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心学. 王德峰】

孟子:心,即生命情感的本真(人性本心)

苏格拉底:心,即人的理性(知善知恶的理性)去审视生活。“美德即知识.”

荀子:遵守道德的原则终于利己。(产生了道德表演,德之贼,伪善)。

禅宗:心学。

【时代背景】此前:精选儒家经典。魏晋:乱世之中,道家兴起(周易、道德经、庄子)玄学,乱世中全身避害。礼术规范,被看作人为造作,回归自由生命,返璞归真,道法自然。隋唐:文化生命的衰落,佛学启发,民族思想的缺口,给予弥补。佛学中国化。

佛学8大宗派,不同修行的方法。禅宗,中国化层度最高。让佛经说汉语,深入每个百姓的内心深处。(六祖惠能言说佛经)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汉语中多了很多新词:觉悟、真理、境界、缘分、思维、意识、渡、心心相印……新词,深入进入佛学思想。

尘劳(带着烦恼做事)概括为:贪 嗔 痴
法门(针对于 尘劳)概括为:戒 定 慧
修行:转 贪嗔痴——为 戒定慧

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修慧——培育智慧。

传心法,是禅宗的起源。一种传佛法的方式:传心法,心心相印(心印)

禅宗是“修心”的法门。( 其他修行方式:净念、神通、戒律……)

禅宗:修心,修智慧。(因罪业由心而生)

八大教义:“教外别传,不列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真理不在文字概念里,修行不是锻炼头脑提高认识,问题出在生命情感,心是生命情感的居所,心病是心出了问题——贪嗔痴。修行修的是有毛病的心。

心学在佛教(禅宗)中展开。

《金刚经》终身受用。主题思想:无相(住相:固化的认定,停留在区别差别偏见,分别相)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应当、应事。

心总向外驰求。将放在外面的心找回来。

回归本心。(得到即乐,失去即苦,并非真的快乐)

无妄念,不住相(偏见),与相离相(承认客观事物的区别,但不停留于区分)

心,转识成智。

(业识,如意即快乐,不如意即烦恼。如意之心,小我的愿望求如意。如何转化成智慧,求如如之心,任何事物都如其本来去理解真实的意义。转变如意为如如。)

心 起念,正念or妄念。

佛性,见性即看见本心。

透过众相(眼睛),常观金体(心领会),不为相所惑(心起)。

金体比作佛性,突破相的千差万别,心见心成佛,诸事诸物上本有的佛性。观者见者是本心,领会所有的事物本有的佛性。

孟子说的心,非在经验世界里,但因心的存在,才不活在动物界里。

不列文字(不要固化地认知文字,不形成偏见),传话目的是达到那不可说。

当人面临失去,当依赖的相不见了,人得靠本心活着。没有立足之地,方为立足之境(境界)。本心顿悟,见性成佛。

【如何读佛经?】

透过众相(眼睛),常观金体(心领会),不为相所惑(心起)。

金体比作佛性,突破相的千差万别,心见心成佛,诸事诸物上本有的佛性。观者见者是本心,领会所有的事物本有的佛性。

孟子说的心,非在经验世界里,但因心的存在,才不活在动物界里。

不列文字(不要固化地认知文字,不形成偏见),传话目的是达到那不可说。

当人面临失去,当依赖的相不见了,人得靠本心活着。没有立足之地,方为立足之境(境界)。本心顿悟,见性成佛。

心病。说话达到不可说,语言文字是攀登的阶梯。

不列文字还有一层意思,你别把文字本身当真理,文字只是手段。告诫提醒人们如何读佛经?佛教的真理不在文字概念(名相)里,因此不能用头脑的理解能力去读。而是用你的心去读。

“学佛”而非佛学,学佛就有真实的受用,就是我们生命情感的升华,我们心的改变。

怎么用心读?我们的生活经历,积累的生命感受,读佛经就是借助佛经的经文,回过来读自己的生命感受……

你如何读懂经文?在这段经文当中,你把你的某些生命感受放进去了,这才叫读懂了。这叫用心去读。即“法喜充满”。用生命感受来与之呼应(共情、共鸣),你会不会读得泪流满面?感动了。我们跟文学、艺术作品是这样的关系,我们跟佛经的关系也是如此。取决于能否将自己的生命感受放进去?

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的心和愿望是随着时间等不断变化,“时间心”不是本心,本心不朽。借助佛经的经文,反观审视我们的生命情感,佛经所展开的生命情感的境界。原本我们累积的生命情感是散漫的,不成境界。在阅读佛经的过程中,我们将生命情感放入经文中,然后再把它拎出来,上升为生命情感的境界。佛的境界就是“解脱”的境界。

禅宗是修心的法门,佛经的意义是帮助我们,将生命的感受提升为生命的境界。

例如:真正获得修行的法门。慧能虽然是文盲,但也可领会佛法。他发动了一场“佛学革命”,把禅宗修行的那种“参禅”的精神活动,从少数文人的圈子里解放出来。让它住入每一个老百姓的内心深处去。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只要人的“本心起来都能见到佛性,每一个人的人心都可以领会佛法妙理。慧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佛教的真理并不在文字概念里,在文字中讨真理,真理是悟不到的。)

禅宗大纲:
“教外别传,不列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每个人都有佛性,自见本性即看见自己本有的佛性,即心即佛,修心。(传心法,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先要对话,是为达到那不可说。)

《金刚经》:“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隔绝尘世,心与尘二元对立,隔绝)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的许多的欲求、期待,实现是如意,不实现是不如意。烦恼是不如意,人心自生烦恼。

人心,是无限心。人心超出现实,去筹划未来。如何安顿这“无限心”?成了问题。

心生烦恼,得心自己去解决。不要将心作为现实存在,心若不认识自己它则不存在。禅宗:“本心自悟。”(主体性)

本心一直存在,未悟则未发现,人此时并非主体。本心的存在,即本心的自我领悟,这就叫精神,而精神就是主体性。什么是精神的存在?黑格尔说:精神的存在和它的自我意识是同一件事。而中国的禅宗讲:本心自悟。境界是一样的。

心生烦恼,也用我们的心将烦恼去掉。这是同一个心。

烦恼就是不如意,这是我们的心向外驰求,有一个趋高避低,趋贵避贱,趋富避贫的追求。若我们回归呢?回归本心,本心是我们本有的,一旦回归,就叫“悟了”,它就存在了。

慧能:“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意思是:地位低下的人往往也会有过人的真实智慧,地位显赫的人也会有智慧被埋没的时候。如若轻视他人,则会导致无边际的重罪业障。}

下下人不容易“住相”,上上人“不住相”更难。

Jobs:“Stay foolish,stay hungry.”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说:“保持愚笨和饥饿。”摒弃精英主义的傲慢,才能持续进步,才能造福人群。

住相:被相给住了,被相给罩住了,自己反而不自由,个人受相左右。看重感官所知觉的一切。

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了的众生。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

众生平等,佛心无差别。

“何为功德?”
见性是功(见到自己的本性),平等是德(普遍敬重,不轻视,平等对待每个人)。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修行”为达于涅槃,解脱生死的苦恼。

每个人都有希望,人皆有佛性,众生平等。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佛学汉化:佛学汉语、思想深入大众人心。

学佛要向内心去求,本心起即见佛性。

做好事是布施,会得福报,但罪孽未消,要脱离生死轮回,需修功德。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不要有偏见,坏事需纠正,不要固化评价个人,论是不论人,事情有是非,人无是非。)

执戒,戒轻视他人。(警惕:精英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的傲慢与偏见)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不能离开生活,脱离生活就无法觉悟。)

即心即佛,心与佛无差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王德峰#

#仙道贵生# 【太上老君十四字养生诀释义】这幅联语刻在古楼观说经台老子祠大门的《道德经》碑石之侧。上联右上角标明‘太上老君作’。其中有七个字《康熙字典》中收有其余辞书都无从查考。但根据道士相传,上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下联读作‘正道行修益寿丹”,属道家关于养生修炼的联语。兹按照字的构造,结合道家修养丹法,试作探讨释义如下:


字义:此字是珍贵之意。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作此字。会意身内有宝,珍贵如玉。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为人生由于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天亡。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字义:是冶炼的器具。道家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即内丹。

道家《丹经·悟真篇》开头就写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身丹字反映了道家关于修养的基本方法。


字义:按张道忠注释:一、内、火。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炼去顽矿,要其靖正,丹砂烧炼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药,便得长生不老之术也。这个解释,与道家修炼丹法经义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按老君太极图意,阴极生阳,故曰’冬至一阳生’。四时运行,阴极生阳。水者万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阳冲动,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么?


字义:此字由‘木’、‘石’、‘士’组成。按道家阴阳五行的说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属,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道家《丹经》中说:‘木为火之元神,金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

道家把物质中的金、术,水,火、土,喻人的肺、肝、肾、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变化。只有土属中央,旺于四季。金、木、水、火皆依于土。所以说。土能生万物’。道家《丹经》又称土为‘土斧’、‘媒聘’、‘黄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来招摄人身内的水火,使之归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元神、元精)。只有经过这样的提炼,真炁(气)才能正常运转。


字义:这个字由‘心’、‘命’两字组成。它含有延长寿命的意思。道家认为只有性(心)命双修才能延年益寿。所以《丹经》中说:‘只知修性不知命,这是修行第一病’。

修性就是修养心神,宁心静虑,使万念俱空,心旷神怡。修命指的是修炼精气,慎房事、戒淫欲,求得精满气足。又因为人的心神和精气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心神不宁,精气必然耗损,损之又损,寿命定会短促。


字义:此字是由‘千’、‘万’两字组成。隐含依法修炼能够达到长寿无极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赋》有‘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之句。《宋书?乐志三》云:‘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庄子?在宥》载,广成子对轩辕黄帝讲养生之道时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千万’意喻长久,人如能依照老君养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养,就能身强体健,延长寿命。


字义:此字由‘自’、‘家’,‘水’三字组成。这个药就是内丹的元素。道家经典《玉皇心印经》中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自、家、水者,即人体内之精液,为三品上药之源泉,故道家《丹经?悟真篇》中又说:‘人人本有长生药,只是迷途枉自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药人不分贤愚,自家皆具有,只是常人因房事不慎,淫欲过度,以致‘药’源枯竭,多痍寿夭。因此,修炼家把清心寡欲、筑基、炼精,作为养生最根本的功夫。


字义:张道忠注:‘一,止、主、月,正者真也,一并止为正,主者注也,注月为青,青者东方之色也,五方之首,四正之初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者为仙之本也。’张道忠的这个解释,意义还比较隐晦。按此字的组成及含意,与上联的玉字相对仗。上联的玉字是明示人知身内有精、气、神三宝,固守勿失,下联的正字,它是指人外行纯一,止于正大光明,不染邪曲,以此作为修德之本。所以它有道与德、内与外的对仗意义。

‘青’,在五行为木,木为青色,在四季为春,在四方为东,属万物生气一方。又春为一岁之首,草木应春而生,枝叶青葱,隐含人循道养生,就能生机旺盛,如草木逢春。


字义:此字由‘人’、‘道’、‘寸’组成。‘人’指人体。‘道’指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寸’是小的长度单位,喻‘寸心’、‘方寸’,即个人的心。整个字含有道法自然之意,就是寸心不离常理,寸步不违天道。

上联的炉字喻阴阳交会之理,而傅字则是教人修炼时要顺乎人身阴阳之道,使人常处于无邪思、无妄为的清静状态。可是一般人都因世俗影响,心神躁动,胡思妄为,精神昏瞶不清,四肢忙于非为,气血循环不轨,阴阳失去调和,心神离开生理自然之道。故此字教人要清静心神,革除邪思妄为.循道而行,返朴归真。


字义:此字由‘人’、‘法’、‘心’组成。‘人’还是指人体。‘法’是师法的意思。‘心’指人的心性而言。道家《清静经》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欲章绕。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宁心澄虑,取法自然清静之意。修养家把此意称之为还‘本来面目’。又《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定观经》云:’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为一’。《大洞经》云:‘静之为性,心在其中矣,动之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道德经》第十九章云:‘见素抱少私寡欲’。以上讲的都是绝去私欲,养我常清之心。


字义:此字由‘至’、‘成’两字合成。‘至’是达到的意思,‘成’是成功的意思。整个字喻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和决心。以上各字已说明人身精、气、神的珍贵,阴阳交会的至理,心、肾,即水、火的妙用。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诚心修炼,就一定能够成功。故道教《玉皇心印经》说:‘回风混合,百日功灵’。其意就是收视返听,经百日即可见修炼之效。


字义:此字由‘水’、‘天’、‘井’、组成。张道忠注:‘益者添也,满也,是天井中有水也。长满不缺为湃也。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无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嚥之,可得虚其心,实其腹,便是长生之根本也’。此解释基本符合老君修炼之法。所谓‘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虚极静笃时,阴阳交会,心平气和,只觉口内上腭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润百骸。

寿

字义:此字由‘在’、‘八’、’内’三字组成。”人”指道家的所谓真身(修养家称内产婴儿)。‘内’是指人身内的精,气、神就凝聚成一种结晶物。放道教《丹经?参同契》说金丹长成以后的形态是。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因它类若鸡子,所以便叫丹,又因为它长成以后,和婴儿一样,所以又叫做。婴儿’。但这时的丹在人身内,还没有成熟,似妇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内’即倩字。如果人身内成就此丹,便可长寿在望。


字义:此字由‘九’、‘真’组成。‘九’喻炼功长久,‘真’是真实之意。此字古字汇中虽无从考据,但含义并不怪异,如泡制中药就有‘九蒸九晒’之说。这和修炼家所说修炼功成时,‘九转成丹’,大意相同。所以道教《丹经》中说‘三千功满’。所谓‘三千’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这里的‘九’,不能理解为绝对的九次或九年,确切地说,‘九’就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修炼。比如炼金,次数愈多,纯度愈高。‘炼丹’也必须是久修久炼,真丹才能炼就。

人们知道,道家的养生修炼,是为了清心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血气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使生命延长到应有极度,避免夭寿的目的。道家把养生修炼叫做‘炼丹’。丹有内外之分。简言之,内丹就是自身的修炼,外丹就是经过提炼的药物,服之可以保健。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修炼。用科学的语言说,自身的修炼是延年益寿的内因,是根据;服用保健药物是延年益寿的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道家把自身的修炼放在养生的第一位。

这幅联语概括了道家养生进行自身修炼的基本内容。上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意思就是,‘延年药’这个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须外求,自身就有原料,就有最好韵冶炼炉,可以烧炼出来。意义既深刻又易懂,一语道破了道家修炼的奥秘。下联:‘正道行修益寿丹’。‘益寿丹’与上联的‘延年药’意思基本相同。‘道’是方法,也可作‘规律’解。 ‘正’是区别词,与。邪’对立。‘正道’就是正常的方法或固有的规律。“行修’含有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这一联的意义,就是按正常的方法下苦功夫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来。这里还须指出,上联的‘烧炼’、下联的‘行修’是这幅联语的关键所在,必须理解其重要意义。养生的道理纵有千条万条,但炼功深浅程度全在自己,因之取得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文章:任法融
来源:北京白云观

#道教知识# :认清欲望,看清危害!

人们被过度的欲望所控制,导致看似为了自己,实则害了自己,所以人们需要正确地对待欲望。要正确地对待欲望,就需要有正确对待欲望的方法。

对此,道家有多个方法进行调控,现总结为四个方面:不显露引起贪欲的东西、不追求属于贪欲的东西、看清楚贪欲带来的危害、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简言之,就是“不可见欲、不可过欲、看清危害、追求更高”。

不可见欲,使心不乱

假如一个人在人流、车流拥挤的时段,向马路上空抛撒钱财,势必引起人群的骚动哄抢和交通秩序的混乱无序,这就是一种人为造成的“见欲”,所以,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是其中的第一个方法。

《道德经》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周易·系辞上》:“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编撰《易经》的人,很了解盗贼吧?易经说“背负着重物而乘坐华丽的车辆,必然招致强盗前来。”这就是说盗寇实际是自己招引来的啊!

对于欲望,道家追求的是顺应自然。道家追求“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崇尚“无为”,道家思想和传统的自律有相通的地方,但道家不强调克己,讲究“顺”,道家思想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应当顺应自然,顺应法理。所以说,对于人类的欲望,道家重在“疏通”。

道门的修行首先要做到知欲而行,欲望是在某个时间段内产生的思维活动,并不是恒定不变,一如:天地人生杀,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生杀的运行在变化,今天有了自行车出行,看着摩托车好,有了摩托又觉得汽车好,开上了汽车,到了堵车又羡慕起,随意穿行的自行车,欲望变化据天时地利人用,变化滋生,选需而动,择利而行。

不可过欲,不辱不殆

人对欲望的把握也需要遵照适度原则,懂得珍惜已有的,就不会贪求未有的。知道满足和适可而止,就不会在贪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就不会遭受因为贪欲而引发的困辱与危险,能够获得一种长久的平安。

针对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掠夺与兼并,老子提出,诸侯若循道,则必专心守好已得的封地,不求未得到的东西。如果硬要掠夺别国的土地,则自己所有的封地就会亡失;如果老是循着人家之所有去想问题,就会产生贪欲。

扩展开来,这启示人们不要一味贪求他人之物,重要的是把握自己所有的,学会珍惜。

道教的欲望概念是独立任何一个领域地存在,对道的理解没有一定的智慧是很难产生其思维形式的,所以在这里贫道说出以上个人对待欲望的理解,也希望看了这些文字的善信,能对欲望的解释有个最直观的概念。

《文子》:“道者守其所已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未得,即所有者亡,循其所已有,即所欲者至。”

《道德经》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认识贪欲,看清危害

只有认识了贪欲,看清楚了贪欲的种种危害,才能够真正去除贪欲,避免贪欲。在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贪欲中,人们的五感遭受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容易迷失其中,扰乱内在的心智。懂得“少则得,多则惑”的道理,人们才能将心神安宁下来,有所收获。

颜色少的时候,我们容易分辨;颜色多了以后,就眼花缭乱了。各种声音同时出现,根本就听不清楚;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食而不知其味。出去打猎,强的杀,弱的也杀;大鱼也捕,小鱼也捕。最后自己神不守舍,心神不宁。稀有的财货,让人行为不轨。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攻略,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教崇尚自然,自然中必有欲望,《太上老君说清静经》:欲岂能生,欲既不生,既是真静,对人心中的欲望说明了,从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哇哇大哭是为了能吃饱、呼吸空气生存的欲望,难道也是有罪的么,要抛弃的么?随着长大对生存的欲望也在改变,这就要我们控制欲望使其合理化,明白了自我欲望的合理度,便是真正的清静。

见素抱朴,追求更高

贪欲之门并不能通往幸福,“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需要从欲望的反面入手,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来获取幸福。

现在流行的所谓“极简生活”,就是一种“见素抱朴”的生活。去除一切不必要的负赘,去除对资源的乱采滥伐和对环境的破坏,只追求一种必要而简洁的生活方式。

尊“道”的生活看似简朴无华,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人们“见素抱朴”,现其本真,守其纯朴,可以不为外物所牵。在简单朴素的生活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在老子看来,消除了贪欲,返璞归真,就是打开了一生幸福的大门。愿望简单自然,时时感受到满足,这才是真正而长久的幸福。“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自生自长中即使出现了个人贪欲,我就用道的质朴纯正去引导控制,教人敬畏质朴纯正的道,就不会在产生各种贪欲。没有了贪欲就回心归柔静,天下就自然归于太平安定。 https://t.cn/R2Wx0B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疑问]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医生有什么区别? [疑问]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医生有什么区别?
  • ”我说“今晚不想煮”他说吃这个没营养,然后说“早说,刚那边还有粉”(他们保安餐吧应该是,刚有个保安放餐时间去吃饭)超市里想看看有什么肉买,站在冷柜前思考了一会儿
  • 就像市场上有专业打假的,只要公司有问题,这批人就可以做空有问题的公司,就如同美国的浑水做空瑞幸咖啡。就像市场上有专业打假的,只要公司有问题,这批人就可以做空有问
  • 我只知道今天中午吃了一碗猪肉渣菜肉面……期间还有小梦涛点的猪肝燕妮点的大肠小璐的爆炒猪肝……还吃了卤鸭那个鸭胗好废我的腮帮子吃了曲奇饼干凤起菜场的蛋卷还有乐事…
  • 从容,圆润地面对生活,品味生活中的小细节,你的人生,自然美好充盈。大方柔润的半径,呈现圆滑的视觉效果,酝酿出随心随性的优雅之感,独特又经典。
  • 因此,很多患有甲亢的育龄期女性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我还能怀孕吗?如果怀孕怎样把危害降到最低?最近常常在思考,养孩子究竟是哪一步错了,从怀孕控制饮食开始,到她生
  • ”仙人王方平发现有一个叫蔡经的人,虽然不是好道者,也不知保养精气,修身养性上也还不如很多普通人,但就是有得道成仙的命,便自己找上门传授仙法。”葛洪认为世人在出生
  • ” 突然,gie gie摇起了花手,对我说“别爱我,没结果。 我看着giegie说: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明日不要你高攀不起,gie gie拜倒在姐的石榴裙下
  • “神鹏罡风!”许多人都吃了一惊,一道金色的漩涡出现,极速向前而去,将一切都给绞碎了。道:“可以与金漩波纹功结合起来,化在我的昆鹏宝术中,融合!”他移形换位,张口
  • 很多jm分析了三个吻的层次,但我最喜欢第一个,因为我觉得那是k对p“你喜欢我?一年之中我最喜欢五月,每当这个时候总觉得有许多的美好的事情会发生,总是要充满期待,
  • 本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宣布,英国将在2022年底前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和石油,并尽快结束天然气进口。本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宣布,英国将在2022年底
  • 图一走在最后的三位大白明显是女性啊,图二的劳动妇女就更多了,扛着锄头跟着红旗的第一第二个就是嘛。共青团的那个微博,四张以军队为主题的配图里确实没有女性,这两张平
  • #道教#修行者在『筑基、炼药、过关、养胎』此时以达到『婴胎』显像阶段,这也是修炼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需要在丹药的供养下温养,因为『婴儿出胎还没有养成,这时很容易
  • 玄學低B班(上學期) 之 打手指印.... 上次人數不足,只好寫半個學期的..... 『望兒成龍鳳,玄機五指中』 古式指紋分作 “君、臣、民、奴、藝”。換轉
  • 愿你即使奔波曲折,也不忘初心。愿你即使奔波曲折,也不忘初心。
  • 22句温暖文案1.“枪响了”“你看到是谁开的枪吗”“我看不清,他站在道德制高点,他在阳光下”丹麦电影——《狩猎》2.“我们失去的东西也会难过地想要找回我们吗”—
  • 他说绝对不行,当你吃到好吃的,没有办法和另一半分享,真是是一件太扫兴的事了。我觉得说金牛座木讷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会主动吧,其实你给他们一个台阶,并且让他们觉得
  • 和朋友瞎聊发现好多明星都在喝红参,听说是可以赶走虚弱熬夜脸,在网上做了做功课,发现了内问绿勺子这个好物,比单独喝红参效果更绝!#定格美一面,美力不一young#
  • 天灾与人祸 “黄金的体积每年都要磨去1400分之1,这就是所谓的损耗。因为全世界流通的十四亿金子每年都要损耗一百万。这一百万黄金光做灰尘,飞扬飘荡,变成轻
  • 嚯,今天刚玩,这游戏还挺上头,这不比现实无趣男人们强[馋嘴]最近给我推了很多这个游戏的帖子,我本来是冲着一个我感觉最帅的男的去玩的,可我游戏中见一个爱一个(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