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海上钢琴师》

1900,一个拥有神奇天赋、无师自通的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师,出生在船上,生活在船上,一生拒绝踏上陆地,直至随船沉海而死。客观来讲这是一个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剧本,不过若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带入故事中,就不得不被其实实在在的悲剧性所感染。

正是最后十几分钟1900的独白让我起意二刷,也正是那不长的一段升华了整个影片,借这位海上钢琴师的话道出了他与众不同的世界观,也挖掘和讽刺了现代人的孤独和无安全感。一架钢琴有88个琴键,是有限的,弗吉尼亚号从船头到船尾也是有限的,唯有世界是无限的。1900不断追问他的朋友小号手,所谓世界的尽头在哪里,正是无界的陆地和immense的岸上生活让1900恐惧。这么多条街道该选择哪条?在这无尽的大地上,如何去选择“一”个女人、“一”座房子、“一”片田地和“一”处风景?世界好像拥有无限琴键的钢琴,它不是为凡人设计的,是God’s Piano。而我能在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这是我喜欢的,我在并非无界的琴键上得到幸福。

20世纪30年代源于法兰西的存在主义对小说原著和影片影响甚远,《海上钢琴师》的悲剧性体现在主人公的荒诞人生上。这样的故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总会让人难以置信,但我们又不会去主动怀疑1900所作所为的真实性,由此荒诞性便产生了。在回忆影片中天才钢琴师的演奏以及为他的悲剧落幕动容之时,我们的身体甚至都可以感受到那种直接的荒谬,因为它确确实实存在:说到底1900不敢“迈出那一步”,这里是字面意思即走下弗吉尼亚号的甲板,这已经是非常细节化了。

孤独感贯穿影片始终,蒂姆·罗斯通过极其妥帖的神态将它表现得惟妙惟肖。1900的孤独甚至是有形的,他的精神和身体都蜷缩、局限在弗吉尼亚号的船舱里,除了演奏时酣畅淋漓地排解情绪带来的短暂欢愉,大多数时候他都是郁郁寡欢的。影片用不同的事例一次次强调小号手和1900的友谊,与此矛盾的是,第一人称的小号手竟然通过独白说出了 “1900那段时间往往自己呆一整天什么都不讲”的事实,这更突出了1900的孤独。

那位弹风琴的老人是1900的对立面,是在“听到大海的声音之后”打破常规生命,“从头开始”改变的人。天才钢琴师1900的故事是一个悲剧,终其一生没有一次踏上陆地,没有什么比他吹奏康恩牌小号的朋友的“遗憾”二字更能说得明白,影中人为其遗憾,观众更为其遗憾。影中人毕竟为杜撰,而普罗大众若在感慨1900之余回首自己的人生,却有可能不得不为自己感到遗憾,毕竟又有多少人主动去改变。无数的人(当然没有1900的天赋才华)终其一生也没有“踏出那一步”,没有闯出自己的舒适区,没有敢于挑战命运。而更加悲剧性的一点在于,很多人就像影片中弹风琴的老者一样,在看到大海之前是无法感知voice of the sea的,没有灵感给予的启迪,也就自不会有打破routine的冲动。1900没有踏上过陆地,就没有感受过那里的生活、没有对陆上生活的理性认知,如此一来只能抱着对想象中“无限”的恐惧死守自己的船,即使葬身大海也要一意孤行,不敢踏上陆地半步。

看到有很多人评论1900的做法是对信仰的坚持,是对自我的捍卫,但我想更多的是对自由的恐惧,是对世界的消极情绪以及身处其中的不安全感。我们现代人相比祖先拥有更大的自由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每个人生来就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注意不是“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在追求个人幸福的路途上,不免遭受多多少少的失败或者是连续的失败甚至是永远的失败,加尔文宣称“天定命运”也算是有一定道理吧。中世纪及之前的社会阶级流动性更差,一个人生来干什么估计就干一辈子了,祖辈父辈干什么子代孙代也差不了太多,当然如拿破仑一世那样的chosen one可以除外。相对固定的职业、手艺以及多少年传下来的耕地带来的是无法和不需要选择便已经命定的使命。中世纪以后世道就开始变了,一次次思想的解放和生产力的提升摧毁了封建制度,也使一成不变的社会阶级流动起来。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了更多的选择来获得经济来源,对于人生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性,也有了些许丰富多彩的目的。更多的底层人有了向上迈进的欲望和能力,有钱有势不再是贵族的特权,资本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资本家是不看血统门第的。

不过与此同时,徘徊在更大的自由中的人们却缺失了对自己的信任和对世世代代稳定性的依赖。在个人利益越来越被重视的现代社会,孤独和不安全感可谓甚嚣尘上。自由便是对“我”越来越强烈的意识,不安全便是越来越不清楚“我该做什么,我该到哪里去”。在这种情况下,日积月累,人们越来越渴求得到归属感和集体感(《逃避自由》曾对此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再加上勒庞对大众心理的深刻把握,极端讽刺性的希特勒时刻的出现便不出人意料了。

回过头再谈1900,就其个人而言,他度过了光辉灿烂的一生,在船上用自己的才华娱乐往来乘客和伤兵,还在“钢琴决斗”中打败了爵士乐的发明人,可谓成绩斐然。不过他的随船而逝仍然是一大损失,他是上帝带给世界的礼物,却死于对这个世界的恐惧,这本来就是彻彻底底的悲剧。当然无论如何,我想这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能带给人间的,更多的是启发和劝谏吧。

来自网络 https://t.cn/RqhYjDq

约Ta一起看《#中国电影乐团新年音乐会# 》,满满仪式感让2022年“乐”来越好!
2022年1月3日丽水大剧院,一场中国电影乐团带来的音乐盛宴,邀您共度新年美好时刻。
《中国电影乐团·2022新年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22年1月3日(周一)19:30
【演出票价】
80、180、280、380、580元
【新年套票】
630元(含580元2张)430元(含380元2张)330元(含280元2张)* 工会卡可享受此场取票。
https://t.cn/A6x9d6Lk https://t.cn/RuOLhl8

#Be看展##M+博物馆#开幕展预览:
1.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
时间:2021年11月12日-2022年10月7日
位置:希克展厅
展览简介:
当代中国艺术举足轻重的四十年
“从大革命到全球化”探索了当代中国由70年代初至今的文化发展。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并为其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改变。主要城市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商业中心,影响着数以百万计居民的生活。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角色愈来愈重要,艺术家致力与国际进行交流与对话。透过举行展览,他们用崭新的媒介和方式,挑战传统思维和艺术实践方法。“从大革命到全球化”展示这批艺术家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当代中国的变化,让国际观众能藉此了解今日中国。
2.香港:此地彼方
时间2021年11月12日-2022年11月27日
位置:地下大堂展厅
展览简介:
这城自1960年代起的视觉文化
“香港:此地彼方”透过一段段个人及群体的历史,展现这个城市从战后到当下所经历的各种转变。香港既是无数创新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电影工作者的家,更是一片创意汇聚、社会文化更迭不断的土壤。展览分为四个章节──此地、身分演绎、地方和彼方,多角度呈现香港视觉文化,与观众一起感受这个城市的脉动。
3.物件 · 空间 · 互动
时间:2021年11月12日-2023年5月21日
位置:东展厅
展览简介:
设计及建筑定义我们使用的物件,建造我们居住的空间,还因而形塑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生活方式。“物件.空间.互动”展出过去七十年来在亚洲制造及受其影响的500多件家具、建筑、平面艺术及其他设计作品。设计不受边界局限,而是会彼此交流,互相影响。这里的作品展示出一些可左右此地区大局的巨大力量,包括全球脉络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而这个展厅更犹如一个窗口,让我们从设计及建筑中窥见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种种问题。
4.安东尼.葛姆雷:亚洲土地
时间:2021年11月12日-2022年7月3日
位置:西展厅
展览简介:
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的大型作品
2003年,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邀请象山村(现广州市花东镇)约300位老少居民,花了五天时间制作了约20万个泥人。当时艺术家只提出三个简单要求:一、泥人要如手掌大小;二、泥人可站立;三、泥人要有两隻眼睛。其他部份均可以让创作者自由发挥。如想用最佳角度欣赏《亚洲土地》这件装置作品,观众可站定在单一位置纵目眺望这片如海的泥人,同时也彷彿被成千上万双眼睛注视。
5.个体 · 源流 · 表现
时间:2021年11月12日-2023年2月5日
位置:南展厅
展览简介:
1950年代至今的壮阔艺术旅程
“个体.源流.表现”展现艺术家和作品所构成的複杂关係网,交织出跨越时空、结合个人与共同经验的视觉艺术故事。亚洲位于这个网络的中心点,既指地理位置,亦是广阔的文化场域,孕育出多样的身分、历史和观点。本展中艺术家所运用的创作技巧、物料、形式和方法,与自身的文化或社会背景契合,或受地缘政治支配的国际秩序所影响,包罗万象。
6.博物馆之梦
2021年11月12日-2022年9月18日
位置:合院展厅
展览简介:
跨越时间和文化界限的艺术创作
诞生于1960年代的概念艺术侧重观念多于物件或图像。自其诞生之初,“偶然性”和“拾得之物”就在概念艺术的发展中佔重要地位:偶然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日常可见的拾得之物,则可透过艺术家的刻意改造而成为艺术品。“博物馆之梦”拓展了“拾得之物”的概念,展示艺术家如何以文化为素材来革新传统。它以马塞尔‧杜尚、约翰.凯奇、小野洋子、白南准四位先驱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为引首,汇聚来自不同地域和世代的二十七位艺术家,对偶然性与拾得之物进行妙趣横生的探索。一如这些艺术家,此展览将这座博物馆及其藏品想像成一个宝库,让观众有机会以崭新的方式发现世界。
7.霓虹招牌:工艺与文化
2021年11月12日
2022年6月30日
位置:修复保管中心展厅
出现在电影、视觉艺术、文学及其他文化形式中的霓虹招牌,勾勒出香港视觉文化的轮廓。M+从 2013 年开始搜集街头的霓虹招牌,不仅为了肯定其文化价值,也致力保存这些渐渐消失于街景中 的具特色物件。“森美餐厅”和“鷄记蔴雀耍乐”是最先进入 M+馆藏的两个招牌。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加深了对其设计、字型、技术和工艺的认识。它们从街头走进博物馆的这趟旅程,亦是博物馆开展研究本港以至全球各地霓虹招牌保育工作的起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定不能过于频繁地找对方,表现出非常想念他或者渴望重新踏入他的生活,那样都可能让你的挽回前功尽弃。一定不能过于频繁地找对方,表现出非常想念他或者渴望重新踏入他的
  • 今年定的目标有点狠,属于时间紧任务重,接下来休假模式已经彻底关闭,必须抓紧干起来[拳头]躺在卧室里听见外面有个男生声音超大和女朋友争辩说什么删微信 拉黑 不接电
  • ”你知道它没有知觉吗?地的知觉,不是我们的知觉所能知道的;地也有它的知觉,地也是众生之一。    有人说:“那我懂,这个地根本没有知觉。
  • #热门楼盘推荐#【丰台国誉万和城】价格:约82000元/㎡全部户型:四居室(140~160㎡)楼盘概况:国誉万和城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大瓦窑西路南侧,约距离地铁
  • 不管生活多苦,日子多难,都要微笑面对,乐观向前,求人,永远不如求己,别人给的依靠只是一时的,自己依靠自己才是永远的。 不为往事扰,余生只愿笑时间的渡口,我们都是
  • 影片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其描述的灾难并非虚构,温盐环流中断导致全球气温骤降在地球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而最近的一次就是一万多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灾难片推荐#20
  • 食堂一份已经吃过的鱼香肉丝长这样。 自从搬到这边办公,我就成了越王勾践,“食不重味”,吃饭只吃一个菜,“衣不重采”,穿衣服只穿一种颜色。 可即使我简朴成这样,没
  • 【好书共品】《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经典著作译丛》是今年商务印书馆为建党百年推出的规模最大的精品主题图书,是国内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著作的首次集结出版,是中国唯一一套
  • 广药集团九吉公老红糖,活血化瘀,暖宫散寒,通经活血……每天一杯九吉公老红糖预防大于治疗#九吉公# #九吉公老红糖# #健康养生#小伙伴们的九吉公美食不可辜负 对
  • #今日晨读##2022第一天# 《听蜀僧濬弹琴》【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
  • 一夜之间,到达另一座城市,帮助了一位大哥搞核酸拍照,下火车碰到了还在跟我说谢谢[可爱]邻床的小妹妹和奶奶也是从阜阳上车的,带了好多东西,其中一个箱子说装的四只鸡
  • 发生了好多事情啊 虽然来来回回还是那几个老朋友超开心的是 我爬上了岸 我认识了小赵 不开心的是 老朋友今年好像都病了 谁能不说一句生活好绝我也在慢慢变好 她们也
  • 从认识她开始就感觉她一直不太顺利,上天似乎没有很眷顾这个女孩子,就连喂猫也会被咬,可是她还是乐观的去面对了一切,无论未来如何发展,在这一刻我是真心希望她好,可爱
  • 不论文治武功还是身体素质,都是历代帝王的佼佼者,平定天下、开创盛世,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康熙大帝!众所周知康熙大帝武功赫赫历史罕见,他的文治更是无人能及,治理江河水
  • 他翻译的就是力求准确,鸠摩罗什知道中国人的口味喜欢简单,所以《阿弥陀经》的十方佛赞,他就是六方佛赞,把其余四方就删掉了,很多地方都是如此。那注解《阿弥陀经》的就
  • 更可怕的是,为了赚钱,很多人不考虑职业道德,也不考虑来世的报应,大肆制造各种假冒伪劣产品,而且花钱买通质检部门,以至于很多贴着质检合格证的假货到处泛滥,给人民的
  • 上午还去了家咖啡馆,有很有多很棒的摄影作品,桂花拿铁的杯子有杭州家门口咖啡店两倍那么大…以前老说自己喜欢大城市,这次很认真问自己,如果重回二十多岁能在北京扎下根
  • 2022,我希望没有遗憾,永远年轻我希望,新的一年,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以平常看待无常事,毕竟失去的,都是风景,最后留下的,才是人生。
  • 适合发朋友圈的日常文案 1.在意我的话 就在意我的话 2.先活着 其它再慢慢想办法 3.我们共有过去 却各有未来 4.别慌,月亮也在大海处迷茫 5.慢
  • 一起来看看吧~ 【开放心态】白羊座推倒再重来 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摩羯座 聚光灯下 成为中心天蝎座 以退为进 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是“不作为”【向内挖掘】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