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四种福相,你一定要修!#道学百科#

从做人、做事的角度,人有两大贵相和两大富相,这道出了人生的四大福相。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第一福相:端庄厚重

端庄厚重,端庄和重,都是厚的效果。可以说,这四个字的核心就是厚。只有做到了“厚”,才能真正端庄、重。

《易经》曰: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德经》上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论语》中同样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一个人不庄重,就会轻佻,没有威严,流于散漫,心不能自守,所学的东西也不会牢固。

曾国藩统军十数年,与当时的皇亲、摄政王奕訢却无一私下联系。据说就缘于他曾见过这位亲王的一张相片。看了他的相片,曾国藩徐徐地说:“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举目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又说,“身处周公之位,却无周公之望,这也是国家的不幸。”

一张相片竟能看出国家的不幸,曾国藩别无神仙术,他只是觉得奕亲王“轻佻”,不厚重。

为什么说端庄厚重是贵相?其实是有因缘的。端庄厚重的人,表明他懂得敬畏,一个有敬畏感的人就不至于放肆无忌,思虑就会深远,处事不至于鲁莽,说话就会谨慎,交际不至于随便。

自己有敬畏感的人,往往别人也会敬畏他。得罪的人越少,自然也就远离祸端。端庄厚重不是装出来的,是修身修炼出来的工夫。因此,曾国藩多次申斥儿子力戒轻佻,多多修炼些举止。

据后人记载,曾国藩“行步极厚重,言语迟缓”。他走起路来脚步很沉稳,说话很慢,但一句是一句,每一字都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所以明代大思想家吕坤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头脑聪明、能言善辩不过是三等资质,英雄豪杰气象不过是二等资质,具有厚重品格的人才是真正一流的人物。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从独孤求败众多的宝剑中选择了重八十一斤的玄铁剑,他手握玄铁剑,喃喃念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可以说,金庸借杨过向世人昭示了这一深邃的道理。

第二福相:谦卑含容

为人谦卑,待人宽容,从做事的角度讲,这样的人必然更容易成功。

谦,在《易经》是一个卦名,叫做“地山谦”。它的卦像,是高山峻岭,伏藏在地的下面,也可以说,在万仞高山的绝顶之处,呈现一片平原,满目晴空,白云万里,反而觉得平淡无奇,毫无险峻的感觉。

万事退一步就叫谦,不傲慢就叫谦,让一步就叫谦,多说一声谢谢、对不起,就叫谦,谦卦六爻皆吉。除了谦卦,其余的卦,有好就有坏,有吉就有凶。谦卦的道理就是这样。你到了最高处,就要平实,不要认为自己高,这就是谦的道理。

所以地山谦,山最高,像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顶,那多高呀!但是高有什么用呢?高要能下才好。山顶上面是平地,意思就是:最高处要是最平凡的,最平凡最恭下的就是谦卦。

含容就是包涵宽容、宽宏大度,能容人、容事、容言。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曾国藩这样教导我们: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平日里做任何事都应该低调,因为历代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民大众主体总是相对弱势的,可以用贫富来解释这一现象,穷人多少有些仇富心理,这时候富家子弟的一点小不对,会被放大无数倍,导致是非不分,黑白颠倒。

最能表现曾国藩宽容的,就是他与左宗棠的关系。事实上,左宗棠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离不开曾国藩的提携。但左宗棠有一个坏脾气,就是喜欢骂人,当年骂总兵叫樊燮“王八蛋”,事情闹到京城,皇帝下令要杀左宗棠,幸好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从中斡旋,左宗棠才死里逃生。

左宗棠在曾国藩的举荐下,步步高升。左宗棠谩骂曾国藩,可以说到了不择时、不择地、不择人的地步。左宗棠有时在家里骂曾国藩“挟私”,结果家庭教师范赓听得都不耐烦了。

左宗棠还多次鼓动大臣弹劾曾国藩。1864年,曾国荃率领湘军攻下江宁,由于疏忽,让幼天王以及洪仁玕等人逃了。左宗棠抓住这一点,极力攻击曾国藩、曾国荃兄弟。

此后两人断交,但左宗棠征战东南、西北需要粮饷、军械,作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的曾国藩都是倾力支持。

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名气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并称。曾国藩要比左宗棠大,并且曾经对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为人非常自负,从没有把曾国藩放在眼里。

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满地问身旁的侍从:“为何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

一位侍从大胆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

侍从的话让左宗棠深思良久。

无论左宗棠如何骂,曾国藩都是相逢一笑,他曾经这样评价左宗棠:“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争光,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曾国藩的大度,也让左宗棠放下了心中的隔阂,当曾国藩离世时,人们纷纷猜测左宗棠可能不会致祭。而左宗棠却送来了他的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国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第三福相:事有归着

所谓事有归着,就是办事沉稳有着落。言下之意也是脚踏实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抓落实。件件事都做得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既是克勤小物,又是持之以恒。

经商做生意,很多人都希望一夜间暴富,不懂得薄利多销,日积月累;居家过日子,很多人都不懂得节约,喜欢大手大脚,最后导致生活没有着落;谋身干事业,很多人一鸣惊人,一件事没做完,就放下去干别的事,却不懂得事业起于积微,功名需要寸累。

曾国藩在家书中,有这样一句:男虽身在礼部衙门,为国家办照例之事,不苟不懈,尽就条理,亦所深愿也。不苟不懈,尽就条理,就是这里的事有归着。

第四福相:心存济物

“济世利物,齐同慈爱”是道教修炼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齐同即万物同一,慈爱即悲悯兼爱;济世即普济世间,利物即利益万物。物我之间、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广而言之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等等,都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在承认彼此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包容和宽容,从我们都从属于同一个整体的事实及本源上认识到彼此之间的“齐同”。能与“齐同”精神相一致的,就是“慈爱”,即慈爱一切。

认识到齐同慈爱也就要济世利物,这些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有利于自己仙道的修成。太上曰:“赈穷补急则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葛仙翁曾对弟子解释说:你们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天仙,而做了个地仙,是因为“前世学道受经,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他人得道”。故我们修道必须 “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心存济物就是要懂得关心“外物”,包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天下。有一颗慈善之心,懂得帮助他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这样的人即便物质上不富有,精神上也是大富大贵者。有施有舍,不表明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富矿吗?

心存济物,就是“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一个人心存济物,格局就大了。格局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有多敬业,就有多专业;能够帮助别人多少,获得的回报就有多少。这就是心存济物的真谛,富相的内涵。 https://t.cn/Evk4evd

金刚经035

【首先要明了六尘等境,唯虚无实,不为所迷。】

这是真实的智慧。前面一再跟诸位同修说过,我们眼前六尘的现象,十法界依正庄严,只不过是刹那九百生灭业因果报的相续相,真的“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真正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你就不会被境界迷了;也就是说,在一切境界里不会起心动念、不会有妄想执着。你要是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妄想、执着是决定不能避免。有妄想、执着就搞六道轮回,离妄想、执着就出了三界。

【知一切法唯心,心外无法。】

这几句是“般若”的核心,《般若经》里最重要的开示,在这几句里头真的有体悟的话,那个成就快速不可思议。

【此是遣荡尘境之方便,渐渐乃能胸无点尘。】

“胸无点尘”就是我们讲的心地清净,六祖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这个意思,这是真实的功夫。心清净,智慧就开了;清净心起作用,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所以这个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不是修来的。

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我们读大乘经念多会开智慧,没那回事情,不但是宗门不承认,教下也不承认。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的注解,《华严经疏钞》讲过,“有解无行”,这就是大乘经读得很多,“无行”是什么?没有认真修行。认真修行是“离念离相”;“无行”就是没有离念、没有离相。大乘经念得很多,那个结果是“增长邪见”,不是增长智慧,是增长邪见。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个事实,才晓得真正善知识为什么叫你读一部经,不叫你读两部经。你心没有清净,还有妄想、还有烦恼、还有是非、还有人我,你读得再多,增长邪见,不是增长智慧。

有些人有个错误观念:我只要认真用功就行,不需要去解这些大乘经,不要读经,在家用功,参禅也好、念佛也好,统统都不要。清凉也说过,“有行无解,增长无明”,都错了。这是华严宗祖师说的话,哪里会有错?!这就像《金刚经》上讲的原理,“空有两边”不能着,着一边是错误,“着有”错了,“着空”也错了。因此行门当中,一定是“解行相应”,那就对了,“解行”要相应,一定要有老师指导,才不至于走错方向、才不至于走许多冤枉路,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底下说:

【纵有念头,亦极微薄,然后乃能断之。】

真修行人“断念”当然难,可是比一般人念头要淡得多,这是真的。只要肯认真修行,我们的妄想一年比一年少、一个月比一个月少,这是好境界,这个有进步。如果我们修行,我们妄想、分别、执着这个烦恼跟去年没两样,甚至于没学佛时好像烦恼还少,学了佛之后烦恼多了,愈学愈多,那就错了,大错特错。

佛法的修学,在功夫检点上来讲,决定是烦恼轻、智慧长,你的功夫就得力,你修学的就很顺利,功夫得力。假如不是这个现象,你要认真去反省,你错了。

错误不外乎两大类:一个是理论上的错误,一个是方法上的错误。一定要把错误纠正过来,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开智慧是转凡入圣之枢纽。】

无论修哪个法门,念佛也是这个样子。念佛人会开智慧,愈念心愈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智慧现前,转了,这个境界慢慢在转。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醒同修们:转轮回心为菩萨心。

“轮回心”是什么?贪、嗔、痴、慢、疑,这是轮回心。你只要有这个东西,这就是搞六道轮回。

“菩萨心”是什么?慈悲喜舍。你能从这个地方转,就好!

轮回心是烦恼心、污染的心;菩萨心是清净心、是觉心,觉而不迷。所以大家学佛,入佛门,一进门就受“三皈戒”。“三皈戒”讲的是什么?转凡成圣。教你三个方法:“皈依佛”,佛是觉,“觉而不迷”,转迷为觉,这叫“皈依佛”;转邪为正叫“皈依法”;转染为净叫“皈依僧”。这个讲法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的。

惠能是唐朝时候人,距离我们现在一千三百多年,他给人传授皈依,这种讲法我们可以联想到,佛法传到中国是后汉永明十年传来,公元六十四年。在传到中国之前,在印度已经传了很久。在中国书里头记载,佛灭度一千年,佛法传入中国,这是佛经上通常讲的,佛的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释迦牟尼佛佛法传到中国是像法,正法终结、像法开端的时候传到中国来。在中国传了这么久,法就愈传愈讹,就有了偏差、有了错误,大家对于三宝“佛法僧”逐渐逐渐错解,不知道“佛法僧”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于是“皈依”不得利益,“皈依”是有名无实。所以惠能大师给人家讲“三皈依”,就不用“佛法僧”,《坛经》上讲,“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这么讲法;然后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给我们这样解释,使我们对于三宝意义清清楚楚,不至于迷惑。所以“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迷邪染”是凡夫,“觉正净”是佛菩萨。从“迷邪染”转成“觉正净”,就是转凡成圣,这么个转法,所以“三皈”叫“翻邪三皈”,翻是反过来。世间人都依“迷邪染”,做佛的弟子了,反过来依“觉正净”。

不迷、不邪、不染,这叫真正皈依三宝。所以要开智慧,不能迷惑颠倒,无量劫迷惑过日子过到今天,还要继续再迷下去,那真的对不起自己,一定要觉悟,一定要回头,不再迷了,这样子就开智慧。

金刚经035

【首先要明了六尘等境,唯虚无实,不为所迷。】

这是真实的智慧。前面一再跟诸位同修说过,我们眼前六尘的现象,十法界依正庄严,只不过是刹那九百生灭业因果报的相续相,真的“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真正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你就不会被境界迷了;也就是说,在一切境界里不会起心动念、不会有妄想执着。你要是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妄想、执着是决定不能避免。有妄想、执着就搞六道轮回,离妄想、执着就出了三界。

【知一切法唯心,心外无法。】

这几句是“般若”的核心,《般若经》里最重要的开示,在这几句里头真的有体悟的话,那个成就快速不可思议。

【此是遣荡尘境之方便,渐渐乃能胸无点尘。】

“胸无点尘”就是我们讲的心地清净,六祖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这个意思,这是真实的功夫。心清净,智慧就开了;清净心起作用,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所以这个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不是修来的。

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我们读大乘经念多会开智慧,没那回事情,不但是宗门不承认,教下也不承认。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的注解,《华严经疏钞》讲过,“有解无行”,这就是大乘经读得很多,“无行”是什么?没有认真修行。认真修行是“离念离相”;“无行”就是没有离念、没有离相。大乘经念得很多,那个结果是“增长邪见”,不是增长智慧,是增长邪见。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个事实,才晓得真正善知识为什么叫你读一部经,不叫你读两部经。你心没有清净,还有妄想、还有烦恼、还有是非、还有人我,你读得再多,增长邪见,不是增长智慧。

有些人有个错误观念:我只要认真用功就行,不需要去解这些大乘经,不要读经,在家用功,参禅也好、念佛也好,统统都不要。清凉也说过,“有行无解,增长无明”,都错了。这是华严宗祖师说的话,哪里会有错?!这就像《金刚经》上讲的原理,“空有两边”不能着,着一边是错误,“着有”错了,“着空”也错了。因此行门当中,一定是“解行相应”,那就对了,“解行”要相应,一定要有老师指导,才不至于走错方向、才不至于走许多冤枉路,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底下说:

【纵有念头,亦极微薄,然后乃能断之。】

真修行人“断念”当然难,可是比一般人念头要淡得多,这是真的。只要肯认真修行,我们的妄想一年比一年少、一个月比一个月少,这是好境界,这个有进步。如果我们修行,我们妄想、分别、执着这个烦恼跟去年没两样,甚至于没学佛时好像烦恼还少,学了佛之后烦恼多了,愈学愈多,那就错了,大错特错。

佛法的修学,在功夫检点上来讲,决定是烦恼轻、智慧长,你的功夫就得力,你修学的就很顺利,功夫得力。假如不是这个现象,你要认真去反省,你错了。

错误不外乎两大类:一个是理论上的错误,一个是方法上的错误。一定要把错误纠正过来,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开智慧是转凡入圣之枢纽。】

无论修哪个法门,念佛也是这个样子。念佛人会开智慧,愈念心愈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智慧现前,转了,这个境界慢慢在转。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醒同修们:转轮回心为菩萨心。

“轮回心”是什么?贪、嗔、痴、慢、疑,这是轮回心。你只要有这个东西,这就是搞六道轮回。

“菩萨心”是什么?慈悲喜舍。你能从这个地方转,就好!

轮回心是烦恼心、污染的心;菩萨心是清净心、是觉心,觉而不迷。所以大家学佛,入佛门,一进门就受“三皈戒”。“三皈戒”讲的是什么?转凡成圣。教你三个方法:“皈依佛”,佛是觉,“觉而不迷”,转迷为觉,这叫“皈依佛”;转邪为正叫“皈依法”;转染为净叫“皈依僧”。这个讲法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的。

惠能是唐朝时候人,距离我们现在一千三百多年,他给人传授皈依,这种讲法我们可以联想到,佛法传到中国是后汉永明十年传来,公元六十四年。在传到中国之前,在印度已经传了很久。在中国书里头记载,佛灭度一千年,佛法传入中国,这是佛经上通常讲的,佛的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释迦牟尼佛佛法传到中国是像法,正法终结、像法开端的时候传到中国来。在中国传了这么久,法就愈传愈讹,就有了偏差、有了错误,大家对于三宝“佛法僧”逐渐逐渐错解,不知道“佛法僧”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于是“皈依”不得利益,“皈依”是有名无实。所以惠能大师给人家讲“三皈依”,就不用“佛法僧”,《坛经》上讲,“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这么讲法;然后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给我们这样解释,使我们对于三宝意义清清楚楚,不至于迷惑。所以“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迷邪染”是凡夫,“觉正净”是佛菩萨。从“迷邪染”转成“觉正净”,就是转凡成圣,这么个转法,所以“三皈”叫“翻邪三皈”,翻是反过来。世间人都依“迷邪染”,做佛的弟子了,反过来依“觉正净”。

不迷、不邪、不染,这叫真正皈依三宝。所以要开智慧,不能迷惑颠倒,无量劫迷惑过日子过到今天,还要继续再迷下去,那真的对不起自己,一定要觉悟,一定要回头,不再迷了,这样子就开智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萌萌酱,你好[悲伤],我是上海法本法硕的考生,我现在是一轮背诵结束,正在进行二轮背诵,但学校的话纠结是报华政还是复旦。华政的话会稍微稳点,相比于复旦来说,一战很
  • 可以消减抑郁情绪的40件小事: 1.听音乐。 2.养一只猫或一条狗。 3.做些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4.和最了解你的人聊会天。 5.做一会运动。 6.找到一
  • 明玥一问一答 | 【春期继发性闭经诊治】 提问:患者16岁,闭经2年。患者14初潮,来过2次月经后,至今闭经,期间曾使用黄体酮注射液肌注3天,有撤退性出血。
  • 我是个藏着掖着的人 不喜欢发表大篇言论 被人点评的感觉不太好 尽量避免与人发生争论 但总觉得应该活得自在 试着改变 多说一些 想看就随便看看 不想看肯定也看不到
  • 我是个藏着掖着的人 不喜欢发表大篇言论 被人点评的感觉不太好 尽量避免与人发生争论 但总觉得应该活得自在 试着改变 多说一些 想看就随便看看 不想看肯定也看不到
  • #素颜夫妇[超话]#我真的中毒了 每天睡前必听剧里的所有ost 每天都在刷小原的剧情 dy和b站全是苏念衾和桑无焉 真的好喜欢他俩同框啊啊啊啊啊啊 一个采访 各
  • #师董会# 【师董资讯】9月13日晚,师董会(SDH.US)董事长胡海平,师董会导师、华瑞智库创始人曹明华等一行访问安徽省安庆市政府,受到了市委书记张祥安,市委
  • 本着技术为主.不做流水线只做最美的搬运工.记录最真实的婚纱照.需要技术的沉淀对美的最求.而不是复制粘贴 我们追求的是一张张有温度的照片 希望你们的选择是因为喜欢
  • 【2016最值得去的旅游胜地(2)——日本】日本,春夏秋冬从南到北都有数不尽的风情,春日里上野公#从心开始爱家人# #66爱眼日# 园中飞舞的樱花吹雪、在镰仓海
  • 【2016最值得去的旅游胜地(2)——日本】日本,春夏秋冬从南到北都有数不尽的风情,春日里上野公#从心开始爱家人# #66爱眼日# 园中飞舞的樱花吹雪、在镰仓海
  • 咖色调的小众婚礼|极简风格 抛开复杂繁重的布置风格 在简约里寻求品质 让这份爱更加纯粹 喜嫁婚礼策划,想拥有一场走心的婚礼,一场不一样的婚礼,就快行动起来
  • #数码评测# 我从Anker第一代超极充一直用到了新发布的能量棒超极充。作为每个节假日必出游的我,超极充真的是充电宝+充电器2合1的最佳解决方案。 能量棒超极充
  • #母婴消费观察#【2020年母婴消费黑榜出炉 你都踩过哪些坑?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新浪育儿联合@黑猫投诉 发布了《2020年育儿母婴行业消费维
  • 【[话筒]#福建多地报告疫情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9月10日以来,福建仙游本土疫情传播链增至66人,其中莆田64人(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32例),泉
  • 沙雕又可爱的朋友圈文案334.0 1.通知:今晚未成年可以玩一小时游戏,请朋友圈里的成年人提前做好准备,去游戏内挂机浪费他们游戏时间,望周知 2.中秋节我自
  • 19注会G6班 柴晏溶 2019113604 读《红日》第二天 《红日》主要内容: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十余年间,有大批作
  • #阳光专项基金# [玉兔]#每日一善# [玉兔]#阳光信用#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
  • 单身了很多年,偶尔羡慕别人有对象,偶尔也向往有另一个人陪伴的生活。 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未来生活中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人。 但是今天突然好像又知道
  • 【我国人口出生率4年下降2.47‰,为啥?人口专家一语道破: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上年减少58万人
  • BCH介绍 Bitcoin Cash 给世界提供稳定的货币。商家和用户获得了低廉的费用和可靠的确认,不限制增长,全球通用,无需允许的创新和#去中心化# 开发让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