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与医疗器械# 】
3D打印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将产品分为若干薄层,每次用原材料生成一个薄层,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最终将计算机上的蓝图变为实物。

相关文献显示,早在1986年就有了全世界第一台3D打印机。2005年,第一台高清晰彩色3D打印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台名为SpectrumZ510的高清晰彩色3D打印机是由ZCorp公司成功研制的。2010年,3D打印机打印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车。2012年,3D打印机开始应用到医疗器械领域,首次打印出人造肝脏组织。2013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3D打印机器人。2015年,3D血管打印机问世。

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打印技术相比,打印精度高、打印速度快,并且它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满足个性化需求。因此3D打印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受到广泛关注。

3D打印技术与医疗器械

3D打印技术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主要应用在人体植入物、手术导向模板以及生物打印等方面。近年来,发现3D打印技术在人体植入物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骨外科领域,这主要是因为骨外科需要对缺失或损坏的骨头进行重新植入,且植入物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普通的打印技术无法进行这项精密的工作,而3D打印技术则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骨外科所需要用到的不锈钢、钴铬合金等修复材料。这些材料都可以应用于3D打印技术当中,然后使用激光束等设备对其进行制造;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人体骨骼的不同或需求来制造微孔,从而使植入物与骨骼能够完美吻合。二是手术导向模板。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手术导板进行个性化设置。手术导板主要包括脊柱导板、关节炎导板等,3D打印技术能够在逆向工程技术的配合上尽可能地减少放射性暴露,均衡放射剂量,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此外,3D打印导板还能够大幅度降低术后感染,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3D打印技术还可应用于生物打印。生物打印是指原材料是人体细胞,加上生物墨水,将其加工成具有血管等内部构造的生物活性组织,从而实现批量化打印人体的肝脏等器官组织,活细胞混合液是生物墨水的主要成分,当前主要有细胞悬液、载细胞水凝胶和脱细胞化细胞外基质溶液等几种类型。相关研究发现,3D打印技术打印的人体器官能够正常维持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效维护人类的免疫调节。#3D打印技术可再生人体器官#

3D打印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

据新华社相关消息,2019年10月,广州迈普公司开发的新型颅颌面修补系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这一高端植入类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院使用,彻底颠覆了中国医疗产品“低端低价”的形象。这是我国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3D打印人工硬脑膜产品,看上去像一片薄纸巾,却是一种可降解的新型材料,用于替代开颅手术需要的脑膜。

2020年6月4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发布公报说,该机构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自膨型3D打印血管支架,可以根据患者血管特点定制,从而更好地治疗外周动脉狭窄等疾病。

公报说,治疗外周动脉狭窄等疾病时常要用到血管支架,但是人们往往只能在市场上已有的支架中选择,尽管这些支架有各种型号,还是经常会有与患者血管符合程度不高的情况。

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3D打印技术,可用于生产自膨型镍钛合金血管支架。由于镍钛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特点,对压力和热量敏感,在3D打印时需要精确设计其几何形状。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名为“选择性激光熔化”的工艺,使得打印出的镍钛合金支架具备能用于血管内的超细网状结构等特点,将其送入血管后可根据需要扩展。

研究人员认为,根据患者特点定制的3D打印镍钛合金血管支架,可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医生可以在医院等现场指导打印出这种血管支架,还可以节约库存支架等方面的费用。

2020年6月28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发表声明说,该大学已经与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后者将在该大学3D打印出的人体心脏组织上测试新药,未来还计划在3D打印出的整个心脏上测试新药的功效和毒性。

声明说,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去年4月成功3D打印出全球首颗拥有细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脏”,这项创新技术在药物筛选这一医学领域也具有巨大潜力。

候选药物在上市之前要经历多个筛选阶段,首先要在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组织上进行测试,再针对实验动物进行测试,然后才能获准用于人体临床试验。声明说,使用3D打印的人体组织测试候选药物可以使药物筛选过程更快、成本更低和效率更高。

该大学塔尔·德维尔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实验室负责人德维尔教授在声明中表示,3D打印出的人体组织更接近真正的心脏组织。

德维尔还表示,实验室还将设计制造含有所有不同心室、瓣膜、动脉和静脉等的整个人体心脏,以便进行更完善的药物筛选。

2020年11月,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使用一种新生物3D打印技术,在实验室内可以快速打印出大量微型肾脏类器官,未来有望应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相关研究,最终实现用人造肾脏为严重肾病患者进行器官移植。

这一新技术由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和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奥加诺沃主导开发。研究人员将以人体干细胞为基础制成的“生物墨水”装入特制的生物3D打印机中,然后通过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移液管,将这种“生物墨水”挤压出来并在培养皿中打印出肾脏活体组织。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技术可以在大约10分钟内打印出200个左右尺寸不超过指甲盖大小的微型肾脏类器官,这些器官具备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可以用于检测药物对肾脏的毒性,或者用来测试肾病新疗法的疗效,有助于开发针对不同肾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药物。

3D打印技术的未来

3D打印技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疗器械领域的水平,它的发展和成熟促进了第四代智能医疗器械的产生和商业化,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监管方面,完善的个性化、合理化和系统性的医疗监管体系亟待建立。此外,3D打印技术在从事批量生产3D打印产品时要在相关政府部门认证许可后才能进行市场发放,并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进行严格的监管。

相关文献显示,国际标准化组织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ISO/TC261)和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F42)致力于3D打印标准化研究,近些年已陆续有相关标准或草案颁布。然而,目前尚无针对3D打印的医疗器械标准。

合理的产品设计和设计过程中全面的风险控制手段是产品安全可靠性的第一道屏障。增材制造的全过程控制、过程验证及确认对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医疗器械的生产商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他相关法规文件的规定,对产品从设计到使用全过程进行充分的质量控制。

相关医学学者表示,在未来医疗发展中,个性化医疗是主要的特点,在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时代要求,目前,3D打印技术还处于最初的科研阶段,还有很多的应用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工艺技术、精确度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深入发展,3D打印技术产品的精度和效率要不断提升,成本要降低,开辟医疗发展新天地。(顶端新闻·大河健康报记者 胡炳俊 杨璐 通讯员 余冬 文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图)

【#3D打印技术与医疗器械# 】
3D打印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将产品分为若干薄层,每次用原材料生成一个薄层,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最终将计算机上的蓝图变为实物。

相关文献显示,早在1986年就有了全世界第一台3D打印机。2005年,第一台高清晰彩色3D打印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台名为SpectrumZ510的高清晰彩色3D打印机是由ZCorp公司成功研制的。2010年,3D打印机打印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车。2012年,3D打印机开始应用到医疗器械领域,首次打印出人造肝脏组织。2013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3D打印机器人。2015年,3D血管打印机问世。

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打印技术相比,打印精度高、打印速度快,并且它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满足个性化需求。因此3D打印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受到广泛关注。

3D打印技术与医疗器械

3D打印技术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主要应用在人体植入物、手术导向模板以及生物打印等方面。近年来,发现3D打印技术在人体植入物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骨外科领域,这主要是因为骨外科需要对缺失或损坏的骨头进行重新植入,且植入物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普通的打印技术无法进行这项精密的工作,而3D打印技术则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骨外科所需要用到的不锈钢、钴铬合金等修复材料。这些材料都可以应用于3D打印技术当中,然后使用激光束等设备对其进行制造;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人体骨骼的不同或需求来制造微孔,从而使植入物与骨骼能够完美吻合。二是手术导向模板。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手术导板进行个性化设置。手术导板主要包括脊柱导板、关节炎导板等,3D打印技术能够在逆向工程技术的配合上尽可能地减少放射性暴露,均衡放射剂量,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此外,3D打印导板还能够大幅度降低术后感染,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3D打印技术还可应用于生物打印。生物打印是指原材料是人体细胞,加上生物墨水,将其加工成具有血管等内部构造的生物活性组织,从而实现批量化打印人体的肝脏等器官组织,活细胞混合液是生物墨水的主要成分,当前主要有细胞悬液、载细胞水凝胶和脱细胞化细胞外基质溶液等几种类型。相关研究发现,3D打印技术打印的人体器官能够正常维持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效维护人类的免疫调节。#3D打印技术可再生人体器官#

3D打印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

据新华社相关消息,2019年10月,广州迈普公司开发的新型颅颌面修补系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这一高端植入类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院使用,彻底颠覆了中国医疗产品“低端低价”的形象。这是我国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3D打印人工硬脑膜产品,看上去像一片薄纸巾,却是一种可降解的新型材料,用于替代开颅手术需要的脑膜。

2020年6月4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发布公报说,该机构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自膨型3D打印血管支架,可以根据患者血管特点定制,从而更好地治疗外周动脉狭窄等疾病。

公报说,治疗外周动脉狭窄等疾病时常要用到血管支架,但是人们往往只能在市场上已有的支架中选择,尽管这些支架有各种型号,还是经常会有与患者血管符合程度不高的情况。

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3D打印技术,可用于生产自膨型镍钛合金血管支架。由于镍钛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特点,对压力和热量敏感,在3D打印时需要精确设计其几何形状。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名为“选择性激光熔化”的工艺,使得打印出的镍钛合金支架具备能用于血管内的超细网状结构等特点,将其送入血管后可根据需要扩展。

研究人员认为,根据患者特点定制的3D打印镍钛合金血管支架,可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医生可以在医院等现场指导打印出这种血管支架,还可以节约库存支架等方面的费用。

2020年6月28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发表声明说,该大学已经与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后者将在该大学3D打印出的人体心脏组织上测试新药,未来还计划在3D打印出的整个心脏上测试新药的功效和毒性。

声明说,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去年4月成功3D打印出全球首颗拥有细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脏”,这项创新技术在药物筛选这一医学领域也具有巨大潜力。

候选药物在上市之前要经历多个筛选阶段,首先要在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组织上进行测试,再针对实验动物进行测试,然后才能获准用于人体临床试验。声明说,使用3D打印的人体组织测试候选药物可以使药物筛选过程更快、成本更低和效率更高。

该大学塔尔·德维尔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实验室负责人德维尔教授在声明中表示,3D打印出的人体组织更接近真正的心脏组织。

德维尔还表示,实验室还将设计制造含有所有不同心室、瓣膜、动脉和静脉等的整个人体心脏,以便进行更完善的药物筛选。

2020年11月,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使用一种新生物3D打印技术,在实验室内可以快速打印出大量微型肾脏类器官,未来有望应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相关研究,最终实现用人造肾脏为严重肾病患者进行器官移植。

这一新技术由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和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奥加诺沃主导开发。研究人员将以人体干细胞为基础制成的“生物墨水”装入特制的生物3D打印机中,然后通过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移液管,将这种“生物墨水”挤压出来并在培养皿中打印出肾脏活体组织。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技术可以在大约10分钟内打印出200个左右尺寸不超过指甲盖大小的微型肾脏类器官,这些器官具备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可以用于检测药物对肾脏的毒性,或者用来测试肾病新疗法的疗效,有助于开发针对不同肾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药物。

3D打印技术的未来

3D打印技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疗器械领域的水平,它的发展和成熟促进了第四代智能医疗器械的产生和商业化,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监管方面,完善的个性化、合理化和系统性的医疗监管体系亟待建立。此外,3D打印技术在从事批量生产3D打印产品时要在相关政府部门认证许可后才能进行市场发放,并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进行严格的监管。

相关文献显示,国际标准化组织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ISO/TC261)和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F42)致力于3D打印标准化研究,近些年已陆续有相关标准或草案颁布。然而,目前尚无针对3D打印的医疗器械标准。

合理的产品设计和设计过程中全面的风险控制手段是产品安全可靠性的第一道屏障。增材制造的全过程控制、过程验证及确认对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医疗器械的生产商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他相关法规文件的规定,对产品从设计到使用全过程进行充分的质量控制。

相关医学学者表示,在未来医疗发展中,个性化医疗是主要的特点,在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时代要求,目前,3D打印技术还处于最初的科研阶段,还有很多的应用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工艺技术、精确度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深入发展,3D打印技术产品的精度和效率要不断提升,成本要降低,开辟医疗发展新天地。(顶端新闻·大河健康报记者 胡炳俊 杨璐 通讯员 余冬 文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图)

【襄水复兴 推陈出新 绘就山水融城文化长卷 ——《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专项规划方案》解读】编者按:襄水,俗称南渠,始于宋包水库,经白云人家,沿襄南大道,交环城南路向东至胜利街,再转向南在观音阁旁的凤林古渡汇入汉江,全长15公里。据历史考证,先有襄水,后有襄阳,襄水是襄阳的母亲河,是襄水孕育、保护、滋养、升华了我们这座城市。为了让这条母亲河重生,重现水清、岸绿、景美,传承襄阳历史文脉,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市相关部门邀请了全国顶级专家团队反复调研论证,编制完成《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远山绵绵襄水碧,鱼翔浅底树成荫。十里画廊春意闹,古城旧事娓娓听。未来,襄阳市民有望走进这幅美丽的画卷,近距离感受襄水魅力,聆听古襄阳的声音。为了让襄水真正建成惠民、亲民工程,今起《规划》面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征求意见建议,相关意见可发送至邮箱(809876609@qq.com),来文标题注明“关于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专项规划方案的意见”。

《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襄水复兴,推陈出新,描绘一幅自然生态的襄水文化长卷。一是坚持安全第一,在防洪基础上进行生态景观设计;二是找回历史碎片,还原襄水记忆;三是营造自然生态的襄水廊道;四是构建文化设施,展示体验襄水独有的文化韵味;五是丰富市民生活,找到宁静的栖息之所。

《规划》的目标之一:实现水系连通分区排涝,提升襄水防洪功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襄水就已是军事要塞,随后承担起城市防洪功能。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刘备马跃檀溪开启三国故事篇章,“李杜”“王孟”登山望远留下千古诗篇。

襄水作为汉江支流,自古以来都承担着城市防洪的功能。然而,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襄水的支流水系泄水能力大不如从前。

2015年,襄阳对襄水上游区域进行改造,主河道基本满足防洪要求,但由于中下游管网较细,支流治理不够,防洪排水能力依然不足。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将提升襄水的蓄排水能力,提高全线防洪标准。

根据《规划》,襄水流域根据地形地势,按照“等高截流,分区排水”的原则,分为襄水自流片区、琵琶山泵站排水片区、陵园泵站排水片区、102泵站排水片区、岘山泵站排水片区5个片区,洪水来临时可通过襄水和护城河流入汉江。

为了进一步提高襄水行洪能力,将对自流片区内襄水支流入口进行疏通改造,改善主、支流的水系连通,增强支流水系排水能力。同时根据地形高程分级设置截流工程,划分21个排水区,各区通过排水管涵直排入渠,入江区直排汉江。

此外,护城河作为连通襄水和汉江的通道,其位于闸口的排洪口排水能力将提升至原来的3倍,达到20立方米/秒,护城河分洪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提高襄水排水能力的同时,本次工程也将把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其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渗、滞、蓄、净、用、排”功能,发挥沟渠、坑塘、湿地和河流等“海绵”作用,实现雨水的就地消纳利用,减轻襄水的防洪压力。

《规划》的目标之二:实现山水林田湖草共治,四季常绿鸟语花香

襄水依山而行,傍城而过,与城市骨架交叉结合,共同构建“江山河池洲城”的襄阳城市大格局。

根据《规划》,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将襄水和岘山生态环境连接形成一体,以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为目标,通过山水修复,让活水自流,连通全城生态系统,营造多样化生态环境,建设“会呼吸”的河道。

具体实施中,首先要修建贯穿景观带始终的无障碍生态绿道,对襄水全线景观一览无余。沿线将运用生态理论植树造林,种植樱桃树、柿子、杨梅、悬钩子等本土化浆果植物,合理搭配灌丛、草地比例和种类,使襄水畔成为适合鸟类生存的场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襄水沿线的五个景区也将与河流水系有机融合,实现自然和城市景观植物空间相映相融。其中,襄水源景区主打生态陂塘风貌,以蓼汀桃岸为主题,打造生态陂塘、绿岛湿地。鸭湖景区主打湖泊湿地风貌,以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为特色,营造枫叶荻花、烟雨苍茫的湿地风光,再现魏晋时期古鸭湖景观风貌。檀溪景区主打水岸花甸风貌,以水生、沼生植物为主,营造古时襄水“三月绿草齐,花树绕大堤”的秀美景色。岘首山景区主打唐韵风雅风貌,以诗构景,打造岘首春日、花韵烟楼、芳草萋萋、雪半山寺等景点。凤林古渡景区主打江口湿地风貌区,襄水西侧补植季相变化明显的春秋两季植物,江边绿地保留大片密林,引入水系,形成湿地绿岛,打造江滩湿地风貌。

根据《规划》,襄水还将衔接环岘山绿道、滨水绿地、滨河步道,将沿河慢行系统与城市绿道相结合,实现绿道全线贯通,形成有机整体,并引进亲水活动、儿童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健身活动、休闲观光活动、节庆活动、商务活动、科技活动,成为集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展览、服务和休闲为一体城市河滨生态走廊。

《规划》的目标之三:通过一带五区串起历史记忆,实现山水人城共融共生

作为诗词文化的高地,唐诗中“襄阳”的出现频率仅次于长安、洛阳,赞美襄阳的诗篇更是多达358首,其中不乏对襄水的描述。“汉主庙前襄水碧,一声风角夕阳低”“门前襄水碧潺潺,静钓归来不掩关”……无不展示着襄水的源远流长。

承载着这些历史记忆,襄水俯拾文化碎片,串联起摩崖石刻、马跃檀溪遗址、李曾伯纪功铭、观音阁等历史遗迹,润泽着张公祠森林公园、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在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更加凸显。

据介绍,全长15公里的襄水景观带上,将用一半的长度打造出襄水源景区、鸭湖景区、檀溪景区、岘首山景区、凤林古渡景区五大景区节点,一景区一主题,讲好不同主题的襄阳故事。其中襄水源景区突出古道文化,鸭湖景区突出魏晋文化,檀溪景区突出军事文化,岘首山景区突出诗词文化,凤林古渡景区突出驿道文化。

在此基础上,襄水沿岸还将运用“互联网+”、5G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建立智慧园林化管理系统。未来襄水将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统筹考虑地方生态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更新,做到“山水城共融”,形成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买了一套情侣睡衣 我的是粉色 荧光粉 [笑cry] 刘大哥说我穿起来像刘英 淘宝色差也太严重了吧 比我的图片还荧光一些 质量也不好 刘大哥说和我结婚之
  • 成都贝壳口腔、博爱口腔、华誉口腔好的医院?就是那种务必凌乱的那种。
  • #迪丽热巴乔晶晶#[打call]#迪丽热巴奥迪RS形象大使# [嘻嘻]#迪丽热巴李长歌# [憧憬]#迪丽热巴吃个彩虹# [给你小心心]#迪丽热巴代言金纺# [奥
  • #了尘书坊[超话]#【世间五欲之乐,了不可得】离苦得乐,是一切众生所追求的目标,只是努力的方向不同,所得的结果也迥然不同,是究竟解脱之乐?——愚钝木分享#山东一
  • 我们现在多数都住在高层的房子中,与实际的水有点远。虚水,是空气得到收容的地方。
  • 长在那些人身上她们怎么说我也管不着,做好自己该做的才最重要[爱你]。)虽然今天有人在班级群里引战gg有点伤心但是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可以不爱请别伤害,我不能
  • #肖战最好的你[超话]##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xz #肖战顾魏# 9.8互夸,唯粉指路回,不回主超和 cp 我遇见你,喜你为疾,药石无医。 往后余生,我只想
  • #肖战最好的你[超话]##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xz #肖战顾魏# 9.8互夸,唯粉指路回,不回主超和 cp 我遇见你,喜你为疾,药石无医。 往后余生,我只想
  • 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却成了人人喊打的BOSS,称他为“智商下限”确实在合适不过了……三国战记“赤壁的熊熊烈火粉碎了曹操霸业,魏蜀吴三国争霸,从此揭开序幕……”听
  • 十年用心打磨,专注健康月饼馅料,稠度适中,易搓成球,不易散开,海藻糖助力,降低甜度,多种口味,任性选择【赠运费险】 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8889788” 立即领
  • 定些小目标吧:【one】这个学期末,西方经济学导论and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搞明白【two】四级,六级,专业四级,专业八级,商务英语专业证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
  • 总之xwy腿还在痛,真好我很喜欢看书,但是忘记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为什么要喜欢的了...梦想和想做的事情都是脆弱不堪的,走着走着就掉了,根本没有勇气回头捡
  • 期间,将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暨农业经贸论坛、“西湖论茶”—第三届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国际茶咖对话、贫困地区茶品牌建设论坛、中国茶产业T20峰会、茶
  • #遇见美好# 今天上午游览2020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主场馆《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福建省最好,最大的体育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厦门日
  • 本来满口承诺能保我千秋万代的售后突然变成一个不那么爽快的人,说,你这个事,我们也很难办。小时候,老师告诉我要与人为善,因为那是一个好人的标准,而我想做一个好人,
  • 去年的今天,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我们相聚在一起,见证了《乃木坂46版美少女战士音乐剧》的上演。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周,在一起为了将最好的舞台展示给大家而努力的那一周
  • 我对这段字一见钟情了想同你度过所有极致慵懒文艺的时光,在阴暗的下雨天窝在被子里酣睡到黄昏,放着唱片赤脚在木地板.上相拥跳舞到清晨;踩着人字拖牵着微微出汗的手穿过
  • 我带着我的流水账文笔来惹(这个时间点发没什么人理我了8...orz)➡️p1p2 2018鸟巢演唱会小作文➡️p3p4 2019海口演唱会小作文原创 ‼️长图预
  • 他夙兴夜寐、夜以继日,关爱队员、凝聚如家,率领医疗队在武汉连续奋战55天,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势和防护技术优势,度过了最艰难、困苦的时期,顺利迎战了武汉2月疫情高
  • DNA爵士舞街舞研修中心提前放“价”‼️ 优惠大放送 [来]两人同行仅 7⃣️折老学员报名享8⃣️折新学员报名享9⃣️折带你入门&扎实基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