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杨宁)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连续向须菩提发问:“如来有肉眼不?如来有天眼不?如来有慧眼不?如来有法眼不?如来有佛眼不?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为什么忽然向须菩提提问起五眼六神通的问题?在此先谈什么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五眼六神通”是修证佛法者证入空性后具有的能力。五眼与六神通相配,除肉眼外,每种眼都带有一定等级的神通,是每个人自性本有的功能,每个人都有,但只有进入如来真空境界,才能全部开显出来,五眼代表不同等级的证量。

肉眼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只要不盲,就具备肉眼功能。可以视山河大地,也可以通过所见揣度、推测过去与未来的一切人、事、物,只是不太准确。但因人类认为万物实有,因对物质的执着,故五眼中肉眼障碍局限性最大,无法透视任何物质背后的东西,而且时空对其也有障碍,无法观到视力范围之外的一切,无法远距离遥视,无法看到极微小的一切(比如细菌),也无法看宏观的东西,同样无法真实地看到过去、未来等。

天眼、慧眼、法眼建立在一定的定力基础之上,有很多类众生在能力上天生具备,但在心性的开悟上,没有佛弟子的知见。这三种眼看一切更透彻,时空物质的障碍几乎很少。比如可以遥视、透视、微观(像显微镜一样)、宏观(如将整个银河系纳入眼底),观看过去发生的事,预测未来等,可以用意念移动、转移、变化物体等。只是从天眼到法眼等级递增,同时配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神通的大小从天眼到法眼递增,比如天眼的五种神通与法眼的五种神通是不一样的。佛眼是成佛后具备的能力,可以彻万法源,在神通中也是最究竟圆满,而且只有佛眼具有六通中的漏尽通。

这是五眼在能力上的启用。在心性的开悟方面,禅宗祖师六祖说:“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佛教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念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法,初除迷心,名为第一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悯心,是名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名为第五佛眼。又云,见色身中有法身,名为天眼;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名为慧眼;见性明澈,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来自备,名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切法,名为佛眼。

佛说的五眼是当我们真正破尽所有相时,即像拿掉了心性上层层遮挡的东西,对万法的真相了悟得越来越清晰了,同时也圆满开启我们本有的能力,我们将它起个名字叫“五眼六神通”。

因我们现在听讲的人大部分都没有神通,所以佛说肉眼,大家马上还能联想到自己的一双眼睛;说天眼,大家都就认为长在眉心,因为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们眉心都有一只眼睛;但说到慧眼、法眼、佛眼,大家就不知道长哪儿了。自性如来无形无相,其实本质上五眼并无生处。在此,我们关注的是佛为什么开始提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

对未开启五眼功能的人,佛这样提问的时候也许只是几个字,但对于须菩提以及在场证阿罗汉果位的大弟子们,他们有不同证量的神通。佛说天眼,他们已身心中呈现出的即有天眼的境界和认知,慧眼即呈现出慧眼的境界和认知等。在前面第十四品中,须菩提谈到:“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这说明须菩提至少有慧眼的证量。

当然,佛在此问须菩提这些问题并非是与弟子们比神通,也并非是说如来有五眼六神通,你们快点证入吧,更不是说我现在比你们厉害,看,我圆满证得了五眼。佛法中视“五眼六神通”是小术,真正证入果位的菩萨只把它们作为度众生的一个工具。尤其阿罗汉们以寂灭为乐,长久住在灭尽定中,不启用神通。所以在《法华经》中,大家都读到过当佛放光惊天动地大显瑞相后,又说有一个最高知见没有告诉弟子们时,有五千比丘退席了。除慈悲心不够、自以为证得之外,其实有一个小原因,是他们不屑于观看这些如魔法幻化般的神通境界。但阿罗汉们不屑观看,不代表他们没有。他们大多数有天眼、慧眼或法眼,随这些能力的开启,他们在禅定中看到了更广阔时空中的众生与境界。比如:阿罗汉可追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而佛可彻万法源,没有时空的限制。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境界中的万法与众生呢?这也是应关注的问题。佛在问完五眼的问题后,又担心没有神通的众生着神通的相,故马上又问须菩提:“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说:“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如来真空之境是平凡的,即使如来具备五眼六神通,但在哪一道说哪一道的话。如来在人道与人交流,也说沙子是沙。佛在此处,因为着重要谈的是真空的启用,所以佛不会说“沙非沙,是名为沙”。因通过前面的讨论,弟子们已不再执着沙相。所以,真正证入如来真空之境的人非常的平实普通,不会无缘无故显示任何奇异之相。就像《金刚经》的开篇,佛与他的弟子一样普通:托钵化斋、吃饭、打坐、说法,即使显示神通也是为了弘法利生的需要,神通光明也虚妄不实,只是幻化。须菩提明白佛要表达的意思,马上平和地回答:“佛说是沙”。

佛一句一句问完五眼,有证量神通的弟子们头脑中应该有不同的现量境界,此时,佛话锋一转,问须菩提:“佛所教化的世界,数量有恒河中所有沙子那么多的恒河,再有这么多条恒河中的沙子那么多。”这个比喻有点拗口,但佛这样说,我们有个概念,即:佛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数。佛接着说,“这么多世界国土中有无量无边数不清的众生,他们有无量无边各个不同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在这如来说“无量无边众生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并非是在说神通里的他心通。他心通是有感知别人心波振动的能力,并且同时能解读、破译这些东西。佛在此并非谈神通。

我们接着听佛要表达什么,他说:“这么多种众生,这么多种各个不同的心念,可以总名为一种心,即‘妄心’”。原文是:“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到此,我们才终于明白,佛为什么要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佛是要告诉弟子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见都是虚妄。不要以为我说的诸相虚妄只是在人道,只是在人世界。在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各种各样的众生,有形无形,只要还在时空中,还在轮回之中,都是妄心妄念,都没有一个不变的不生不灭的心体。用天眼、慧眼、法眼看到的与肉眼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虚妄不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皆不可得。

佛告诉弟子们,如来用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遍观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活在妄心中。为什么全是妄心呢?我们没有神通,但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心念。前念刚过,当念又起,念念不断,流向未来。观所有的心念,都无有生处,无有灭处,也无一个真实不变的心体。即使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看似无形无念,但心却有一个“动”的势。因为他在时空里,他就有过去、未来,只要他认为自己动念了就又开始轮回。他要懂得“念”的虚妄,懂得“心”本无生无灭的道理,他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所以佛最后说:“三心皆不可得,都为虚妄”。

听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情”的虚幻了吧。比如“爱情”,根本就没有一个“心”可以得到。你执着的爱情,只不过是六根被境转之后,意识的念念相续形成的执着。所以,你说要得到爱人的心,他(她)不是不给你,是万法都没有。只有证入如来的真空,才是真心,才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圆觉妙心。而真正了知此境界的人,在此世上,才是随缘了旧业。

所以如来接着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现在、未来是众生执着的时空观念。人的意识刹那不停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前念刚过,后念又起,即使中间似乎停顿了,但仍有一个“我不动”的认知,这个认知也是念。念念相续,即使睡梦中也未停止念念分别、认知,也正因为有这样流动的意识、心,人才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延续。但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意识流动形成的认知是虚妄不实的,我们的意识在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即使有定境,也不过是相对于散乱,相对于有我而建立起来的幻境。只是依止此幻境,我们更能看清万法的虚妄本质。因为我们着相,执着万法的差别,执着万法的成住坏空、生灭变异,我们的认知被这些相转,便感受到意识在过去、未来流动,才有时空的移动。如果在定境中,心不再被境转时,意识从流动变成了波的振动,振动或波动使我们不再有时间在流动的感觉,在认知上认为过去、现在、未来在一个点上,此时,佛学行者称这个状态为“当下”。行者活在当下的状态里,就会初步感受到时空的变异、心的念念相续都虚妄不实,都像分别、认知形成的泡沫。所以对活在当下的行者,即使起心动念,做世间一切事,所思所行,也会变成空中飘动的云,无法影响虚空的空与宁静。这即是禅宗六祖所说的“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所安住的境界。

所以佛在此说,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不可得,在如来之境中是虚妄不实的,是众生着种种相,生种种念,形成的流动的幻境。

有同修问我,说我已不再留恋过去,也不担忧恐惧未来,是不是已回到当下的境界?是不是已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心?这还不是。在当下六根对六尘时,只要你的分别心一起,比如你说,垢净、美丑、善恶等等,只要你比较,就已有过去心,你在过去的认知、经验上比较,只要你心中有认知、执着、取舍,现在、未来心已同时生起。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在着相的一念之间都已经在那儿了。人的一生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延续,小到前念、当念、后念,大到前世、今世、后世,每个人刹那不停被万法的生灭变异转。起心动念,念念轮回,世世轮回。心中只要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流动,轮回就不会停止。行者只要安住当下,不被境转,不着一切相,旁观自己这些虚妄的、刹那不停、运转流逝的念头,和因这些念而生起的种种觉受,才有可能看清万法实相,回归生命本源。

只有“少数”老修行才知道的“修行秘密”,却被许多人修行人斥为“旁门左道”!
1、通常的政经济科教文等都属于世俗文化,解决的是修身、齐家、谋生、治国、平天下的日常生活事务,以及如何在人类社会和自身生活环境中获得功名事业的成功和幸福,在此视野之外还有一种隐秘传承的修炼文化。
修炼文化着眼于世俗文化之外的探索,将人、生命、物质和宇宙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之内予以解读,解决人的生命的根本幸福和最终归宿问题,是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

修炼文化东西方都有,东方的除了道家理论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的民间独传、秘传奇门修炼理论,不修佛不修道,以少为人知的独特方法进行修炼,奇门修炼相对于佛家、道家等正法门,被称之为旁门左道。
其实佛教大小乘和道教可以说是显教,为了传播普及,而修炼文化不讲普度只重传承,它是严格地选择徒弟并秘密地传授修炼方法,其特点是单传、密授、密修、独炼,不能公开,不易普及,多在不为人知的深山老林或山洞秘地进行。

以修炼的方式来划分,人类修炼文化可分为修性、修命和性命双修三种情况。

2、所谓修性,就是在修炼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修心,就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状况的改变,没有对炼功手法和动作的专门要求,大多易于普及。

修命的功法,往往不易普及,对传授对象要求也很严格,必须具备很高的心性标准,是常人社会中大德之士或道德修养良好的人,因此,就侧重了形体动作和手法,要求改变本体。
如道家修炼方法、奇门修炼方法大多属于修命。修命的功法可以使人体净化、百脉皆开,三花聚顶,身体内部修出元婴或金刚不坏之体等,更能使人祛病健身、延缓衰老、显得年轻,并且形成多种神通术类的东西。
性命双修功法,是性命兼修,内外兼修,既修炼心性,又改变本体。因此既有严格的心性和思想道德要求,又有形体动作和炼功手法,修炼有成者往往产生出超越一般常人的超常能力,如遥视预见、遁迹隐形等,因此真正的性命双修功法往往是一种高标准、高层次的修炼方法,难得而不易求。

不管是哪一种修炼,最终目标都是要在修炼结束时开悟证道、功成圆满,按照道家说法就是要“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脱离常人社会所存在的空间,提升自己在宇宙中的生命境界。

修炼的最基本条件是师和道,师父传法讲道,护佑徒弟,帮助其解决修炼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师也有层次高低的不同。“明师出高徒”,“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层次高的师父具有更高的功力和威德,可以使徒弟明白更高的法理,可以帮助修炼者修炼到更高的境界。

不同境界有不同的法,道门三千,有大道也有小法,大道用于修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命运,小道则流于算卦、看风水、驱邪、治病等。大道往往至简至易,而小道往往烦琐复杂,修炼者对法或道的体悟程度,决定了修炼达到的果位和境界高低。

如果说师和法是修炼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修炼者自身的根基好坏,根器大小,则是修炼的内部因素。根基好,悟性好的话,修炼过程中会更容易领悟,精进迅速,根基差、悟性差的面对考验时往往容易动摇,不得其要,半途而废。

3、道家言三千六百法门,不论哪一种,基本都是在师父的护佑和帮助下,依佛法或道法修炼,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身心同时发生变化,修炼的具体方法随修炼法门和个人根器因缘的不同而异,没有统一的修炼方法。

道家有金丹大道安炉设鼎,采药炼丹等,个人因缘修法,但万法归一,只要是正的宗教或正的修炼法门,都要求修炼者具有极高的道德标准和思想境界,佛家讲慈悲喜舍,普度众生,道家讲上善若水,齐观不争......
修炼结束时,人的生命已经远远超越常人境界了,思想已经升华,身体也非常人的肉身凡胎了。

道家来修炼结束时是以白日飞升或尸解的方式离开人世的。所谓白日飞升又叫”羽化”,就是白天腾飞到空中,同时天门大开,上界在空中把得道者接走。《神仙传》一类的道家典籍中多有记载,张道陵、邱弘济、许旌阳、葛洪等都曾留下白日飞升的神迹。人们所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实际上来源于道家的这种修炼现象,近代“仙学巨子”陈撄宁先生就试图达到白日飞升的境界,可惜没有成功。

而尸解则是道士得道后使用指物化物的神通做个障眼法,只假托一物(如衣、鞋、杖、剑)变成自己的形象,自己则遗世升天。如果后来再打开棺材,里面的东西就会恢复原状,变成衣服或鞋子,这些都是常人现代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神奇现象。

可以说以上说的修炼文化仍然在秘密的传承着,一般人无缘得见,只待有缘人自行入门,俗话说医不叩门,道不轻传,有时候并不是你想学就能学到的。

智者大师:念佛对治恶业障道

智者大师

恶业障道发相,亦有三种:一沉昏闇蔽障、二恶念思惟障、三境界逼迫障。

一、沉昏闇蔽障者。行者于修定欲用心之时,即便沉昏闇睡,无记瞪瞢,无所别知。障诸禅定,不得开发,是为沉昏闇蔽障发之相。

二、恶念思惟障者。若行者欲修定时,虽不沉昏闇睡,而恶念心生。或念欲作十恶、四重、五逆、毁禁、还俗等事,无时暂停。因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是为恶念思惟障发之相。

三、境界逼迫障者。若行人于修定之时,虽无上事,而身或时卒痛,觉有逼迫之事。见诸外境,或见无头手足、无眼目等,或见衣裳破坏,或复陷入于地,或复火来烧身,或见高崖而复堕落、二山隔障、罗刹虎狼,或复梦见有诸恶相。如是事皆是障道罪起,逼迫行人,或令惊怖,或时苦恼。如此种种,非可备说,是名境界逼迫障发之相。

治恶业障道多病。如经中说:“障道者,教令念佛。”

今障道既有三种,对治则亦立三:

一、明治沉昏闇塞障发者。恶业病相如前说,对治应教观应佛。三十二相中,随取一相,或先取佛眉间毫相,闭目而观。若心闇钝,悬作不成,当对一好端严形像,一心取相,缘之入定。若不明了,即开眼更观,复更闭目。如是取一相明了,次第遍观众相,使心眼开明,即破昏睡沉闇之心。念佛功德,则除罪障。

问曰:若取其相分明,能破沉昏者,何不作九想、白骨等观?

答曰:九想、白骨,但是生死不净之身,除罪义劣,故非对治。

二、明治恶念思惟障者。障发如前说,对治应教念佛功德。云何为念?正念之心,缘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一切种智,圆照法界,常寂不动,普现色身,利益一切,功德无量,不可思议。如是念时,即是对治。何以故?此念佛功德,从缘胜善法中生心数。恶念思惟,从缘恶法中生心数。善能破恶故,应念报佛。譬如丑陋少智之人,在端正大智人中,即自鄙耻。恶亦如是,在善心中,则耻愧自息。缘佛功德,念念之中,灭一切障。

三、明治境界逼迫障者。罪业发相如上所说,对治方法应教念法佛。法佛者,即是法性平等,不生不灭,无有形色,空寂无为。无为之中既无境界,何者是逼迫之相?知境界空故,即是对治。若念三十二相,即非对治。何以故?是人未缘相时,已为境界恼乱,而更取相者,多因此着魔,狂乱其心。今观空破除诸境界,存心念佛功德无量,即灭重罪。此为对治,于义可见。 https://t.cn/RxBBmh3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宇宁巴黎欧莱雅摩登代言人# [坏笑]#刘宇宁新歌FallInLove# [坏笑]#摩登兄弟[超话]#很庆幸你是我领略万物后仅存的心动我见过大海也见过繁星但是
  • ✧* ♪风筝有风,海豚有海,而我有你爱我就给我买十根烤肠,因为时(十)常(肠)想你载着你仿佛载着阳光,不管到哪里都是晴天 ——周杰伦《星晴》You are
  • 距离考研还有D-115丽女神YYDS 距离我们的倩喵的生日还有D-28距离我们的勉兔叽退伍还有D-166距离我们的倩倩退伍还有D-218距离我们泡菜鱼退伍还有D
  • 「锅底」红锅锅底,选不到辣度,我觉得从头至尾都偏清淡了。#檀健次综艺#如果你恰好点进了热搜!速来看我们可爱猫猫!檀健次 真的 业务能力没得说[good] 戏演的
  • 为了避开“老”这个字眼出现在自己身上,潘迎紫如今的社交圈里晒出的大多都是自己年轻时候剧照,再不就是精修到毛孔和鼻梁都没有后期照。多年来,她一直以各种粉嫩的装束冲
  • #黄永玉#孕期做好这几件事,宝宝出生才能白白净净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是这也不代表所有孩子生下来之后,肤色都会加深变黄,依然有很多宝宝生下来后是白白净
  • #任嘉伦一任千面[超话]#rjl#任嘉伦粉丝的公益故事# rjl#任嘉伦公益正能量#「小时候,渴望未来闪闪发光;长大后,你们点亮了我的舞台。」任嘉伦粉丝公益故事
  • 《心居》看得我啊…实在都不知道该站谁了[允悲]我本来是站大姐顾清俞的,弟媳想跟她借钱买房,她借是情分,不借是本分,没钱还想买房,这不是空手套白狼么[吐舌]听到自
  •   远处,高头大马上的男人目如鹰隼,定定地看着:原来也是个小可怜……   在死人下忍着黑暗和血腥瑟瑟发抖的皎皎,兀地觉得上方一亮。   唯有那个小姑娘,明明怕
  • Staten表示如果时间不是唯一的因素,那这些功能将帮助《光环 无限》取得成功,开发团队可以做的事都写在这张清单上,它们可以让游戏变得更加出色,而更多的时间能够
  • 但‮人令‬没有‮到想‬的是,随着‮技科‬的变化,让‮品废‬回收行业‮激也‬起了波澜,如‮竟今‬然连海归‮开都‬始抢起了饭碗!1、采‮专用‬业化软‮项件‬目管理标
  • 我们去逛了万达最大的超市,发现了好像只有西北才有的「羊肉臊子面」今天在火车上一吃,发现味道真的不错,肉味足还香香辣辣,面的形状也很独特[ok]明天早上就到北京啦
  • 而这次张恒发博也证明了张恒的能力,不仅仅像大家说的渣男是吃软饭的,反而很有心机跟谋划,也很会利用网络舆论跟话题,知道大家好奇跟关注的是什么。张恒无非想利用跟郑爽
  • 电视剧《人世间》最难得的地方,就是拍得非常接近我们日常琐碎的生活,在于接地气的人物塑造,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易的在剧中找到关于生活感悟的共鸣。当然,也有一部分选择双
  • 而在现实生活里那些就算不看脸,也很吸引人的人,到底又是哪里散发着吸引力?其实,这些上半身的体态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系统科学训练,在较短时间内来有效改善的,形体气质
  • 接下来的思路:今天整体市场再次迎来回踩,受外围消息影响,三大指数纷纷低开后全天水下运行,但外围影响只是其中之一,市场低开后的下探主要还是自身有回踩需求,昨天也讲
  • 在将将漂亮的阳光房里学烘焙太治愈了,学烘焙还能与慈善同行,手工坊所得金额的50%,捐赠予北京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用于偏远地区的儿童艺术教育。继上一篇文章中老师说的
  • 恭喜开发商Menkes旺市大都会地铁大盘Mobilio新社区斩获2020 BILD Best New Community (Planned/Under Deve
  • #今晚九点半#【这个特大微信“养号”案,用的可能是你的个人信息……】为谋取非法暴利,专门从事微信号“养号”活动,向境外诈骗团伙非法出售微信号1000余个,并为
  • 同时,俄国内也因半导体产业不完备,感受到了西方“禁运”带来的压力。齐诺指出,如果到了4月份库存耗尽,而芯片制造商在世界其他地区没有来源,则将可能会对芯片供应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