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
  【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地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世间离生灭 犹如虚空华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远离于心识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远离于断常 世间恒如梦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知人法无我 烦恼及尔焰 常清净无相 而兴大悲心

  一切无涅槃 无有涅槃佛 无有佛涅槃 远离觉所觉

  若有若无有 是二悉俱离 牟尼寂静观 是则远离生

  是名为不取 今世后世净

  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

  我名为大慧 通达于大乘 今以百八义 仰谘尊中上

  世间解之士 闻彼所说偈 观察一切众 告诸佛子言

  汝等诸佛子 今皆恣所问 我当为汝说 自觉之境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曰。

  云何净其念 云何念增长 云何见痴惑 云何惑增长

  何故刹土化 相及诸外道 云何无受次 何故名无受

  何故名佛子 解脱至何所 谁缚谁解脱 何等禅境界

  云何有三乘 唯愿为解说 缘起何所生 云何作所作

  云何俱异说 云何为增长 云何无色定 及与灭正受

  云何为想灭 何因从定觉 云何所作生 进去及持身

  云何现分别 云何生诸地 破三有者谁 何处身云何

  往生何所至 云何最胜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三昧

  云何三昧心 最胜为我说 云何名为藏 云何意及识

  云何生与灭 云何见已还 云何为种姓 非种及心量

  云何建立相 及与非我义 云何无众生 云何世俗说

  云何为断见 及常见不生 云何佛外道 其相不相违

  云何当来世 种种诸异部 云何空何因 云何刹那坏

  云何胎藏生 云何世不动 何因如幻梦 及揵闼婆城

  世间热时焰 及与水月光 何因说觉支 及与菩提分

  云何国土乱 云何作有见 云何不生灭 世如虚空华

  云何觉世间 云何说离字 离妄想者谁 云何虚空譬

  如实有几种 几波罗密心 何因度诸地 谁至无所受

  何等二无我 云何尔焰净 诸智有几种 几戒众生性

  谁生诸宝性 摩尼真珠等 谁生诸语言 众生种种性

  明处及伎术 谁之所显示 伽陀有几种 长颂及短句

  成为有几种 云何名为论 云何生饮食 及生诸爱欲

  云何名为王 转轮及小王 云何守护国 诸天有几种

  云何名为地 星宿及日月 解脱修行者 是各有几种

  弟子有几种 云何阿阇黎 佛复有几种 复有几种生

  魔及诸异学 彼各有几种 自性及与心 彼复各几种

  云何施设量 唯愿最胜说 云何空风云 云何念聪明

  云何为林树 云何为蔓草 云何象马鹿 云何而捕取

  云何为卑陋 何因而卑陋 云何六节摄 云何一阐提

  男女及不男 斯皆云何生 云何修行退 云何修行生

  禅师以何法 建立何等人 众生生诸趣 何相何像类

  云何为财富 何因致财富 云何为释种 何因有释种

  云何甘蔗种 无上尊愿说 云何长苦仙 彼云何教授

  如来云何于 一切时刹现 种种名色类 最胜子围绕

  云何不食肉 云何制断肉 食肉诸种类 何因故食肉

  云何日月形 须弥及莲华 师子胜相刹 侧住覆世界

  如因陀罗网 或悉诸珍宝 箜篌细腰鼓 状种种诸华

  或离日月光 如是等无量 云何为化佛 云何报生佛

  云何如如佛 云何智慧佛 云何于欲界 不成等正觉

  何故色究竟 离欲得菩提 善逝般涅槃 谁当持正法

  天师住久如 正法几时住 悉檀及与见 各复有几种

  毗尼比丘分 云何何因缘 彼诸最胜子 缘觉及声闻

  何因百变易 云何百无受 云何世俗通 云何出世间

  云何为七地 唯愿为演说 僧伽有几种 云何为坏僧

  云何医方论 是复何因缘 何故大牟尼 唱说如是言

  迦叶拘留孙 拘那含是我 何故说断常 及与我无我

  何不一切时 演说真实义 而复为众生 分别说心量

  何因男女林 诃梨阿摩勒 鸡罗及铁围 金刚等诸山

  无量宝庄严 仙闼婆充满 无上世间解 闻彼所说偈

  大乘诸度门 诸佛心第一 善哉善哉问 大慧善谛听

  我今当次第 如汝所问说 生及与不生 涅槃空刹那

  趣至无自性 佛诸波罗蜜 佛子与声闻 缘觉诸外道

  及与无色行 如是种种事 须弥巨海山 洲渚刹土地

  星宿及日月 外道天修罗 解脱自在通 力禅三摩提

  灭及如意足 觉支及道品 诸禅定无量 诸阴身往来

  正受灭尽定 三昧起心说 心意及与识 无我法有五

  自性想所想 及与现二见 乘及诸种性 金银摩尼等

  一阐提大种 荒乱及一佛 智尔焰得向 众生有无有

  象马诸禽兽 云何而捕取 譬因成悉檀 及与作所作

  丛林迷惑通 心量不现有 诸地不相至 百变百无受

  医方工巧论 伎术诸明处 诸山须弥地 巨海日月量

  下中上众生 身各几微尘 一一刹几尘 弓弓数有几

  肘步拘楼舍 半由延由延 兔毫窗尘虮 羊毛[麥广]麦尘

  钵他几[麥广]麦 阿罗[麥广]麦几 独笼那佉梨 勒叉及举利

  乃至频婆罗 是各有几数 为有几阿[少/免] 名舍梨沙婆

  几舍梨沙婆 名为一赖提 几赖提摩沙 几摩沙陀那

  复几陀那罗 为迦梨沙那 几迦梨沙那 为成一波罗

  此等积聚相 几波罗弥楼 是等所应请 何须问余事

  声闻辟支佛 佛及最胜子 身各有几数 何故不问此

  火焰几阿[少/免] 风阿[少/免]复几 根根几阿[少/免] 毛孔眉毛几

  护财自在王 转轮圣帝王 云何王守护 云何为解脱

  广说及句说 如汝之所问 众生种种欲 种种诸饮食

  云何男女林 金刚坚固山 云何如梦幻 野鹿渴爱譬

  云何山天仙 揵闼婆庄严 解脱至何所 谁缚谁解脱

  云何禅境界 变化及外道 云何无因作 云何有因作

  有因无因作 及非有无因 云何现已灭 云何净诸觉

  云何诸觉转 及转诸所作 云何断诸想 云何三昧起

  破三有者谁 何处为何身 云何无众生 而说有吾我

  云何世俗说 唯愿广分别 所问相云何 及所问非我

  云何为胎藏 及种种异身 云何断常见 云何心得定

  言说及诸智 戒种性佛子 云何成及论 云何师弟子

  种种诸众生 斯等复云何 云何为饮食 聪明魔施设

  云何树葛藤 最胜子所问 云何种种刹 仙人长苦行

  云何为族姓 从何师受学 云何为丑陋 云何人修行

  欲界何不觉 阿迦腻吒成 云何俗神通 云何为比丘

  云何为化佛 云何为报佛 云何如如佛 平等智慧佛

  云何为众僧 佛子如是问 箜篌腰鼓华 刹土离光明

  心地者有七 所问皆如实 此及余众多 佛子所应问

  一一相相应 远离诸见过 悉檀离言说 我今当显示

  次第建立句 佛子善谛听 此上百八句 如诸佛所说

  不生句生句。常句无常句。相句无相句。住异句非住异句。刹那句非刹那句。自性句离自性句。空句不空句。断句不断句。边句非边句。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凡有三常。此常梵音与上常音异也)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烦恼句非烦恼句。爱句非爱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净句非净句。成句非成句。譬句非譬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师句非师句。种性句非种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句。愿句非愿句。三轮句非三轮句。相句非相句。有品句非有品句。俱句非俱句。缘自圣智现法乐句非现法乐句。刹土句非刹土句。阿[少/免]句非阿[少/免]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实句非实句。数句非数句。明句非明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工巧伎术明处句非工巧伎术明处句。风句非风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设句非施设句。自性句非自性句。阴句非阴句。众生句非众生句。慧句非慧句。涅槃句非涅槃句。尔焰句非尔焰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乱句非荒乱句。幻句非幻句。梦句非梦句。焰句非焰句。像句非像句。轮句非轮句。揵闼婆句非揵闼婆句。天句非天句。饮食句非饮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见句非见句。波罗密句非波罗密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谛句非谛句。果句非果句。灭起句非灭起句。治句非治句。相句非相句。支句非支句。巧明处句非巧明处句。禅句非禅句。迷句非迷句。现句非现句。护句非护句。族句非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摄受句非摄受句。宝句非宝句。记句非记句。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身句非身句。觉句非觉句。动句非动句。根句非根句。有为句非有为句。无为句非无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节句非节句。丛树葛藤句非丛树葛藤句。杂句非杂句。说句非说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处句非处句。字句非字句。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佛教对世界本质的概括非常清晰透彻,即无常、无我、无自性空。由此显现的一切缘起现象,都是有为法,随因缘因果的规律而生灭变化。
我们能认识到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的心识。用《唯识论》的话说来说,就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六道的一切现象,都是由“识”变现出来的,并不是完全独立、客观的存在。
所谓“灵异”现象,其实是因为我们当下的认识能力十分有限且片面,难以看清背后的因缘因果以及究竟本质,但却又执著于“眼见为实”,因此将自己无法解释的、匪夷所思的事件,认定为是反常规的“灵异”的显现。
如果遇上一些令内心恐惧的境界,不必乱了阵脚,可以持诵熟悉的佛号或经咒,令心清意净,得佛力加持,自然能降伏内魔,不受侵扰。
事实上,即使是我们认为实有的现象,都如梦幻泡影般虚幻不实,何况是难辨真伪的“灵异”事件呢?因此,对这类事件不必执著、轻信或盲从,应深信因果,通过闻思修、戒定慧,开启智慧,息灭颠倒妄想,了达诸法实相。
当心无染污、智慧开显,自能像佛陀那样观三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毫无困惑不解之处,更无恐惧和挂碍。

“如是我闻”,这便是根本。佛法与佛境,不过“如是”二字。一切执迷不悟,说到底就是个不如是。所有不如是,都是因为我意干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是之观,所观唯无常,能观唯无我,内外无住,一体如如。这便是涅槃,如是生灭,不生不灭。

“一时佛在”。佛在哪里?就在你我身上,能召唤你的,会答应我的,就是法王真身。看到它了吗?看不到,这就是空。不是明明能显用吗?这就是灵。佛性,就是这真空之灵。人心如是,万物天地亦如是。“一时”者,此时。“佛在”者,此地。此时此地者,当下。当下者,寻常日用。真佛道场,就在这里。人却都往天上找。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的后面,是无量无边的佛法。
极广大在极精微中,万法在真空中,永恒在当下中,大道在平凡中。

“法身之理,犹如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能立起,这是懂。都抹去,才能得。如是佛在,佛在如是。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产业转移的红利:特色小镇所依托的城市母体,通常都有较强的特色产业基础。特色小镇所催生的农业需求 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特色小镇建成之后,必将涌入至少数万人口,这
  • 雨夜在这个幽暗的春夜里疏落的雨滴寂寂地滴落而我们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灿然为自己开放着此时也任这些落坠来悟读这世间最真切的孤寂吧它们或许已经彻悟了当它们视沉坠一如升
  • 用“他在用赤诚而又悲悯的灵魂写诗”好会描述[赞]是的,自打我认识这个年轻人起,心灵深处常常会被他震撼并感动到,这种感觉早已远远超越了一般意思上的喜爱。在南海公安
  • 【国漫第一平台:国漫已打开欧美日韩市场】国漫平台快看创始人&CEO陈安妮5日介绍出海成绩,快看平台与全球超70个漫画平台合作,涵盖日韩英法德西葡俄等12
  • ”△ “懒人耕作”我国东北地区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进行了保护性耕作的初步探索,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和专用机械的限制,并没有真正的应用,在局部区域小范围的秸秆还田
  • 一校對才發現每個人的行程規劃都不盡相同,原來都是從不同的平台報的旅行團然後歸置到一個地接處。之所以现在基本不怎么用了,是因为我简直搞不懂这个平台当下的用户群体都
  • 汹涌的海浪拍打着礁石,海鸥驭风翱翔,凝眸远望水天相接,一片苍茫;岸边的人们来来往往,内心被大海撩拨起莫名的思绪;大自然的震撼让人敬畏,贝壳的碎片被海水冲刷,累积
  • 这个世界上,即便是佛祖释迦牟尼佛,他也没有办法强迫你成佛。她不但是释迦牟尼教法的护法,远在迦叶佛时期就是佛陀教法的护法。
  • !!
  • #麒麟云中现#⚡#2021LPL# [给你小心心]麒麟崽生日相关活动[给你小心心]8月23日与8月27日分别是我们打野选手Tarzan与辅助选手Iwandy的生
  • 」还好母亲有在修行,一直包容,不管弟弟对她有多少不满或误会,母亲总是一样面对微笑,就当前世或前几世欠弟弟的,本世再相遇一定要圆满,不要留到下辈子又要六道轮迴,这
  • ᠬᠠᠮᠢᠭ᠎ᠠ ᠨᠢ ᠴᠢ ᠲᠥᠷᠦᠭᠰᠡᠨ ᠶᠣᠮ ᠪᠣᠢ? ᠭᠡᠵᠦ ᠬᠠᠲᠠᠨ ᠲᠡᠯᠡᠬᠡᠢ ᠴᠢ ᠠᠰᠠᠭᠣ ? ᠬᠠᠮᠤᠭ ᠢ᠋ ᠵᠠᠬᠢᠷᠳᠠᠭ
  • ⑤沙溪白族书局:@沙溪白族书局 ☎️ 0872-4787808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北龙村先锋沙溪白族书局 交通1.省时省力:直飞丽江,人多的情
  • 高考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都是人生至关重要的时刻,是莘莘学子们为梦想踏上征途的必经之路。考试开始前,洋县党员志愿者服务大队提前在洋县一中考点设置了志愿者服务点,为候
  • 25岁的Camille Nichelini和35岁的Yuka Iwasaki,都毕业于FIDM(洛杉矶时装设计与销售学院),一个学的是视觉和社交媒体营销,一个学
  •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好,我对文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她可算是我一个知音,我的喜怒哀乐皆可以与她诉说。乌克兰目前的是一个有很强基建需求的市场,因为乌克兰就是一个吃苏联老
  •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组织开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
  •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 明日もいい一日になりますように。!
  • 我们都希望快乐不愿受苦,却根本不愿为此作出改变,更谈不上如实地面对人生,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必须摒弃对人生所抱持的偏见、误会与幻想;我们也根本不愿觉醒,只想抓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