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与马哲

《黑客帝国2》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桥段,男主为了拯救锡安找到了造物主,造物主告诉他Matrix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六个版本了。然后后面解释Matrix的发展史,我非常怀疑它说的就是近代哲学史的发展。

第一个版本天衣无缝,但是还是失败了,这个说的应该是近代哲学的唯理论,这种理论里面,真实存在的是一个完美的复合逻辑的世界,人们只要服从于这种由上帝创造的完美世界的必然规律,就可以获得自由,可以参考斯宾诺莎。

第二个版本开始更精确的反应人复杂多变的人性,这个姑且算是说近代哲学的经验论吧,虽然有点牵强。

这两种努力都失败了,然后有一个研究人类心智的程序,找到了失败的答案,因为Matrix只需要一种低等智能,或者不追求完美的智能。她偶然发现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给人选择。这个我猜大概率是指康德,研究人类心智大概就是纯粹理性批判了吧,给人选择指的应该是实践理性批判,只需要低等智能应该指的是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人是有限理性的存在这两个论断。

最后说这个答案虽然有用,但是由此产生的对立的系统变数,如果不加以改正将威胁系统本身。这里面对立的系统变数应该说的就是康德的二律背反,也就是发现了矛盾的存在。

在《黑客帝国3》里面,原来这一套不管用了,因为这一版本的男主更加强,同时系统为了平衡男主的强,作为男主的反面的反派角色也变得非常强,以至于会有可能会把系统搞崩。最后男主和反派还有先知融合了,男主和反派消失了,只剩下先知。

我猜这一部里面,男主,反派,先知,就象征了辩证逻辑的正,反,合三个阶段,然后先知最后的觉醒象征了矛盾的客观存在发现。三部作品代表着人类哲学从实在论,认识论,发展到了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在辩证逻辑之前,哲学家一直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想要通过理论来解决必然和自由的矛盾。必然和自由的矛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我想要飞,但是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我飞不了。我想飞就是我的自由想象,飞不了就是自然法则的必然性约束。更一般的例子是人对理想世界的设想,但是受到现实必然性约束,无法实现出来。总之很多例子最终都可以抽象成自由和必然的矛盾。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解决这一矛盾,到了康德这里,他通过四组二律背反指出了因为人类理性(形式逻辑)有限,无法把握矛盾。

随后的哲学家,从费希特,谢林最后到黑格尔,终于通过发现了新的逻辑,即辩证逻辑,才很好的在理论上解释了人该如何认识矛盾。

但是这些关于辩证逻辑的理论都太抽象了,马克思为这种辩证逻辑赋予了现实意义,并运用辩证逻辑推理出了共产主义是人类解决自由和必然的矛盾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社会形态。

一 自由和必然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是指具有选择的可能性。必然指的就是符合机械因果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必然性。

自由和必然作为人的本原性矛盾来自于符号语言的产生。这里的语言不仅仅指文字,说话的语言,还包括工具等。

符号语言包括能指和所指,所指就是某一个符号对应的事物,比如一个香蕉,猴子,或者一种关系,X吃Y。能指就是这一套符号语言所能表达的所有的内容。能指的量天然的大于所指的量,其中的剩余就是人的选择空间。

比如,一个人在生活中看到了猴子吃香蕉,人吃香蕉这两种现象。然后创造了一种语言系统用X代表鸟,用Y代表香蕉,Z代表人,—>代表某物吃某物,他就可以用符号表示这两种现象X —> Y, Z —> Y。X, Y, Z, —> 之间的一切组合就是能指,猴子,香蕉,人,吃就是所指。那么除了他看到的两种现象,他还能想象 X—>Z,即猴子吃人,这个组合就是一种剩余。用图论来解释大概就是自然界的现象是非完全图,但是为了表示这个非完全图所创建的节点和线所构成的完全图远大于已经发现的非完全图,剩余的就是可以想象的东西。

那么当想象空间大于现实的时候,人不满足于只是想象,想把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比如哪天走到猴子面前,看看它能不能把自己吃了。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又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有些想象无法实现,比如人不能飞。一旦符号语言产生,人甚至不能不做选择,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由此构成了人的本原性矛盾,同时被自由和必然支配着,拉扯着。

二 共产主义为什么在辩证逻辑下是必然的?

辩证逻辑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导致质变。先说对立统一规律下的如何成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原始状态下的一个现实的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命存在,并且能动的发展自然所赋予他的潜能。这两种目的在开始是内在统一于人的。随着生存的需要,人必然的与他人发生关系,形成社会分工。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种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精细(贸易的比较优势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以至于大多数人由于屈从于分工和丧失了对生产力的支配权,而成为了抽象的人、丧失了个性的人,成为了单纯为了生存而劳动的个人了。最开始的两种目的就被分裂为了两种人,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和从事精神活动的人了。本来最开始人可以同时进行生产活动,也进行精神活动。分工导致了某些人专门去从事生产活动,某些人专门去从事精神活动的对立。这种分裂的根源就在于分工,私有制和分工是一体两面,一个是从活动上讲,一个是从活动产生的产品上讲。

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对立,必须要消除私有制,以达成重新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对立的产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也是积极的,且在逻辑上是必然的。消除私有制达到重新的统一也不是一种主观的想象,而是一种客观的必然。但只是逻辑上的必然,这种重新的统一是要有前提的,即前一阶段的对立的目的已经达成,也就是生产力极大发展的时候。否则强行重新统一,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对立的产生(比如改开?)。这种统一到对立再回到统一的过程,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重新统一的时候,较最开始得到了生产力的极大提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下如何成立
前一部分是从单个人的对立统一的角度去解释的,这个部分从人类全体的角度来解释。有几个术语需要澄清一下。
1. 人的类本质:人类整体的本质。
2. 异化:主体成为他者,且他者和主体相疏远的意思。

一种异化现象就是宗教,人对终极关怀的追求和理性的思考创造了宗教,这是一个主体成为他者实现出来的过程。但是随着宗教的发展,反过头来又压迫了人的思想。整个过程我理解为一次自我否定。这里主体可以理解成代表人类共识的一种思维主体。

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类本质在于能动的改造世界。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下,人的类本质异化出了私有制等一系列社会制度。然后这种社会制度,反回来又造成人在劳动中陷入被支配的状态,于是,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此为一次异化,或自我否定。在一定条件下对这种私有制的积极否定,就是对人的类本质的一种复归,历史表现形式就是共产主义。需要注意的是,私有制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同样也是一种积极自我否定。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和自己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分工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们无法避免被异化。”

三,经济学原理对计划经济的批判的反思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真的是动不动就要黑一下社会经济学,大体的意思就是说市场看不见的手,可不是计划经济能比得了的。

乍一听非常有道理啊,什么最大剩余,什么比较优势之类的,无法反驳啊。
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逻辑陷阱,在康德那里已经显现出来了,就是人认识世界的框架是真实存在的么?

比如在康德所设想的时空框架,在这种既定的框架里确实牛顿定律就是对的,类比于经济学原理,在现在的商品价格框架里面,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规律好像确实是对的。但是不代表这个框架本身是唯一的。这就像在数学里面1+1就是等于2,定义如此,只不过有些规律不是从定义中显而易见的,但是改变不了框架本身只是一个模型。现在没发现一个更好的模型,不代表永远发现不了更好的模型。

经济学原理中的某些理论反而会加强马克思的推理的根基,比如贸易的比较优势规律会极大的促进社会分工的加剧。

四 期待?

还是很期待的,但是必然性的逻辑是需要在历史中实现出来的,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前提的满足。

最近在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本来打算读完再提笔,但书没读几章已经被书中偏执而固执,愚蠢而自大的父亲的形象气得够呛。不论是拒绝让孩子读书也好,还是狂热地鼓吹千年虫也罢,都抵不上让全家置身险境险些丧命的两次交通事故来得让人血气上涌。默然不语,气忍声吞,直至重蹈覆辙,全家人的麻木更显得令人心疼。

如果说《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阿蒂克斯是如灯塔般闪耀着智慧与人性光辉的仁父形象,那恐怕本书中的父亲就是愚蠢和兽性的结合,怯懦而脆弱的灵魂,索居于固执的躯壳,摇摆着荒谬的步伐,踏向毁灭的秽土。

#夙愿推荐#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英文书名是Educated,意为受教育,故事梗概是女孩塔拉的成长,讲述了她在爱荷华州摩门教的荒蛮家庭成长,其实,不管生活有多惨,不管出生有多难,不管你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想,你也会改变。主角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活到老,学到老才是这一生最该奋斗的目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建立起自己的目标,而且也能勇敢地追求理想生活。
(图源 网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早上没晒衣服和没洗电饭煲的锅那是因为我也是还以为今天立夏,我妈租的店正好有磨米浆,正好我们福州十邑地区每到立夏都要磨米浆做锅边糊吃,不知那些看不惯我好的人现
  • [小红花]103 腾讯视频会员年卡[小红花]98 爱奇艺会员年卡[小红花]87 优酷视频会员年卡[小红花]123 京东plus年卡+爱奇艺vip会员年卡[小红花
  • )11,暴风眼也可以跑,给你送门口,不怕死的也可以来[doge]我经常翻车,不翻车就要欢呼的那种本来是想找老板,写着写着发现有老板找我才奇怪了[二哈]随缘随缘,
  • 常以四孟丁巳日,游於大泽中,衣黄赤衣,乘骢马,独行,歌唱自娱乐,马上有文书囊,如识者以此日泽中访之,道礼义书不死之术,行大郡好女之家,有遇者,必得仙术耳。斗、牛
  • 其中有一枚“绥统承祖,子孙慈仁,永葆二亲,福禄未央,万岁无疆”(上图)二十个字的朱文圆形吉语印,可谓词藻华美、吉祥无比了。因为古人拜天信神,做事多尚吉祥,故专门
  • ”王鑫成面带笑意的看着徐美娜,心中却冷哼道,原来也是一个如此功利的女孩,刘迪斯的眼光可不怎么样啊!拆新了家人们 这一瓶味道和包装一样 如假包换的热带风 刚挤出来
  • 但是我还是劝你别太冲动,有些“情感博主”特别坏,它鼓励女生“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我希望女人能够成熟些,成熟不是嘴上的口号,那的确是心胸上的广博与忍
  • #漫天星辰,为源守护##王源[超话]#我想化身云端悄生的风,生于天地,悠悠孑然一身。一滴雨走过四时,翻山越岭,落入最初的那片海,像归了家。
  • 一般比较多的是(热血勤奋少年邱非重塑辉煌[酷],或者怀才不遇少年乔一帆转型逆袭吊打前任[抓狂])叶修的温柔,不光体现在待人接物上,更多的是体现在面对生活,对世界
  • ——明•袁宏道《初度戏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
  • ”陇南市电子商务发展局副局长焦武民表示,农民亲自推销土特产,给了消费者“我的产品我负责”的信任感,而“产业+农户+合作社+网店+平台”的“融电商”新模式也在“双
  • 人当你在不动声色中,沉淀自己 ,把事情做到了极致,你也就成为最稀缺,最不可替代的那个人。你开始不再拘泥于眼前的鸡毛蒜皮,学会将眼光放向远处,懂得了活在自己的节奏
  • 我们做事向来讲究因势利导,也就是所谓起势和舆论引导,如果不想被讨论,不想听见声音,就不会把这些话题放出来,既然放出来,要的就是正面的回馈。说某些帮助他的人都是各
  • ”此时,居士听闻比丘的说明之后,大为感动,便说道:“人应当亲近善友,赞叹殊胜的大丈夫;因为殊胜的大丈夫,善能分别好坏,因此在世界中应当柔软和顺。”比丘对居士说道
  • #我的天才女友# 忘了在哪里看到过 优秀的创作者善于表达那些大众深觉难以启齿的东西 然后让观众一边被打动一边震惊于"啊这也是可以谈的呀" (可以的可以的 看看
  •   通辽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资185亿元实施19个项目,推动形成以龙马集团为核心、关联企业集聚的集群配套发展模式,尽快建成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高端风电装备制造
  • 池衙内和张好好分手后喜欢上赵盼儿,明知道追求无果仍旧愿意守护盼儿,但他也说,自己虽然长情,但东京小娘子这么多,保不住哪天就喜欢上别人了。 池衙内是所有人的
  • 我刚才讲过了,我们必须做到一点,我们说出去的话入别人的心,那你的声明就已经达到了。你说自己的话要入别人的耳,和和气气也是说,有的说,没有的就别吹,吹了以后就会
  • 未来会有红海亿万,为你光亮,为你璀璨。 ​GLC SUV 与你相伴 敢为英雄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它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一种发自内心,敢于直面生活的勇气更是一种
  • 昨晚做了人生第一个这么可怕的噩梦,因为临睡前下雨了,感觉有点冷所以我就把空调关了睡的,半夜三点多我吓醒了,刚醒过来时还听见了猫叫声,身上全是汗,于是我赶紧把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