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老法师:【经文】顶礼之间。忽见阿弥陀佛。容颜广大。色相端严。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  他顶礼拜下去,头抬起来时,阿弥陀佛就现在他面前,现的是广大身,在虚空中。色相端正庄严,佛身是金色的,所以形容『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感应多快!为什麽有这样感应?我们一定要明了道理。佛在大经上常常告诉我们,「万法唯心」,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还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清净就现清净法界,自性不净就现浊恶法界。所以,应当牢牢记住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原理。心想佛的时候,心已经成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阿难跟与会大众,这个时候他们一念相应,念念相应,这个境界就现前。我们今天虽然念,念得不相应。为什麽不相应?我们念念中有是非人我,念念中有贪瞋痴慢,念念中还有分别执著,怎麽能相应!不相应所现的境界,还是浊恶的境界。  在五浊恶世中,我们认为浊恶不好,谁负责任?自己要负责任。我们一生的际遇不好,也要自己负责任,决定不能怨天尤人。除自性之外,虚空世界,国土众生俱不可得。怨天尤人只是增长并加重自己罪业而已,除此之外,什麽也得不到。这就是经上常讲的「可怜愍者」。佛眼观看,那些人非常可怜,不觉悟,不知道回头。回头就是真正忏悔。罪从心起,还从心忏,这样礼佛、拜佛就有感应。  【经文】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无碍无断。  前面说阿弥陀佛的身相高出一切诸世界上,阿难同时看到十方世界诸佛如来。他这一念,本来只想见阿弥陀佛,但是极乐世界现出来,十方一切诸佛世界也都现前。现前才有比较,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在一切诸佛刹土里,第一庄严。阿弥陀佛身相跟十方一切诸佛比较,也是第一庄严。不仅如此,十方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阿难也见到、听到,证明本经与小本《阿弥陀经》里讲的,十方佛赞叹阿弥陀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因此,我们念佛人蒙一切诸佛如来护念,得一切诸佛如来加持。无论是什麽人,乃至於恶道众生能发心称念阿弥陀佛,都得诸佛平等的加持。虽得佛加持,实在是因为自己业障抗拒佛力,佛加持时,自己感受不到,没得到受用。不是佛不加持,是自己罪业障碍佛加持的力量。罪障消除,加持的力量,自己就会感受到。  业障消除一分,就有一分感受;消除十分,就有十分的感受。不必问别人,自己亲身能感受到。佛的光明、佛的愿力、佛的威神在加持你,在帮助你。所以,人最要紧的是真正有一个意念,要消自己的罪业。一般人虽然说要消业障,但不是真心,嘴皮上说说而已,罪业天天继续不断在造,没有真正做消除的工作。真正觉悟的人,念念希求消除罪障。真消除业障,佛力则加持你,使你的业障消除得快,消除得多,增加你的能力。佛力加持,能帮助你开智慧,帮助你得到许多善巧方便。佛法的利益,佛法的好处,得到的人才知道,得不到的人不晓得。得不到的人,是他的业障抗拒,佛也没有办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业力太大,佛讲众生的业力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所以,业障一定要消除,才是真正觉悟,真正聪明的人。诸佛『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跟本师赞叹阿弥陀佛,无二无别。世尊在这一会里跟我们讲《无量寿经》,就是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这就说明,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讲《无量寿经》,十方诸佛都在他们自己的道场讲《无量寿经》。『无碍』是诸佛都讲,彼此没有障碍。『无断』是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就奇怪,这些皆是事实。释迦牟尼佛及一切诸佛如来讲《无量寿经》,从无中断。佛有没有讲别的经?佛同时讲一切经。讲一切经有没有中断?也没有中断。这就奇妙,不可思议。从前的人对此境界很难理解,现代我们收听无线电广播,从这个比喻上体会。全世界有多少频道,二十四小时打开,它有没有中断过?每一个频道都没有中断。佛不思议的神力,能同时宣讲无量无边法门,如无线电每一频道一样,永无中断。  智者大师是隋末唐初的人,他读《法华经》,读到《药王品》时入定,在定中出现世尊在灵鹫山讲《法华经》,他还在那里听了一会。出定之后告诉大家,世尊在灵鹫山讲《法华经》,到现在还没散场。佛灭度已经一千多年,这就是「无碍无断」的证明。一切诸佛所讲无量无边经典皆不相妨碍,就好像无线电广播频道皆在空中,彼此不相妨碍,从无间断一样。你想听什麽经,没有听不到的,都是诸佛亲口说的。阿难此时,悟入这个境界。这样的境界通常在世间来讲,要得到理一心不乱。我们念佛人,念到理一心不乱,现前就有此能力,可以在定中享受见一切诸佛菩萨,听他们讲经说法。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华严经》最后一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会上,普贤菩萨教我们用普贤行愿,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心地清净到极处,真诚到极处,平等到极处,慈悲到极处。这样的心,修一切行都是「普贤行」,所以他入此境界。这是清凉大师讲的「四无碍法界」。这一段经文叙说阿难才礼拜就得感应,就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也见到十方诸佛与他们的刹土。【经文】阿难白言。彼佛净刹。得未曾有。我亦愿乐生於彼土。  我们若问阿难现在在那里?他在极乐世界。他是在无量寿会上见到极乐世界,发心发愿求生净土,所以阿难尊者现在在西方极乐世界。阿难跟我们的缘分非常深!如果不是他把经典集结传到后世,我们那里晓得有这些事。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的时候,当然,观音、势至一定来。阿难来不来?一定来,阿难也会随西方三圣一同来接引我们,这也使我们信心增长。阿难在此现身说法,一切诸佛刹土他都看到,他说『彼佛净刹,得未曾有』。弥陀净土跟其他诸佛刹土比较,西方世界殊胜,他愿生极乐世界。  【经文】世尊告言。  阿难发愿纯正,佛看到欢喜;不但佛欢喜,一切诸佛都欢喜。因为他的选择纯正,一点都没有错。世尊告诉他:  【经文】其中生者。已曾亲近无量诸佛。植众德本。  因为阿难发愿往生,希望见佛「供养奉事,种诸善根」;世尊就告诉他,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这里没有说那一土、那一品,就是圆满包括,从实报土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皆包括在里面),都已经亲近阿弥陀佛,每天接受极乐世界的教导。《无量寿经》就是极乐世界的概论。诸大菩萨,如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些老学长、同参道友,在此经虽没详说,但《观无量寿佛经》讲得详细。三经合起来看,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大致都能理解。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我们看看这些状况,也会点头,自己求生是有可能。  我们今天难在那里?善友很少,恶友很多。恶友天天教你增长贪瞋痴,这样的人太多;教你念佛求生净土的人太少。这是人事环境不好,社会物质环境也不好。物质环境天天在诱惑你,几个人能不受诱惑,在此花花世界不动心、不迷,太难了。西方极乐世界则不论人事、物质环境都好,它是平等世界,在那里真正「植众德本」。此「德本」是指无上菩提。没有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之前,我们讲植众德本,就是「执持名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到西方极乐世界,德本就是指「无上菩提」。  【经文】汝欲生彼。应当一心归依瞻仰。  世尊在此教阿难发愿求生净土的方法,也就是教导我们大众。「欲生」是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发菩提心」。动一个真正的意念,希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蕅益大师在《要解》里说,「此一念就是无上菩提心」。『应当一心归依瞻仰』,就是一向专念。「归」是回头。我们从这个世界一切境缘中回头。回头就是放下。从前这个心都往外跑,往外攀缘五欲六尘,攀缘名闻利养。佛教我们回头,回归,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再也不贪恋,回转心意。「依」是专依阿弥陀佛,依靠一句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瞻仰」即是「仰慕」。没有别的愿望,希望见佛,只是希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除这一念心之外,什麽都没有。

敦煌游记——110

道觉读没读佛学院不知道。LJ老师父继续说:但道觉说已经出家20年了……
Dm是有糖尿病的,眼睛都快瞎的看不清东西了……
zhf17岁就到寺院里来剃度了的。
zhf个小的也就1.50米吧,还肥肥的;头脸可像电视上那个明星曾志伟,不同的是比曾志伟多了络腮胡和哪儿还有个痦子。反正是相貌不太好的那种。
个子矮找不上媳妇儿就出家了,呵呵!
LJ老师父失笑了说:这是我猜的。

我也不由哧声笑了说:对的,我也这么猜的。
反正是在红尘中各方面各种坎坷不顺“凄惨悲惨”的或是各种理由混不上饭吃的,大都很聪明精明地跑佛门寺院里来混饭吃了。
但是这当中除了那些心怀鬼胎心木不正就想着佛门小日子好混饭好吃钱好赚进来的,那些看破人生苦短无常真想求道修行了脱生死进来的还真都是特别智慧呢!!!只是真正有大智慧的在这个时代还真是不多嘞!

LJ老师父说:是。不过,zhf法很能的,会的东西很多。上过三年佛学院,别人不会打的法器他都会,还有电脑呀什么的也都会。
就是后来不知道和zh智法师闹什么别扭起了烦恼了?这些天就窝到个屋里不出来了,啥也不管不干也不上殿他就不出来!
后来道证住持一看,大光明殿没人看,你去看殿去吧!才把他弄出来。和一个居士换班。

我一听就笑了说:我说他怎么那么大烦恼呢,原来这样啊!
前天中午道觉法师让我去找他寻本寺志。他挂着脸颇为不高兴地说:你自己去电上查什么都有!那样子横横的楞楞的烦烦的真丑哦!我说电脑上找不好,肯定不如寺志准确的。他低眉沓眼没说话。稍停一会儿就出来那个卖东西小屋,在小屋门口站了一会儿,就不言不语出大殿门去了。我当时还以为他是给我找资料去了呢,所以就在大殿里等啊等啊……结果等老半天也没见他回来。再一看手机11.30早过了到50了,就想该过斋了还是先去吃饭吧!结果等到斋堂一看,人家zhf法师已经是吃饱了正要出斋堂呢!哈哈,您看——这小和尚这素质也真够可以的哈!也不知道他哪那么多烦恼?

LJ老法师也笑了,说:业障重心里苦呗!
这寺院一共14个僧人,除了他们几个,其它都半路出家的么!这些不结婚出家的还好呢,那些半路出家的麻烦更多牵挂也更多!
那个Zhx法师50多岁了离婚了。他上门招婿嘛,合不来过不到一起就出家了。
那个zhzh法师、zhc法师都有老婆孩子。
还有这里的尼僧DM法师、LR法师、DL法师……离了么,就都出家了。都知道苦喽!!!
我也半道上出家的。我们那时候都没听说过出家,都没闻到过佛法。
我53岁才出的家。从小13岁那会儿就干活儿,耕地扶耧什么农活都干。
后来老头死了、一个女儿死了;再后来一个儿子死了、一个媳妇儿死了、一个孙子死了、还有母亲……一共死了6个人!!!6个都死了!!!看透无常想明白了——我生了3个儿子1个女儿……唉,知道苦了哪!!!所以后来一闻到佛法就赶紧皈依出家了!!!
出家后来我到(山西?陕西?)受戒的时候,那里见到的母亲带着女儿一起出家一起受戒的老多了!!!
这世上女人就是苦嘛!!!!!!!

老师父真是智慧!我挑指赞叹。复又满心疑惑:母亲能带女儿出家么?
如此就问:母亲可以带孩子出家呢???您老人家在哪里受的戒?您那方言,刚没听清。

LJ老师父说:我是在西安——陕西西安受的戒。
那个——带孩子出家多得很!!!……哎呀,那个母亲也出家、女儿也出家,就是母亲带着很小的女儿出家,从小带着出家在庙里长大到十七十八,就母亲也受戒女儿也受戒——就一起受戒去了嘛!明白了没???

噢——明白了!
哎呀!真是太好了呢!这个时代变了!
现在的女人们不像以前就知道傻傻吃苦活受罪了!
有很多聪明有智慧的能开窍儿知道自己奋力往外跳了呢!!!
呵呵哈哈,真是赞叹赞叹超级赞哦叹哦!!!
我说。心里还想,
唉,就是不知道那些个恋恋红尘难舍男人孩子的小T、小Y、小X、小S们能不能也都带孩子跳出来出家修行成道呢???……
轮回太苦了啊!!!
可惜这世上的女子们、女人们还是大都愚痴蠢蠢不干悟,这能奋力挣扎“拼搏”往外跳出来修行成道的,真是简直简直凤毛麟角稀有罕有的太少太少太少了呢!!!
雷音寺半路出家的尼僧师父们,真是赞叹你们大智慧哦!!!

4.11号。
早课,还是只有ZHX法师、DM法师、LR法师、DL法师,带几个女居士,十来个人一起上。
值得赞叹的是,从跟着上早睌课以来,每天不管一个法师或几个法师带着一个居士或几个居士,不管人多人少,上课时都特别郑重庄严,看得出来很是真心至诚!

只是道证法师依然没有出现。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事忙???多少应酬???
倒是道觉法师这两天可能一直在工地监工。
因为我这两天下了早殿都要回来眯一会儿再写东西,然后到中午去吃饭时就过了点的。
昨天中午12点,今天11.50分,去到斋堂那里吃着饭。正看见道觉法师和工人们才进门来坐下吃饭,脸上出汗绘呀划的,浑身都湿泥沾土脏乎乎的,都是一副很疲惫的样子。
回寮房的时候。在大光明殿那边见到女居士h菩萨。
我合什向他致意:大菩萨辛苦了!快干完没那个殿?
h居士笑着说:不辛苦!报佛菩萨恩众生恩,应该的!就快干完呀,已经在往房顶挂瓦了。
我连连赞叹说:阿弥陀佛!!!赞叹赞叹!!!随喜随喜喽!!!
hfr居士离婚后来寺院做义工几年了,看得出来修得很不错。说是想出家,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没剃度?

佛典故事:恩爱别离,何有乐哉?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城里有一位长者,刚刚丧失爱子以致日夜思念,万般不舍;不久便精神恍惚,茫然地到处游走,逢人便问:「可曾见到我儿?」
就这么一路边走边问,逐渐来到祇洹精舍,站在世尊面前,问道:「瞿昙沙门!可曾见到我儿?」
世尊问长者:「什么缘故使你满面愁容、精神恍惚呢?」
长者回答:「怎么能不悲伤忧愁呢?就这么一个独子,我对他疼爱有加,从不曾离开我身边。如今无常忽至,因为哀愍、思念我儿,几乎令我心发狂。沙门!您有见到我的爱子吗?」
世尊告诉他:「长者!生、老、病、死,是世间不变的真理。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孩子示现无常,当然就会因为思念而受苦。」
当时,长者因心中悲恼,无法听进佛所言说,转身便离去。
路上逢人,长者便问:「沙门瞿昙说:『与所爱的人别离,就能够快乐。』你认为沙门所说的有道理吗?」
路人回答:「与所爱的人分别,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呢?」
离舍卫城不远,有许多人聚在一处博弈嬉戏。这时,长者心想:「这些男子都很聪明,无事不知,我现在来问问他们。」
他走到那里问众人:「沙门瞿昙跟我说:『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都是快乐的。』你们认为呢?」
这些博弈嬉戏者回答:「与恩爱的人别离,怎么会快乐?如此快乐之说,绝对不是真的。」
长者心想:「如来所说从不虚妄,可是为什么说恩爱别离,就能快乐呢?应该不是这样。」
此时长者走进舍卫城,来到皇宫门外称说:「沙门瞿昙作如是教化:『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为快乐!』」
于是,这句话传遍舍卫城乃至中宫内。当时候波斯匿王正和摩利夫人在高楼上娱乐,国王问夫人:「『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快乐。』沙门瞿昙真的是这样说吗?」
夫人回答:「我从未曾听闻世尊如此之说法。」
国王告诉夫人:「如同师长教导弟子:『这样做是对的、不这样做才是对的。』弟子会回答:『如是,大师!』摩利!你也应当如此,听闻了瞿昙沙门所说的言论,应该回答:『的确是这样,无有虚妄!』现在你可以离开了,不须在本王面前出现!」
摩利夫人离开波斯匿王后,嘱咐竹膊婆罗门,你持我摩利名字,往诣祇洹精舍,顶礼后禀白世尊:「舍卫城内及皇宫中人有此言论:『沙门瞿昙说: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快乐。』请问世尊有此言教吗?若世尊有所言说,你要好好听受,回来后再告诉我。」
竹膊婆罗门立刻前往祇洹精舍,到世尊处,与众人共相问讯后,坐在一旁。
此时,婆罗门禀白世尊:「我代摩利夫人顶礼世尊,问讯如来法体安康,请问起居轻安、便利否?度化冥顽之众生,无劳心否?」
接着又说:「目前,舍卫城内普遍传言:『沙门瞿昙作如是教化: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快乐!』请问世尊确实有此言教吗?」
世尊告诉竹膊婆罗门:「在舍卫城内,有一长者丧失一子,因过度思念爱子而狂惑失心,东奔西走,见人便问:『有谁见到我的孩子?』所以,婆罗门!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都是毫无欢乐可言。
昔日,此舍卫城中,有一老母遭逢无常,亦是狂惑恍惚,不识东西;又有一老父遭逢无常;亦有兄弟姊妹皆遭逢无常。面对在世亲人示现无常,都因此而恍惚发狂,不识东西。」
「婆罗门!昔日,此舍卫城中有一男子,迎娶一位容貌端正无双的新妇。但婚配不久,生活陷入贫穷。新妇双亲见男子家逢困境,打算将女儿强行带回,改嫁他人。
男子得知此消息后,便衣里藏刀,径至妇人家,问道:『我妻现在何处?』其母答言:『她在墙外纺纱织布。』男子走到妻子身旁,问妻子:『你双亲想将你改嫁他人吗?』
妻子回答:『确实是如此,但是我不乐于听到此话。』于是,男子拔出利剑刺杀妇人后,再取剑刺己腹,说道:『我俩同归于尽!』
婆罗门!从这事实可知,恩爱别离、怨憎会苦,皆是忧愁,苦不堪言。」
竹膊婆罗门禀白:「如是,世尊!此诸忧恼,实是痛苦,毫无快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曾经育有一子,亦是舍我而逝。我昼夜追忆爱子,不离心怀。由于日夜思子,心意狂惑而东奔西走,逢人便问:『有谁看见我儿?』沙门瞿昙!诚如您今日所说,苦实无乐!我因国事繁多,就此辞别。」
佛说:「现在正是时候。」
竹膊婆罗门即从坐起,绕佛三匝后离去,回到摩利夫人处所,将世尊所有言说一一禀白夫人。
不久,摩利夫人觐见波斯匿王,说道:「大王!我想问一些问题,请您回答可以吗?大王!您想念琉璃王子吗?」
王答:「非常想念!爱愍之心,念念不离。」
又问:「如果王子遭逢迁变,大王!您会忧愁吗?」
「当然会!」
夫人言:「大王您应当要知道,与恩爱的人别离,都会心生忧愁的。还有大王!您爱伊罗王子吗?」
王答:「我甚爱之。」
再问:「大王!若伊罗王子遭逢迁变,您会忧伤吗?」
「我极愁忧!」
夫人说:「由此即知,恩爱别离,无有欢乐。大王!您爱萨罗陀夫人吗?」
王答:「我什爱彼。」
夫人说:「若萨罗陀夫人遭逢不幸,大王您会为此悲忧吗?」
「我会愁忧!」
夫人说:「大王当知,恩爱别离,此皆是苦。」
夫人问:「大王!您爱念我吗?」
王言:「你是本王所爱。」
夫人言:「若我遭逢不幸,大王您会愁忧吗?」
王言:「若夫人身有变易,我会心生愁忧!」
「大王!由此便知,恩爱别离、怨憎合会,实无欢乐!」
夫人又问:「大王!您将迦尸、拘萨罗人民放在心上吗?」
王言:「我很爱迦尸、拘萨罗人民。」
「若迦尸、拘萨罗人民遭逢无常变易,大王您为民愁忧吗?」
王言:「若迦尸、拘萨罗人民有所变易,我命尚且不存,更何况心生愁忧呢?因为我是依靠迦尸、拘萨罗国人民之力,才得以生存。我若知道性命尚且不保,怎么能不生愁忧呢?」
夫人言:「由此可知,恩爱别离,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国王便面向世尊所在的方向,右膝着地,叉手合掌说道:「甚奇!甚妙!我已明白世尊所教化的真理。若是沙门瞿昙亲至宫中说法,夫人得与共相言论。」
国王再告诉夫人:「自今以后,我当更为相信你,所著服饰与我无异,受人敬重与我相当。」
世尊听说了摩利夫人与波斯匿王的论述,告诉诸比丘:「摩利夫人聪明绝顶,若是波斯匿王问我,我亦以相同义理开示国王,如同夫人所说,没有什么不同。」
世尊又告诉比丘们:「我在家弟子中,第一得证优婆斯(指受持五戒的女众居士,又译优婆夷),笃信牢固者,即是摩利夫人。」
当时,比丘们听闻世尊所说,个个法喜充满,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六.利养品第十三(三)》
省思:
经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故事中,佛陀、摩利夫人皆用譬喻阐释世间不变的真理——苦谛,使见闻者信受佛法。人生在世,皆会面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等八苦交煎的逼迫。
为此,佛陀宣扬「四圣谛——苦、集、灭、道」之真理,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具足正见,信受奉行之,不再起惑、造业、受苦,从因上勤修戒定慧,必能得自在解脱。 https://t.cn/R2d2wQY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金沙遗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都拼图】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是其中唯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打call][打c
  • 裤子采用了高支纯棉,拿在手上是很密实的感觉,不会松松垮垮,居家外穿皆可。即将启航 大面积复制️#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0粉直播带货##星耀国际短视频直播带货
  • 作为农民世家,老铁就说说咱们农村婚姻彩礼这个事,没订婚之前,双方花了什么钱,不管是男的送女的什么,买了什么东西,那都是不退的。大衣哥朱之文儿子再订婚#火灵儿[超
  • 不知为何,看着10万+的点赞和底下一派“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景象的评论我莫名感到悲哀,多少人是被带节奏的,多少人是没有正知正见的,我仿佛看见了集体无意识背后欲望
  • 今天大号挑战赛0个胜场…还冲击2100成功了…我释怀不了了[苦涩]刚开始挑战赛时候的宝,真的心疼死了…直接大号小号4连跪…后面连胜了…然后又连跪了…一天兜兜转转
  • 五菱征程给你答案值得一说的是,新车全系标配双侧滑门设计,这样的配置在同级别上可不常有,双侧滑门的设计不仅提高了上下车效率,还让装卸物品时多了不少“姿势“。不仅能
  • #中华好诗词[超话]##诗词##寻找生活中的光#巩宁城有满人下葬,时大雨,早有老军挖坑砌墓,午后下棺,老幼跪于泥中,晚散,夜有迪化屠夫海六赶牛,路坟坡,见林中荧
  • 从深圳到石家庄一路是雨学会了听歌学会了开别人的车人生的短暂脚步的匆匆珍惜不负岁月看到余秀华老师和她的爱人闹矛盾很难过爱情和性格是两码事需要极大的耐心去磨合一开始
  • ” 三毛:“好嘞,你列书单,我给你买。 四毛:“我想要……” 三毛:“好嘞,我给你买。
  • 我:好了不要想了,我们睡觉吧。作作:妈妈,但是我什么时候能找到好老婆啊,找20年也找不到,都被别人找走了。
  • 针对心胆气虚型的失眠,刘主任带来了一个可以治疗它的古方--安神定志丸,同时还带来了一个被视为院内方代茶饮,这个代茶饮里有什么呢? 除了心胆气虚之外,失眠还有一
  • [兔子]获取装修设计戳这里:162#装修预算# 【新房装修是3万还是5万,NO,百分之九十的装友想的太简单】装修无而非就是三大点,钱,时间,还有自己的认知度。[
  • 感谢 #小丸子观影团# 组织看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一部能让人带入的喜剧电影,来自生活的元素很多,所以你会觉得它很“真实”。小人物也有春
  •        为了把无形无色的愿心制作成我们能够认识到的南无阿弥陀佛这名号,并赐予我们,弥陀历经了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的修行才完成了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名号之中包含
  • ‼️再来一波反馈‼️ 1️⃣哺乳期宝妈边吃边减,且晚上只喝一袋,一天减重3.4斤 2️⃣小基数宝宝13天减重10斤再瘦9斤就到100了[强] 3️⃣特膳效果太牛
  • 晋代人整理的《逸周书》中有“卑辞而不听,□财而无枝”之语,有研究者认为,“枝”指的是周代使用的算筹雏形。早期的算筹可能是使用取材方便的竹棒、树枝随意为之,“算”
  • 乌云虽然是一名智力残缺者,但乡亲们没有一个人嫌弃她,用车把她平时穿的衣物、行囊,全部带到五分地派出所,为乌云送行,乌云大儿子提出,想看看妈妈曾经生活的地方,在众
  • 人生总是奇妙的,一旦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如果结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那么老天一定会给你一个更好的结果;任何事情,总有答案,我们当中的有些人平庸,有些人像段子一样光彩
  • 曾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是不错的诉苦对象,因为我会换位思考~然而当我有诉求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可以倾诉或扶助我的人…表面越坚强乐观的人内心越脆弱…然而当你把真实的想法
  • #燕教授[超话]#董‮长事‬说了十‮一年‬遇‮活的‬动,这‮动次‬做‮点有‬大想减F的‮不舍‬得下‮的手‬赶紧‮咨来‬询老‮客顾‬也‮这趁‬次抓紧补货新会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