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
谁言碧山曲,不废青松直;谁言浊水泥,不污明月色。
无病第一利,美誉第一富,友善第一亲,知足第一乐。
一羽试方向,一草识水流。慧眼观天下,妙笔写春秋。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贫家光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丽,气度自优游。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富贵不足慕,贫贱不足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怕贫休浪荡,想富莫闲游。

【先秦文献的“夏”与《史记》的“夏”真的相同吗?】
《夏本纪》以大禹开篇,并称大禹在舜崩三年后“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1]《史记》的这一说法成为当今学者理解夏王朝世系及其时空位置的基础。徐兴海先生指出:

司马迁之前文献记载的中国不是按照朝代的,如《尚书》、《左传》以帝王为线索,如《国语》以国别记述事件,而朝代的概念自《夏本纪》开始,标志着关于中国历史记述的新体例、新篇章,这是司马迁独立思考的新成果。[2]

那么,司马迁这种“独立思考的新成果”是否符合先秦人的观念呢?在《清华简〈楚居〉横空出世,〈史记〉三代框架成疑》这篇文章中,笔者谈到清华简《楚居》、郭店简《穷达以时》以及《帝系》反映出来的历史观念是“夏商并行”。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看看《尚书》、《墨子》、《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所理解的“夏”又是否与《史记》一书相符合。

一、《尚书》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从被先秦文献大量引用的《尚书》来看,被后人称为《虞书》或《唐虞书》的篇章大多被先秦人称为《夏书》。比如,今传本《尧典》本为伏生所传《尚书》二十八篇之一,后被离析为《尧典》和《舜典》两篇。《尧典》的名称,在早期文献引用时并不稳定,如《孟子·万章上》称作《尧典》,《左传·文公十八年》称作《虞书》,《礼记·大学》称为《帝典》,而更多的文献在引用时则称《夏书》。如《左传·昭公十四年》:

(1)《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这条材料可以对应今本《尧典》中皋陶的“作士,五刑有服”。又比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2)《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这条材料在今本《尧典》中作:“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观念中,《尧典》被相当部分人视为夏代作品,而不是“五帝”时期作品。《左传》还引用了大量《夏书》佚文。比如:

(3)《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左传·庄公八年》引)

(4)《夏书》曰:“地平天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

(5)《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左传·文公七年》引)

(6)《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引)

(7)《夏书》曰:“念兹在兹。”(《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引)

(8)《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

(9)《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纳,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左传·哀公六年》引)

(10)《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左传·哀公六年》引)

以上各条,除第九条的“惟彼陶唐”部分见于古文《尚书》的《胤征》,其他全部见于古文《大禹谟》。此外,古文《大禹谟》中还有几条材料曾被其他先秦文献中所引用,我们也列之如下:

(11)《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国语·周语上》)

(12)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从,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墨子·兼爱下》)

(13)《书》曰:“洚水警余。”(《孟子·滕文公下》)

(14)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孟子·万章上》)

(15)《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孟子·万章上》)

今传古文《尚书》中有一部分材料确有较早的史源,但总体上系后人伪作,这是当今学术界的普遍看法。上面第12条为《墨子》提到的《禹誓》,也被收入古文《大禹谟》。从《墨子》自身记载看,《墨子》所称的《禹誓》可能是今文《尚书》的《甘誓》别本。如《墨子·明鬼下》所引《禹誓》即与今本《甘誓》基本一致。

按《史记》的三代历史年代框架来说,“禹征三苗”属夏代建立前的历史事件,故《十三经》本《尚书》将古文《大禹谟》列入《虞书》,而这些内容均被《左传》视为出自《夏书》。由此可以证明,《左传》或者说《尚书》最早的版本均把尧、舜、禹视为夏代历史人物。如果这点被确认,就意味着《史记》的三代年代框架并不可用,而这无疑将对我国的夏文化探索带来重大变化。

二、《墨子》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先秦文献多有将“虞、夏、商、周”并称的例子。如《国语·郑语》太史伯说: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3]

又如《国语·鲁语上》展禽云:

幕,能率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率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4]

《左传》也有这种“虞、夏、商、周”并称的现象,如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说:

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又如成公十三年晋侯使吕相绝秦云: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左传·成公十三年》)

基于这些记载,杨向奎教授曾提出有虞氏的历史地位问题[5],甚至还有学者因此尝试对虞世系进行编制。[6]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左传》、《孟子》、《礼记》等文献里大多都只提“三代”,极少见提“四代”的提法(早期仅见《大戴礼记·四代》等少数文献)[7]。更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往往均把尧舜归入三代,这与《尚书》把有关尧、舜的记载称为《夏书》非常相似。如:

(1)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5页)[8]

(2)然则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8页)

(3)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谁也?曰:“若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天志中》,《墨子校注》,第306页)

(4)何以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吾以昔者三代之圣王知之。故昔也三代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兼爱天下也,从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志下》,《墨子校注》,第320页)

(4)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位菆必。(《明鬼下》,《墨子校注》,第340页)

(5)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贵义》,《墨子校注》,第686页)

杨宽认为,《墨子》把虞、夏、商、周四代称为“三代”,是“因为三代这一个名词用得太熟了”,“一时改不过口头,所以糊里糊涂的混乱四代为三代”。[9]如果《史记》的古史年代框架确然可信,杨宽所论固然可一说。然而,单就《墨子》一书的内证而言,在《墨子》作者的意识中,似虞夏本就是一代。因此,刘起釪说:

《墨子·明鬼》云:“上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墨子》的《尚贤》、《天志》、《明鬼》、《贵义》诸篇都称尧、舜、禹、汤为三代圣王,把尧舜列在夏代,所以有关尧、舜、禹的篇章都称《夏书》。[10]

三、《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夏”代时空差异
《竹书纪年》出自战国魏墓,史料价值极高。《史记》有关战国部分的记载问题极大,“清代以来,很多学者利用古本《纪年》校记《史记》战国部分的内容,成效卓著。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人墨守《史记·六国年表》了”。[11]对于夏商历史部分的研究,《竹书纪年》的价值同样不可低估。然而,由于该书原本散失,此后各家整理所得的辑本无不遵从《史记》的三代结构进行所谓“夏代“纪年排列,因此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竹书纪年》记载的夏与《史记》一致。然而,检视《竹书纪年》相关记录,可以发现这种预设需要商榷。《史记·殷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12]

又《夏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13]

按照《史记》记载的夏商体系来理解《竹书纪年》,则商代积年多于夏代积年。然而,《晋书·束晳传》引《竹书纪年》却说:“夏年多殷。”[14]这说明要么是《竹书纪年》自相矛盾,要么就是《史记》的记载不可信。李学勤教授曾揣测“夏年代殷”有可能是在整理《竹书纪年》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看法,而不认为是本文,但事实恐怕并非这么简单[15]。《史记·魏世家·集解》引荀勖语:

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16]

而杜预《左传·后序》言:

《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17]

又《晋书·束皙传》云:

《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18]

可见,《竹书纪年》所称的夏代纪年是以黄帝为开端的,这与《史记》记录的以禹为开端的夏代大不相同。又《路史·发挥》卷三引《竹书纪年》云:“黄帝至禹,为世三十。”[19]《说文·卅部》有“三十年为一世”之说[20],可见,就《竹书纪年》的内证而言,“夏年多殷”之说是可以成立的。《竹书纪年》多记有昌意、颛顼、尧、舜等事。如《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

《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21]

《大荒西经》郭璞注:

《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22]

《海内南经》郭璞注:

《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23]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

《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24]

五帝被《竹书纪年》视为夏代人物

同书又说:

《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25]

《广弘明集》卷十一:

《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26]

《北堂书钞》卷十七:

《纪年》云:命咎陶作刑。[27]

上引诸条均为唐代及其以前文献提到的《竹书纪年》遗文。根据这些材料可以发现,《竹书纪年》和《尚书》、《左传》、《墨子》等先秦文献一样,均把尧、舜、禹甚至黄帝视为夏代人物,换句话说,先秦人观念中的夏与司马迁观念中的“夏”存在极大差异。按先秦人的眼光来看,夏的年代应以黄帝为开端,至于其结尾在哪里,我们且留到讨论《史记·夏本纪》为什么不记载“后羿代夏”这一重大事件时来分析。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苏轼[超话]#
本来想说一说《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苏轼编造典故的事,结果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更为详尽的考证,那就摸个鱼,直接拷上来了。
作者:方也
链接:https://t.cn/A6xCQ2Y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嘉祐二年苏轼考礼部进士的时候写的文章,全文的意思大概就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罪疑惟轻,功疑为重”。
立法的时候标准须严,而判决的时候处置须宽。若在有罪无罪之间,则责罚从轻;若在有功无功之间,则奖赏从重。这样的赏罚制度,可称之为“忠厚”。
“三杀三宥”,就是苏轼在议论的过程中举的一个例子。原文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但是“三杀三宥”这个典故,是不见于史册的。后来大家的评论基本上是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尧、皋陶的这件事虽然没有记载,但是《礼记·文王世子》中有过类似的故事;另一种呢,就认为苏轼纯粹是在考场现编的。
在《礼记》中有相似的记载。这件事至少有两个人都注意到了,一个是明代一位诗人,叫做敖英,另一个比较有名,就是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那个杨万里。
下面引一下敖英的《绿雪亭杂言》。
愚按东坡斯言,非无稽臆断也。在《文王世子》曰:“公族有罪,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即此而观东坡之意,得非触类于此乎?
杨万里《诚斋诗话》关于这一点的表述也类似。不过更进了一步,说礼记这个故事,指不定就是从尧的典故而来呢。
其实问我的话,我觉得,苏轼写尧、皋陶这个故事的时候隐约想到过《礼记》,这个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
主要是,我想了想自己,假如我往作文里写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历史小故事,那多半是我没记清细节所以写错了。要说随手一编,刚好就编得跟真实事件大差不差,这毕竟是个小概率事件。
不过苏轼到底还是苏轼,或许就是能创造这样的巧合,也未可知。
而且呢,“考场现编派”写的几个小故事,要比“记混人名派”的论述好玩多了。
他们写的小故事又有两个分支,一是“何须出处”,二是“想当然耳”。
“何须出处”,见于陆游《老学庵笔记》。
说是阅卷的时候,梅圣俞读到苏轼这篇文章,非常欣赏,就拿去呈给欧阳修看。
欧阳修看了,也觉得很好,但是对“杀之三宥之三”这一句有点疑问,就问梅圣俞,此出何书?
梅圣俞就一笑,回答说,何须出处。
后来排完了名次放了榜,欧阳修见到了苏轼,又拿这件事去问苏轼。
苏轼也是一笑,亦答道,何须出处。
欧阳修因此称赏苏轼的豪迈。
这个小故事,就颇有高山流水、两心相惜的意思。原文有点长,就不录了。
“想当然耳”,就是题主在题目描述里写的故事了,出自龚颐正《芥隐笔记》。
梅圣俞来问苏轼,“三杀三宥”的事在哪本书有记载?
苏轼就回答说,想当然耳。
龚颐正在笔记里记下了这件事,又接着写道,虽然苏轼这话是随便一说,但是这随便一说的“想当然耳”,其实也是有旧典可循的。
循的这个典呢,就是孔融讽刺曹操的“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以今准古,想当然耳”。
说是曹操攻打袁绍的时候,攻破邺城,把袁熙的妻子甄宓赐给了曹丕。
孔融听说了这件事,就去跟曹操说,从前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
曹操觉得很奇怪,于是问他,这又是哪本经典上写的?
孔融就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从如今的事推断,我料想从前也一定是这样的啊。
孔融说的这话呢,有点儿以史为鉴的意思。但是他这么反着一说,就显得特别讽刺。
不说史无前例所以不能做,而说今天既然有人做了,史书上的圣贤必然也做过。
然而圣贤既然没有做,那么今天做这件事的人,必然也就距离圣贤甚远了。
至于是哪个方向的远,那就不必点破了。
“想当然耳”又有另一个版本,还是杨万里《诚斋诗话》。
和上面龚颐正那版的差别,一是换了个npc,二是让苏轼自己介绍了孔融的旧例,三是词句上的细微改动。
这一版说,欧阳修去问苏轼,“三杀三宥”,是哪本书上写的呀?
苏轼答,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
欧阳修就回家翻书,结果翻了半天也没有翻到,过了几天再见苏轼,于是又问他。
苏轼就说了孔融的故事,又道,当时孔融说“以今日之事度之,意其如此”,现在我也是这么回答您。尧和皋陶的事,我也是“意其如此”。
孔融当时的话,是讽刺曹操无德。苏轼反其意而用之,则隐隐是称颂仁宗宽厚了。
这个版本是我最喜欢的。其实这一版里的苏轼,非要说的话,掉书袋掉得稍微有点儿浮夸了。但是对答之间的飘逸气度太吸引人了。
纵论古今,是名士风流。
抄一下《诚斋诗话》原文结束摸鱼吧。
“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此见何书?”坡曰:“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退而阅之无有。他日再问坡。坡云:“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其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何经见?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尧、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欧退而大惊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然予尝思之:《礼记》云:“狱成,有司告于王,王曰宥之;有司曰在辟,王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坡虽用孔融意,然亦用《礼记》故事,其称王谓王三皆然,安之此典故不出尧?
以上内容主要搬运自王水照先生的《苏轼选集》,稍微整理归纳了一下。如果有错的地方,那估计就是我理解错了,求轻拍qa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其实,一点也不冰——————————————————————————但是我就对这个发着光但不冰的箱依依不舍的,别说退货了我甚至没怀疑过它有问题————————
  • 笔者在本文更想说的是,如上所体,不仅应将“去旧换新”看作是正确之道,还应视之为必由之路,即,“去旧换新”是促使我国经济继续崛起的必由之路。上述“去旧换新”促增长
  • 碎碎念(可略过,想看就看[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接下来的话没有逻辑,全靠想到啥说啥)感觉追星占据我的生活有点过多了[哈哈][哈哈][哈哈]桌子上每一个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
  • #宥元[超话]##年年有缘 常伴左右# 240514 amuse更新相关 —————————————————— 个人INS:_yujin_an 个人INS
  • 首先为大家推荐的这款腕表来自于浪琴嘉岚系列的L4.308.0.97.6,嘉岚系列绝对是浪琴表优雅的最佳典范,无论男表还是女表,所体现的都是浪琴品牌的精髓。米哈游
  • 打车呢又遇到了一个不会说英文的老爷爷还有两个晕头转向的小女孩(我跟myd两人折腾了半天翻译软件 一堆瓦大西 莫 麻的幸好爷爷悟性比我们高 搜索到了地点 踩着油门
  • ”蔡少的脑袋不受控地、机械地转了转,脸上的横肉也控制不住地抖了抖,要求:“带上我,亲自去给你们指认是谁!”一群人嘻嘻哈哈骂着脏话往出走:“蔡胖子真尼玛磨叽,干个
  • 如果你心眼好,又有德行,那你一定有福报,如果福报依然发不了财,请不要疑惑,你的福报都转化成了健康的身体,平安的日子,温暖的家庭和有良德的子孙。如果你心眼好,又有
  • 记住了 你是人.btw最后想说的是 再怎么贬低我的产出也没用. 我拍的萨菲罗斯克劳德就是最好的. 就算截图也截的最好. 我的修复就是质量最高的. 没有人能干的过
  • 19✪择偶标准:希望他三观正,不邋遢,不要求他多金多帅,知疼知热,彼此欣赏性格合适,有稳定工作就行好好相处,一起回家过年#长春相亲[超话]# 我的编号:a230
  • 店员问我 晚上喝咖啡☕晚上不会睡不着吗 我才意识到已经是晚上了[衰] 问她这个好不好喝 她偷偷笑和我说“有人觉得不那么好喝” 我俩对着嘿嘿笑哈哈[兔子] 昨天去
  • 基于上述挑战,陈令新团队创新性发展了基于手性分子印迹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CIP)检测策略,成功实现了对海水中精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等8种氨基酸手性对
  • 邹曼宁仰头望着,莫名的,这一刻她特别的想去见贺卓兮。邹曼宁仰头望着,莫名的,这一刻她特别的想去见贺卓兮。
  • 5月12日花了两个多小时给福主做疗愈,期间真是很磨人,考验耐性!此福主人生经历极度坎坷,从来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所生活的环境里也被极度打压,所以胆小怕事,
  • 2、消除炎症、镇痛作用:蜡热容量大,导热率低.有消除炎症和镇痛的作用。”蜡疗的主要特点1.中医蜡疗将中药跟蜡疗相结合,有效的祛除致病的风寒湿等病邪,具有祛风除湿
  • ̶̶̶̶̶̶̶̶̶̶̶̶ᥫᩣ ∧,,,,∧#刘宇宁天行健##刘宇宁卓不凡##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书卷一梦刘宇宁南珩 刘宇宁离十六╭◜◝ ͡ ◜◝(
  • 《被渣后,我收割了竹马的禁欲小叔》季瓷(最新章节无弹窗)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kgfn66✔✔✔❗书名:《被渣后,我收割了竹马的禁欲小叔》季瓷❗主角:《被渣后,我收
  • 今天大部分正经教育都是要让小孩对来自成年人的身体接触有一定警惕的,回想了一下,还是很难想象在我成长那个年月,会有师长告诉你要接受甚至配合成年人的身体接触,才是
  • 进口奥钻而成的图案还添加了高定铆钉装饰,使整体图案更加的奢华,后背的大马蹄奥钻装饰非常的亮眼、华丽!衣服前后图案均采用进口奥钻,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尽显低调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