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战疫》特稿系列⑥|隔离点的守护者:不分昼夜奔赴220隔离点,为24639名重点人员送温情

她们是女儿、妈妈、妻子,他们是儿子、爸爸、丈夫,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只记得一个身份:医护人员。他们说:“奔赴一线,是我们义无反顾的使命!”
武英杰是二七区妇幼保健所的副所长,也是最早一批被二七区抽调至疫情防控机场专班的工作人员之一。接到电话前,武英杰刚刚结束她的机场专班工作,她已经一年零四个月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儿子了,她答应儿子,这个假期会好好陪着他。而此刻,她又要食言了。

7月30日,二七区在例行检查中发现1例核酸初筛阳性,后经市疾控中心复核,被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而后,随着防控措施的精准实施,全市24639名重点人员被陆续集中隔离。

为了加强全市220个集中隔离点的安全管理,切实封死病毒传播的渠道,8月8日起,郑州市陆续抽调16名院感专家,会同环保、城管、市场监督和消防等部门技术骨干,组成16个指导组,每组分包一个县市区,常驻当地开展不间断巡查。

近一个月来,16个专家指导组以隔离点为家,坚持日清日结,每日一评分排名,始终战斗在防疫一线,大家亲切地称他们是“隔离点的安全‘守护神’”。

集结:“我要去一线!”

8月9日,在接到督导郑州市二七区隔离点酒店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王敏第一时间赶到指挥部,紧急集结、报到、开会、培训……,王敏几乎一夜未眠,熬红了双眼。

王敏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办主任,从事感染管理工作已有20余年。从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到2008年防控手足口病,再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王敏都参与其中,而她,也因此有了一个称号---“院感老兵”。

“感控工作要在落实和执行上下功夫。只有到一线实地查看,了解情况,心里才能有底。”王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8月9日以来,王敏带领第十六督导团队每天对隔离酒店进行防疫业务指导,不间断检查抽查各个隔离点人员防护、“两区三通道”建立、消毒消杀、医废处理等情况。“工作人员出入怎么扫码?每日消杀是否到位?餐食是否按照食品安全要求送发?隔离人员生活垃圾是否按照医疗废物要求处理……”自8月9日以来,这些问题王敏不知每天要重复多少遍,每到一处隔离点,她总会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以“严、细、实”的监督标准,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

“郑州二七急需疫情防控医务人员,有意向报名的老师请与我联系”。8月6日早上,原鲜霞刚准备起床,就看到郑州二七区卫健委的这条“招募令”,医学专业出身的她立马拨通了报名电话。

“我要去一线!”这是原鲜霞拨通电话后说的第一句话,简短却有力。上午8点,在简单地整理了下随身携带的行李后,原鲜霞告别了家人,独自一人开车从洛阳奔赴郑州。

“大家都说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打败‘小怪兽’是‘天使’的职责所在,我义不容辞!”

筹备:“从0到1,很难!”

赵灿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22天的检查督导工作。赵灿是第九检查指导组的组长,负责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集中隔离点的管理工作。22个昼夜,第九组5名成员,从东明路出发,对管城区24个集中隔离点各个事项仔细叮嘱,一圈跑下来大概有149公里,循环不停。

“工作已经不能按天计算了,我们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那段时间一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组员马大朝说。第九组的工作没有正常的作息,24个酒店,除去路上花费的时间,仅仅去一个酒店指导检查隔离工作就需要花费半个多小时。

随着隔离人员数量的增加,对医护人员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为了尽快让医护人员熟悉防疫流程,赵灿决定要制定一本专业的工作手册,“这能让他们快速上手”。

就这样,构思、撰写、完善成了当时赵灿在完成日常检查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8月21日,在经过了10天的打磨后,一本3万多字的《郑州市集中隔离点快速工作指南》交到了每个隔离酒店工作人员的手上。

回忆起当时制作《工作指南》的情景,赵灿动容地说:“从0到1这一跨越,很难!但看到付出有了成效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温暖:“有你们在,我踏实!”

郑州市二七区作为此次疫情反扑的“重灾区”,防控压力大,危险系数高。位于二七区航海路的锦江之星宾馆,是二七区成立的第一个隔离点,郑州市前期筛查出的确诊病例密接与次密接人员几乎都在这里进行隔离。

据锦江之星航海路店健康关爱中心专班副组长边东亮介绍,这个点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隔离人员几乎全部都是确认病例的密接或者次密接人员,危险系数高,“他们当中有些存在基础性疾病,有些由于恐惧从而表现出一些躁动的行为,还有几位是孕妇或者刚生产完不久的产妇,因此我们在保证他们生命安全的同时,更需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

高丽(化名)被送来时,已有8个多月的身孕。8月14日凌晨,武英杰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吵醒。电话那头传来高丽的声音,她出现了生产反应。武英杰立即拨打120,将高丽闭环送往疫情期间孕产妇定点医院,当晚,一名女婴顺利出生。

3天后,高丽出院了,由于还在隔离期,她又被送回了第一隔离点。照顾产妇,对第一隔离点健康关爱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巧合的是,关爱中心专班有不少是来自二七区的妇产科专家、医师,知道这种情况后,大家主动担起了产妇产褥期恢复和新生儿哺喂的相关工作。

同样是妇产科出身的武英杰,深知月子期对女性的重要性。于是,武英杰与酒店后厨进行了简单协商后,决定给高丽准备“月子餐”。“昨天做了鸡汤,今天给她准备点猪蹄汤吧”“产后容易体虚,再给她打两个荷包蛋,放点红糖”“炒个香菇青菜吧,少油少盐”……在此后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对话成为了武英杰与后厨之间的常态。

8月23日,在平稳地度过隔离期后,高丽要回家了。离开前,她不舍地说:“感谢你们的照顾,舍不得你们,有你们在,我踏实!”

理解:“妈妈,你放心地去吧!”

孟照慧是金水区一家口腔诊所的负责人,也是一位12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喜欢演讲、主持,也喜欢旅游,原本我打算这个假期带她出去转转,看看外边的世界呢”,孟照慧说。但这次,她没能如愿以偿。

8月12日,孟照慧接到通知,要求到隔离点待命。走之前,孟照慧在心底里想了好久,不知该如何向女儿解释。“想到要去隔离点,其实还是有点怕的,甚至怕万一有什么意外”,孟照慧说,“而且我不知道该如何让女儿接受,我怕她难过。”

但令孟照慧意外的是,当她告诉了女儿她的想法时,12岁的女儿懂事地说:“妈妈,你放心地去吧!抗疫的医护人员都是英雄,我相信,我的妈妈也是英雄,英雄是不会被打倒的!我会照顾好自己!”

孩子的懂事,让人心疼。同样的心酸,武英杰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有时候觉得挺对不起孩子的”提到儿子,工作上一向雷厉风行的武英杰哽咽了,“每次儿子跟我视频,都会说‘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你了’,我每次都说,‘快了,快了’,但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没底儿。”

2021年8月28日,郑州发布第35号通告,自8月28日12时起,全市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封闭、封控区域全部解除;全市离郑“个人核酸证明查验服务点”撤除。

又见车来车往、人流熙攘;又见万家灯火、夜空点亮。这是郑州经受灾情与疫情双重考验之后归来的讯号。

王敏期待着早日恢复正常的两点一线生活;孟照慧计划着在下一个假期带孩子去哪里逛逛;武英杰希望这次可以信守诺言,多陪儿子待一段;原鲜霞想赶紧回洛阳老家,看看亲人,报个平安;边东亮早已迫不及待地想约上三五好友,喝酒撸串,讲讲他最近经历的事……

#医护不分昼夜奔赴220隔离点# 【#16个专家指导组坚守隔离点近一个月# 隔离点的守护者:不分昼夜奔赴220隔离点,为24639名重点人员送温情】武英杰是二七区妇幼保健所的副所长,也是最早一批被二七区抽调至疫情防控机场专班的工作人员之一。接到电话前,武英杰刚刚结束她的机场专班工作,她已经一年零四个月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儿子了,她答应儿子,这个假期会好好陪着他。而此刻,她又要食言了。

7月30日,二七区在例行检查中发现1例核酸初筛阳性,后经市疾控中心复核,被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而后,随着防控措施的精准实施,全市24639名重点人员被陆续集中隔离。

为了加强全市220个集中隔离点的安全管理,切实封死病毒传播的渠道,8月8日起,郑州市陆续抽调16名院感专家,会同环保、城管、市场监督和消防等部门技术骨干,组成16个指导组,每组分包一个县市区,常驻当地开展不间断巡查。

近一个月来,16个专家指导组以隔离点为家,坚持日清日结,每日一评分排名,始终战斗在防疫一线,大家亲切地称他们是“隔离点的安全‘守护神’”。

集结:“我要去一线!”

8月9日,在接到督导郑州市二七区隔离点酒店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王敏第一时间赶到指挥部,紧急集结、报到、开会、培训……,王敏几乎一夜未眠,熬红了双眼。

王敏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办主任,从事感染管理工作已有20余年。从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到2008年防控手足口病,再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王敏都参与其中,而她,也因此有了一个称号---“院感老兵”。

“感控工作要在落实和执行上下功夫。只有到一线实地查看,了解情况,心里才能有底。”王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8月9日以来,王敏带领第十六督导团队每天对隔离酒店进行防疫业务指导,不间断检查抽查各个隔离点人员防护、“两区三通道”建立、消毒消杀、医废处理等情况。“工作人员出入怎么扫码?每日消杀是否到位?餐食是否按照食品安全要求送发?隔离人员生活垃圾是否按照医疗废物要求处理……”自8月9日以来,这些问题王敏不知每天要重复多少遍,每到一处隔离点,她总会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以“严、细、实”的监督标准,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

“郑州二七急需疫情防控医务人员,有意向报名的老师请与我联系”。8月6日早上,原鲜霞刚准备起床,就看到郑州二七区卫健委的这条“招募令”,医学专业出身的她立马拨通了报名电话。

“我要去一线!”这是原鲜霞拨通电话后说的第一句话,简短却有力。上午8点,在简单地整理了下随身携带的行李后,原鲜霞告别了家人,独自一人开车从洛阳奔赴郑州。

“大家都说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打败‘小怪兽’是‘天使’的职责所在,我义不容辞!”

筹备:“从0到1,很难!”

赵灿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22天的检查督导工作。赵灿是第九检查指导组的组长,负责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集中隔离点的管理工作。22个昼夜,第九组5名成员,从东明路出发,对管城区24个集中隔离点各个事项仔细叮嘱,一圈跑下来大概有149公里,循环不停。

“工作已经不能按天计算了,我们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那段时间一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组员马大朝说。第九组的工作没有正常的作息,24个酒店,除去路上花费的时间,仅仅去一个酒店指导检查隔离工作就需要花费半个多小时。

随着隔离人员数量的增加,对医护人员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为了尽快让医护人员熟悉防疫流程,赵灿决定要制定一本专业的工作手册,“这能让他们快速上手”。

就这样,构思、撰写、完善成了当时赵灿在完成日常检查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8月21日,在经过了10天的打磨后,一本3万多字的《郑州市集中隔离点快速工作指南》交到了每个隔离酒店工作人员的手上。

回忆起当时制作《工作指南》的情景,赵灿动容地说:“从0到1这一跨越,很难!但看到付出有了成效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温暖:“有你们在,我踏实!”

郑州市二七区作为此次疫情反扑的“重灾区”,防控压力大,危险系数高。位于二七区航海路的锦江之星宾馆,是二七区成立的第一个隔离点,郑州市前期筛查出的确诊病例密接与次密接人员几乎都在这里进行隔离。

据锦江之星航海路店健康关爱中心专班副组长边东亮介绍,这个点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隔离人员几乎全部都是确认病例的密接或者次密接人员,危险系数高,“他们当中有些存在基础性疾病,有些由于恐惧从而表现出一些躁动的行为,还有几位是孕妇或者刚生产完不久的产妇,因此我们在保证他们生命安全的同时,更需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

高丽(化名)被送来时,已有8个多月的身孕。8月14日凌晨,武英杰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吵醒。电话那头传来高丽的声音,她出现了生产反应。武英杰立即拨打120,将高丽闭环送往疫情期间孕产妇定点医院,当晚,一名女婴顺利出生。

3天后,高丽出院了,由于还在隔离期,她又被送回了第一隔离点。照顾产妇,对第一隔离点健康关爱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巧合的是,关爱中心专班有不少是来自二七区的妇产科专家、医师,知道这种情况后,大家主动担起了产妇产褥期恢复和新生儿哺喂的相关工作。

同样是妇产科出身的武英杰,深知月子期对女性的重要性。于是,武英杰与酒店后厨进行了简单协商后,决定给高丽准备“月子餐”。“昨天做了鸡汤,今天给她准备点猪蹄汤吧”“产后容易体虚,再给她打两个荷包蛋,放点红糖”“炒个香菇青菜吧,少油少盐”……在此后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对话成为了武英杰与后厨之间的常态。

8月23日,在平稳地度过隔离期后,高丽要回家了。离开前,她不舍地说:“感谢你们的照顾,舍不得你们,有你们在,我踏实!”

理解:“妈妈,你放心地去吧!”

孟照慧是金水区一家口腔诊所的负责人,也是一位12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喜欢演讲、主持,也喜欢旅游,原本我打算这个假期带她出去转转,看看外边的世界呢”,孟照慧说。但这次,她没能如愿以偿。

8月12日,孟照慧接到通知,要求到隔离点待命。走之前,孟照慧在心底里想了好久,不知该如何向女儿解释。“想到要去隔离点,其实还是有点怕的,甚至怕万一有什么意外”,孟照慧说,“而且我不知道该如何让女儿接受,我怕她难过。”

但令孟照慧意外的是,当她告诉了女儿她的想法时,12岁的女儿懂事地说:“妈妈,你放心地去吧!抗疫的医护人员都是英雄,我相信,我的妈妈也是英雄,英雄是不会被打倒的!我会照顾好自己!”

孩子的懂事,让人心疼。同样的心酸,武英杰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有时候觉得挺对不起孩子的”提到儿子,工作上一向雷厉风行的武英杰哽咽了,“每次儿子跟我视频,都会说‘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你了’,我每次都说,‘快了,快了’,但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没底儿。”

2021年8月28日,郑州发布第35号通告,自8月28日12时起,全市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封闭、封控区域全部解除;全市离郑“个人核酸证明查验服务点”撤除。

又见车来车往、人流熙攘;又见万家灯火、夜空点亮。这是郑州经受灾情与疫情双重考验之后归来的讯号。

王敏期待着早日恢复正常的两点一线生活;孟照慧计划着在下一个假期带孩子去哪里逛逛;武英杰希望这次可以信守诺言,多陪儿子待一段;原鲜霞想赶紧回洛阳老家,看看亲人,报个平安;边东亮早已迫不及待地想约上三五好友,喝酒撸串,讲讲他最近经历的事……(正观新闻记者 孙珂 程子鑫)#洞见计划#

#湖北健康早报#【#武汉公交您放心坐#】连日来的持续高温加上疫情防控,双重考验之下,武汉公交人闻令而动,战高温、抗疫情、保运营,一群又一群的公交人忙碌在出行转运和社区志愿服务一线。烈日下、站点旁、车门前、小区里……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湿透的衣服、通红的脸庞、豆大的汗珠见证了他们的忠诚与无私奉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公交力量。

每趟起坐60次科学暖心防护只为一车人健康
戴口罩、测体温、亮“健康码”绿码乘车,自8月3日起,武汉市公共交通采取临时管控措施后,武汉公交705路1569号车司机朱虹每趟营运要完成不少于60次的起坐探身看“绿码”、测量体温、爱心提醒等动作。虽然连日来重复起坐加探身服务让她腰部有点吃不消,但一看到胸前的党徽,今年40岁、有着11年党龄的她还是坚持着。
来回近两个小时的运营过程中,虽然车里开着空调,但朱虹左侧身体还是会受到烈日的炙烤,外加几十次的起身,车到终点站时,朱虹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湿,当她拿起身旁的一瓶矿泉水,却也只是喝了小口,朱虹对记者解释道:“不敢多喝,怕等会儿身上出的汗还要多,空调风一吹,感冒了不得了。”
细心防疫、悉心照顾乘客的司机朱虹只是公交人的一个缩影。为提升疫情防控期间的运营服务,武汉公交对所有参与运营的公交车,坚持“一趟一消毒”的消杀工作,特别是对车厢的内壁板、内顶棚、地板、踏步、座椅、拉杆、扶手等部位,确保消杀无遗漏、无盲点,做到“不消毒,不出车”。公交集团分布在全市各地的 100 余处公交场站,每天也都按规定进行两次全面的消毒。
每位公交司机则必须佩戴口罩、检测体温在 37.3℃以下、无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后方可上岗,全程佩戴口罩运营。同时公交集团还安排了检查人员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及司乘人员戴口罩、测温、亮码等情况加强巡视检查。

车内车外狠下功夫 效率、安全两手抓保障运营
8月7日10时41分,24路公交司机谢飞驾车到达位于阳新路的终点站,这趟单边,花了52分钟。4天前,同样的行程,他跑了一个半小时,“市民乘车‘亮码’越来越自律。”
自武汉公交采取防控举措实施“亮码”乘车时,很多市民因显示绿码耽误了不少行车时间。特别是一些老年乘客,操作起来很吃力。4日起,为了让乘客能快速“亮码”,24路公交司机专门制定了“亮码”示意牌,清晰明了给出手机“亮码”步骤,司机起身为乘客量体温的同时,展示示意牌,协助乘客“亮码”。
记者跟车发现,在沿线站点,不少市民在候车时就提前将绿码备好,车门一开,他们“亮码”刷卡一气呵成,十分快速有序。
乘车更高效,行车也要更安全。在汉口火车站公交枢纽站,一辆703路公交刚一进站,今年47岁、有着17年党龄的站长张军便拎着一壶勾兑好的84消毒液上车,协助司机对车厢地板、座椅扶手、栏杆设施等进行仔细消毒,细致擦拭。空调关闭的车厢,升温迅速,忙活到一半,张军就已满头大汗,后背汗湿。
几分钟后,下一趟703路公交准点进站,张军叮嘱司机一句:“路上慢点开、服务时耐心点”后,又拎着喷壶迎了上去。线长李方炜介绍,703路公交每天运营100个车次,为做好公交“趟趟消杀、次次通风”,张军每天都会重复车上、车下来回跑上百次。“工作服每天是湿了干,干了又湿好几遍。”

守护一城平安 从医护到社区公交支起服务细网
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协助医护核酸检测、转运防暑物资……公交人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再次支起服务细网,面向全市各方面铺开。
炎夏骄阳似火,持续的高温炙烤着江城,同样考验着每一位医务人员,全副武装的他们如何避免中暑?8月10日上午,记者在位于东湖高新区高新二路豹溪路市政工程工地核酸检测点看到降温妙招:一辆公交车未熄火空调大开,冷气源源不断地从前后车门送出,为坐在车门前进行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进行降温,一位年轻的护士感慨:“防护服不透气,坐在空调公交车里凉快多了!”
为方便市民、医护进行核酸检测,武汉公交四公司已出动空调车16台,运转29台次,覆盖接送点达22个点位,为汉阳区6个街道2个工业园提供便捷服务2万人次,为流动核酸检测点采样医护人员“送清凉”。
在社区里,公交人也全力当好社区疫情防控的“守门员”、居民的快递员、服务员、进小区人车信息的记录员,守得一方水土平安。
南湖华锦花园有三栋居民楼处于封闭管理状态,100多户居民居家隔离,武汉公交电车公司20名下沉党员分成早中晚三班24小时轮流值守,配合社区做好每个单元的核酸检测、消杀、服务等工作。在江北社区下沉的公交一公司志愿服务队黄汉庭、梁海斌、杨凯等人,则主动当起了“扫楼小分队”,上门接送独居、病残等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检测,力保全员核酸检测无一人遗漏。
8月4日至18日,公交集团20家二级单位34个党支部派出党员2120人次,分批次驻守,倾力服务29个社区99个小区居民,积极为社区送去防暑防疫物资,协助做好防疫宣传、核酸检测等工作,为居民们筑起了一道安心“防疫墙”。

摆渡车开进江夏片区 全面推动疫情防控措施落实
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织牢防疫屏障,自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启动以来,武汉公交集团相关领导不间断地实地检查各个线路的疫情防控工作,并着力解决江夏区居民出行难题,全力推动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
8月8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9字头公交车暂停营运,多位网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紧邻江夏的洪山区文化大道片区出行不便。
对此,市交通运输局和武汉公交集团迅速回应,11日,临时公交摆渡车就开进了该片区。新开的两条临时公交摆渡线,从早6时30分运营至晚20时,早晚高峰发车间隔15分钟,平峰发车间隔30分钟,成功缓解了市民出行难。
除了密切关注市民需求外,公交集团还十分关心一线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在新湾三路705路起点站,公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达曹详细了解512、705等线路落实“戴口罩、测体温、亮绿码”乘车、车辆趟趟消杀等疫情防控不放松的情况,检查了线路调度室、休息室、配餐室等环境卫生;在汉口火车站的79、736、411、703等线路起点站,何达曹还以乘客身份上车,体验了司机体温监测、亮码乘车、戴好口罩等疫情防控期间的公交服务。
在探访中,每位一线员工们都收到了一份精心准备的防暑降温物资,408路驾驶员王建春高兴地说道:“感谢集团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关爱。我们会更好地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公交服务,回报市民、回报社会、回报公司的关爱。”
连日来,武汉公交集团领导班子分赴20个分公司、党员下沉联点小区、40个公交场站,检查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慰问公交一线员工,送上防暑降温物资,全力保障市民安全、健康出行。(楚天都市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光信用[超话]#[奋斗] #阳光信用#[羞嗒嗒]#每日一善# 【指路不吞必hui,请勿带hui字和 】世间善德之事,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
  • 民族品牌的骄傲——康力电梯,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在文旅产业方面已经成功打开一片新天地,助力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发展,成为行业瞩目的景区客流运输解决方案专家。湖南凤凰
  • 我从小在小地方出生,小地方长大,我从没觉得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的家庭也不是特别富裕但我想要的基本上都能有,我的家庭也不是那么美满,不完整也不幸福,但我已经很
  • 何光辉女士的光辉生活(2) 何光辉話还没説完,刘大夫就明白了: 她是一分錢也不想出,够鸡贼一女的,想借着“处对象”的名义給自己省一万块錢。自制姜撞奶[笑cry
  • 【时空区】你的回合开始时,这张卡是正面表示,你的伤害区中的卡在2张以下,并且上一个回合中不曾有卡放置到过你的伤害区的话,你可以将牌堆顶的1张卡放置到伤害区。②所
  • 希望各位小伙伴也能跟我一样喜欢现在的我,陪着我一起成长[给你小心心] ​​​#日本酒冰淇淋# #浅草# 前阵子给大家介绍KitKat的日本酒口味糖,有没有让各位
  • #年中盛典|每满100减50 领券满200减110# 《人人都需要的好看手写字教程》字体轻盈灵动,自由不束缚。图文结合,心静书写不枯燥。
  • 你让老子有阴影了老子再喜欢也不回头,心结解开了不废话又三下五除二和好,给反攻一次就彻底回头了,看起来很难搞其实和谁都搞得好,在小朱面前说没人把他当一回事,跟妈妈
  •   10月17日6:00到达桐楠阁饭店,一直未外出,晚上18:00做核酸检测,20:00被送至集中隔离点。  三、病例3桂某某行动轨迹  2021年10月12日
  • 如果是做面部提升,那么会做局部麻醉;但是我觉得疼痛是可以忍受的,但是为了美,疼也得受着呀,你说是不是! 在我们刚刚做完面部微雕后,恢复期需要用到30天,做完后有
  • 廖锦鹏从南京带回来滴[哇]本来说去买红跑车 喜欢吃的售罄了就给我买了必胜客的至尊 好久没喝星巴克了回来郎溪都没有 每次点红莓黑加仑我都会换茶底[awsl]我跟我
  • ‼️注意‼️:1⃣️本次查询只是为了“确认”大家的盲盒详情和byh金额,不是补邮!“福”萝卜冰箱贴盲盒byh查询✅请点击,通过收货手机号进行查询每集齐一次全部盲
  • 知名自媒体“万小刀”在一篇分析“小沈阳为何过气”的文章中,使用了八张小沈阳的照片。提到赵本山的徒弟,有小沈阳、宋小宝、海燕等已经知名的人物,也有的徒弟却不温不火
  • 另外四黑法部分,我要再說明一下:好像當我們講到出家、別解脫戒時,會講到「四根本大」戒,而對梵行居士,「四法」就如同別解脫戒的「四大戒」的「殺、盜、淫、妄」一
  • 只需出借银行卡刷一下流水就能让你月入过万殊不知这高薪的背后却是在为不法分子“跑分”洗钱典型案例2022年1月,常州警方获得线索,溧阳男子宋某某名下一张银行卡上,
  • 改善皮肤内2.0mm保湿效果。改善皮肤表面水份量。
  • 南昌初夏美丽休闲乡村游精品景点线路一:凤凰山庄——凤凰沟——岭前生态园——黄马乡罗渡村——绿藤休闲小镇——三江镇后万古村落凤凰山庄以“体验农耕文化,找回童年记忆
  • 李子柒的视频刻画了‎东方的田园生活‌,我挺喜欢她用行动表‎现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也‎是咱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关于是否‌代表文化输出,那是‎见
  • [并不简单]根据这些产品的特性,我搭配出了4种组合方式:[打call]Group A:(一个HD-TX发射端手雷 搭配一个DEITY的短枪麦、一个BP-TRX
  • 要知道,唐代以前,冰块非常珍贵,不仅数量有限,还价格昂贵,到了“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的地步,大臣在蒙皇帝赏赐冰块时都会深感为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某日得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