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评论:俞都并未做下什么大恶行,只是“满腔意恶,妄念四起”,就如此恶报连连,而他 “誓改前非,力行善事”,持之以恒,过了三年后,命运真的有了大的改变。这也是我们人生的一条光明之路。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一人姓俞名都,字良臣。读私塾时他与十多个人创办了一个叫文昌社的社团,发誓要做惜字放生、戒除杀生、摒弃邪淫、不犯口过等善行,而且他坚持这样的行为已经有很多年了。

尽管如此他却参加了七次乡试都名落孙山。

俞都的妻子生有五男四女,四个儿子都早早就夭折了,仅留一男。

其子甚为聪慧,左足底有双痣,夫妇俩视其为珍宝,极为喜爱。但儿子六岁那年在玩耍时走失,从此杳无踪迹。四个女儿也死了三个,仅剩一个。

妻子因为孩子早夭失踪常常哭泣,最终导致双目失明。

俞都更是终年潦倒、贫穷日急。闲来常常自己反省,想自己并无大过,不知为何惨遭天罚。

四十岁后,每年腊月将终新年将到之际,总要书写疏文焚烧,祈祷灶神能够上传其情。

这样过了七年之久,没有任何应验。

在四十七岁那一年的除夕之夜,家徒四壁,自与盲妻小女相对而坐。忽然听到门外有叩门之声,俞都手拿蜡烛起身开门,门外有一位头戴方巾衣着皂服,头发半苍的老人。进门作揖问安后,老人就座,自称姓张,从远方而来。听说俞都家举家愁叹,特来拜访安慰。

俞都见此人衣着说话异于常人,招待礼节极为恭敬。彼此言语之间,俞都说起自己平生读书行善,但是至今却功名不就,子女夭散、衣食不济之事,并给来者背诵了自己历年写给灶神希冀上达的疏文。

姓张的老人说:“我知道君家的事已经很久了。君意识中恶念太重,专门追求虚名,所谓疏文也是满纸抱怨的期望,亵渎了玉帝,恐怕受到的惩罚还不止这些哪。”

俞都吃惊不小,回复老人道:“我听说冥冥之中,善恶必录,丝毫不爽。我与同社的诸生发誓要做善事,并且谨慎奉行,怎么可以说是专务虚名哪?”

张姓老人说,那就听我一一道来。君之所谓“惜字”但是君与诸生动辄用字纸糊房裹物,擦拭桌椅,还因纸有污损就去焚烧;

君之所谓“放生”也是表面文章,家中庖厨不绝虾蟹;至于“口过”,更是无法记统。

君之语言敏妙,讪谤嘲讽,舌锋所及,怒触鬼神不知有多少;

“邪淫”之事虽没做下,但是君见人家美貌子女,心摇难遣,只是无邪缘相成而已!而君却以妄为真、以简自居。发誓要做的善事,尚且如此,其他就更不用说了!

你连年所焚烧的疏文,已经全部转呈给了玉帝。玉帝曾经命日游使者考察你的善恶,但是多年并无一实际的善行可以值得记录。

反倒看到你的贪念、淫念、妒念绵绵不绝,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忆往期来、恩仇报复累累于胸。如此恶意恐怕是逃祸不及,还祈求什么福报啊?

俞都听后,惊恐慌悚,伏地流涕,说:“君既通幽冥之事,一定是神,愿您施予救度!”

张姓老人说:“君信神信佛根基不深,行善之事不能持久。所以平生善言善行,都是敷衍了事;而满腔意恶,妄念四起,起伏缠绵,不绝于心倒是真切。如此还期望福报,就象种荆棘而期嘉禾,荒谬之极。

希望君日后能弃贪、摒淫、制妒,除各种妄念;不图名报,不论大小,不分难易,量力行事,持之有恒,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你家对我甚见虔洁,所以特意以此意报君。”说完后进入内室,到达灶下忽然不见。

俞都悟到适才之老人即是司命之灶神,随后焚香叩谢。

第二天大年初一,俞都祈祷天地誓改前非,力行善事,自号净意道人,立志祛除各种妄念。

从此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

凡一切有利于人、有济于物之事,不分巨细、不论忙闲、不晓人知、不思力继,都躬身亲行,事成而止。

常常用因果报应之说,逢人化导。敦勤谦忍,日奉月行。慢慢到了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的境界。

这样过了三年,俞都五十岁了,正好是明万历二年。朝廷宰相张居正准备给自己的儿子选择老师,众人交口举荐俞都。获聘后俞都携妻挈女、赶赴南京。张居正敬其品德,让其在国学授业。万历四年丙子,赴京应试登科,次年中进士。

一日,俞都拜访大内太监杨公,杨叫养子五人出拜。其中一子,年龄十六,俞都对其面貌有相识之感,于是便问其籍贯。少年说:“我是江右人,小时误入粮船,从家中走失。现在依稀记得姓氏闾里。”俞都惊讶之余,叫其脱去左足之鞋,脚底双痣还在。俞都大声说:“原来是我的儿子啊!”

太监杨公也极为惊愕,别时即送其子随俞都回他在京城的住所。到家后俞都急奔入内告诉妻子。妻子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儿子也悲喜交加喜极而泣,手捧母面舌舐其目,其母即双眼复明。俞都也是悲喜交集,不愿为官,上疏请辞回江陵故籍。张居正羡慕其品德道义,也厚赠俞都,遂其所愿。

俞都归乡居住后,更加勉力为善。其儿子娶妻后,连生七子都养育成人,继承了俞都的耕读传统。

俞都更是书写了亲遇灶神、改过行善之事,训育子孙。享年八十有八而终。

时人都说一切都是俞都躬行善事,天之回报的结果。 https://t.cn/RyhK3fD

#南無阿彌陀佛#六祖壇經
懺悔品第六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師曰。

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耽空守寂。則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

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 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 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又煩惱無盡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

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

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

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是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

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自性 虔誠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做一个简单、平常、真实的念佛人】

-——念佛人以“安心、老实、守愚、无诤”的心态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学净土法门,知道专修的道理之后,就做一个简单、平常、真实的念佛人,不需要复杂,不需要追求玄妙高深,更不需要去虚假地装点自己。

一、简单

简单,就是不需要把修行搞得很复杂,包括日常生活乃至世俗的很多事情都简单化,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方法就是念佛。

很多事情能省則省,一切从简:信仰简单化,思想简单化,修学简单化,世俗生活简单化。这样就会节省很多时间、精力,用来做正当的事——闻法、念佛,乃至弘法、利生等。

佛法本来是让我们减压的,让我们过轻松. 自在. 解脱的生活, 但不会学佛的人,就会越学越累,越学越辛苦。 这就是方法有问题,思想观念有问题。

这个世间很复杂,学佛的人要简单,以简单面对复杂,会少很多烦恼。如果人家复杂我们也跟着复杂,那就跟着人家转,这样学佛很难得到利益。

* 从修学讲,简单就是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能专修念佛,就能够得到真实利益,今生决定往生西方。

二、平常

平常,就是做一个平常的人。

有些人想做一个伟人、高人、与众不同的人,学净土法门的人,其实要恢复平常。

简单之后,一定要归于平常,归于平淡。 我们都是凡夫众生,本来就很平常,有些人不甘平常,希望把自己装点得像高僧,像大德,甚至还有人自称是什么菩萨再来。

(1)所谓平常,就是过普通人的生活。

是凡夫,那就按凡夫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有家庭把家庭照顾好,有工作把工作做好。如果有道场、有念佛堂,就把道场维护好。

(2)“平常”就是把正常的事、该做的事做好。

我们不需要去追求高深、追求玄妙、追求做不到的事情。印光大师讲:“凡夫不可盲目地去效仿菩萨。”有很多人希望自己像菩萨一样,去学菩萨行,行菩萨道。但是我们学菩萨又不像菩萨,表面看或许很像,但事实上做的事又不像。

我们没有菩萨的千手千眼,没有菩萨的大智慧,所以做不了那些艰难的事。既然做不了艰难的事,我们就做简单、平常的事。

(3)做一个平常的人,反而能够满足,安于现状。

安于现状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在现状当中来安心念佛,安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安心做好分内的事。

很多人往往会离开平常去追求佛法,其实佛法就在平常生活当中。把每天该做的事情做好,少烦恼,少挂碍,当你念佛时也自然少牵挂,少受影响。

(4)妄念、牵挂来自不安于平常

有些人念佛有很多妄念,很多牵挂,这些牵挂从哪里来的呢?除了业力、贪瞋痴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不安于平常,没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该做的事情不做好,人家就要找你麻烦了。比如上班,工作不做好,同事、领导就会找你;在家里面,家务事没做好,儿女、父母、丈夫就找你麻烦来了。别人找我们麻烦,要反省是我们没做好呢,还是对方无理取闹。

很多人认为是别人的错,其实学佛法的人要反省,很多时候可能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自己做好了,别人就无话可说了。

(5)不需要在生活之外寻求高深玄妙

做一个平常的人,就是在平常生活当中,把世俗的事情、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好了之后再安心念佛,自然就会少干扰,少这些负面的影响。念佛也安心,事情也做好了,这就是两不妨碍。

很多人,往往是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面学佛,脱离了现实世间,脱离了家庭、工作,脱离了每天应该做的事情。佛法修学其实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你把佛法运用到生活当中来,把每天该做的事做好,过好每一天,安心念佛就可以。这样,每天都过得很踏实,很快乐,很轻松。无忧无虑地做事,无牵无挂地念佛,这样学佛就很实在,很真实,不需要在生活之外去寻求高深玄妙。

古人讲过一句话,这是开悟的人讲的。人家问他怎么修行,他说:“饥来食,困来眠。”饥饿了就吃饭,疲倦了就睡觉。佛法就在简单的生活当中,你累了就休息,你饿了就吃饭,有工作就工作,要上班就上班,该念佛就念佛。把我们的心安住在现实生活的层面,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这就是随顺因缘。比如世俗的工作、家庭,这是我们现世的因缘,这个因缘逃避不了,那就去了缘,把这个缘了了就可以了。

三、真实

做一个平常的人,才会做一个真实的念佛人。所谓真实,就是我们是什么身份,就显示什么身份:我有烦恼,就显现有烦恼的模样;你心清净,就呈现清净的状况。有福报的人,可以做有福报的人能做的事;没有福报的人,就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我们过一种与自身相符的真实的生活,不需要虚假,不需要伪装,很简单,很朴实。学佛法的人能够真实地面对自我,比你在外面做一些虚假的、不实际的事情更好。

善导大师讲:“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就是要让我们回到真实状态。不是要我们去做一个凡夫,好像我要去贪瞋痴,我要去造罪,才能证明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不是这样的,是要我们回到一个真实状态,本身有贪瞋痴,有烦恼,有业障,那就回到这一真实的状况,就以贪瞋痴的心,以凡夫的身份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接受我是一个凡夫的身份,不需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大修行人乃至菩萨的样子。

善导大师有句话讲到我们很多人的修行是:“外现贤善,内怀虚假。”有些人表面看很善良,很认真,很用功,但是内心很虚假,那就是不真实。常听说有人平常修行很好,也很用功,念佛也好。结果该往生的时候他不念佛了,也不愿意听到人家念佛。一辈子想往生西方的人,居然临终听到佛号会反感,说明什么?有些人说这是业障现前。

其实不是业障现前,说明他平常的修行知见有问题,对往生没有了解清楚,平常所谓的想往生,都是虚假不真实的。真正想往生的人,临终来了应该是很高兴的事,怎么会反感佛号呢?一辈子都在念佛,临终居然不愿意听到佛号声,那就说明平常用心有问题,平常对佛法的需要、了解并不是真实的。

学净土法门的人要反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真实想往生的人?我念佛是做给别人看的呢,或是求世间利益的呢,还是要往生了生死的呢?

有些人做早晚功课,当任务一样地来做。常听到有很多居士讲:“哎呀,三点钟起来念经,念了两个小时,阿弥陀佛,终于把经给你念完了。”以为念经是给佛念的,每天做功课,佛需要听一听,我去给他念经念佛。这样做就显示我们修行都是为佛在做,不是自己需要,这就是虚假的。

学佛念佛应是自己需要,我是一个凡夫众生,要生死轮回,我今生今世要往生西方净土,那我做一个真实的念佛人,老老实实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世间皆虚假,念佛最真实。所以念佛的人,要把世间的东西看淡一点。你认为世间的名利很真实,但是一口气不来的时候,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带走,世间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以我们个人的因果讲,如果不依靠佛力,那只有业力会随我们而去,“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念佛的人结局就不一样了,“万般带不去,唯有随佛走”!我们就随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名号随身!

学净土法门的人懂得这个道理,就做一个真实的念佛人,把世间的虚假看淡一点,也不需要伪装自己多善良,多努力,多用功,凡夫众生是什么模样,就按自己的模样去念佛就行了。

——《佛法与人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这样迷你的空间里,Ninu描绘的花朵依旧表达了丰富的细节#生活需要仪式感# #复原史前长颈鹿总共分几步# 我将古生物科学艺术复原作为职业工作的主要方向,原因
  • 龙岗中心城证券山侧迎来伟大的著作面市勤诚达誉府:户型鉴赏笔记【勤诚达誉府 奇遇所有向往】约230万㎡大城之上,证券山比邻臻作约81-134㎡臻装住宅深圳·龙岗中
  • 看上去很简单的原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能做到这两条基本原则的人,无论贫贱美丑,就是一个当当正正、合格的人。我就討厭你 就看你不爽就偏要噴” 長
  • 他说,比赛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自己来参赛主要是以棋会友,通过这么好的平台结交围棋界的朋友,大家共同切磋、共同提高,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沈抚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
  • 在刚踏进25岁的没几天 我把跟着我25年的痣点了 在这之前 我从来没觉得我的痣会影响到我 更没有觉得它丑 反而我觉得这是个标志性的东西 独一无二的 年纪大了 可
  • 【188朴分抽奖赢千元礼品卡】朴分限时活动来啦[羞嗒嗒] [福气虎] 3月1日-4月1日 每188朴分兑换一次抽奖机会,有机会获得千元礼品卡[暴发虎] 每日福
  • 在很多人印象里、记忆中,最能吃辣的省份应该是四川,然而仅第4。对于我来讲,我是很反感这种被人操控的感觉的,因为要花钱的是我,故而我一般装看不懂Get不到或者直接
  • #龙与地下室#脱马斯与小流士合作创作的长篇漫画《龙与地下室》2015年起在网络上连载发表,并先后出版了《龙与地下室》第1、2、3册,受到众多读者与粉丝的欢迎与喜
  • 都已经发声明了,而娱乐圈粉丝还在嘲讽一年三亚,真的很搞不懂誒.目前是我吃瓜看到的所有不良帖子cql的某些(眼睛别瞎,是某些)粉丝,还是好好关心今天的总决赛吧,别
  • 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一个人心量越大,福报就越大修善积德,利禄自然也随之而来就像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已,这叫&qu
  • 该公司在声明中说:“在这些评估完成后,AGL将第一时间向市场公布此次技术故障的财务影响以及(发电站)停运的时间。该公司在声明中说:“在这些评估完成后,AGL将第
  • 【联系方式】lulu-1110ps:本条是帮忙转发,有需要请添加微信 微博私聊不回#无中介费真房源##北京租房合租##北京求租##个人房源合租##北京租房#看房
  • (升级版)呆萌小猪佩琪楼梯轨道车滑滑梯电动拼装玩具佩佩奇猪音乐灯光宝贝材质:环保塑胶使用年龄:3岁以上宝贝功能: 益智启蒙升级版:赠送电池、螺丝刀。 (升级
  • 当地市长Régis Dagron表示:“他们一离开,我们就把所有的帐篷小屋都放倒了在地上,防止他们再次扎营安寨。8月初,近150名在此地扎营的罗姆人离开后,众多
  • 关于林总路边的气球团 别人车上的可爱小摆件 小贩的糖葫芦树 侄子的粉色小恐龙 中午吃的老长沙米粉去乡下钓鱼挖小水坑 他都分享给我我喜欢的包包想吃的菜他都一一记住
  • 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 在这里你也可以看到资生堂一个发展的历史,大的品牌之所以能让人安心是因为经历了价值的沉淀,经历了故事的洗礼,所以在品质上才更加值得信赖,趁着最近天气凉爽,大家一起
  • #有爱不孤单[超话]#怀化的某个角落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是最健康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他们是一群心在落雨,需要我们撑伞的孩子,他们整日生活在福利院里,没有父母的
  • 一个多月没正经出街,今天想着一个人去城里逛逛,没想到繁华都市套路深,害我只想回农村[跪了] 在本城最大的商圈溜达,期间接到母上电话,站定多聊了几句,一抬头面前
  • 王頔冯雪娇懊悔不已可是晚了,而他们将在悔恨中度过…… 你看自私的胆小鬼得到了爱与幸福,而勇敢善良的人却永远停在了美好地十八岁…… 人无法选择出生,但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