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为什么叫作玄关?为什么叫作玄牝之门?
因它是个“关”、又是“门”,进关、入门要先认识、才能入关,进门。要“知而不守”,不要去想哪—个是关,哪一个是门,把思想放空,在„空”中又不是昏沉,就可以体会到那个境界。当你没进去之前,由外边看是“渺渺冥冥,恍恍惚惚”,“玄之又玄”,玄指深的意思。玄之又玄,是深处又深,它是模糊的,基本上是暗的,其境界非常静。练功进入那个境界是什么样子呢?觉得一下子全忘了,“外忘其身,内忘其心”,把思想活动也忘掉了,但是又不糊涂,又不是做梦,心里明白,思维停止了活动,进入忘境了,也就是进入玄关了。但这仅是“入”,还不是“开”。

1、上玄关开
上玄关开时,头脑中有一种轻微的爆炸感。性功玄关就是在大脑里边开的,意识里能感觉到“炸开”,大脑本身起了变化,它是有物质基础的,在爆炸的同时,有时在“开”以前突然头脑中“轰”的一下,立即失去知觉,随后出现轻微的爆炸感,能感觉到似有无数股电流由头上直奔前后身,笼罩整体一下窜到脚下,就在这一刹那间,只觉“攸”一下子,非常迅猛,同时有一种“空洞无涯”,身心内外一片光明,通身透彻的感觉,自觉本身没有了,呼吸停止了。这时同字宙融成一体,“天人合一”,时空观念也起了变化。很多人此时容易丢功,突然呼吸一停、一炸,因定力不够,自觉一惊,这一惊后念一动,便退出玄关境界。因此,进入玄关呼吸停止,不要害伯,进入玄关你不要管它,不能动念,稍微念头一动,它就消失,“念动牛惊”,你一动念它就跑了。在玄关里边没有法,你用任何功法,一用就错,动念就错,继续保持忘的境界,它就开。

玄关开了以后如何用?用的办法是两个字——凝,静。要保持凝静,神要凝,心要稳定,要静,不要松散,它就起作用(“意识力”明显增强)。如果神不能凝,则玄关虽开也不起什么作用。经典上记载和老师传授说,开上玄关得明心见性,心要炼得一尘不染,心地明净了以后才能开。我的一位学生也练开了,他玄关开了后功力增长数倍,功能也大大提高。

2、下玄关开

旧说开下玄关(命功玄关),必须通过炼精化气,丹田气满了,一发动(“气发则成窍,机息则渺茫”),突然变化,下玄关开了。可我两次开下玄关,都是在身体衰弱到临近死亡边缘的时候,既没有精也没有气,在奄奄一息的情况下,一练玄关就开了。初步总结出一个道理,上下玄关开与不开,它根本的一点,在于你“能不能放开(松开),能不能放下”,关键就在这里。松开指你的肉身,放下指你的精神。

人的生命活动,与命门真火密切相关,命门火旺,生命活力旺盛,命门火一息,全身的生机整个全息了,修下玄关入手方法也即在此处,抓住这一点就行了。但也有从夹脊入手的,也有从脐内,脐下等入手的。入手虽在下,也要进入忘境,才能进入玄关境界,进入玄关后的要领与修性功玄关同。

下玄关一开,百窍皆开。百窍开有两种解释,练玄关以后,内玄关里产生气,通开督脉和任脉。任督一通十二正经全通,即现在说的大周天通;我讲的不是这样,而是在玄关开的当时,正如张紫阳讲的“阴跷一动,百脉皆动”,这个地方一开,全身20条经脉同时开,它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不是沿经循行。命功玄关开后,其内心感受如古人讲的“似施似翕,似漏似泄,似施似翕而未至于施翕,似漏似泄而未至于漏泄”,就是那么个景象。质言之,就是一种泄精的感觉而没有精液泄出来。

开了下玄关后在外在上看变样了,“满面春风,一团和气”,脸色内原来的青、黄变成红润,全身暖洋洋的,如初春太阳,自觉由心里往外美,完全是由生理的变化导致心理上的变化,情绪无需调整,自生和气、正如古人讲的“烦恼无由更上心”,烦不起来,恼不起来.就是高兴,出现一种“法喜禅悦,真安妙乐”的生理变化。

生理的变化已如前述,所患疾病立时全消,不是慢慢地好转,而是突变,一下于痊愈,一切症状全部消失。自觉体力、精力当即恢复。下玄关开后应注意的事情与修性功玄关同。即要心定神凝,否则气随神散,虽开玄关而不得玄关用。我曾访问过一些不练气功的男性,有人也曾有道似梦遗而未遗的体验,但并末感到有什么作用,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出现此景时应定心凝神,坚持“忘”字诀的缘故。

开上、下玄关的关键,都是首先要入“忘”,但为什么入忘后或上开或下开呢?这是和开玄关前的功法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体会是:我在多次(不只两次)开下玄关前都是练的守下丹田(气穴)的功法;而在两次开上玄关时则正在参《坛经》的“三无”理法。

这种上开的景象,在道家叫开玄关,在佛家则属于一种开悟现象。我虽两次开关但其效应皆未能长期保持。对开关(上关)的感受我曾和几位气功同道谈了,意在探讨,也曾向某dafa师请教,答:此属真实定境。但对为何得而复失,以反应如何护持,则未作明确答复。

天地有大美。从古至今,人们不断追寻美的真谛、美的生活。在传统文化中滋养生长的中国美学,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古今生活的细微之处,品味中国之美的传承与丰富。

走向文明中国的“生活美学”,亟须返本而开新,就要复兴生活美学的“中国文明”!

“美的生活”是有“品质”的生活

进入21世纪的今天,美学与文明生活之间的关联始终不变,仍在于美学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高级尺度与标杆,审美也是衡量我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中心标志。“让世界更美好”,成为当代美学家内在的吁求。然而,当美学家们都承认美学拥有改变世界的能量的时候,他们的潜台词几乎皆在说:并不是所有的生活都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审美化的生活”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高级标尺。

生活美学就是一种关乎“审美生活”的存在之学,也是追问“美好生活”的幸福之学。几乎每个人都在追寻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起码应包括两个维度,一个就是“好的生活”,另一个则是“美的生活”。好的生活是美的生活的基础,美的生活则是好的生活的升华。好的生活无疑就是有“质量”的生活,所谓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满足民众的物化需求;而美的生活则有更高的标准,因为它是有“品质”的生活,民众在这种生活方式当中要获得更多的身心愉悦。无论是有质量的还是有品质的生活,终将指向“幸福”的生活。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要“生”、皆在“活”,但只有生得“美”、活得“乐”,才会进入生活美学之境。在汉语当中,生与活原本是分开的:“生”原初指出生、生命以及生生不息,终极则指生命力,但根基仍是“生存”;“活”则指生命的状态,原意为活泼泼地,最终指向了有趣味、有境界的“存在”。白天劳作、夜晚睡眠、呼吸空气、沐浴阳光、承受雨露、享有食物和分享环境,这些都是人们要过的日子。然而,人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要追求“存在感”。如何审美的存在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理想。

中国人对生活之美的追寻

由古至今,中国人皆善于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去发现“生活之美”,享受“生活之乐”。

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智慧,就在于将过日子过成“审美生活”。这个传统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延续至今。此种原生态的生活美学传统,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一种“忧乐圆融”的生活艺术:从诗情画意到文人之美,从笔砚纸墨到文房之美,从琴棋书石到赏玩之美,从诗词歌赋到文学之美,从茶艺花道到居家之美,从人物品藻到鉴人之美,从雅集之乐到交游之美,从造景天然到园圃之美,从归隐山林到闲游之美,从民俗节庆到民间艺术之美,都属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拓展疆域。

中国人对生活之美的追寻为世界其他民族所难以企及,以至于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论断。世界上只有蔡元培在中国将美育提升到如此“文明高度”的地位: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与普及的,由此决定了美育可以积极地推动社会文明进程。在蔡元培看来,宗教以其“强制的”“保守的”与“有界的”特质,难以实现社会启蒙的功能。实际上,由于儒家文明的基本结构的影响,使得“人文化成”的审美教育占据了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主导。

回归儒家传统,儒家的“六艺之教”就是源于“生活”而带有“美质”的全面教育。蔡元培曾极有洞见地认为,“吾国古代教育,用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乐为纯粹美育;书以记实,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熟练,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在守规则,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盖自数之外,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这意味着,以儒家为主导的“六艺之教”里面,的确皆包涵美育成分,哪怕是其中“数”,其实也与审美间接相关。在“六艺”的完整谱系里面,大概只有“乐教”大致相当于西方的艺术教育,而其余各项教育其实都是关乎生活经验本身,都是从生活出发并包孕美化的“人文化成”。

中国人生活价值的三个维度

实际上,我们生活的价值可以分为三类。所谓“食色性也”,古人早已指明了人类的本化之性。当然,生理终要为情感所升华,否则人与动物无异,从生理到情感是从“性”到“情”的转化。按照梁漱溟的观点,生活就是相续,佛教唯识宗就把“有情”叫做相续。我们的生活首先就具有“生理的价值”,这就形成了生理型的生活美学传统。这是关乎广义之“性”的,如饮食美学、饮茶美学等。饮茶在东方传统中不折不扣成为生活的艺术,所以才有从中国茶艺到东瀛日本的茶道。

在生理根基之上,生活还具有“情感的价值”,由此形成了情感之生活美学传统。所谓“礼做于情”或者“礼生于情”,中国原始儒家便已指明了“情的礼化”,这一方面是“化”情为礼,另一方面是礼的情“化”。从情感到文化,从儒家的视角看就是从情到礼的融化。这是广义之情,交往之审美乐趣就属此类,此外还有闲居美学、交游美学、雅集美学、人物品藻美学,等等,这些在中国古典文化当中都被赋予了审美化特质。

在情感基础之上,生活更具有“文化的价值”。所谓“人文化成”即是此义。文化作为一种生活,乃是群体性的生活方式。所以,中国文化型的生活美学,就是关乎广义之“文”的美学。

在文化当中,艺术就成为其中精髓,中国传统的诗的美学、书的美学、画的美学、印的美学、琴的美学和曲的美学皆如此。但在古典中国,同样重要的还有园林苗圃美学、博弈等游艺美学、游山玩水美学和民俗节庆美学等,诸如此类皆属其列。

简言之,从性、情到文,构成了我们中国人生活价值的三个基本维度,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也涵盖了从“自然化”“情感化”再到“文化化”的全整过程。中国化的生活美学,恰恰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美地活”?我们如何能“美地生”?于是乎,我们从古至今就形成了自身的审美形而上学之独特传统,中国人就生活在现实化的“一个世界”当中,悠游地感受到生活之美,并身心参与生活之中。

重建文明中国的感性内核

岂止中国人,人类可以说是“审美的族类”,是“艺术的种族”,这使人与动物根本拉开了距离,能够审美地“活”与审美地“生”。

人类学早已认定,“人之所以不是非人,那是由于他们已经创造出了艺术想象力,这种艺术想象力与语言和其他模式化形式的使用是紧密相关的而且是随意表现出来,例如音乐与舞蹈”。这意味着,“艺术化的生活”也是人类区分于动物的重要差异。动物不能创造艺术,也不能生成文化,马戏团的大象可以“绘画”,那是训练师进行生理训练的结果。至于动物能否审美,动物学家曾观测到大猩猩凝视日落的场景,当然这是目前还没有得到科学上的扎实证明。

如今,既然审美已经成为衡量我们日常质量的生活标志,那么,在此意义上审美也就可以成为一种“社会福利”,将日常生活为民众所共享的文化艺术当做一种社会福利,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实际上,“审美福利”就是由特定时期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全部审美经验水平来构成的,社会上所提供的审美产品理应成为普遍福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面,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公众的生活品质的提升抑或降低。从这个新的角度来看,那些日常生活当中的审美产品能否作为一种“审美福利”,就要一方面取决于公众的“审美体验”的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公共艺术品本身的“审美价值”。通过审美产品与公众之间的良性循环,由此才能逐渐累积成为当代社会的“审美财富”,从而能为广大的公众所共享与分享。这就是我们在今天建构“生活美学”所要达到的现实目标。

我们要找回“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就是为中国生活立“美之心”,从而重建文明中国与中国文明的感性内核。

【他饿死母亲 转生成佛陀弟子后有何下场?】
(华人传统文化)
佛陀在世时,城中有一位婆罗门家中生活非常困苦,以乞讨为生,连他妻子也得出门乞讨。后来他们生下了一个男婴,不但又瘦小又丑陋,还是个驼背,父母叫他“小驼背”。这位“小驼背”后来成为佛陀弟子后,居然无法改变坎坷的命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则知名的佛教故事。

小驼背长大后开始了自己乞讨的生活,但是因为业力现前,他常常要不到食物,每次都是在快要饿死时,才能勉强得到一点点能够维生的食物。因此,无论身体或内心,他都异常痛苦。后来,他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渐渐生起信心,在征求父母的同意后,于一位比丘面前出家、受戒。 

他有时候与僧众一起去受供,有时独自去城里化缘。但即使他与僧众一起受供,也经常得不到食物,而其它的比丘都能吃饱喝足。有时是轮到他时,施主的供饭恰巧没有了,要不然就是施主突然有急事走了,回来后就漏了他,而接着供养下面的比丘。在所有的僧人中,他是生活得最苦的。

于是,世尊制定一条戒律:“上面的比丘未得到食物以前,下面的比丘不能受食。”尽管如此,小驼背比丘还是经常吃不到饭,即使到城中化缘,也常常是空钵而返。

后来,有两天他打扫世尊的内殿,都吃得很好,身体也健康了,于是他把握时机勇猛精进,顿时断除一切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然而,虽然他已是位罗汉,但是依然要承受业报。

他想:“我还是天天打扫经堂,可以生活得好一些。”就又去佛陀的内殿,但当天另一位比丘已经把殿堂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只得着衣持钵到城中化缘,但一无所得。第二天,他早早地拿着扫帚很有把握地去殿堂,谁知早已有位比丘把殿堂打扫干净了,只好先回寮。

回去后,听说有位大施主将在中午供养世尊和僧众。可是,施主临时有急事提前供养,小驼背比丘在坐禅因而不知道。等世尊应供结束,施主也出门了,小驼背又没吃到饭。

第三天,他更加提早拿着扫帚去殿堂,又见已有比丘在打扫,只好回寮。阿难知道他已第三天没饭吃,特地为他介绍一位施主,中午去他家受供。可是,施主临时有事必须马上出门,匆匆忙忙,忘了嘱咐家人:“今天中午将有一位比丘来应供。”于是,当小驼背前来化缘时,没人理他。阿难从城中化缘回来,听说小驼背罗汉仍未吃到任何食物,心生怜悯地宽慰他:“不要担心,明天我好好供养你。”

第四天早上,阿难尊者手持两个钵到城中,化到满满的两钵,一钵自己吃了,另一钵准备带给小驼背。到了只陀林时,来了很多恶狗抢吃钵里的饭,阿难想尽办法也没能对付,只剩空钵。阿难尊者想:“即使再去化,赶回来也已过午,下午阿罗汉不管怎样都不会吃的。”这样,他仍然没吃到饭。目犍连听说小驼背已四天没吃饭,心里很不是滋味,就也想帮他化缘。

第五天,目犍连拿两个钵去城中化缘,化了满满两钵,一钵自己吃完,一钵准备带回来。到了只陀林,突然飞来一群乌鸦,把钵里的饭抢光,目犍连想尽办法也无法护住钵中的饭食。目犍连自忖:“若再返城中化缘,也已经过午。”只好也是带着空钵回来。就这样,小驼背还是没吃到任何食物。舍利弗尊者听说他已饿了五天,就去安慰他,打算明日帮他化缘。 

第六天,舍利弗也拿两个钵,在城中化得满满两钵,一钵自己吃了,带着另一钵往只陀林去,可是,小驼背的业力现前,因此竟来了一群非人把钵抢走,然后就不见了。舍利弗觉得再去化缘也过中午了,只得空手回来。小驼背罗汉依然没吃到饭,舍利弗再安慰他:“不管怎样,明天我一定会想办法好好供养你。”

第七天,舍利弗到城中化缘,又化得满满的两钵,一钵自己吃,另一钵顺利地带到小驼背的房前,突然间,全部的门窗都被封死,无法进去。舍利弗现神通变进到房里,叫小驼背罗汉洗脸受供。可是,当小驼背的手一伸出,钵就掉落地面,直堕到金刚大地(距地面四万由旬)。舍利弗立即示现神变把钵从金刚大地拿回来,再拿给小驼背吃;但是小驼背才取了第一口,刚到嘴边,就被非人抢走,第二口,也被抢走。舍利弗亲手喂他吃,但是他的嘴却紧闭着,完全张不开。舍利弗显现各种神通想打开他的嘴,却是怎么也打不开。过了一会,已过午不能食了,他的嘴才又可以张闭自如。舍利弗万般无奈,问他感受如何?小驼背说:“只是口渴,给我一口水喝吧!”

舍利子取了一钵水,又是业力现前,许多非人把灰撒进水里,成了一钵灰汤。小驼背罗汉知道这是自己前世的业障,就喝了一口灰汤,显示降冰雹、闪电、打雷等神变后,进入涅盘。诸比丘将他的遗体作成塔,并作种种供养。

后来,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小驼背造作什么恶业,在七天中,众比丘竭尽全力都无法救他,虽是阿罗汉,却在饥饿状态下进入涅盘?希望世尊演说他的因缘。”

佛陀告诉比丘们:“这是他前世业力显现的缘故。一切众生的业力不会成熟在外面的地、水、火、风上,而是成熟于自己的身心中,有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很久以前,有位施主夫妻,都好行广大布施。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大施主去世了,施主的妻子继续作广大布施,但孩子反对,多次警告母亲:‘父亲在世时布施,但我们不能这么做,你不要把家里的财产全都布施给别人。’但母亲依旧广作布施。

有一天,他居然狠心把母亲关在房间里,不给她吃,也不给她喝,打算饿死她。即使母亲再三地苦苦哀求,他依然不给一口水、一口饭,也不放她出来,就这样连续了七天。他的亲戚朋友闻风而至,呵责他,他才被迫放出母亲,这时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亲戚们问她:‘现在你需要什么呢?’

她说:‘想喝一口水。’

儿子听了,心想:‘若把灰撒进水里,她喝了肯定会马上死的。’他就在母亲要喝的水里撒进石灰,母亲喝下一口灰汤,就去世了。

比丘们,你们是怎样想的呢?当时这个不孝顺的儿子就是现在的小驼背。因为他用这种手段杀害母亲,已在千百世中堕入地狱,不论转生何处,都是这样饿死的。虽然今世他已是最后一世,不再轮回了,但也是在喝下一口灰汤,才进入涅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后者回复:谢谢你哦一位女球迷在推特上讲述了一段自己和人聊吉诺比利的事,她当时去做了个拔智齿的手术,医生是#马刺#球迷,在她醒过来后和他聊马努(吉诺比利)女球迷说
  • 周润发能和吴宇森这样的导演合作当然是求之不得,可就在他答应下来的时候,投资人却跑到了现场,劝阻吴宇森使用周润发。更让周润发想不到的是,1987年,当他还在澳门拍
  • ”不得不说,名人就是是非多,只要出名了每个人眼里的形象,也就不同了,甚至天壤之别。#夏之光的入坑时刻# 其实我是看过燃烧吧少年的,当时只是无聊当个综艺看,夏之光
  • 哎呦喂这两天我太喜欢赵让了 太可爱了 我都要成为妈粉了然后刷B站刷到去年生日被整蛊的时候 因为他不知道是整蛊 感觉他当时真的好害怕 严肃的表情 感觉挺无助
  • 我老公说他是象山人,所以我记得当时这本小说出现很多宁波地名,比如金光百货[二哈] ​​​我也觉得秦昊怎么这么面熟呢,原来他也演过无证之罪那警察6.30最近收留了
  • 有了这次的诱惑,说不定还会有下一次,所以推掉这部电影,他觉得一点都不后悔。事后有人问起李连杰错过这么一部好电影后不后悔,李连杰直摇头说不后悔,他说他对名和利的态
  •  非正常拍摄 金台区金河镇牛氏庙村工作人员:我们今年也采取措施,采取措施没有往年效果好,(过火大概有多少面积)大概就200多亩,(都是人点的还是自燃烧起来的)这
  • 有个大叔看到我的被吓傻的样子笑得好灿烂[允悲][允悲]还好他自己爬起来了[跪了][跪了]2015年,博纳电影老板于冬带着导演林超贤敲开了李连杰家的大门,一进门于
  • 。。
  • 后来我和我家人一说,我奶奶首先问了我一个问题他的家庭情况。当时我舍不得删除,一年后的今天删除我也没有当初的那种不舍。
  •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阻塞几乎可发生在每个器官系统,能出现周期性疼痛,患者瘦弱、易感染、易疲劳、营养不良,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脏缺氧使更多的红细胞镰变导致慢性器官损
  • #别以为你白就可以不努力[超话]# Day 71 阅读卡沈复的《浮生六记》阅读30分钟 正文从第56页看到第81页本来以为芸病死已经是最难过的事情了,没想到芸
  • 我老公说他是象山人,所以我记得当时这本小说出现很多宁波地名,比如金光百货[二哈] ​​​我也觉得秦昊怎么这么面熟呢,原来他也演过无证之罪那警察6.30最近收留了
  • “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我留着明天再祝。#小花仙手游[超话]#这是最后一次亲自给女鹅拍照啦今天早上宣布退游之后有好多集美祝我退愉,真的特别特别感动感谢小花仙
  • 当然我愿意和愿意听我说和我说的人交流啦(*'▽'*)♪想把自己所感知的一切说出来,对于每个人我想的说是不一样的,是唯一的面对这个人才会产生的想法,想说出来让对方
  • 这两个大男孩在去年的今天给了我一个美好今年的今天我相守承诺限定夏日,不限情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来日方长,未来可期#博君一肖[超话]##0627陈情令开播一周年#
  • 如何在开户经理的利益和银行审核组之间平衡,就成为香港银行开户的重点。对于香港银行经理来说,给一个客户办理香港公司银行开户,并不能带来多少直接经济效益,而其主要的
  • 经历的事多了,你就慢慢懂得了,人心凉薄,能够真心待你的人并不多,所以,别对谁都掏心掏肺,别总觉得自己无可替代。其实,在他人看来,感情没有多重,是你自己看得太重;
  • 为什么按照工业逻辑和西方价值观推导出来的《未来简史》99%的人会沦为无用阶层,会受到知识分子的追捧?”谭德塞表示,未来几个月,我们仍然要同病毒共存,这将成为一个
  • ” 顾魏已经对我的间歇性神经质的赞美免疫了,从善如流:“嗯,不帅怎么娶到你啊。 顾魏笑:“那天天对着我发呆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