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先后虽异,咸随所遇而为对。对有强弱,故轻重不同。斯乃自然之赏罚,三报之大略也。”

“三报”就是指现报、生报和后报这三报。对这个三报的事理、因果来加以讨论,这就叫“三报论”。“三报论”也不是慧远大师自己创立的,经典《阿毗昙心论》里面就谈到这个问题,所以“经说业有三报”。“业”的概念就是Karma,就是我们众生举心动念、行为造作所产生的一种功能。“业”就有它的业力。那么业一般分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三种。

所能造的是身、口、意,尤其这个“意”,我们一个微细的念头,都在阿赖耶识播下了一个种子,迟早都会有报应。这个种子生起来,起现行了,这就是它的报显发出来了。如果我们身、口、意三业,都是很重的心造作了很重的业,那么这个业力种子的力量大,它显发出来的时间就会快,后果就会大。业,是印度古老文明都谈的,《四韦陀书》婆罗门教都承认这种“业”的存在。

只要造了业,一定会有报,业为因,报为果,这就体现因果的法则。那么业因它的报有三种,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错综复杂的。三种报:一个是“现报”——现世报;一个是来生报,叫“生报”;一个是“后报”,就是多少生以后才去报。那对于这三报,就表明什么呢?表明佛法这种因果的法则,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态里面去展开它的观照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一点,就是佛教的真理所在。

我们凡夫众生是不了解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所以带着我们的短浅的知见就容易得出:我的一生就是这一辈子,死了就什么都没有——断灭见。这个断灭见——死了就没有,有时候他可能也相信一点因果,但是它叫“一世因果”了。如果你在一世里面,就是在这一期的生命的过程当中,去建立因果的法则,是没办法建立的,因为它不能诠释错综复杂的因果的情形。

像其他宗教,它也相信因果,但是它是讲二世的因果。二世的因果在今生层面,它会比断灭见的一世的因果要高明一些,要超越一些,但是它仍然解释不了错综复杂的因果法则。唯有佛教这种三世因果——大家去了解十二因缘,叫二重三世因果,那种错综复杂的格局,才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释生命现象的理论体系。

那这样看,“现报”就是我这一世行善或者作恶,就我这个业报身去做,但由于做的业力很大,它感的时间很短,今生就接受了这样的善因的善果,或者恶因的恶报。这就叫“现报”。那来生报——“生报”是什么?就是我们今生的善恶的行为是到下一辈子去报。你一生行善,下一辈子得人天福报;你一生放纵贪、瞋、痴三毒烦恼,什么都敢干,你就到三恶道里面去接受那种果报。这叫来生报,又叫生报。

现在讨论“后报”,后报就更复杂了,就是我们今生所行善或者造恶的业力——Karma,是经过两生——不是来生而是来生的来生,或者三生、十生、百生、千生、万生乃至恒河沙劫之后,才会有果报。那这种状态,你看我们凡夫的肉眼是只会对这一世因果有所了解,天眼通可以对来生有所了解,证果的圣人比如说阿罗汉,能够了解八万大劫的善恶因果报应的情形,那么八万大劫以后的情况不了解——宿命通他没有,所以恒河沙劫之后,这个过程当中的善恶因果唯有佛才知道。

有一天,佛就指着一个鸽子问舍利弗:你看这只鸽子,它宿世是什么?何时得脱?舍利弗观察,它以前的八万大劫以来,都是一只鸽子;再观察它什么时候能够脱离鸽子身体,观察它八万大劫后还没有脱离。声闻的智慧是有限的。那佛就告诉他,在八万大劫以前这只鸽子是什么身份,在未来的八万大劫以后,它在什么时候能够脱离鸽身,能够得人身,能够修五戒做优婆塞,能够慢慢修行得到成佛之果——佛能够展示得清清楚楚。我们要了解果报的三个概念:现报、生报、后报。

那这样的一个受报的过程,又不是我们像一加一可以定义的,它里面太复杂了。比如从那个时代,我们中国的很多佛学学者都在争论:这个受报的主体有没有?谁来受报?难道受报的有个客观的主体吗?如果说有个客观的主体,不符合佛法的精神;但是又没有这种受报的主体吗?也不是。所以这就有一个叫“相似相续”的概念出来了——“不一不异”。受报它没有一个主体——“受之无主”。你接受果报,不是一个一定的东西,不是一个定命的东西——就是主宰。

但是又不能说它没有,它一定要由这个受报起现行。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怎么起现行?是由于这个“心”。但这个“心”也不是客体的东西,“心”是由于外境才有的。由于外境才生起了这个“心”,所以“心”没有一个决定的掌管的功能。那到底怎么理解呢?这里就提出一个概念,实际上是一种智慧——“感应”这个问题。慧远大师在对一种事情的把握方面——在“感”和“应”这样的一个把握方面,是非常到位的,包括对《周易》也是以“感”作为它的体性的。那么“感应”是宇宙、人生、生命当中至高的原则。

因果报应,是由于我们这个“心”感了外面的事境,原来所造的那个Karma的力才有应,这叫“感事而应”。如果有这个种子,但你没有外部的事境——没有这个条件,它就应不出来。所以受报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法相唯识谈,阿赖耶识的藏识里面有无量劫以来善善恶恶的种子,但这些种子是不是起现行,是取决于外部的条件。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这里面哪些种子可以起现行,哪些种子不起现行,它是复杂的。

你不能说它一定起现行,或者有些种子提前起现行,这都是“感事而应”的产物。“事”千变万化,“心”错综复杂,所以这就决定了受报的表现形态多样,你不能机械地把它定起来。那么业里面有些是定业,有些是不定业,这些都要在“感事而应”里面找到它相应的表现形态。

我们的心是感外面的事境: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了一种现行的作用——那么这样的“心”和“境”之间的这种感应,就会使这个“因”:你感得强,感得业力重,它起现报、起现行的速度就快;如果你感得心弱,事境也比较弱,它就会来得比较迟。所以虽然造了恶业,但是是今生报,还是来生报,还是无量劫以后才报,这是不定的。这是根据我们能感之心和所接触的事境的感应强度来决定的,所以果报有先有后。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则:都是我们的心随着所遇的人事环境,而显发的一种对境。“对”就是应的意思。对应出来的东西,都是这个原理出来的。那么由于我们能感的心有轻、重,所以所应的果报也就有强、弱的差异。强、弱也就表明这个业有时候来得重,有时候来得轻。果报的轻重追溯它的源头,跟我们当时造业是重心造,还是轻心造,也是对应的。

比如说我们造过杀人的业,在造杀人业的过程当中,也有轻和重的差异。他有时候就想只是教训一下他,用刀背砍一下,说明他的杀心要轻一点;如果他用非常狠毒的心——“我一刀要把他劈成两段”,他这个心就来得重一些。你重心,它的报就来得重;你轻心,它的报就来得轻。这里面常常讲半斤八两。

所以这样的一个因果报应都是法尔自然的,那种赏罚机制没有谁去主宰的:没有上帝去主宰,也没有佛菩萨去主宰。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心、自己的业所导致的,这就叫“自然之赏罚”。“自然”不是一般道家讲的自然,“自”就是自动,你自性里面法尔自然的种子起现行:轻重、强弱的对应关系——善因给你奖赏,恶因给你惩罚的一种自然的报应。这就是现报、生报、后报大概的发生的基本机制。

慧远大师用非常简略的语言,把大、小乘经典关于三世因果报应的核心的原理揭示出来。如果你要展开这个因果的机制,可以讲很多,但慧远大师只是从“感事而应”这个层面,把它的发生机制给我们表达出来。最后的结论是:这是自然的赏罚。既然是自然的赏罚,它就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责任者,是不能逃脱这种行为的责任的。

★一杯热茶可以让我的胸膛温暖。一本好书可以让我的眼睛湿润。而真正让我动心的只有你!于千万年之中,于千万人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遇上了你!也许前世你我是夫妻,并许下心愿希望彼此能够生生世世相爱到永远。今生有缘与你相恋,不知能否再续前尘。对你没有虚伪、华丽的语言;只有一颗真诚永久的心,我爱你无选择,毕竟对你已付出我毕生的心血。#大理婚纱摄影# #大理婚纱照# #大理旅拍#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是什么缘而结成?佛说,人若有缘,一切皆缘。能够成为夫妻也是有一定缘分的,善缘恶缘,无缘不聚,无缘不来。俗话说,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今生能够遇到贤夫惠妻,夫妻之间和睦,彼此尊重对方,关爱对方,那是他们前世结下的善缘。今生遇上恶夫劣妻,隔三差五就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家庭不和睦、甚至离婚,那是他们前世结下了恶缘,都相欠对方,今生相遇而结成夫妻。夫妻或者情侣经常在争吵之后,火气冲天,总会有一方想提出离婚或者分手,但是另一方却没有答应,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说明彼此之间的亏欠还没有还清,所以夫妻或者情侣缘分还没有尽。#盗取天机# #性格不和注定会分手吗# #三铜钱佛教语录[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Korean Kimchi's food...!!!!!! CÔNG THỨC KIM CHI Ct 20kg cải thảo + cải thảo 20
  • 如果日子被我们过成了嫌弃,那心中的爱意,又有多少经得住岁月的真实。所谓的誓约不过为未来规划的遣词造句,倘若没准备好一生去践行,再高亢的激昂也是一时兴起,再精粹的
  • 很多事例就像佛经里面讲得一样,大随求可以护我们,让我们百毒不害、百扰不侵,一切疾病灾横忧扰都不能害我们,都不能来干扰我们,而且连梦中不吉祥的事情也不会影响到修持
  • 也许是但却止于爱故事反应了很多那个时候的社会现象,有钱有权,那便意味着你高人一等没钱也没权,注定你任人践踏这个现象的最高突出点是船下沉时对上等舱和下等舱的区别对
  • #Upkurama[超话]#往‮光阳‬下一放,就‮这是‬么实打实‮好的‬看啊,原‮出图‬镜这‮矿些‬石经过千‮年万‬的生长,一个‮经不‬意被人‮发们‬现就变成一
  • 馨“一眨眼就是半年,好像也没什么值得留恋,只希望明天的我,能和今天之前的一切好好说声再见,未来的好坏,即便是丝毫不期待也照样会到来,我深深相信我不再需要从别人那
  • (澎湃新闻) http://mapi/61ff32dely1fqfdp7oplkj20go0j3myj【独家|报警抓了广州医生后,鸿茅药酒又起诉一撰写公号的律
  • 在自己的屋前地头尽情起舞,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拉紧对方的手,给爱情和生活都加点“甜”人生如一场修行。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哪怕
  • (《刘长春经验方》)⑧治妇女血崩:草血竭嫩者蒸熟,以油、盐,姜腌食之,饮酒一、二杯送下,或阴干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⑦治小便血淋
  • 官方回应】#济宁事# 荷韵花园小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是否侵占全体业主公共收益问题进行咨询: 一、2021年小区公共收益为800元。官方回应】荷韵花园小区居
  • 荀子—— 第五章非相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
  • 要说cv营业我家难道不是新团力度最猛的吗,夫妻情侣类似发言数不胜数,上次七周年直播卖得我一个一向不吃cv营业的人都昏头转向了,还记得全场只有山口压了aji获胜,
  • 从两个专业汽车网站关于该车型的资料中了解,这确实是“标配”功能,所谓标配功能,在惯例中即意味着买车就有的,而不是花钱才能享有的,否则那叫“选配”所以消费者的理
  • 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患者朋友咨询,无奈我用在微博的时间太少了,无法一一回复,以后我尽量定期发一些典型案例供参考。[给你小心心]关于收稿/投稿:[给你小心心]暂不收投
  • 你从不孤独,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群喜欢你的人在努力地走到你身边,有意义的人等再久都有意义,爱只会在不见面的日子里更加浓烈。#angelababy[超话]##an
  • 可不像某人,去了漂亮国,说:我陈岚爱国,但又没说清楚爱哪国。#les私信[超话]# 你好呀台台 投稿匿名谢谢呀98年 T 在北京 交友恋爱都可本人:体型偏瘦
  • )遵循传统的中药配伍禁忌,需要注意十九畏十八反;2、妊娠禁忌,女性怀孕时服药,有可能会引起早产、滑胎;3、饮食禁忌,一般服药期间饮食不注意,会造成药效减弱的情况
  • 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 ”张兰也表扬儿子帅气儒雅,接着又指出了儿子的缺点,“他就是太善了”、“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疯狂痴迷胶片风~️️️​​摄影: 想吃草莓尖尖(就是我菲哥
  • #吴磊宋三川# #吴磊电视剧爱情而已# “我希望我们都能有梦可以去实现,有方向可以去努力,有生活可以去感受。我想我们都能尽可能多地拥有“庸俗的幸福” 如果这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