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曹丕“招黑”的两个传说】 因为“七步诗”上了热搜,曹植自然而然也被热搜了。前不久,《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推出封面故事《曹操·缔造魏国》,并以系列文章介绍曹操纵横捭阖的故事。这中间,都绕不开曹丕。
  曹丕即魏文帝,在位七年。他的文治武功虽然并非特别出色,但也不能说平庸无为。那为什么对他的评价偏低呢?很显然,“七步诗”“心机男”抢甄氏的故事,都一直在给他“招黑”。尽管这两个故事或被证伪,或最多“莫须有”,但因流传太广,很多人仅凭朴素的满腔义愤,就恨起他来,曹丕确实有点冤。
  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传说往往“更让人相信”
  从两个故事说起。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他逼曹植写“七步诗”了。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了这件事:魏文帝曹丕命令曹植,七步以内写成一首诗,否则杀头。没想到,曹植七步之内,吟出那首流传至今的《煮豆诗》。
  虽然不少学者从各种角度论证,这个故事应不属实,但丝毫不影响其广泛流传,并为大家津津乐道。
  这个故事形成的效果,类似如今娱乐圈里那种“虐粉”套路带来的结果,粉丝们因为同情自己的“爱豆”受到打压,反而加倍支持。那么,曹丕不挨骂谁挨骂?
  娶到甄氏的故事里,曹丕妥妥地被塑造成了“心机男”,这对他又是一个大大的减分项。
  甄氏原本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夫人,才貌俱佳,家世也很显赫。按某些“趣历史”的表述,曹操攻打邺城,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据甄氏为己有。意想不到的是,曹丕捷足先登。原来,曹丕也早已听闻甄氏貌美,借此机会率先冲进袁府,抓到甄氏,并大大方方地请求曹操,把她赐给自己为妻。事已至此,曹操也没办法了。曹丕计谋得逞,顺利抱得美人归。但是,“心机男”的称号也就坐实了。如此心机,岂能不令人鄙薄。
  围绕甄氏的故事至此并没结束。排在“建安七子”首位的孔融,因为曾拿这件事讽刺过曹操,引来杀身之祸。听说曹丕娶了甄氏一事后,孔融一本正经地对曹操说,这事再正常不过了,以前,武王伐纣,就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本来,曹操一直感觉此事有点夺人妻室之嫌,闻听有这样的历史掌故,非常高兴,于是,赶紧向孔融打听,语出何典?孔融回答,以今例古,应当如此。曹操这才明白,孔融是在讽刺自己,心里暗恨不已。在此之前,孔融经常对曹操傲慢无礼,早已惹得曹操大为不满,他这番“过嘴瘾”无异于火上浇油。最终,曹操借别人奏免之机,把孔融杀头了事。孔融作为一位名士,如此丧命还是引起很多人的惋惜与不平。尽管关系间接,这件事的一大块罪过,也被记到了曹丕头上。
  还有一个说法,曹植名作《洛神赋》,也与甄氏有关。据说,曹植也是非常倾慕甄氏,思慕而不得,于是以甄氏为“蓝本”,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写下了这篇辞采华茂、气度雍容的赋中名篇。当然,这也是无稽之谈,好事者附会而已。但是,那些相信这个故事而为曹植鸣不平的人,还是把责任追到曹丕那里。
  种种传说,虽不是事实,编造故事的人可能觉得有趣,像相声中甩了个“包袱”,但对于曹丕的名声来说,却极有杀伤力。这么多“黑料”,曹丕名声能好到哪里去?
选拔人才“勿拘老幼”
  按正史记载,曹丕在文治武功方面,都还能够称得上有所作为。
  曹丕去世后谥号“文”,当然与他好文、“文治”有关。《三国志·魏书》评价曹丕“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曹丕之好文,一是诗文创作颇有成绩,二是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简而言之,他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开七言诗创作风气之先。文学理论方面,写出了《典论·论文》,许多观点卓有见识,影响至今。
  在文治方面,他非常重视文化和选拔人才。《三国志·魏书》记载,黄初二年,曹丕即位后的第二年,因为注意到“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遂下诏设宗圣侯,奉孔子祀,并命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万户吏卒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
  黄初三年,曹丕下诏选拔人才,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这个选拔人才的标准可谓不拘一格,明确要求选才不要受年龄等条件限制,真正有才华的人就要擢拔,而且明确命令政府部门对那些“不以实”取才,仍然机械呆板按条文操作的,进行监督和纠正。
  这些政策,对文化和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文治方面的举措,曹魏政权也是一脉相承的。曹操生活的年代,鹿逸中原,群雄纷争。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最大可能地笼络人才,曹操主张“唯才是举”,提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都可以量才适用。提出这样的主张,可能也与曹操本人的经历有关。《三国志·魏书》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可见,他虽然小时候很聪明,但并未走那条由学入仕之路,反而有点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据了解,东汉官僚选拔采取“察举制”,至汉顺帝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上书“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同时要求官员考察对象必须满足基层任职“满岁”的条件,朝廷同意并颁行。汉桓帝本初元年,对基层任职时间的要求进一步延长,必须满10年才可以。按专栏作家江上苇的说法,曹操举孝廉,“时年20岁不到——无论是按照阳嘉制的很年40岁,还是按本初诏的基层锻炼10年,他哪项都不满足。”更何况,他还“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各种条件都不具备,曹操仍然被成功荐举。这样一个特殊经历,可能让曹操认识到,如果严格按照那些条条框框,许多像自己一样的人才,会被拒之门外。这与现实需要严重不符。所以,他后来颁布《求贤令》,提出要“唯才是举”;后又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要求举荐“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而且强调“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至曹丕,如上所述,同样要求“以实”取才,起到了承上启下、延续文脉的作用。
  曹叡(魏明帝)做太子时,即“唯潜思书籍而已”。即位后,认为“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曾下诏要求各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他还认为,“世之质文,随教而变”,要求选拔任用有真才实学者,“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后来,还曾专门下诏,把曹丕所著《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
  可惜,魏明帝时,已经“大权偏据”,诏令也被臣僚们当成例行公事,还有谁愿意去推行落实呢。
厚葬都是“愚俗所为”
  此外,在军事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为政理念,也颇能显示曹丕与众不同的个性。
  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当了皇帝后,曹丕仍然面对诸多军事行动,包括魏国内部发生的叛乱。或许是厌倦了刀兵生涯,或许是心存悲悯,他一直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魏书》中记载,山贼郑甘、王照及卢水胡率众投降,时已嗣位丞相、魏王的曹丕非常得意,在众多谋士臣僚面前,接连列举出历史上很多先例,证明自己力排众议、不必用兵而让对手来降的策略有效、有功。曹丕还特别表示,“吾今说此,非自是也,徒以为坐而降之,其功大于动兵革也。”能够运筹帷幄,尽最大努力避免刀兵相见,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实值得称道。
  主张简葬,并以身作则。按《三国志·魏书》,曹丕将陵地选在首阳山,对于身后事,通过“终制”作了详细交代。其中,明确提出,陵墓需“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即不封土,不种树,不建寝殿,不造园林,不修神道。曹丕认为,“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葬了,就要像藏起来一样,让别人找不到。那些大造陵墓,招摇厚葬的,纯粹是“愚俗所为”。此前已经有无数实际例子说明,厚葬更容易被盗墓。一旦陵墓被盗挖,对于逝者,无异于受刑,如同“戮而重戮,死而重死”。所以曹丕反复叮嘱,如果不按他所说的办,就是不忠不孝。曹丕去世后,他的丧葬事宜即按“终制”执行。
  曹丕主张简葬,并非突然异想天开。首先,是有思想基础的,这方面与曹操一脉相承。另外,应该也有多方面的现实考量。客观而言,他有为自己打算的因素,希望百年以后,能真正入土为安。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为治国算计。毕竟,长年不断的战争,给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破坏,如果再兴厚葬之风,必然会造成社会生产和财富的极大浪费,由此又会挤压其他需求。比如,军队筹集物资就会遇到更多难题。如果军队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战斗力又如何保障?倡导简葬,节约资源,类似一系列问题都能得到有效消除或缓解。事实也是如此。
  从这些政策来看,曹丕还是很有远虑的。有远虑,则大致能把握和顺应大势。但是,他当了七年皇帝就去世了,很多政策的效果可能才刚刚显现,有的甚至因为世乱而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应该也是导致他在社会评价上拿“低分”的一个原因。如果他能多在位几年,又会是什么情形?有没有可能拿出一整套令人惊叹的治国良策,直接改变天下版图?这个问题肯定又是众说纷纭。怎么想象大可天马行空,也不必较真,因为历史都已经发生,再离谱的想象也不过是图个乐而已。总之,曹丕属于那些八卦传说的受害者,反过来说,正是凭借那些传说,曹丕才为更多人知晓,这也算历史的一个补偿吧。

《总则编关于法律行为之规定对物权行为适用之基本问题》笔记
一、物权行为之理论体系
(一)所有权如何移转?
(二)物权行为之意义。
王泽鉴认为,物权的意思表示本身即为物权行为(单独行为及物权契约),登记或交付则为其生效要件。
关于物权行为法律性质之争论,基本上是理论上之问题。依第758条,仅物权的意思或登记,均不足引起物权变动,须意思的因素与现实的因素二者兼具,始能发生物权得丧变动之效力,可成为物权变动之双重构成要件。
(三)物权行为与公示
1、物权的意思与登记,固须兼具,才能产生物权变动,但时间上之次序,无关紧要,何者为先,在所不问。
2、处分权于完成此双重要件之际必须具备。
3、意思的因素与公示必须互相一致。
4、在让与合意后,完成登记前,当事人一方因死亡而丧失行为能力时,其意思表示(合意)之效力不因此受影响。
(四)物权行为之体系。
二、物权行为之成立。
(一)单独行为。

物权行为系法律行为之一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其成立适用总则之一般规定,即须有当事人、意思表示及标的。至于意思表示之生效,就单独行为而言,其有相对人者,应向相对人为之。

须注意的是,动产物权之抛弃,尚须有舍弃占有之事实,始生效力,而不动产物权之抛弃,则非经登记,不生效力。
(二)物权契约。

物权契约,以发生物权变动为内容之意思合致也。让与合意,即为物权契约。通常可认为,于当事人交付动产,或定立不动产物权得丧变更之书面时,作成物权契约。
三、物权行为之有效要件。
(一)行为能力
1、无行为能力人买卖契约中的契约行为和物权行为,均无效。
2、限制行为能力人。
(1)得允许之物权行为。限制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允许处分之财产,有处分能力,该处分包括物权行为
(2)纯获法律上利益。若纯获利益的物权行为有效,但若债权行为无效,受利益无法律上之原因,依不当得利规定返还。
(3)限制行为能力人之单独行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允许,其所为之单独行为无效。如抛弃。

(4)限制行为能力人之物权契约。须经法定代理人之承认,才生效力。
又限制行为能力人得法定代理人允许订立物权契约,气候发现意思表示受欺诈或斜坡时,限制行为能力人有撤销权。撤销权之行使,系单独行为,非经法定代理人之允许,其撤销无效。
(二)标的之适法与妥当。
1、物权行为违反强行规定。
法律上之给付不能,客观的给付不能,以不能给付为契约标的者,其契约无效。
2、物权行为违反公序良俗。
(1)物权行为本身原则上不具反社会性,不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
(2)债权行为因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时,其基于物权行为无因性之理论,物权行为不因此受到影响。
(3)其依物权行为而移转之权利,受领者系无法律上之原因受有利益,应成立不当得利。
3、暴利之物权行为。
依显失公平、乘人之危等撤销。
(三)意思表示。
1、虚伪之物权的意思表示。
因多用于诈害债权,避免债权人对其财产强制执行,故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虚伪意思表示,除债权行为外,多涉及物权行为。
2、物权意思表示之错误。

意思表示之错误有三种不同情形:(1)意思表示内容之错误。(2)表示行为之错误。
(3)传达错误。
3、物权的意思表示受欺诈或胁迫。
(四)物权行为之要式性。
1、不动产物权契约。
2、不动产买卖契约(债权契约)是否为要式行为?
王泽鉴认为,明定不动产物权移转及设定,须书面,对不动产买卖契约应不适用。
五、物权行为之附条件及期限。
(一)附条件之物权行为。

就出卖人而言,乃借着对物权行为附以停止条件而保留买卖标的物之所有权,以“担保”价金债权之实现。就买受人而言,则在于付清价金前得享有动产之用益。
(二)附期限之物权行为。
使其效力于期限届至时发生效力,附始期之物权行为。
或期限届满时,失其效力。
六、物权行为之代理。
(一)直接代理。
1、物权意思表示之代理。
2、交付。
(二)间接代理。
七、物权行为与无权处分。
(一)物权行为与无权处分。此处“处分”单指物权行为及准物权行为。
例,甲擅自出售乙的古董给丙,并依让与合意交付,该出卖他人之物之买卖契约有效,物权行为系无权处分,效力未定,惟丙系不知情者,得依善意保护之规定,取得所有权。
(二)物权处分与无权代理。
就债权行为而言,出卖他人之物,其买卖契约之效力不因出卖人无处分权而受影响。于无权代理之情形,其买卖契约效力未定,须经本人承认才生效力。
八、物权行为之解释。
因采物权法定主义,解释必要性相对减少。
九、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之关系。
1、债权行为及物权行为均有效成立。
2、债权行为及物权行为均不成立、被撤销或无效。
此种类型,以当事人欠缺行为能力、通谋虚伪意思表示,及意思表示因受欺诈或被胁迫而被撤销,最为常见。
3、债权行为有效成立,但物权行为不成立、被撤销或无效。
4、债权行为不成立、不生效力、被撤销或无效,但物权行为有效成立。
无因主义者,谓物权行为之效力,不受其原因行为所左右,债权行为虽不成立、不生效力、被撤销或无效,基于债权行为而做成之物权行为,并不受影响,仍然产生物权变动之法律效果。因此特别注意,物权行为无因性之适用,以物权行为本身有效成立为前提,如果物权行为本身不成立、不生效力、被撤销或无效,则根本不发生有因、无因的问题。
5、无因性理论下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
6、物权行为无因性之相对比。
物权行为之独立性和无因性使法律关系明确,利于保护交易安全,但在若干情形,学者主张应突破物权行为无因性,使之与债权行为同其命运。
(1)共同瑕疵。(2)条件关联。(3)法律行为一体性。

#道教知识# :打坐练功中的诸多要点,一定要了解!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光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归中起”,即真神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念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灌溉,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
  • #动漫手办[超话]##熊出抹# 【预留朋友圈留言+1】【限量298体 MAX五皇共鸣 兽人凯多】- 制作团队 : Xs Studios & Yang Studi
  • 【【承渲加油,pock 王承渲】马上就要决赛了,从3月份的无聊到现在的追星⭐[害羞],一直迷着承渲,世上怎会有如此可爱迷人的女孩儿,太好了,渲,本人是一个大直男
  • 例句:The employee's negative attitude annoyed the boss.员工的消极态度惹恼了老板。[奥特曼]【每日一词】77a
  • #王一博0805生日快乐# 王一博生日快乐 王一博小盆友,你是我的骄傲,是舞台的王者,是善良的甜甜,是温柔的小狮子,我呀会一直在,一直爱谢谢你一步一步走到我的
  • 为什么不把这个钱花在自己的父母身上,而要给根本与你算不上“亲”的人身上呢?可能你在恋爱上头的那一瞬间,会认为“他值得”从而变成“你愿意”。
  • (二)吟成柳絮攻诗本,陌上桑间讵有情。雪梅在狱中,书诗九首言志(志其一):(一)梅花为号雪为枝,惯向春光笑展眉。
  • 转发+关注抽赠《赛雷三分钟漫画:病毒、细菌与人类》3本!外城城垣遗址位于南侧第二道门阙外,走向与内城城垣大体平行,两者间距约220米,与《长安志图·唐高宗干陵图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或许近在咫尺,也许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去付出,去拼搏,它就一定会有实现的那一天!努力了,就没有后悔。不再焦虑是否产出以流量为代表的
  • 莫生气(二)头顶天,脚踏地,人生全在一口气;切记气上有三记:怄气赌气发脾气;怄气只能气自己,赌气彼此更对立;拍桌打凳发脾气,有理反到变没理;人生世上不容易,作践
  • 其实,因为阳光总在歌唱,珠露源源不断,清江就注定不会变成死水一潭;沉默,不过是一种内在的积蓄,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浪淘沙埋来自心灵深处,汪洋恣肆直面高渺遥天。一
  • 3、销售策略在美国的Wal-Mart超市里,啤酒与尿布被摆在一起出售,这使尿布和啤酒双双增销了,原因是美国女人会要求丈夫下班后为孩子买尿布,男人在买完尿布后就会
  • 虽然不是第一次被别人认可,但这次真的是努力了太久换来的快乐,苦尽甘来[awsl]国企2年,交到了一群很好的朋友,虽然我们是同事,可更像是最亲的挚友,是可以一起开
  • ”图片她觉得现在很多人不了解无偿献血的知识,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去献血的,但是自己了解了无偿献血的益处,就会坚持。她说:“自己从18岁成年开始就开始献血,第一次献
  • #合肥冰雪运动中心建设启动#】今天上午,合肥市体育局收到合肥市发改委关于合肥冰雪运动中心项目立项的复函,同意该项目立项,这意味着合肥从此迈入真冰雪时代,也标志着
  • 如今,他不仅是冀州区首批民间技艺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被吸纳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肖像漫画家协会成员,并创立了自己工作室——“六艺斋”。他创建
  • 但这个“城中村”并不是广义上的“城中村”它更多的指向是指广州大学城里的村,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有人在这里吃喝玩乐、享受“慢生活”有人在这里奋发图强,这里是他们踏入
  • 首先你要知道格局这个概念,格局就是指八字命局组成的一种特殊的五行局势和生克结构。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
  •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