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

比亚迪、中兴、中芯国际、小米,应该是当下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典型代表性企业。说他们很强吧,比起同领域顶级水平,其实差距也很大,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全面领先海外同行业顶尖公司的可能性,

而且各自也有各自的短板。例如有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差,有的是内部管理问题多,有的是品牌力弱,国际化程度低等等。

比亚迪是一家技术型,工程师型的企业,对于技术方面有着大量的投入和储备,除了985,211名校毕业生之外,比亚迪也大量招聘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并训练成为工程师,也发展出了很多独到的技术,尤其是今年火爆的DM-i技术车型,获得了市场很大的认可,订单爆满。

但是比亚迪的品牌力依然比较弱,国际化水平也低,

要想在全球市场的品牌调性上赶超BBA、丰田、特斯拉,还需要很长时间,国际化水平也需要提高,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在国外卖了不少,但是对形成公众知名度影响不大,还是得家用汽车品牌领域打响。

一个例子,2021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超过千辆的有特斯拉中国(约4.07万辆),上汽乘用车(6659辆)和比亚迪(1026辆),这可以体现出中国国产品牌电动汽车的海外市场还很小。

纵观比亚迪的发展史,我做了个净利润走势图,总体挺坎坷的,这反映出其除了技术之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掉,才能实现长期向上的发展。

类似的还有小米,国际化做的还是不错的,小米现在已经在销量是全球前三的智能手机品牌了,在欧洲也拿下了不少份额,2020年小米2459亿全球营收中,有1224亿人民币来自海外市场,占比49.776%,已经有一半的收入是来自于境外市场,

下图是其2021年Q3的业绩,海外市场占比已经达到了52.4%。

但是小米跟苹果的差距,实在是非常大,2020年小米的净利润130亿人民币,按照去年的6.8976平均汇率,就是18.85亿美元,而苹果的2020财年年报(2019年Q4-2020年Q3),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574.11亿美元,两者差距30倍之多,而且苹果从芯片到操作系统生态的护城河,是小米难以企及的。

同样的还有中芯国际要想赶超台积电,我一直在跟踪这两家的进展,今年第三季度台积电营收148.84亿美元,而中芯国际为14.15亿美元,差距仍在10倍以上。

而且中芯国际还在美国实体清单上面,始终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阴影。

类似的还有中兴的通讯设备想赶超华为爱立信,说实话很遥远,不说赶上华为,中兴想在海外赶上爱立信,也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家企业你并不能说他们弱,他们在各自最为擅长的领域都做到了全球前几位,就已经说明了他们有优秀的一面,

2020年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销量全球第三,

中兴在通信设备全球第四,

中芯国际在芯片代工领域全球第五,

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全球第三,

这些公司也都有不少专利技术,比亚迪,中兴,中芯国际都投了不少钱在自主研发上,搞出来一些不错的技术和成果,

有的公司像是小米虽然在技术能力上被人诟病,但是海外营收比例很高,说明在国外市场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综合起来,他们又构筑了中国产业的全面性,

电动车、通信设备、芯片制造、智能手机.....

其他类似的还有三一重工,徐工之于卡特彼勒,

京东方的OLED显示面板之于三星,

OPPO,VIVO之于三星苹果,

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之于三星,海力士,

紫光展锐之于高通,英特尔…

相比之下,华为的通信设备,大疆的无人机这种在品牌,技术,份额都在全球顶端,而且发展很稳健的企业,在中国的产业阵营中目前还只能算是异端了,另外像海康威视,宁德时代在本行业总体也做的不错。

因此总的来说:产业链比较全面,最好的企业也能够进入全球前几位,

但是除了华为,大疆,海康等少数企业之外,大部分离顶尖又还有距离,有的距离还很远,甚至是感觉不可逾越的距离,这可能是当前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一个写照了。

这里面为什么华为显得特别重要,我上面提了华为,大疆,海康,宁德时代这些能在本行业做到世界第一的企业,但是2020年华为一家的体量就是其他三家加起来的五倍以上。

华为被制裁意味着我国在芯片设计,通讯设备,智能手机三大领域的顶尖选手都被制裁了,而老二又顶不上来,很多份额和利润就会流失到国外竞争对手那里去。

我之前也发过一篇文章,华为的竞争对手们现在日子都过的很不错,效益非常好,苹果,高通,联发科之类都是如此。

这其实说明一个问题,华为在最前面还是比较孤独的,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虽然不能说差,毕竟也是全球前几位了,但是距离顶尖还是有较大距离,华为被制裁了,其他家的竞争力不足以继续压制海外顶尖企业。

当然了,最后我还是要给大家一点信心,一个人均一万美元的国家,能够如此多的份额在全球前几位的企业,已经说明了我国人多市场大的优势,而这些企业距离全球顶尖对手还有差距,也是正常现象,正说明我国还有从人均一万美元向人均两万美元,三万美元跨越的巨大空间。

而我国制造业企业和全球顶尖企业的差距,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投入研发累计金额相对少的多的结果,这也是正常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实际上我国研发投入在2000年时仅为895.7亿元,2010年达到7062.6亿元,才终于算是一个研发投入大国了,而到2020年增长到了2.4393万亿元。

这么说把,2011-2020年这十年我国投入R&D研发的总经费金额超过了1978-2010年投入的总和,也就是在过去的十年左右,我国才是真正的开始有了可以比拟西方科技强国的投入,像在2000年的时候,全国的研发投入才895.7亿元,也就是100亿美元出头。

另外对于我国而言,比较特殊的是我国是一个全产业链国家,这意味着研发投入分散到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则会后释稀不少。

不过嘛,只要我们投入研发的资金持续的增长,达到足够的雄厚,总是能够大力出奇迹的,差距是会不断缩小的,那些和国外顶尖公司技术差距相对较小的企业,会在之后先赶上来,比如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积累的电动汽车产业,还有显示面板产业,

技术差距大点的,赶上来的时间会靠后一点,比如芯片,制药,医疗器械之类,

毕竟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最后还是会到科技水平上。

原创 深圳宁南山 宁南山

【西安航天基地竞速科创赛道:打开“从1到N”的未来】 一大批代表领域内高水平的高科技企业在此布局核心研发与生产力;全球知名太阳能单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正以其强大实力带动产业链释放聚合效应;加速构建“1+10+13+N”创新体系,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与无人机、轨道交通等13条重点产业链;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第八......这是中国航天动力之乡、北斗创新发源地——西安航天基地。

西安航天基地竞速科创赛道:打开“从1到N”的未来

  一个开始

  2021年11月30日,西安航天基地进入第16个发展年头。回望城市的过去,眺望城市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塑造一个城市进位争先的核心竞争力?答案日趋清晰——唯有科技创新。打开从“1到N”的想象空间,西安航天基地在科创竞速的赛道上,火力全开。

  11月27日0时4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中星1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基地再次贡献硬核力量。

  12月10日8时1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刷新至400次。

  从1到400,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性能可靠稳定、动力强劲的各型号发动机,从未缺席;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绝对主动力,每一次的发射任务都离不开背后航天液体动力人奋斗的身影,他们见证着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也见证着中国航天的跨越发展。

  星河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在一次次迈向太空的“航程”中,航天基地秉持国家使命,肩负地方发展,为中国航天事业输出源源不断的科研与生产力量。

  在这些“硬核”科技团队的带领下,星际荣耀、银河航天等40家商业航天企业向阳而生,呈现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千帆竞发,带来大批创新性极强的新兴产业,形成了箭体设计、火箭发射、卫星应用、推进系统、遥感应用、测控等方面的产业链布局,已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中重要一极。

  航天国家队和商业航天企业在这里相融共生,航天基地正以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创新实力迈步新高。

  15年砥砺耕耘,西安航天基地已经聚集航天四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六院、航天九院等8个单位,军民两用火箭发射、卫星通导遥应用、航天器测运控等9个较为完整的航天相关产业链条已经形成。

  随着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显现,一批战略新兴产业也势如破竹,充沛中国创新力,“自主研发”“首创”“填补空白”……这些关键词在西安航天基地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破题开路

  近年来,西安航天基地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优质的政府服务,助推产业加速发展。通过“政府搭台、服务融通”,着力破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环节障碍,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向“硬核”科创破题开路。

  特别是2021年以来,依托区域得天独厚的航天科技优势,西安航天基地全力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构建“1+10+13+N”创新体系,积极发挥“链长制”作用,打造13条重点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增材制造产业链、航空与无人机产业链、传感器产业链、轨道交通产业链、软件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大数据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智能终端产业链、航天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物联网产业链,以昂扬斗志向着“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的目标聚力前行。

  如今,一股巨力正在拓宽西安航天基地科技创新的边界,以新的内涵链接起政府、企业、资本、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等种种力量。

西安航天基地竞速科创赛道:打开“从1到N”的未来

  通过探索“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新途径、新模式,西安航天基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根据企业真实技术需求,围绕重点产业链,积极为辖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实验资源、交流平台。目前,西安航天基地已联合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安交通大学等规划建设了“两院两中心”;举办产学研金活动11场;参与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30家……继“1区1园4平台”获批西安市首批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区(园、平台项目)后,西安航天基地近期又获批陕西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区。

  为鼓励科技创新,航天基地为孵化平台提供了大量政策及资金支持,仅通过华为云创平台为企业发放的政府补贴已达数千万元。同时,各孵化平台也借助政府扶持,将服务范围、服务深度不断加强,从项目、技术、产品、服务、人才等方面为在孵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上,西安航天基地11家在孵企业斩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联合申报项目“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1年陕西省瞪羚企业以及陕西省潜在瞪羚企业名单里,西安航天基地14家科技企业在列……一项项荣誉,一个个突破,是西安航天基地锚定产业发展靶向、厚植科技创新沃土结出的硕果。

  茁长中的西安航天基地,正在用越来越多的硬核指标,助力西安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N个期待

  比起这些看得见的指标,还有一种细微之处的改变更让人期待。

  有硬核技术,也有柔性关怀。城市管理建设方面,西安航天基地以“绣花功夫”健全城市基础设施,让人才“引得进”,更能“留得住”。

西安航天基地竞速科创赛道:打开“从1到N”的未来
  新建80万平米高品质写字楼23栋、商业基础设施35万平方米、1个城市级综合体、2个区域级商业中心、2家高品质酒店……通过交融专属元素,“时尚航天”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道路倍增”计划提升了西安航天基地的路网建设、停车设施供给和公交体系,“科技赋能”打造高智慧航天“新基建”,“畅行航天”正在“解锁”出行新体验。

  在西安航天基地的“民生清单”上,医疗、教育作为重头,也将在“十四五”时期兑现更多“幸福账单”。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构建出的三级医疗体系,打造 “15分钟医疗圈”,为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体育场馆、运动公园、绿色运动廊道则构成 “15分钟运动健身圈”,为健康生活注入运动活力。

  聚焦供水扩容、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三大工程,“水兴航天”成为西安航天基地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城市发展原则的重要举措。计划到2025 年,实现日供水40万方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0%,基本建成大西安新型水循环经济示范区。

  天蓝、地绿、水净,西安航天基地城市底色更清新,截至12月14日,航天基地优良天数为263天,位居全市开发区第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助力“西安蓝”,4.3公里绿化带移步易景,供水、净水、回水、亲水4个分项守护生命之源……生态之城日新月异。

  开局“十四五”,西安航天基地高点起步,立足科创航天、产业航天、品质航天、时尚航天、健康航天、教育航天、文旅航天、畅行航天、水兴航天、绿满航天,建设步履铿锵。未来,西安航天基地将紧抓发展机遇,趁势奋发作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的奋斗目标,不断释放发展活力。https://t.cn/A6xm9pUI(来源:光明网)

新能源汽车只看这四家龙头名单(值得收藏)#股票##上证指数#

一, 比亚迪(002594):DMI动力十足,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爬升

考虑公司一体化布局模式下电池成本上涨压力难以对外传导,以及四季度材料高价格材料仍将持续,下调2021年EPS至1.59(-0.11)元,维持22-23年EPS为2.63、3.71元,维持目标价398.8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Q3收入为543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为12.7亿元,同比下滑27.5%,基本符合预期。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提升,全年销量预计超过60万辆。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75万辆,同比增长204%,占全国销量占比达到15.7%;具体车型方面:1)汉上市一年以来依旧保持月销8000+的亮眼成绩,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2)DMI重磅系列车型拉动公司混动车型销售,目前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比重达到50%。我们认为随着电池产能的爬坡,Q4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保持环比增长态势,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60万辆。

2022年整体销量保持乐观,比亚迪半导体上市拉开资产分拆大幕。我们认为随着DMI销量的持续火爆和后续海洋王国系列车型的陆续上市,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50万辆;其中DMI预计将占主要份额。此外比亚迪半导体也已取得港交所关于分拆的豁免同意函,预计将于22年登陆创业板;后续公司其他业务也有望陆续分拆,实现整体资产价值的重估。

风险提示:电池新增产能释放低于预期,电池材料成本大幅上涨。

二,双环传动(002472):三季报略超预期,定增加码产能彰显信心加码产能

公司从国内市场走向海外,打开全新成长空间,维持公司2021-2023年EPS预测0.39/0.69/0.95元,同比增速490%/76%/38%,维持目标价32.0元,对应2022年46倍PE。

业绩连续兑现,Q3略超预期。公司前三季度营收40.7亿元,同比增65.3%;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增14.4倍。其中Q3营收14.5亿元,同增45%,环比持平;归母净利润0.98亿元(此前预告Q3业绩0.8亿-1.0亿),同增626%,环增31%,业绩略超预期。

新项目爬坡顺利,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Q3毛利率17.5%(含钢贸),同增1.8%,环增0.8%;净利率7.2%,同增4.8%,环增1.4%,主要是新项目爬坡带来的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期间费用率显著改善,Q3销售费用率1.0%,同减1.8pct;管理费用率4.0%,同增0.7pct;研发费用率3.7%,同增0.2pct;财务费用下降至2550万元,财务费用率1.8%,同减2.7pct,主要是可转债影响。Q3资本开支2.8亿,系新增项目投资加速。

在手订单充裕,定增20亿加码产能。公司计划定增募资20亿元,在玉环、桐乡工厂扩建新能源(纯电+混动)和商用车自动变产能,下游订单需求超预期,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大举扩产满足潜在订单,彰显经营信心。

风险提示:新订单爬坡不及预期;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

三,合兴股份(605005):专注于连接器,智能化和新能源化驱动

公司专注于汽车连接器相关领域,随着汽车智能化以及新能源化的加速发展,公司转向系统部件、滤波器、逆变器连接器等产品将迎来放量增长,带动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EPS分别为0.61/0.73/0.88元,目标价25.51元,对应2022年约35倍PE。

受益于智能化+新能源化,汽车连接器将迎来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正在高速发展,各控制单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用于信号传输的连接器的用量不断增长;新能源车的动力系统、智能汽车的线控底盘对分配电流的连接器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预计2019-2025年全球汽车连接器行业规模将从152亿美元增长至194 亿美元。在传统汽车连接器领域,泰科等国际巨头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而在新兴领域中国企业将凭借产业链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扮演更重要角色。

公司专注于汽车连接器相关领域,新产品带来收入加速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公司主要产品聚焦在广义上的汽车连接器,核心客户包括博世、联合电子、大陆等零部件巨头,终端客户包括大众、宝马、奥迪、通用等汽车品牌。

近几年公司不断加大在转向系统部件、变速箱管理系统部件、能源管理系统等新型应用领域的投入,在新产品带动下公司收入将迎来加速增长,盈利能力也将持续改善。

催化剂: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新客户的持续突破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销量复苏低于预期,盈利能力提升低于预期。

四,德赛西威(002920):领先的汽车电子玩家,未来出行变革创领者

公司是领先的汽车电子企业,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预测2021/2022/2023年营收88.01/113.82/145.40亿元,增速29%/29%/28%;归母净利7.74/9.79/11.91亿元,增速49%/27%/22%,EPS1.41/1.78/2.17元,综合PE、PS估值给予目标价138.58元,增持评级。

智能驾驶:牵手英伟达,尽享自动驾驶盛宴。

1)随着E/E架构升级与自动驾驶渗透率上升,域控制器与传感器需求将迎来爆发。公司能提供包括传感器、域控制器等在内的智能驾驶系统方案,有望受益。

2)公司自IPU03开始与英伟达展开合作,而后者为自动驾驶芯片领军者,这将成为公司的重要优势。我们认为,主机厂(以及孵化的Tier1)、本土第三方Tier1、海外Tier1等在现阶段均不会对公司在英伟达生态中的地位构成威胁。

智能座舱:交互属性激增助力市场空间与市占率双升。1)消费者需求升级,座舱被赋予更强的交互属性,这直接反映为大屏化、多屏化趋势,使单车价值量大幅增加。

2)一芯多屏方案在性能、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望成为主流。公司在IVI市场及液晶仪表市场中均有较为深厚的产品积累,且已量产新一代智能座舱。

一芯多屏趋势下,各产品线间的协同效应将被放大,公司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攀升。
卓越的智能制造和测试能力是公司的杀手锏。

1)更短的汽车研发周期和主机厂更多的定制化需求对Tier1的制造、测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超20年德企控股背景孕育了公司的智能制造基因,目前公司数字智能工厂、智能仓储系统已陆续投入使用,制造和测试能力已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风险提示:部分技术难题尚未被完全攻克、芯片短缺情况长期存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家是和美年/瑞慈/慈铭三大品牌合作给家里人都安排上[鼓掌]具体项目看图,有效期是一年的哦【290】医艾康 男女通用全面体检【290】医艾康 男女通用全面体检全
  • ”(陶倩为现在陶芊的名字)“妈,你这是干嘛,我……”电话挂了。早上好 一大早躺床上刷了一部剧[允悲][允悲] 90后的回忆 倩女幽魂大s陈晓东那版的快速刷了一遍
  • 并不平常,因为不需要别人如此评价和认可,因为内心坚定,从不偏移但,够独特有一个如此合拍的妈,夫复何求❤️ #国画##妈妈##遇见美好#喜茶 喜茶重度爱好者我本人
  • #plog# 1️⃣现在出门一次都要躺好几天才能恢复 天气真的太热了2️⃣奥比岛手游终于上线了 快点一起来玩吧3️⃣人生第一次吃烤鳗鱼 好吃4️⃣最最最喜欢买蜡
  • 很有营养的月子汤---肚肺汤用料猪肺一副;猪肚一个;猪心一个;配料:;香菜适量;盐/生姜/葱/料酒适量;洗猪肚用料:;醋/面粉适量做法猪肺套在自来水龙头上灌水,
  • 遗憾就是当时要是能够在宿舍和她们一起看就好了…最后放一些我喜欢的单独,其他很喜欢的也放不下了[泪][泪]#甜蜜蜜##黎明##张曼玉#整理照片发现这个月反反复复用
  • 有些人喜欢把鱼缸摆放在财位,其实这并非适宜,因为这无异于是把财神推落水缸变成了“见财化水”!财位忌水,也不宜在那里摆放用水培养的植物。财位忌空:财位背后宜有坚固
  • 李朗忍无可忍揪住了柯林的耳朵:不是说了吗我们是传统行业,根本没必要加班,工作多不能明天再做吗非要今天?李朗出戏了:等等,我说的不是这个吧。
  • 转自文学城老朽1.今天今天[开学季][开学季]大风大太阳(试图解放头发勉强成功的一天)就两节课 不知道为什么比高数还难熬(我真的很讨厌这个会计老师 绝了啊绝了)
  • 月替りパフェ/每月更新圣代¥1,080除了美味精緻的蛋糕,让「BIEN-ETRE」在日本SNS上造成话题的商品,是每个月都会更新主题,错过就再也吃不到、一辈子只
  • 【深夜有感而发】创业是从一‎个打​工​者‎到企‎业‎家​的完美转换结果‎很美​好‎,但‎你的缺​点‎也会‎短时​间内‎迅​速​完‎全暴露​出来​,能‎够接受‎自
  • 出狱后一无所有,找工作也处处碰壁,在她最无助的时刻,幼时曾经被她保护过的孤儿院弟弟邵莫离出现在她身边,给她勇气和自信,最后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金融界女王。真的把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指路hui】较好及好以上(可以先看主页属性) 带hui字 带话题 艾特带 lian接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
  • ”在综艺《新游记》中,腿受伤流血,都没有说自己要离开,最信任的人选的合作多年的老伙计,结果老伙计最不信任的人选的自己,看到这里真的很心疼他,明明只有他在认真玩游
  • 今日运动休闲风,哈哈,早餐是玉米和粽子,昨天小舅从外婆家带来的,吃的很饱,偶然看到你发的微博博哈哈哈哈,新买的水杯,莫兰迪色系,真的好好看,我爱,质感也很好,功
  • 我爸教我玩这个玩了一会,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还是被我爸宠爱的小公主……呆呆哥哥对我要像我爸对我一样好,要把我捧在手心里吖[心]爱你……现在出门只要牵住我爸的手
  • 温彬还表示,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外汇储备并未出现大的波动,这表明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
  • 我左省右省已经囤够了春节要用的量哈哈哈哈哈,你们要知道,春节这么重要的场合,我在家也会瞎熬夜的,脸就是暗沉无光松垮累的皮肤状态罢了,这个面膜你不得不服!所以除了
  • 在东北那边,个别烧烤店做出来的毛豆有点咸,他家的毛豆属于比较清淡的口味了。作为一家主营东北烧烤的店铺,与烧烤相搭配的自然是他家的东北特色小吃啦!
  • 11、一次性马桶刷一次性马桶刷越来越火,想着自家带刷毛的马桶刷,确实令人膈应,放置的地方,也形成了死角,刷头上的污渍看着也很不舒服。看到很多家居达人使用除霉啫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