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本书[超话]#1957年美国海关,强行扣押了一名中国单身女子。对其做搜查。抢走了女子6800美元的存款。

1918年2月在福建莆田,诞生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女婴。对于男丁才能光宗耀祖的时代,这个女婴的到来,就是“没用的东西”。爷爷无奈给其取名字,林兰英。

作为林家长孙女,林兰英的童年并不幸福,甚至很悲哀,母亲生了四个女儿,在家族里颇受排挤,而懦弱的母亲,并不能为林兰英撑起一片天空。如受到伯母的不公正待遇,林母不是为林兰英讨回公道,而是毒打林兰英,息事宁人。5岁便承担一家人的一日三餐,还要照顾刚出世的弟弟。

连上学的机会,也是林兰英绝食了两天,才获得。面对珍贵的机会,林兰英用无数个第一名,捍卫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她用优秀的成绩证明,女子也可以光宗耀祖。18岁那年,她提出要考大学,家中再无人阻拦,母亲甚至还当掉戒指,支持女儿考大学。

林兰英成了莆田地区第一位女大学生。此后的十年,她从第一个女状元,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迪金森学院的录取通知,也成该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国女博士。

学业的优秀,被导师推荐到索菲尼亚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这是一家美国半导体行业中的佼佼者,这让林兰英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而这家公司也让,林兰英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在公司期间,因为硅单晶制作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污染,提取的过程中一直未能成功。林兰英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并用自己所学,帮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

自此林兰英开始被公司重视。并参加了更多的项目,也实现了很创新。在公司期间,很短时间就申报了两项专利,还发表了无数论文。踏实的作风、追求的精神,无数的论文,一时间半导体行业都知道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博士。一时间她成了行业知名学者。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林兰英在美国一定能收获颇丰的名誉和地位。

然而1957年林兰英,收到了祖国的邀请,希望她回国报效祖国。一面是物质基础丰盛的美国,一面是一穷二白的中国。一面是1万美元的年薪,一面是270元的月薪。林兰英没有丝毫的犹豫。

她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年薪1万美元的,高级工程师工作。索菲尼亚的老板提出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职务。

林兰英说:我的母亲病重,我必须回去照顾她。老板提出将她的母亲接到美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然而母亲病重只是托词,她一心想要回到的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老板看到决然的林兰英,请来美籍华人夫妇对其劝说。林兰英坚定对他们说:“你们不用劝我留在美国,就如同我劝你们回国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无计可施的老板,只能同意林兰英辞职。而让林兰英做梦也想不到是,刚到达海关。就被两名海关人员强行扣押,并要搜查行李。

当他们打开行李箱后,每一件物品都认真而仔细地搜查着。终于他们发现了两盒药。林兰英抢在他们前面,打开了一盒药,你看就是治疗肺病的药。另一盒也是。

幸运的是,海关并没有继续检查这个药品。而是对林兰英进行了身体搜查。发现了她身上的6800美元支票,他们无耻地要没收这笔钱。这是林兰英在美国的全部积蓄。

美国海关说,你只要留在这里,钱就给你。你想要回到中国,这个钱只能留在美国。

林兰英很愤怒,但并未争论,不是不敢,而是不能。转身登上了回家的轮船。

她只希望早点回到中国,那不敢打开的一盒肺病药,是500克锗单晶和100克硅单晶,价值20多万元,那是中国科技希望。是她冒死也想带回祖国的希望。

经过了23天的漂泊,从美国回到祖国的怀抱。也正式开启了中国的半导体材料研制工作。

她不仅回来了,还带回了,无价之宝的“药”。回国后,林兰英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工作,在半导体研究室负责材料组的工作。而她本人也大公无私的,将冒险带回的半导体特殊材料,捐献给了祖国。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联专家预言,中国想要实现制作硅单晶,要在10年以后。从小不服输的林兰英,这次也没有服输。她相信自己所学,每日废寝忘食,在她的生活中,只有硅单晶一件事情,终于半年以后,中国第一根锗单晶拉制成功!

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苏联专家的预言,整整将中国半导体产业提前了十年的发展进程。而这一发明的实现,也填补了中国半导体材料的空白。

虽然她创造了很多的奇迹,但是依旧发扬着中国人团结一致的精神。指导和带领着同事,创造了许多的“中国第一”:创造出第一个单晶炉、第一片单异质结 SOI 外延材料、第一根 GAP 半晶、第一片双异质结 SOI 外延材料。

而这些都是国外对祖国技术封锁下,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不可能变成可能。此后林兰英在困难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林兰英因此被誉为“半导体材料之母”“中国太空材料之母”。

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她说 :“如果我留在美国工作,30多年拥有100多万美元没有问题。回国后虽然清贫,但我勇往直前,从来没后悔过。

#创作力计划#

文/七七
那个外表冷若冰霜,但是对过儿去内心一片火热的绝色美女,《神雕侠侣》可以说是李若彤的代表作了。
李若彤和古天乐的《神雕侠侣》,属于极其少数能够让观众入戏的作品。
至今为止,还有无数观众希望两人最终能够走到一起,成为真正的“神雕侠侣”,可惜这只是观众的一厢情愿。
一、
李若彤和古天乐在拍完《神雕侠侣》之后,就一别两宽。
直到多年以后,才在活动场所上重逢,而那时候的“姑姑”已经饱受情伤之苦,只不过那个男人不是古天乐而已,而是一个叫郭应泉的“伪富豪”。
这个男人绝非什么优质男,他离过婚,比李若彤大20岁,还有自己的孩子,更关键的一点,那时候他的公司已经出现了问题。
郭应泉之所以,能够俘获李若彤的芳心,只不过是因为他出现得恰到好处而已。
1995年,还只是一个小角色的李若彤,在听闻自己将出演“小龙女”一角的时候,欣喜若狂。
买《神雕侠侣》的原版图书回家,放在自己的枕边,仔细研读,经常为“小龙女”和“过儿”的爱情感动得流泪。
她还会把自己代入到“小龙女”的身上。
因为用心,《神雕侠侣》拍得很痛快,播出以后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过儿”和“小龙女”一夜间红遍了整个香港。
而那时候的李若彤根本无法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悦 。
身为“体验派”的她正沉迷于“小龙女”的角色无法自拔,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郁郁寡欢,经常坐在阳台上望着夕阳默默流泪。
嘴里念叨着“过儿”。
这种状态维持了很久,让她的家人和朋友一度十分担心,最后还是在家人以及朋友的不懈努力之下,她才从角色中抽离了出来。
李若彤和郭应泉,就相识于这一时期。
那时候的李若彤,内心孤单而又脆弱,同时对感情之事也没有什么丰富的经验。
而郭应泉呢?已经是此间老手。
二、
有一次两人约会去看电影。
在灯火阑珊中,早到了一些时候的李若彤,隐约中看到郭应泉的身影在眼中一晃而过。
就在她纳闷郭应泉去哪里的时候,他出现了。
身上穿着得体的西装,手上却拎着一个塑料袋,看上去极其不般配。
不过郭应泉看上去,却有些洋洋得意,举着手里的塑料袋给李若彤炫耀:
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李若彤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包龙须糖,这时候郭应泉才解释,自己在路边摊上看到,特意买给她吃。
龙须糖含在嘴里的时候,一股甘甜在李若彤的口腔弥漫了开来,同时也打动了李若彤的芳心。
在郭应泉嘘寒问暖的关怀之下,李若彤孤寂的内心得到了陪伴,两人很快就确定了恋人关系。
两人在一起之后,李若彤就开始很少在出来拍戏了。
坊间猜测,郭应泉不希望自己的女朋友抛头露面,所以希望李若彤能够退出演艺圈,而李若彤本身就不喜欢当明星,又遇到了关爱自己的男人,对他的话当然是欣然应从。
女人,在遇到爱情的时候,总会控制不住自己头脑发热,然后做出错误的选择,。
很显然,“退圈”就是李若彤走的一步错棋。
三、
凭借《神雕侠侣》、《笑傲江湖》这两部影片,李若彤在当时红得发紫,如果她不退圈,走上大荧幕是一种必然。
凭借她浑然天成的演技,有很大的概率坐上影后的宝座。
在爱情和自己事业发生冲突的时候,李若彤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在人生这张赌桌上,李若彤以自己的幸福为筹码,全部压在了爱情上。
那时候,李若彤的生活中全部都是郭应泉。
郭应泉说她的穿衣风格过于年轻靓丽,李若彤就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成熟稳重。
郭应泉说她指甲的颜色过于鲜艳,李若彤从那以后,就开始不涂指甲。
一个光鲜靓丽的大明星,为了满足郭应泉的要求,硬是熬成了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没有了自己的灵魂,一切都为他而活。
李若彤的生活中除了郭应泉还是郭应泉,她一天中做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家里静静地等他回家,经常在沙发中熟睡过去。
可见她对这个男人用情有多深。
不过很可惜,郭应泉并不是那种能够守着老婆,一心过好日子的男人,否则他也不会经常不回家,让李若彤在客厅等到很晚。
在郭应泉的世界里,李若彤可能只是生活中的调剂品。
但是他却是李若彤的全部。
这段感情,其实从李若彤放弃自己的事业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了结局,她注定会遍体鳞伤。
四、
李若彤的等待,在郭应泉那里不仅仅没讨到好,反而让他开始变得厌烦。
最初只是对李若彤毫无理由地发脾气,后来索性就向李若彤提出了分手,然后就从她的世界里消失了。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男人,早就应该甩了。
那时候李若彤的世界里,全部都是郭应泉,脑子里根本没有任何想法,每次分手,她都是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
然后,每次她都是静静地等郭应泉回来找她。
一般在分手了一到两个月之后,郭应泉都会回来找她,跟她认错和好,当然也有意外情况,有一次他们分手了一年多。
那是李若彤一生中,最为煎熬的一年零四个月。
在那段时间里,李若彤唯独办了一件事,就是等他,等他!
早晨满怀期待地睁开双眼,觉得今天郭应泉就会来找她,晚上的时候她又在失望中入眠......
当郭应泉出现在李若彤面前那一刻的时候,她那颗煎熬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她甚至产生了一种,自己就是为对方而活的错觉。
正是李若彤的一次次妥协,才让郭应泉一次次变得肆无忌惮。
聪明的人,早就从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中,看到这段不对等的爱情的结局,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2008年,李若彤和郭应泉已经分分合合了十年。
在这年,郭应泉又一次向她提出了分手,这一次他没有再回来,那一年李若彤42岁,已经是一个不再年轻的年纪。
在这十年的时间,李若彤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却一无所得。
她没有结婚,也没有生自己的小孩 ,没有穿自己喜欢的衣服,以及做自己喜欢的美甲,除了郭应泉之外,她一无所有。
一个女人在这十年里,应该办的事,李若彤却是一件没有办。
当然,42岁这个年纪,虽然已经不小了,但如果亡羊补牢的话,还为时不晚,但是在分手后,李若彤并没有吸取教训,又走上了另外一个歧路。
五、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若彤都不能走出感情失败的阴霾。
被问及恨不恨郭应泉的时候,李若彤这样回答:
“不“你恨一个人其实是很傻的,你恨一个人折磨自己,你恨一个人很辛苦;恨一个人,你不会因为恨他,自己就变得开心,你反而把自己给毁了。我不恨他,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好人。”
这个傻女人,到最后还是觉得对方是一个好人。
如果他真的是一个好人,为什么在那十年的时间里,不能给她一个家,给她一个做母亲的机会呢?
很显然,郭应泉从来没替李若彤考虑过。
李若彤用了很多年,才从这段失败的感情中走了出来,她在健身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颜值逐渐开始恢复。
也开始穿起那些时髦的衣服,甚至还敢挑战学生装。
李若彤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活着不应该取悦别人,只要自己活得开心快乐就好。
这个道理一点也没错,但是绝对不适用于感情。
六、
爱情应该是理智和感性的结合。
“感性”指的是对彼此有感觉,有一种想要生活在一起的冲动,这种冲动并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保持着一定的理智。
比如,彼此的家庭是否合拍,性格是否融洽,婚后的生活是否会幸福。
另外,两人一定要有一定的计划,恋爱要谈多久,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小孩等等。
经过情伤之后的李若彤,却没有吸取任何的经验教训。
不知道她是害怕感情了,还是对感情的认知,还停留在小女孩阶段。
在某次接受采访的时候,主持人向她问出了粉丝们都关心的话题:
你现在为什么不结婚,也不要小孩子呢?
李若彤的回答到十分霸气:你管我,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乐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样的回答虽然没毛病,但是“我乐意怎样就怎样”这样的态度,是不是有些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呢?
在她发表的一篇长文中,李若彤又回答了自己为什么不结婚:
理想的婚姻,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而不是将就。
很显然,李若彤的这个观点又是错误的,人的感情都是复杂,在不知道最后结果的那一刻,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遇到的是否是不是对的人,是不是将就。
在现实中,有很多为爱痴狂的年轻男女,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十分理想。
他们战胜了父母的反对,战胜了异地恋,战胜了他人的介入,但是却在结婚以后,败给了油盐酱醋茶,败给了彼此的不谅解等等!
反而,有一些通过相亲认识的人,或者两个孤寂的灵魂,想要彼此依靠取暖的人,他们婚后的生活,反而很幸福。
李若彤这种“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的婚恋观,实在是不太成熟,如果她抱着这样的态度继续下去,她这一生很可能会孤独终老。
她结婚不结婚,大家管不到,她现在也没有结婚的迫切感,只觉得自己目前开心快乐就好。
等到她老了那一天,动弹不动了,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这时候的她,估计就会后悔,当年为啥不找一个人“将就”一下了。
希望李若彤能够早一点觉悟,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找到那个能够陪伴她度过余生的人。

当女性开始写作,是反抗也是治愈。#第六届中欧国际文学节#
你认为女性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你是否愿意自己的写作被称为女性写作?

女性身份在写作中的优长是什么?缺陷或不足是什么?

喜欢的作家或作品及其理由?

伍尔夫说,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你怎样看这一观点?

这五个问题是作家张莉针对作家群体的性别观念调查中针对女性作家提出的五个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回答,使张莉老师决定重回女性文学研究,并坚持制作女性文学作品年选。究竟女性写作的意义是什么呢?她们自己怎么看待“女性写作”呢?

在第六届中欧国际文学节“女性视角——字里行间”的这场活动中,克罗地亚的诗人、剧作家莫妮卡·赫尔塞格 (Monika Herceg),比利时小说家、剧作家米赫雅姆·勒罗伊(Myriam Leroy) 和中国作家张莉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莫妮卡·赫尔塞格是克罗地亚的诗人、剧作家、编辑、女性主义者和科普活动家,也是克罗地亚近代历史上获奖最多的年轻作家之一。2017 年,她获得了克罗地亚最著名的青年作家奖——戈兰奖(Goran)。她第二本书《封闭的季节》(Lovostaj, The Closed Season)于 2019 年面世。2021 年,莫妮卡·赫尔塞格因其积极行动赢得了先锋女性奖(Fierce Women Award)。

米赫雅姆·勒罗伊是一位屡获殊荣的作家、记者、剧作家和纪录片制片人,她从不回避敏感或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其作品经常涉及女性主义、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厌女症。她的第一部作品《寻爱》(Cherche L'amour) (金羊毛剧场)让她获得了 2017 年美国评论家选择奖的最佳作家奖。她的第一部小说《阿丽亚娜》 (Ariane) 入围了龚古尔最佳小说奖。2019 年 8 月,她的第二部小说《红眼睛》 (Les yeux rouges) 由 Seuil 出版社出版,她还以这本书的故事为原型写了一部戏剧。

张莉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姐妹镜像》《持微火者》《远行人必有故事》等。主编《2019/2020年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2019/2020年短篇小说二十家》《2019/2020年中国散文二十家》《新女性写作专辑:美发生着变化》《我认出了风暴》《京味浮沉与北京文学的发展》等。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也是茅盾文学奖长期的评委。2019 年 3 月向 127 位当代中国作家发起“我们时代的性别观调查”,引起广泛社会影响。

这三位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作品中都体现了明确的性别意识,对于女性文学的议题有着非常先锋的观点和看法。在本次的对谈活动中,她们也分享了自己如何在创作中呈现女性议题,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对于女性的新型暴力等问题。

·当女性开始写作,是反抗

在本次对谈中,莫妮卡分享了写作对于她的意义。她说自己小时候是在比利时的农村长大,所以当她开始写作的时候,她就非常关注这些农村妇女,她书写了这些妇女的生活,她们在家庭里的身份。再加上自己是学物理学的,她注意到很多女性的物理学家是被遗忘的。她说:“虽然我认为这些女性物理学家其实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奖项,可以拥有更高的地位。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有些女性科学家是不为人所知的,社会上都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和存在。所以对我来说,文学就是这样的一种斗争的方式。”

莫妮卡还强调:“勇敢当然很重要。但与此同时,我觉得脆弱也是很重要的,脆弱其实也像是女性的一种‘超能力’。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自我,呈现女性真正的状态,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力量。”

来自比利时的米赫雅姆·勒罗伊之所以开始写作,也跟她所遭遇的性别不平等经历有关。她说:“我所体会到性别的不平等,主要是源自于我早年做记者的经历。我觉得比利时的新闻行业,可能是全球性别最不平等的行业之一, 65%的新闻记者是男性,只有 35% 的女性记者或新闻工作者。我就处在这 35% 当中,在我的工作当中感受到了很多性别暴力,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转向写作之后,非常倾向于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书写女性的故事的原因。”

米赫雅姆·勒罗伊表示对于男性书写的那些模式化的故事感到厌烦,她说:“有的时候我在读文学作品或者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我更像这个作品当中的男生,包括我身边的女性朋友,好像也不太像那些作品中的女孩。所以我想创造的是真真正正的像生活当中的人物。”

·当女性开始写作,是治愈

主持人戴潍娜在活动中谈到,在2000年的时候有人做过一个调查——互联网如果有性别的话,那么你们觉得互联网是男性还是女性?结果绝大部分用户都表示互联网一定是一个女性。为什么呢?因为它非常的包容,它是在不断地去跨越界限,同时它又很多元,这些都是女性的特质。但是 20 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其实这个曾经是极具女性气质、分享气质的互联网,渐渐地滋生出了很多对于女性的暴力。

莫妮卡指出在她身边的很多女性都会对自己的外表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包括她自己在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也觉得自己的身体还仍处于调试的状态,对于自己的外表也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这也与模式化的叙事中常常会创建一个所谓完美的女性形象有关,她们年轻美丽、丰满而皮肤好,但是现实中的人并不是这样的。

女性应该如何屏蔽这种对于身体和外貌的不安全感呢?莫妮卡说:“我觉得我们多多少少都有经历过这种和性别相关的暴力,有的可能比较轻微,但有的程度会相对的重一些。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觉得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就觉得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斗争,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讲,它也是一种治愈。”

写作对于米赫雅姆来说,同样也是一种治愈。她的第二部小说《红眼睛》,就是讲述一个女性受到一个男性的骚扰和公开羞辱长达四年的时间。“红眼睛”指的这个女性在受到羞辱和骚扰之后,她的眼睛出现了一些病症,这也是对于她所经历的痛苦的一种隐喻。米赫雅姆说到:“书中其实主要是有三个主要的视角。一个是施暴者,一个是旁白叙事,还有一个视角是社会。特别是在这个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很多时候这种羞辱是公开的,它可能来自社交媒体,来自那些大 V 和在网上很有影响力的人。”而米赫雅姆的这部小说《红眼睛》就是根据她自己的真实经验改编的。

张莉教授提出莫妮卡所讲的对身体的不安全感,在国内被称之为“外貌焦虑”,而互联网更是强化了这种焦虑。"滤镜的频繁使用实际上是焦虑的内化,每个人自拍完以后都需要滤镜美颜才能给别人看,实际上代表了自己内心的一个不安全感。”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隐形的性别暴力,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安全感?张莉教授指出:"真正可以治愈我们的是文学作品,正是这种有思考深度的作品,它可以让你在一个夜深人静或者特别安静的时刻,接近你内心对生活或者是对真实自我的这种理解,你会认识到你不会像她们那么完美,但这就是真实的自己,你要接受自己。女性的美不需要他人来定义,我们要自我确认。我的身体我做主,我的生活我做主,我的美由我来定义。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样想法,我们生活才会自在一些。"

张莉教授在活动的最后还谈到,她希望可以通过文学建立一个女性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一个女性倾诉的空间,一个倾听的空间,同时也是辨认自我主体性的一个空间。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共同体,然后把那些所谓加之于女性身上的焦虑和不安,尽可能的摒弃。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目标,肯定很难完成,但是要慢慢一点一点地推进。我觉得如何接受一个真实的自我,对今天的女性写作者或者是女性本身都非常的重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记住开心最重要,家人最重要,其他的什么人什么事,都阻挡不了你对生活的热爱,活着,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变得更好,更快乐,无需因为外界的喧嚣,别人的言论扰了自己的心
  • 希望女主身边的人,可以忘掉这份伤痛,继续开开心心的活着。。
  • [爱心]我选择卖膏药,选择做膏药的微商,那是因为我用了有效、我身边的亲人用了有效、我的客户用了有效,我给他们带来了一款减轻病痛的好产品,我做得心安理得;【禾木本
  •                                                             ——连淮伟#王一博[超话]##王一博平安
  • 5月5号特朗普个人网站上线,里面发表了一些针砭时弊的内容,只是网站的功能很有限,不能留言不能互动只能转发分享。美国对言论和媒体管制一直非常宽松,这次一个下了台的
  • 将来应该也是个粘人的小家伙 #柯娜萌宠待售中# ​​​ ​​​ 喜欢上了农村的安静,烦躁不安的时候总想一个人去转转。今天他从口袋里拿出一百块钱,说让我买糖吃
  • 6、焦虑是头脑中夸张的假设,最终你能应付任何情况,你会没事的。8、如果你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就无法用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去解决它。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qi)阇(she)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
  • #告白虞书欣[超话]#✨#正能量# ✨#每日一善# 希望有人能懂你的欲言又止 ,热爱生活 开心有趣 努力善良,带着所有的期待与不甘去努力,生活点滴 温柔可
  • 特邀嘉宾: 他80后暖男一枚❤️ 互联网创业教练 安利公司高科技讲师分享精彩生活,倡导价值人生,回复66, 【健康喝水可不是每天8杯水这么简单】 多喝水
  • 我梦见他一天又一天,我会在夜晚的梦里重复想他,我为他哭为他笑,我也许不该总是缠着他,他最近几天不和我分享他的生活,不在接我的话,不在回复我信息,也不在有耐心了,
  • 【格林:杜兰特、吉诺比利最难防守,菜鸟时期被泰吉布森打爆了】格林谈自己遇到的最难防守的球员:“凯文杜兰特,我几乎所有球员都能防住,但KD的话很难防,还有马努吉诺
  • 就像昨天本来说好的,到了中午客户突然来电话说不要了,这样的事情经常出现,我是做小本生意的,60万这对我来说是天文数字,我想赚钱,但老是这样,这是什么原因许老师?
  • #等什么君[超话]#山河远辽,人间已是打扰与你相逢不相忘遇见君君是最美好的事情,你是夜幕下的一点星光,如梦似幻,却又如此真实。快转掉权重啊,救命#等什么君[超话
  • 诚信与善良 始终是人性中最具光辉的部分 无论在任何时代 都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与喜爱 言出必行的人 总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并能收获真诚可靠的友谊。诚信与善良
  • 【常见的补血类食物有哪些】①红枣:补中益气、养血生津;②龙眼:补益心脾、补气血、安神;③乌鸡:适合气血虚、肝肾虚和脾胃虚的人;④胡萝卜:健脾和胃、补肝明目;⑤枸
  • #2021考研报名人数达377万# 这八大专业报考人数最多1⃣法学2⃣医学3⃣会计4⃣教育学5⃣经济学6⃣计算机7⃣工商管理8⃣新闻传播对口自考成教网教国开专本
  • #与钱峰雷一起守护桃花源[超话]#回家乡的心情是欣喜若狂的久别的浪子回到父母的怀抱,是异样的温暖,安逸,但为了生存不得不匆匆来,匆匆去每一次的离别,是为了下一
  • 发现所有的爱情故事走最后,不是王子公主开始了没羞没臊的生活完美大结局,也不是有人提前离场有人独自悲伤的分手事故,而是每个人变成了自己最喜欢自己的样子,所以,沙滩
  • 儿子石嘉俊是今年刚入警的新警,虽然还未有实战经验,但这一次他主动请战到最艰苦的岗位上去奋斗,参加公安工作的第一次任务就是支援抗疫一线,他说:“我一定会好好完成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