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艺人重拾传统技艺 创意#花馍#话丰年】揉、搓、捏、拽、剪,再借助剪刀、梳子等小工具,一块块柔软的面团在山西的民间手工艺人李林的手中变身为造型各异的创意花馍,不论是小朋友酷爱的卡通造型,还是老人们青睐的传统风格,她都能驾驭,传统面点被赋予新的创意。#山西花馍不输工艺品# Skillfully using tools, such as a pair of scissors and a comb, a woman in north China’s Shanxi province made ordinary steamed buns into vivid artworks with various patterns.
https://t.cn/A6M5JbFx

【震天撼地上锣鼓】 史耀增/文 史沛鸿/图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合阳县境41.2公里。黄河西塬畔从北往南分布着大小不同的村庄,在徐水汇入黄河之处的南塬上有个东雷村,村里有一样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正月十五上锣鼓。这种民俗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一直传承至今。这种民俗无论是活动的组织和表演形式,还是所使用的鼓铙,以及鼓手、锣手们奇特的装扮,都与众不同,饱含浓郁的祭祀色彩。2017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的专家们对命名合阳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进行评审,当看完上锣鼓的表演后,由衷赞叹道:“你们合阳人了不起,把中华民族六七千年前的部落文化传承下来了!”
  橘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却为枳,是因为“水土异也”。为什么上锣鼓单单在东雷村里才有?据村中老人和热好家们(当地方言,指热爱、喜欢此类活动的人)讲述,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东雷村村南有一块半岛状的塬伸向黄河中央,站在这里往北望可见到禹门,朝南看隐约可见扼陕、豫、晋三省咽喉的金陡潼关,可谓“挥手堪指雷首月,举目能识禹门船”,当地人称“看船嘴”。黄河出了禹门,河床开阔平坦,流速减慢,分成许多支流。到了和东雷村隔河相望的山西省临猗县赵村村北,受冲积台地的阻隔,又汇成一股,流向西南,斜着向“看船嘴”奔来。所以这里不管是枯水期还是涨水期,也不论上游的主流靠哪边,常年四季可以行船,当地人称“铁码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打船的、当水手的也就多。除了方便过往客商外还把山西的优质煤炭(俗称东炭)、运城的潞盐和铁器等运到合阳,这对当时没一家煤矿,燃料十分困难的合阳县来说,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船主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生意兴隆”“四季平安”,每年新春伊始,都要为供在村东“三官庙”(内有“水官”)里的神唱戏,闹社火,上锣鼓,以图消灾免祸。后来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铁码头”虽然冷落了,三官庙也在抗日战争中修河防工事时拆毁了,但“上锣鼓”这种娱神的民俗形式却保留了下来。改革开放之后,差不多每次上锣鼓之前,都要在黄河塬畔的打麦场上举行隆重的祭河神仪式,这应该看作是当年祭水神仪式的一种延续。
  过去该村社火队伍的最前头打一面大旗,约一米宽、五六米长。杏黄色缎子作心,黑平绒镶边,中间的黑平绒字足有斗大。笔者1961年元宵节第一次看东雷社火,只记得开头四字是:“有疫于郊”,下面的字因为当时人头攒动,拥拥挤挤,再加上火铳硝烟弥漫,看不甚清。这面大旗被“破四旧”的烈火化为灰烬,如今几十年过去,遍访村中老人,竟无一人能记得清上面的字还有些什么,实在遗憾。但仅由开头四字可以推知,该村的出社火、上锣鼓都和祈福、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活动。上锣鼓从何时起源的?无据可考,更无文字记载。问村中老人,都说:“先人手里一直就是这向!”
  东雷村因为有塬下黄河边的“铁码头”,当水手、运炭的人也就多。常年的水上生活,艰苦的吃住条件,练就他们强健的体魄,铸造了他们和黄河一样开朗坚强的性格。东雷村虽然靠着黄河,人畜用水却非常困难,过去一直靠双肩挑,上坡下塬,来回成十里。笨重的水桶装上100多斤重的水,可真够苦的。东雷村东靠黄河,北依徐水沟,南临太里沟,往西和中雷村相隔仅二里地,耕地十分狭窄,每人平均一亩多些,沟坡地是耕地的重要补充部分。这种坡地多是羊肠小道,耕作十分不便,运粪土靠担,收庄稼靠背,一步不鼓劲也挪不动。所以过去合阳县东乡流传的一首民间歌谣说:“饿死饿活,甭给中东雷熬活。做的重活,吃的黑馍。不是人担,就是驴驮。”尽管如此,但东雷人喜爱这生养他们的地方,经常用幽默的口气说:“我们是喝崖水长大的,人粗糙。”外村的小伙子看着东雷人担上水健步如飞,背着整齐的柴火捆神态自若,不由眼红,但却打心底里佩服!东雷人粗犷豪放、赤诚淳朴的性格,和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试想想,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没有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能和黄河中的激流险滩搏斗吗?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能年复一年地在那沟坡地上夺取丰收吗?而这种种也必然要在民间艺术形式中体现出来。上锣鼓用的乐器也颇具特色。大鼓比周围村的略小些,直径约二尺、高二尺五左右,但铙却是专门定做的,比其他村的大得多,一般的一副五到七斤,重了一倍,敲起来声音洪亮,可以传得很远。时间长了铙钹的颜色会变黑,村民亲切地称其为“黑老鸹”。上锣鼓的人全都赤着上身(近年来有的穿背心),斜挂一串马铃,虽是隆冬寒天,只穿一条短裤。搭眼一看,便觉得“陕西楞娃”的味儿特浓。但据老年人讲,从来没发现有人感冒过。甚至敲大鼓的人身后还专门有个人用小簸箕扇凉呢!有的人用核桃皮挖个洞做成“眼镜”,或者用破草帽扯去遮檐戴在头上,上插一根红萝ト,再插几根鸡毛;也有的戴个牛笼嘴,脸上随意用红白黑涂抹,样子十分滑稽可笑。
  上锣鼓早先在南北两条大巷里轮流进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改在村中间的广场上进行,南北两社的锣鼓对扎营盘,具有明显的对抗性,争斗性。起初时各敲各的,互不干涉。上锣鼓开始,敲的鼓点叫“排锣”。节奏较缓,十分整齐,是在酝酿情绪,同时向看热闹的人宣告:上锣鼓马上就要开始了,当然还有呼叫那些尚未到场的同伴的意思;接下来的鼓点称为“流水”,比“排锣”节奏加快,花样也多,向对方挑战的意思十分明显,显示鼓手敲打水平也在这一部分;再下来进入“上鼓”阶段,此时敲打的人情绪发展到高潮,鼓手骑马蹲裆,敲锣的一脚踏鼓,一脚踩地,锣棰经头部划弧,先击鼓,后击锣。鼓手则高举鼓槌,和锣手调开击鼓,否则就要砸烂手的。鼓手和锣手边敲边围鼓转圈,十分整齐。敲铙钹的和准备替换的站成一个大圆圈,双手举过头顶,矫健有力。此时鼓点节奏急促,气氛热烈,有如爆豆一般,观众受到感染,随着鼓的节奏齐声“噢——”“噢——”地高呼。气氛酝酿成熟了,领头的人使个手势,鼓点换成“乱刮风”。锣、鼓、钹齐鸣,没有明显的节拍,有如风吹梢林,松涛怒吼,又似大海涨潮,浊浪排空。只听领头人“吁——”的一声悠长的口哨,早已做好准备的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猛地蹲下身,双手抓住大鼓上的铁环,抡上脊背,扛上便跑,其他人在后紧随;另一家见状,同样扛鼓便追。于是两家在广场上追逐,追上了,便要硬把自家的鼓摞在对方的鼓上面,对方不但不让,也想占上风呢!据老人说,上锣鼓的“上”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如此来回两三个回合之后,两社锣鼓摆在一起,整整齐齐地敲打一阵,当晚活动便告结束。一般的从正月十四到十六进行三个晚上。
  上锣鼓的时候,天上一轮明月高照,地下万盏灯笼争辉,芦苇扎成的火把高高举起,枣刺、干柴、麦秸笼起的火堆熊熊燃烧;火铳震天,硝烟弥漫,口哨声此起彼伏,动人心魄。马铃哗哗,喊声阵阵,你要在我的锣上敲一下,我要在你的鼓上敲一下,鼓槌飞舞,锣棰乱抡,使人如入“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阵之中。在这种场合里,难免碰破点皮,流上点血,可是谁也懒得管他,相反地觉得俨然自己是村里的英雄,鼓槌、锣棰抡得更欢。置身于这种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环境里,眼前自然会出现六七千年前部落时代的先民们获得猎物之后围着火堆狂欢的场面,感到今日的东雷村上锣鼓和古老的部落文化真正是一脉相传。
  东雷村的人对上锣鼓十分喜爱,男女老少都想找点事干,不惜为此作出牺牲。据村中老人讲,曾有个农民苦干一冬,挖回的刺柴在家门口堆了好大一堆,足够做饭烧上三五个月,上锣鼓时却大方地叫小伙子用杈把刺柴挑着往火堆上扔,一冬辛苦烧个精光。有人说:“你一冬黑水汗流图了个啥?”他说:“火堆越旺越美!”有一年,扎火把的芦苇不够了,有个人二话没说,就把家中准备修房的苇箔扛出来扎火把。1984年组织上锣鼓的社火头儿叫马生发,一生热爱上锣鼓,临终时叮嘱两个儿子,“一定要把咱这上锣鼓当个事,可不敢叫失传了!”他的儿子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长子马正民敲小鼓,技艺精湛;次子马正杰敲大鼓,全身心投入,是鼓队的核心。
  东雷村的上锣鼓是一种粗犷豪放、情绪热烈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村庄地处偏僻,过去一直不为外界所知。1986年元宵节,渭南地区群众艺术馆为上锣鼓录了像,在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签订议定书大会上播放后引起轰动;从那时起到1987年元宵节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有陕西省电视台和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两家来录像。1994年除夕,上锣鼓又在中央电视台的1995年春节文艺晚会《红红火火过大年》中与观众见面。从那时起,上锣鼓多次赴市、省表演;2005年,为庆祝渭南建市十周年,组织了一台名为《华山魂》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文艺晚会,渭南辖区之内的各种民间艺术形式悉数亮相,总编导王宏看罢后心情激动,特意让上锣鼓的高潮部分从头至尾在舞台上整体呈现。2007年5月,上锣鼓列入陕西省首批“非遗”保护项目。
  1986年元宵节,东雷村大队部的大门上(门前便是表演“上锣鼓”的广场)贴了一副对联:
  擂鼓鸣锣,为天地助威,真正有民族气魄;
  张灯结彩,与日月增辉,分明是地方特色。
  准确形象又简练地道出了东雷村“上锣鼓”这种独特民俗的与众不同之处。

#高新微新闻# 【用日夜坚守换来群众安心——记奋战在防疫一线的高新区基层干部田力】

“2020年对我来说是终身难忘的一年,从年头到年尾我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抗疫。”2021年元旦到来前,高新区丈八街道党建科干部田力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回顾中饱含着对新年的满满期许:“新的一年,愿这场疫情能划上句号,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这三百多个日日夜夜,田力和高新区诸多基层干部一起,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无论是隔离人员应急转运、来陕人员管控摸排,还是机场入境分流、隔离酒店服务管理等,都能看到田力奔波忙碌的身影。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这些与田力一样奋斗在基层的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用血肉之躯构筑起疫情防护的坚强堡垒,也用辛勤坚守换来群众的安宁与安心。

军人的责任与信念 让他主动请缨冲锋在前

2020年,“抗疫”一词贯穿了田力工作的始终。2020年1月23日,大年三十前一天,接到组织通知的田力未经多想,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与丈八街道众多基层干部一起,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急匆匆奔向防疫一线。

身为丈八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应急组第一组组长,田力负责处理防疫工作中的突发事件,随时支援逐户摸排、宣传引导、转移隔离人员等工作。得知转移留观隔离人员人手不够时,田力主动请缨,充当司机,一趟趟奔波在转移留观隔离人员的路上。

身穿厚厚的防护装备,给日常喝水、吃饭都造成了困难。“防护装备的穿着要求十分严格,只要摘下手套、脱掉防护服,就得全身消毒,这身装备也得换新,太浪费了。”田力说,为防止穿脱中造成污染和物资损耗,他常常一天都不喝水,就是为了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忙起来时,田力和同事们更顾不上吃饭,最忙的时候,他三天三夜没回家,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一线。

2020年3月,随着基层疫情防控态势渐缓,田力被抽调至西安“一场五站”(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鄠邑站、阿房宫站),参与来陕人员管控摸排以及健康码管理工作。4月份,田力又加入高新区机场防疫专班,负责机场入境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入境分流。

哪里有需要,田力就第一时间奔赴哪里,即便因工作需长期与确认病例、隔离人员接触,他也没有想过退缩。“身为一名转业军人,我参加过抗洪抢险、地震救援、森林救火、抗击非典等众多战斗,身为军人就该上战场,疫情防控,我不怕,也绝不能缺席!”田力说,这是他内心一直都有的信念,也是支撑着他走下去的动力。
暖心的服务和美食 治愈了他们胃与心灵

2020年6月,随着疫情防控态势变化,田力再次被委以重任——加入丈八街道酒店隔离工作专班,作为专班的总实施人,全盘负责隔离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这对没有经验的田力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为配合疫情防控,隔离酒店强化管控要求,如不能抽烟喝酒、不能点外卖等,加之不能自由出入,这些都让隔离人员产生了不满情绪,大家经常在微信群里提意见发牢骚。了解情况后,田力带领专班人员共同分析原因,指定专班人员以“一对一”形式负责隔离人员的人文关怀,每日以不少于两次的频率,询问了解隔离人员的身体、心情情况及相关需求等,并在管控范围内尽可能予以满足。

美食是治愈烦恼的良药。为让大家在隔离期间住得舒心,专班在饮食上下了不少功夫。“这些隔离人员大多是因入境转机在此滞留,他们的目的地涉及南北方各省市,这其中有很多人长时间没有回国,特别想念家乡的味道。”田力介绍,于是专班便按照南北方人不同的饮食爱好,变着花样改善饮食,湖南米粉、广东煲粥、东北饺子……一碗碗美食送进隔离间,一份份热乎乎的汤饭下肚,隔离人员的胃与心灵都得到了抚慰和满足。

日常交流时,田力还发现,大家无一例外都对西安这个“网红城市”充满了好奇。他们都说,好不容易来次西安,却因为隔离不能出去游玩,感觉很是遗憾。了解大家的想法后,田力和专班人员共同琢磨出一个新办法,“虽然我们不能带大家亲身感受西安美景,但可以让大家的胃来一次西安之旅呀”。

说干就干,凉皮、肉夹馍、冰峰、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各式西安特色美食立刻被安排进菜谱,端上了隔离人员的餐桌。品尝过西安美食后,大家都在群里晒图点赞,“凉皮太好吃了,比我们湖南的米粉还好吃”“泡馍的味道太正了”“今晚的饭真好吃,我都吃撑了”……还有不少人在群里要求加餐。“所有的加餐需求我们都满足,大家放心吃,管够!”田力在群里的豪气回复,又引来一波点赞。
品尝美食之余,田力还“摇身一变”,成为大家的兼职导游,经常在群里介绍西安的景点以

及十三朝古都的文化魅力。“我老婆是西安本地的导游,耳濡目染下,我对这些景点也有了大概了解。”田力说,能为宣传西安发挥一份作用,能让更多人认识西安、喜欢西安,他就觉得很满足。

家人同事的支持 给予他前所未有的动力

专班组的暖心服务感动了很多隔离人员,慢慢地,在群里发牢骚的人越来越少,点赞和感谢越来越多,温情在这里默默涌动。“好多人在群里说,西安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疫情过后要再来旅游一次,还有人在隔离结束后送来锦旗、感谢信。”田力说,隔离不隔爱,得到大家这样的认可,专班每个人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取得这样的工作成果,离不开专班每个人的努力。“6月专班组建时,我和大家一样,没有隔离管理的工作经验,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一筹莫展,但经过半年多的磨合,大家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完成了这项‘从无到有’的全新挑战。”田力动情地说,无论是深夜的隔离人员接收解除,还是通宵值守测温,这场战“疫”中,专班从未有一个人掉队,也从未有一个人退缩。

在这个有十余成员的专班队伍中,41岁的田力算是年轻人。田力告诉记者,专班中有位52岁的同志叫罗卫,孩子在成都上学,老婆不小心摔了腿,罗卫顾不上回家照顾,依旧在深夜值守的岗位上坚守着;43岁的谢维波家中,孩子即将面临高考,高考前夕,他却没时间回家见孩子一面;医务组组长梁万春今年53岁,半年来,他手下的医生护士换了一拨又一拨,自己依然在酒店驻守着……

“这些同志的年龄都比我大,却都默默坚守在岗位上,从不喊苦喊累,多少次我劝他们休个假,回家陪陪家人,大家都不愿意。”田力说,专班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动人的故事,看到他们,他就觉得自己没有理由退缩,也没有理由做不好。

除去身边同事的同心同力,家人的支持也给了田力很多动力。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田力需要24小时在隔离酒店驻守,经常半个多月才回家一次,吃碗老婆做的手擀面、拿个换洗衣物就得匆匆出门,连过夜的时间都没有。有次从家离开时,7岁的儿子甚至问他:“爸爸,你什么时候再来我家呀?”客套的语气让他哭笑不得。

提起家人,田力的语气都变柔和了,“老婆很支持我的工作,如果没有她的理解和宽慰,我可能也坚持不到现在。”田力是个标准的运动爱好者,每年的西安马拉松赛都不会错过,2020年,虽然人在隔离酒店,但他还是忍不住报名了西马,并且幸运地抽中了参赛签。

老婆知道后,在微信上“教育”了田力一顿。“老婆说,特殊时期当以国之大事为己任,不能逞一时之快,马拉松每年都有,而疫情防控就是这一两年,明年我们还可以再参加。”田力笑着说,老婆的思想觉悟比自己高多了,身边有这样明事理的家人,他感觉自己充满了干劲和动力。

“今年是牛年,都说‘牛转乾坤’,希望借着这个好兆头,能让疫情早点结束。”田力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每个在防疫一线奋斗的基层干部、医务工作者的共同愿望。2020年的开篇悲情而壮丽,而2021年的开篇,因为这些如田力一般的“战疫人”的坚守,变得温情而又暖心。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坚信,这份坚守终将驱散疫霾,迎来春暖花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的起居生活如果能顺应这些规律,与大自然的规律和谐一致,那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非常劲爆,非常有料,既满足了读者八卦的心理,又写的文采飞扬,令人感动,比如我下面
  • 今天头发重新剪过了,梳的背头干净利落,后面头发剃的短短的,配合上他越来越锋利的脸部轮廓[awsl]20岁的王源帅得又创新高了王室成员们乖乖坐在我们下面一起听的场
  • 【立省5元[笑而不语]】 【券后9.90元】[星星]【ILOV】家用充电式毛球修剪器 原装刀头[星星]【神器在此[并不简单]】口令在评论区哦[米奇比心][给你小
  • 冬日虽冷但在我心里一直代表着浪漫,虽身在北方我依旧喜欢冬日,祈盼这个冬日#肖战平安喜乐# 祈盼这个冬日#日常见肖战##肖战[超话]##肖战1005生日快乐# [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在挽回的初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隐藏你不安的心,这样他就不会以为你想要挽回他,甚至让他认为你想放弃他。如果你怕对方消失而不断纠缠他,只会减少对你过去的留恋,想起
  • 就比如刘雨昕之前就出演过电影版的《爱情公寓》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刘雨昕是一个歌手,更是THE NINE的c位,形象一直都是非常正面的,可能大家认识到她的时候,都是
  •   加大品牌合作 持续提升大运营能力  吾悦广场精准的业态定位和丰富的品牌组合,得益于新城多年来联动不同类型的品牌商家,并通过良好的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在与品
  • 上半年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甚至最近这几个月心脏开始出问题兴许也是上半年时常通宵加之情绪起伏巨大引起的。又开始想念我某个快乐源泉骂人的日子#勤深深[超话]#听个
  • 待到太阳坠落山坳,携手漫步夕阳无限好,陪同鸟雀飞回爱巢,明灯相看岁月如此静好。待到太阳坠落山坳,携手漫步夕阳无限好,陪同鸟雀飞回爱巢,明灯相看岁月如此静好。
  • 当天有好玩的复古party、两三事展厅、试穿互动、知名DJ复古disco酒会等等有趣的环节,本次活动我们想邀请亲爱的你来现场玩,一起闪回复古的80年代吧!(名额
  • #洛诗意# 重温央视的经典咏流传中的《鹊桥仙》还有家哥写给太后的情书 绝美❤️ 爱情《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我是朗读者——张博睿今天,我给大
  • 感谢我的朋友陪我考试,接我送我去考场,陪我淋雨,头一次啥也不操心完完全全有人依靠,考场咋去我都不用知道,睡午觉也有人叫醒,笔袋准考证都不用自己收拾,要说的有太多
  • 7月20日,艺考分数线公布后,交了钱的学生并没有通过专业课考试,这时,吴某还虚拟了一个领导,给自己发信息说,今年办理起来困难,想以这样的聊天记录继续欺骗学生。吴
  • !如果你说:我身边一个这样的人都没有,那更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过于懒惰了,连羡慕嫉妒你的人都没有。
  • 在网友关切询问下,马斯克回复称:“典型感冒的症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异常。 #意甲# 到目前为止,已有104名意甲球员确诊了新冠,唯一完全避免感染病毒的俱乐部
  • 秋天是思念的季节,如果秋天去看一个人,一定是那个懂我的人。同事打趣道唯一的烦恼就是秋天的衣服不够穿了可我由于下半年身材的变化买了很多好看的不同风格的秋装,所以一
  • 以106岁高龄,仍笔耕不辍,今年在我社最新出版《夜谭续记》的老作家马识途先生,被评为“年度致敬作者”。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公布,我社出版的《晚熟的人》《我的二
  • 我等信独一之主耶稣基督,上帝独生之圣子,是圣父在万世之先所生,是从神所出之神,从光所出之光,从真神所出之真神,是生非造,是与圣父同体,万物皆藉圣子而造;圣子为要
  • 很忙很忙身兼数职的,大学在读打工人。已经连续好几周除了周末,都忙得没时间吃饭甚至没空上厕所,更别说追星了,物料几乎都没看。 但是睡前打开微博匆忙刷几眼,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