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嚒嚒的小课堂##健康科普季# hello小紫薇们!冷冬来袭
当心寒邪趁「虚」而入
寒本是自然界六气之一,常见于冬季,寒冷太过,水冰地拆之时,气温骤降,则伤人致病变成寒邪,成为外感六淫之一
古书《易经》坤卦第一爻:「履霜,坚冰至;入冬,行路难。」就指出在寒冬之中,万物均会有行路难的困扰。
阴阳五行中,今年小雪之后,当年大运和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为同岁会之年,意味着气候会变化剧烈,两个太阳寒水相加,寒大举,湿大化,冷肃迅速,出现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寒气明显重于水气、惨令将行、寒凉爆冷叠加的局面。
在这种爆冷气候巨变状况下,对于正气较虚弱及调节适应能力欠佳者,就容易成为寒邪入侵的对象。
加之现在的生活环境同以往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因空调、暖气等使用,人们的生活环境气温差别相对减少,自身调整能力相对下降。
一旦脱离室内环境,在外界温度爆冷、温差陡然变大时,就容易为外界寒潮所伤,人群普遍易感。因此今年冬天,很多医院都出现病患大增的现象。
寒邪会如何伤人?
通过身体薄弱部位直接入侵
中医学中人体是一个整体,整个身体内有气的运动,带动和保护身体各个脏器的正常运行。其中卫阳之气循行于皮肤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周遭,具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卫阳之气呈闭环式保卫我们的身体,但对于身体的交界部位、四肢末节部位是闭环中相对薄弱的部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今年寒邪尤甚,这些暴露部位如头颈、四肢、腰腹就容易被寒邪突破,造成头痛、头晕、手脚发凉、腹痛、女性痛经等不适。
与湿邪合并侵袭人体
寒冬当下,很多地方容易出现气候反常,有些地区将出现冻雨现象,水为阴湿之邪,雨水天气带给环境的影响就是容易夹杂湿气,人体一旦在这个时候外感寒邪,容易同时受到湿气的阻滞,出现寒湿夹杂的状态。
湿性本身黏浊,侵袭人体易造成湿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运行,使脏腑气机失调,经络阻滞不畅,尤其寒性凝致,表现为痛症、痹症,出现痛、痹、黏相互交杂的状态,使得病情更加复杂,病程绵长。
多挑阳虚人群、女性群体入侵
阳虚人群容易在寒冬时候受邪,因为寒为阴邪,受邪时机体的阳气需要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驱寒,但今年寒邪尤甚,故而阳气不仅不足以压制寒邪,反会为寒邪所伤
轻者出现诸如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外寒证,若外寒直中则容易出现相应脏腑表现,如直中腹部则有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直中腰部则见腰部冷痛、筋肉紧张、小便清长等,受邪较外寒更重。
在阴阳学中,男性属阳,女性属阴,多阴柔,因此阳虚体质偏多,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女性在冬季都处于一种相对阳虚的状态,比多数男性更容易感受到寒邪,表现为更加怕冷。
尤其现代女性生活坏境改变,多数女性爱美意识较重,在寒冷的冬季仍露肚脐、露脖颈或脚踝外露,这些都是卫气防护薄弱之处,因此当外邪强盛时,更容易透过这些部位入侵体内,引起诸多不适如四肢冰冷、颈项疼痛、痛经等。
简单暖身四步法
升起身体小火苗
及时增添衣物,暖身防寒
御寒是冬天的首要主题,无论男性女性都必须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最简单的方法是从人们衣着入手,天寒外出时女性不露脐,穿好保暖鞋袜,雨雪天气带好围巾护住脖颈,体弱阳虚者可在身上酌情加护膝、护腰这些保暖固护产品。
现今我国北方冬季都有供暖,室内室外温差较大,室外防寒之外,室内要注意藏阳护阳,顺应时令。注意不要闷汗,即时处理身上汗液,防止因汗湿闷汗人为制造出湿邪的症状。
避免因有暖气而贪凉饮冷的饮食,寒入胃肠伤阳气,保护好体内阳气,做好护阳藏阳的准备。
进食温性食物,温阳助阳
生活方式上,冬季抵御寒邪还可以通过进食温阳食物,来激发体内阳气,促进阳气循行,诚如古人所言「秋冬养阴,无扰乎阳」。
对于体寒者及平和体质者,在冬季可适量进食温补食品,例如羊肉、牛肉、鸡肉等。
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日常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可多进食冬季应季食物,如大白菜、萝卜、莲藕、香蕉、梨和苹果等。
寒冬来临时候不宜吃生冷食物,损伤内脏阳气,但是也不可一味追求温阳而大量进食过于燥热的食物,以免过犹不及,容易出现内热如口鼻干燥、口腔溃疡、大便干燥、口干口苦、面部痤疮等症状。
睡前泡脚,激发卫阳之气循行
除食养之外,还有个人人皆可行的简便方法就是睡前泡脚。
人体足部属于四末之一,是卫阳之气循行较为薄弱部位,体温会较其他地方低一些,通过泡脚提高足部温度,加强血行,激发卫阳之气循行,起到防寒保暖作用,睡前可泡脚20-30分钟,微微出汗最佳

甘草临床用意
究其用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缓和峻烈
中医学治法虽多,总的来说,不外补、泻两个大类。虚实为察病之纲要,补泻为施治之大法。补者补虚,即所谓“虚者补之”;实者祛邪,即所谓“实者泻之”。实证当用泻法,即祛邪之法,药多猛峻。
一般地说,猛峻之药虽利于病,但正气也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何在不妨碍祛邪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药物对正气的损害?仲景选取了甘草。
如伤寒太阳表实证,为风寒之邪束表,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咳嗽、脉浮紧,当用辛温解表,所以选用了麻黄、桂枝,以解散在表之风寒,佐之以杏仁,和之以甘草。
甘草在这里主要起缓和麻、桂峻烈之性的作用,虽非汗解不可,但要尽量做到“汗而毋伤”。
又如寒邪直中,即寒邪不经三阳(太阳、阳明、少阳)而直接侵入三阴(太阴、少阴、厥阴),或伤寒之邪,在表不解,由于邪气重、体质弱、治疗又不当(如早用大剂清热药或泻下药)而传入三阴,证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不止,脉沉微欲绝,这是少阴证的里阳衰微,急当回阳救逆,用四逆汤。
方用干姜、附子,大辛大热,以消阴寒,而挽欲亡之阳,但姜附之性,非常峻烈,所以和之以甘草,使之成为“有制之师”,尽量减少姜附辛热伤阴的副作用(真的伤阴就要加人参,即四逆加人参汤)。
再如白虎汤,主治阳明里热,证见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者,即用甘草、粳米来缓和大剂石膏、知母的寒凉,以顾护胃气。
当然,仲景有时也用与甘草药性相近之药大枣来代替甘草的,如葶苈大枣泻肺汤,即是用大枣去缓和葶苈之猛峻;十枣汤,即是用大枣去缓和甘遂、大戟、芫花之峻烈,但大多数处方还是用甘草作缓和之用。

2
协调诸药
甘草有调和百药的作用。当病情需要,一张处方中有寒、热两种不同药之时,就要用甘草来协调。
如桂枝汤治营卫失调,发热畏风,汗出脉缓,既要用桂枝、生姜激发卫阳,又要用芍药、大枣滋养营阴,再用炙甘草,桂枝得甘草辛甘化阳,芍药得甘草酸甘化阴,两组不同作用的药物,因此而协调起来了,营卫既调,阴阳自和,则其病可愈。

3
缓解急迫
虽然和上述缓和之“缓”同是一个“缓”字,但用意不同。前者是缓和峻猛药的药性,这里是缓解急迫的症状使之舒缓的意思。
例如芍药甘草汤,治疗汗后阴伤之“脚挛急”,不可屈伸,就是取芍药、甘草缓急止痛的协同作用。后人用此方治疗头痛、胃痛、呃逆、痢疾,也都是取其缓急之功。
《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则用甘草合大枣、小麦甘润缓急,治疗“脏躁”,证见悲伤欲哭,数欠伸(频打呵欠)、忧郁恍惚或烦躁不安者。

4
逗留药性
甘草之性缓和,所以有时用它来与干姜等药物配伍,逗留其药性,使之不至速下,而徐徐发生作用。
例如甘草干姜汤,药仅二味,治疗泛吐清冷水,寒证胃痛、腹痛、遗尿、小便数,病属中寒,即用干姜大辛大热温其中,而用甘草缓以留之。
四逆汤中用甘草,也有这样的意思。《伤寒汇要分析》指出:四逆汤用甘草,即寓“重剂缓投”之意,“其目的为使药力相继,缓缓振奋其阳气,而驱散阴寒,譬如春临大地,冰雪自然溶解。”
当然,甘草本身也有“补中气、通经脉、利血气”的作用,在四逆汤以及炙甘草汤中则兼取它这样的功效。

5
补益中气
甘草又有补益之功,补益用炙甘草则补力增强。《神农本草经》说它“长肌肉”、“倍力”、“坚筋骨”,李东垣说它“补脾胃、润肺”。
《金匮要略》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即上方加黄芪),治疗虚劳腹痛,腹中拘急,气血阴阳不足,即以炙甘草配芍药、桂枝、生姜、大枣、饴糖、黄芪,今人用以治疗虚寒性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甚效。
又如仲景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炙甘草汤,也是取炙甘草、大枣、人参补中气而充血脉,配伍生地、麦冬、阿胶、麻仁滋补阴血,再用桂枝、生姜、清酒行血气、通经脉。今用治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而见心悸、短气、早搏,每收捷效。
又如甘草泻心汤适用于中虚、寒热错杂,证见乏力、干呕、胃部痞满、肠鸣、大便稀溏者,即用炙甘草、人参、大枣补胃之虚,黄芩、黄连之苦降与半夏、干姜之辛开以除痞。
再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苓桂术甘汤之桂枝、茯苓同用,有通阳化饮之功,甘草、白术同用,则意在崇土制水,这也是甘草用于正邪兼顾,补泻兼施处方中的例子。

6
解百药毒
甘草“解毒”之说见于《神农本草经》,后世认为甘草所解之毒,一是“百药之毒”,如《千金要方》说:“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有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验如反掌”。
仲景治疗痹证、历节病,用附子、乌头者,必用甘草,如著名的太阳风湿三方(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白术附子汤),以及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
用甘草既以缓痛,又可以留恋乌附之性,使其缓和持久地发挥作用,也寓有解毒之意在内。二是用于中毒,如《金匮要略·杂疗方》即用甘草解食牛肉中毒。后世更广泛地用甘草来作解毒之用。

7
泻火利咽
生甘草有泻火之功,而“诸疮疡毒,皆属于心(火)”,故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有利咽止痛之效。如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甘草)治疗“少阴病,咽中痛”,此外还有甘草汤及甘草配桔梗的桔梗汤。
后世治风热上攻所致之咽痛,多以桔梗汤为基础方。临床常用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此外,甘草也用于治茎中痛,如后世方导赤散(生地、木通、淡竹叶、甘草)。

8
止咳祛痰
《本经》并没有甘草“止咳”、“祛痰”的记载,仲景治咳嗽方多用之,但随寒热不同配伍,如痰热咳嗽用甘草与麻黄、石膏、杏仁配伍(麻杏石甘汤),寒饮咳嗽用甘草与茯苓、五味、干姜、细辛配伍(苓甘五味姜辛汤),即并不用它作咳嗽专药。
后世始有意识地多用甘草治咳,今人更有甘草片、棕色合剂“中药西用”,用了几十年,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说明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不可不察,单味药的作用不可能取代中医理法指导下产生的复方。
事实上,痰湿壅盛之咳嗽多痰,胸闷苔腻,用甘草反而不好。上海就有人用平陈汤(平胃散合二陈汤),去甘草,效果不错。
从上述可知,仲景是最善用甘草的。而仲景处方中不用甘草者,却更耐人寻味。纵观仲景全书,凡是痰、食、气、虫、水、湿、瘀,急需攻逐而正气抗邪尚有力者,都不用甘草。
#崂山太清宫# #道教[超话]#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道教知识#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经方入门,伤寒六经病机简要

太阳病

太阳本病中风,以桂枝汤主之(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伤寒以麻黄汤主之(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

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桂枝3g 芍药3g 生姜3g 炙甘草3g 麻黄3g 大枣3枚 杏仁3g)(桂枝

4.5g 芍药4.5g 麻黄1.5g 生姜4.5g 杏仁3g 炙甘草3g 大枣2枚)。

伤寒而内有火郁,以大青龙汤主之(麻黄6g 桂枝6g 炙甘草3g 杏仁6g 生姜6g 大枣4枚 石膏30g)。

中风内有火郁,以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桂枝2g 芍药3g 麻黄1.5g 炙甘草2g 大枣2枚 生姜4g 石膏9g)。

伤寒而内有水饮结中上焦,以小青龙汤主之(麻黄4.5g 芍药6g 干姜4.5g 五味子4.5g 炙甘草3g 桂枝6g 半夏9g 细辛3g)。

表已解而内燥,以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

党参9g(或西洋参3~6g))。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茯苓甘草汤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茯苓9g 桂枝6g 炙甘草3g 生姜6g)

表退而热结血分,以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主之(桃核承气汤:桃仁9g 大黄9g 桂枝4.5g 元明粉6g(冲服) 炙甘草4.5g)(

抵当汤:水蛭15条 虻虫15只(去翅足) 桃仁9g 大黄9g 或按相同比例,研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次1~2丸,每日一次。)。

太阳坏病

入阳明去路∶

表寒未解,而内有火郁,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麻黄3g 杏仁6g 炙甘草3g 石膏30g)。

表解而内燥,以人参石膏汤主之()。

表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主之(大黄9g(酒洗) 炙甘草4.5g 元明粉9g(冲服))。入太阴去路∶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表解而里阳虚,以甘草干姜汤主之(炙甘草6~12g 干姜3~6g)。

表解而里阴虚,以芍药甘草汤主之(芍药15g 炙甘草9g)。

表未解而里寒急,先以四逆汤主之,后以桂枝汤主之(生附子12g 干姜6g 炙甘草6g)(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

枣4枚)。

表风未解而里虚,以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桂枝6g 芍药12g 炙甘草3g 党参9g 大枣4枚 生姜9g)。

表未解而里热,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12g 黄芩9g 黄连6g 炙甘草3g)。

表未解而里寒,以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炮附子9g 茯苓9g 党参6g 白术12g 芍药6g)。

表风未解而里微咳,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表解而里湿,以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桂枝6g 炙甘草3g 白术9g 茯苓9g 生姜6g 大枣4枚)。 

表虚而里实,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里实而宜吐,以栀子浓朴汤、栀子干姜汤,栀子香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随证主之(栀子浓朴汤:山栀子9g 炙厚

朴6g 炙枳实9g)(栀子干姜汤:山栀子9g 干姜4.5g)(栀子香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

入少阴去路∶

表虚汗漏,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

枚 炮附子3~4.5g )

里虚恶寒,以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芍药15g 炙甘草6g 炮附子4.5g)

里寒有湿,以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主之。

里寒有水,以真武汤主之(炮附子6g 茯苓9g 芍药9g 白术9g 生姜9g)。 

里虚亡阳,以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9g 炙甘草9g)。

里寒欲作奔豚,以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桂枝9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茯苓12g 桂枝9g

炙甘草4.5g 大枣6枚)。

里虚亡阳惊狂,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主之

里虚亡阳烦躁,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3g 炙甘草3g 煅牡蛎9g 煅龙骨9g)。

表解而里阳虚,以茯苓四逆汤,干姜附子汤主之(茯苓12g 人参6g 生附子6g 炙甘草6g 干姜6g)(干姜4.5g 生附子9g)。

太阳坏病结胸痞证

结胸证重者,以大陷胸汤,大陷胸丸主之(大黄9g 元明粉9g(冲服) 甘遂末1.5~3g(冲服))

轻者以小陷胸汤主之(黄连3g 半夏6g 瓜蒌15~30g)。

痞证表未解而里虚,以桂枝人参汤主之(桂枝9g 炙甘草9g 白术9g 党参9g 干姜9g)

表已解而里实,上有热,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9g 黄连3g 黄芩3g)。

表已解而里实,下有寒,以附子泻心汤主之(大黄6g 黄连3g 黄芩3g 炮附子4.5g)。

表解而里有水,以十枣汤主之(大枣10枚 芫花l~1.5g 甘遂1~1.5g 大戟1~1.5g 大枣煎汤,芫花、甘遂、大戟研末,枣汤

冲服。)。

表解而里有寒、有热,以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主之(生姜9g 半夏9g 党参9g 干姜3g 黄芩6g 黄连3g 炙甘草4.5g 大枣4枚

)(炙甘草9g 黄芩6g 黄连3g 半夏9g 党参9g 干姜4.5g 大枣4枚)

里湿而便滑,以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赤石脂15~30g 禹余粮15~30g)。

里湿而水停,以五苓散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表解而里郁,以旋复花代赭石汤主之()。

里寒而可吐,以瓜蒂散主之(瓜蒂、赤小豆等分,捣筛和匀,每次3~6g煎服,可与豆豉同煎)。

阳明病

阳明病,太阳经证未罢,中风,仍以桂枝汤主之,伤寒,仍以麻黄汤主之(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麻黄4.5g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

太阳未解,而将入阳明,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葛根9g 桂枝4.5g 芍药4.5g 生姜6g 炙甘草3g 大枣4枚)。

太阳未解,而已入阳明,以葛根汤主之(葛根9g 麻黄4.5g 桂枝4.5g 生姜6g 炙甘草3g 大枣4枚 芍药6g)。

二阳表未解,而里有郁,以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表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主之(葛根9g 麻黄4.5g 炙甘草3g 芍药6g 桂枝

4.5g 大枣4枚 半夏9g 生姜6g)(调胃承气汤:大黄9g(酒洗) 炙甘草4.5g 元明粉9g(冲服))。

表解而里微实,以小承气汤主之(大黄9g(酒洗) 炙厚朴4.5g 炙枳实6g)。

表解而里大实,以大承气汤主之(大黄12g(酒洗) 炙厚朴12g 炙枳实12g 元明粉9g(冲服))。

里实而津竭,以密煎导方、猪胆汁方主之()。

里实而脾约,以麻仁丸方主之(麻子仁15g 芍药9g 炙枳实9g 大黄6g 炙厚朴9g 杏仁9g)。

里实而血瘀,以抵当汤主之(水蛭15条 虻虫15只(去翅足) 桃仁9g 大黄9g 或按相同比例,研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3g,

每次1~2丸,每日一次。)。

阳明病虚证 

阳明虚证,里寒而水盛,以四逆汤主之(生附子12g 干姜6g 炙甘草6g)。

里寒而土虚,以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6g 党参9g 生姜12g 大枣4枚)。

里有积湿,以五苓散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里有虚热,以栀子豉汤主之,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山栀子9g 香豉9g)(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 党参9g(或西洋参

3~6g))。

里有湿热,以猪苓汤主之(猪苓9g 茯苓9g 泽泻9g 阿胶9g(烊化) 滑石15g)。

里有燥热,以白虎汤主之(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

里有瘀热,以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15g 栀子9g 大黄6~9g)。

少阳病

少阳经本病,经气郁迫,表里不和,以小柴胡汤主之(柴胡9g 黄芩6g 党参6g 半夏9g 炙甘草4.5g 生姜9g 大枣4枚)。

太阳经证未罢,而遽入少阳,以柴胡桂枝汤主之(桂枝4.5g 芍药4.5g 柴胡6g 黄芩4.5g 党参4.5g 炙甘草3g 半夏6g 大枣2枚

生姜4.5g)。

太阳病未解而表实,以麻黄汤主之(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

少阳病已具而里虚,以小建中汤主之(桂枝6g 炙甘草4.5g 大枣6枚 芍药15g 生姜9g 胶饴30g)。

太少合病,而自下利,以黄芩汤主之. 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9g 芍药12g 炙甘草6g 大枣4枚)(黄芩9g 芍药

12g 炙甘草6g 大枣4枚 半夏9g 生姜9g)。

表未解而里实,以大柴胡汤主之(柴胡9g 黄芩6g 芍药9g 半夏9g 生姜12g 枳实6g 大枣4枚 大黄6g)。

表已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主之(大黄9g(酒洗) 炙甘草4.5g 元明粉9g(冲服))。

妇人热入血室,以小柴胡汤主之(柴胡9g 黄芩6g 党参6g 半夏9g 炙甘草4.5g 生姜9g 大枣4枚)。
少阳坏病

入阳明去路:

里虚而心悸烦,以小建中汤主之(桂枝6g 炙甘草4.5g 大枣6枚 芍药15g 生姜9g 胶饴30g)。

里虚而心动悸,以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9g 生姜6g 党参9g 生地黄12g 桂枝6g 阿胶9g(烊化)麦门冬15g 麻仁9g 大枣10枚)

里虚而烦满谵语,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6g 黄芩3g 生姜3g 党参3g 桂枝3g 茯苓9g 半夏4.5g 大黄4.5g 煅龙骨9g

煅牡蛎9g 铅丹4.5g(先煎) 大枣2枚)。

少阳本病未罢,仍以小柴胡汤主之.  表未解而里实,仍以大柴胡汤主之(柴胡9g 黄芩6g 党参6g 半夏9g 炙甘草4.5g 生姜9g

大枣4枚)(柴胡9g 黄芩6g 芍药9g 半夏9g 生姜12g 枳实6g 大枣4枚 大黄6g)。

表未解而里热,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柴胡4.5g 黄芩3g 党参4.5g 炙甘草3g 生姜3g 半夏4.5g 大枣2枚 元明粉6g(冲服))。

入太阴去路: 表里未解,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胡9g 桂枝4.5g 干姜3g 瓜蒌根9g 黄芩4.5g 牡蛎9g 炙甘草3g)

少阳坏病结胸痞证

按结胸证,以大陷胸汤主之。痞证,以半夏泻心汤主之(大陷胸汤:大黄9g 元明粉9g(冲服) 甘遂末1.5~3g(冲服))(半夏

泻心汤:半夏9g 黄芩6g 黄连3g 干姜4.5g 党参6g 炙甘草4.5g 大枣4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里面六个女勇者是多么立体鲜明,她们怀抱着各自的理想和人生奔赴战场,历经磨难和曲折(山形石雄你什么时候写后续)越品越喜欢[兔子]总结:对于本女拳来说毒点极少的日本
  • 这个园区也是最出片的,加入自己喜欢的学院,再选一根独属于自己的魔杖,魔法世界的绚丽才刚为你打开一扇门,越体会便越心动~ 环球影城还有很多园区,小黄人乐园、功夫熊
  • #MY杂货铺[超话]# 挂个人 刚开始她发超话收柚卡 我一直在我个人主页发了很多次这个卡一直是12 刚刚在出物刚好看到有人收这个卡不小心打错了 她说h了以后就跟
  • 人民日报:填报专业不能把“能不能吃上饭”作为衡量标准。 我是支持张雪峰的。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一穷二白,经济举步维艰。是要改革开放谋生存还是闭关锁国搞传统农业经
  • 而如今红火的"富二代打工人"便是另一种现象的再现,似乎有了这么一个身份,在粉丝眼中,他们便是对钱没有概念的仙子,只是为了追梦的单纯形象。在看
  • 虽然我对他的伴侣几乎不了解,但在我有限的认知里,肤浅地说我觉得他俩挺登对的,男才女貌,又是同行,不存在谁配不上谁。也许从当时就开始赌气,到破罐子破摔,报复,出了
  • 虽然标签能为我们提供某些安慰,就好像我们真正知道某些有关自己或他人的重要信息,但实际上,这些人造的、割裂的分类掩盖了人类体验极大的多样性。有些人一旦靠近,便是一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从武汉回来到今天才算是彻底缓了过来我指的是睡饱了精神缓了过来朋友不在的那两天一个人住酒店总是睡不好第二天又去上班 休假的时候总说没工作临近公司工作就堆了过来 不
  • 不知,说给我们没用,人们总是将赴死赋予各种美好的意义来淡化神化死亡,但也许说给渠也没用,爱与罪同歌,在既定的死亡面前,很多时候爱都是苦难。但如果他救的是你,那你
  • 怎样描绘春景呢?可以写春天的太阳,新生的绿草,含苞待放的桃树,发芽的杨柳,报春的燕子,北飞的鸿雁,消融的坚冰等等,总之,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在复活苏醒。来常的故事
  • 不过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快要到半年期限的时候,老公却告诉我借钱的那位已经失联了,他满脸懊恼的求我原谅他,以后的事情都会听我的,并且不会自作主张把钱随便借给别人
  • !!
  • 读博不需要恋爱(不是)7.倘若读博 我会尽全力在深圳或者广州读博8.没有读博 希望回中山医院规培三年 三年存达到三个基准点9.基金有收入 10.考证一次过 升主
  • 岁月的偏安一隅,有教诲也有受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看,来路的很多故事,还未及回眸,早已陈旧,还不曾感叹,早已消散,大抵,岁月的痕迹,染了鬓发,也老了年华,那
  • 想想我曾经好像也那么热烈得喜欢过,但是那都是好久之前了希望在以后的某一个片段,身边的她问我:跟之前的各位姐姐们比,我是你最喜欢的嘛? 还等嘛少年,身边的人可都
  • 当行运走正官、偏官旺的时候,就能克制比肩、劫财,它们就不会成为你的小人,竞争对手或第三者也不会争夺你的财运,这个时候运气自然会好,财运也好,是正官、偏官帮助了你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在临偷宝上线之际,我们像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既兴奋又紧张,紧锣密鼓地找方法、定计划,终于对打bang规则和制度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试着迎接我们的第一个宝贝。#马
  • 今天的黎明有一道缝我想用歌声将它缝补我非常喜欢导读手册中那句“诗意的栖居”这些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小动物们会写诗,它们仔细观察世界,用心感受生活,它们有自己的快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