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叫“不值得定律”

让过去的过去,未来才会到来。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说无一二三。

人生是一场修行,不仅要面对工作上的难题,还要处理复杂的人间关系。

本来活着就不容易,何必再为了那些琐碎的小事儿烦心。

掌握不值得定律,才能在这个纷繁的人世间过得轻松自在。

01

层次不同的人,不值得争辩。
庄子曾言:“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

层次不同,认知也就不同,所以再怎么争辩都没用。

有天,画家张大千在英国办画展。

为了有更好的展示效果,他当场作了一副牡丹图。

结束收笔时,他口含清水,均匀的喷在画纸上,原本略显呆板的牡丹立即变得灵动起来。

正在周围的人陷入惊叹之时,一个人突然愤怒的说到:

这也算绘画艺术吗?原来中国画家画画就靠喷口水,真是可笑!

大家转头望着张大千,但是他只是笑笑,却给出没有任何解释。

事后,有人忍不住来问他:您用的明明就是中国水墨画中的冲墨法,为何不和他解释一下。

张大千说:“我为何要同他争辩呢?若他对中国画有了解,我倒愿意切磋一番。”

仔细体会,确实如此。

了解才是沟通的基础,和不了解的人争辩,无异于对牛弹琴,浪费彼此的时间。

《道德经》里讲:“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正厉害的人,不做无谓的争辩。

与其与他人多费口舌,不如沉淀自己,丰盛自己。

02

疏远的关系,不值得挽留。
在知乎上,曾看到过一个扎心的问题,为什么好朋友之间会疏远?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因为渐老的岁月和渐远的三观。

深以为然。

越长大越明白,成年人的疏离,不仅悄无声息,而且无法挽留。

就像张爱玲和潘柳黛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最初的形影不离,变成后来的相看两厌。

张爱玲出名之前,遇到了已经在文坛小有名气的潘柳黛,仿若遇到了一生的知己。

她们一起畅谈文学,一起诉说秘密,一起谈论理想,一起逛街品茶......

后来张爱玲的名气越来越大,反倒激起了潘柳黛骨子里的嫉妒。

有一天,她们约好去一起吃茶。

潘柳黛到场后看到了一身晚礼服的张爱玲,以为是要上街,但张爱玲说,就只是吃茶而已。

原本张爱玲精心打扮,是为了证明她对潘柳黛的重视,但在潘柳黛心里,却成了赤裸裸的炫耀。

从此她们的关系开始疏远,潘柳黛甚至写文章,暗暗讥讽张爱玲假清高。

几年后,当张爱玲到香港,有人告诉她潘柳黛也在此。

张爱玲只是淡淡地说:“谁是潘柳黛,我不认识。”

在《琅琊榜》里有这样一段话:

“世间有多少好朋友,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原本可以一辈子莫逆相交。

可谁会料到旦夕惊变,从此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天涯路远。”
张爱玲和潘柳黛的疏离,从来都不是个例。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邂逅和别离。

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再多的挽留也于事无补。

别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收拾好心情,认真对待当下的每一段感情。

03

他人的评价,不值得在意。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被他人评价总是在所难免。

面对这些评价的态度,有时候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

有人陷在他人的评价,一辈子走不出来,也有人无视他人的看法,最后活出自己的精彩。

1970年,一个14岁矿场少年一边干活,一边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梦想:我要成为巴尔扎克那样的作家。

那时,他只认识三千多个汉字,顶多算个小学水平。

但梦想的美好让他仿佛觉得能战胜一切困难,白天干活,晚上写稿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周围的人看不下去,觉得他又轴又二,还说:“你要是能成为作家,那这个世界就奇怪了。”

他的稿子大包大包的寄出,又被大包大包的退回。

每次退稿,都能成为当地邮递员的笑料,他们一看到他的信,隔着一条街就开始大喊:“稿费(废),稿费(废)。”

但他完全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和嘲笑,在所有人都不认可的情况下,坚持写了六七年。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人民的名义》的热播让这个追梦人火了。

他是周梅森,《人民的名义》的作者兼编剧。

如果当初他听信了他人的评价,中途就选择了放弃,那么也就没有现在家喻户晓的顶级作家,金牌编剧周梅森了。

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往往不是那些困难,而是外界的声音。

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难免会受到影响。

就像《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一书中所说:

“假如你是一棵树,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

如果你很在意别人的意见,那意味着,随便一阵风,都会把你剧烈摇动,甚至将你吹倒。”

他人的评价对我们的影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选择性屏蔽他人的评价,保持自己的初心,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04

过去的事情,不值得纠缠。
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人活在过去,也没有人活在未来,现在是当下生命唯一占有的形态。”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活得不痛快,就是因为沉溺在过去的遗憾中无法解脱。

但时光匆匆,岁月易老。

纠结于过去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唯有放下过去的遗憾,才能收获未来的精彩。

宋朝有一个叫吕文靖的人,有四个儿子。

为了考验哪个儿子具备宰相之才,他故意摔碎一件珍贵的玉器,观察几个儿子的反应。

结果,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孩子惊呼一声后急忙跑去报告夫人,只有二公子公著不为所动,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吕文靖见此状,就问他:“玉器摔碎了,你为什么一点也不着急?”

公著平静地回答:“父亲,既然已经碎了,急有何用?”

果不其然,后来唯有公著做官做到了宰相。

西方有句很出名的谚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无论如何,对于那些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也不必纠结。

让过去的过去,未来才会到来。

学会放下,及时止损才是智者的行为。

05

不属于你的圈子,不值得攀附。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活得最累。

他们总是希望融入所谓的圈子,事事都以别人为先,委屈自己去成全;

却忘了,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就算进入了,也没有任何好处。

《世界奇妙物语》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某天,事业有成的主人公突然发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清晰可见。

夸他的评价变成了蓝色贴纸,骂他的评价是红色贴纸,而且红色贴纸占了大多数。

通过红色贴纸,他第一次知道了自己在公司竟是如此的不合群。

为了融入集体,他开始拼命讨好下属,不仅主动帮下属解决难题,甚至还袒护做假账的员工。

一开始,红色批评在他的努力下,一个个变成蓝色。

但是,只要他稍微做出让同事不满的决定,身上的标签又开始大量变成红色。

最后,他不仅没有融入公司这个圈子,反而沦落为大家都鄙视的废材。

主人公的遭遇令人可惜,但生活中很多人有着和他类似的经历。

为了融入所谓的圈子,去做一些违背本心和原则的事情,最后渐渐模糊了自我。

仔细想想,真的很不值得。

作家王开岭曾经说:“人群往往是人的坟墓。”

一味追求合群,生硬地想挤进不属于自己的圈子,最后只会丢了自己。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学会把时间都留给自己,才能提高自我能力,活出真正的自我。

人这一辈子,最长不过三万多天。
何必为了那些“不值得”,浪费时间。

对于那些不值得的人和事,断舍离才是最好的做法。

玛利亚·罗宾森说过:“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创造全新的未来。”

从现在开始,尝试和所有的不值得断舍离,把时间和精力都留给对的人,对的事和对的生活。

《印存玄览》,(明)胡正言撰
中华书局2019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该书乃是陆灏先生所赠,线装一册,另附一册黄裳跋语,是草鹭公司策划的“来燕榭珍本丛刊”第一部。

对于此书系的策划,我之前了解到一些信息,这应当是陆灏先生主持制做的第一部线装书,而以陆灏先生做事之细腻,他为了能让该书系出彩,用了很多的心思,并且广泛征求各路朋友意见,最终决定以高仿真的形式来制作。从介绍册上得知,我的所得乃是一部样书,说明页中写明“以红星净皮宣纸仿真影印,限印三百部”,细细翻看该书,其制作工艺之精良,有如原书展现在目前。

本书的原作者胡正言字曰从,在印刷史上名气颇大,因为他制作的《十竹斋笺谱》在世界印刷史上都极具名气。中国传统印刷技艺中的饾版和拱花最具特色,该谱就使用了这两种技术,但是饾版拱花的发明权是否在胡正言手里,学界一直有着争论。而人们往往拿《十竹斋笺谱》出版的时间与《萝轩变古笺谱》进行对比,为此我曾写过一文来辨析发明权和推广权之间的区别,但无论怎样争论,胡正言都是中国印刷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正因为《十竹斋笺谱》的名气,使得世人很少留意胡正言更是一位治印大家。他所制作的印谱在其当代就广受重视,论述谨严的四库馆臣在《四库总目提要》中著录了胡正言的《印存初集》二卷和《印存玄览》两卷,《提要》在谈及胡正言的治印水平时,给出的评语是:“以摹印名一时,是编其印谱也。”这句话乃是说,胡正言善于摹印并且善于制印谱。

对于胡正言治印的特色,四库馆臣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自明中叶,篆刻分文彭、何震二家。文以秀雅为宗,其末流伤于妩媚,无复古意。何以苍劲为宗,其末流破碎楂枒,备诸恶状。正言欲矫两家之失,独以端重为主,颇合古人摹印之法。而学之者失于板滞,又为土偶之衣冠矣。

今人谈起印学流派,言必称浙派、西泠派等等,但是早在明末清初时,就是中国印章篆刻史上第一个辉煌时代,而胡正言是其中一位印学大家。关于他治印方面的传奇故事,以给南明皇帝制作御玺流传最广。崇祯帝在煤山自尽后,福王朱由崧被立为弘光帝,但那时大明国玺丢失,于是胡曰从重新刻治了一方龙纹螭钮国玺,为此他还写了篇《大宝箴》献给福王:

祖宗大宝,传历永世。自天启中,宦竖窃弄,宝几坠地。先帝圣明继统,拳拳奉持十有七年,忧勤不怠。不幸沦丧,光启陛下。易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帷陛下祈天永命,以仁为宝,克赞中兴,报仇雪耻,缵服旧物。则大宝永永,与天无极。诗曰:天难谌斯,命不易哉!守宝之道,在是而已。

从此箴中可以看到,胡正言是饱含真情的来制作御玺,遗憾的是福王似乎对此兴趣不大,他只赐给胡正言“武英殿中书舍人”的低级职位,并未重视他,这使得胡正言大感失望,于是他辞职返家,把精力都用在了制作笺谱和研究方面。

古人治印首先要深入地研究古文字,胡正言亦有此好,他的朋友李于坚说“其人醇穆幽湛,研宗六书”,可见胡正言对《说文解字》作过仔细的研讨。对于他在这方面所下工夫之大,纪映锺说他“穷阳墟石鼓之奇,金石法书走海内者五十年”,可见胡正言也系统地研究过石鼓文等上古文字,而他的书法广受世人喜爱,竟然畅销达五十年之久。因为书法跟篆刻有着密切地关系,所以吴奇在《印存玄览》的跋中说:

曰从知字学,故能作篆,知篆书,故能作印,若此册中大者、小者、阴者、阳者、疏者、密者、斜者、整者、细文者、满白者、字伙者、字俭者、或乍满、或乍阙、或让左、让右,或齐首敛足、或齐足敛首,或上下俱空,而且为法有增有损,有合有离,有冲有反,有代有复,法法具备,要具章法、字法于胸,而后古文章法、字法随我得宜。进此则有刀法,意在笔先,刀在笔后……

该书所用底本乃是黄裳先生旧藏,有其跋语三则。黄裳在跋语中明确地说,该印谱世罕传本,然而黄裳先生却对胡正言的篆刻水平没有太高的褒奖之语,他在跋中说:“曰从治印,纯是晚明风气,与张夷令《学山堂谱》所载风调正向。刀法失之于太工,笔端每沦于板滞,然镌本之精,则并世无两。”

当然胡曰从的治印特点乃是他那个时代共同的问题,我们是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待古人,也许那个时代的审美眼光喜欢的就是这种印风呢?比如当年的收藏大家周亮工在《胡氏印存序》中就高度夸赞了胡的治印水平:“其出碑入碣,动应蝌鼎,确确乎可以式范风雅者也。”而黄裳先生的这册藏本上,其序言天头处钤盖着“周亮工真赏印”,胡正言的儿子胡其毅乃是周亮工的弟子,这都说明了胡、周两家的密切关系,想来这册书的底本也应当是胡正言赠送给周亮工者,以此来推论,《印存玄览》没有惯常的红蓝印本,其成书直接就是墨印本。

对于印谱的制作,黄裳先生明确地称,该谱镌刻之精并世无两,他认为这也是《印存玄览》的刻印水平,可以《十竹斋笺谱》《十竹斋画谱》鼎足而三,因为这三者乃是“十竹斋中雕版绝业”。

然而此本奇特之处,乃是这册印谱其实是雕版刷印而非钤盖,这种制作方式不是胡正言的发明,明隆庆六年,太原王常制作的《顾氏集古印谱》乃是原钤本,这是中国第一部正式的集古印谱,故此谱一出大受欢迎。然而《顾氏集古印谱》最初只制作了20部,印谱的制作又不像刷版,刻成版片后可以大量刷印,印谱只能逐方印的钤盖,可能是这个原因,明万历三年,王常又制作了一部《顾氏集古印谱》,此次制作采用了木刻的方式,该谱的原钤本边框乃是木刻,印章是后来钤盖上去的,而第二次制作的此谱,则是将印章和边框一并刻在版片上,而后用朱色来刷印,这种制作方法成本低了很多,当年此谱的原钤本定价是每部白银十两,翻刻本的定价则大幅降到了白银一两五钱。通过售价,就可比较出两者之间的难易程度。

胡正言制作《印存玄览》也采取了木刻方式,既然如此,他应当将该书用朱色来刷印,然而今日所见的《印存玄览》一书均为墨色,胡正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未查到相应的史料。黄裳先生的猜测是:“且易钤朱为刊木,盖其时旧印多不复存,不再能集成一书矣。”明末清初时的战乱,使得胡正言所治之印的原物很难再找回来,有可能他存有印蜕,而后根据印蜕刊刻成了《印存玄览》一书。但这种猜测还是无法解释胡正言为什么不以朱色来刷印该书,如果是这样的话,则更接近于印谱惯常所见的样子。

一部印谱有这么多的故事在,这正是其有魅力之处,草鹭公司将该谱以高仿真的形式限量出版,这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此谱之美,同时也给更多的专家提供了研究该书的样本,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系统地来解读与此有关的疑问,那我就期待着这些成果的呈献吧。

“亦余生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

如果颜宁没有远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她最终能成为中国院士吗?

院士,国人倍加尊崇的名头,中国科学家最终的荣誉殿堂。在中国宏伟庞然的科学宫殿中,众多普通学者只能做基石,只有极少数顶级的科学家才能跻身神殿之中,受人顶礼膜拜。然而,挤在殿门外的学者就没有才学斐然,有资格进入殿堂的吗?未见的。

其中不乏因年纪、阅历、关系等诸多因素漏下的精英。被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便是清华美女教授——颜宁。颜宁被阻拦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门槛之外时,转身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做了美国外籍院士,这使得她夹在赞誉与蜚声之间。

在讨论她的家国情怀之余,另一个问题出现了——若颜宁没有出国,她在国内能被授予同等荣誉吗?
中国院士真的那么难当选吗

颜宁作为留美博士、清华博导,拥有葡萄糖转运蛋白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等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被评为中国科学之星、国际青年科学家,名声和成就都很高,为什么没有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呢?这要从中国科学界的环境说起。

我国虽然出来了许多鼓励青年科学家的计划和奖项,但顶级的科学环境主要被从业多年的中老年学者掌控。院士评选需要考量学者的科研成就、资历、年纪等因素。事实上,除此之外,推荐人也很重要,这也就意味着参选者需要在人际关系上有一定背景。

颜宁参选时就有人开解她名额会留给年纪快到参选上限的学者,她年纪尚小,之后还有机会云云。这种传统、官僚的竞选方式注定年纪轻、资历浅、人脉窄的学者很难仅凭研究成果在竞选中一蹴而就。

颜宁若留在清华大学熬年限,不出走普林斯顿大学就能选中院士吗?这也有着很高的不确定性。因为我国的科研环境、设备及资金都不及美国先进、充裕,但缺乏这些条件,科学家的科研进度和成果都会大,没有成果的科学家又无法跑赢院士竞选。这种负负循环会将一些有才华的学者埋没于平庸之中,难于出头。

中国略显僵硬的科学环境如同无形的天花板,将青年科学家限制在业界低空,以致眼界和世界观更开阔的年轻人更乐于出国发展,为此国家的人才流失始终处于高位。
众口铄金的“美女科学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世人乐于推崇科学家的成就,极少关心他们的性格。多数人对颜宁的印象,大概是《开讲啦》节目中那个科研成果累累却大谈女权的美女学者,亦或是出走美国后,部分人口中讽刺的那个“双面人”。事实上,颜宁恰恰是一个活在标签和头衔之外的人。

颜宁从小智商过人,父母给她营造了非常宽松的成长环境,任由她自由成长,自由选择。她的性格中既不乏热情和乐观,也保留了反抗与批判精神。

颜宁在清华与普林斯顿大学之间自由游转,凭的是突出的专业成就。但现实生活中,她的生活和爱好几乎与普通女生无异,爱看武侠小说、爱追剧、追偶像,参加学生会竞选,与闺蜜约会,在微博中分享三千条知识与日常,四十岁时玩笑称自己还是“小姑凉”……

未被命运和时代摧折过的颜宁也保持着最清晰的棱角。她反对人们区别看待女性科学家,在男同事询问女性面试者“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时耿直打断说“你不必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从没有面试官询问男性这个问题;她不喜欢“美女XXX”之类的称谓。

在撒贝宁开玩笑说她应该叫“颜值”时,她当场以“'宁'给你了”怼了回去;她驳斥会议中涉及私人生活的问题,在有同学问她“作息时间怎么安排”时,她的回答是“关你什么事”;她在美留学时常常与导师施一公激烈辩论,回到清华任教后,她也要求自己的学生保持质疑,与自己辩论。

如今的颜宁已经43岁,面对人们对她单身的质疑,她不屑一顾。

与此同时,颜宁有着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果断和理智。她的研究方向总明确又切中时代需要,而且易于得到研究成果。

正如同事评价的那样,颜宁在工作中敏锐、高效、目标明确。这样一个集个性与理智于一身、沉心科研二十余年的人,会因为一时没得到院士之名而赴气出走吗?出国显然是她衡量已久的决定。
落选院士赴气出走美国?不,普林斯顿是朱砂痣

2017年,颜宁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受邀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生物系终身教授。人们将她的出走与同年落选院士联系起来,但颜宁却平和地解释说:科学家的成就在他的研究成果,不在世人给他的各种头衔。落选了,她没变高明也没变愚钝。

她甚至庆幸落选,因为这样提起她时,人们不会给她冠上任何不必要的头衔。

至于去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她解释说,她曾在普林斯顿就读过,那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生活便捷,环境又安静,十分适合做研究,她对普林斯顿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任教是她得偿所愿,谈不上什么赴气出走。
清华大学没有魅力?不,母校是白月光

颜宁在美受到种种礼遇,但她并没有改变国籍,常常回国活动。提起清华大学,她言辞之间也多是赞美与感激,称自己在清华受到的是公主式的待遇。

她自述参加了学校的青年科学家支持计划,发表的论文得了许多奖,科研奖金和经费都很充足。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给了她许多帮助,给他们最先进的设备,鼓励他们研究,对她的帮助非常大。

颜宁评价清华大学厚道、稳重、大气,评价普林斯顿大学优雅、淡定、高贵。她对两所学校的爱是等同的,不存在在国内受排挤之说。

对选择出国,她这样解释:在清华呆的太舒服了,怕自己渐渐在舒适中磨没了科学敏锐性,换个环境,多做挑战,不浪费才能。

若颜宁不出国,选择在国内日久天长攒资历,多年后大概也能评上院士职位,但期间等待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会想一把锉刀,将一个出色科学家的才能低效消磨掉。

这对科学界而言是一种无形的浪费,对颜宁这样,对科研饱含信念、热血未消的学者而言,是莫大的遗憾。

“亦余生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学者或院士、国内或国外,只要不违天理道德,任何标签都只是学者身上一点不足为奇的点缀,只有那些能改变世界的科学成果,才是他们的终极追求与终极辉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虽然现在说这些可能还很早,但小穆一直都是超级棒的宝贝,不要在意外界的风言风语,你只要坚定地做自己就好啦|最近回顾了一下12岁的小穆,这才发现时间真的不等我们,飞
  • #CHAUMET瀚海史诗高定珠宝套系# #冠冕大师 至尚至美##匠心卓艺 传世创想#我把这种现象叫回春[奥特曼]开启格裙宇宙p2给同学夹的帕/恰狗(见识下我的技
  • 光伏的逆变器、钙钛矿等分支结束调整强势反弹,稳定了赛道股情绪,然后储能日内爆发,并出现了多只新高标的,走势健康,或意味着赛道股的行情仍会继续延续和演绎。汽车零部
  • 他的先生从异乡来京都教书,有次先生去京东山间庙宇游玩,在山门的道路看遇见位很漂亮的和服打扮的年轻女子,冥冥之中感觉这就是他自己等候多年的另一半,然后他就上前请教
  • #点点看天气##你不知道的所有事#【关于#赤坎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的通告】2022年11月16日,我区发现1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赤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
  • 这明摆着就是欺骗嘛,另外这里面还掺杂着和银行的复杂关系,现在银行断供了,他的资金链断了,他们也就都露出了马脚,一切问题都出现了。 这些房地产大咖在发展初期时候使
  • 善良是一束美丽的玫瑰,当你赠送他人时,也为你自己留下了满室的芬芳;善良是冬天里的太阳,在照耀了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你自己;善良是充满芬芳的香水,当洒在别人身上时
  • 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截点,可以看作是张秋的故事暂时告知一段落,而他们本来埋藏在剧中借助张秋来宣泄的感情,再也没有办法借之宣之于口。所以在我看来,他们俩这时候都是认
  • 此造己土生在未月土旺,夏季土燥而实,实这个命局不足的地方,身旺土旺,取时辰亥水乙木克旺土为用,夏季燥土喜水,时辰亥水润局为用,虽然命局有水木出现,补足用神,但是
  • 丙类传染病中除丝虫病、黑热病、包虫病3个病种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共报告8种12833例,死亡1例。丙类传染病中除丝虫病、黑热病、包虫病3个病种无发病、死亡报告外
  • 也许婚姻是资源重组的捷径,但是对于我而言,我更不能接受把我的天份,能力,智慧统统挥洒在男人身上,让他变更好。那么首先不要对自己产生怀疑,寻求突破本身并没有错,慢
  • #비처럼 가지 마요 One More Chance[音乐]#记录一下这个系列的结束 应该有将近两个月吧……真的很痛苦#ttitity's ao# 我也没有幸好
  • 慈舟老和尚的意思要持午,印光大师的意思就是以念佛为主,他晚上是开缘吃东西,这个意见就是有一点不太一样,慈舟老和尚就离开,离开以后,从此以后灵岩山就没有住持。就是
  • 总的来说,两个案件都是人物众多线索零碎,很容易让阅读时候没有注意的读者一头雾水,而且夜枭的手段看多了不外乎假手于人或者是借刀杀人,针对性的进行防范和解决,舒清扬
  • 滋润款还加了维生素b5从洗头就开始给发丝深度补水,在无硅油的洗发水里是泡沫非常绵密的,配搭同系列的三分钟奇迹护发素使用,会让头发更顺滑哦[送花花]儿童的街头潮流
  • 比如日本国家队阵容作为前锋的南野拓实,他也是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而且加入利物浦的时候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他已经帮助利物浦赢得了30年以来的第1次英超联赛的冠
  • ——仓央嘉措 3 少年的爱情永远不够用,一杯酒足以了却一件心事。 ——仓央嘉措 3 少年的爱情永远不够用,一杯酒足以了却一件心事。
  • ​ 嘿嘿嘿[开学季] @我在马栏山玩棉花 最近给小芒介绍了一个新朋友@长沙世界之窗官方,他们在六一儿童节和端午节准备了很多惊喜[羞嗒嗒][羞嗒嗒],还有小朋友
  • #点燃我温暖你19集大结局吧#今晚的剧情看得想哭,尤其是看过书以后知道后面的背叛、撕裂、痛苦、挣扎……毕业前夕畅聊着三年后的雄心壮志,殊不知,三年后物是人非。#
  • 去医院路上滴滴司机看我抖的厉害估计也有点怕,所以还是明知故问了下:去医院是波?我心想原来可以核酸看病同时进行啊,看样子是不会噶这儿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