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知识# :打坐练功中的诸多要点,一定要了解!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光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归中起”,即真神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念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灌溉,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道教#丹道修炼# :“积精累气”的诀窍集锦!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光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归中起”,即真神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念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灌溉,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景行录》高山仰止,景德行止

景行录高山仰止,景德行止。此景行录之所由作也。是录凡百余条,言近而指远,守约而施博,士大夫非苟知之,亦允蹈之可也。予寸怀如春风,愿与天下共,故付梓以广其传,沽名云乎哉,掠美云乎哉。大德辛丑上巳前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史弼传。

《景行录》云:“寡言、择交,可以无悔吝,可以免忧辱。”

《景行录》曰:“无瑕之玉,可为国瑞。孝弟之子,可为家宝。”

《景行录》曰:“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景行录》曰:“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景行录》曰:“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

《景行录》云:“与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景行录》云:“知足可乐,务贪则忧。”

《景行录》云:“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生之本。”

《景行录》云:“结冤于人,谓之种祸。舍善不为,谓之自贼。”

《景行录》云:“以众资已者,心逸而事济。以已御众者,心劳而怨聚。”

《景行录》云:“官爵富贵在人,谓之傥来。道德行义在我,谓之自得。傥来者足以骄妻妾,自得者多以傲公卿。”

《景行录》云:“务名者,杀其身。多财者,杀其后。”

《景行录》云:“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

《景行录》云:“责人者不全交,自恕者不改过。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自贼者忍。”

《景行录》云:“寡言则省谤,寡欲则保身。”

《景行录》曰:“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梁栋之材成。水有所养,则源泉壮而流脉长,灌溉之利博。人有所养,则志气大而识见明,忠义之士出。可不养哉!”

《景行录》云:“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曲尽其孝。以保富贵之策奉君,则无徃不忠。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景行录》云:"以忠孝遗子孙者昌,以智术遗子孙者亡。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

《景行录》云:“妇人悍者,必淫。丑者,必妬。如士大夫缪者,忌险者,疑必然之理也。”

《景行录》云:“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景行录》云:“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已于富贵。”

《景行录》云:“费万金为一瞬之乐,孰若散而活馁者几千百人。处眇躯以广厦,何如庇寒士以一席之地乎?”

《景行录》云:“大丈夫见善明,故重名节于泰山;用心刚,故轻死生如鸿毛。”

《景行录》云:“自信者,人亦信之,吴越皆兄弟;自疑者,人亦疑之,身外皆敌国。”

《景行录》云:“宾客不来门户俗。诗书不教子孙愚。”

《景行录》云:“贪是逐物于外,欲是情动于中,荣轻辱浅,利重害深,祸不可以幸免,福不可以再求。”

《景行录》云:“或问晦庵(即朱熹。)曰:"如何是命?"先生曰:"性是也。凡性格不通不近人情者,薄命之士也。"

《景行录》云:“勤者富之本,俭者富之原。”

《景行录》云:“祸莫大于从己之欲,恶莫甚于言人之非。”

《景行录》云:“大丈夫当容人,无为人所容。”

《景行录》云:“大筵宴不可屡集,金石文字不可轻为,皆祸之端。”

《景行录》云:“观朝夕之早晏,可以识人家之兴替。”

《景行录》云:“养人将以立事所以养人”

《景行录》云:“人勤则刚,人懒则柔。”

《景行录》云:“凡修身为学,不在文字言语中,只平日待人接物便是。取非其有谓之盗,欲非其有谓之贼。”

《景行录》云:“定心应物,虽不读书,可以为有德君子。”

《景行录》云:“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气象。”

《景行录》云:“为人要忠厚,若刻悛太甚,不肖之子,应之矣。”

《景行录》云:“明旦之事,薄暮不可必。薄暮之事,哺时不可必。”

《景行录》曰:“好食色货利者气必吝,好功名事业者气必骄。”

《景行录》云:“能自爱者未必能成人,自欺者必罔人。能自俭者未必能周人,自忍者必害人。此无他,为善难,为恶易。”

《景行录》云:“器满则溢,人满则丧。”

《景行录》云:“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

《景行录》云:“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自贼者忍。”

《景行录》云:“心可逸,形不可不劳;道可乐,身不可不忧。形不劳,则怠惰易蔽;身不忧,则荒淫不定。故逸生于劳而常休,乐生于忧而无厌。逸乐者,忧劳其可忘乎?”

《景行录》云:"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行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景行录》云:“会做快活人,凡事莫生事。会做快活人,省事莫惹事。会做快活人,大事化小事。”

《景行录》云:“富贵家庭有贫穷的亲戚往来,便是忠厚有福的现象,现在的人反而引以为耻,而且感到厌烦,这是多麽丑陋啊!”

《景行录》云:“片刻不能忍,烦恼日月增。”

《景行录》云:“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

《景行录》云:“忍字敌灾星,忍气饶人祸自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无意中截的第一张真的很戳我 兔子别哭别自责 你已经很棒了 我们都知道的关于 我真的好想抱抱他#齐司礼[超话]# 深夜了,老公党集合!真的不是我们想发火,自己照
  • 第二是躺平派,本身社保怪、棚改怪也不差这三瓜俩枣的,纯投资需求居多,新政后激情褪去,但还是倾向于碰运气,捡大漏,能在仅存的一些网红盘里找到上车机会就找,实在找不
  • 家喻户晓的神车厂五菱近期将上市一款新车——“青春型皮卡”五菱征途,它依然是五菱倡导的“奋斗”价值观下的产品,预售5.98-6.38W,大幅降低了对年轻创业者的购
  • 不要吝啬你的笑容,不要隐藏你的善良,记住卡耐基这一段话,你将尽享完美丰富的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能够奉献出来的好的东西和善的行为,我们都应该现在去做,
  • 還想著要跟你說的事情,因為總是傾斜至一邊;所以你總笑我對畫面的和諧沒有概念。张悬/日子  我不知道今天會是今天。
  • 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可不可以回来,我真的离不开你如果有附近的朋友看到这只猫猫恳请您联系一下我,找到一定重谢,猫咪叫橘子 一岁半左右 体重在10斤左右 现在应该
  • 若泛泛默念一句、二句,即欲得起死回生之效,虽菩萨大慈,非不肯救济,但以彼心不真切,决难感通。(印光大师《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印光大师开示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
  • #白鹿[超话]##白鹿# [抱一抱]#白鹿以爱为营#ᴮᵉ ˢᵘʳᵉ ᵗᵒ ˢᵗᵃⁿᵈ ⁱⁿ ᵗʰᵉ ʷᵒʳˡᵈ ʸᵒᵘ ˡᵒᵛᵉ ᵃⁿᵈ ˢʰⁱⁿᵉ.(一定要站
  • 一名男子出现,抱着克里斯汀在#橙光#《【三线完结】织梦南柯》好好的苏雏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莫名奇妙地穿越到挂逼们的世界!听说这个世界的人,脚一蹬就能上天,
  • 昨晚上突然想喝茶百道家的豆乳玉麒麟然后就给胖说了 当时他正在跟单位领导吃饭胖说明天再给我买 我根本就没往心里放今天还没起床 胖给我打电话说给我买的奶茶到了 让我
  • 要快乐做最真实的自己,永远健康,打麻将把把杠上开花,专辑小九&国内演唱会求求五十五岁了啊看着这数字内心那种感觉形容不出来,说着想要专辑演唱会,可实际上的
  • 期待冬日里的你呀,为零星的碎片而心动着,也因世界的善意而满足着,甜蜜又可爱的度过这跌跌撞撞的一生。还有有个人说希望平衡工作和生活…都做建筑了还有啥生活。
  • 1919年意大利音乐家梅百器接任后,正式定名为“上海工部局管弦乐团”(另分设一管乐队,因此在其英文的正式译名里包含此意)。它的前身是晚清时期的“公众乐队”和由此
  • 刘鑫虽然没看到,每没听到,不知道,却能在报假警的时候准确的描述门外的情况。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日军控制区,不得已放弃一部分人民的生命还去大部分生命活着的机会!可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结局的时候一切回到原点,看似牺牲了阿链,其实并没有...他用时间换了一段他本不会得到的快乐日子...只是最后那一幕,我以为Q姨会治愈他.
  • 1月4日晚,在持续近3个小时的全市疫情防控调度会上,市委书记史根治强调,从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工作人员,不可有丝毫麻痹和懈怠,要进一步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坚持不懈
  • 我县进入蟹的季节,鲍集的“鲍贡蟹”、管仲的“傅氏稻蟹”、淮河的“洪建螃蟹”、马坝的“龙墩口大闸蟹”、河桥的“金塘螃蟹”等成为我县重点打造的特色品牌、富民产业,充
  • 大自然赋予了#峨眉山# 无穷的宝藏,博物馆用大量的展陈品展示了峨眉山自然秀美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精妙绝伦,非常值得一看@峨眉山景区 一次科研外业之旅 一趟藏东南
  • 直到我做自媒体的时候想给自己取个id,我就想到最初这个名字了。直到我做自媒体的时候想给自己取个id,我就想到最初这个名字了。
  • 黎耀祥一人分飾兩角 黎耀祥過往曾多次在訪問中表示因為年紀大體力不繼,也怕破壞從前大家對豬八戒的集體回憶,而不想再飾演豬八戒這個角色,直到去年4月,他到橫店為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