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分享# 蒋勋讲《桃花源记》: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

《桃花源》是一首诗,《桃花源记》是这首诗前面的序,可是这个序比诗还长,而且比诗更有名。很多人大概都没有看过那首诗,但大多数人看过序,我们以前的教科书也只选了序,为什么?因为序没有教条,一直到今天读起来都觉得是散文中的极品。

陶渊明幻想出那样一个桃花源,用了最简单、最浅显、最自在的语言和形式,不押韵,也没有格律,带我们进入一个思想领域,而且不露痕迹,完全是讲了一个故事。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最早、最好的短篇小说。时间是“晋太元中”,地点是武陵,人物是武陵人,职业是捕鱼。一个好的散文作者、思想家要转成好的小说家,不能一开始就是讲道理,那样别人会排斥,所以我称这篇序是纪录片的写法。最前面交代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完全没有作家的主观意见,全是客观的东西。可是事实上这整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并没有这个人,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这个武陵的捕鱼人“缘溪行”,因为以打鱼为生,所以就顺着溪水走,哪里有鱼就去哪里。“忘路之远近”,注意“忘”字出来了,我们去爬山也好,旅行也好,很难忘路之远近,常常会问:“我们下面去哪里?多久可以到?”可是如果你真正陶醉在风景中,就会“忘路之远近”。正因为这个人迷路了,才有下面的发现。

这有点像“精移神骇,忽焉思散”。理性世界消失了,“忘路之远近”以后,“忽逢桃花林”,所以说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你忘掉目的性之后,才会碰到美景。这是进入山水的过程,你的感官已经被它包围,被它迷住,反而有一种新发现。

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常常是你把现实的东西暂时忘掉的时刻。我们平常总是要记住很多事情,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各种密码,那些东西慢慢构成一个假设出来的“我”,生命就被那些东西牵绊住。可是这一天,渔人“忘路之远近”,把打鱼这个现实里的职业暂时忘掉,流连在一片桃花林,这个时候才进入自己的生命世界、心灵世界。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河的两岸全部是盛开的桃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草地这么漂亮,满地都是落花,这是一个没有人来过的世界。“渔人甚异之”,怎么过去从没有看过这么美的景色?生命有时候是要有好奇的,不然就变成单调的重复,会有职业的疲倦感。“复前行,欲穷其林。”想往前走走看,看看这片树林的尽头是什么样子。

这一大段完全没有作者的主观意见,全部是纪录片式的描述。这是高手。你看他写诗的时候,忽然讲很多道理,写序的时候只是要引导人家去读他的诗,完全轻松、自在,没有刻意,这是散文和小说的最好写法。我看学生的作品时,会建议他们把个人意见删掉,因为他没有观察,没有描述,上来就是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在这篇序里,全部是客观世界的景象,所以我们被吸引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树林的尽头就是水的源头,水是从山里面出来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其实是一个生命对一个未知世界进行的窥探。陶渊明的写法非常奇特,透过这一个小口,想去感知一个平常没有接触过的世界,那里面有幽微的光,吸引你进去。

《桃花源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名篇,为什么?因为它没有任何道理,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把很多世界都打开了。它很有象征性。桃花林的水源也是我们生命活水的来源,那个小口正是我们生命中要打开的洞口。只是平时我们把这个洞堵塞住了,根本不看它。

“便舍船,从口入。”这六个字非常重要。你不舍弃你的东西,就不会得到下一个东西,舍是入的开始,因为你背负的东西会限制你。陶渊明是一个非常有哲学家气质的诗人,这时候他忽然把自己的哲学转成了一个画面。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时候我和学生讲创作,也是用这一段在讲。创作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狭窄的部分,你就是觉得通不过,甚至会回头,不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不会看到豁然开朗的部分。我想任何专业都一样,刚开始在外面的时候都很兴奋,可进去以后,有一段时间会产生难度,坚持度过以后,又豁然开朗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个民间的生活景象出来了,有农民耕作的田地,还有桑树和竹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地中的小路彼此沟通着,人们往来耕种,鸡在叫,狗在叫。“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非常简单的白描,可是很活泼地把民间的生活状态和朴素情感直接传达了出来。如果我们今天到乡下去,那个场景还和这里描述的一样,是非常单纯、非常平凡的生命状态。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讲明自己的来历以后,人们就把他邀请回家,好好款待他,有没有觉得很像我们现在的民间?我小时候走到哪里,人家就“设酒杀鸡作食”;现在每逢原住民的丰年祭,也是“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我们小时候也常常有这种情况,家里来个客人,一个村子的人都跑过来了,也会打听很多事情。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告诉这个打鱼的人说,他们好几代以前的祖先,因为秦朝的时候天下大乱,就到这个地方来避难。所谓“绝境”,是外面人不太容易到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些人再也没有出去,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农业社会,所以才能自给自足。我们今天好像没有办法这样过日子,因为我们需要好多东西,可是在桃花源里,人们自己种桑、养蚕、织布、种米,自给自足,不需要外面的东西。这是早期人类的一种单纯生活,人还可以回到很简朴的生活形式。

我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他一定要住在便利店楼上,因为便利店里什么都有,不然就没有安全感。人和物质的关系也很有趣,人有依赖性和依靠性,觉得没有某个东西就不行。大地震来的时候,人们发现原来还是可以过很简单的生活的。有时候灾难是一种提醒,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是必需的。就像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生生长流》,伊朗大地震以后,人可以那么朴素、简单地活着,而且是有信仰地活着。这些例子会警醒我们:你对物质的依赖到了什么程度?

“问今是何世”,这句很有趣,住在桃花源里面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所知道的最后的朝代叫秦,后面就不知道了。真好,我最近都不开电视,就是不想知道这些东西。“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的时间停在了秦朝。这里好像是一个讽刺,政权所建立的朝代,也许正是老百姓要遗忘的东西。这些人不愿意再有朝代,朝代更替带来的只是战争、痛苦跟灾难。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告诉桃花源中人现在外面的情形。“皆叹惋”,里面的人都摇头叹息,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有趣的对话,是一群停止在自然岁月里的人与一个生活在世俗政治中的人的对话。没有陶渊明行与影分离的观念,或许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他假设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形成一种多元的对话。这个对话其实也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身入世的部分与出世的部分在之间。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他人都邀请渔人去家里坐坐,农业社会都是这样,大家很容易就变成朋友。“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我觉得这里非常微妙。“不足为外人道也”,你可以解释为不能提,或者是不要告诉别人,可能是害怕被打扰,也可能是说我们这么微不足道,不要让外面知道。可是作者用了白描的笔法,不加任何解释,反而显得意味深长。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桃花源躲起来,不要有任何政治的干扰。

“既出,得其船。”渔人出来了,刚才是舍船,现在又得船,恢复了本来的职业,也恢复了他入世的角色。出来以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刚刚才答应不告诉别人,这个时候就一路做记号,全部是心机对不对?他很明显是想要再回去。这个渔人的角色一直在转换,舍船的时候是一个个角色,得船的时候又是另一个角色。可是当他一直在做记号的时候,表示精神性的东西已经消失了,怎么做记号都没有用,当你那么想得到的时候,它其实早就不见了。

更糟糕的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文字真是简洁得不得了。渔人见了太守,就告诉他有桃花源这样一个地方这里已经完全变得政治化。看到这段的时候,有点儿紧张,真害怕桃花源从此就完蛋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今天如果说台湾发现了一个地方是没有报户口的,那真是不得了。“寻向所志”,跟着他所做的记号去找,可是“遂迷,不复得路”我最喜欢后面这一句。他做了这么多记号,怎么还会“遂迷,不复得路”?这是因为在没有心机、“忘路之远近”的时候,天机就会出来,可是一有心机,天机就不见了。

这篇文章真是有趣,层次非常丰富。我觉得它是在讲人性,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这个“迷”其实是迷失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我脊椎不好,就学打坐。进行到第十天,我发觉有一种奇怪的气在体内流通,兴奋得不得了。次日赶快继续,有点等的意思,等那种感觉再来,可是再也没有来过,我师傅就骂我贪。我在创作时也知道,写诗和画画时最好的笔墨,常常来自生命完全放松的时候。

我觉得到这里结束就很好,但陶渊明又加了一个结尾,这个结尾也真是好。桃花源明明是虚构的,他要让它显得真实,就加了一个南阳刘子骥。此人是一个高士,如果太守找不到,高士可以去找吧?但是,“未果,寻病终”。高士也没有找到,最后病死了。“后遂无问津者”,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找,“津”是渡口的意思。每次读到最后一段,我都有一种很大的悲哀。没有人再找,是没有人再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了。这个渔人最后大概会被大家当成疯子。不相信是更大的悲哀,因为你心里面连桃花源都没有了,桃花源不见得是事实的存在,可是应该是心中的乌托邦。但刘子骥之后竟没有人再相信,也没有人再去找,失去了向往,我们今天的状态就是这样。陶渊明在那样一个战争纷起的乱世,去王羲之写《丧乱帖》不远的时代,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其实是在表达内心对桃花源的渴望。

台湾小说家黄春明从《桃花源记》衍生出了儿童剧剧本《小李子不是大骗子》。里面说这个渔人回来没有请太守去找桃花源,而是将带回来的桃花枝杆插在自己家里。过了一阵子,春雨下过,桃枝就发芽了,他在家里培育出一片桃花林。黄春明的意思很清楚:桃花源是要培育的,你与其去找桃花源,不如就在你的身边、你的脚下培育桃花源。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趣的,陶渊明绝对没有想到,一千五百年后会有个叫黄春明的作家去继续发展他的东西。

(本文节选自《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

日子过得真快,对于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逢间的事,可是对于年青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我和世均从认识到离别,不过几年的光景,却遭遇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
当你发现你最喜欢的人也会离开你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最讨厌的人也不是那么讨厌。
酒在肚里,事在心里,中间总好像隔着一层。
无论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文/@心宿二心星

“只听说小娘子卖.身葬父,你个大老爷们凑什么热闹?”
“文文弱弱的小白脸,连水桶都挑不动吧!”
“诶你是能红袖添香,还是会叠被暖床啊?”

市井一角,几个腌臜泼皮正对着一个少年指指点点。
那少年身着孝服,左不过十三四岁的模样,身量瘦削细长,相貌倒是少有的俊。
面对冷嘲热讽,他始终直挺挺立着,垂眸望向地面。
见他总不理人,几个泼皮恼了,吆喝着打算动手,就在摩拳擦掌之际,一声呵斥传来——
“放肆!何人闹事?”

循声望去,竟是容安侯府的管事,后方还跟着一队车马。
侯府岂是寻常百姓开罪得起的,那起泼皮登时作鸟兽状散去。
少年立在原地,安静等待车马离去。
出乎意料,管事走过来,递与他一袋银子,道:“你今儿遇上侯爷,算是有福气。这钱拿去办丧事吧,也不必卖什么身。”

少年并不接,恭敬地说:“多谢侯爷美意,但草民卖.身葬父,并非乞讨。”
“休得浑说,侯爷的恩赏,好心相助,无知小儿莫要不识好歹。”
少年侧首望了望马车的方向,收回目光,道:“若当真要相助,便允我为侯府当牛做马罢。”
管家无法,只得退回去复命。
半晌,马车的门帘晃了晃,里面的人搭着小厮的手走出来,缓缓行至少年面前。

容安侯许晏,实乃人中龙凤,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只可惜身子骨不好,常年靠药罐子吊着,因而面容也极为苍白。
他一下车,便被冷风灌得咳了几声,好容易缓过来,才转向少年,温声问:“你家中可还有旁人?”

方才少年并非有意作对,只是生性倔强,不愿消受嗟来之食,才说出那番话。
可他没想到,如草似芥的自己,竟能劳烦堂堂容安侯亲自下车相问。
少年怔愣半晌,才磕磕绊绊地说:“没,没有了,只剩我一个人。”
闻言,侯爷叹了口气,道:“既如此,便来侯府吧,总好过茕茕独立。”

少年忙跪下行了一礼,“多谢侯爷。”
侯爷虚扶了一把,道:“不必多礼,你叫什么名字?”
“弃奴。”
侯爷皱了皱眉,“这如何能作为名字?”

少年平日里被叫惯了,本不甚在意,可此刻面对着金尊玉贵的人,却无端窘迫起来,声音和头都低了下去。
“贱名好养活……”
穷苦人家,能把孩子拉扯大都难。
不必多言,侯爷思忖片刻,道:“这名不好,还是改了罢。”

少年颇有卖.身为仆的自觉,低声道:“请侯爷赐名。”
侯爷被他乖顺的样子逗笑了,眉眼一弯,露出几分恣意来,“赐名谈不上,你若不嫌弃,我可以帮你一同想想。”
“但不能草率,这样吧,你先去安葬了你父亲,再来侯府时,我大抵就想好了。”

管事同少年签了卖身契,交于他满满一大包白银。
少年知道这些银子远超自己的身价,定是侯爷授意的,但这回他没有推脱,沉默着收下,同时,在心底暗暗立下了誓死效忠侯爷的决心。

得了钱,少年料理完父亲的丧事,把一切处理好后,便来侯府待命。
管事领他入府,穿过曲折的游廊,见到了檐下拢着大氅,却依旧面容苍白的侯爷。
他正在写字,旁边烧着红泥小火炉。
听到脚步声时,恰好回锋收笔,侯爷抬起头,对少年说:“过来,不必见礼了。”

少年走过去,有些局促。
修长的指节拈起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侯爷道:“上次说帮你想名字,你看,撷镜二字如何?”
少年的目光无意识追随着那抹冷白的指尖,骤然清醒后,又觉得自己该死,慌忙道:“侯爷起的,自然是好的。”
侯爷并未注意到异样,笑道:“好,那便叫撷镜吧。”

少年对自己的新名字很满意。
从今以后,他便是容安侯府的撷镜了。

说是入府为仆,但侯爷显然并不打算让少年干什么粗活。
事实上,府里本来也没多少仆人,侯爷贴身使唤的,更是只有两个未及笄的小丫鬟,对着少年一口一个“撷镜哥哥”,软糯又乖巧。
据小丫鬟说,她们也是被侯爷买.来的,本来差点被送进青楼,是侯爷救了她们。

侯爷让少年和小丫鬟们一起跟着先生念书,他说,不管怎么样,总得多读书才行。
而且因着少年是男儿身,侯爷甚至请了师傅来教他武艺,不可谓不用心。
侯爷自己身体不好,吹不得风也难以久站,便时常坐在书桌旁,透过窗棂静静地看着少年练武。

感受到注视,少年紧张之余,也练得更卖力,一招一式都分毫不差。
可不知怎地,他总觉得,自己练得越是好,侯爷的目光就越是悲凉。

过了几年,他才知道那份悲凉由何而来。
他出身市井,于庙堂之事不甚了解。直到那天听到副将私下抱怨,朝堂上有人以侯爷体弱领不了军为由,上奏请求撤了他的爵位。
“怎么会有这么狼心狗肺的人,他们莫非忘了侯爷的身体是为何不好的了?”
原来当年侯爷领军击退匈奴,受了严重的伤,落下严重的病根,太医说他不能再挥剑了。

那日少年郁郁寡欢,小丫鬟们过来,听到他说:“侯爷这么好,怎么会有人不喜欢他?”
小丫鬟天真答道:“你也喜欢侯爷吗?我们也好喜欢他,要一辈子跟着他!”
少年看了她们一眼,喃喃道:“我和你们不一样。”

他确实喜欢侯爷。
可那种喜欢,绝不像小丫鬟们那样把侯爷当成最亲的哥哥来喜欢。
而是会时不时做梦,梦到不该梦到的人,和不该梦到的事的那种喜欢。
他知道这不应该,可又实在控制不住,去肖想一个不可能的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研究发现,在高度近视性斜视患者中,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非常高,球后组织在肌锥中是向颢上方移位的,而不是向肌锥最薄弱的方向移位,而且眼轴长与外直肌下移幅度和斜视度
  • 第一名:天秤座天秤座的颜值不用说了,真的很高,长得好看又聪明,在工作上他们很懂得如何应付自如,在生活中他们也会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去跟人好好相处,不过有的时候天秤
  • 女孩诗词取名:既已执手,此生不负的女宝宝佳名关雎灵感来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雨归灵感来源:"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
  • 山上打卡点:山顶的森之舞台,森之木屋,有瑞士的既视感,延着木栈道走到尽头就是,视野绝佳,当之无愧的C位;刺猬乐园,有兔兔可以撸,还有吊桥可以玩;其实山上都是鲜
  • 快来听一听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爱尔眼科广西省区总院长李莉医生的科普视频→→长期滴用不明成分的,尤其是含有激素的眼药水是很有可能会引起青光眼的,因为激素会影响到
  • 在当下的时光里,与这世界温柔相待,生命温柔了,幸福便会到来,内心简单了,心底就会开出芬芳的花。人生的美好,就是在心里种花,珍惜当下时光,不负自己,让自己快乐,走
  • 你开心了,你传递给其他人的情绪就是正面,别人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你,而对前任来说,积极的情绪,不仅能吸引ta靠近你,还能打破ta对你原本的心理预期,本来以为分
  • #图说历史bot##微博新锐博主#小基数减脂记录plog D28▪️身高:174cm▪️初始体重: 63.3kg 今日体重: 58.8kg▪️典型苹果型身材-
  • 姜念桐默念着他的名字,才能感到心安。只是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如果她真的遇难了,不知道母亲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打击。
  • 根据我2023年2月8日20:17发的新浪微博: “我的书法,如果所写的是我自己的诗词文章或言论,则不论该书法是否公开发布,均按照本篇微博第一、第二点的规则解释
  • 知道此理,回头再看你的修行之路,为了自己离苦得乐,跳出三界,抛妻弃子,不孝父母,你这德性,禽兽不如,还妄想成什么佛呢? 治病,修行没有什么区别,治病对凡夫而言
  • rjl#任嘉伦暮色心约# rjl#任嘉伦祁连山#rjl#任嘉伦莫白首#rjl#任嘉伦林敬#rjl#任嘉伦那岚岳#rjl#任嘉伦公益正能量# rjl#任嘉伦一任千
  • 人到中年,要珍惜自己的婚姻很多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婚姻大抵是:独立又亲密,相爱又自由,在成长过程中一路扶持,没有斗智斗勇,只有相辅相成。我们期待每一位参赛的写作者
  • 只是这叠加效率非常非常低,以至于那个工具开始收费,虽然一张买会员只用几毛钱,我算了算叠加效率……贫穷的我是觉得不能随便玩了……[允悲]真就是叠几十次可能还没得到
  • 何必太执着,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何必太执着,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
  • 我们知道,宇宙中我们目前可见的物质为百分之4,其他百分之之96为不可见的暗物质暗能量。” 车厢里,苏嬷嬷有些担忧地看着自己的主子,靖铭侯府老夫人江亦欢。
  • 季南辞‮一下‬句说的‮是却‬:“自今日起‮你,‬不可再出‮于现‬公主面前,‮则否‬,别怪我‮留不‬情面。季南辞‮一下‬句说的‮是却‬:“自今日起‮你,‬不可再出
  • #理疗床##喜来健#颈椎病##音乐播放#你们真的要看看这个,太舒服了!躺哪就在哪按,沙发上床铺上,办公椅上,实现了在家就“真人按摩”尊嘟很爽~ 我每次练背,都会
  • 延伸到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有一些人,在外面是老好人,这种好人的表现是不跟任何人发生冲突,也不会对别人说不,不管别人有什么忙,他都非常热情地去帮助。 生活
  • 当然伽利略当年探索的天空,我们仍然可用现在到处都找得到的现代设备加以探索;不过上面这幅在匈牙利Veszprem一座私人天文台拍摄的星空影像,则含有当年伽利略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