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曹丕“招黑”的两个传说】 因为“七步诗”上了热搜,曹植自然而然也被热搜了。前不久,《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推出封面故事《曹操·缔造魏国》,并以系列文章介绍曹操纵横捭阖的故事。这中间,都绕不开曹丕。
  曹丕即魏文帝,在位七年。他的文治武功虽然并非特别出色,但也不能说平庸无为。那为什么对他的评价偏低呢?很显然,“七步诗”“心机男”抢甄氏的故事,都一直在给他“招黑”。尽管这两个故事或被证伪,或最多“莫须有”,但因流传太广,很多人仅凭朴素的满腔义愤,就恨起他来,曹丕确实有点冤。
  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传说往往“更让人相信”
  从两个故事说起。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他逼曹植写“七步诗”了。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了这件事:魏文帝曹丕命令曹植,七步以内写成一首诗,否则杀头。没想到,曹植七步之内,吟出那首流传至今的《煮豆诗》。
  虽然不少学者从各种角度论证,这个故事应不属实,但丝毫不影响其广泛流传,并为大家津津乐道。
  这个故事形成的效果,类似如今娱乐圈里那种“虐粉”套路带来的结果,粉丝们因为同情自己的“爱豆”受到打压,反而加倍支持。那么,曹丕不挨骂谁挨骂?
  娶到甄氏的故事里,曹丕妥妥地被塑造成了“心机男”,这对他又是一个大大的减分项。
  甄氏原本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夫人,才貌俱佳,家世也很显赫。按某些“趣历史”的表述,曹操攻打邺城,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据甄氏为己有。意想不到的是,曹丕捷足先登。原来,曹丕也早已听闻甄氏貌美,借此机会率先冲进袁府,抓到甄氏,并大大方方地请求曹操,把她赐给自己为妻。事已至此,曹操也没办法了。曹丕计谋得逞,顺利抱得美人归。但是,“心机男”的称号也就坐实了。如此心机,岂能不令人鄙薄。
  围绕甄氏的故事至此并没结束。排在“建安七子”首位的孔融,因为曾拿这件事讽刺过曹操,引来杀身之祸。听说曹丕娶了甄氏一事后,孔融一本正经地对曹操说,这事再正常不过了,以前,武王伐纣,就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本来,曹操一直感觉此事有点夺人妻室之嫌,闻听有这样的历史掌故,非常高兴,于是,赶紧向孔融打听,语出何典?孔融回答,以今例古,应当如此。曹操这才明白,孔融是在讽刺自己,心里暗恨不已。在此之前,孔融经常对曹操傲慢无礼,早已惹得曹操大为不满,他这番“过嘴瘾”无异于火上浇油。最终,曹操借别人奏免之机,把孔融杀头了事。孔融作为一位名士,如此丧命还是引起很多人的惋惜与不平。尽管关系间接,这件事的一大块罪过,也被记到了曹丕头上。
  还有一个说法,曹植名作《洛神赋》,也与甄氏有关。据说,曹植也是非常倾慕甄氏,思慕而不得,于是以甄氏为“蓝本”,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写下了这篇辞采华茂、气度雍容的赋中名篇。当然,这也是无稽之谈,好事者附会而已。但是,那些相信这个故事而为曹植鸣不平的人,还是把责任追到曹丕那里。
  种种传说,虽不是事实,编造故事的人可能觉得有趣,像相声中甩了个“包袱”,但对于曹丕的名声来说,却极有杀伤力。这么多“黑料”,曹丕名声能好到哪里去?
选拔人才“勿拘老幼”
  按正史记载,曹丕在文治武功方面,都还能够称得上有所作为。
  曹丕去世后谥号“文”,当然与他好文、“文治”有关。《三国志·魏书》评价曹丕“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曹丕之好文,一是诗文创作颇有成绩,二是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简而言之,他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开七言诗创作风气之先。文学理论方面,写出了《典论·论文》,许多观点卓有见识,影响至今。
  在文治方面,他非常重视文化和选拔人才。《三国志·魏书》记载,黄初二年,曹丕即位后的第二年,因为注意到“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遂下诏设宗圣侯,奉孔子祀,并命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万户吏卒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
  黄初三年,曹丕下诏选拔人才,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这个选拔人才的标准可谓不拘一格,明确要求选才不要受年龄等条件限制,真正有才华的人就要擢拔,而且明确命令政府部门对那些“不以实”取才,仍然机械呆板按条文操作的,进行监督和纠正。
  这些政策,对文化和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文治方面的举措,曹魏政权也是一脉相承的。曹操生活的年代,鹿逸中原,群雄纷争。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最大可能地笼络人才,曹操主张“唯才是举”,提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都可以量才适用。提出这样的主张,可能也与曹操本人的经历有关。《三国志·魏书》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可见,他虽然小时候很聪明,但并未走那条由学入仕之路,反而有点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据了解,东汉官僚选拔采取“察举制”,至汉顺帝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上书“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同时要求官员考察对象必须满足基层任职“满岁”的条件,朝廷同意并颁行。汉桓帝本初元年,对基层任职时间的要求进一步延长,必须满10年才可以。按专栏作家江上苇的说法,曹操举孝廉,“时年20岁不到——无论是按照阳嘉制的很年40岁,还是按本初诏的基层锻炼10年,他哪项都不满足。”更何况,他还“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各种条件都不具备,曹操仍然被成功荐举。这样一个特殊经历,可能让曹操认识到,如果严格按照那些条条框框,许多像自己一样的人才,会被拒之门外。这与现实需要严重不符。所以,他后来颁布《求贤令》,提出要“唯才是举”;后又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要求举荐“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而且强调“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至曹丕,如上所述,同样要求“以实”取才,起到了承上启下、延续文脉的作用。
  曹叡(魏明帝)做太子时,即“唯潜思书籍而已”。即位后,认为“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曾下诏要求各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他还认为,“世之质文,随教而变”,要求选拔任用有真才实学者,“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后来,还曾专门下诏,把曹丕所著《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
  可惜,魏明帝时,已经“大权偏据”,诏令也被臣僚们当成例行公事,还有谁愿意去推行落实呢。
厚葬都是“愚俗所为”
  此外,在军事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为政理念,也颇能显示曹丕与众不同的个性。
  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当了皇帝后,曹丕仍然面对诸多军事行动,包括魏国内部发生的叛乱。或许是厌倦了刀兵生涯,或许是心存悲悯,他一直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魏书》中记载,山贼郑甘、王照及卢水胡率众投降,时已嗣位丞相、魏王的曹丕非常得意,在众多谋士臣僚面前,接连列举出历史上很多先例,证明自己力排众议、不必用兵而让对手来降的策略有效、有功。曹丕还特别表示,“吾今说此,非自是也,徒以为坐而降之,其功大于动兵革也。”能够运筹帷幄,尽最大努力避免刀兵相见,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实值得称道。
  主张简葬,并以身作则。按《三国志·魏书》,曹丕将陵地选在首阳山,对于身后事,通过“终制”作了详细交代。其中,明确提出,陵墓需“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即不封土,不种树,不建寝殿,不造园林,不修神道。曹丕认为,“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葬了,就要像藏起来一样,让别人找不到。那些大造陵墓,招摇厚葬的,纯粹是“愚俗所为”。此前已经有无数实际例子说明,厚葬更容易被盗墓。一旦陵墓被盗挖,对于逝者,无异于受刑,如同“戮而重戮,死而重死”。所以曹丕反复叮嘱,如果不按他所说的办,就是不忠不孝。曹丕去世后,他的丧葬事宜即按“终制”执行。
  曹丕主张简葬,并非突然异想天开。首先,是有思想基础的,这方面与曹操一脉相承。另外,应该也有多方面的现实考量。客观而言,他有为自己打算的因素,希望百年以后,能真正入土为安。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为治国算计。毕竟,长年不断的战争,给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破坏,如果再兴厚葬之风,必然会造成社会生产和财富的极大浪费,由此又会挤压其他需求。比如,军队筹集物资就会遇到更多难题。如果军队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战斗力又如何保障?倡导简葬,节约资源,类似一系列问题都能得到有效消除或缓解。事实也是如此。
  从这些政策来看,曹丕还是很有远虑的。有远虑,则大致能把握和顺应大势。但是,他当了七年皇帝就去世了,很多政策的效果可能才刚刚显现,有的甚至因为世乱而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应该也是导致他在社会评价上拿“低分”的一个原因。如果他能多在位几年,又会是什么情形?有没有可能拿出一整套令人惊叹的治国良策,直接改变天下版图?这个问题肯定又是众说纷纭。怎么想象大可天马行空,也不必较真,因为历史都已经发生,再离谱的想象也不过是图个乐而已。总之,曹丕属于那些八卦传说的受害者,反过来说,正是凭借那些传说,曹丕才为更多人知晓,这也算历史的一个补偿吧。

#野史趣闻##新星v计划# 【男儿有泪不轻弹,圣人孔子为什么会三次流泪?】#野史##v光新星#
“男儿有泪不轻弹”大概是中国男人受到的第一性别教育。可最近读《论语》发现孔子也曾流过泪,而且不止一次。当着众弟子的面流泪,以致于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被记入典籍。这多少让人感到意外。一个其智若圣的男人缘何流泪?

一哭丧主

《论语》有两处记述了孔子的哭泣,其中一次是为丧主。“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临丧哀,不甘。日哭,则不歌。”孔子早年曾治丧礼,他主持的丧礼应该很多。可如何一遇丧主在旁便食不甘味并哀伤哭泣?这也太没有职业水准了。即使“丧,与其易也,宁戚”。那也应该是丧主悲戚,何至专业主持“哀”而“日哭”?那一定是触碰到了孔子的痛。

史上有一哭丝毫不逊孔子。“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舜为天子曾跑到野外对着苍天放声哭泣,这又为何?孟子解其故,“怨慕也”。3岁丧父的孟子将心比心很容易就读懂了圣人的号泣。原来皆为“怨己之不得其亲而思慕也”。舜,“五十而慕者”,是天下首孝。同理孔子“终身慕父母”亦当是大孝。3岁丧父,17岁丧母的孔子心中一定贮藏着潮水般不停涌动的追慕之情,尽管他魁梧高大且有“岁寒松柏”的刚毅坚强。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凭借《蓼莪》的失枯之痛我们不难体会孔子的“哀”“哭”。每有丧主在旁孔子的思亲之绪便会砰然而至。那一日孔子食不能饱腹,味不能甘甜,一个酷爱音乐的人一整天都不再歌唱。那一日,他像从一条悲伤的河中走出,整日滴着思亲的泪水。这让两千多年后的我唏嘘不已。孔子“遇”丧则哀,悲则便哭,这不是仅有“丧事不敢不勉”的职业态度可以做到,也非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能够圈点。一定是将每一个生命都浸润在他博大的胸怀中了。

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爱自己的父母是最重要的。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又如何去爱他人。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普世道理从流着思亲泪水的孔子口中说出时,我们真切感觉到他推己及人的真诚笃实。也才深刻领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话语中的恳切期待。有着“朝闻道,夕死可矣”理想宣言的孔子告诉人们,君子知天命,仁者要“爱人”。孔子的哲学从来都不空洞和抽象。所以哭泣是“仁”的事,不哭定是“不仁”的事了。我想刘邦断不会哭的。项羽声言要拿他的爹熬肉汤,他居然戏称可以分一杯羹。杨广也不会哭,否则不会弑父杀兄。在他们心里,亲情大不过一国之利。而一旦眼里只有利哪里还会有泪。一个没有了眼泪的人又怎能是一个真正的人。

二哭子产卒

《孔子家语》和《左传》都记载了孔子的又一次哭泣。子产卒,孔子闻之泣:“古之遗爱也!”子产,孔子闻其名未谋其面的郑国宰相,一个执意改革的政治家。他离世的那一年孔子30岁。30岁的孔子可还没有接受南宫敬叔两兄弟随其学礼,授徒讲学的伟大生涯还没有开启。30岁的孔子也还没有适周拜会老子,虽鲁人皆知“鄹人之子知礼”,可问礼的计划已在酝酿。30岁的孔子尽管有了“委隶”“乘田”的历练,但还没有机会向齐景公说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世名言,虽然他的仁道思想学说已经确立。

30岁的孔子饱足了精神,蓄势待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勉励君子的同时,孔子也勉励自己。一切都正在起步的孔子多么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彼此呼应,结伴而行,共同挽救礼崩乐坏的世道。郑国子产、齐国晏子在孔子看来都是施行仁道的种子选手。尽管子产铸刑鼎,孔子观点与之相左。“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孔子以为刑与法管得了身管不了心,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而“礼”可以明德,德可以明心,心明了身自然可以正。

孔子一身的事业尽在修身。但修身不是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孔子真正想要的。孔子与子产的目的一致。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故子产“宽猛相济”,显效郑国,孔子便称美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认为子产不论修己还是治人都称得上敦伦笃行。子产古道遗风,像一面镜子,折射上古风景;又像是一颗火种,给人以希望。可这面镜子碎了,这颗火种熄了。“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子产死后,“国人哀亡”。孔子则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空寂,以致不免“出涕”。这一次孔子的泪水与私情无关,而只关乎理想,关乎仁道了。

三哭颜回英年早逝

《论语》还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一次哭泣,为颜回。颜回早死,69岁的孔子动真格地大哭了一场。泪肆无忌惮地流,以至一旁的人见了不知所措,“子恸矣”。孔子泪眼迷蒙地问:“我伤心了吗?我哀伤到了极点,不自觉就哭成了这样,我不为这个人伤心还能为谁伤心呢?”颜回的死像是在孔子的心上扎了一把尖刀。“吾道之穷欤。”他仰天长叹:“噫!天丧予!天丧予!”那一刻,已是风烛残年的孔子一定感到阵阵眩晕,如濒死般窒息。

颜回的死,对于孔子不啻于是又一次的丧子之痛。68岁时孔子唯一的儿子孔鲤死,《论语》并没有记载他的悲伤,只记载了孔鲤之丧有棺而无椁。仅隔两年,那个13岁入师门,“于吾言无所不说”又“视予如父”的颜回先他而去,垂垂老矣的孔子着实不能自已。颜回就像他的一个影子,“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颜回“闻一知十”,孔子喜爱不禁,对子贡说:“弗如,我与汝弗如也。”全不顾子贡是否能承受得起。颜回又是那么不可或缺,“自吾有回,门人益亲”。令孔子“不亦乐乎”。

周游列国时,不论是在陈绝粮,还是于蔡被困,颜回都陪伴在他的左右。在匡地颜回曾与大家走散,孔子心急如焚,对追上大伙的颜回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回竟像膝前尽孝的孩儿一般回答说:“子在,回何敢死?”一句话说得孔子心里暖洋洋的。可语声盈耳,晚生已逝。暮年的孔子再一次感到四顾茫茫的孤独和寂寞,还有突然袭来的绝望、悲伤,泪水又怎能不肆意流淌。

当然,孔子之“恸”不独这感人的师生情。有复圣之称的颜回仰慕夫子,追随夫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几近圣道,“虽数空匮而乐在其中”。孔子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最重要的是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

在孔子的眼里颜回最接近理想人格,“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于是孔子向颜回讲述了自己最重要的思想观点,“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等于是把自己的梦想托付给了颜回。孔子预想着自己百年之后颜回掌门可以继续未竟的追求。颜回成了孔子人生的最后安慰。可颜回骤然离去,这让孔子猝不及,又是多么残酷的打击。“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今也则无。”心力劳瘁的孔子无法抑制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悲伤,也无需抑制无需掩饰,泪水尽管奔泻。让两千多年后的我们顺着这泪水的痕迹就读懂了孔子,而不只是把他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颜回走后不久这位至圣先师也走了,仅仅过去了4年。

我们都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这句话还有下文,那就是“只是未到伤心处”。孔子虽然作为一代圣人,可是他也有自己的情感。面临自己心爱的弟子、尊敬的君主、志同道合的伙伴的死亡消息,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儿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房主回应132万元改造老屋#负责帮老杜翻新的是设计师陶磊,经过实地观察他发现:原来的房间都不是统一规划盖起来的,是错开建造的、“见缝插针”的盖起来的。平房布局杂乱,缺少条理化和有效性。

陶磊设计师在设计想做一个在风格上应对时代发展,面对未来的一个乡村建筑。不迎合城市生活潮流,符合未来乡村生活感受。他把整个建筑分成很多个单元,单元里再拆解成不同的局部。

单纯从建筑设计来看,设计师还是蛮有建筑思想的,是不错的乡村改造的实践项目。如果从室内居住环境来看,或许可以增加些温馨感,包括视觉的舒适度。

院子里那堵透风的墙,不知道大西北的风会不会让院子里坐住人?这里是住宅,不是艺术馆,如果艺术是以放弃舒适和居住为代价,那这个艺术感不必下凡人间啊。说实话,在大西北的农村这设计 132万,真不如自己找师傅修了2层楼的小洋楼有面子。就像你花几万买个LV的透明雨衣,不如一件大皮袄子有面子一个道理[doge]

设计师需要有朴素的普世价值观,而不能永远以自己的世界观和生活观来替代委托业主的原生诉求,不然就会变成云中阁镜中花水中月。

大部分设计师自我认同的设计作品和朴素的现实主义,交错成魔幻的情境,设计师的自我内卷,真的是当下真实的被谬#微博新知博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這篇重點從左至右點截圖一字不漏看,這是別人拍5月1號張天愛下班視頻截圖,這還張天愛請的托兒她工作人員開美顏拍張天愛,張天愛帶口罩穿品牌時尚衣她發型整體各角度整體
  • 【推荐】释放魅力自己,当时尚邂逅闪耀,细节出众,气质显档次,纯银打造,持久光亮~ 【抢券下单】【淘口令】¥0xvfZvsapSD¥〖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
  • 吉徽集团专业生产: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一二次融合环网箱、40.5KV箱式变电站、40.5KV预制仓 35KV充气柜 35Kv变压器 高低压开关成套柜,大唐
  • #读书笔记##读书##服务设计# 最近想明白了一些问题,开始“算了”也发现一些事情可能真的算不了[感冒]时隔多年收到《录取通知》的感觉还挺奇妙的,尤其真的很久没
  • .:* 阿秋拉尕!丁真珍珠丁真珍珠丁真珍珠丁真珍珠 丁真珍珠丁真珍珠#鞠婧祎[超话]##鞠婧祎##鞠婧祎0618生日快乐##鞠婧祎进组仙剑奇侠传四##鞠婧祎跳舞
  • 然后又转念一想,疫情已经持续两年多了,健康码行程卡这都是常规操作了,老大爷不可能是第一次出门不知道吧,他是真的不会还是有所隐瞒呢,他的儿女家人呢,有没有人在帮他
  • #那年花开月正圆#安慰别人时你说出的话都是真理,你像神一样告诫他要看开点。那[雪花]些真理对自己看来很幼稚,当时你觉得他小题大做经不起打击,等到同样的痛苦光临你
  • 关于毕十三:智商极高的他用着最蹩脚的方式最求顾一心,在顾一心走后他答应的最后一件事:去做一个幸福的人,如果你也找到一个你烦她的人,她也烦你的人,记得对她好点。关
  • 然而我居然此刻又期待你是个男子汉了[心][心],虽然爸爸给你取了都是女孩子的名字叫“陈安琪、陈安心、陈心言”。#黄明昊[超话]##爱心时刻#黄明昊 你是个懂事的
  • 先駆者昨年11月には後輩INIがデビュー。その存在感…思い出を振り返りながら、何より、家族と来られたのが幸せです…コスモス、長い付き合いになったねぇこれからもよ
  • 那天学到最后一章突然明白了做设计的意义虽然我一直极度反感 但好像我反感的不是这样的工业产品设计 我仰慕且崇拜一切建筑设计师以及工业设计师 那天讲到了当代中国设计
  •   当你学会和自己相处,独处时的宁静就不会再让你感到寂寞,反而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能量,帮你走向更深层次的自由。”真正厉害的人,是在避开车马喧嚣后,还可以在心中
  • 【华金电子】华润微调研纪要 出席领导:董秘 吴总 时间:2021年6月7日 Q:产能明后年情况? A:明年下半年12寸出来,后年12寸全年就能满产了。 Q:
  • 《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记录承负的诸神包括山海陆地、诸祀丛社、舍宅诸守、司农祠官(其他书中还提到三尸神、司命神等),还有大阴法曹每年岁末要拘校账簿,核算此人的善
  • 这次“八一”建军节专题活动,以讲述党史故事和做手工泥塑画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八一”建军节,体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建立新中国做出的丰功伟绩,也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
  • 这损失不仅仅是腾讯,也伤了玩家们的心 犯法 警察还讲究证据呢,而你们呢 证据有不公开公正 就会说系统反复检测 要不就是说会报漏逻辑 你们那事什么逻辑?这损失不仅
  • 何锶珩有宝宝说想看好品味真名媛,我先发一个我手里有存图但是没发出来的,赌王外孙女,是赌王二房女儿何超凤与前夫何志坚所生,混血感十足。我觉得她挺漂亮的,但是她看起
  • 我不止一次的刷到过有人说他的粉圈不够成熟,不想把自己放入这个圈子,或许是不够好,但是至少这段时间,我觉得我们在慢慢进步。马齿苋既是药,又是菜,且营养成分很丰富,
  • 常先生:1、不愿意独立思考2、从最大规模出发3、目前做多高估必然是死路一条4、渐进会来到银行股Z9G我的几点感受:对现在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很难从内部观察
  •  踮起脚会缩短爱的距离,这样会不稳定;弯下腰获取平和,这样会很累;平视周围的景色吧,寻找美好,制造快乐,这,就是你的世界。 踮起脚会缩短爱的距离,这样会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