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杨宁)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连续向须菩提发问:“如来有肉眼不?如来有天眼不?如来有慧眼不?如来有法眼不?如来有佛眼不?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为什么忽然向须菩提提问起五眼六神通的问题?在此先谈什么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五眼六神通”是修证佛法者证入空性后具有的能力。五眼与六神通相配,除肉眼外,每种眼都带有一定等级的神通,是每个人自性本有的功能,每个人都有,但只有进入如来真空境界,才能全部开显出来,五眼代表不同等级的证量。

肉眼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只要不盲,就具备肉眼功能。可以视山河大地,也可以通过所见揣度、推测过去与未来的一切人、事、物,只是不太准确。但因人类认为万物实有,因对物质的执着,故五眼中肉眼障碍局限性最大,无法透视任何物质背后的东西,而且时空对其也有障碍,无法观到视力范围之外的一切,无法远距离遥视,无法看到极微小的一切(比如细菌),也无法看宏观的东西,同样无法真实地看到过去、未来等。

天眼、慧眼、法眼建立在一定的定力基础之上,有很多类众生在能力上天生具备,但在心性的开悟上,没有佛弟子的知见。这三种眼看一切更透彻,时空物质的障碍几乎很少。比如可以遥视、透视、微观(像显微镜一样)、宏观(如将整个银河系纳入眼底),观看过去发生的事,预测未来等,可以用意念移动、转移、变化物体等。只是从天眼到法眼等级递增,同时配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神通的大小从天眼到法眼递增,比如天眼的五种神通与法眼的五种神通是不一样的。佛眼是成佛后具备的能力,可以彻万法源,在神通中也是最究竟圆满,而且只有佛眼具有六通中的漏尽通。

这是五眼在能力上的启用。在心性的开悟方面,禅宗祖师六祖说:“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佛教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念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法,初除迷心,名为第一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悯心,是名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名为第五佛眼。又云,见色身中有法身,名为天眼;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名为慧眼;见性明澈,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来自备,名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切法,名为佛眼。

佛说的五眼是当我们真正破尽所有相时,即像拿掉了心性上层层遮挡的东西,对万法的真相了悟得越来越清晰了,同时也圆满开启我们本有的能力,我们将它起个名字叫“五眼六神通”。

因我们现在听讲的人大部分都没有神通,所以佛说肉眼,大家马上还能联想到自己的一双眼睛;说天眼,大家都就认为长在眉心,因为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们眉心都有一只眼睛;但说到慧眼、法眼、佛眼,大家就不知道长哪儿了。自性如来无形无相,其实本质上五眼并无生处。在此,我们关注的是佛为什么开始提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

对未开启五眼功能的人,佛这样提问的时候也许只是几个字,但对于须菩提以及在场证阿罗汉果位的大弟子们,他们有不同证量的神通。佛说天眼,他们已身心中呈现出的即有天眼的境界和认知,慧眼即呈现出慧眼的境界和认知等。在前面第十四品中,须菩提谈到:“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这说明须菩提至少有慧眼的证量。

当然,佛在此问须菩提这些问题并非是与弟子们比神通,也并非是说如来有五眼六神通,你们快点证入吧,更不是说我现在比你们厉害,看,我圆满证得了五眼。佛法中视“五眼六神通”是小术,真正证入果位的菩萨只把它们作为度众生的一个工具。尤其阿罗汉们以寂灭为乐,长久住在灭尽定中,不启用神通。所以在《法华经》中,大家都读到过当佛放光惊天动地大显瑞相后,又说有一个最高知见没有告诉弟子们时,有五千比丘退席了。除慈悲心不够、自以为证得之外,其实有一个小原因,是他们不屑于观看这些如魔法幻化般的神通境界。但阿罗汉们不屑观看,不代表他们没有。他们大多数有天眼、慧眼或法眼,随这些能力的开启,他们在禅定中看到了更广阔时空中的众生与境界。比如:阿罗汉可追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而佛可彻万法源,没有时空的限制。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境界中的万法与众生呢?这也是应关注的问题。佛在问完五眼的问题后,又担心没有神通的众生着神通的相,故马上又问须菩提:“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说:“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如来真空之境是平凡的,即使如来具备五眼六神通,但在哪一道说哪一道的话。如来在人道与人交流,也说沙子是沙。佛在此处,因为着重要谈的是真空的启用,所以佛不会说“沙非沙,是名为沙”。因通过前面的讨论,弟子们已不再执着沙相。所以,真正证入如来真空之境的人非常的平实普通,不会无缘无故显示任何奇异之相。就像《金刚经》的开篇,佛与他的弟子一样普通:托钵化斋、吃饭、打坐、说法,即使显示神通也是为了弘法利生的需要,神通光明也虚妄不实,只是幻化。须菩提明白佛要表达的意思,马上平和地回答:“佛说是沙”。

佛一句一句问完五眼,有证量神通的弟子们头脑中应该有不同的现量境界,此时,佛话锋一转,问须菩提:“佛所教化的世界,数量有恒河中所有沙子那么多的恒河,再有这么多条恒河中的沙子那么多。”这个比喻有点拗口,但佛这样说,我们有个概念,即:佛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数。佛接着说,“这么多世界国土中有无量无边数不清的众生,他们有无量无边各个不同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在这如来说“无量无边众生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并非是在说神通里的他心通。他心通是有感知别人心波振动的能力,并且同时能解读、破译这些东西。佛在此并非谈神通。

我们接着听佛要表达什么,他说:“这么多种众生,这么多种各个不同的心念,可以总名为一种心,即‘妄心’”。原文是:“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到此,我们才终于明白,佛为什么要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佛是要告诉弟子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见都是虚妄。不要以为我说的诸相虚妄只是在人道,只是在人世界。在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各种各样的众生,有形无形,只要还在时空中,还在轮回之中,都是妄心妄念,都没有一个不变的不生不灭的心体。用天眼、慧眼、法眼看到的与肉眼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虚妄不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皆不可得。

佛告诉弟子们,如来用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遍观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活在妄心中。为什么全是妄心呢?我们没有神通,但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心念。前念刚过,当念又起,念念不断,流向未来。观所有的心念,都无有生处,无有灭处,也无一个真实不变的心体。即使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看似无形无念,但心却有一个“动”的势。因为他在时空里,他就有过去、未来,只要他认为自己动念了就又开始轮回。他要懂得“念”的虚妄,懂得“心”本无生无灭的道理,他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所以佛最后说:“三心皆不可得,都为虚妄”。

听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情”的虚幻了吧。比如“爱情”,根本就没有一个“心”可以得到。你执着的爱情,只不过是六根被境转之后,意识的念念相续形成的执着。所以,你说要得到爱人的心,他(她)不是不给你,是万法都没有。只有证入如来的真空,才是真心,才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圆觉妙心。而真正了知此境界的人,在此世上,才是随缘了旧业。

所以如来接着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现在、未来是众生执着的时空观念。人的意识刹那不停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前念刚过,后念又起,即使中间似乎停顿了,但仍有一个“我不动”的认知,这个认知也是念。念念相续,即使睡梦中也未停止念念分别、认知,也正因为有这样流动的意识、心,人才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延续。但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意识流动形成的认知是虚妄不实的,我们的意识在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即使有定境,也不过是相对于散乱,相对于有我而建立起来的幻境。只是依止此幻境,我们更能看清万法的虚妄本质。因为我们着相,执着万法的差别,执着万法的成住坏空、生灭变异,我们的认知被这些相转,便感受到意识在过去、未来流动,才有时空的移动。如果在定境中,心不再被境转时,意识从流动变成了波的振动,振动或波动使我们不再有时间在流动的感觉,在认知上认为过去、现在、未来在一个点上,此时,佛学行者称这个状态为“当下”。行者活在当下的状态里,就会初步感受到时空的变异、心的念念相续都虚妄不实,都像分别、认知形成的泡沫。所以对活在当下的行者,即使起心动念,做世间一切事,所思所行,也会变成空中飘动的云,无法影响虚空的空与宁静。这即是禅宗六祖所说的“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所安住的境界。

所以佛在此说,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不可得,在如来之境中是虚妄不实的,是众生着种种相,生种种念,形成的流动的幻境。

有同修问我,说我已不再留恋过去,也不担忧恐惧未来,是不是已回到当下的境界?是不是已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心?这还不是。在当下六根对六尘时,只要你的分别心一起,比如你说,垢净、美丑、善恶等等,只要你比较,就已有过去心,你在过去的认知、经验上比较,只要你心中有认知、执着、取舍,现在、未来心已同时生起。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在着相的一念之间都已经在那儿了。人的一生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延续,小到前念、当念、后念,大到前世、今世、后世,每个人刹那不停被万法的生灭变异转。起心动念,念念轮回,世世轮回。心中只要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流动,轮回就不会停止。行者只要安住当下,不被境转,不着一切相,旁观自己这些虚妄的、刹那不停、运转流逝的念头,和因这些念而生起的种种觉受,才有可能看清万法实相,回归生命本源。

始终心要略解(下)

【于是大觉慈尊,喟然叹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慧”字,有本作“会”)中,无自他之形相。】

无明大梦,虽十地、等觉诸大士,睡眠未醒,唯佛一人,可称“大觉”。乃我本师大慈悲父,称“慈尊”也。

“喟然”,是叹声。“曰”下,是叹言。前是祖叹,今是佛叹也。

“真如、平等”,都指真心妙谛。其性不妄,曰“真”;无分齐、方隅等虚妄相故不异,曰“如”。无生灭垢净等差别异故,不高不低,曰“平”;离圣解凡情见故,无党无偏,曰“等”。情与非情悉周遍,故“界、会”二字,指妙谛之范围,范围宽大,横竖赅罗也。

众生诸佛,皆“假名”耳;自己他人,皆“妄相”也。妙谛性中,都无是事,故曰“绝无”。经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论云:“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究竟平等,不可变异。”此之谓也。

【但以众生妄想,不自证得,莫之能返也。】

“众生”,乃九界通称,一向在迷,从来未悟,不了真心,用诸妄想,故曰“不自证得”。

“妄想”,指三惑也。谓用见思,不证真谛;用尘沙,不证俗谛;用无明,不证中谛。

一向随想流转,不能返妄归真也。随见思流,名六凡众生;随尘沙流,名二乘众生;随无明流,名大道心众生。

【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

“由是”,承接之词。承上文,接下文故。

“立乎”下,佛祖用大乘法药,对治众生之心病也。

立观,是用药;修观,是服药;破惑,是除病;证智成德,乃见效复元也。

山家用文,“三谛”准《仁王经》,“三观”准《璎珞经》,“三惑”准《智度论》,“三智”准《大品般若经》,“三德”准《大般涅盘经》也。

【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

此为不得意者,作次第说耳。其实圆顿行人,于“名字位”中,圆悟一谛三谛之理;于“观行位”中,圆起一观三观之修,全性德而起修德;“相似位”中,粗垢任运先落,脱四住烦恼也;“分证位”中,圆破三惑,圆证三智,圆成三德,所谓一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破一切破,一证成一切证成也。文虽次第,意在一心耳。

知诸法无性,而不起分别,于此相应,名“空观”;达诸法如幻,唯是假名,于此相应,名“假观”;观了诸法,非有非无,不一不异,若时若处,无不相应,名“中观”也。

于三止中,空观,即“体真止”,谓体解无性,当体即真故;假观,即“随缘止”,谓识得假名,到处可随缘故;中观,即“息边止”,亦名“不止止”,谓了非有无、一异,则二边俱可息灭,不止而止也。

“一切智”者,明知诸法本空,无二相也;“道种智”者,明知十界种性,差别不同也;“一切种智”者,明见佛性,离四句,绝百非,惑解同源,生佛莫二也。

彻照心源,名“般若”;究竟无缚,名“解脱”;一切俱是,名“法身”。各具“常、乐、我、净”,故三皆称“德”也。

【然兹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各别也,非异时也。天然之理,具诸法故。】

此为得意者,作圆融具德说耳,此本旨也。意显迷悟修证,破立同时,不离当念,故非各别;同在刹那,故非异时。

能破是观,所破是惑,能证是智,所成是德,能所不二,修证一揆。“性具”一宗,回超诸说者,良在兹焉。

【然此三谛,性之自尔。迷兹三谛,转成三惑;惑破,藉乎三观;观成,证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从因至果,非渐修也;说之次第,理非次第。】

此结翻迷成悟,从性起修,成因证果,展转相由也。

意谓:迷一心而起三惑,无别有迷,即迷此三谛也;如依方故有迷,惑东谓西也。悟一心而为三因,无别有悟,即悟此三谛也;如悟东西之方,分明不惑也。修一心而为三止三观,无别有修,即依三谛而修也;如人既不迷东西之路,可直道而行也。

依真谛而修,为体真止,名空观。即观一念心,当体了不可得也。

依俗谛而修,为随缘止,名假观。即观一念心,当下历历明明也。

依中谛而修,为息边止,名中观。即观一念心,当了不可得时,正历历明明;当历历明明时,正了不可得。如是则能观之观,空假不二;所观之境,真俗不二也。

证一心而为三智,无别有证,证此三谛也;成一心而为三德,无别有成,成此三谛也。如人就道而行,得路还家也。

止观是因,智德是果,因果本乎一心,故非渐修;始终不离当处,故非次第。同一三谛之理耳。

【大纲如此,网目可寻矣。】

“大纲”,指心要。“网目”,指教眼也。

教法无量,犹之弥天之网,即以谛观为“纲”,性修为“目”耳。三谛原一法,佛说种种名,龙树悟之而造论,智者证之而立宗。

佛祖授受,递代相承,莫不教人悟乎三谛,修乎三智,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

今则观修谛显,惑破智证,则始终之能事毕矣。故荆溪用之为“心要”,说之为“大纲”。纲提目张,观明道悟,俾学者庶免问程泣歧之叹,故曰“网目可寻矣”。#佛法看世间##修行##佛学大智慧##佛教#

依法修 多祈祷

实际我也没按传统的讲法,说你要磕大头啊,修仪轨呀,没有,这不就考虑到现实的状况嘛。

我这么讲是让你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修行。安于本位,守好本分,觉知放松敞开,正知正念,心平心安踏实落底心净无我唯觉观自在,就这么一条路啊,这是当下时时刻刻的,你能体会到吗?我讲法的这个意思,能不能落实,就在这儿修。

主要的就是那个明理反省发露忏悔这块儿,每天得有时间,往那一坐,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自己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到底自己的个性什么个性?你的自私自利是怎么体现的?反省,然后发露自己,要忏悔自己。

别一天胡思乱想的,心外求法,这心往外散,攀缘,想别人的是非。你依止这个师父了,你已经依止了,一个头磕地下了,决定形成这种师徒的关系了,你就不要再观察过失了。你一观察过失,你就等于造业。因为是你的那性子造成的,谁的过失你都会观察的。你假如跟我,你就保持点儿距离,近了,有可能就是专门看缺点、毛病,你保持点儿距离,然后就依法修,多祈祷,就行了。

你真得法了,心清净了,我说的那些境界你出来了,这时候对我讲的你才真有信心,对我这个人你有信心。

我的确是得到法的利益了,就像吃糖,感觉到那种味道了,清净心那种味道我真有,所以说我讲给你们。

像今天写的东西,做善人,做善人真好。今天我写的。你做个善人,先不谈成佛,先谈做人,做个好人。能做个好人,你活得好舒服,你不为那个名利财色身份地位面子权力,不为这些活了;不为这些表相东西——虚无缥缈的,就是那些浮华的东西,不为这些活了;你不再为你儿子为你丈夫活,也不为父母活,就为一颗解脱而快乐的心而活。安于本位、守好本分,德要配位、知行合一,再好好修心,净心化性,明心见性,就这样就行了。

清净心一出来了,心里亮堂堂的,总是亮堂堂的。我总这么表达,亮堂堂的,暖洋洋的,乐呵呵的,这样。早晨醒了,一睁开眼睛,心里就有太阳,脑子可清亮了,多好啊那样活。

现在你没有这种境界,就证明你的垃圾太多了,你是个垃圾人。性子里的垃圾——怒恨怨恼烦;心里的垃圾——贪嗔痴慢疑;身体有垃圾——五脏六腑里全是毒。

我走路真轻飘飘的,感觉不到身体存在。我走到哪儿,这心真的空空的,像晴朗的天空似的。有时候出点儿云彩——乌云,马上就过去了。这样活不好吗?

你总是搅到世间八法里头,看不清自己, 自己落界都不知道。时时刻刻保持觉知,正知正念,自己是不是一下落到身界的苦海了?是不是落到身界的地狱了?是不是又落到世间八法里了,当下还看不清?看清了,超度自己嘛。好好地忏悔,当下就忏悔,当下就明理,当下心里那张嘴张开嘛。

我说不是啥都不想,假如他在修法有时候——哎呀,怎么又起这个念头了呢?不好的念头,想压一下子。你用啥压呀?不好的念头起来,像到这来了,你又观察我的过失了,或者是有啥好奇,你肯定有好奇心,想这是怎么回事?你这个不好的念头起来,当下你得觉知,得知道。知道了,当下放松下来,敞开自己的心,你看着它就行了,然后就别压了,不用压,你知道就行了。

然后当下忏悔一下自己,自己批判自己——你怎么又看人家过失了呢?自己心里那张嘴就得这么说。这不是你的性子吗?你怎么还看人家不好呢?是你自己不好,然后才招感这个不好嘛,你怎么认为人家不好呢。

那学大圆满的,一切法本来清净,本来解脱,本来自在,一切众生都是佛。这是大圆满的见解——清净见,就是啥都清净,为啥又不清净了呢?在你面前呈现怎么不清净?不还是你的心不清净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目前只有一个问题就是疫情原因,影响到北京和和河北库房发货目前2个仓库,暂时都在配合疫情管控,封仓状态。 大仓库里满满的都是猫咪狗狗们吃的喝的用的,所以收到的新
  • )自由に筋書-みらい-を描いたって構わない目が覚めた時にはきっと 願い事だって 叶うはずさ(曾经他们期待的,有着爱与关怀的组合氛围,如今竟然得到了实现)勇敢な騎
  • 据外媒报道,日前,一名美国空军退役中士在听证会上表示,自己曾遇到并接触过外星飞船,还画下了飞船上的神秘铭文。据外媒报道,日前,一名美国空军退役中士在听证会上表示
  • 看吧,人人都知道世界的残酷,那为什么还要一个接一个的把无辜的生命继续带到这个世上来什么叫社会的毒打?或许这个世界只能将这样的故事奉为“美好的幻想”然后继续重复残
  • 学术任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乳房整形分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A.S.P.S美国整形外科协会特聘乳房整形专家美国艾尔建胸部整形终身成就奖四川轻化工大学学位申请只需英
  • #林阵磨枪[超话]# [作揖]#请风景元林粉丝遵纪守法文明冲浪# [作揖] 我们没有错的情况下,主动骂人就应该道歉,这是常识!!! 退一万步讲,如果我们做错了什
  • 2021.6.7今天跑了好几个网红打卡点图1 长乐路624号 公路商店,满屋子的酒图2 子固路拌粉 北京西路1700号 图3 四行仓库 及 图4 飞机掠过图图5
  • ”更对我们的未来焦虑了。当然,故事的核心还是在抨击社会问题,大的争议说明确实戳到了问题的核心。
  • 但是,仅凭中医治本,这一原则,假如治疗普通病症,是绰绰有余的,但你如果想治疗,久治不愈的支扩(肺痈)肺结核(肺痨)间质性肺炎纤维化(肺痹,肺痿)这些疑难病,这点
  • #正能量# [微风][微风][微风] 《史记》中30句名言和注解,句句经典,古人的大智慧,受益无穷!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释:天
  • 所以最伤心的就是R1SE的舞台和团魂后继无人 说了再见以后还能再见到R1SE以团样貌呈现的舞台么[伤心]哪怕概率微乎其微 还是想请愿 为了保留内娱最独一无二的R
  • 爱,原来很容易,就是轻轻把你放在心里,爱,原来不容易,就是无法走到你心里,你不觉得吗?好想拨通你的电话,我不给你打电话,是因为我想你,我给你打电话是因为我忍不住
  • 专心地听别人讲话,是你所能给予别人的最有效,也是最好的赞美。生活中,最有魅力的人一定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人。
  • 其实每家医院医生都有自己擅长的情况,详细了解都可以直接问我#南通徐州无锡苏州南京植发#2020年度个税汇算到这个月底就结束了还没申报的可要抓紧啦个税汇算办理很简
  • 新加坡探店| 隐藏在东部工业区的绿植咖啡店☕️ 不仅是一家咖啡店,还售卖花和绿植,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家具既是装饰也是可以购买的~ 进去有种在家的后花园吃午餐和
  • 而要想真正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要靠个人的努力,风水对其的影响也是尤为巨大,好的风水就能够帮助人们既旺人丁,又招财运。所以零堂得水,就是指零堂若是出现了河流、大海
  • 】居家生活好物合集 ①『 24.90』』『不 含 防腐剂』旗 舰 店:达仁轩 内蒙古风干手撕牛肉干250g ②『 120.00』『草本精 华』 旗 舰 店:
  • 【谈情怀:一些感动或许不能代表什么,但是我对祖国最朴素的情感】南都:你在“修例风波”期间坚持公开撑警和表达爱国爱港的心声,在近期播出的新剧《伙记办大事》中,你也
  • 这两年慢慢也开始想清楚一些事情,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追求内在的快乐。不幸福的原因还是内心的不和谐,但试图通过改变外在的环境很难改变内心的不和谐。
  • 你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吸引到对方,才能为爱留条生路,这或许也就是你未来找回自己的路。现在有了喜欢的事儿做 ,还差一个喜欢的人,可能无缘相见 也可能上辈子情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