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

[微风]关于作者

戴维·艾伦,美国著名的管理思想家,时间管理领域的世界级权威,GTD 时间管理方法的创始人,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最优秀管理专家之一。作为一名行政管理培训专家和教育家,他拥有20多年丰富的管理经验,被誉为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最具建树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并且一直担任甲骨文公司、世界银行、L.L.Bean户外用品专卖邮购公司和QVC购物频道等企业的高级管理顾问。

[微风]关于本书

时间管理领域的经典名作,首创 GTD 时间管理理论并提供可行方法,帮助我们解除精神负担,保持大脑良好状态,轻松高效完成工作。

[微风]核心内容

GTD 时间管理体系认为,时间管理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优化日程的技术性安排来提高工作效率,它的本质目标在于管理内心焦虑和精神负担,帮助大脑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从容地面对繁重工作。

[微风]内容简介

我们在工作中基本都会遇到工作量繁重,但是时间、精力又有限的情况,这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你可能一天要写上百封电子邮件,也可能同时在几十个微信群里回复信息,在这种状态下,你的工作状态很难达到最好,还会影响生活的幸福感,所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需要学会时间管理方法。

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样做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管什么?我们用时间管理,想要获得什么样的结果?这些在《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这本书里都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这本书理论体系的关注点,并不仅仅在于通过技术性安排日程来提高工作效率,作者非常深刻地抓住了时间管理的本质目标,那就是管理内心焦虑和精神负担,帮助大脑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从容地面对繁重工作。这也是《搞定》这本书的副标题所揭示的信息,它追求一种轻松无压力的工作状态。

[威武]这本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重点:

一,GTD 方法认为,时间管理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外部工具解除精神负担,保持大脑轻松愉快;

二,如何通过横向管理方法,妥善管理工作流程,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作计划系统;

三,如何通过纵向管理方法,处理重点工作项目。

[炸鸡腿]第一部分

在社会运转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人们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普遍,这才产生了对于时间管理技术的迫切需求。不过,人们进行时间管理的基本工具仍然是备忘录、时间表、日程表、工作计划这些东西,很多现代的时间管理学流派,也就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工作计划上,将时间管理的目标设定为更好地制定工作计划,通过组织整理、统筹优化或是选择优先事项等具体方法,让你的日程变得条理清晰,然后妥善执行计划,达到避免遗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目标。

不过,相比这些流派,戴维·艾伦的 GTD 方法考虑问题要深刻很多。它并不是不重视工作计划,而是在一开始就关注了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备忘录、时间表、日程表、工作计划,弄出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把你杂乱无章的工作任务整理出来吗?GTD 方法并不这么想。它认为,你弄出工作计划,进行时间管理,归根结底是要通过外在的工具和技术,将那些可能让你心烦意乱的工作安排,从你的大脑里移出去,让你的大脑保持轻松愉快,以这种良好的状态去一项一项面对具体的工作内容。只有轻松愉快的状态,才能让你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GTD 方法做出这样的论断,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基础呢?是基于戴维·艾伦对人类大脑弱点的认识。这里面有长期的经验判断,也有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虽然人类的大脑极其复杂精巧,但它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也有很多局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局限,就是大脑很难一边思考,一边记忆。虽然我们常常说理解性记忆比死记硬背要强,就像是小学生背古诗,如果通过思考先想清楚诗句含义,肯定比囫囵吞枣生背效果好,但是,思考和记忆其实不是同时完成的。对你的大脑来说,如果要保持强大的思考能力,去应对工作任务,就应该让大脑尽可能不要同时面对记忆任务。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一边处理工作任务,一边还要绞尽脑汁去回忆,明天要处理的任务老板是怎么交代的,或是还要去纠结昨天的任务还有什么收尾工作没有完成,这种状态难免会让你精神紧张,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就难以保证了。这就是 GTD 方法要避免的一种状态。

对于人类大脑的这个特性,用电脑来打个比方就更清楚了。电脑用于运算的核心部件是中央处理器,也就是 CPU,然后有个部件和 CPU 相连,叫做随机存储器。需要运算的数据在输入 CPU 之前,以及运算结果从 CPU 输出之后,都需要在随机存储器里短期存储一下。但是,随机存储器不能堆积太多的数据,如果它被填满了,CPU 的运算能力就会急剧下降。手机的情况和电脑是相似的,而人类大脑也是如此,昨天的任务没有处理完,明天的任务需要明确细节,这些占用记忆资源的内容如果堆积过多,就会严重影响大脑的思考能力。

很多时候,繁重琐碎的工作任务之下,让你产生巨大精神压力的,其实主要是事情缠夹不清、搅和在一起的状态。很多时候,工作本身即便有挑战性,如果只需要面对手头的这个任务,其实也还算可以忍受。但如果在处理手头任务的时候,还要想着昨天没弄完的任务怎么收尾、或者明天的任务怎么开头,这种感觉就太可怕了。因此,在繁重琐碎的工作压力下,时间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将这些导致精神紧张、影响大脑思考能力的内容统统赶出大脑,让你不用考虑昨天和明天,始终只需要面对今天的事情,面对手头的工作任务。你的状态比较轻松,注意力比较集中,也就更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那么,把它们从大脑里赶到什么地方去呢?看看电脑的例子,其实很简单。对电脑来说,要保持 CPU 的思考能力,避免随机存储器被数据填满,就需要不停地将数据从随机存储器转移到硬盘里去。硬盘的功能就是存储和记忆,它来做专业的事情,就可以把 CPU 解放出来,专心致志地完成思考和运算任务。对照电脑的安排,你也应该给你的大脑找一个属于它的硬盘。GTD 方法认为,将工作任务分门别类整理妥当,放在一个内容详细、逻辑性强的工作计划系统中去,就相当于将数据转移到硬盘里存储,为大脑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

衡量这样的一个工作计划系统是否成功,并不在于载体和形式,最先进的 App 不一定比最原始的小本本有效果,其中的关键是,将工作任务整理到这个系统里去之后,你是否真的可以在大脑里摆脱它们。如何才能摆脱呢?有两点要注意。

第一,昨天的工作任务一定要按计划完成,除了那些自己不能控制的特殊情况之外,不应该留下尾巴。昨天的工作留下尾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就会影响今天的状态。而且,工作留尾巴还有另外一层危害:我们大脑的状态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你在制定工作计划、给每一项工作排定完成时间的时候,就相当于在做一个自我承诺,工作没有按计划完成,就相当于自我承诺没有实现,虽然没有外人来惩罚,但这种自我承诺的落空也会导致内心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情绪会进一步增加你的精神负担,所以要尽量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工作计划,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和任务难度。

第二,明天的工作任务在整理到工作计划系统中的时候,一定要清晰、明确、富有条理、信息充分。整理工作计划的一方面功能,就是帮你的大脑做备忘录。所谓的备忘,意思就是说,你的大脑即使忘了也没关系,因为整理到外脑里的信息是充分的,等到需要的时候,看一眼就可以动手干活。

[炸鸡腿]第二部分

除了提出原则之外,GTD 方法也提供了一整套具体的操作流程,就是如何通过横向管理方法,妥善管理工作流程,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作计划系统。

GTD 方法将工作流程划分为五个独立的阶段,五个阶段循序渐进,构成了高效完成时间管理、推进工作进程的横向管理系统。五个阶段的步骤依次包括:第一,收集,要收集一切与工作相关的事务与信息;第二,理清,要理清每个项目的意义和相关措施;第三,整理,要组织整理形成工作清单,提出选项;第四,回顾,要进行思考回顾,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第五,执行,要着手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这五个步骤并不复杂,我们在每天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这套方法。设想这样一种情形,朋友前来拜访,你准备给他做顿饭,而这个时候厨房里一团糟,你会怎么处理呢?首先,你要确定所有需要妥善放置的东西,食材、调料、厨具、垃圾,这一步是收集;然后,你决定哪些要扔掉,哪些要留在原处,哪些应当重新摆放,这一步是理清;接下来,你根据要做的菜,将不用的东西放回冰箱和柜子,要用的东西摆放在顺手的地方,青菜放在水池中清洗,垃圾扔进垃圾桶,这一步是整理;然后你核对一下准备的食谱,看看手头材料和工具是否齐备,这一步是回顾;最后,点火,起锅,开始做饭,这一步就是执行。

[炸鸡腿]第三部分

你在运用横向管理方法整理工作计划的时候,有时会遇到一些相对复杂和棘手的工作,需要集中力量突破,还需要经历不同的处理步骤。GTD 方法将这种包含了多个步骤的复杂工作定义为项目,项目往往是你工作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GTD 方法也提供了针对这类重点工作项目的操作指南。如何通过纵向管理方法,处理重点工作项目。这种方法符合大脑处理工作的自然过程,也称为自然计划法。

纵向管理方法也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定义目标和原则,既要弄清楚这个工作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要明确在处理这项工作项目的过程中,你所遵循的原则和价值观。

第二步是展望结果,描绘前景。工作项目成功之后,将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你应当在大脑里清楚勾勒出来,而且能用语言清晰描述出来。

第三步是头脑风暴。有了目标,有了关于未来成功的景象,在足够放松的状态下,你的大脑就开始自动运转,产生一个一个的想法,这就是头脑风暴。人们发明了很多技巧和工具,帮助大脑在头脑风暴中更好地捕捉创意思维的成果,比如这几年我们耳熟能详的思维导图。不过,比选择工具更重要的,是你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应当足够放松,给思维延展留下充分的空间。一开始主要追求数量,不要太在意质量,不要对自己的想法过早给予评判和质疑,要努力打破常规和思维定式,至于对想法的评价、分析和组织,留给下一步就好了,也就是第四步,组织整理。

在第四步组织整理这个阶段,你要明确项目的关键,将推动项目成功所需的条件整理分类,然后上一阶段不是头脑风暴了吗?再把获得的成果分类填空,在每一类别内部进行评估,形成最佳方案。

最后一步,也就是第五步,采取行动。你要根据确定的方案,妥善分配资源,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举个例子,说明下五段式纵向管理方法的操作过程。假设你准备安排一个饭局,在所有的工作开始前,你先要确定为什么要吃这顿饭,只是为了自己填饱肚子,还是要和老朋友交流感情,或者是想谈成一笔生意。这一步就是目标。目标确定之后,你的脑海里出现了这个饭局的情景,例如,在一家金碧辉煌的商务餐厅,和生意伙伴一边碰杯一边交谈。这一步是前景和展望。如果你认同这种展望,你的大脑就开始自然而然地开动起来思考一些问题,应该选择中餐还是西餐,餐厅的环境好不好,选定的餐厅会营业到几点,人多不多,要不要预定,如何邀请你的生意伙伴,要不要安排车辆,诸如此类。这个时候,你已经进入了头脑风暴的阶段。当你的头脑被问题和想法填满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组织整理,把饭局成功的条件做一个大概的分类,比如,地点选择,时间安排,流程和细节,再将头脑风暴的成果分门别类地填进去,通过评估形成方案。最后一个阶段,你开始行动了,拿起电话预定餐厅,联系生意伙伴,确定行程,安排车辆,最后收获一个成功的饭局。

按照 GTD 原则,时间管理的核心目标在于缓解大脑的精神负担,所以我们要建立工作计划系统,将繁琐的事务赶出大脑,让你轻松愉快地面对眼前工作。而自然计划法的核心,同样也是缓解压力、释放大脑,让你的大脑无拘无束地进入头脑风暴状态,自然而然地产生创意思维,想出一个又一个好点子。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自我设限,不要过早评价,等到创意想得差不多了,再来考虑整理和执行。

NBA有过不止一次“中锋已死”的说法。
1980年代末一次,后来1990年代四大中锋崛起,大家都忘了这茬。
21世纪初有过一次,一直到前几年,诺阿和马克·加索尔、小乔丹都到联盟一阵了,感觉也很奇怪。
但现在,戴维斯(如果他算中锋的话)、恩比德、约基奇、唐斯、戈贝尔们,都打得挺好:
中锋位置不但没死透,好像还一翻身,又诈尸了,还活得……挺滋润?

倒是另一个位置值得犹疑:
大前锋(1990年代,国内管这个叫二中锋),这位置还在么?

如果您敲我脑门“你活糊涂了吧,上季MVP、本季表现领跑东部的扬尼斯,不是大前锋吗?”
那我得补一句:扬尼斯站的是4号位,但他从二年级到现在,除了2号位,打遍所有位置,基本是变着花样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方式三分线起步面筐突破。
这样子的,真算大前锋吗?

话说,上季NBA前三阵前锋:扬尼斯、乔治、杜兰特、莱纳德、勒布朗、格里芬——就格里芬一个正经大前锋,别的都是小前锋出身。
再往前一年,六个前三阵前锋,就阿尔德里奇算正经大前锋。
简短节说,自从邓肯、KG和德克三位老去后,能进NBA前三阵的正牌大前锋,也就是格里芬、阿尔德里奇和勒夫这三位,最多加个戴维斯(他后来还改去中锋了),别的都是小前锋改头换面。
话说,大前锋(二中锋)都哪儿去了?

我们看看本季,东西部前八的球队。
雄鹿的首发4号位是扬尼斯,全能持球型;替补是伊利亚索瓦,主要负责投三分。
凯尔特人站4号位是小前锋出身的塔图姆;具体打起来,他、杰伦和海沃德(还有斯玛特),都常错位去防对面4号位。
热的4号位是莱纳德和阿德巴约轮流对付的:偶尔摆一大四小,还会让巴特勒站4号位。
猛龙的4号位是西亚卡姆——看过他打球的,会觉得他像大前锋吗?……
步行者倒是很规矩,4号位是小萨博尼斯这种纯内线;但二阵也常让小前锋出身的瓦伦和麦克德莫特顶。
费城的4号位,上季是小前锋出身的哈里斯,本季是霍福德,但恩比德一下场,就是霍福德5号位、哈里斯4号位了。
魔术阿隆·戈登站4号位——其实他三年级还是小前锋来着。
网的4号位是201公分的普林斯站着。

湖人站4号位的是戴维斯,二阵则是库兹马——他们比较特殊,因为中锋多,后卫少,阵打得比较大。
掘金是米尔萨普和格兰特在负责。
快船健康时,首发双前锋是莱纳德和乔治——俩都是小前锋出身。
塔克196公分高,站4号位——以前在太阳时,也是小前锋。
爵士那边,英格尔斯、奥尼尔和博格达轮番扛对面的4号位——这三位里也没一个正经大前锋吧?
达拉斯的4号位是波金吉斯,这个待会儿说。
雷霆4号位是加里纳利站着,小前锋出身。
马刺4号位是莱尔斯每半场开始撑一会儿,接着就是盖伊了:还是小前锋出身。

大概现在流行趋势是:3号位出身的,摇摆去站4号位?

传统4号位大前锋变少了,现代4号位都在干嘛呢?
本季NBA场均定点投篮最多的:
第二是网的4号位、201公分的普林斯。
第三是公牛的4号位马卡宁。
第八是达拉斯的4号位波金吉斯。
第十是雷霆的4号位加里纳利。
第十二是塔克。
第十三是尼克斯的4号位兰道尔……

我还记得1990年代,CBA直播时,山东台解说员爱说“现在要求二中锋都有篮子,你看巩晓彬和大纪(纪敏尚,这一手半截篮!”
嗯,现代大前锋在干嘛呢?都投定点篮去了,拉开空间去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背身是真的少了。
恩比德是如今背身打第一积极分子,不提。戴维斯场均背身打5.5次已经算天下第二。
扬尼斯场均3.4次背身,已算联盟第九多。
更直白一点:联盟现在场均能进两个背身单打以上的,只有四个人:阿尔德里奇、恩比德、戴维斯、甜瓜。

前几天,针对达拉斯4号位波金吉斯背打太少的评论,卡莱尔教练说了:
背打已经不再是个好打法了。
您没法批驳他。的确达拉斯本季只有不到4%的进攻是背打,但他们现在进攻效率每100回合117分,历史级的优秀。

背身打的凋零,那是另一个大话题。
说回大前锋们。

大概是这么回事:
1960年代,双前锋其实也不太分大小,大家都摇摆。所以那会儿除了佩蒂,没有著名的大前锋——​大家都是两米左右,两翼摇摆的。
1970年代往后,球队进攻开始流行双轴,强弱侧转移、高低位连线、背身单打​。
所以我们熟知的传奇优秀大前锋——海耶斯、麦克海尔、巴克利、邮差——基本集中在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
到21世纪,诞生了邓肯、KG、德克这些巨星,以及拉希德和韦伯这些天才。
说19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大前锋(二中锋)的黄金年代,大概没问题。

这些位,进攻端比传统中锋灵活,能背打能策应能做轴;防守端能负责抓篮板扫荡补位,做个中锋之外的副核心;甚至邓肯和KG自己就是防守核心:
这就挺好使了。

但2004年之后规则变化,背身越来越不合算,射手拉开空间越来越大。
邓肯靠背身单打作为轴心拿到前两个戒指,后三个冠军他主要是马刺防守轴,进攻端都是GDP甚至莱纳德集体参与进攻了。
KG则在凯尔特人转成策应轴+防守扫荡机,才拿了冠军。
德克2011年那个冠军,开启了经典模式:中锋纯蓝领,射手群拉开,德克自己,依靠广域射程,成了最好的空间型4号位——​特里和巴里亚们的挡拆,由此而来。

2012热夺冠大部分过程中,前锋是勒布朗和巴蒂尔两个小前锋出身的人物;2013年热逆转马刺夺冠时,勒布朗的前锋搭档是射手麦克·米勒。
2014年马刺击败热,胜负手是迪奥站上了首发,邓肯成为马刺唯一真内线。当时巴克利们解说得很清楚:迪奥名为内线,实则是马刺场上的又一个控球手
进入勇士时代,格林的战术地位,不提了。

即,传统大前锋们的凋零,是和背身单打凋零、突分远射崛起同步的。
当时代不需要背身单打时,大前锋们要么转行去站真中锋,要么只好去当定点射手,拉开空间了。

中锋这位置之所以死不透,现在还活了,是因为无论规则如何变化,漫长的常规赛,总需要有个守篮员——季后赛拼生死上死亡五小之类,那是另一回事了——所以中锋数据再难看,总还是要的。

而大前锋最风光时,是进攻可以当策应轴,可以背身主攻,防守可以当副轴;然而既然大家都出去投三分拉开空间了,禁区里多站一个人的防守意义,就未必大过三分线多站一个人的进攻意义了。

于是就这样咯:
说是大前锋的凋零,其实也可以理解为:
背身攻防,至少在常规赛,没那么要紧了。
大家还是来点三分线攻防,或者高位策应吧!
话说回来。
巅峰邓肯、KG、拉希德、韦伯和麦克海尔,如果在今日,就能转型成完美中锋。以七尺身高、优秀策应、清空也能单挑、罚球线可以面筐打、覆盖禁区周边的防守,怎么想怎么好。
邮差会是个不错的小球阵容中锋,往返跑垮对手为止。
巴克利则是这个时代的完美大前锋。拉里·约翰逊也会不错。
在这个空间时代,个体能力卓越、又有团队意识的怪物,总会出头的——只是不一定在那个位置了。
实际上,邓肯2007年后,就是马刺实际上的中锋;KG一辈子都虚报身高,把自己报矮,不肯去5号位,到2012年,当了凯尔特人的中锋,​让凯尔特人后半段奋起,还进了人生最后一次分区决赛。

实际上,鲨鱼、邓肯和KG包揽了21世纪前五个MVP中的四个;但在2004年规则变化后,他们三人还是变成副攻和轴心,拿到了2005、2006、2007和2008四个总冠军。
真长人永远被需要,只是会被迫改变战术地位罢了。

说起来,最有前瞻性的是谁呢?
1996年《SLAM DUNK》结束连载时,井上雄彦笔下,樱木花道是个篮板狂魔,有一手面筐中投,能对位任何防守位置——从神宗一郎防到河田美纪男——而且奔跑不息。
但他缺一手背身单打。这样的球员,在1990年代,依然只是个优秀的球队拼图。

但在如今的NBA规则下,这样跑动不息、能传球、能冲前场篮板能回防能封盖、有点面筐技能、能换防任何位置,离完美大前锋就差一手三分球,站个小球中锋也毫无问题。
这真是,属于樱木的时代到了吧?

我想象中,1991年就上高一、现在应该年过四十的樱木花道,在哪个屏幕里,看到某段现在的球赛视频:
“哼,大前锋换防补位、抓到后场篮板后,再一口气跑快攻?这有什么稀奇的吗?这不是我这个天才玩剩下的吗?我当初就是这么吓到肥猩猩的!​”

然后,挠挠红色的头发,摇摇摆摆走进小钢珠店,跟水户洋平一个击掌,坐下来。
“现在的篮球,一点都没进步嘛……果然离开我这个天才就不行……”

NBA有过不止一次“中锋已死”的说法。
1980年代末一次,后来1990年代四大中锋崛起,大家都忘了这茬。
21世纪初有过一次,一直到前几年,诺阿和马克·加索尔、小乔丹都到联盟一阵了,感觉也很奇怪。
但现在,戴维斯(如果他算中锋的话)、恩比德、约基奇、唐斯、戈贝尔们,都打得挺好:
中锋位置不但没死透,好像还一翻身,又诈尸了,还活得……挺滋润?

倒是另一个位置值得犹疑:
大前锋(1990年代,国内管这个叫二中锋),这位置还在么?

如果您敲我脑门“你活糊涂了吧,上季MVP、本季表现领跑东部的扬尼斯,不是大前锋吗?”
那我得补一句:扬尼斯站的是4号位,但他从二年级到现在,除了2号位,打遍所有位置,基本是变着花样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方式三分线起步面筐突破。
这样子的,真算大前锋吗?

话说,上季NBA前三阵前锋:扬尼斯、乔治、杜兰特、莱纳德、勒布朗、格里芬——就格里芬一个正经大前锋,别的都是小前锋出身。
再往前一年,六个前三阵前锋,就阿尔德里奇算正经大前锋。
简短节说,自从邓肯、KG和德克三位老去后,能进NBA前三阵的正牌大前锋,也就是格里芬、阿尔德里奇和勒夫这三位,最多加个戴维斯(他后来还改去中锋了),别的都是小前锋改头换面。
话说,大前锋(二中锋)都哪儿去了?

我们看看本季,东西部前八的球队。
雄鹿的首发4号位是扬尼斯,全能持球型;替补是伊利亚索瓦,主要负责投三分。
凯尔特人站4号位是小前锋出身的塔图姆;具体打起来,他、杰伦和海沃德(还有斯玛特),都常错位去防对面4号位。
热的4号位是莱纳德和阿德巴约轮流对付的:偶尔摆一大四小,还会让巴特勒站4号位。
猛龙的4号位是西亚卡姆——看过他打球的,会觉得他像大前锋吗?……
步行者倒是很规矩,4号位是小萨博尼斯这种纯内线;但二阵也常让小前锋出身的瓦伦和麦克德莫特顶。
费城的4号位,上季是小前锋出身的哈里斯,本季是霍福德,但恩比德一下场,就是霍福德5号位、哈里斯4号位了。
魔术阿隆·戈登站4号位——其实他三年级还是小前锋来着。
网的4号位是201公分的普林斯站着。

湖人站4号位的是戴维斯,二阵则是库兹马——他们比较特殊,因为中锋多,后卫少,阵打得比较大。
掘金是米尔萨普和格兰特在负责。
快船健康时,首发双前锋是莱纳德和乔治——俩都是小前锋出身。
塔克196公分高,站4号位——以前在太阳时,也是小前锋。
爵士那边,英格尔斯、奥尼尔和博格达轮番扛对面的4号位——这三位里也没一个正经大前锋吧?
达拉斯的4号位是波金吉斯,这个待会儿说。
雷霆4号位是加里纳利站着,小前锋出身。
马刺4号位是莱尔斯每半场开始撑一会儿,接着就是盖伊了:还是小前锋出身。

大概现在流行趋势是:3号位出身的,摇摆去站4号位?

传统4号位大前锋变少了,现代4号位都在干嘛呢?
本季NBA场均定点投篮最多的:
第二是网的4号位、201公分的普林斯。
第三是公牛的4号位马卡宁。
第八是达拉斯的4号位波金吉斯。
第十是雷霆的4号位加里纳利。
第十二是塔克。
第十三是尼克斯的4号位兰道尔……

我还记得1990年代,CBA直播时,山东台解说员爱说“现在要求二中锋都有篮子,你看巩晓彬和大纪(纪敏尚,这一手半截篮!”
嗯,现代大前锋在干嘛呢?都投定点篮去了,拉开空间去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背身是真的少了。
恩比德是如今背身打第一积极分子,不提。戴维斯场均背身打5.5次已经算天下第二。
扬尼斯场均3.4次背身,已算联盟第九多。
更直白一点:联盟现在场均能进两个背身单打以上的,只有四个人:阿尔德里奇、恩比德、戴维斯、甜瓜。

前几天,针对达拉斯4号位波金吉斯背打太少的评论,卡莱尔教练说了:
背打已经不再是个好打法了。
您没法批驳他。的确达拉斯本季只有不到4%的进攻是背打,但他们现在进攻效率每100回合117分,历史级的优秀。

背身打的凋零,那是另一个大话题。
说回大前锋们。

大概是这么回事:
1960年代,双前锋其实也不太分大小,大家都摇摆。所以那会儿除了佩蒂,没有著名的大前锋——​大家都是两米左右,两翼摇摆的。
1970年代往后,球队进攻开始流行双轴,强弱侧转移、高低位连线、背身单打​。
所以我们熟知的传奇优秀大前锋——海耶斯、麦克海尔、巴克利、邮差——基本集中在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
到21世纪,诞生了邓肯、KG、德克这些巨星,以及拉希德和韦伯这些天才。
说19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大前锋(二中锋)的黄金年代,大概没问题。

这些位,进攻端比传统中锋灵活,能背打能策应能做轴;防守端能负责抓篮板扫荡补位,做个中锋之外的副核心;甚至邓肯和KG自己就是防守核心:
这就挺好使了。

但2004年之后规则变化,背身越来越不合算,射手拉开空间越来越大。
邓肯靠背身单打作为轴心拿到前两个戒指,后三个冠军他主要是马刺防守轴,进攻端都是GDP甚至莱纳德集体参与进攻了。
KG则在凯尔特人转成策应轴+防守扫荡机,才拿了冠军。
德克2011年那个冠军,开启了经典模式:中锋纯蓝领,射手群拉开,德克自己,依靠广域射程,成了最好的空间型4号位——​特里和巴里亚们的挡拆,由此而来。

2012热夺冠大部分过程中,前锋是勒布朗和巴蒂尔两个小前锋出身的人物;2013年热逆转马刺夺冠时,勒布朗的前锋搭档是射手麦克·米勒。
2014年马刺击败热,胜负手是迪奥站上了首发,邓肯成为马刺唯一真内线。当时巴克利们解说得很清楚:迪奥名为内线,实则是马刺场上的又一个控球手
进入勇士时代,格林的战术地位,不提了。

即,传统大前锋们的凋零,是和背身单打凋零、突分远射崛起同步的。
当时代不需要背身单打时,大前锋们要么转行去站真中锋,要么只好去当定点射手,拉开空间了。

中锋这位置之所以死不透,现在还活了,是因为无论规则如何变化,漫长的常规赛,总需要有个守篮员——季后赛拼生死上死亡五小之类,那是另一回事了——所以中锋数据再难看,总还是要的。

而大前锋最风光时,是进攻可以当策应轴,可以背身主攻,防守可以当副轴;然而既然大家都出去投三分拉开空间了,禁区里多站一个人的防守意义,就未必大过三分线多站一个人的进攻意义了。

于是就这样咯:
说是大前锋的凋零,其实也可以理解为:
背身攻防,至少在常规赛,没那么要紧了。
大家还是来点三分线攻防,或者高位策应吧!
话说回来。
巅峰邓肯、KG、拉希德、韦伯和麦克海尔,如果在今日,就能转型成完美中锋。以七尺身高、优秀策应、清空也能单挑、罚球线可以面筐打、覆盖禁区周边的防守,怎么想怎么好。
邮差会是个不错的小球阵容中锋,往返跑垮对手为止。
巴克利则是这个时代的完美大前锋。拉里·约翰逊也会不错。
在这个空间时代,个体能力卓越、又有团队意识的怪物,总会出头的——只是不一定在那个位置了。
实际上,邓肯2007年后,就是马刺实际上的中锋;KG一辈子都虚报身高,把自己报矮,不肯去5号位,到2012年,当了凯尔特人的中锋,​让凯尔特人后半段奋起,还进了人生最后一次分区决赛。

实际上,鲨鱼、邓肯和KG包揽了21世纪前五个MVP中的四个;但在2004年规则变化后,他们三人还是变成副攻和轴心,拿到了2005、2006、2007和2008四个总冠军。
真长人永远被需要,只是会被迫改变战术地位罢了。

说起来,最有前瞻性的是谁呢?
1996年《SLAM DUNK》结束连载时,井上雄彦笔下,樱木花道是个篮板狂魔,有一手面筐中投,能对位任何防守位置——从神宗一郎防到河田美纪男——而且奔跑不息。
但他缺一手背身单打。这样的球员,在1990年代,依然只是个优秀的球队拼图。

但在如今的NBA规则下,这样跑动不息、能传球、能冲前场篮板能回防能封盖、有点面筐技能、能换防任何位置,离完美大前锋就差一手三分球,站个小球中锋也毫无问题。
这真是,属于樱木的时代到了吧?

我想象中,1991年就上高一、现在应该年过四十的樱木花道,在哪个屏幕里,看到某段现在的球赛视频:
“哼,大前锋换防补位、抓到后场篮板后,再一口气跑快攻?这有什么稀奇的吗?这不是我这个天才玩剩下的吗?我当初就是这么吓到肥猩猩的!​”

然后,挠挠红色的头发,摇摇摆摆走进小钢珠店,跟水户洋平一个击掌,坐下来。
“现在的篮球,一点都没进步嘛……果然离开我这个天才就不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秘鲁海岸线长2254公里,大自然赋予这个国家多样的地貌,气侯和生态系统,多河流、高山、热带雨林和沙漠,风景奇特;也是印加文化的发祥地,主要印加文明的遗迹都在这里
  • “酒钻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此款葡萄酒的品质更加成熟稳定,但只有极少一部分的酒中会有。喜欢自酿的朋友,经常发现自酿的葡萄酒口感尖锐、不够圆润,其实,很多情况下就因
  • 带上你的羽毛围巾来参加这场热火朝天的派对吧。让我们跟着 Roxy 老师一起去看看今天的这篇文章吧。
  • ”慎独,是我国古代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修养方法,也是提升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通常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够严格要求、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不做有违道德和法纪的事
  • 【藍海文情詩三百首】(77) ● 藍海文著 (國際桂冠詩人) . 第一部 《 花 季 》(情詩100首) 本詩集每首詩都有曲譜,首首可唱。 . 七十六、星空
  • 把微博当便签 cj今天20 她发了我初中照片 真瘦那时 给她发13.14红包说真希望我们是可以走一辈子的人 我宠你 我觉得我不装逼的样子才帅气 我需要这样一个
  • 以此为背景创作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讲述了海棠、林生、夏荷、孙九龙等主要角色在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故事,以气势恢宏的舞台
  • 百贵精言 感悟人生 目以明为贵,耳以聪为贵,口以慎为贵,手以勤为贵,脑以慧为贵。 心以诚为贵,志以坚为贵,意以锐为贵,质以朴为贵,气以平为贵。 行以方为贵
  • #Welcome to Minah channel# [#민아] 190630 @ssudi_h Official Instagram Update with
  • The headmistress opined that the outing would make a nice change for Flora.女校长认为
  • #art[超话]##再识王牌[超话]##再识王牌# 《再试王牌UNTITLED | 从“艺术留学生”到“职业黄牛”》 ♦️♦️♦️♦️♦️ 我回国快3年了,这
  • 有一种炫富叫,看这是我家冰箱想不想实现水果自由?好吃又健康的水果,为什么不要呢?
  • #关注#【2019年94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已确定】按照《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规范》要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
  • 有的人做事运气和财运比较差,事情做起来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这个时候这个法事就可以帮你补齐,让你财运,事业运,升职运,官运,都好起来,让财富主动找上门来,用的是古法
  • 【墨蘭婚纱】 #新款推荐#有一类人低调、讲究,看似普通,实则对生活有很高的品味, 他们就像真丝塔夫绸婚纱,不求被所有人认可,可我就是知道它的高级所在,抹胸一字肩
  • 很偶然来到这个地方。手机没电了,许多地方没法拍照片。 邛崃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佳话发生的地方,文君酒中外闻名。“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 「在过去二十五年,理大提供了优良而具启发性的环境,让我在个人成长及学术事业发展方面都得到激励;未来的日子,我期望理大能为学生和员工创造更加理想的发展空间。我二零
  • 惊心动魄的几分钟上周五趁着离出发还有几天 更新了EVUS 好巧不巧 我的EVUS正正好好是2019.07.13过期 如果不更新的话我肯定就被遣返了[允悲][允悲
  • 喝个下午茶[嘻嘻][嘻嘻]好久没出来逛了,出来遛遛图图仔看着看着一天天长大了……会说很多话,嘴巴可甜了,只要我在化妆或照镜子时就会说“妈妈你好漂亮吖,你是个大美
  • 一时间真的很感动 边吧是中国最大的bbh站 不是每一个站都是这么全心全意为这一个人的 边吧把砖的价努力压低 不从中间赚钱 所有钱都花给那一个人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