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梯十大品牌哪个比较好,有没有必要购买电梯品牌#

电梯是市场上的热门项目。随着房地产市场经济和政策的实施,电梯行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消费者在选择购买电梯时可以选择哪个电梯品牌?全国电梯十大品牌哪个比较好?还是有必要买电梯品牌?

品牌电梯排名前10名到底好在哪里?

与杂牌电梯相比,品牌电梯在外观、质量、服务等方面更具优势,特别是售后,品牌电梯的售后系统将更加完善。

排名前十的电梯品牌价值更高,电梯功能更高

很多业主都在寻求高大上的电梯功能。一些价值平平的杂牌电梯无法满足其需求,只能选择价值高、质感高的品牌电梯。和业内以定制电梯著称的辛格林电梯一样,它们的电梯款式丰富,不同的风格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结合它们的主动安全技术,可以使电梯运行更加稳定舒适,大气美观,给人一种高档感。

全国电梯十大品牌功能更强,经得起时刻的考验

杂牌电梯走的是价格贴近百姓的路线,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对得起价格。与杂牌电梯的佛系相比,品牌电梯对产品质量有着执着的需求。多家电梯品牌对高端电梯的开发、规划、生产和应用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将继续改善和改善电梯的质量,如我以上所说的辛格林电梯,我个人是一直非常喜欢他们的电梯,辛格林电梯功能所包含的智能解困系统,利用无触点呼梯的语音、手势等方式,使用户可以在不触碰按钮的情况下实现呼梯、关门、选择楼层。

电梯品牌服务更周到,用户更省心。

前面说过,品牌电梯的服务一般都很好。归根结底服务将直接影响品牌口碑。我就不说其他品牌的电梯了。我第一次选择辛格林电梯,不仅觉得他们的产品各方面都很好,还特别喜欢他们的服务。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的专业人员帮助协商、绘图、生产、出货、安装、调试和运营。我根本不用做任何事。我很放心。

最终,品牌电梯的价格尽管比杂牌电梯要贵一些,可是我个人是觉得品牌电梯的作用会更好,并且品牌电梯颜值更高、质量更有保证,服务也比较周到,比较定心,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比较主张我们尽量挑选辛格林电梯品牌。

最近,华为Mate50 Pro的渲染图曝光了,这也让花粉们吃了“定心丸”,并且对华为Mate50系列越来越期待,毕竟从渲染图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为Mate50 Pro堪称“史上最好看的”,完胜iPhone13。

其实华为手机在外观设计方面一直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就拿华为Mate40系列来说,至今还有一些手机厂商在模仿它的设计,但有一说一,华为Mate50 Pro的外观变化还是很大的,辨识度更高了。从渲染图来看,这款手机依然采用的是环形相机模组的设计,但是位置以及布局都发生了变化,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

华为Mate50 Pro采用的是后置五摄的设计,同样的环形相机模组的设计,但是却摆放在了左上角的位置,和iPhone13系列有些相似。而在圆环的正中间就是一个超大镜头主摄,在不了解镜头参数的情况下也能知道,这颗主摄的尺寸相当大。而另外四颗摄像头则以主摄为中心分列在四周,集中在左下的位置,和右上角的闪光灯形成了“隔岸相望”的视觉感。

至于影像配置的具体参数,据悉,华为Mate50 Pro将会搭载5000万像素的1英寸超大底传感器主摄,果然这颗主摄来头不小,1英寸的超大尺寸已经和专业影像设备可以平起平坐了。更重要的是,这颗主摄镜头不仅能够当作超广角镜头来使用,也可以当作微距镜头来使用。在影像表现方面,华为Mate50 Pro继续延续了Mate系列的强势,没有让人失望。

华为Mate50 Pro正面搭载的是一块2K屏,支持200Hz高刷,并且配备了一颗5000万像素的AI超感光自拍镜头。至于大家最关心的5G问题,华为Mate50 Pro有望可以解决。华为之前已经申请了芯片堆叠技术专利,如果能够将多枚14nm芯片进行堆叠处理的话,那么不仅可以实现7nm或者5nm工艺水准,也能解决5G问题,麒麟芯片也就能继续发挥性能优势了。

整体来看,华为Mate50 Pro不仅在影像方面拥有抢眼的表现,外观设计也让人非常惊喜,再加上芯片难题有望解决,华为Mate50 Pro很可能会成为华为的“回归力作”,那么iPhone13系列将“香”不起来了!你觉得华为Mate50 Pro好看吗?

#数码评测##智能手机#

大唐洛阳城究竟有多壮观?风起洛阳,带你重拾国人的古都情怀
文史鉴赏 2021-12-01 08:41
以下文章来源于浩然文史 ,作者文史君

近日《风起洛阳》的火热开播又勾起了人们的大唐梦与洛阳情。国人对长安与洛阳的执念古来久矣,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欧阳修的“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等等,都将长安、洛阳视为自己的向往之地。近年从《妖猫传》到《长安十二时辰》,再到现在的《风起洛阳》,长安与洛阳着实是国人梦回大唐的两个必去之地。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大唐洛阳城是什么样的呢?
一、洛阳城在隋唐时期的修建
洛阳古城地处河洛平原,居天下之中,控山拥河,形势甲于天下。因此,洛阳自古以来就被誉为“龙兴之地”,备受统治者的青睐。远在夏朝时,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扎下了根,《史记》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据考古发现,斟鄩可能就是现在的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遗址。太康是夏朝的第三任君主,从他开始,洛阳便开始了作为都城的使命。夏、商继灭之后,东周又定都洛阳。此后的东汉、曹魏、西晋等诸多朝代也倾心于此,北魏杨炫之著有《洛阳伽蓝记》一书,专门记载洛阳的地理形势与风土人情。人气这么高的洛阳,因此获得了“十三朝古都”的美誉,担任都城(包括陪都)的时间,长达1600多年。

洛阳历经十三朝,但若论哪一个朝代的洛阳在国人的心目中呼声最高,当首推唐朝。国人的大唐梦总是与洛阳情联系在一起的。

洛阳能够在唐朝如此繁荣,其实首先得感谢隋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杨广的一生做过许多件轰轰烈烈的大事,营造洛阳便是其中一件。仁寿四年,杨广东巡洛阳,登高邙山,举目远眺,他看到的是历代定都此处的帝王都看到的地理形胜:天下之中,四面环山。杨广十分满意,对身后的大臣感慨道:“此龙门耶?自古何不为建都于此?”这时,一个名叫苏威的大臣拍马屁说,古代的人并非不知道,只不过这儿一直在等待着陛下的到来。杨广一听,龙心大悦。
大业元年,杨广征发匠役200万人营造洛阳,定名为东都。同时,疏通大运河,让洛阳成为大运河的神经中枢。自此,洛阳便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唐兴以后,李渊虽然定都长安,但唐朝的皇帝们对洛阳的喜爱可一点都没减少。唐太宗李世民曾经下令修葺洛阳城,并改名为“洛阳宫”,他三次来到洛阳城并居住了两年之久。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后,加大了对洛阳的营造力度,他特意召来当时负责修缮洛阳的韦机,对他说:“两京朕东西二宅,来去不恒,卿宜善思修建。”洛阳城著名的上阳宫就是此时修建的。

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洛阳城的辉煌才算臻于巅峰。首先是上阳宫和明堂(万象神宫)的修建,王建在《上阳宫》里歌咏道,“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歌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这上阳宫四季如春,舞榭歌台,笙箫不歇,其宫殿之雄伟,园林之华美,让王建感慨道,“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连神仙宫邸都无法与之相媲美,可见昔日上阳宫之胜景。

比上阳宫更雄伟壮丽的是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明堂,这明堂又称万象神宫。684年,武则天改洛阳为神都,紧接着在688年,武则天为了彰显帝王权威,开始修建明堂。史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时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饰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明堂的设计,囊括四季,内含光阴,凤在龙上,寓意十分明显。高耸如云的明堂,中间由几十根巨木相撑,可谓精巧至极。上阳宫和万象神宫的相继落成,为洛阳城增添了几分雄魄与威严,彰显了帝都几代统治者的营造让洛阳成为了雄视四海,气吞九州的巨大都市。天授二年,武则天“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这次迁徙,让本就人口众多的洛阳城迎来了新一轮的人口增长。
伴随着人口增长而来的是商业的兴盛。在这些被迁徙的人口中,有不少是工商业者,他们在洛阳重操旧业,使得洛阳城的商业更加繁荣兴盛。当时的洛阳与长安一样,设有南市与北市,主要贸易就在这两个市场内进行。但是工商业的野蛮生长,是绝不可能被限制在两个坊市之中的,在市的附近衍生出了一些商业点,以至于这种“商业乱象”都受到了政府的干预。

唐朝的雄伟气魄让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最为频繁的朝代,洛阳在当时还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因此城内汇集着大量的外域商人,这些外域商人成为了东西贸易交往的重要中介,他们将外域的香料、金银器等运往洛阳,再将丝织品运往外域。为了方便贸易,这些外域商人往往会选择在洛阳定居,巨大的贸易利润让他们身价暴涨,史载一个名为康婆的商人是“世袭衣缨,生资丰渥,家僮数百,藏镪数万……锦衣珠服,人必珍馐;击钟鼎食,出便联骑”。其资产之丰,可见一斑。

武则天的统治结束之后,洛阳在唐代的地位便开始走上下坡路。唐玄宗虽然依然对洛阳情有独钟,并且多年驻跸于洛阳,但开元二十四年之后李唐皇帝便再无巡幸洛阳之举,甚至于洛阳的“东都”名号都时废时兴,体现出了唐朝后期洛阳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

但历史的发展无法抹去曾经存在的事实,洛阳和长安,就像是大唐王冠上的两颗珍珠,在有些时候,洛阳的光辉甚至还盖过长安,令世人景仰,让后人向往。
二、洛阳城长什么样?

隋唐时期的洛阳城究竟是什么样的?即将热播的《风起洛阳》的预告片中,有一幅《洛阳舆水图》,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龙光门”“上东门”等城门名称,这幅地图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上真正的洛阳呢?

洛阳城的形制与长安城同中有异。首先洛阳城与长安城都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唐代都市特征,洛阳城整体形状比较方正,南宽北窄,中轴线与长安城略有区别,洛阳城的轴线略靠西,从最南边的郭城城门定鼎门开始往北延申,这条轴线串联起了应天门、乾元殿、明堂、天堂等最为雄伟的建筑,而龙光门就是这条轴线的终点。武则天还将这条轴线上的七个建筑分别以带“天”字的名称命名,号为“七天”。

城市内部分为郭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郭城内被划分为了一个个整整齐齐的坊市,坊主要用于居住,市则主要用于商业贸易,但与长安城的“东市”与“西市”不同的是,洛阳城的市呈南北分布,分为“南市”与“北市”,在“南市”“北市”之外,还有一个“西市”,但是存在的时间极短,因此多为后人所忽略。考古学家们对洛阳城的坊市街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掘。据勘测,洛阳城街道宽窄不一,窄处约10米,宽处则为40-60米。考古发现的坊数南北分布较不均匀,洛水北岸只有9个,南岸却发现了55个,但是洛阳城实际上的坊数却远超于此,大约有109个坊。每个坊的形状都呈方形。考古学家们还对曾经居住在洛阳城的名人故居进行了勘探,其中白居易故里的挖掘就是其中一例。

洛阳城市分南北的分布特征与洛水横贯其中,将其截分为两部分的地理形势有关。这一地理形势对整个洛阳城的影响十分明显。北岸的洛阳城与南岸的洛阳城全靠横架在洛水上的桥梁相联系。唐代都城的形制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即皇城、宫城等都靠近整座城市的北方,长安城是如此,洛阳城亦是如此。洛水南岸的洛阳城全部都是坊市,但洛水北岸却分布着皇城、宫城、东城等重要区域。

洛阳在唐代的大部分时期始终是陪都,为了区别于长安城,洛阳的皇城与宫城并没有居于城市中心,而是紧挨着整座城市的西北角。皇城与宫城南北毗连,宫城的北面是玄武、曜仪、圆璧三座小城,东西两边分别隔着隔城与夹城,其中东边隔城之东还有一块名为东城的区域。洛阳城内也设有多个粮仓,被统一安排在东城的北边一个叫“含嘉仓城”的区域。
整个宫城就被皇城、园璧城、东城等层层包围其中,防卫措施极其严密。

我们之前提到的上阳宫和明堂,分布也有所区别。上阳宫位于洛阳城外,大约位于洛阳城的西边,与皇城的宣辉门相对。明堂则位于宫城内,与宫城的应天门相对,应天门乃宫城正门,气势恢宏,两边配以廊庑巨阙,考古学家在这片区域发现了明堂的基座遗址,表明那座曾经接天连地的雄伟建筑的确存在过。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城内的宗教建筑星罗棋布,其奢华程度也令人为之一叹。《朝野佥载》记:“安乐公主于洛州道光坊造安乐寺,用钱数百万”“薛师名怀义造功德堂一千尺于明堂北。”统治者对于宗教的虔诚信仰带动了洛阳城宗教建筑的繁盛,除此之外,大量外域商人的到来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信仰,使得洛阳城的宗教建筑更加多元化。

洛阳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备受历朝统治者的青睐,历朝对洛阳的营造使其成为了一座雄括四海,气吞八荒的巨大都市。虽然洛阳古城已经随着历史消散在了风中,但是国人对她的追忆与重塑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国人的大唐情与洛阳梦,是对往昔盛唐的向往,也是对浪漫至死不渝的追求。《风起洛阳》的开播或可让我们再次一睹洛阳城的风采。
韦述:《两京新记辑佚》,辛德勇辑佚,三秦出版社,200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隋唐洛阳城——1959-2001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4年。
谢昆芩:《长安与洛阳——汉唐文学中的帝都气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作者:浩然文史·景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