于道法上,
使正而不邪。

而达摩禅则注重
“ 四念处 ” 的无相观想,

尤其是通过会心、
悟心而求安心,

也就是 “ 觅心不可得 ”,

而悟无常、苦、无我、不净,
从而得到解脱。

第三 ,般舟三昧以见佛为最高境界,

达摩禅则以 “ 无所见 ” 为其精髓 

《般舟三昧经》说:

“ 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

在所欲见何方佛,欲见即见。”

修此定而见佛是最高境界。

当然, 
《经》中也反复叮咛,
见佛也不应执着, 

“ 菩萨见佛不当着 ”。

而达摩禅更以
“ 无所见 ”
为见作为最高境界。 

《景德传灯录》载:
达摩 “ 欲西返天竺,

乃命门人曰: 
‘ 时将至矣,
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

时门人道副对曰: 
‘ 如我所见,
不执文字,
不离文字,
而为道用。’

师曰:
‘ 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 
‘ 我今所解,
如庆喜见阿佛国,
一见更不再见。’

师曰: 
‘ 汝得吾肉。’

道育曰: 
‘ 四大本空,
五阴非有,
而我见处,
无一法可得。’

师曰: 
‘ 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

师曰: 
‘ 汝得吾髓。’

乃顾慧可而告之曰: 
‘ 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
展转嘱累而至于我,

我今付汝,
汝当护持。’”

这个关于修禅境界对话的传说,

实际上把修祖师禅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于文字不离不执;

第二层次,突破禅关而顿悟;

第三层次,无一法可得;

第四层次,会心微笑。

这显然是以
无所见、
无所得、
无所悟为顿悟的最高境界。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在修禅定的途径和方法、

观想是否有相、

修定以什么境界为高这三个方面,

般舟三昧与达摩禅是有一定区别的。

正因为如此,

传为达摩所作的
《少室六门集》

第二《破相论》

即排斥称名念佛说: 
“ 诵之与念,
义理悬殊,
在口曰诵,
在心曰念。

…… 诵在口中,
即是音声之相,
执相求理,
终无是处。”

达摩之时念佛禅尚处于胚胎之中,

这不可能是达摩的思想,

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达摩禅与般舟三昧的差异,

它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同

然而,
从根本上讲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 念佛禅 )
是一致的。

二者有不少相同、相通之处。

第一 ,达摩禅的 “ 理人 ”

念佛三昧的 “ 无所着 ” 之一致  “ 二人四行 ”,

被教内外公认为是达摩的正统思想。

其中二人的 “ 理人 ” 说:
“ 藉教悟宗,
深信众生同一真性,
客尘障故。

令舍伪归真,
凝住壁观,
无自无他,
凡圣等一,
坚住不移,
不随他教,
与道冥符,
寂然无为,
名理人也。”

达摩禅虽然不主张有相观想,
但也不排斥经教。

它借助经教,
通过一心专注地观想的
“ 凝住壁观 ”,

达到
“ 与道冥符,
寂然无为 ” 的境界,

这与般舟三昧
( 念佛禅 )
是殊途同归的。

般舟三昧虽然作 “ 有相观想 ”,
但经中反复强调不着于相: 

“ 菩萨见佛、
不当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当着。

何以故?

着者为烧身。

见佛但当念其功德,
当索摩诃衍。” 

“ 菩萨于三昧中不当有所着,
不着者疾得是三昧。”

之所以不应当执着于相,
是因为 “ 缘起性空 ” 之故:

“ 一切法本无所有,念有,因着;

无有,反言有,亦着。”

《佛印品》
第十六还连续以19个 “ 无 ” 的 “ 佛印 ” 来否定对于有相、有求的执着。 

“ 何等为佛印?

所识不当行,
无所念、
无所求、
无所想、
无所着、
无所愿、
无所向生、
无所适、
无所生、
无所有、
无所取、
无所顾、
无所往、
无所得、
无所有、
无所结、

所有尽、
所欲尽、

无所从生、
无所灭、
无所坏、
无所败,
道要道本是印中。”

可见,
达摩禅之
“ 寂然无为 ”

“ 理人 ”

与般舟三昧的
“ 无所着 ”
精神完全一致,

都是对观想的主体以及作为观想对象的客体之否定。

第二 ,达摩禅的“ 行人 ” 与般舟三昧 “ 修四事 ” 的一致性 

达摩 “ 二人四行 ” 论,
其中 “ 行人 ” 即 “ 四行 ”:

报冤行、
随缘行、
无所求行、
称法行。

报冤行,
又作报怨行,

即对于苦、穷、冤、害都能甘心忍受,无怨无悔。

随缘行,对于顺境、逆境、喜乐、得失,不喜不忧,随缘而行。

无所求行,
即舍弃一切,
无所执着,
包括舍弃自身,安心无为。

称法行,
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自利利他。

这都是针对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等八苦而提出的修定解脱法门。

般舟三昧主张: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 ”, 

“ 持是行法故,
致三昧便得三昧,
现在诸佛悉在前立。”

又主张持 “ 四事 ” 疾得三昧: 
“ 菩萨有四事疾得是三昧。

何等为四?

一者不信余道;
二者断爱欲;
三者如法行;
四者无所贪生,
是为四。

菩萨疾得是三昧。”

这 “ 四事 ” 中, 
“ 如法行 ”
相当于达摩禅的 “ 称法行 ”;

“ 无所贪生 ”,
相当于
“ 无所求行 ”; 

“ 断爱欲 ”
相当于
“ 随缘行 ”; 

“ 不信余道 ” 以及 “
不自说身善,
亦不说他人恶,

若有骂者,
若有刑者,

亦不得恚,
亦不得恨,
亦不得懈 ”,

则与 “ 报怨行 ” 相近。

可见,
达摩
“ 四行 ”
与般舟三昧
“ 四事 ”
是大体一致,
非常相近的。

第三 ,达摩 “ 觅心了不可得 ”

般舟三昧
“ 是法无所有,本无 ” 相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薄荷音娓娓而来“我慢慢的听雪落下的声音,仿佛是你贴着我叫钦钦”惹人痴醉。”○ 熟悉与陪伴就像黏糊糊的蜜糖,一年四季的雪雨风霜都变得甜滋滋的● “我的粉丝都那么可
  • 2022.7.15✨『拨不通的电话,遍布星辰的晚上,跟我轻轻唱』来到合肥啦~开启为时十天的暑假培优之旅,住在宾馆了,和好朋友住在一起,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二哈]
  • 英国前游泳运动员莎伦·戴维斯曾反对变性选手参加女子精英游泳比赛,4年前她与其他60位奥运奖牌得主致信国际奥委会请求先进行科学评估,此前还没有体育管理机构这样做,
  • ”    但本门的优良传统在我师父这里断了代,我师父楚黎出身宗室旁支,算起来是当今*圣*上八竿子打得着的堂姑姑,也不知怎么回事混进这个反贼门派并成功当上了掌门,
  • 【这位90岁老人,才是任正非最推崇的管理大师 】前不久,关于华为与陈春花之间的舆论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张亚梅:走精致路线贾虹:审美比较保守孔佳月:专人专制,有个性
  • #EXO周边出售及中转[超话]#为什么删帖啊,现在是屏蔽,明明发出来了,几分钟又没了[失望]p1盘出220,除美巡蓝发都可单出。 pw套出完抽一人8.88 ​​
  • 胆大包天打一个生肖,属鼠人性格如何 一提到猜谜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而且猜谜语已经拥有非常漫长的历史文化了。当年,在文化生活及其匮乏的年代,猜谜语、编谜语那是
  • 这10个供水工程全部建成后将覆盖沁源县所有行政村,达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互联互通的大水网总目标,满足10多万人的用水需求。在持续的努力和推动下,目前,沁源县规
  • 开课时间:2022.9.7-2022.10.29上课时间:每周三、周六晚上7.30-9.00✨11期课程全面升级3节录播(软件讲解+色彩理论+ip运营)12节直
  • 在农村鸡鸭鹅是非常常见的家禽养殖动物,而想获取更多收益的养殖户朋友,通常会以规模化养殖为主,其中鸭子腹泻是养鸭户朋友常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达龙肠速清,防治家禽的拉
  • #外太空的莫扎特里的亲子关系#真的有被《外太空的莫扎特》感动到,这部电影和之前的关念都不一样,之前家长们都认为小孩子都应该听大人的话,这部电影可以告诉家长们有时
  • ”此外,冯化成出轨女诗人王紫时,给她朗诵的一首《寻找》也是成泰燊所作。#成泰燊为冯化成写诗# 成泰燊近日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专访时透露,他为冯化成写了两首半诗
  • OI系列重点在头发的抗衰护理,植果精粹,无硫酸盐,高端的滋养护理,洗后也是适度的轻盈质感,毛躁以及干枯问题解决的很好,建议干性发质用。 ▫️霏丝佳AI修红系列P
  • 他的第一反应克制住热烈的心情缓了缓随即直接买好的车票去奔赴那个人儿的地方夜已渐深困意愈显身体却激动的在床上翻滚睡醒了就能见面了他强迫着自己眯上眼睛漂浮过眼的是一
  • 我还没来得及过去扶人,车手已经站起来了,出乎意料的是个妹子,右膝盖下侧有一大片黑影,左侧的倒不是很明显,问妹子有没有摔伤,也是连连说没事,说话的功夫,妹子前方有
  • 真正做小红书赚钱变现都是萱萱和我做运营,上各种课、自己总结的各种经验。想了很久,想再买排油素来吃,再配合DHC和FANCL的那些药丸子,但是又怕有副作用,很纠结
  • 第二步:商家选品不是所有产品/服务都适合直播带货,要想打造爆品,那么这个品就一定要够好,如果品选好了,质量过关,用户体验感好,随着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购买。[给你
  • 我这个概念也没有什么不好,他是智慧的力量来的,我、你、他沟通上很方便呀,有的大智慧者用智慧的办法来利用我,控制我的任何杂念,他就不会来到轮回。很神奇吧,是眼睛厉
  • #张泽禹[超话]#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边城》沈从文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
  • 董小平介绍,我国的研究数据和国际上的研究数据显示,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等对奥密克戎变异株BA.1和BA.2都具有很好的防死亡和危重症效果,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