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忏悔杀业!

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尽量不害任何众生,对前世或今生所造的杀业,应精勤忏悔。若诚心忏悔,便能消尽恶业,譬如以前印度指鬘王,性情凶残,曾杀九百九十九人,每杀一人即取一指节,拟为项鬘,但因不满千数,想杀释迦牟尼佛时,终于认识了自罪,内心忏悔,后证得罗汉果位。

若想:前经说杀生住一中劫地狱,此说今生解脱,此二不相违吗?答:此二不违。前者是指未忏悔者而言,此说以忏悔力除杀罪之障,便能今生成就。例如,本来犯死刑罪的人,后来依人力或财力等,此人不但不受死刑,且有改过自新、东山再起之机会。同样,依金刚萨埵的誓愿力和自己的悔心力,能除恶业,也有依靠菩提心进行忏悔的方法。所以杀生深重的人,一心忏悔是最最重要的!

忏罪的方法,主要用《三十五佛忏悔文》,或诵百字明、金刚萨埵心咒等极为殊胜的陀罗尼。《妙臂请问经》云:“如春林火猛焰炽,无励遍烧诸草木,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烧诸恶。犹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炽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诵光,炙照恶雪亦当尽。如黑暗中燃灯光,能遣黑暗罄无余,千生增长诸恶闇,以念诵灯能速除。”《猛厉三调续》云:“念金刚萨埵十万遍,犯根本誓言也能清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云:“每天念二十一遍百字明,不增上罪业。”《无垢忏悔续》云:“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能清除一切罪障,解脱三恶趣。”《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云:“若具足四对治力,如法念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后,则破根本誓言罪亦能清净;且今生成办一切所愿之义,来世亦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等自己所欲之净土。”

如是忏悔者,能得净罪之相,其相即如《准提陀罗尼》所云:“若于梦中梦吐恶食,饮酪乳等,及吐酪等,见出日月,游行虚空,见火炽然,及诸水牛,制伏黑人,见比丘僧比丘尼僧,见出乳,树,象及牛王,山,狮子座及微妙宫,听闻说法。”

冬夜无所有,聊赠一枝兰。

前些日子,友人送来一盆素兰,欣然置于书案上,每日相对,久而久之,眼中已然无兰。

再见时,是一个平常的夜晚,依旧伏案工作,顿生焦灼,停笔抬头之时,忽而看见,一朵淡绿的兰蕊,于舒展的叶片间露出,不争不艳,似隐非隐。这悠悠然的姿态,让人再一次动了心。

窗外月色清朗,流转于兰草疏影之间;缕缕暗香,缥缈于方寸之室内。只道是寻常一样的窗前月,一间普普通通的书房,缘何生出许多别样的滋味来?

孔子有言:“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故而,兰之于室,幽幽其芳,暗生气韵;兰之于人,扬扬其香,循循善诱。兰花兀自开放,便给这寂静的冬夜,枯槁的思绪,曾添了几分闲趣。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兰生于山野,与人本无交集。兰之淡雅、兰之清韵、兰之高洁、兰之于人的意义,无不是在一次次怦然的观照中,生发出来。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孔子与兰,相遇在野,君子之心与草木之气,心照不宣。“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以兰为佩,以兰为友,诗人之质与芝兰之芳,相生相惜。

谁人不敬孔子之仁义,谁人不解屈原之高洁,但是,兰之清雅,并非一眼便能看得真切。只因,兰的姿态,实在是低调至极,不开花时,平常如草;开花时,也不以艳色浓香示人。即便古人为它写了那么多诗,也难免在初见时,将其错认成了一盆草。

连丰子恺也曾有此同感:他幼年时,看见父亲买兰花供在堂前,心中常是不解其用意。在其看来,那不过是“盆里的大草”。后来,他年岁稍长,偶然看到了兰的图画,顿时觉得"其浓淡肥瘦,交互错综的线条,十分秀美可爱”。

自此以后,他看见真的兰花,就“另眼看待而特别注意”,于是,这“盆里的大草”,就一变而为“王者之香”了。

正是这“另一只眼”,超越了视觉的直观,给兰以审美的觉知和观照,在疏朗的叶片之间,看出一点清雅的姿态,一点素洁的品性,一点虚实相生的意境。

兰花,还是原来的那一株。只是,人的眼、人的心,如花般绽放开来,生出丝丝雅趣,便再也“看兰不是兰”了吧。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终究是一种“贤者不逢时”的遗憾。爱兰者,如爱贤才,必是要请其入世,使其馨香满室,才可心安。

世上无人不爱花之娇艳,叶却少有人赏。唯独,兰叶之简素、秀美,让人不愿移开目光。“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叶胜看花”。兰的叶终年鲜绿,姿态婀娜修长,刚柔兼备,即使不是花期,也颇有雅致。

待到花开之日,素净的兰花,也不喧不嚷,不娇不媚。只有幽香阵阵,清而不浊,渐渐沁人心脾。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文徵明曾“手培兰蕊两三栽”,它寂然开花,诗人却浑然不知,直到无意间推开窗,蝴蝶翩翩而来,才欣然发现兰的幽香,早已盈满室内。

兰之幽香,飘飘忽忽、隐隐约约、似有似无,“久而不闻其香”。但是,以花为命”的李渔,偏偏不愿舍其香:有兰在室,但“久而不闻其香”,即与无兰等,实在可惜。因此,当他不能闻其香时,便去“无兰之室”中待一会儿,再回有兰之室,这样一来一回,便可日日闻得兰香,时时闻得兰香了。

“兰生幽谷与处曲房,其幸与不幸相去远矣”,只因,有李渔这样的“君子”,识其香,知其才,懂其趣。然而,李渔又何尝不是“含熏待清风”呢?

清雅之兰,须有清心来赏。在惠风和畅之日,皓月当空之时,若是一人独坐窗下,幽兰含熏,清风徐来,疏影微摇,静静地望着,只觉时光清扬。

清雅之人,也待知音。若是友人来访,便煮一壶茶,茶之醇香,兰之清香,萦绕两袖,无言也默契,舒然自在。

或许,每一个月夜,都有一株素兰,含熏待风;有一个闲人,静候窗前。

古人所谓“养兰而养子兰”,养兰人每日悉心照料,因生命与共的温度、呼吸,心象融于兰蕙之中,养得是盆中之兰,也是“胸中之兰”。

中国画有“一生兰,半世竹”之说。画兰者 “由兰生情,入情于兰,以兰寄情,以兰表情,以兰会情,兰我不分”,画的不只是兰之形,也是自己的“兰心”。

郑板桥养了一世兰,也画了一世兰。“兰草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他曾种了十多盆兰花,不供于案前,也不置于室内,而是把它们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任其恣意生长。

故而,郑板桥所画之兰,常生于山石之上,持有几分野趣。他以浓墨作叶,淡墨作花,融入草书的笔意,笔锋转化有度,兰叶风骨俊俏,兰花气度清雅。

写兰,重在写意。八大山人写兰,可谓是“前无古人”。如他一贯的作风,画面大片留白,寥寥几笔,三叶一花,便把兰之超然意趣、清雅神韵,跃然纸上。细看时,一笔洒脱,一笔遒劲,一笔漫不经心,每一笔都在替他“哭之笑之”。

若是,看了八大山人之画,再去看兰,眼中也不由得生出些“另类的意趣”来。有一天,朋友新得了一盆素兰,欢天喜地端来给我们欣赏,他却用轻轻把一半叶片掩去,说道:“寥寥几片,才越看越觉出兰之清雅……”

山野之兰,室内之兰,画中之兰,无不是“心中之兰”。兰本无意,人却怀着一颗“兰心”,观之、赏之、叹之、咏之、写之。兰与心的呼应,既有空谷独幽、对饮山风的雅致,也是静默如初、时光氤氲的从容。

寂寂于冬,兰无言,人亦无言,共享这孤清深处的欢喜。我们与兰的相遇相知,是一场被时光眷顾的花事,只一眼,便是脉脉千年。

念佛修行路上的两大歧途,不可不知!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

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印光法师文钞》复朱德大居士书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首先告诉我们要在信愿上注重。“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你只要有真信切愿,即使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也可以往生的,而且绝对能往生的。

“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即使你念到一心不乱,如铜墙铁壁一般,也没有往生的道理。如果靠自力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甚至入禅定了,也没有用。靠你自己的力量往生不了。因为极乐世界在十万亿佛土之外,阿罗汉的神通也只能在一个佛土之内,依他自己的能力,三千大千世界是出不去的。极乐世界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即使是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靠他自己能力,也飞不到极乐世界。所以即使你修到初禅、四禅,对往生一点用都没有。下面印祖给我们指出两大过患、两大歧途。

歧途一: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世间许多学净土的念佛人,他多多注重一心,就在念佛功夫上计较,不注重信愿。

我们去看一看身边的念佛人,大多数都这样的观点——念佛还没念好,念佛功夫没上去,恐怕往生不了。许多人都这样想,这是障碍自己。他根本不知道要在信愿上去注重、去加强。信愿主要是靠闻思净土典籍,印祖在《文钞》中讲到,一个是通过深入净土典籍,一个是参访对净土法门精通的善知识,这两个方法可以培养信愿。这里印祖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修净土念佛的人,多多注意一心,不注重信愿。这在印祖时候的民国期间是这样子,我们这个时代就更严重。许多人对净土法门不了解,但你又不能说他对净土一点信心没有。他也想往生,他也念佛,而且他比一般人更注重念佛,因为他想把念佛功夫提上去,所以他主要的力量都放在念佛功夫上。

最初他会非常精进,猛念一气,可能这两三个月都很少睡,就在那里念,不久就发现好像刚开始几天感觉挺好的,人前还在夸口,我念佛多精进。两个月之后,不行了,一下子退下来了,有可能半年他都不念佛了。这是因为信愿不够,这样几年、几十年、一辈子,就这样折腾,进进退退,浪费了宝贵的光阴。但是他自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不知道从信愿上下手,信愿是最重要的。信愿,就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没有信愿就相当于发动机没有启动,你说要让这个车子跑,它跑得动吗?或者发动机出了问题了,经常要断油的,发动机时而发动一下,等会儿它又不听话,又在那里休息了。信愿不够就相当于这样子。这样自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而精进、时而懈怠,但却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原因就是印祖讲的没有通过深入闻思净土典籍,没有产生或者增强信愿,而是一天到晚在一句佛号上讲究,念来念去,信愿也没有念上去。这实际上是舍本求末、隔靴抓痒,怎么抓也没有感觉,怎么念信愿也上不去。

精进的念佛行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以前课上介绍过,勤精进是由欲心所而来。“欲为勤依”,唯识经典里告诉我们,欲就是愿,信愿行的愿。欲心所,这个愿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欲心所是信心所的果。所以,信愿行,信是愿的因,愿是信的果,当然我们要从因上下手。那这个信心所是由什么而来的呢?它又是有由胜解而来。胜解心所是信心所的因,信愿的愿,欲心所是信心所的果。我们就知道,要从源头上、胜解上下手。胜解怎么来的呢?通过教证理证,闻思抉择,这就是印祖讲的要深入净土典籍。许多人因果次第全错乱了,这样念佛念一辈子怎么可能得力呢?空耗时光,一场辛苦一场空。好心学佛,辛辛苦苦,不知道修行次第错乱了,劳而无功。这点非常重要。不注重信愿,已经是失其扼要。这是第一个歧途。
歧途二: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

第二个歧途就更严重了。

“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现在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我们去问一问一般净土的念佛人,十个里面肯定有五双。你去问他,你念佛念了这么久了,相信自己能往生吗?他肯定跟你摇摇头:这个怎么可以肯定说自己能往生呢?或者他会反问你,难道你相信自己能往生吗?你的胆子也太大了,要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莲花登上去的时候才知道,莲花台没上去之前,还不一定往生的。他肯定会这样跟你回答。如果你说自己绝对能往生,他觉得你这是打大妄语。但他不知道这不是从我们念佛功夫得一心不乱上讲的,而是从信心的抉择上讲的。讲信心的时候,必须没有怀疑,相信自己,绝对不怀疑。这不是谈念佛功夫。如果说念佛功夫,自己绝对有把握往生,那确实说大话,但是从信心上讲是可以的。从信心上不应该有丝毫怀疑。你有怀疑,说明你没有真正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十念就能往生,你念了一辈子还要怀疑自己,那你怪谁呢?你不能怪阿弥陀佛的佛力不灵,怪就怪你自己信心不够,信不及,你必须信得及。印祖在这里说,有些人就因为没有念到一心不乱就怀疑自己、担心自己,恐怕不能绝对往生。这样的疑心生起来,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真信切愿是对自己能往生这件事绝对不会怀疑的,你怀疑自己,说明你没有真信切愿,你就不用辩解了,怎么辩解也没有用,这是非常明确的。“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没有得到一心不乱,恐怕不能往生,所以要赶快念佛,尽量得到一心不乱。如果这样想,印祖讲,这看来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因为自己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怕没有把握往生,现在赶快用功精进念佛,尽量能得到一心不乱就更好,如果这样想的话,可以。“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但有些人想过分了,想偏了,因为自己没有得到一心不乱而唉声叹气。我念了多少年,怎么还没有一心不乱呢?看来很难往生,心里怀疑自己。印祖在这里说“则成坏想念”,就是恶念,这是障碍自己往生的。本来你能够往生,就因为怀疑自己往生不了,最后自己障碍了自己,反而往生不了。这就是古人说的“天作孽犹可存,自作孽不可活”,这是自己疑心障碍自己,这叫自作孽。如何摄心归一念佛?

“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下面印祖讲到怎样摄心归一念佛,给我们指出三个方面。第一要生死心切。真为生死,真正了解轮回痛苦,真想了生脱死。第二要恳切至诚。要在真信切愿上去下手,要在出离心、欣求心上下手。恳切至诚,也就是要在信愿上下手。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行门上要摄心,要有方法,不要散心的边念边打妄想,不摄心念佛是不行的。印祖说,前面三种你做了,若再不能归一,还不能归一的话,你就要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从一数到十,这样十念记数的方法,“自可易于归一”,你的妄想自然就能消除,就容易得到一心。印祖这段教言非常殊胜、非常关要,对我们念佛人来说,应该牢记在心。我们修学净 土 法 门的关要、窍诀,就在这短短的一封书信当中。仁禅法师《印光法师文钞选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女司机:不知道,没注意我:.... (走出去,看了她车上的保险,和我也是同一家保险公司的)帮你看了,XX保险的,走吧。 (我递上了我的手机照片)交警:(对着女司
  • “从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能爱一人”看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最后那些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最终成长为父辈的模样,眼里再也没有了少年时的光,整部剧一直在慢慢升华,最后
  • #吃饭没有当美女快乐[超话]# 程子 20/30 目标斤数:2-4斤 已瘦斤数:1.8斤 —————————————————————————— 吃饭如图
  • 头发像水母,颜色像企鹅,生气的时候像河豚,今天穿得像鲸鱼……想起倘若宇宙沉寂里面有这样一句:倘若春风可追,入你笑意倘若星辰能摘,栖你眼底倘若无边寰宇我来做上帝,
  • #设计美学# #家居# 点我获取免费上门量房三份装修报价对比案例鉴赏 | 现代简约黑白灰 好看不过时◆整个客餐厅做减法设计,黑白灰相间,简约大气,搭配栅格、大理
  • 没有钱,却有时间,这时我们自然应该去努力赚钱;但很多人在第二个层面迷失了,一直觉得不够,一直去追求更多的财富。  人生的成长与财富的积累大概都会经历三个层面:首
  • 今日早报内容23条阅读时长预计11分钟【社会热点】医生陶勇建议医院尽快安装安检设备瑞金医院持刀伤人事件发生后,曾经历伤医事件的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表示,
  • 裂痕的出现,也让人们看到,网红路并不好走最近网红新闻比较多,比如李子柒停更70天引发“与资本闹掰”的猜想,有700万粉丝的郭老师以及有1200万粉丝的铁山靠被平
  •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趟旅行资金有限,节目组就给了那么点钱,让他们去7个地方旅游,无时无刻都在花钱,看着钱不断的流失,杨幂是真的又心疼又无奈。就拿这早餐来说,一大早大
  • 松果菊热情似火,耐热怒放,但它的花语却是难以理解的懈怠之美,其花瓣都是向下的,给人一种懒懒散散的感觉,耐人寻味。在法国,“铃兰”有祈求人们幸福的花语,而“面纱”
  • 【转载】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能够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心里的那股释怀和格局;你可以消沉,也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溃,但不能丧失自愈能力人生不一定要赢,但请不要
  • 你真的很棒,我想陪着你一直走下去[cp]不知是何时,有一个小小少年走进了我的心房,也许是17年的那一句:飞过人间的无常,注定了我们之间相遇即不凡,也许是中秋路演
  • #生日快乐# 祝自己22岁生日快乐啦[蛋糕][蛋糕]时间过得好快[求关注]去年还在奋战考研 生日就提前和朋友过了[失望]今年收到了不错的消息[送花花]算是给自己
  • 这些文章中,有丈夫追思被罪犯残忍杀害的全国模范法官妻子;有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女儿,缅怀此前因公殉职的父亲;有从悲痛中艰难走出、投身关爱失独母亲群体公益事业的妈妈,
  • 十六、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道理不会赐予你捷径,它只会让那些一直在一步一步往前走的人,过上比昨天更好的人生。十一、假如说人生有什么重要的
  • 左边的小盆友偶尔小声地问妈妈一些深奥的问题,就很有礼貌啊[苦涩]前面一排的老太婆在万里问千里大哥是怎么没有的,在千里说肠子怎么都塞不回去的时候大声的笑(很安静很
  • #唐诗逸[超话]#昨天看到糖糖观众喜爱度排名第八位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既开心又骄傲[爱你]我想说,我们喜欢的糖糖真的很争气,在前几期这么不给镜头的情况下,糖糖靠着
  • #休宁凯txt唯一主唱# 休宁凯你是值得被宠爱和眷顾的孩子实力强劲却总是很谦逊☺️喜欢默默努力靠作品说话的孩子休宁凯的善良是我非常震惊的程度❤️怎么可以对每一
  • #我有一个动物头#【2条装】儿童糖果色连裤袜3-9岁天猫5年老店,专注儿童连体袜,高弹性精选优质棉料,透气不易起球,潮流首选,亲肤舒适,送给亲爱的小公主。复制这
  • #羽生结弦春来了好美##羽生结弦[超话]# 原来人看见美好的事物不是开心的笑,而是会落泪的!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