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日记20211210---不龟手之药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 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澼絖,则所用之 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读儒家文章的时候,总觉得里面有太多的教诲。而道家思想就洒脱一些。比如,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承认了既定的事实,然后不在既定的事实上给自己找事做,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好。我觉得道教思想有一种:道理我告诉你了,爱学不学。你能不能做到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那种想要拯救所有人的心本来就是一种执念。生了我执自然就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

今天想写写昨晚的会,写写不jun手之药。
逍遥游里面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宋时有世家擅长做一种药,擦在手上可以防止皲裂。这家人世代以给人洗衣服为生。有人听说了这种奇药,就去这家买药方。允诺给他百金。这家族人一商量,就把这药方卖了。后来这个求得药方的人,把此方献给了吴王。使吴国将士在吴越水战的时候不龟手,大败越国。吴王后来赏了这人封地。

这个故事可以写的角度有好多,我想起昨天晚上促成的合作,便有些不jun手之药的意思。

以不龟手之药为参考系。
无论在浣衣世家,还是在买来他的人手上,配方和功效都没有变化(道家的阴)。而唯一变化的是应用场景(道家的阳)。阴为根本,阳为表象。
但得到的利益确是天渊之别。
浣衣世家时代洗衣服不过得了几金。百金之数足以诱惑他们放掉手上的宝藏。
买来药方的人却能看到他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发挥出不一样的价值。
所以说到底,是眼界的不一样。

昨晚开会,参会的有3方。
师从两位院士的教授大哥F,他手上有不龟手之药。
我最喜欢的教授A,他需要参与吴越海战。
我~那个买药的商人。

世事如棋局局新~
昨晚这一局,我在不龟手之药这个故事上进行了改良。
商人没有从药物的持有人身上先买下来,再卖出去。而是变成了一个平台,连接了有药的人,和需要药的人。

好多年前,我觉得人有两种,里子和面子。但是我现在发现,其实还有第三种人,衬子。
衬子最好的例子就是翻译。(我是持证的翻译这事我会随便说[二哈][二哈][二哈])
最经典的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要是没有翻译(衬子),可能这句就是Shanbo Liang & Yingtai Zhu。歪果仁听了,大概的感觉就是,这是两个人的故事。
可有了衬子就不一样,他可以翻译成 Romeo and Juliet。这时候歪果仁听了,大概就明白了这大概讲的是两个人的悲剧爱情故事。

所以大多数时候,有一种人有隐性技能,我把这种人称为衬子。对于衬子的客观描述如下:能够降低沟通损耗的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决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体系。
里子有,面子也有。理想中的情况是,里子和面子的语言体系契合。
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中间有大量的沟通损耗。
比如,在中文的语境中讲个温良恭俭让,好些人不会直白的说,总要绕一下。若是交流的对方能够get到他的真实想法还好。若是在这绕一下上当了真,这就产生了误会。

一个好的衬子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谈话对象的语言体系。
比如,你问人,今天这饭好不好吃。他说还行。有些人的意思真的是还行。而有些人的意思其实是,不好吃。好的衬子要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
2. 语言体系不仅包括文字,还包括表情,状态。等等等等。
3. 用里子和衬子各自的语言体系翻译给对方听。

而在这个故事中,我除了连接双方,当好了一个翻译。我还做到了另一点,用我的信用做担保。

F哥在我出国的之前跟我打电话聊了2个小时,叮嘱我出来应该注意的事。叮嘱我应该做怎么样的研究。叮嘱我需要避开的坑。他与我来说亦师亦友,待我赤诚。
教授A在我当年掀桌子的时候站在了我的身后挺我。他对我天马行空的想法总是给予他能给到支持。
人在没有牛逼之前得到的善意异常珍贵。所以F哥和教授A是我心中觉得的人品贵胄的人。他们俩对于利益都不太计较,也是真心想做些事的人。所以我希望他们强强联合,能把不龟手之药涂在最好的地方。

昨日还有三个人。也来写一写。

第一位是我弟弟。
我在家中是老幺,所以我成长的环境里面都是哥哥姐姐。那天想了想,感觉我的哥哥姐姐们似乎比我的挂坠还要多,说不定把他们都叫来,可以站满一个篮球场。
除了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我极少认弟弟妹妹。
而这位是我认的第一个弟弟。
原因是真诚,靠谱。交流起来不累。最重要的是,他是成长型人格。
我问过好多厉害的教授,你们招学生最看重的是什么?
出现频率最高的回答并不是聪明,而是踏实。
我原来不理解,后来懂了。
你会看到有很多一段时间内风姿绰绰的孩子,后来慢慢就沉了。没见过乾坤大,生了傲慢心。自己慢慢也就没法子进步了。

我昨天开完会以后,和我弟说了这么一段话。我觉得很适合拿出来和有缘人分享。
人能够把一件事做好,其实有两个方面的事情要做到。
第一是你见过把这类事做好的人是怎么做的。
第二是你培养好了自己的隐性技能。

和他讲第一点的原因是这样的。
我弟并不是个聪明的人。但是他踏实肯干,做事情能吃苦。这孩子是有上进心的。今年这孩子总找我要我讲讲他读的文献。每次讲的时候我总要指出来他在讲解方式上,和语言使用上的问题。总体来说,讲的我一点都不满意。
昨天就是叫上他,看看我是怎么讲的。以后就照着这个来。

第二点的隐性技能。
我最近看到了一个词,能把隐性技能更客观的表述出来。叫做fundamental skills。
这类技能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第二是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隐性技能是我重点培养的技能。我觉得对这个弟弟,基本上算是倾囊相授了。
不过可惜,我是巫医,他是战士。性格不同,能够用到的技法完全不一样。我挑了些最根本的隐性技能教他。希望他能在战士的环境下生长出不同的树。

剩下两位是F哥那里的博后。
昨天第一次见,顺手打开了自己的感知领域,大概对这二位都有了个画像。
再处着看看~

最后我想说的是。
每个行当的人都在自己的行当里无限深耕。但其实有时候,需要停下来,出去旅旅游。然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行当里想破头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在别的行当里突然就有那么一块它山之石坐在那里。
想想这个模型可能太理想化,要不然这样吧。
我去和在各个领域里面深耕的人做好朋友。然后大家好好深耕,我去到处旅游。找到了它山之石马上把有石头的人和要石头的人链接在一起。

做一个博闻强识的浪荡衬子~[二哈][二哈][二哈]

《妙法莲华经》中八个重要的比喻帮您入佛知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切诸佛皆因觉悟宇宙真理而成就圆满真实智慧。

  1, 三车喻——出自《譬喻品第三》

  羊车、鹿车、牛车喻佛讲法华之前的七方便引导法,是佛的方便之说,而非佛究竟真实之说。大白牛车喻唯一真理实相大法——《法华经》。一切诸佛出世本怀皆为一大事因缘,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诸佛出世目的是为了开众生佛之智慧,七方便法是佛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而法华则是诸佛心血智慧之结晶,故为十方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的秘密之藏,必籍一定机缘方得真相大白于天下!实为石破天惊之举,风起云涌之慨叹!

 2,穷子喻——出自《信解品第四》

  穷子本是富翁之子,只因惯于穷困潦倒、饥寒交迫不认亲父,父以穷子无勇气接受事实为叹,故方便近穷子善诱引导。

  此喻阐明精辟之理,众生不悟“与佛无二”之理即为穷子。实是穷子之自私心、下劣心,心胸狭隘不能胸怀大志。须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不二,生佛一如。病人好人本一人!梦人醒人不二人!善刀恶刀本一刀!大道至简真理至易!越是最简单的真理越不为众生接受理解,从而由简变繁,故而众生企图通过苦修苦证成佛,不知悟后起修是第一圆通,实为牛角尖之弊端。《楞严经》言,成佛易如反掌,“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要知凡夫之所以成凡夫,是因众生执著凡夫故成为地地道道的凡夫!众生本是佛,只因迷悟而差!悟之者佛也,迷之者凡夫也!

 3,药草喻——出自《药草喻品第五》

  慈云普覆,天降一味法雨,大地上草木丛林种类各异,随分受润。

  《法华经》是讲述唯一真理——实相大法(即,无相无不相,“一心三藏”是诸法之实相),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打开天窗阐述真理大法。悟《法华》者无一法不是妙法。佛讲七方便法时只能暗含真谛,故众生把一乘法分为三乘解,讲法华时合三归一,唯悟入实相方是彻法底源之智解、真解、正解、深解!

 

 4,化城喻——出自《化城喻品第七》

  此喻是法华时期佛劝小乘人回小向大,不做定性声闻,不滞留在化城,乃至劝修七方便法之修行人要胸怀大志,志向成佛宝所。正如佛讲,信受法华者方能成大器,纯属真实、真修是也!

 
 5,明珠喻——出自《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宝藏,不论高低贵贱,不分何方门派。此藏非佛所赐,实乃众生本有,悟之者得妙用。即悟即佛,悟实相真理者即入圆教菩萨圣位——分真佛(也称月牙佛)。圆顿大法不历修证,不历阶梯,可一步登天!悟后起修,则事修皆为心修,心修一修一切修,心证一证一切证!《宏传叙》讲“系珠明理性之常在”也!

  6,凿井喻——出自《法师品第十》

  高山凿井唯见干土时离水尚远,打出湿泥时即将出水。

  此喻言简意赅,落地有声,字字千斤!不遇法华为大不幸,遇者幸中极幸!不遇者尚未能开佛智,执方便法实是小智已出,尚未大智。《法华经》第十品<法师品>中讲,“在家出家人行菩萨道,倘若不遇、读、诵、持法华者,此人未善行菩萨道。”众生不知执方便法好比是执戏论之粪为黄金白银之宝,正应世人捡芝麻丢西瓜之寓,确为诸佛石破天惊之举!诸佛共慨!菩萨同叹!

 7,髻珠喻——出自《安乐行品第十四》

  此喻阐明真理唯有一个。“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佛知众生志意下劣,不信自己是佛,从而心外觅佛,故不自信做佛,也不能深心念佛,大多修行成为形式主义未涉实际。鉴于此况,佛必讲法华“真净”大法,即空即有,空有圆融是众生本来面目。《法华经》第二品<方便品>中讲,“佛刚悟道唯想传成佛之法,缘于众生过分执著,机缘未到只能用方便法引导。”要知诸佛不甘心众生不成佛,因众生本是佛,故不从修得,“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诸佛从悟(“吾心”)而得圆满智慧妙用。可见佛讲真理大法慎之又慎!重之又重!

 8,医子喻——出自《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此喻有三意,分说如下。

  1)众生执迷不悟中毒至深,心病是大病。心病需心药医,心结需心解,众生要自修自悟自度。

  2)《法华经》是佛临终遗嘱,为使众生回光返照,求心不赖佛,佛非灭示灭,唯以真理嘱咐后人。

  3)见佛肉身不为真见佛,亦不能成佛。《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悟法华受持法华方为真见佛,而且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心见一见一切见,一悟一切悟!是智见、佛见!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悟真理即见佛即成佛(月牙佛)!从此不再有后顾之忧,走上成佛之光明大道。

【先秦文献的“夏”与《史记》的“夏”真的相同吗?】
《夏本纪》以大禹开篇,并称大禹在舜崩三年后“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1]《史记》的这一说法成为当今学者理解夏王朝世系及其时空位置的基础。徐兴海先生指出:

司马迁之前文献记载的中国不是按照朝代的,如《尚书》、《左传》以帝王为线索,如《国语》以国别记述事件,而朝代的概念自《夏本纪》开始,标志着关于中国历史记述的新体例、新篇章,这是司马迁独立思考的新成果。[2]

那么,司马迁这种“独立思考的新成果”是否符合先秦人的观念呢?在《清华简〈楚居〉横空出世,〈史记〉三代框架成疑》这篇文章中,笔者谈到清华简《楚居》、郭店简《穷达以时》以及《帝系》反映出来的历史观念是“夏商并行”。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看看《尚书》、《墨子》、《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所理解的“夏”又是否与《史记》一书相符合。

一、《尚书》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从被先秦文献大量引用的《尚书》来看,被后人称为《虞书》或《唐虞书》的篇章大多被先秦人称为《夏书》。比如,今传本《尧典》本为伏生所传《尚书》二十八篇之一,后被离析为《尧典》和《舜典》两篇。《尧典》的名称,在早期文献引用时并不稳定,如《孟子·万章上》称作《尧典》,《左传·文公十八年》称作《虞书》,《礼记·大学》称为《帝典》,而更多的文献在引用时则称《夏书》。如《左传·昭公十四年》:

(1)《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这条材料可以对应今本《尧典》中皋陶的“作士,五刑有服”。又比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2)《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这条材料在今本《尧典》中作:“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观念中,《尧典》被相当部分人视为夏代作品,而不是“五帝”时期作品。《左传》还引用了大量《夏书》佚文。比如:

(3)《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左传·庄公八年》引)

(4)《夏书》曰:“地平天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

(5)《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左传·文公七年》引)

(6)《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引)

(7)《夏书》曰:“念兹在兹。”(《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引)

(8)《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

(9)《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纳,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左传·哀公六年》引)

(10)《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左传·哀公六年》引)

以上各条,除第九条的“惟彼陶唐”部分见于古文《尚书》的《胤征》,其他全部见于古文《大禹谟》。此外,古文《大禹谟》中还有几条材料曾被其他先秦文献中所引用,我们也列之如下:

(11)《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国语·周语上》)

(12)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从,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墨子·兼爱下》)

(13)《书》曰:“洚水警余。”(《孟子·滕文公下》)

(14)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孟子·万章上》)

(15)《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孟子·万章上》)

今传古文《尚书》中有一部分材料确有较早的史源,但总体上系后人伪作,这是当今学术界的普遍看法。上面第12条为《墨子》提到的《禹誓》,也被收入古文《大禹谟》。从《墨子》自身记载看,《墨子》所称的《禹誓》可能是今文《尚书》的《甘誓》别本。如《墨子·明鬼下》所引《禹誓》即与今本《甘誓》基本一致。

按《史记》的三代历史年代框架来说,“禹征三苗”属夏代建立前的历史事件,故《十三经》本《尚书》将古文《大禹谟》列入《虞书》,而这些内容均被《左传》视为出自《夏书》。由此可以证明,《左传》或者说《尚书》最早的版本均把尧、舜、禹视为夏代历史人物。如果这点被确认,就意味着《史记》的三代年代框架并不可用,而这无疑将对我国的夏文化探索带来重大变化。

二、《墨子》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先秦文献多有将“虞、夏、商、周”并称的例子。如《国语·郑语》太史伯说: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3]

又如《国语·鲁语上》展禽云:

幕,能率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率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4]

《左传》也有这种“虞、夏、商、周”并称的现象,如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说:

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又如成公十三年晋侯使吕相绝秦云: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左传·成公十三年》)

基于这些记载,杨向奎教授曾提出有虞氏的历史地位问题[5],甚至还有学者因此尝试对虞世系进行编制。[6]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左传》、《孟子》、《礼记》等文献里大多都只提“三代”,极少见提“四代”的提法(早期仅见《大戴礼记·四代》等少数文献)[7]。更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往往均把尧舜归入三代,这与《尚书》把有关尧、舜的记载称为《夏书》非常相似。如:

(1)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5页)[8]

(2)然则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8页)

(3)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谁也?曰:“若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天志中》,《墨子校注》,第306页)

(4)何以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吾以昔者三代之圣王知之。故昔也三代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兼爱天下也,从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志下》,《墨子校注》,第320页)

(4)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位菆必。(《明鬼下》,《墨子校注》,第340页)

(5)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贵义》,《墨子校注》,第686页)

杨宽认为,《墨子》把虞、夏、商、周四代称为“三代”,是“因为三代这一个名词用得太熟了”,“一时改不过口头,所以糊里糊涂的混乱四代为三代”。[9]如果《史记》的古史年代框架确然可信,杨宽所论固然可一说。然而,单就《墨子》一书的内证而言,在《墨子》作者的意识中,似虞夏本就是一代。因此,刘起釪说:

《墨子·明鬼》云:“上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墨子》的《尚贤》、《天志》、《明鬼》、《贵义》诸篇都称尧、舜、禹、汤为三代圣王,把尧舜列在夏代,所以有关尧、舜、禹的篇章都称《夏书》。[10]

三、《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夏”代时空差异
《竹书纪年》出自战国魏墓,史料价值极高。《史记》有关战国部分的记载问题极大,“清代以来,很多学者利用古本《纪年》校记《史记》战国部分的内容,成效卓著。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人墨守《史记·六国年表》了”。[11]对于夏商历史部分的研究,《竹书纪年》的价值同样不可低估。然而,由于该书原本散失,此后各家整理所得的辑本无不遵从《史记》的三代结构进行所谓“夏代“纪年排列,因此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竹书纪年》记载的夏与《史记》一致。然而,检视《竹书纪年》相关记录,可以发现这种预设需要商榷。《史记·殷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12]

又《夏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13]

按照《史记》记载的夏商体系来理解《竹书纪年》,则商代积年多于夏代积年。然而,《晋书·束晳传》引《竹书纪年》却说:“夏年多殷。”[14]这说明要么是《竹书纪年》自相矛盾,要么就是《史记》的记载不可信。李学勤教授曾揣测“夏年代殷”有可能是在整理《竹书纪年》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看法,而不认为是本文,但事实恐怕并非这么简单[15]。《史记·魏世家·集解》引荀勖语:

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16]

而杜预《左传·后序》言:

《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17]

又《晋书·束皙传》云:

《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18]

可见,《竹书纪年》所称的夏代纪年是以黄帝为开端的,这与《史记》记录的以禹为开端的夏代大不相同。又《路史·发挥》卷三引《竹书纪年》云:“黄帝至禹,为世三十。”[19]《说文·卅部》有“三十年为一世”之说[20],可见,就《竹书纪年》的内证而言,“夏年多殷”之说是可以成立的。《竹书纪年》多记有昌意、颛顼、尧、舜等事。如《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

《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21]

《大荒西经》郭璞注:

《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22]

《海内南经》郭璞注:

《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23]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

《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24]

五帝被《竹书纪年》视为夏代人物

同书又说:

《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25]

《广弘明集》卷十一:

《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26]

《北堂书钞》卷十七:

《纪年》云:命咎陶作刑。[27]

上引诸条均为唐代及其以前文献提到的《竹书纪年》遗文。根据这些材料可以发现,《竹书纪年》和《尚书》、《左传》、《墨子》等先秦文献一样,均把尧、舜、禹甚至黄帝视为夏代人物,换句话说,先秦人观念中的夏与司马迁观念中的“夏”存在极大差异。按先秦人的眼光来看,夏的年代应以黄帝为开端,至于其结尾在哪里,我们且留到讨论《史记·夏本纪》为什么不记载“后羿代夏”这一重大事件时来分析。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新疆天润网红酸奶 4种口味】火爆微博朋友圈的巧克力碎了冰淇淋化了青柠酸奶你还没喝过?购买链接: 今日推荐:俄罗斯烤酸奶烤酸奶终于有秒杀了,一箱只需要34.
  • ##我和小公主的二三事##今天是小公主元年的第258天,考完试了,心里依旧没低,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发现自己好多东西没讲透,接下来努力吧!高中同学新鹏路过北京,
  • 酒评:2015年的波尔多果然是个好年份,这款圣吉士喝起来优雅而强劲,刚开始没什么特别,有一点点橡木桶带来的烤面包,木质的感觉,20分钟后慢慢散发出成熟水果的香气
  • 长期持有,是两个人都决定好了——执子之,关注我教你怎么去挽回: .明天​就是͏情͏人节‭‼❤情人节‪法឴会‍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分 离!长期持有,并不是被生活掩
  • 军队文职面试有救✔103页面试逐字稿抓紧背姐妹们,我挖到宝了!!
  • 东荣镇三江小学2019年10月23日开餐公示:应到406人,实到404人,刘庆强老师到南宁听课,林石凤老师到桂林培训菜品:猪肉净炒,素炒木耳、腐竹,清蒸鸡蛋(因
  • 少林寺方丈也耐不住了…江湖各大高手,把这个黑衣人围得是水泄不通,就算他有通天的本事,也逃不了了可是他们都错传说,就是让所有高手感到生不逢时的存在-那黑衣人没说
  • 虽然今天出生的人是传统是捍卫者,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一定是保守主义者或反动主义者,他们只是相信,越了解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越能作出正确的抉择,也越能分辨出什么是可
  • 感谢在备考期间一直陪着我、安慰我、鼓励我的朋友们[心] 夏日来信,是结束也是开始。这个杨梅酒真的好好看,喝着也没酒味就是饮料的感觉,甜甜的很好喝,回娘家倒
  • #强生全球停售含滑石粉的婴儿爽身粉##严浩翔[超话]#yhx#严浩翔 音轨成诗十八拍# 这几条队外的空瓶两小时了赞量还是处于落后状态的,我们这几日的空瓶状态都
  • 在Jr.之中有現在關係也沒改變的好友,如果我的立場變相反的話,我想我會一邊說著"恭喜"內心卻很不甘心,所以為了不愧對他們,我認為必須從出道
  • 加大对商贸企业特别是保供企业相关网点疫情防控检查,坚决防止疫情在保供领域扩散蔓延;对每日督导发现以及动态收集的保供企业诉求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确保全市生活物资
  • 我们为他的技能组设计了共享经验值、操控小龙灵魂的能力,以帮助他在下路双人线成功发挥,但是我们最终了解到:大多数玩家并不喜欢因为特定英雄的出场就彻底改变线路/游戏
  • 九零后,零零后,已进入月光族行业,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的生活节奏,打零工也催生了零工经济的时代,我曾经问过几位大学生,我问他你的计划是什么,他说,
  • Auther:楚沐风想去古巴 进入海明威的世界 感受老人与海 坐坐老爷车 来一杯mojito 再点上一根雪茄 随处晃一晃 跟当地人闲聊几句 高兴了就随风起舞
  • 出道之路之后庾恩利也没有发布任何作品,只是在晒一些自己和朋友的自拍照,而大家依然对这个新出道的小明星不太关注,称呼起来还是伊能静的儿子。#姜云升[超话]#这个字
  • 我家在盐城你可曾来过 这里是东方湿地黄海明珠 绵延的滩涂奔跑的麋鹿还有那丹顶鹤在翩翩起舞我家在盐城你是否听过这里是百河之城 物产丰富枯枝的牡丹神奇五谷树还有那厚
  • #林俊杰[超话]# 市场和大众对老林的概念一直标榜和停留在中规中矩的情歌歌手,然而其实从出道的[乐行者]开始,他就已经融合了科技和未来的主题概念,在R&
  • [航母]备注:我本来是想做玉米烙的,结果因为料多了+全倒进锅里了,做成了有1cm+厚度的玉米蛋糕[单身狗]但做出来的结果也是真的不错!下次做的时候同样的量把玉米
  • 如果“停运损失根本就不应该或者不可以正常覆盖在乙和丙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的理赔范围以内”那么,一审法院以《涉案合同条款》为依据,不判决丙保险公司赔偿停运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