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世人最难割舍的复杂情感,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意外,可能会让一个家庭面临突然的分别,这个时候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防止此类事件再一次发生。
32岁韩国网红李治勋拥有着大好的青春,但还是架不住飞来横祸。他因身患败血症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他的母亲独守在人家,此番此景是多么的残忍。
为了能够缓解丧子之痛,李治勋的母亲在儿子遗留的账号中更新了动态,无不体现着她对儿子深深的思念,可事实已经发生,逝去的人也没办法在回来。
就在前不久,李治勋的母亲也如今也离开了人世,或许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残酷的现实只会让李治勋的母亲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
儿子是母亲的精神支柱
悲喜交加的人生,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生命的尽头是死亡,但人们无不例外都惧怕死亡,它会毫不留情地带走自己最爱的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死亡。
如今短视频盛行,让网友们看到了更多的人间悲剧。它们的发生总是不期而遇,总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人间疾苦从来不是一种悲观情绪,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现实。
虽然大家都强调乐观,但一个人的快乐都被无情地剥夺,又怎会对人世间产生依恋呢?
韩国网红李治勋之所以拥有极大的,是因为他拥有高颜值,水汪汪的大眼睛更让网友们觉得他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大男孩,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得到上天的怜惜。
在去年病毒大爆发期间,李治勋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症状,让他一度怀疑自己患上了肺炎,来到医院进行了诊断之后,结果显示阴性。
松了一口气的李治勋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好转,但因为医生但重心都放在患有肺炎的病人身上,导致了李治勋病情延误。
据好友交代,当时李治勋的病情非常严重,已经压迫到脑神经,但谁也没有想到病情发展速度极快,李治勋突然离开了人世,具体死因也没有定论。
更多的人认为32岁的李治勋是死于急性败血症,因为防控的原因,家人也没有举办隆重的葬礼。
在好友的印象中,李治勋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和他在一起相处十分的温暖舒服;在母亲眼中,李治勋也是个十分孝顺听话的孩子,他们一度认为李治勋并没有离去。
白发人送黑发人,无疑是最悲惨的现实,李治勋的母亲也处于阴霾之中无法脱离,其账号成了母亲最后的念想。
在李治勋账号断更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其母亲接管了他的账号,开始了内容更新。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母子俩的合照,配文声泪俱下,都是对李治勋满满的想念。
儿子是她的软肋,也是她的精神支柱。在李治勋走后,母亲的房间到处摆放着李治勋的照片,每一个年龄段的都赫然在列。
调皮的李治勋爬在栏杆上的,参加文艺汇演的,在母亲的注视下面朝大海的等等,这些照片的每一幕回忆李治勋母亲的脑袋里回放,这时的她更愿意活在回忆里,而不是面对现实的虚无。
为了让自己心里有所寄托,李治勋母亲会把李治勋的照片放在床上,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入睡,长期的想念和悲伤,让李治勋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
在今年的三月份她捐出了李治勋的2000万韩元,这部分钱用来拯救无辜的生命,这也是李治勋母亲最后一条动态,这条动态也令许多人感动。
近日在好友的证实下,李治勋的母亲已经离世,这一消息让网友们十分震惊,不愿意相信这一悲剧的发生。随后好友在媒体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李治勋和母亲的遗像一同挂在墙上,这样的场景令人唏嘘。
似乎3月份时的捐款就意味着李治勋的母亲决定离开,或许她盼望着能和儿子再一次见面。
最难以割舍的便是亲情
像李治勋这样英年早逝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的离开意味着爱他的人在余生都或多或少都要承受着痛苦,这就是亲情的维系,哪怕天人两隔,也割不断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国内网红孙侨潞在今年年初因为心梗离开了人世,她主演的《巴啦啦小魔仙》是多少人的童年偶像,独树一帜的视频风格也让孙侨潞成为了新生代网红。
这样一个乐观可爱的女孩在大好年华中陨落,孙侨潞的妈妈在其账号中证实了孙侨潞离世的消息。
年轻人的突然离开总会让很多人感到十分的惋惜,明明还有美好的未来,却在一瞬间化为泡影。
每天数以万计的网友跑到孙侨潞的视频底下悼念,希望她澄清去世的谣言,但这只是网友们的一厢情愿,终究也得不到孙侨潞本人的回应。
在今年早些时候,孙侨潞的妈妈使用孙侨潞的账号更新了几条视频,这些视频都是孙侨潞生前录制的,视频中分孙桥路依旧十分的鲜活,好似她从来没有离开过。
不管是孙侨潞的妈妈,还是李治勋的妈妈,她们都经历了十分痛苦的丧子之痛,用更新动态的方式来缓解内心无尽的思念,只有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死亡是所有人都惧怕的,对死亡毫无办法的人们只能通过怀念来美化死亡,他们都曾是人世间最绚烂的一抹彩虹,死亡并不能抹去他们存在过的痕迹与价值。
世事无常,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都不在人们的预想之中。李治勋的离开让母亲失去了对世间的留恋,她希望世上不要再出现这样的痛苦与悲剧,因此她捐出了遗产来挽救那些遭受病症折磨的人。
珍爱生命,要把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这是那些逝去的人带给我们的警示。多想一想身边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为了不给他们带来痛苦,也要把生命看得重一些。

古时,有个富商七十岁,一直没儿女。妻子觉得很愧疚,重金请媒婆帮他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妾,可是等到新婚之夜时,富商竟然让别人顶替自己进入了洞房。
天启二年,岳阳县有个富商叫张生,为人乐善好施,深受百姓爱戴。张生五十岁丧妻,随后娶了夫人李氏。不管是亡妻,还是李氏,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张生年纪渐渐大了,将家里产业全部交给侄子管理。
这一年清明节,张生带着李氏去祭祖。张生跪在父母坟前,不断的责怪自己,说他对不起张家列祖列宗,在他这一代就要绝后了。张生在父母坟前痛哭不止,李氏看着非常难受,不断安慰张生,抱着丈夫一起哭泣。
张生扫完墓回家的路上,一个乞丐突然拦下他的马车。张生以为乞丐是想要钱,于是让车夫给他五两银子。乞丐把钱拿到手后,开口对张生说道:你这辈子都不会有子女,而且你马上就要死了,真是可惜啊。
张生觉得乞丐这是在胡说八道,自己好心给他银子,乞丐却在咒自己早死。张生本来想赶走乞丐,可是他想到乞丐说自己没有子女,有些道理。张生朝乞丐拱了拱手说道:我一生行善积德,没做过坏事,为何会断子绝孙?
乞丐看他态度很好,耐着信子告诉他:你确实做了很多善事,可你侄子拿着你的家产,为祸四方,欺压百姓,强抢民女,无恶不作。你做的那些善事还不够抵消这些恶报的,所以你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张生好些年都不管事了,确实不知道侄子做的那些丑事,不过乞丐没必要骗他。张生直接给乞丐跪下:张生眼拙,请先生指条明路,张家必定对先生感恩戴德。乞丐笑了笑,走时留下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张生回到家后,慢慢收回家里产业,让家仆调查侄子的丑事。果然和乞丐说的一样,当地百姓不仅痛恨侄子,甚至厌恶张生,很多人骂张生平时为善只是假惺惺,背地里派侄子去剥削百姓,张家就该断子绝孙。
张生收集侄子罪证,把侄子送进官府,将侄子曾经欺负过的百姓都记录在案,张生带着李氏登门赔罪,每一家都赔了不少钱。
有一天,张生正在花园休息,突然有家仆前来禀报,门外有衣着破烂的母子二人求见,说是张生结义兄弟的家室。张生吩咐家贫把他们接到客厅后,先他们准备一些吃食。张生不认识他们,更没有结义兄弟。
这时男孩看出张生的疑虑,开口说道:他叫李君平,父亲叫李宁夏,今年中了进士,刚刚被委任为钱塘县令。父亲刚刚上任,就感染风寒去世。父亲临死前说他有一个结义兄弟,等他死后,他们可以投靠张生。
李君平说完交给张生一封信,张生打开后发现里面就是一张白纸。张生看着孤儿寡母,知道李宁夏的用意。这个父亲听说过他乐善好施的事情,所以希望他照顾一下他们,于是张生让仆人安顿李君平母子。
有一天,张生和李氏聊天时,突然哭了。原来张生看见李君平学识渊博,孝顺母亲,日后必成大器。可是这样一个孩子,竟然不是自己的儿子。张生觉得非常可惜,哭着在李氏的怀里睡着了,李氏感怀不已。
李氏已经四十多岁,她觉得自己没能力为张生生儿育女,于是花重金找了一些媒婆,让她们帮忙寻找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没多久,媒婆真的带来一个知书达礼的女孩,李氏看后非常满意,待她去拜见张生。
张生看女孩肤白貌美,只有十七八岁,可是仪态大方,觉得她不是普通百姓的孩子。张生让女孩说出实情,女孩突然哭着告诉他:我叫裴瑞云,父亲裴擒虎为官清廉,因为帮助百姓得罪上司,最终被诬陷抄家。
瑞云从此无依无靠,只得卖身葬父。正好李氏寻觅小妾,于是瑞云自荐来到张家。张生听过裴擒虎的事情,知道他的为人,于是决定收留瑞云。张生让家仆买好棺材,亲自出面帮裴擒虎送葬,让他入土为安。
半个月后,张生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他请来周边的乡亲父老,大宴三天。他们都以为张生要纳妾,全部向他道喜,张生没有解释,站在门口迎接每一位客人。吉时已到,张生把新郎的衣冠,递给李君平。
当时大家都蒙了,李氏非常吃惊,张生只是笑了笑说道:张生一生行善,如今古稀,裴瑞云这样的女孩我配不上。我将她当做义女,如今正好我的义兄李宁夏之子再此,他们才是郎才女貌的一对,今日我来主婚。
李春平与瑞云早就相互喜欢,夫妻二人连忙跪谢张生。张生亲自把李春平送入洞房,回到李氏的房间,和衣而睡。当晚,张生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有两位神仙向他磕头拜谢,一个叫李宁夏,一个叫裴擒虎。
一年后,李氏为张生生下一对儿女,张生最后活到100岁才寿终正寝。
这篇故事改编自《初刻拍案惊奇》,自古以来善恶终有报,张生一生行善,最终换得一对儿女和三十年寿命。张生一生都没有揭穿李宁夏的事情,没有趁着瑞云有难趁机而入,这就是他的本性啊。
张生起初的灾祸来源于侄子,如果不是乞丐好心提醒,可能他七十岁都过不过去。李氏也是良善之人,愿意帮张生寻找小妾。张家最终没有断子绝孙,比张生在世时更加富裕,故事告诉我们,心怀真诚福必来。
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分享每一个好故事,这样人间才会更美好。
#这就是中国风##艺术公开课##遇见艺术#

人为什么会做恶梦?当心魂魄外游中鬼邪!(附道教辟恶梦法)#道教知识#

做梦是一个重要的日常生活现象,数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我国虽然从上个世纪中期才正式开始产生专门的梦学,但实际上,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还是中医学,都已形成了以“占梦”、“攘梦”等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系统的梦的理论。

道教对于恶梦形成机制的认识以及“辟恶梦”之法的运用,有其独到之处,而且对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也产生过较为积极的影响。因此,研究道教的辟恶梦之法,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传统梦学理论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于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人们为了占梦而分“六梦”:

“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日思梦,四日痞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

汉郑玄注“正梦”曰:“无所感动,平安自梦’;

注“噩梦”曰:“惊愕而梦’;

注“思梦”日:“觉时所思念之而梦’;

注“痞梦”曰:“觉时道之而梦”;

注“喜梦”曰:“喜悦而梦”;

注“惧梦”曰:“恐惧而梦”。

“六梦”的划分在中国传统梦文化中影响深远,而郑玄的注解则明确地解说了梦的形成机制。

《周礼》之后,汉代王符在“六梦”的基础上又将梦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指出:“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后来,隋唐时期名医杨上善从临床的角度,删繁就简.将梦归纳为“征梦”、“想梦”、“病梦”三种,指出:“凡梦有三种:人有吉凶,先见于梦,此征梦也;思想情深,因之见梦,此为想梦也;因其所病,见之于梦,此为病梦也。”

这些有关梦的不同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对于梦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梦想”一词,往往与浪漫和美好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梦并不全是美梦,正如古人所分析的那样,日常之梦除了“正梦”、“喜梦”之外,还有“噩梦”、“惧梦”等令人惊恐的梦,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恶梦。因此,人们在享受美梦所带来的快乐之余,时常也会受到恶梦的惊吓,很多人的正常生活甚至还会因而受到不小的困扰。

恶梦又称作“噩梦”、“梦魔”,古人也有“卒魔”、“魔不痞”等说法。现代医学将恶梦又名为“梦中焦虑发作”,因为做恶梦的人在梦中及惊醒之后常常会伴有严重焦虑和恐惧。

中国历史上关于恶梦的这类记载较多,最早的记载如《左传》: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坏大户及寝门而人。公惧,人于室。又坏户。公觉。”

所谓“大厉”就是指通常所说的鬼怪。晋侯梦见被一个披头散发,捶着胸脯跳跃而人的厉鬼追打,在他惊醒之后不由得恐惧万分,竟在几个月后因此而命丧黄泉。

此外,《周礼》等其他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恶梦的记载。这说明古人对于恶梦已经有了较为深人的观察。关于恶梦的起因,如前所引,郑玄认为,恶梦是由于白日里突然受到惊吓或因心怀恐惧所引起的。对此,先秦道家以及后来的道教则提出了全然不同的观点。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列子》,在借鉴和吸收《周礼》“六梦”思想的基础上,对于恶梦的成因重新做了解释。他说:此六者,神所交也。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无所但。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烙炳;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沈实为疾者,则梦溺。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街发则梦飞。

在《列子》看来,人做怎样的梦,与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际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人体内阴阳之气不协调、不适度,就有可能梦到恐怖的水火之灾或者生杀之难等,从而形成恶梦。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也有相似的说法:“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又如:“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籍籍”。

到了晋代,葛洪则用所谓“魂魄”之说来解释恶梦的产生,认为恶梦的产生是由于魂魄外游被邪物所拘执,想要回归人体而不得所造成的。他说:“魔卧寐不痞者,皆魂魄外游为邪所执录,欲还未得所。忌火照,火照遂不复人,而有灯光中魔者,是本由明出,但不反身中故耳。”葛洪不仅以道教的方式解释了恶梦的形成机制,同时也指出了防范恶梦的一些禁忌。这对后世道教形成完整的辟恶梦之法具有重要的影响。

道教较为系统的辟恶梦之法大致形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其一,东晋上清派道书《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中载有“太素真人教始学者辟恶梦法”:

若数遇恶梦者,一曰魄妖,二曰心试,三曰尸贼,此有厌消之方也。若梦觉,便起坐,以左手第二指捻人中三七过,啄齿三七通,而微祝曰:“大洞真玄,长炼三魂,常守七魄,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守心节度,速启太素三元君。某向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协万邪之源,急召桃康护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皆守体门。黄阔神师,紫户将军,把钱握铃,消灭恶津,反凶成吉,生死无缘。”

毕,又卧,必获善应,向造为恶梦之悉,则受闭于三关之下也。三年之后,帷感应而有梦也。梦皆如见将来之明审也,略无复恶梦,仍无不祥之想也。若夜遇善梦者,吉。应好梦而心中自以为佳,则吉感也。卧觉,当摩目二七遍,急闭目以两手掌从内向外摩之,叩齿二七,而微祝曰:“太上高精,三五丹灵,蜂宫明彻,吉感告情,三元守魄,天皇授经,所向谐合,飞仙上清,常与玉真,俱会紫庭。”毕,此大洞秘诀,以传于始涉津流者也。

这段“辟恶梦法”首先说明了造成恶梦的三个主要原因:魄妖、心试或尸贼,并认为,“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协万邪之源”,也就是说,恶梦是由于人的心以及魂魄中了鬼邪而造成的。这一关于恶梦形成原因的解释,与葛洪的说法如出一辙。

重要的是,这里还阐述了辟恶梦的具体做法:按摩有关穴位或身体部位,“以左手第二指捻人中三七过,啄齿三七通”,“摩目二七遍,急闭目以两手掌从内向外摩之,叩齿二七”;同时,默念祝词,祈求神灵,驱邪还魂。此外,这段“辟恶梦法”还阐述了求得善梦的做法。

其二,南朝宋灵宝派道书《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中载有“解恶梦品”:

凡是道学,当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炼心未精,六识缘境,日以心斗,招得恶梦。若道士、女官及外众男女,遇恶梦时,当长跪,向北方启太上大道君,言其状,乞得返凶为吉,返祸成福,密呢曰:“太真玉女,侍真卫魂,三宫金童,来守生门,化恶返善,上书三光,使我长生,乘景驾云。”呢毕,咽唾七过,“尸齿七通,返枕更卧,凶邪消化,返祸为福。梦忏所见非常,懊无语人,不言则吉,论之则凶,不论不言,万代无患也。

这段“解恶梦品”认为,养生的最高境界其实是无梦,而恶梦的发生则是缘于心性修炼不精、平日里受到了鬼邪的侵扰而招致。显然,灵宝派的这一有关恶梦形成机制的解释,与上清派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在辟恶梦之法方面,两派则大同小异,或是默念咒语,祈求神灵,或是“咽唾七过,叩齿七通”。需要指出的是,“解恶梦品”还认为,恶梦醒来之后必须“慎无语人”,不得告诉他人,否则就会有凶险。

其三,南朝梁道士陶弘景在治疗恶梦方面,总结了以往道教的辟恶梦之法。

他的《真浩》记录了上述“太素真人教始学者辟恶梦法”,并且发挥了《洞玄灵宝道学科仪》“解恶梦品”中所谓恶梦“不言则吉,论之则凶”的思想,指出:“善梦可说,恶梦默之,则养性延年也。”

与此同时,陶弘景还十分重视用药物治疗恶梦。《真浩》记载:“枕察香一具于颈间,辟水注之来,绝恶梦矣。常存三关佳也。”应当说,陶弘景是较早提出应用赓香治疗恶梦的道教医学家。除此之外,由葛洪所撰、经陶弘景增补而成的现存的《肘后备急方》中还有用其他药物治疗恶梦的诸多药方,如:“带雄黄,男左女右’;“以虎头枕’;“取雄黄如枣核,系左腋下”;“作犀角枕”;“以青木香内枕中,并带之”等等。

从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其一,默念咒语,祈求神灵;其二,“叩齿”、“咽液”,按摩有关穴位或身体部位;其三,运用某种药物;其四,“慎无语人”。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实际上成为道教治疗恶梦的基本法则,并在后世得到传承。

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属于道教医学的内容,这其中既有属于道教方面的方术,又有属于医学方面的疗法。重要的是,道教辟恶梦之法中的一些内容或思想为古代中医学所汲取。

陶弘景运用赓香来防止做恶梦的方法,在古代中医的一些经典著作中多次被引用。唐代王熹所撰《外台秘要方》有“人喜魔及恶梦者方”,其中之一就是“枕赓香一分于头边。”

宋代张果在所著《医说》中也说:“置庸枕中可绝恶。”

明代周王朱楠撰《普济方》,其中“治魔及恶梦”中提到:“用赓香不拘多少,安头边,佳。又灌香少许在口中。”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载:察香“佩服及置枕间辟恶梦”。

由此观之,陶弘景所采取的安放赓香于枕边以辟恶梦的方法,在我国古老的中医传统中已成为了公认的良方。

除用察香之外,道教还有采用丹砂以辟恶梦的方法,而且也为古代中医所运用,并深信不疑。张呆在《医说》里就说道:“钱巫少卿忽夜多恶梦,但就枕便成,辄通夕不止。后因赴官,经汉上与邓州推官胡用之相遇,骤中同宿,遂说近日多梦,虑非吉兆。胡曰:昔当如此,惊怕特甚,有道士教戴丹砂。初任辰州推官,求得灵砂,双箭链者戴之,不涉旬即验,四五年不复有梦,至今秘惜。因解髻中一绛纱袋遗之。即夕无梦,神魂安静,《真浩》及他道书多载丹砂辟恶,岂不信然。”而且,这一记载还出现在《本草纲目》等其他医学典籍里。这说明道教用丹砂辟除恶梦的做法,也被历代医家所广泛接受。

此外,存于《肘后备急方》中的道教辟恶梦之法所用的其他诸多药方,也为后来许多医家所汲取。

唐代名医孙思邀在其所撰《备急千金要方》中论及辟恶梦的方法,指出:

“夜梦恶,不须说,旦以水面东方嘿之,叹日:恶梦着草木,好梦成宝玉。即无咎矣。又梦之善恶,并勿说为吉。”

这里所谓“夜梦恶,不须说”,实际上就是汲取了道教“慎无语人”的思想,而且,孙思邀还运用咒语“恶梦着草木,好梦成宝玉”。用这一咒语治疗恶梦的方法,为后世医家所接受。而事实上,这与道教辟恶梦之法运用咒语,虽内容有所不同,但其功效是一致的,概属于心理疗法之类。

“叩齿”、“咽液”是道教辟恶梦之法中的重要内容,其实,这也是道教重要的养生之方,并被古代中医所采纳。隋代巢元方所撰《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引《养生方》云:“《仙经》治百病之道,叩齿二七过,辄咽气二七过,如三百通乃止,为之二十日,邪气悉去;六十日,小病愈;百日,大病除,三蛊伏尸皆去,面体光泽。”

综上所述,作为道教医学的组成部分,道教辟恶梦之法虽然有其宗教的内涵,采纳了道教方术,但其中也有属于医学方面的内容,并被古代中医学所汲取,因而对于古代中医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道教辟恶梦之法中的一些方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有些药方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比如《肘后备急方》载:“人喜魔及恶梦者,取火死灰,著履中,合枕。”唐代王煮《外台秘要方》则载:“取烧死人灰,著履中,令枕之。”仁川宋代医药学家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也载:“取火烧死者灰,著枕中、履中。”今天如果用这样的药方治疗恶梦,也许还会适得其反。 https://t.cn/R2Wx0B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治如火 承
  • 整治后又出现群租情况小区业委会提供的该小区建设工程许可证复印件印证了柯涛的说法,且规划图显示,在两栋楼的旁边,还规划有车库入口坡道。”当日中午,在小区1号楼2单
  • 你们这么玩,那就别怪我们南极星奉陪到底❗如今微博认证为财经博主的我,多年前也曾就职于#国航# 。你官方不在乎C位,可以,您自己艹您团流量。
  • 真的吐了七点下班,立刻搞视频,交上作业之后立刻睡觉,到十二点起床吃了老姐煮的汤面,幸福 找五个人评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发现一点多了,鸟们竟然都不睡觉 大半夜,聊
  • 如果你不是人该多好雨女无瓜好嘛[怒骂][怒骂][怒骂]神经病 用不着你指导我的人生我不仅要考好而且要考到第一名走着瞧吧 一个月后见分晓晚安说出来心里才舒服些樱花
  • 看歌词! 超适合ggdd总有些惊奇的际遇比方说当我遇见你你那双温柔剔透的眼睛出现在我梦里我的爱就像一片云在你的天空无处停多渴望化成阵阵的小雨滋润你心中的土地
  • 经过三天紧急包装´͈ ᵕ `͈ ♡°◌̊所有set已经打包完毕送到快递站发货啦[泪]如果有漏发错发的现象请及时联系邦妮为你解决[跪了] 快递单号会在明后发于微
  • 我其实一直都觉得 自己在交朋友方面还挺幸运的 遇到的都是实打实替我着想对我好滴姐妹
 很久之前还和朋友感叹过 但人呐还是得擦亮眼睛多看看熬 毕竟【常在河边走 哪
  • 转发这条微博,7月7日抽2位读者送签名实体书哦。当当:京东:天猫:
  • 疏影横斜饱含梦想的眼神,深夜写文字的女人,喜欢把回忆写成灰色调的深沉,静静的,把心中所有的委屈和情感收敛,脑海里的回忆是那些年的平静,目光流连忘返,黑色世界里的
  • 姥爷90大寿 其实应该开心的 满桌子的菜我却难以下咽看到曾经那么爱我的姥爷如今已瘦弱不堪 连起床走路都在发抖 食欲也越来越少 甚至只能吃流食我的愿望不大 只希望
  • ?不睡觉和一个20岁的男孩子聊了很久聊着聊着突然说他要休学,就差手续没办了如果真的想好了要去做什么我是支持的但是仅限于休学因为学校带给你的远不止于此总有一天,你
  • #杨洋[超话]#☂️☔☂️ 我和你最終是誰 ☂️☔☂️ 把最初的約定忘記 ☂️☔☂️ 雨後那浪漫的天空 ☔☂️☔ 找回失落的感動 ☔☂️☔ 也許你和我
  • 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做社交电商,还是投资社交电商,关键都在人,本质上没有时间窗口期。2. 当前,社交电商在中国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解决失业问题、提高社会稳定性3.
  • 主题演讲——北京文投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张达麟作主题演讲张达麟以“打造文化IP,让企业增值”为主题,从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对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等方
  • ~美食地址:乐山市中区张公桥58号联系电话:13990605123、0833-2028000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11:00—23:30六月 淅淅沥沥的下了接近
  • 每次被他摸得我想睡觉 哈seyi~ ​​​这张照片里唯一不日常的就是王嘉臣背了他自己的包 一般他都是背我包的[挖鼻]又因为他高 以至于在学校里朋友都是靠包抓我
  • 于是我就找了后来几本,都是内页插画精美,但不带拼音的收藏本[米奇比心]。书的质量很好,翻来一点味道也没有。
  • 感情方面运势平平,你对当下的亲密关系总是喜欢去权衡它的利弊,忽视了感情本身的价值,总是“评估”对方也难免会被对方“评估”。感情方面运势平平,你对当下的亲密关系总
  • 也许,今生,你我注定要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做一次梦的旅行,无花亦无果,无始亦无终。迎春送冬往,风吹堤杨柳,一条路一个人独自散步,一处风景一个人慢慢的品,也许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