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抽查儿童家具 宜家抽屉柜等进不合格名单】针对消费者投诉、举报集中及质量问题较多的儿童家具产品,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集中执法力量对宜家家居、红星美凯龙、欧亚美等16个商场内24家企业和天猫、京东、拼多多、考拉海购4个网络交易平台销售的儿童家具进行了监督抽查。

2021年11月30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抽查结果。

经检验,有19批次不合格。

检验项目涉及结构安全、力学性能、有害物质限量和警示标识4大类。

其中,不合格项目分别是木家具产品甲醛释放量、表面涂层可迁移元素、边缘及尖端、孔及间隙、稳定性试验、推拉件强度试验、推拉件防脱离试验、结构安全-其他和警示标识9项。

一是甲醛释放量不合格,有5批次;表面涂层可迁移铅(Pb)元素不合格,有1个批次。

如朱利沙(个人)在拼多多销售的标称由常州市中淘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儿童床头柜(规格型号:未标注;生产日期或批号:未标注),甲醛释放量实测为8.5mg/L(标准值应≤1.5mg/L),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不符;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卡维芝嘉家具经营部销售的标称由上海拷拉家具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床头柜(规格型号:未标注;生产日期或批号:未标注),可迁移元素铅(Pb)实测为190.4 mg/kg(标准值应≤90 mg/kg),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不符。

甲醛释放量、表面涂层可迁移铅(Pb)元素都是有害物质。

长期生活在甲醛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重金属危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恶心、沤吐等症状。

二是边缘及尖端不合格,有7批次。

不合格商品棱角及边缘部位与标准要求不符。

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栖居家具经营部在红星美凯龙销售的标称由徐州市华旭家具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床头柜(规格型号:G05 ;生产日期或批号:未标注),柜顶板后侧两端外角倒圆半径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标准值应≥10mm);

徐州蓝旭格家具有限公司在拼多多蓝旭格旗舰店销售的套格书柜(规格型号:未标注 ;生产日期或批号:未标注),柜顶板后侧两端未倒圆(标准值应≥10mm)。

边缘及尖端是结构安全要求。

儿童都比较活泼好动,但其安全意识较低,若有尖锐的危险外角,容易造成撞伤、擦伤等直接伤害。

三是孔及间隙不合格,有1批次。

不合格商品间隙实测值与标准要求不符。

徐州梦童商贸有限公司在拼多多销售的(未标注生产企业名称)101S儿童绘本架(规格型号:未标注 ;生产日期或批号:未标注),移门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实测为5-12mm(标准值应<5mm或≥12mm),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不符。

孔及间隙是结构安全要求。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如果孔及间隙不符合标准,儿童手指可能深入这些孔洞或间隙中,卡住造成伤害。

四是稳定性试验不合格,有2批次。

揭阳市聚力共赢贸易有限公司在拼多多聚力共赢家居专营店销售标称由广东惠众塑胶五金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双开门收纳挂衣柜(规格型号:未标注;生产日期或批号:未标注),搁板倾翻(标准要求应无倾翻);

张伟建(个人)在拼多多安逸熊家居馆销售的高级床头柜(规格型号:未标注;生产日期或批号:未标注),有推拉件的小柜倾翻(标准要求应无倾翻)。

两批次产品稳定性均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不符。

儿童活泼好动,喜爱攀爬,该指标不合格,儿童在玩耍时小柜或搁板可能会倾翻,甚至砸伤、压伤儿童。

五是推拉件强度试验不合格,有3批次。

如上海极滇贸易有限公司在考拉海购销售的标称由可优比母婴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KUB可优比-爱诺收纳柜升级款(规格型号:58*40*93cm;生产日期或批号:未标注),推拉件出现脱落(标准要求零、部件应无断裂、豁裂或脱落),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不符,另外,该批次推拉件防脱离试验中,推拉件出现脱落,推拉件防脱离试验也不合格,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不符。

推拉构件强度和防脱离试验是结构安全要求。该指标不合格,若推拉构件内存储物品较重,儿童在使用推拉构件时,导轨可能会发生弯曲变形、脱出轨道,严重时会掉出柜体、存在砸伤儿童风险。

六是结构安全-其他不合格,有4批次。

如上海亚丹办公家具有限公司在天猫销售的对开门衣柜(规格型号:JLY60-T WH;生产日期或批号:未标注),无固定产品于建筑物上的连接件(标准要求所有高桌台及高度大于600mm的柜类产品,应提供固定产品于建筑物上的连接件,并在使用说明中明示安装使用方法),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不符。

儿童柜类产品或高桌台过高,产品重心位置会升高,很容易产生倾倒,此类产品若没有固定产品于建筑物上的连接件,会存在砸伤儿童的风险。

七是警示标识不合格,有14批次。

不合格商品未标注“3岁~6岁”、“3岁及以上”或“7岁及以上”年龄段、“注意!只允许成人安装,儿童勿近”等警示语。

如上海宜家家居有限公司浦东分公司在宜家家居销售的标称由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BUSUNGE布松纳两斗抽屉柜,(规格型号:宽度80厘米,深度52厘米,高度140厘米;生产日期或批号:2021-02-04),标示的使用年龄(岁):0+(标准要求应在使用说明中明确标示产品适用年龄段,即:“3岁~6岁”、“3岁及以上”或“7岁及以上”),此项与标准要求不符。

警示标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

由于儿童安全防范意识较低,相应的警示标识可以警示儿童和家长防范未知风险,保证儿童安全使用产品。

根据抽检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库存产品、在售产品全面清理,并对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经营者依法调查处理。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在网络交易平台选购儿童家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购儿童家具时,应关注产品介绍中有没有提及产品执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 28007-2011 《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应选购标注该标准的产品,并重点查看报告中结构安全、警示标识、有害物质等是否合格。另外,应特别关注产品介绍中有没有关于适用年龄段的说明,尽量选购标识符合标准的产品。

二、选购儿童家具时,要注意棱角及边缘是否经倒圆或倒角处理,且没有危险突出物,防止儿童磕伤、碰伤;要注意刚性的孔及间隙应小于6mm或大于等于12mm,活动部件间间隙应小于5mm或大于等于12mm,以防止夹伤儿童手指;要注意盖、门及类似装置不应配有自动锁定装置,尽量避免选购有危险挤压、剪切点的产品,以防意外移动或折叠;要注意抽屉、键盘托等推拉件应有防拉脱装置,防止儿童意外拉脱造成伤害。另外,购买高桌台及高度大于600 mm 的柜类时, 要查看是否有固定产品于建筑物上的连接件, 并在使用说明中明示安装使用方法;除转椅外,要注意安装有脚轮的产品应至少有2个脚轮能被锁定或至少有2个非脚轮支撑脚。

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唐朝以后长安为何成了废都#
关中利于争天下但其实不利于守天下。
历代定都关中的朝廷,要么如周人一样,起自西方,面临着东方大敌;要么就是秦国的路子,由于继承关系在政治上被要求定都于斯。真正平定天下后,深思熟虑要定都关中的,只有朱元璋一例,但是最后他没迁。反倒是其他一开始定都关中的朝代,除秦与西汉外都会在稳定控制关东的时代,于关东制造一个备份首都,由天子带着朝廷经常性地前往关东生活工作。

搞清楚为什么定都关中的统一王朝,会喜欢在关东备份首都,其实就能很好地解释唐朝以后关中——即本题题干中的长安——因何失去首都区地位。
最基础的问题,就是关中的生物承载力不高。

讲真,关中是“八百里沃土”、“天府之国”没错,但它也就那么大啊。以西汉为例,关中平原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四十分之一(0.025)左右。它就算竭尽全力,那自然也只能供给起四十分之一的人口,强求它凭自身供应更多的人口,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首都聚集效应”,不仅会发生在今天的北京市,也会发生在古代的京兆尹辖区呀。西汉末左扶风、右冯翊、京兆尹加起来管有240万人口,当时全国人口最多6300万,则三辅——亦即关中平原——承载了全国0.04左右的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中平原等于是超负荷运作,很容易让朝廷感觉到生存压力,进而想搬迁首都。
更何况关中的“沃土”,也需要挤挤水分的。
为什么秦国要修郑国渠?
为什么汉代要修白公渠?
为什么汉武帝要开成国渠?
为什么唐代要开三白渠?

我懒得翻水利文献了,总之就是关中的土也不是一直优良的。既有冰河时代遗留的盐碱地、沙地,也有由于长期超负荷住人被屎尿腌得盐碱化的土地,同时多得是缺水灌溉的旱地。这些土地严重影响了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上限,导致关中能承载的人口很难突破300万大关。而对于统一王朝而言,它们的“首都圈”光政府相关的人口(包括军队和各种家属、仆人等)就很容易逼近百万之巨。若久都关中,真的很难养活这么些人啊......

其次,山河险要让关中的物资输入变得困难
魏惠王总结了古代救灾、养活没饭吃的人的基本套路: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总之就是“把人运到有饭的地方”,或者“把饭运到有人的地方”。关中的地理形势,让它易守难攻,同时也让“把人运出去”和“把饭运进来”,变得十分困难。
首先谈一下“把饭运进来”的困难。

举个官场的例子吧。赵宋有个叫“三门白波发运司”的机构,专门管理汴梁到长安之间的黄河—渭河水运,牵涉到京畿、京西、陕西三个路,管辖河道长度约六百公里。与之对等的有一个叫“江淮六路发运司”的机构,负责收集荆湖南北路、淮南路、江南东西路、两浙路总共六个路的物资,运到汴梁,管辖河道长度......半个长江一条汴河吧。这两个都是文官待制以上可任,理论上可以算平级机构。宋人将这两个差异巨大的机构,算作平级,应是考虑到了黄河水运,特别是三门峡水运的困难性。

三门峡地理因素导致的水运困难,其他答案有讲,我就不多言了。主要提一下古人为了解决三门峡问题创造出的方法——即绕过三门峡。
河运者,至三门之东,置一仓。既属水险, 即于河岸傍山车运数十里。 至三门之西,又 置一仓。每运至仓, 即般下贮纳。
谁都知道货运直达比中途中转要省很多时间和消耗,三门峡这里闹得要中转两次,其间的消耗那自然是:

巨万。
如上,饭是真的难以进入关中,所以大家一般都采取“把人运出去”的办法。
远自汉武帝周游河北,近到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就食东都”,都是现成的例子,我不展开讲了。但这些例子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大统一王朝在承平日久之后,由于关中平原生物承载力的有限,必然要去更广阔的平原(华北平原)以求养活朝廷和聚集在首都的附属人口之现实。
综上所述,关中地区确实比较难以应付天下太平后的情况,是不利于“守天下”的地区。
下面我简要地讲一下大统一朝廷,其各自定都的情况吧:
西周:原住民,后来去修了洛邑,周王长期在洛邑经营东方;
秦:周王封他在此,还没来得及挑战关中生物承载力极限就完蛋了;
西汉:景帝时第一次从关东调粮食入关,武帝时形成三河(河东、河内、河北)米数十万石入关的定例,同时由于迁富户作陵邑的副作用,民间有自发向关中运输粮食的动力,就这样关中地区的人口增长率还是很低的,足见关中生物承载力对人口的负面影响;

东汉:“关中遭王莽变乱,宫室焚荡,民庶涂炭,百不一在。”且汉初刘邦想都洛阳、新初王莽想都洛阳、甚至更始帝都想都洛阳......
魏晋:住在汉朝的城里;
南朝:我们承认长安和洛阳是两京来的......
北魏:“中华正统在洛阳”;
西魏北周:被挤到没人的关中去的......成天都想打下洛阳,周武帝要么住洛阳要么住邺城硬是把长安托付给了杨坚;
东魏北齐:邺城的墙厚,太行的山高啊;
隋:杨坚起家雍州,杨广还是跑到洛阳去了;

唐:前期住在长安,要经常去洛阳吃饭,后期住在长安不用去洛阳吃饭,因为连年战乱保证了关中的人口一直没超过200万......开元时关中平原所在的京兆府、岐州、华州、同州有49.4819万户,约247万人,元和时,以上地区总计25.5098万户,约127万人......当然后期武宗-宣宗中兴大唐,关中的人口还是增长了起来,搞得唐懿宗和他儿子因为粮运不进来饿了两个月......
再往后,五代蜗角之国,根本没有运粮食进关中的能力,除了后唐象征性都了一下长安洛阳,其他人都老老实实地窝在汴梁吃饭。宋人因循苟且,继续窝在汴梁吃饭。
而且宋人其实不止吃江淮六路发运司运来的南方饭,梁山泺里走来的山东饭、大名府下运来的河北饭,大宋汴梁城一概通吃。

再加上个南方大开发啊,西夏烦得要死啊之类的侧面因素,宋金就都不考虑关中作为都城了。金哀宗那么衰了,照样是宁愿死河南不愿入关中,他们对于关中难于吃饭的认知可谓根深蒂固。
大元:忽必烈在开平登基,开平进河北遇到的第一个大城市就是金中都,那就金中都吧;
大明:其实以大明后期国用一半花在漕运上的态度,朱元璋完全可以定都西安,只要疏通一下黄河入海口就能保证南米西运,比起现实中为了给京杭大运河蓄水搞得淮北民不聊生还要好一些,可惜啊......
大清:一开始挺穷,将就着用大明的遗产,后来时刻准备回老家,也就不搬迁了。

哎呀,总之就是:
关中本身有局限性,定都于此本就必然会面临窘迫的境地,然后加上其他答案里提到的天气变化啊、东北的敌人啊之类的因素,还有懿文太子病死之类的偶然,促成了关中丧失首都圈地位,长安成为废都

强寒潮来袭,是在“啪啪打脸”全球变暖吗?

“好冷啊!”“雪真大!”立冬前后,一场大范围强寒潮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遭遇大暴雪。雨雪和大风,让人们感到异常寒冷。

11月8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又是“三警齐发”,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和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与此同时,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会议的议题是: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变暖。

为啥要控制全球变暖?让冬季温暖一些难道不好吗?这样猛烈的强寒潮是不是在“啪啪打脸”全球变暖的判断……

带着强寒潮给大家带来的问号,经社君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聊了聊“天”。
一问

这次寒潮带来“断崖式”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猛烈的强寒潮是不是在“打脸”全球变暖的说法?

周兵认为,强寒潮与全球变暖看似对立,其实并不矛盾。全球变暖不像简单的连线题那样,直接对应着“暖冬”“冷冬”或“某次过程冷不冷”。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偏高趋势,当受气候事件影响时,个别年份仍会出现冷暖波动,会有强寒潮发生。

强寒潮是一种较为极端的天气事件。事实上,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年来全球极端冷事件并不罕见。我国冬季极端冷事件时有发生。

当前,全球变暖总体趋势没有改变。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指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三个年份之一;过去五年(2016—2020年)和过去十年(2011—2020年)分别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和十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十年都比1850年以来的前一个十年更热。
二问

为什么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冷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强度往往非常强?

周兵说,在全球持续变暖背景下,我国冬季平均气温整体呈增暖趋势,1961年以来每10年气温上升0.41℃,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时有冬季气温偏低的年份,例如,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严重。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冷事件强度在增大。全球变暖改变了全球大气环流经向度等特征,并通过海—气、陆—气相互作用影响到局地的气候。例如,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冬将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拉尼娜事件的出现常常和冷冬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中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度加大,造成冷空气频繁南下。

此外,北极增温也是极寒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全球的2—3倍,是全球变暖的放大器,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在增温趋势下,北极涡旋减弱,极涡内的冷空气分裂南下,会使得相关地区气温明显降低。
三问

能不能别再控制全球变暖,让冬季温暖一些难道不好吗?

周兵说,有人可能会认为,不再严格地控制全球温升,让寒冷的冬季更暖和,可以让大家少受点寒潮冷冬之苦。但那是不现实的。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蓝皮书表明,近年来我国极端冷事件次数总体是减少的,但极端冷事件的强度并未减弱。也就是说,伴随着全球变暖的,往往并不是普遍而均匀地升温,而是像跷跷板一样,要么极端的热,要么极端的冷。气候变化还有一个现象,湿者更湿、干者更干、热者更热。这与世界气象组织预言的人类将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相一致。

近期国内外发生的种种极端天气,再次向人类敲响警钟——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给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和风险,是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全球变暖更多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强化碳排放约束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温升幅度,是极有必要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今年8月发布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显示,气候系统各圈层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未来气候将继续增暖。

各国应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和应对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这正是现在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目的。
四问

今年以来我国的平均气温仍然在上升吗,预计今冬会很冷吗?

周兵表示,我国是季风性气候显著的国家,冬季受东亚冬季风的影响,来自极地或中高纬度的强冷空气会通过多个路径影响我国。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结果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年份,空气的活跃程度相对要明显一些。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

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与全球变暖趋势并不矛盾。今年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复杂,气候显著异常。截至10月27日,全国平均气温(12.7℃)比年同期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贵州、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宁夏、江西、西藏、上海、湖北、广西和安徽这13个省(区、市)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气候变暖仍是我国及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旋律。

齐鲁壹点
83.9万粉丝
关注
强寒潮来袭,是在“啪啪打脸”全球变暖吗?

齐鲁壹点
11-08 22:04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官方帐号
关注
“好冷啊!”“雪真大!”立冬前后,一场大范围强寒潮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遭遇大暴雪。雨雪和大风,让人们感到异常寒冷。

11月8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又是“三警齐发”,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和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与此同时,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会议的议题是: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变暖。

为啥要控制全球变暖?让冬季温暖一些难道不好吗?这样猛烈的强寒潮是不是在“啪啪打脸”全球变暖的判断……

带着强寒潮给大家带来的问号,经社君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聊了聊“天”。


11月7日至8日,辽宁省锦州市普降大雪到暴雪,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清理积雪。(朱夫昕/人民图片)

一问

这次寒潮带来“断崖式”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猛烈的强寒潮是不是在“打脸”全球变暖的说法?

周兵认为,强寒潮与全球变暖看似对立,其实并不矛盾。全球变暖不像简单的连线题那样,直接对应着“暖冬”“冷冬”或“某次过程冷不冷”。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偏高趋势,当受气候事件影响时,个别年份仍会出现冷暖波动,会有强寒潮发生。

强寒潮是一种较为极端的天气事件。事实上,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年来全球极端冷事件并不罕见。我国冬季极端冷事件时有发生。

当前,全球变暖总体趋势没有改变。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指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三个年份之一;过去五年(2016—2020年)和过去十年(2011—2020年)分别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和十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十年都比1850年以来的前一个十年更热。


11月6日,宁夏银川市迎来降雪天气。宁夏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二问

为什么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冷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强度往往非常强?

周兵说,在全球持续变暖背景下,我国冬季平均气温整体呈增暖趋势,1961年以来每10年气温上升0.41℃,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时有冬季气温偏低的年份,例如,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严重。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冷事件强度在增大。全球变暖改变了全球大气环流经向度等特征,并通过海—气、陆—气相互作用影响到局地的气候。例如,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冬将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拉尼娜事件的出现常常和冷冬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中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度加大,造成冷空气频繁南下。

此外,北极增温也是极寒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全球的2—3倍,是全球变暖的放大器,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在增温趋势下,北极涡旋减弱,极涡内的冷空气分裂南下,会使得相关地区气温明显降低。


11月7日,山东省邹平市迎来寒潮降雪,黄山街道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把志愿者送来的棉被送到老人房间。(董乃德/人民视觉)

三问

能不能别再控制全球变暖,让冬季温暖一些难道不好吗?

周兵说,有人可能会认为,不再严格地控制全球温升,让寒冷的冬季更暖和,可以让大家少受点寒潮冷冬之苦。但那是不现实的。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蓝皮书表明,近年来我国极端冷事件次数总体是减少的,但极端冷事件的强度并未减弱。也就是说,伴随着全球变暖的,往往并不是普遍而均匀地升温,而是像跷跷板一样,要么极端的热,要么极端的冷。气候变化还有一个现象,湿者更湿、干者更干、热者更热。这与世界气象组织预言的人类将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相一致。

近期国内外发生的种种极端天气,再次向人类敲响警钟——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给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和风险,是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全球变暖更多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强化碳排放约束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温升幅度,是极有必要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今年8月发布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显示,气候系统各圈层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未来气候将继续增暖。

各国应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和应对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这正是现在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目的。

四问

今年以来我国的平均气温仍然在上升吗,预计今冬会很冷吗?

周兵表示,我国是季风性气候显著的国家,冬季受东亚冬季风的影响,来自极地或中高纬度的强冷空气会通过多个路径影响我国。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结果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年份,空气的活跃程度相对要明显一些。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

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与全球变暖趋势并不矛盾。今年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复杂,气候显著异常。截至10月27日,全国平均气温(12.7℃)比年同期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贵州、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宁夏、江西、西藏、上海、湖北、广西和安徽这13个省(区、市)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气候变暖仍是我国及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旋律。

五问

我们平时常听到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周兵说,人们经常混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气候变化有两个重要的事实支撑,即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

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总体上是缓慢的,而现代气候变化是快速的。近百年的现代气候变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共同造成的,近50年的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

六问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怎样有效应对寒潮和极寒天气?

周兵表示,大范围极端冷事件容易给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需高度重视并加强防范和应对。

一是要重视极端冷事件的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社会和公众往往容易忽视极端冷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应强化对极端冷事件的应对举措,完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提高联合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和危害。

二是要加强致灾机理研究,提高预警能力。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全球变暖导致极端灾害频发,强度增强,要加强对冬季极寒事件的跟踪分析,进一步开展归因与致灾机理研究,提升气候变化监测预测、影响评估水平,进一步提高灾害风险预警能力。

三是继续做好冬季低温天气影响防范。预计明年1—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比常年同期偏低,发生阶段性极端寒潮事件的可能性大。各地需要继续防范低温天气的不利影响,做好煤电油气等能源调度和供应保障,做好春运保障工作,加强森林草原和城乡防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八点才开完会的玥玥下班就来接我去喝酒,一打开副驾门整个被她温暖到谢谢群里的三个姐妹,陪我叨逼叨一年又一年,还有很多年许愿和我琪能够早点见面,明年一定一起实现新疆
  • [哼] #与德国足球有关的事儿# WDR-Bericht über Sicherheits-DienstMutmaßliche Salafisten in
  • 青空守候这只我夏天用上脸会有一点收干的感觉,但是不拔干,出汗出油后好一些,干皮其他季节可能会觉得干。防晒剂配置上来说,豆乳防晒只有氧化锌和极少量的二氧化钛,青空
  • 70年来,西藏电信传承红色电信基因,坚守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克服高寒缺氧,跨越高山峡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通信建设奇迹,实现西藏通信水平从“能力落后”到“云
  • #阴阳师##阴阳师[超话]#我居然是16年12月31号开始玩的阴阳师,那应该也算是元老级人物了塞,记得最开始玩的时候我还在读大学,现在教的学生高中都快毕业了。还
  • #正果书堂##正果咖啡、茶# 你与我,记录珍贵时光岁月流转间,以珍贵而特别的方式记录与爱有关的时光。与生活有关的每一个心动片段,都想要与你分享。
  • 让人欣慰的是,过了两天那个买主又来了,还是决定买他的房子,并说:“您那么讲诚信,又把房子的缺陷告诉我,令我备受感动,您的房价我加到七千两。”母亲无语,片刻之后又
  • 此运毕竟有庚金盖头,寅木的好处不能淋漓尽致发挥,所以你工作后“个人财运很是不济,工作常碰壁也常换”。今年甲午,工作会变化;明年乙未,正财与日元相合,也与另外两个
  • 不清楚可以问我或评论自助查成都做双眼皮靠谱三甲医院?不清楚可以问我或评论自助查成都做双眼皮靠谱三甲医院?
  • 她拨蓝沁的电话,结果连拨三通都没有人听#宁波婚纱照#终于 到了山脚,夜白羽是累得双腿发麻不听使唤,连走路都成了机械式。她拨蓝沁的电话,结果连拨三通都没有人听#重
  • 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盘法自然显现。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
  • 我一想到,终有一天还是会和爸爸再相遇的,所以这辈子的时间就用来好好陪伴你成长了”瞬间绷不住泪流满面。我没有一开始就看书中的内容,翻阅了作者金鱼酱写给儿子未来的一
  • 所以,以前的人说为了孩子考虑不离婚的,我们90后更在乎自己生活品质和心情。邓婕虽然可以得到爱情,婚姻,但是从一开始就有很多障碍,进门就给别人当后妈,还要答应前任
  • 同时,明星们也不要觉得事情都是粉丝搞出来的,自己可以置身事外。#张忆安[超话]##追星希望爱有回应而不是报应#追星女孩们 要始终记住我们是追星 不是摘星 不要因
  • 자기야..[抱一抱][心] 자몽은 지금 그대 마음속에 어떤 존재일까? 저녁에 외갓집에서 돌아오는 길에.. 나 차안에서 자몽맛 꿀을 주문했다~~ 집
  • 民宿产业的繁荣,也为博后村村民提供了就业创业的机会,他们经营农家乐、小卖部,当店小二、服务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三亚头条新闻# 【担当|立足“产学研”共生业态
  • 如果两人都努力爱对方,给对方爱的包容呵护,给对方爱的理解,这房子里就会长出爱的种子,房子里的每个物件、每个角落都会充满爱的样子。所以想看的婚姻甜蜜的样子,就多注
  • 从涿州高铁到北京西站也就20分钟,每天往返约50块钱,一个星期按22天计算,大概需要1000多块钱即使考虑到高铁出行的成本,在环京涿州租房也远比在西站租租周围租
  • 而在磨合期有很多矛盾,平淡期伴侣态度会冷淡,这些都会激发女生内心的不安,她会变得焦虑、易怒,经常发脾气或指责对方。所以,在你们感情从甜蜜期往磨合期、平淡期发展时
  • 因为虽然这‮方些‬术之间‮其,‬渊源都‮出是‬自《易经》但是立论基础‮同不‬,方法‮异差‬很大,研究的侧重点也很‮同不‬。4、财运方面:‮过通‬八字,‮以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