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心要略解(下)

【于是大觉慈尊,喟然叹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慧”字,有本作“会”)中,无自他之形相。】

无明大梦,虽十地、等觉诸大士,睡眠未醒,唯佛一人,可称“大觉”。乃我本师大慈悲父,称“慈尊”也。

“喟然”,是叹声。“曰”下,是叹言。前是祖叹,今是佛叹也。

“真如、平等”,都指真心妙谛。其性不妄,曰“真”;无分齐、方隅等虚妄相故不异,曰“如”。无生灭垢净等差别异故,不高不低,曰“平”;离圣解凡情见故,无党无偏,曰“等”。情与非情悉周遍,故“界、会”二字,指妙谛之范围,范围宽大,横竖赅罗也。

众生诸佛,皆“假名”耳;自己他人,皆“妄相”也。妙谛性中,都无是事,故曰“绝无”。经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论云:“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究竟平等,不可变异。”此之谓也。

【但以众生妄想,不自证得,莫之能返也。】

“众生”,乃九界通称,一向在迷,从来未悟,不了真心,用诸妄想,故曰“不自证得”。

“妄想”,指三惑也。谓用见思,不证真谛;用尘沙,不证俗谛;用无明,不证中谛。

一向随想流转,不能返妄归真也。随见思流,名六凡众生;随尘沙流,名二乘众生;随无明流,名大道心众生。

【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

“由是”,承接之词。承上文,接下文故。

“立乎”下,佛祖用大乘法药,对治众生之心病也。

立观,是用药;修观,是服药;破惑,是除病;证智成德,乃见效复元也。

山家用文,“三谛”准《仁王经》,“三观”准《璎珞经》,“三惑”准《智度论》,“三智”准《大品般若经》,“三德”准《大般涅盘经》也。

【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

此为不得意者,作次第说耳。其实圆顿行人,于“名字位”中,圆悟一谛三谛之理;于“观行位”中,圆起一观三观之修,全性德而起修德;“相似位”中,粗垢任运先落,脱四住烦恼也;“分证位”中,圆破三惑,圆证三智,圆成三德,所谓一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破一切破,一证成一切证成也。文虽次第,意在一心耳。

知诸法无性,而不起分别,于此相应,名“空观”;达诸法如幻,唯是假名,于此相应,名“假观”;观了诸法,非有非无,不一不异,若时若处,无不相应,名“中观”也。

于三止中,空观,即“体真止”,谓体解无性,当体即真故;假观,即“随缘止”,谓识得假名,到处可随缘故;中观,即“息边止”,亦名“不止止”,谓了非有无、一异,则二边俱可息灭,不止而止也。

“一切智”者,明知诸法本空,无二相也;“道种智”者,明知十界种性,差别不同也;“一切种智”者,明见佛性,离四句,绝百非,惑解同源,生佛莫二也。

彻照心源,名“般若”;究竟无缚,名“解脱”;一切俱是,名“法身”。各具“常、乐、我、净”,故三皆称“德”也。

【然兹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各别也,非异时也。天然之理,具诸法故。】

此为得意者,作圆融具德说耳,此本旨也。意显迷悟修证,破立同时,不离当念,故非各别;同在刹那,故非异时。

能破是观,所破是惑,能证是智,所成是德,能所不二,修证一揆。“性具”一宗,回超诸说者,良在兹焉。

【然此三谛,性之自尔。迷兹三谛,转成三惑;惑破,藉乎三观;观成,证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从因至果,非渐修也;说之次第,理非次第。】

此结翻迷成悟,从性起修,成因证果,展转相由也。

意谓:迷一心而起三惑,无别有迷,即迷此三谛也;如依方故有迷,惑东谓西也。悟一心而为三因,无别有悟,即悟此三谛也;如悟东西之方,分明不惑也。修一心而为三止三观,无别有修,即依三谛而修也;如人既不迷东西之路,可直道而行也。

依真谛而修,为体真止,名空观。即观一念心,当体了不可得也。

依俗谛而修,为随缘止,名假观。即观一念心,当下历历明明也。

依中谛而修,为息边止,名中观。即观一念心,当了不可得时,正历历明明;当历历明明时,正了不可得。如是则能观之观,空假不二;所观之境,真俗不二也。

证一心而为三智,无别有证,证此三谛也;成一心而为三德,无别有成,成此三谛也。如人就道而行,得路还家也。

止观是因,智德是果,因果本乎一心,故非渐修;始终不离当处,故非次第。同一三谛之理耳。

【大纲如此,网目可寻矣。】

“大纲”,指心要。“网目”,指教眼也。

教法无量,犹之弥天之网,即以谛观为“纲”,性修为“目”耳。三谛原一法,佛说种种名,龙树悟之而造论,智者证之而立宗。

佛祖授受,递代相承,莫不教人悟乎三谛,修乎三智,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

今则观修谛显,惑破智证,则始终之能事毕矣。故荆溪用之为“心要”,说之为“大纲”。纲提目张,观明道悟,俾学者庶免问程泣歧之叹,故曰“网目可寻矣”。#佛法看世间##修行##佛学大智慧##佛教#

人是如何來投胎的
——宣化上人

人做人的時候,是由第八識先來的。這個第八識,就是這個「想」,這個第八識是去後來先──死的時候,第八識最後走,識一走了,身上就涼了,就凍了;識沒有走,身上還不會涼的。來的時候,它是最先來的;走的時候,它是最後走;所以叫「去後來先做主公」,它在你身體裡頭,就是做一個主人。

這個中有身(中陰身),若前生是個人,他就是人的樣子;前生如果是畜生,它就是畜生的樣子。就好像在中國用脫坯子做磚,有什麼模子,就造出一個什麼樣子的磚。模子,就是模型。你是人的模形,中有身(中陰身)就是個人的樣子;是個畜生的模形,中有身(中陰身)就是個畜生的樣子。所以這個中有身(中陰身)就看他前生是個什麼。

中有身(中陰身)「看大地如墨」,他看見什麼都是黑色的,沒有光亮的;就算我們這兒有燈光、有太陽、有月光,他也看不見的,他看見的還是就像墨那麼黑。他看他和哪一個父親、母親有緣,不論距離千裡萬裡,只要有緣,他在那個地方就看見,啊,父親、母親在那個地方交媾呢!交媾,就是行淫欲。那父母正在行淫欲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他因為和這個父母有母子、父子的關系,就看這個地方有一點點的亮光,那種亮光不大。

為什麼他看見這個亮光?他因為和他父母有緣,有這個「同業相吸」。同業,他吸這種業報相同的,就好像吸鐵石。這個中有身(中陰身),對父母在那兒正行淫欲的時候,就好像有一種吸鐵石的力量,要把他從千裡萬裡,無論多遠,也就把他吸來了。

他因為有一點點的亮光,這個無明一動,哦,就到了他父親、母親行淫欲那個地方!這個時候,如果這個中有身是個男性的,中有身不一定是人,或者是畜生,馬、牛、羊、雞、犬、豕,都不一定的。假設他是一個雄性的,就是男的,就愛母而憎父──他愛他母親,愛這個女的,對於父親他討厭,就想打他父親,想搶他母親,想和他母親來行淫欲。所以人的來源,是非常不好的!他生一種淫欲心,就愛他母親,憎他父親,在這個時候,有這一念的無明,就投胎了,這叫「納想為胎」。

中有身如果是一個雌性的,就是母性的,是女的,她就愛父而憎母── 對她父親就生出一種愛心,對母親就生出一種妒嫉;不是憎恨,而是妒嫉心。那麼在這個時候,「納想為胎」,就在這時候,她因為生這種歡喜和妒嫉心,就投胎了!中陰身,投胎就是這麼投的!他(她)先來的,在父母交媾的時候,他就來投胎了,這就是第八識,那時候叫中陰身。

若按著「十二因緣」來講,男女這種問題,為什麼男人、女人就生出一種愛意來?這個愛意就是個無明,這就是最初生出來的,這就叫「一念無明」。男女互相生出一種愛心,這就是「無明」。「無明緣行」,這個無明一生出來了,然後就有了行為。有了什麼行為?就有交媾的行為──男女性行為了,這叫「行」。

「行緣識」,有了行為,然後就有一種識,就是「納想為胎」這個「識」。在「識」的時候,就是中陰身投胎了。「識緣名色」,有了識之後,這有「名色」了,就是第一期叫「凝滑」,第二個禮拜就叫「皰」,第三個禮拜叫「軟肉」,第四個禮拜叫「硬肉」,第五個禮拜叫「形位」。這形位就是「名色位」。這是十二因緣,眾生的開始,就是這個樣子。

這十二因緣,「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就有一種觸覺。這個小孩子在母親肚子裡,和母親就有一種觸覺了。「觸緣受」,有了觸覺,他就想要領受,要領受觸的這種感覺。「受緣愛」,有了領受,然後就生出一種愛心來了,這正式生出愛來了,這是說這個小孩子。

為什麼男女互相會生出一種愛心呢?就在小孩子那個時候,已經就種下了,就生出一種愛念。「愛緣取」,你有一種愛念,就想要自己取了,就要把它拿來。為什麼要拿來呢?「取緣有」,就要取為自己所有。「有緣生」,有了「有」,然後就又會生。「生緣老死」,有了生,又有了死。所以緣覺觀這種十二因緣,說這個人的來源,種子不淨、因緣不淨;父精、母血,這都是不淨的東西。那麼有了,然後就又會生;生了又死,就是這麼輪轉的。這是十二因緣。

若是想要了生死,頭一樣就要不起無明。怎麼樣不起無明呢?就不生情慾心,沒有情慾心了;沒有無明瞭,就沒有情。這男女的問題,為什麼會發生關系呢?就因為最初這一念的無明。怎麼叫「無明」呢?無明就是不知道;男人見著女人,雖然說是她生得怎麼樣美貌,為什麼你就動心了呢?在動心那個時候,那就是生了無明。女人對男人生出一種情感,也是這樣子,就那個地方,就是無明。所以無明是生死的根本,也就是在這個地方!我們對這個十二因緣如果明白了,就不被這十二因緣轉了。

「無明滅則行滅」,你沒有無明,就沒有行為了。沒有行了,就沒有識。所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就都沒有了!這叫「還滅門」。

十二因緣,有「順生門」、「還滅門」,順著就生人,若逆回來,就可以成佛的。所以緣覺就觀察這十二因緣,人怎麼來的?喔,來的時候很不清淨的,這父母赤白二渧,結成胎形,很不清淨的!所以他把這個無明斷了,生死就了了。✨✨✨

2021/10/18

菩萨不打妄想,怎么发菩提心呢?(颠倒想和如理思维的区别)

净界法师开示:

我问大家,菩萨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他怎么受戒的时候缘境发心呢?菩萨的生灭和不生灭是不二的,他是从不生灭心中假借妄想来成就他的功德——借假修真。所以,菩萨是不住三界的妄想,但是他必须要假借心中的想象。(我们不要说是妄想,说妄想可能会误解。)阿罗汉认为想象是完全没有价值的。他认为你一旦想象,就完全破坏清净,所以他把“心”跟“想”是一刀分成两段,你要么是想,要么是安住在心。阿罗汉是这个思考。虚空和灰尘要选择一个。但是,我们先讲出一个道理。就是说,大乘佛法是认为心也可以想,在想当中又不离开心。就是他能够真空而妙有,妙有又不离开真空。所以大乘佛法“心”跟“想”是不二的。诸位一定要把这个思想建立起来。

我们可以同时安住在不生灭心,同时产生很多想象,但是我们又同时无住。无住也可以生心的哦!诸位,知道么?我们不是说把所有的想象都消灭,我只是告诉你不要住在上面。如果你都没有想象,你就很难发菩提心了。你要缘众生苦起大悲,你要缘佛的功德起好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要缘所缘,都有一个所缘境的。你要布施,你也要缘众生的境才能够布施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把这个妄想的心转成一个正念的思惟,但是它的本质也是想象,只是它是如理的,它的想象是从内心的思惟产生的。我们这样讲好了,如果你这个想象是外境刺激的,这个想象好不好?对,不好。只要这个想象是别人讲一句话或者你看到什么事情产生的,这个肯定是颠倒想。

只要这个想象的来源是外面给你的,外面的东西,《楞严经》讲是借来的,借来要还的了。当这个境消失的时候,你就还给对方了。但是这个想象是你内心如理思惟产生的,这个好不好?对,好!从内外就知道。你看我们现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没把握。我们一个人要往生,要假设临命终的时候没有人刺激我们,要假设我不能死在马路上,要假设身上没有插管子,要假设有人帮我开示,要假设有人帮我助念,我要有七八个因缘具足,我的正念才会勉强出现。你认为这个正念,靠得住吗?只要有一个人不见你,你就完了。所以我们依止外境在修学是很麻烦的,诸位知道吗?因为你不是操之在我。所以,如果我们现在养成一种用妄想心来修学,你一定要有佛像你才能产生皈依的心,你一定要在一个好的环境你才能够产生正念。

好,那么你所有的正念就像佛陀和阿难尊者说的,你为什么经不起考验,因为你所有的戒定慧的正念都是借来的。你看到佛相好你才出家,哪一天变丑了,你就还俗了,因为你出家是跟佛相好借来的嘛。佛陀说,为什么有光明呢?跟灯光借的,跟太阳借的,太阳一走就把光明带走了。为什么会有动?跟风借的,风一走,动就没有了。佛陀说,阿难尊者你想想看,你把借的东西都还完了,剩下才是真正你的东西。诸位!你现在所有的善根如果是借来的,都还给人家,你剩下是什么东西?你想想看啊!你一定是如理思惟,发自内心的善根,这才是你真实的东西。所以,在佛教的观念,你的心念只要是从内出来的,才是你的东西,是你的真本事。你要布施,要很多人勉强你、硬把你带去的,这个布施都不是你的东西,那是向别人借来的。

所以说,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小乘佛法是对所有的想象一概否定。大乘佛法是否定由外境刺激的想象,这部分是否定的,因为那个想象没有一个是好的,是颠倒想;但是它由如理思惟产生的一个想象,比方说菩提心的想象,比方说布施的想象,比方说持戒的想象,这个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你没有想象,你的生命就没有动力,因为不生灭心它是不能产生造作的,它是无为法。所以我们要知道,安住,是安住在不生灭心,但是你要修行,就要靠想象。菩萨的好乐、菩萨的意乐是想象而来的,它才有动力啊!我为什么从台湾飞到新加坡来呢?这也是一个美好的想象,我感觉跟你们有缘,对不对?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来促成一种修行的动力嘛!

你看阿罗汉证得空性以后他完全没有生命力了。所以,完全否定想象好不好?不好!对了。你要分辨什么是颠倒想,什么是如理思惟。我再讲一次,只要你这个想象是从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刺激而产生的,通通不是你的东西,即便它是一个善念,这个善念也不是你的善念,是脆弱的善念,因为外境会把它带走,临终你要还给人家的。只有透过你如理的思惟产生的善念才是你的东西。诸位,你还记得《印光大师文钞》有一个公案吗?有一个弟子问印光大师说,您老人家一辈子劝人家念佛往生,您真的看到有人念佛往生吗?印光大师说,全世界的人都没有往生,我照样往生!印光大师往生的力量不是借来的,对不对?你一定要看到别人往生你才往生,那要是这个世间末法时代没人往生了,那你也没办法往生了。

所以,印光大师的往生是透过如理思惟、透过智慧的抉择,不依外境。禅宗说的,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所以,外面变他不会变。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小乘的生灭法跟不生灭法是一刀两断,所以他远离生灭法,完全地把妄想远离,也把如理思惟也远离,就进入偏空涅槃,这是非常可惜的地方。我们看大乘的不二思想,佛陀亲自来示范——“如来印可以后,佛陀现相证成”佛陀以他现生的因缘来证明空有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我们远离的外境的颠倒想,其实我们也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想象,这两个是可以存在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来一开始跟我姐妹 发语音k歌唱着唱着 就唱 我怀念的我她困了 我倒难过死了翻翻手机看了好多视频 还有831的我就哇哇尖叫好后悔自己当时没去成一辈子的遗憾
  • 咦,竟然下雨了️感觉我们村现在就我一个清醒的哈哈哈哈哈外面的公鸡已经在啼了咕咕咕---雨水哒哒哒吹来的风真凉快我一直觉得雨滴落在铁皮上的声音很像玩植物大战僵尸里
  • 【省跨境电商十强县我市占五席】浙江省电商促进中心新近首次公布全省各县(市、区)跨境网络零售出口数据,在前10强中我市拥有5席,义乌和永康包揽前两位,再次彰显了我
  • 根据上交所官网披露的消息显示,上市委定于4月30日上午8时召开2020年第21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康希诺科创板IPO事项。根据康希诺最新披露的2019年年
  • 现在很多人都讨厌饭圈某些行为,因为不理智的太多了,深深一直在教我们心平气和[心]对啊,和不理智的人对喷没有任何益处,甚至会让别人觉得周深粉丝不好,深深的路人缘都
  • 困了晚安了,明天继续早起上班了最近几个月一直呆在家里 不出门 没复工所以多了很多时间去思考 整理 想了很多事儿 也想通了很多道理人还是不能太贪心 毕竟真的不是所
  • 每天和好朋友们走过的那些街道、补课班上传过的纸条、因为喜欢广告而喝了好多年的康师傅绿茶、春天的放学路上风吹过的暖、学校正门走到操场前的那条小路、每天都要去买杂志
  •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challenges the taboo of us
  • 如果真的有的话那你就好好思考一下到底是不是真朋友咯见到并认识了小花一个传说中很有趣的姑娘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她啊真的是一个感性认真敢爱敢恨善良有趣的姑娘一直都希望
  • ✟✞【置顶】✞✟✦健全小号✦大号@三尾樹 ✦畜✦ChroNoiR,✨,️,✦knkz左右固定不拆,性转很忙很懒没空混圈只对V本身感兴趣,其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有没
  • 随手拍春天# 早起,发现连续数日的阴雨已停。于是,娃娃们奔进后院,想去大蹦床上耍耍... 等等,忽见一只泡面君正从锦鲤池里洗漱完成,慢悠悠踱步进了地被花毯里,
  • 像傅妈说的那样,常说“我不配”以前我特别喜欢别人说我“deserve”觉得那是对我努力和才华的肯定,但估计得对自己说“我何德何能”“我不配”才能更好地心无旁骛地
  • 幽思怡然,心怡过往,只因时光里流淌着幸福的味道,时光,才美的令人心动。享一份读写之美,守一池宁馨,在心田开满明艳艳的花,微笑着,心,自在清宁,迎接每一轮曙光的到
  • CCTV音乐频道 、徐子淳《乐享汇—“最美中国范儿”演唱会》。CCTV音乐频道 、徐子淳《乐享汇—“最美中国范儿”演唱会》。
  • 凭什么这么差别对待啊?给我发了邮政,我特么东莞什么时候变成异常地区了?
  • 第一,要有容忍被告人依法行使上诉权的度量,应当将此作为当事人监督自己办案是否公正的一个手段或者一个渠道;第二,如果量刑建议适当,被告人因自愿认罪认罚已经得到好处
  • lanyu剧组真是极有温度的。魏编的文字都在诉说隐晦的情绪 配合关锦鹏的审美处理 张亚东的绝佳配乐 花絮好像是对正片庄重肃穆的纪念。
  • 我也觉得很幸运也很痛苦,幸运的是我对于女权与性教育知识普及有了一个新的高度的认识,痛苦的是这不应该用真人真事来告诉我这个道理。我也觉得很幸运也很痛苦,幸运的是我
  • 怎么说,曾无数次感慨又成长了,可是空间仅仅也就是在某些事情发生的某些时刻后,自己内心的想法。 20岁喜欢的东西 如果30岁才拥有 其实已经没有意义了 年纪
  • [爱你][浮云]哭的时候没人哄,于是我们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于是我们学会了勇敢;烦的时候没人倾诉,于是我们学会了承受;累的时候没人关心,于是我们学会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