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杨宁)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连续向须菩提发问:“如来有肉眼不?如来有天眼不?如来有慧眼不?如来有法眼不?如来有佛眼不?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为什么忽然向须菩提提问起五眼六神通的问题?在此先谈什么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五眼六神通”是修证佛法者证入空性后具有的能力。五眼与六神通相配,除肉眼外,每种眼都带有一定等级的神通,是每个人自性本有的功能,每个人都有,但只有进入如来真空境界,才能全部开显出来,五眼代表不同等级的证量。

肉眼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只要不盲,就具备肉眼功能。可以视山河大地,也可以通过所见揣度、推测过去与未来的一切人、事、物,只是不太准确。但因人类认为万物实有,因对物质的执着,故五眼中肉眼障碍局限性最大,无法透视任何物质背后的东西,而且时空对其也有障碍,无法观到视力范围之外的一切,无法远距离遥视,无法看到极微小的一切(比如细菌),也无法看宏观的东西,同样无法真实地看到过去、未来等。

天眼、慧眼、法眼建立在一定的定力基础之上,有很多类众生在能力上天生具备,但在心性的开悟上,没有佛弟子的知见。这三种眼看一切更透彻,时空物质的障碍几乎很少。比如可以遥视、透视、微观(像显微镜一样)、宏观(如将整个银河系纳入眼底),观看过去发生的事,预测未来等,可以用意念移动、转移、变化物体等。只是从天眼到法眼等级递增,同时配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神通的大小从天眼到法眼递增,比如天眼的五种神通与法眼的五种神通是不一样的。佛眼是成佛后具备的能力,可以彻万法源,在神通中也是最究竟圆满,而且只有佛眼具有六通中的漏尽通。

这是五眼在能力上的启用。在心性的开悟方面,禅宗祖师六祖说:“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佛教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念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法,初除迷心,名为第一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悯心,是名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名为第五佛眼。又云,见色身中有法身,名为天眼;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名为慧眼;见性明澈,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来自备,名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切法,名为佛眼。

佛说的五眼是当我们真正破尽所有相时,即像拿掉了心性上层层遮挡的东西,对万法的真相了悟得越来越清晰了,同时也圆满开启我们本有的能力,我们将它起个名字叫“五眼六神通”。

因我们现在听讲的人大部分都没有神通,所以佛说肉眼,大家马上还能联想到自己的一双眼睛;说天眼,大家都就认为长在眉心,因为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们眉心都有一只眼睛;但说到慧眼、法眼、佛眼,大家就不知道长哪儿了。自性如来无形无相,其实本质上五眼并无生处。在此,我们关注的是佛为什么开始提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

对未开启五眼功能的人,佛这样提问的时候也许只是几个字,但对于须菩提以及在场证阿罗汉果位的大弟子们,他们有不同证量的神通。佛说天眼,他们已身心中呈现出的即有天眼的境界和认知,慧眼即呈现出慧眼的境界和认知等。在前面第十四品中,须菩提谈到:“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这说明须菩提至少有慧眼的证量。

当然,佛在此问须菩提这些问题并非是与弟子们比神通,也并非是说如来有五眼六神通,你们快点证入吧,更不是说我现在比你们厉害,看,我圆满证得了五眼。佛法中视“五眼六神通”是小术,真正证入果位的菩萨只把它们作为度众生的一个工具。尤其阿罗汉们以寂灭为乐,长久住在灭尽定中,不启用神通。所以在《法华经》中,大家都读到过当佛放光惊天动地大显瑞相后,又说有一个最高知见没有告诉弟子们时,有五千比丘退席了。除慈悲心不够、自以为证得之外,其实有一个小原因,是他们不屑于观看这些如魔法幻化般的神通境界。但阿罗汉们不屑观看,不代表他们没有。他们大多数有天眼、慧眼或法眼,随这些能力的开启,他们在禅定中看到了更广阔时空中的众生与境界。比如:阿罗汉可追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而佛可彻万法源,没有时空的限制。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境界中的万法与众生呢?这也是应关注的问题。佛在问完五眼的问题后,又担心没有神通的众生着神通的相,故马上又问须菩提:“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说:“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如来真空之境是平凡的,即使如来具备五眼六神通,但在哪一道说哪一道的话。如来在人道与人交流,也说沙子是沙。佛在此处,因为着重要谈的是真空的启用,所以佛不会说“沙非沙,是名为沙”。因通过前面的讨论,弟子们已不再执着沙相。所以,真正证入如来真空之境的人非常的平实普通,不会无缘无故显示任何奇异之相。就像《金刚经》的开篇,佛与他的弟子一样普通:托钵化斋、吃饭、打坐、说法,即使显示神通也是为了弘法利生的需要,神通光明也虚妄不实,只是幻化。须菩提明白佛要表达的意思,马上平和地回答:“佛说是沙”。

佛一句一句问完五眼,有证量神通的弟子们头脑中应该有不同的现量境界,此时,佛话锋一转,问须菩提:“佛所教化的世界,数量有恒河中所有沙子那么多的恒河,再有这么多条恒河中的沙子那么多。”这个比喻有点拗口,但佛这样说,我们有个概念,即:佛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数。佛接着说,“这么多世界国土中有无量无边数不清的众生,他们有无量无边各个不同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在这如来说“无量无边众生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并非是在说神通里的他心通。他心通是有感知别人心波振动的能力,并且同时能解读、破译这些东西。佛在此并非谈神通。

我们接着听佛要表达什么,他说:“这么多种众生,这么多种各个不同的心念,可以总名为一种心,即‘妄心’”。原文是:“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到此,我们才终于明白,佛为什么要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佛是要告诉弟子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见都是虚妄。不要以为我说的诸相虚妄只是在人道,只是在人世界。在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各种各样的众生,有形无形,只要还在时空中,还在轮回之中,都是妄心妄念,都没有一个不变的不生不灭的心体。用天眼、慧眼、法眼看到的与肉眼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虚妄不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皆不可得。

佛告诉弟子们,如来用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遍观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活在妄心中。为什么全是妄心呢?我们没有神通,但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心念。前念刚过,当念又起,念念不断,流向未来。观所有的心念,都无有生处,无有灭处,也无一个真实不变的心体。即使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看似无形无念,但心却有一个“动”的势。因为他在时空里,他就有过去、未来,只要他认为自己动念了就又开始轮回。他要懂得“念”的虚妄,懂得“心”本无生无灭的道理,他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所以佛最后说:“三心皆不可得,都为虚妄”。

听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情”的虚幻了吧。比如“爱情”,根本就没有一个“心”可以得到。你执着的爱情,只不过是六根被境转之后,意识的念念相续形成的执着。所以,你说要得到爱人的心,他(她)不是不给你,是万法都没有。只有证入如来的真空,才是真心,才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圆觉妙心。而真正了知此境界的人,在此世上,才是随缘了旧业。

所以如来接着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现在、未来是众生执着的时空观念。人的意识刹那不停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前念刚过,后念又起,即使中间似乎停顿了,但仍有一个“我不动”的认知,这个认知也是念。念念相续,即使睡梦中也未停止念念分别、认知,也正因为有这样流动的意识、心,人才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延续。但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意识流动形成的认知是虚妄不实的,我们的意识在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即使有定境,也不过是相对于散乱,相对于有我而建立起来的幻境。只是依止此幻境,我们更能看清万法的虚妄本质。因为我们着相,执着万法的差别,执着万法的成住坏空、生灭变异,我们的认知被这些相转,便感受到意识在过去、未来流动,才有时空的移动。如果在定境中,心不再被境转时,意识从流动变成了波的振动,振动或波动使我们不再有时间在流动的感觉,在认知上认为过去、现在、未来在一个点上,此时,佛学行者称这个状态为“当下”。行者活在当下的状态里,就会初步感受到时空的变异、心的念念相续都虚妄不实,都像分别、认知形成的泡沫。所以对活在当下的行者,即使起心动念,做世间一切事,所思所行,也会变成空中飘动的云,无法影响虚空的空与宁静。这即是禅宗六祖所说的“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所安住的境界。

所以佛在此说,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不可得,在如来之境中是虚妄不实的,是众生着种种相,生种种念,形成的流动的幻境。

有同修问我,说我已不再留恋过去,也不担忧恐惧未来,是不是已回到当下的境界?是不是已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心?这还不是。在当下六根对六尘时,只要你的分别心一起,比如你说,垢净、美丑、善恶等等,只要你比较,就已有过去心,你在过去的认知、经验上比较,只要你心中有认知、执着、取舍,现在、未来心已同时生起。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在着相的一念之间都已经在那儿了。人的一生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延续,小到前念、当念、后念,大到前世、今世、后世,每个人刹那不停被万法的生灭变异转。起心动念,念念轮回,世世轮回。心中只要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流动,轮回就不会停止。行者只要安住当下,不被境转,不着一切相,旁观自己这些虚妄的、刹那不停、运转流逝的念头,和因这些念而生起的种种觉受,才有可能看清万法实相,回归生命本源。

提高自己修为的九种方法!#道教知识#

1、不识本心,难以开悟

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

没有杂念妄想,

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

认为不清净则不是道法,

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对于不垢不净的清静自性没有认识清楚,

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

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2、澄澈到底,做一个自然人

人,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

来非自愿,去更非本意,几十年光景,稍纵即逝。

因而,还是卸下面具,放下包袱,像毕希纳所言:

人啊,活得自然一点吧!我们应该像一朵云,

具有云的飘逸,是否下雨总是那样飘逸。

3、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学问到了最高的境界,

就是以最平凡、最肤浅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做自己的榜样。

用文学上的话来描写,一个人的一生呀,

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这才是真正的成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是一种认识。

4、与其求好的结果,不如求好的开始

智慧高明的人,“因”一启动就知道结果了,

因里头就含有果,普通人要到结果出来了才知道。

所以修道人怕因,不轻易种因。

比如两个人讲话意见不合,彼此态度开始不对,

自己都不晓得自己情绪变化,不高兴就摆出脸色,

这一来就有了因,人家反应的结果当然不好。

还有,跟人讲话先皱眉头,

本来很好的事,人家也不愿意听了。

你有时跟人开个玩笑,但后果怎样有没有想过?

言者无心,可是听者有意,别人不认为是玩笑。

5、心定,则万物莫不自得

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

都是求得心念宁静,所谓止住。

道法修持的方法虽多,总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

就是止与观,使一个人思想专一,止住在一点上。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荣辱得失不放在心上,

喜怒哀乐也不在脸上表露出来,能做到这点,凡人也能成道。

6、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

超出了万物的范围以外,

所以庄子告诉我们“物化”的自在。

那么,庄子同时在这个观念里头也告诉我们,

人也是万物之一,人可以“自化”。

如果明白了“具见”,

见到了“道”的道理,

我们人可以“自化”,

我们这个有限的生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生命,

有限的功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功能。

7、既学又思,不罔不殆

世上有两种糊涂虫,一种学而不思,一种思而不学。

这两种人,“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

那么就是迂闰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

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教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

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

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

他们有思想,有天才,

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

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

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8、个性不是坏事,但没有修养,就会变成坏事

个性都不是坏事,但没有真正内涵的修养,

就都会变成坏事,每个人的个性长处不同,

或仁、或知、或信、或直、或勇、或刚,

但不管哪种个性,孔子告诉我们,

主要的自己要有内涵,有真正的修养,

学问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

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然后征服自己,把自己变过来。

但要注意并不是完全变过来,

否则就没有个性,没有“我”了,

每个人要有超然独立的“我”。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

一个人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

短处也是长处,长处与短处是一个东西,

用之不当就是短处,用之中和就是长处,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9、不如人意,就是人生

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

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

假使讲文学与哲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

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

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体验来的。

又有两句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

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

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 https://t.cn/Evk4evd

#日行一善[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涂却守神,以物为量。其声挥绰,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纪。吾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子欲虑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傥然立于四虚之道,倚于槁梧而吟:‘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虚,乃至委蛇。汝委蛇,故怠。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丛生,林乐而无形,布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越来越觉得有些理解还是跟年龄阅历挂钩的,想起来我当初上学的时候第初看《姑获鸟之夏》觉得扯淡,觉得关口让人烦恼。但是现在回味起这个故事,突然为当年自己的傲慢和
  • 一篇迟到的上海年度餐厅总结,想到什么写什么,排名不太分先后,都是个人口味,谨慎种草[并不简单] * 中餐类 1. 新荣记/荣叔黄鱼面:本台州人永远的快乐老家a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人生的起跑处,我们都差不多,没有背景,没有世故,有的只是无暇的梦想;我们要跑的路很长,过程很艰辛,于是我们学会了圆滑,学会了
  • #鹿依心飞,茸光相随[超话]# ~~0116~~ 白鹿94年青年演员演技好颜值高️♥️白鹿《世界欠我一个初恋》白鹿《招摇》白鹿《烈火军校》❤️白鹿《凤囚凰》
  • #耶耶团# 周 5️⃣ 晚8点【 台 代 现 货 】 [带着微博去旅行]点橱窗右下角“立即买”-进宝拉详情 ❣️详情看图1⃣️,不会跟 团 看图2⃣️ ❣️
  • 【常问问题汇总】重庆做双眼皮专家排名,双眼皮不开刀最新技术,海峡割双眼皮靠谱吗效果好吗,全国最权威的双眼皮专家,做双眼皮前三名医院,割双眼皮哪个三甲医院比较好,
  • 《天道》丁元英五台山论道原文全篇转发 天道:五台山论道: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真乃神作,此段论道更是需要仔细理解。 作者:豆豆 《悟》 悟道休言天命, 修
  • 这辈子,我们都要守三个情人到老!第一个情人,叫“健康”。这一生,健康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而用身体拼命去换取物质的人简直就是傻瓜。第二个情人,叫“平安”。不抱有
  • 早上醒过来看到张爸爸抱着黄毛毛,我就抛弃了自己图2的床和他们挤在一起啦! 今天黄毛毛超级忙的,洗澡、拍照、喝奶、打疫苗,都没停过。 然后,我有母乳啦!!!真是神
  • 【为大熊猫白云送行~ 】 圣地亚哥动物园大熊猫项目是中美开展的第一个大熊猫合作研究项目。1996年,来自中国的大熊猫“白云”和“石石”抵达圣地亚哥动物园。200
  • 我同事的女儿今年上初一,她和她的同学们基本上都加了一些qq粉丝群。她加的是华晨宇粉丝群,是华晨宇的热情小粉丝。前两天我同事告诉我说她女儿跟她要钱,而且数额不小,
  • 现在是 我还没睡着 很想你 晚安之后 你在睡觉 我在想你 予予小朋友 想跟你说 我遇到过的人里 只听过你会泪光闪闪的说爱我[太开心] 我在想我也终于遇到了一个
  • 美好生活研究会在众多香水中,这款真我就如同王者一般的存在,EDP浓香型,很多小姐姐的人生第一次香都给了它按照NEW LOOK美学理念,瓶身的每一个细节都由迪奥先
  • 我们宿舍楼有两个阿姨 一个好阿姨 一个坏阿姨 但是这学期来了发现那个好阿姨的工牌没了 在想她是不是离职了[失望]来了一个新的阿姨 今天天气很好 我出去晒了被褥
  • 《第一个举起平民反腐大旗李谷一》 (第一个举起平民反腐大旗李谷一) 平民第一个, 举起反腐大旗, 当属李谷一。 虽草民布衣, 凛然一身正气。 二千
  • ✩•‿• ★̆̈★̆̈★̆̈₄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的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ﻌﻌﻌﻌ♡‎‎ﻌﻌﻌﻌ♡‎ﻌﻌﻌﻌ♡‎ﻌ
  • 太阳,月亮,上升这些星座哪一个和自己的性格最像。 简单的说一下,如果把这分为三种性格的话,那太阳就是自我,月亮就是本我,上升就是一副面具。 上升星座是你的为
  • 百年人生路,岁月捻指间。从来,你我都是这世间的烟火过客,匆匆而行,又慢慢而落;我们在寂寞如歌的凡尘,来来往往,又兜兜转转。我们这一遭烟火过客,就在恍恍惚惚间,一
  • #科幻电影推荐#这才是正宗的范儿,科幻电影《寻龙诀》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总的来说,《寻龙诀》能给人以小小的惊喜,是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整部片子终于在笔记、妖塔
  • 你真的了解双眼皮吗?想当下一个迪丽热巴? 双眼皮的五大类型总有一个适合你,快来看看吧!#双眼皮[超话]##双眼皮修复[超话]##北京双眼皮[超话]##全切双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