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应走向简约化
当代学前教育 当代学前教育 今天

朱家雄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学前教育专题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等教材。

近20年来,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是有成绩的,因为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改革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推进改革,否则会使改革走向歧途。

幼儿园课程改革有点像“摸着石子过河”,所以不能因为在过河时出了一些差错就横加批评和指责。但是,在“摸着石子过河”时,人们希望河水清澈一点,这样受挫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而今,“河水”似乎不是很“清澈”,甚至让人感到有点“摸不透”。

不是吗?新名词、新概念和新理念太多了,这些“好看不好用”的东西把幼儿园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不少幼儿园教师埋怨,为什么幼儿园课程变得如此复杂?

1
网络时代的呼唤
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是学前教育中最繁难、最容易被误解的一件事情,诚如国际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斯波代克所言,“我越研究,越发现早期教育理论来源的复杂性”。

然而,幼儿园课程本身的复杂和繁难,并不意味着每个幼儿园教师都必须以复杂和理想的方式去对待课程的编制和实施。

从一般意义上讲,当人们遇到复杂的事物时,理智的办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也应该是这样的,不是将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和实施复杂化,而是将此过程简单化。

当今,已经是网络时代了,信息复杂繁多,使人目不暇接,难以应付。以复杂对复杂,不会是成功的办法。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想起了与皮亚杰同时代的一位哲人,他的名字叫葛雷戈里·贝特森,他要求用日趋简化的观念表征日趋复杂的现实。

在信息时代,人们已经无暇慢条斯理地琢磨道理,而简化的观念表征则能让人们最为有效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完全可以潜心去做自己感兴趣的学问,尽管有些研究与教育实践关联不多,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研究没有价值,也不等于他们的研究一定可以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更不说明他们的研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教育实践有理论研究和思考作为基础固然很好,但并不是必须遵循理论研究和思考。

曾任美国教育界多种要职的历史学家艾伦·拉芪曼曾经说过:
美国教育研究的一百多年历史是一段捕风捉影的历史,大多数教育领域的研究对教育实践并没有帮助,没有从教师、学生、学校、家长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出发。针对教育生活的过程进行研究,大量的研究只是为了研究,不是为了教育,不是为了参与教育的人和发挥教育的社会福利功能。

拉芪曼的言论虽有过激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们的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鸿沟。

如果一种幼儿园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被复杂化了,甚至复杂到很少有人能听懂,那么不管这种课程的理念有多么先进,课程的设计有多么完美,其本身就已经失去生命力了,甚至有“故弄玄虚”之嫌。

2

“复杂问题简单化”和“简单问题复杂化”

不少学前教育专业以外的人士难以理解的是:与其他各级各类课程相比,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本不该是最复杂的,而今为何变得如此繁难,而且还弄出那么多名堂。

尽管幼儿园课程是繁难的,但是仍然可以用最简单的话语阐述清楚。

幼儿园课程所要达成的目的,无非是:
“既要顺应幼儿的发展,又要将幼儿的发展纳入社会所需求的轨道”;
幼儿园课程所要做的事情,无非是:
“让幼儿开心地玩,让教师有效地教”。

在没有学业指标,没有考试压力的情况下,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运行理当不会让教师陷入“云里雾里”。

在处理问题时,一旦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幼儿园课程中就会出现大量的“可说不可做”“可看不可用”的东西。

例如,因为倡导学前教育要满足幼儿的需要,结果教师们被要求去研究什么是幼儿的需要,并被要求去设计课程和活动满足幼儿的需要。

这种想法本身并不错,但这样做其实是行不通的。殊不知,幼儿的需要是内在的,是动态的,是个别化的,一个教师面对数十个幼儿,根本不可能去把握每个幼儿的需要。

退一步讲,即使教师能把握,也根本不可能发展出正好适合幼儿的课程和活动。这样做,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如果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师只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尽情地游戏,那么幼儿园课程就已经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了。

又如,因为倡导活动区活动,结果教师们被要求去研究如何使区域活动的材料有层次性,研究如何安排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与不同层次的材料进行“匹配式”的互动。研究教师如何布置墙饰以配合区域活动等等。

这样做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殊不知,活动区活动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幼儿的自主、自选和主动探索,而不在于教师将自己预设的计划强加于幼儿。教师即使再有经验,花费再多的时间,也难以使自己设计的活动区域发挥原本应有的价值。这样做,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如果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只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投放多功能的材料,特别是较为原始的材料,那么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反而会更有价值。

再如,因为强调活动过程,结果教师们被要求去设计与幼儿自身经验相符合的教育活动,即以幼儿的心理逻辑选择和组织活动内容。但同时又要求教师不可削弱知识和技能,即也要顾及学科逻辑。

这在道理上是讲得通的(例如,处理好教师预设与儿童生成之间的关系等),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做到。殊不知,课程内容的儿童心理逻辑取向的真正达成,常常是以失却部分甚或全部学科逻辑取向为代价的。这样做,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如果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只要明确整个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与之一致的方式权衡和协调儿童心理逻辑取向与学科逻辑取向之间的关系,懂得有所得必有所失,就不会刻意去求全了。

如此这般“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例子还有许多,难怪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会那么忙,那么累;难怪不少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会那么低。
3

简单的道理不可丢失

即使是浪漫主义的学前教育,也不会完全否定教师的教学。有幼儿教育机构,就会有教师的教学,就会有教师的给予。

如果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那么在幼儿园课程中,教师教学的问题就会简单到“给予幼儿什么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自古到今,人们对这类问题的思考主要就是哲学的思考,人们对这类问题的认同很少离开真、善、美三个字。不同的文化对真、善、美有不同的取向,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取向。

例如:“竞争”在有的文化中被认为是“真的、善的和美的”,在教育中是值得倡导的;而在有的文化中却被认为是“邪恶的”,是“可憎的”,在教育中是要排斥的。

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我们必须思考文化价值的问题,特别要思考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对真、善、美的价值认同具有稳定性,往往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关系代代相传。

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要选择更多经典的、经过“干锤百炼”的东西作为材料,而不是去采用那些信手拈来的东西。

对真、善、美的价值认同具有动态性,往往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化。
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要与时俱进,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例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年代里,幼儿园课程也应反映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与共处等。

而今,幼儿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污染”了,由于过分强调对幼儿兴趣的追随,不少假、恶、丑的东两充斥在课程中。

要从小对幼儿进行真、善、美的熏陶,如此简单的道理,却被有些人遗忘了,实在是件遗憾的事情。

4

“易操作”本身就是价值所在

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是一项需要高智慧的工作。

制造一架“傻瓜”照相机,比制造一架传统的照相机要困难得多。要基于高科技的研究,要在照相机内安置单片机(电脑晶片)进行调控,但是这种照相机给操作者带来了效率和方便。

当代电脑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和专业化。但在操作上越来越趋向简单化。“傻瓜”照相机和简约化电脑软件的发明和制造,并非为了让使用者成为只会操作硬件的傻瓜,恰恰相反,为的是让使用者更为理想地达成他们的工作目标。

“傻瓜”照相机和简约化电脑软件的易操作性本身就是它们的价值所在。

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复杂性不会低于制造一架“傻瓜”照相机或设计一个电脑软件,它需要课程专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

幼儿园教师实施课程就如同运用照相机拍照片,或运用电脑软件处理文件,而不是去制造照相机或设计电脑软件。要求幼儿园教师去编制幼儿园课程,就好比要求非专业人员去制造照相机或设计电脑软件,结果反而将拍照片或用电脑的任务给遗忘了,这样,既制造不出照相机或电脑软件,也拍不好照片或处理不好文件。

其实,运用照相机拍照片或者运用电脑软件处理事务都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需要进行研究的工作。数码时代的人大多会选择“傻瓜”照相机和简约化电脑软件进行操作,为的是提高效率。为的是将其创造性和精力运用于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也许,生活在数码时代的人大多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傻瓜”照相机和电脑软件本身,因为这并不是教师应该做的,也不是他们所能做的。同样,生活在数码时代的幼儿园教师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情景和干变万化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内涵复杂、操作简易的幼儿园课程就显得特别重要。

简约化的幼儿园课程在表述上清晰明了,在操作上易于上手,这样做为的是让幼儿园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的是让幼儿园教师去研究特定背景下的教育、教学问题,将其创造性和精力集中运用于他们在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简约化的幼儿园课程以简单对复杂,这样的课程反而更富有弹性,更能“以不变应万变”。

尽管编制幼儿园课程是一件十分复杂和繁难的事情,但是简约化的幼儿园课程能使幼儿园教师在操作中觉得十分简单和有效。应该说,幼儿园课程的易操作性本身就是课程的价值所在。

苏格拉底曾有过一个重要理论观点:提醒我们要小心忙碌导致的贫乏生活。他认为,如果我们一直忙碌,生活就缺乏基本的节奏。我们失去了做事与不做事的区别。做与不做有序交替才是自然的、健康的。就像摆动的吊床,我们应该在活动和休息之间来回摆动,同样严肃地对待二者。

如同睡觉一样,休息不是一件奢侈品,而是一件必需品。我们要活得好,活得精彩,休息是必不可少的。

准确地说,如何休息得最好取决于你的爱好和选择。在英国心理学专家克劳迪娅•哈蒙德Claudia Hammond)的疗愈新作《深度休息:在焦虑时代治愈自己的10个心理学方案》中几十项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凝缩了5条循序渐进的休息指南,以期帮助你最大化地利用各种机会去好好休息。

01 挑选合适的休息要素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休息,你需要弄清楚生活中的哪些要素最有助于你获得平静感。在《深度休息》这本书里讲述的休息活动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要素,让我们获得不错的休息。

当然,这些休息要素并不适合所有人,其中只有一些适合你。为了开出完美的休息处方,你得问问你自己,你重视什么,不重视什么。这些要素里,你想选多少就选多少。

重要的是,你要花时间思考一下:

为什么某项活动有利于或不利于你休息?

当你精疲力竭之时,什么东西能最好地补充你的能量?

什么东西能真正把你的注意力从繁重的思想负担中或别人对你的需求中转移出来?

什么东西能让你放慢脚步或停下来,却不会让你感到内疚,或无须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

02 将你认为浪费掉的时间重新定义为休息

如果我们时间有限,也可以利用意想不到的机会休息。

比如,有些事情打乱了我们繁忙的日程安排,让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无事可做,那段时间会被视为令人失望的拖延,是僵死的时间,会让人极度愤怒与烦恼。

其实,我们本可以利用那段时间放松一下的,但我们当时只是空等着,什么也没做。

因此,不要对火车延误十分钟感到愤怒和紧张,为什么不重新审视一下这段时间,将其视为一个可以短暂休息的机会呢?若在完成一份报告后距离下一场会议还有 15 分钟时间,不要利用这 15 分钟去回复几封电子邮件,为什么不静静地坐会儿或者出去散散步呢?把等待的时间视为愉快的休息时间,一个可以停一会儿、做做白日梦、给自己充电的机会,又如何?

03 敢于说“不”

我们倾向于相信,将来我们会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但是,所有源自时间感知研究的证据都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将来,我们不会变得比现在更有条理,或更具纪律性。所有的事情都会继续老样子,要花比我们预期更长的时间来处理,因为意想不到的任务会突然冒出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或者事情会中途出差错。

除非我们有意识地下定决心削减要参加的活动,否则,我们明年绝对不会比今年拥有更多的时间。

因此,如果有人邀请你参加一场六个月以后为期两天的会议,你应该怎么做?我建议你问一下自己下面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两周内要参加一场为期两天的会议,这种想法会不会让你感到恐惧,因为你已经做出了太多的承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应该拒绝今年晚些时候的会议邀请,因为几个月后你不太可能比现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

04 在工作日志中加入休息时间

记日志与我们的“待办事项清单”文化异曲同工,我们希望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对此,我的建议是,在你的时间表里预留一些休息时间。是的,在你的时间表里标出“休息”或“暂停”的时间。

在一天开始的时候,就决定好三四次的休息时间。休息的时间不必太长,几分钟就足够了。想好在这些休息时间你要做什么,并确保所做的事情真正是在休息——理想情况下,你应该去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者至少去同一栋楼的不同房间里转转。或许就是去另一个部门见一下朋友,顺便聊聊天。或者,可以去茶水间给自己——或者也给你的同事——泡一杯茶。如果老板以怀疑的眼光看着你,记得告诉她,研究表明,稍微休息一会儿不仅有利于个人健康,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这是双赢的做法。

另外,尽量避免在办公桌前吃午餐。这将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进步,或者说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归。想想看,一小时的午休再加上定期的茶歇,你最后一次享受其中之一是什么时候?当今,那些最开明的公司明白离开办公桌的休息时间对员工的价值,实际上也有利于公司的利益。

05 创造一个属于你的“休息盒”

如果你是“自我关怀”这个新概念的拥趸,你可能会喜欢这个想法。

的确,这些建议似乎经常涉及花钱。我完全赞成对自己好一点儿,但为什么一定要用奢侈的精油、带香味的蜡烛、面部按摩棒、浴枕、羊绒毯或手工巧克力呢?我完全赞成一些临时性的做法,在雨天的周一早上乘专车去上班,或者每隔一个周末去做一次豪华水疗,这个想法难道不好吗?

因为我真的需要它,也因为向我推销这些产品的人不停的劝说。尽管我一直持怀疑态度,但他们显然有一定的道理。自我关怀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据称,仅在美国,它现在每年的产值高达 4.2 万亿美元。

如果猖獗的商业主义是其消极的一面,自我关怀也有更积极的一面。我倾向于把这一面视为一种标志,标志着年轻一代开始比老一代更好地理解休息的重要性,重视休息,为自己腾出时间从日常压力中恢复过来。

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或许也可以从自己个性化的“休息盒”中受益。盒子里装的都是最有助于你休息的物品。比如,我的休息盒里装着一个钩针,一些毛线,一些要播种的种子,一本可以沉浸其间的短篇小说集,一张轻松音乐的播放列表,一张伸展运动的卡片,也许还有几双跑步用的袜子。

你的休息盒里会装些什么?在下面,我给你提供了一个空盒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然,在我们响应拥抱休息、享受更多休息、认真对待休息的同时,也不要过度休息,不要让休息挤满了你的时间表,或者觉得你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你的休息安排。良好的生活需要平衡、多样性和适度。休息也同样如此。

心血管内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心内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并掌握心血管系统解剖学、心脏生理及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生化、临床免疫学、医学统计学等基本理论。
2.掌握心血管内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包括心脏影像诊断学(X线、CT、MRI)、心脏核医学、超声心动图、电生理、心电图学(含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等)、动态血压、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心导管检查、介入性心脏检查与治疗、人工心脏起搏器、心血管药物知识等。
(二)相关专业知识
1.掌握内科(包括呼吸、消化、肾内、内分泌、风湿免疫、血液、感染性疾病等)、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
2.了解心胸外科与心内科有关部分的临床知识。
3.了解儿科心脏病与心内科有关的内容。
4.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
5.掌握与心血管专业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包括休克的机制与诊治、颅神经解剖、脑水肿、脑血管意外、昏迷的有关理论知识、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应用的理论知识、有关出血与凝血的理论知识、疾病心理卫生知识等。
二、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心病、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病、心脏猝死、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等。
2.了解心脏病学介入治疗等研究进展,并用于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
三、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心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发生机理和分类,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高血压病(包括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冠心病(包括心绞痛的分型、不稳定心绞痛的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与处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新概念等)、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等。
2.熟练掌握本专业危重病人,如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伴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理论知识和实施方法;各种严重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处理;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心脏猝死、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等的抢救治疗等。
3.对本专业的一些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一些疾病如多发性动脉炎、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脏病与外科手术的处理、马方综合征、糖尿病心肌病等有一定了解,能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掌握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诊治(PCI)、瓣膜狭窄的球囊扩张术的理论依据和适应证,了解其基本操作;掌握腔内电生理检查术、电复律、临床起搏器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其并发症的处理,了解其基本操作。
5.掌握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的适应证。了解漂浮导管检查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基本操作。熟练进行深静脉插管等技术操作。掌握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的适应证及基本操作。
6.熟悉和掌握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如各类降压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在临床实践中做到合理用药。
7.熟悉心血管疾病常用临床检查技术,要求熟悉食管电生理检查、心脏核素检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测定、心电图运动试验、常见超声心动图等临床检查的适应证、基本操作原理及结果分析判断。掌握心包穿刺术,了解左右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冠脉造影、心肌活检术的适应证、方法及结果分析的临床价值。
8.一般了解心内科有关疾病在发生、发展中细胞、细胞因子、神经体液、分子生物学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附本专业病种
一、常见病种(熟悉掌握)
1.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过早搏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及颤动)
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3.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4.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缺血性心肌病
6.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
7.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包括自体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8.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9.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
10.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11.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病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12.外周血管病
主动脉夹层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性静脉炎
13.肺栓塞
二、少见病种(了解)
1.Brugada综合征
2.马方(Marfan)综合征
3.心脏瓣膜病
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4.感染性心内膜炎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
5.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不定型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右室心肌病、药物性心肌病
6.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病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
7.梅毒性心血管病
8.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开始的时候,晚上没饭吃,遇到迟下班的同事,一拍即合,吃饭散步聊天吐吐槽,周边好吃的都吃完了,鸳鸯湖也走了好多好多遍,不用提前约也不用担心会爽约,他去了珠海;后
  • 嗯,最近有一些宝来关我,也许是被我每天更新的视频吸引来的,谢谢大家的喜欢和支持,让我能有继续为我景产出的动力,但我想说就是,其实没必要来关我的真的,我每天视频会
  • 爱、微笑、幸运……各种能量始终围绕左右,想越来越有力量,就不断向上而生,自我磨砺与蜕变会更痛成长也会更快,自逼成王远好过ta逼成忠臣 #萬寶竹林[超话]#【平常
  • !对于牙龈敏感的我来说很合适,而且去黄效果不错子!
  • 已经说好一起养老的邻居们(图五是我组织可爱的美女邻居们搞的一次汉服活动)谢谢啦,你们就是寒冬里的缕缕阳光,简直太温暖了,感恩[鲜花][心] #我和我的芳邻们#
  • ——唐七公子 《华胥引》5. 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简媜《私房书》11. 你是秋天,所以我的每一株思绪都落叶。
  • 但是,俗事也是可以入诗的,俗务也是可以萦人心胸,久而芬芳的。 正如《我只想‮你与‬好好过》一书中‮道写‬:即便‮姻婚‬起点很低,只‮抱要‬着创业的心态‮青,‬蛙
  • 11月5日,港交所权益资料显示,中国恒大减持恒腾网络icon3.3亿股股票,变现7.17亿港元,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让给”腾讯。恒大集团已经明确将在10年内,
  • 联系@爱优牙隐适美牙齿矫正平台 可以推荐全国的优秀正畸医生。联系@爱优牙隐适美牙齿矫正平台 可以推荐全国的优秀正畸医生。
  • 【转摘】十一月,好事正酿,大家都要如愿以偿时光凋零如诗,四季轮转如歌一个转身,秋天成了风景,冬天成了期待十月伴着桂花的凋零收起了尾巴希望十一月,一切安好相信世间
  • 总士跟着机体的指引获得了新武器,反杀,马里斯机体半残。!
  • 那些对张云雷有碍于相声艺术的人,犯下的错误与朱光潜大师类似,即凡论相声,必先虚悬一个‘极境’那么势必要陷入‘绝境’的。譬如,1935 年 12 月,朱光潜在《中
  • 最重要就是田螺料,外面炒田螺都是放田螺调料,如果没有这个调料你是炒不出这个味道跟香味的最后,所有的食材准备后就开始下锅炒了,放冷水到锅里面,大火煮熟,让田螺把壳
  • 打玻尿酸进行整形属于微创的美容方式,术后2️⃣4️⃣小时针眼的部位不要沾水,在注射之后的第二天可以轻微的洗脸,要尽量避免水沾到注射处,注射的部位更不要用力
  • 来自我同桌的三次发问[并不简单]P1(我的屏保):“这是谁啊?(此处省略50个字)总而言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话比较多,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启了这个话痨技能,想
  • !)我的血包在哪里?
  • 是我错了!是我错了!
  •   5、拆机械表外包装时,千万要保存好防护手表所用的包装盒。在日常佩戴中只要好好的保养机械表,手表是可以用很多年的。
  • 其实网友对于古天乐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孩子都不介意,毕竟他前半生做的好事太多了,就古天乐希望小学就建了一百多所,就这一个善心,帮助了多少孩子能在明亮的教室里面上学
  • 工联会参选人麦美娟昨日强调,每个团体也希望派最适合的人在最适合的位置,从而取得议席,考虑出选名单时亦考虑政治形势及各区区情,她相信是次选举的竞争是良性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