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一切智慧,皆在穿衣吃饭、行止动静之中!

《金刚经》是佛教界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部经典,此经阐述的是佛教最高的般若智慧,却尽显于佛陀的日常生活当中,正所谓“大道至简”。

我们看经中开头的这一段文字: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段文字看起来非常简单,就是世尊的寻常生活。以前佛说大经,往往都是场面宏伟,放光动地,为什么这次却用日用寻常小事开头呢?其实这就是不言之教,是世尊以身作则,做给我们看的,其中含义颇深,不可小看。要知道,极其平常的小事之中,往往隐含着极其高深的大智慧,这才是本经的奥妙之处。下面总结了本文的七条含义,与大家分享:

一,“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世尊示现著衣乞食,奔走尘劳,这是为了显示佛的无我相,世尊虽然是佛,但并不住佛相,还跟一个凡夫一样,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朴实无华。《金刚经》的宗旨,就是破除我执,现在世尊示现无我,并且不说一字,彻底彰显了无我相、无法相、无非法相的佛理,这就是不言之教。

“著衣”,我们都知道佛陀当时的出家人,生活很简单,就是三衣一钵,三衣就是三种衣服,分别是五条衣、七条衣、九条衣。出家人的衣服都是由方块布缝制而成的,方块大的就叫五条衣,方块小的叫九条衣,中间的叫七条衣。日常坐卧时穿五条衣;讲经说法时穿七条衣,也叫上衣;出入人烟密集的地方,或者大都市,以及王宫等,就要穿九条衣,也叫大衣。现在世尊要入城乞食,所以就要著大衣,意在显示世尊以身作则,严持戒律,“持钵”也是这个意思。

二,“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乞食的意义很多,一是降服我慢,不贪口腹之欲,别人给什么就得吃什么;二是令见到的人生惭愧心,出家是为了度众生,想度众生就必须修苦行,众生见到后,就不忍心再贪图口腹之欲,就会生惭愧心;三是给人修布施的机会,也是帮人种福田。

“次第”,就是说挨家挨户去乞食,不加拣择。但并不是说把城中每户人家都挨个乞食一遍,好的留下,不喜欢的扔掉,那不行。乞食是有规矩的,或者乞食到钵满,或者乞食到七家,就不能再乞食了,这也是戒律,也体现了修行者的平等心。

三,“还至本处”,这四个字意思也很深,无论是乞食到钵满还是乞了七家,就应该回到原来的地方了,不能恋恋不舍。而我们凡夫,为衣食生活终年忙碌奔波,但却不懂得适可而止,一心向外驰求,欲望无穷无尽,却从来都不知道返照本性,心只要一出去,就收不回来了。

四,“饭食讫,收衣钵”。《涅槃经》云:“如来之身,非杂食身”。其实世尊本身是不需要乞食的,那究竟为什么还要示现乞食,又说饭食讫呢?

无非还是为修行人做个示范,乞食的三种意义上面已经讲过,现在佛既然已经乞食了,如果不食的话,那么布施饭食众生的福报就不会圆满,所以佛很慈悲,为了令众生满愿,也就经常随大众一起吃了。

“收衣钵”,吃完饭后,就要把衣钵收起来,这是示现我们要学会收心,学会放下,如果不收,心中就难免会有挂碍,就不能安心修道。

五,“洗足已,敷座而坐”。为了保护众生,不误伤生命,佛都是光着脚乞食的,所以脚上不免会沾染尘土,所以要洗一下。“敷座”就是展开坐具、坐垫。修行人的常态一般都以结跏趺坐为主,因为在行住坐卧之中,行走容易掉举,住又容易疲劳,卧又容易昏沉发困,只有坐最合适,所以出家人中有很多练不倒单的。

六,圭峰大师说:“戒能资定,定能发慧,故以戒定发起”。佛家讲戒定慧三学,没有前面的戒定,后面的慧就是狂慧,不是正慧。这段文字中,“乞食”就是在修戒,“敷座而坐”就是在入定,而本经的主旨,就是讲佛教最高深的般若智慧,所以开头才有了这一段文字,正是为了补足本经的戒和定,佛菩萨为度众生,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呀!

七,这段话也告诉我们,佛法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佛法不离生活,生活不离佛法。在饮食起居、日常生活中去降伏我们的妄心,去历事练心,就是修行。既不厌恶劳作的辛苦,又不贪恋物质的享受,既不执着空,也不执着有,空有两边都不执着,这就是般若智慧,这些道理,必须在穿衣吃饭中体会,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而不是空谈妄想。

南无阿弥陀佛

「都摄六根」:入手处在摄耳谛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开口心中默念,都必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这是念佛的秘诀。

信、愿、行三资粮,是莲宗的纲要。都摄六根,是念佛的秘诀。知道这纲要、秘诀二者,就不须再问他人了。

(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今人若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绝无实证之希望。

(二)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而摄心之法 ,唯反闻最为第一。

(三)念佛下手,最要莫过于听。听则心沉而一,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

(四)当时常自念自听!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注重于听之一法耳。

(五)念佛之要,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欲“都摄六根”,只长听自念之佛声,则得之矣。

(六)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

(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心念、耳听,字字句句,念得分明,听得分明,便是往生正因。

(八)都摄六根而念,为净念。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即是都摄六根之下手处,切须注意!

(九)听即都摄六根之法。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用之皆有益而无弊。凡一切人皆以谛听为告之。

(十)念佛一法,理极高深,事甚平常。欲求心佛相应,第一是志诚恳切;第二是听,反闻念佛声。诚、听兼到,昏散自除。

(十一)摄心方法,种种不一。随其人之根器用之,自得其益。若夫最为切要之法,总不过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字。

(十二)念佛要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从朝至暮念,从朝至暮听。比贪多贪快而含糊不清,功效悬殊也。

(十三)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一字一句,勿令空过。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

(十四)《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即是摄耳谛听之法。当依此而念,不至仍旧妄想纷飞。

(十五)所言心、口、耳悉令清楚者,即都摄六根之法则也。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心、口念而耳听,眼鼻决不至向外驰求,身亦不至倨傲放肆。今人念佛,多多都是不肯认真,故无效耳。

(十六)须心口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默念,亦须常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中之声,固明明了了也。

(十七)无论声默,均须摄耳谛听。能常听见念佛的声,则心自归一。此法最稳当。无论上、中、下根,均可得益,绝无受病之虞。

(十八)都摄六根,入手在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开口心中默念,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诀也。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

(十九)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能志心谛听,与不听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悬殊。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和益,有利无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

(二十)当念佛时,或声或默,均须摄耳谛听。不令一字一句,滑口念过。大势至菩萨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即此随念随听之一法也。果依此说,决定往生。若或讨巧,定成大拙。自误误人,害岂有极。

(二十一)须知都摄,注重在听。即心中默念,也要听。以心中起念,即有声相。自己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听得清楚,则六根通归于一。校彼修别种观法,为最稳当,最省力,最契理契机也。

(二十二)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论行住坐卧,常念佛号,或声或默,皆须听己念佛之声。倘能如是,则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凡所作为,皆悉顺遂。

(二十三)吾人果能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

(二十四)念佛必须摄心,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皆须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须摄耳谛听,字字句句,纳于心中。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大势至所谓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者,即此是也。文殊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者,亦即此是也。

(二十五)念时须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听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不开口,心中默念,亦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以心一起念,即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朗朗。能常听得清楚,则心归一处,神不外驰。故眼也不他视,鼻也不他嗅,身也不放逸,故名都摄六根。如此念佛,名为净念。以摄心于佛号,则杂念虽尚未全无,然已轻减多多矣。若能常常相继,便可浅得一心不乱,深则得念佛三昧矣。

(二十六)无论行、住、坐、卧、声、默 ,都要字字句句,心中、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默念不开口,心中仍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与开口朗念无异。此为念佛最切要之妙法,且不吃力。《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耳能听得明白,则六根都摄无遗矣。如此而念,名为净念。净念能常相继,则可得念佛三昧矣。

(二十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则由三昧宝,证实相宝,方知此宝,遍满法界。复以此宝,普施一切。

 (二十八)当杂念起时,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许它在我心里作怪。果能如此常念,则意地自然清净。当杂念初起时,如一人与万人敌,不可稍有宽纵之心;否则彼作我主,我受彼害矣。若拼命抵抗,彼当随我所转,即所谓转烦恼为菩提也。汝能常以如来万德洪名极力抵抗,久而久之,心自清净。心清净已,仍旧念不放松,则业障消而智慧开矣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hui较好及以上][不要带]
居家之善,无非勤俭持家,孝养父母,严教子女。
尽心为善,定可由小成大,由卑而高,由近至远。
行一件善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恶事,寝食难安。
善不在大小,能行即可;善不求日增,能恒即可。
孩童少年成人皆要育其善心,不可使其纵欲妄为,否则贻害无穷。
一口之善,可传十里;一人之善,可传千里;一书之善,可传百世。
天下虽兴,好战必亡,好仁必昌;天下虽兴,好恶必亡,好善必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没有方便的智慧是什么情形呢?就是有些人会想,一切法是空性、无相、无愿,于是认为没有相好、没有佛净土、没有众生可成熟,想完全没有,即是缺乏方便的智慧,那是会生病的
  • 而在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在被人体摄取后很容易吸收,所以多吃点葡萄能有效固血养生,对于需要补血的人群是养血理气的佳品。  2:葡萄中所含的各种有益健康的营养成
  • 理发师中文名叫金罗宾逊,他的客人不少都是圈里的人,比如国荣,梅艳芳,刘嘉玲,张曼玉,关之琳等,他还是巴黎时装周造型设计指导,怪不得收费这么高网友表示:对于一个没
  • #回归传统适用当下[超话]#泸州连日的阴雨终于结束了,换季降温正好赶上了灯芯绒的到来,so拾一下,去忠山公园溜溜弯,释放工作压力,聆听聆听山涧声音,顺便吸个氧!
  • 他先忍不住尝的是大闸蟹,边吃边细心告诉大家怎么吃蟹,当他介绍公蟹和母蟹不同时,坦言自己喜欢吃公蟹,说公蟹蟹黄更好吃。原来,谢霆锋也有搞错的美食?
  • 数据来源/大象山教育智库、幼师口袋但这个高出一截的数字,也只是“相对而言”罢了,和幼师所在地其他行业的薪资水平相比,北京、上海的幼师们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在这
  • 不过光看我吹彩虹屁也不行,乐纯的好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建议新粉都来试试,相信你们亲口尝了以后,也会打心底觉得好吃!每一条我都给马住,到时候会毫不客气地回访
  • 牙齿当然也很重要,一个好的牙齿能让笑容变得更明媚阳光~牙套后感觉整个人气质都不一样了,闺蜜说笑起来更动人啦,还说变化太大她也想去整牙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 这时候胡歌找到导演说:“导演,唐嫣有点事耽搁了,要不一会她来了,你就装生气吧。因为改换了心态,所以一瞬间导演还真就不生气了,就等着唐嫣过来,装个生气给她看。
  • (zyl2022年春晚舞台官 方认证压轴,春晚比一场商业活动逼格高多了)2.当天大秀,zyl提前到场,东方明珠背景拍照,此时东方明珠未亮,(刘jialing也是
  • モブを待ち受けるBL世界で今度は何が起こる!?前作(シーズン1)のラストで、クラスメイトの菊池(伊藤あさひ)への思いに気づき、ついに「好きだ!晴れて“モブ(=そ
  • 直至2013年,国内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但整个行业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标志性的龙头企业。1999年,曹玉美开始创业,主营花卉种子。
  • もしインターネットがなかったらこうやっておまえらを罵倒することもできずおまえらは自己中で身勝手な都合のいい妄想に支配されてやりたい放題で俺はとっくに死刑囚として
  • 5月6日,9:30到白寨镇王寨河大队部附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9:51—18:00左右在工作地上班。5月6日—7日,除在现住址1小区进行核酸检测外,其余时间
  • 如果,这一刻你还在这里”将会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盛夏如缕的阳光盛开在最美好的花季,偏偏十几岁的你选择了离开…… 成长”就像台风过境,其间酸甜苦辣的心情一瞬间就塞
  • #早睡早起# 天天都睡午觉导致我天天熬夜[泪][泪][泪]一到晚上精神倍棒……今天开始一定要改变[加油]#拖延症# 假期里我其实有个PPT任务,还没有开工[失望
  • [心]⭐一只小小的灯芯98:老好看了[doge]自然,舒服,我买的年抛今晚0点【29.9】yiwaeye伊娃爱 金陵十二钗系列日抛10片官旗活动0-1000度可
  • 这可是宝藏男孩一枚,中说得很不错,也让不少网友好奇,林景云nunew是华裔吗?这可是宝藏男孩一枚,中说得很不错,也让不少网友好奇,林景云nunew是华裔吗?
  • 回国转租 位置超好 现房两间~租期:7.27-9.30房间1: 一楼带独卫和阳光房,原155不包bill,现135包bills,可小刀房间2:二楼共享卫浴,房
  • #面相预测#从面相中看,淡眉加眼漏神,身边少贵人;同时眼尾下垂,卧蚕黯淡无光,感情婚姻上亦容易多发矛盾,宽阔的印堂也给了渣男有机可乘;凹陷的奸门与凹凸不平的耳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