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淨教理之口訣,
說給無量之所化
四法印義釋殊勝心要( 一 )

四法印或總結四法,
是佛法的四個總結;

印,
是印證的意思,

這四種法門是確定無疑,
證實了是正確的意思。

義釋是由絨敦尊者寫的殊勝心要。

絨敦遍知所知 著
堪布 洛桑滇增 譯

頂禮上師與本尊

佛陀日為所化親,
能除輪迴暗聖燈,
以慈無量教化師,
頂禮眾生上師尊。

佛陀就是太陽,
佛陀是聖燈,
能夠除去輪迴裏的黑暗;

佛陀是一位導師,
他以慈心來教化有情眾生,
師尊指以釋迦牟尼佛為主的諸佛。

諸佛所說諸典籍,
內容要義四法印,
以淨教理之口訣,
說給無量之所化。

佛陀講了八萬四千種法門,
總結起來就是這四個法印。

絨敦尊者將四法印說給有情眾生,
是以正理和教理來說明。

教是佛陀、
龍樹等說的教言,

理是正理、
道理,

以口訣來說教。

諸外道所許六十四種見地,
含於十四無記見,
彼亦含於常斷二見,
故若善說四法印,
容易破彼等一切。

若問:
何謂四法印?

則答:
有為皆無常,
有漏皆為苦,
涅槃是寂樂,
諸法皆無我。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
有許多外道教派,
每一個教派的見解亦不同,
當時說出六十四種見地。

此六十四個見地含涉在十四種的見解中,

外道要求佛陀作解答,
但佛陀沒有正面回答,

所以這十四種見解被稱為無記見,

即沒有授記、
沒有討論的意思;

可是外道認為佛陀是不懂得,
認定佛陀不是一切智者。

而實際上,
據佛教的說法,

這十四個見解都是建立在有
「 我 」的前提上,

佛陀認為
「 我 」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所以沒有一個基礎的問題是不能回答;

就像我們討論兔角是粗的還是細的?

是尖銳的還是鈍的?

這種討論毫無意義,
因為兔角本身是不能成立的,

那它的差別法是沒有辦法討論,

所以沒有所謂的
「 我 」之前提上,

十四種見解也不能成立。

所有的法總結為四種,
即四法集,
是指:
有為皆無常,
有漏皆為苦,
涅槃是寂樂,
諸法皆無我。

這四個就含涉了佛陀所說的全部典籍的見解,

亦是我們在這要討論的正題。

於此分四,
一 、以理抉擇有為皆無常

二 、有漏皆為苦

三 、涅槃是寂靜

四 、諸法皆無我 

甲一 、以理抉擇有為皆無常:

分二,
一 、外在事物成立為無常

二 、內在事物成立為無常

乙一 、外在事物成立為無常:

於此分二,
相續無常和刹那無常,
相續無常:

應知如
《俱舍論》
所說世間成住壞空等。

刹那無常:
由問答推知:
試問:

一切有為當成時是否壞滅?

若說:
是成時即滅。

則說:
那如空中閃電,
成立了刹那滅。

若說:
成時不滅。

則說:
那初成時就成了常,
彼時是不壞的法之故。

若說:
後來壞滅故,
不成常。

則說:
不合理,
常如虛空,
無變化故。

首先講外在事物成立為無常。

「 有為 」
是指被造作出來的意思,

都是因緣和合所造出現,
只要是有為就是無常。

無常可分為相續無常與剎那無常,
相續無常如
《俱舍論》所說;

世間成住壞空等,
從空至形成的階段,

又漸進入毀壞的階段,

這些階段從成到壞,
直至空之間的延續,

要經歷很長時間才面臨壞滅,
這稱之為相續無常。

剎那無常是一切有為成時之壞滅?

例如;
一個瓶子,
當它形成時,
壞滅的體性便成立,
成時即滅,

如虛空中閃電,
成立了剎那無常。

生的那一刻即是滅亡的那一刻,
剎那間生剎那間滅,
即是剎那間無常。

成時不滅,
指這些事物當它成立時沒有滅,
一開始不壞,
那麼這個開始是永恒的,

比方說第一剎那不壞的話,
那麼沒有時間可以輪到第二剎那,

因為它未壞,
所以一開始不壞滅,
這個主張是不能成立的。

後來壞滅,
不成常。

若一開始的時候沒壞,
但是以後慢慢地變壞,

亦不能作為常,
如虛空一般,
無變化故。

乙二 、內在事物成立為無常:

於此分二,
相續無常和刹那無常,

一 、相續無常:
應知如
《俱舍論》中廣說三界有情生死之理;

於《三界有情生死經》
中也有說由生到死之間的相續。

一個有情眾生從出生到死亡是一個相續的無常,

不論此中的時間有多久,
從出生到死亡之間算是一個無常,
也叫作一個相續的無常。

二 、刹那無常:
成立內外俱事物為無常,
猶如知一縷煙成立是從火生,
由此亦知成立餘煙皆從火生。

如是,
成立油燈後際是刹那壞滅時,
亦能成立餘有為也如是。

因二者同是有為故。

抑或一切有為含攝於五蘊,
首先成立色蘊無常,
粗型無常能以悟他現量成立,
由成立果無常,

而成立能生因即無常,
若因無變化則不生果之故。

內在諸色的無常亦如是,
內在有色諸根無常,
不能以現量成立。

但由果諸識刹那無常為果因,
來成立能生因諸根無常。

受想行識等餘蘊,
也以自證之力,
成立是無常。

成立一切有為無常,
故轉除執常的心,
故遠離常見。
 
不管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
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

如一個煙是從火生的,
那麼所有的煙都是從火生的。

如是,
油燈點了,
過了些時間里面的油沒有了,

最后一剎那間就滅了,
油燈成立了剎那間壞滅的時候,

其他的有為法皆可由此推論,
因二者同是有為故。

一切有為含涉於五蘊當中,
首先成立色蘊無常,
再來成立其他的無常,

那麼色蘊有粗型的無常,
以悟他現量成立,
甚麽叫悟他現量呢?

就是知道其他就叫悟他。

現量是親眼目睹、
真見的意思,

就像我們用耳朵直接聽見聲音,
用眼睛直接看到色,
用鼻子直接聞到氣味等,
就叫悟他
( 往外看 )
現量。

由成立果無常,
而成立能生因即無常。

若因無變化則不生果之故。

看見了果就能夠知道能生的因是無常,

因為因不能轉變,
果就不能出現之故。

內在諸色的無常亦如是,
內在有色諸根無常,
不能以現量成立。

眼根、
耳根、
鼻根到身根內在的諸色是無常,
也是如剛才提到的道理。

舉例,
將屍體火化,
可以看到五觀眼睛等的毀滅。

所以我們所謂的眼睛、
鼻子、
耳朵等不是眼根、
鼻根、
耳根等。

眼根、
鼻根、
耳根等確實是有,
它們不僅是有,
而且是無常的,

但是它的無常是無法用親眼目睹看到的,

所以要用推理而知,
用其他的原因知道它是無常的。

由果推因。

眼根可以產生一種果,
叫眼識,

耳根可以產生一種果,
叫耳識,

鼻識、
身識,這些識是無常的時候,

就知道能夠生它的根也是無常的,

雖然它不能夠用現量去了解,

但是可以用果的道理來了解諸根無常。

受、
想、
行、
識不是色法,

雖然它是自證或是悟已,
用自己去感受苦與樂,

然後想、
行等等這些,

用自證的方式來看得到它們喜怒無常的狀況,

所以自證之力可以成立無常。

當某一天,
我們要走的時候,
要知道死亡也是無常,
那是一個無常的真理,

這樣就不會走得不舍得,
害怕或是甚麽,

所以這無常的概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斷常就是發現我們所執著常的對境都是無常的時候,

那麼對常的信心就會退轉了,

再也不去執著是常的意思,

如果如實了解和確信無常的道理的話,

就可以遠離常見。


「 有漏皆苦 」
等其餘三項,

能遠離斷見,
彼中先說有漏皆苦。 

因顛倒的見含涉在常見和斷見中,
常見是由無常去斷除,

有漏皆苦及後三項就可以遠離斷見的部份。

後三項中,
先說有漏皆苦。

不是佛教說輪迴無常,
而是世事本就無常
四法印義釋殊勝心要( 二 )

甲二 、有漏皆為苦:

有漏業是由煩惱所造,
業也有共業和不共業二。

除了清淨世界,
其餘世界皆是由共同有漏業所生,
故含於苦。

由不共有漏業,
成立內在有情,
彼乃八苦所痛苦。

何謂八?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
取惡趣苦
( 五蘊熾盛苦 ),

彼等也攝於苦苦、
壞苦和行苦的三苦。

有漏業是由煩惱所造,
業也有共業和不共業二。

意思是所謂的業可以分為有漏的業和無漏的業兩種。

共業和不共業,
共業就是和其它的有情共同造的,

不共業是指只屬於自己的業,
除了清靜世界,

其餘世界皆是由共同有漏的業所生。

八苦,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
取惡趣苦
( 五蘊熾盛苦 ),

彼等也攝於苦苦、
壞苦和行苦的三苦。

取惡趣苦,
五蘊熾盛苦,
取惡趣指的是近取蘊,
也是心和身體所攝的蘊。

用五蘊也不是很恰當,
因為有些眾生是沒有五蘊的,

就如無色界的有情眾生,
只有四蘊,
沒有五蘊,

總之,
蘊本身是一種苦。

輪迴是有痛苦的蘊,
所以蘊本身就是痛苦。

這些八苦可以含在苦苦、
變苦、
行苦當中。

若問:
不是有有漏的樂受等?

則答:
一般凡夫面前雖現為快樂,

但實際上是苦因,
能引苦故說變苦。

說執淨、
執樂及執常同是顛倒;

說有漏皆苦,
能起對輪迴的出離心。

不管是痛苦還是快樂都無常,
沒有一個是正確的。

說有漏皆苦,
能起對輪迴的出離心。

為甚麽佛教那麼愛說苦呢?

因為許許多多的有情眾生不知道有出離心,
不知道有解脫,

所以必須要告訴他們有漏皆苦等的痛苦,

并讓修行者必須要去做觀苦的禪修。

為甚麽呢?

因為只有理解了苦,
三界輪迴都是苦的時候,
才會想到從輪迴得出離的心。

有些人覺得人生很好啊,

有好吃的、
好玩的,

但這些都是短暫的,

是在擁有健康的環境與健康的身體前提下成立的,
但這世界是無常。

舉例,
兩年前,
在未有新冠病毒時,
出門無礙,
隨意玩樂,
沒有畏懼,
沒有害怕,

但突然世界被病毒改變了,
這就是非常清楚的一個無常現狀,

淺略談
《八識規矩頌》
( 三 )
—— 第七識

第七識

頌文: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恆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七識又叫末那識
( 梵文
manas-vijñāna ),

意思是思量,
為了不和第六識
( 意識 )混淆,
所以用音譯。

如果用現代語言來說,
末那識相若於現今我們叫
「 自我 」
( ego )的東西。

「 自我 」
這個概念在哲學、
宗教和心理學都有略為不同的解說。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除了能主宰我們日常行動的意識外,

還有一部分是潛意識;

在他的心理動力學分析中,

「 我 」
有自我、
本我和超我。

現在讓我們看看唯識家對此末那識的認知又是如何。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此頌文開宗明義地說明第七識的性質是有覆無記性,

屬帶質境,
是「 我執 」的根源;

因為錯認有我,
所以是非量。

三性、
三量和三境已於前文中解釋過,

而末那識緣第八識的
「 見分 」
而執為內自我,

故為帶質境。

這裏將稍為解釋一下唯識家的
「 見、相 」二分說。

在唯識理論中有所謂的一分說、
二分說、
三分說和四分說。

所謂的一分二分等,
是指用多少分來表示心識的結構。

前文中介紹了心王和心所,
八識主體每個都是心王,
心所是隨心王引領而顯示出來的表現。

大部分唯識家都認同最基本的二分說,
即見分和相分此二分。

譬如眼識心王,
要能產生眼識就需要有能見的主體
( 即眼睛 ),

以及所見的物件;

前者是見分,
後者就是相分,
即物件的形相。

所有識都可分作此二分。

末那識的見分,
隨其所緣境
( 第八識的見分 )
辨析為其相分,

這就是我們現在稱之為自我的東西。

因為是以心緣心,
由推度計度而得,
所以是帶質境。

末那識的特性是執著自我,

因此覆障解脫,

但又因為沒有抉擇善惡的能力,

所以歸於無記性,
說之為有覆無記。

末那是第六識的根,
即意根,
一如眼睛是眼識的根一樣;

而第八識阿賴耶是生死根本輪迴的種子識,

故又稱為根本識。

第七識末那與第八識阿賴耶識互為依持,

故此末那勻為第六識及第八識所依,

所以說通情本。

《八識規矩補註證義》
如是解說:
「 通情本者,
釋帶質境;

第七見分是能緣心,
恆起執故,
故名為情。

第八見分是所緣境,
為本質故,
故名為本。

中間相分,
從兩頭生,
故名為通。」

末那恆起執我,

在佛教「 無我 」的教義下,

這當然是不正確的,

所以是非量,
是受污染的識。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末那經常相隨的心所包括八大隨煩惱、
五遍行心所、
別境心所中的慧,

以及根本煩惱中的貪、
癡、
慢和惡見,

惡見又可稱為我見,

因這都是由我而來的計執,
總共十八個。

列出來就是:
掉舉、
昏沉、
不信、
懈怠、
放逸、
失念、
散亂、
不正知、
作意、
觸、
受、
想、
思、
慧、
貪、
癡、
慢和惡見。

或有讀者會問,
為甚麼沒有了根本煩惱中的疑和瞋呢?

這是因為末那執我,
愛之極深,

對自己不會生起疑惑和瞋恚,

所以不會與這兩心所相應。

又善心所是純淨的,
故與污染的末那識不相應。

至於其餘心所,
因為末那是無記性而又不造業,

所以中隨煩惱、
小隨煩惱和不定心所都與它無關。

又因末那唯緣現境,

故此無欲、
勝解、
念和定心所。

這些
《八識規矩補註》
都有解釋,

讀者可自行參考。

恆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因為第七識不間斷地執賴耶識的見分為我相,

在未見道之前,

有情眾生日日夜夜都有如處於昏迷之中,

流轉生死,
不得出離。

末那識特別之處是恆審思量,

前五識不恆不審,
第六識審而不恆,

至於第八識則恆而無審。

第六識雖有我執,
但有間斷,
且與外境相連;

第七識則恆執我,

只緣賴耶,
以心緣心,
故稱為內自我。

與第六識比較,
末那只緣現境,

不似第六識能緣三世過、
未、
現,

加上相應心所較少,
所以是有限能力的計度分別。

以計度分別的強弱來說,
第六意識,
最為強盛;

但第七識則恆久不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四惑者,
即前頌
「貪癡我見慢相隨」
中的我貪、
我癡、
我見和我慢。

我貪相當於我愛,
我癡即無明,
我見是我執,
我慢即倨傲,
傲心高舉不下;

尤其是聰慧的人因比常人能力更强,

都容易起慢心,
十分難對治。

八大者,
八大隨煩惱心所是也。

此四惑八大與末那相應生起。

第七識又叫染淨依,

箇中原因是因為前六識縱然修善,

但在第七識轉識成智之前猶有我執,

不盡清靜,
是有漏善;

要待第七識轉依之後,

我執遣除,
前六識方得成為無漏,

此所以前六轉識呼末那為染淨之所依了。

轉識者,
是因為由前六識加末那都是依根本識賴耶而轉生,

故名為七轉識。

未得道前,
輪迴是由妄識轉妄識;

如果能轉識成智,
則是轉妄為真了。

當末那轉依,
是為出世末那,

雖然恆審思量,
但此時思量的就是無我。

據《唯識方隅》所言,

修行者於見道之後,
成佛之前,
在定中入觀時,

此前七識是無漏性,

但出觀後,
仍是有漏性,

因性有轉易,
故名轉識。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恆摧

又是以聖者的角度來說第七識了,

極喜指歡喜地,

是十地菩薩中的第一地,

亦可叫極喜地。

十地菩薩,

地地皆有入、
住、
出的三個心位,

第一地的入心位名為初心,

末那識在此初得轉依,

轉為
「 平等性智 」。

一如第六識要修到十地中的第七地才能轉為純正無漏的
「 妙觀察智 」,

第七識也要在第八地才能轉為較高階的平等性智,

第八地的菩薩能任運自轉地以修行來的自然力永斷倶生我執,

稱之為無功用行。

此便是
《成唯識論》中所說的
「 六七因中轉,
五八果上圓 」的現象了。

六七兩識由初地發起道相,

分別要在第七地及第八地才能成就無漏的轉識成智和斷滅俱生我執。

至於五八兩識,
則要到佛果位才能圓滿。

由於第七識沒有聞思的加行力,
故不能自成無漏,

箇中原因是末那有覆無記,

唯具俱生惑,
不具分別惑,
緣境時心隨境轉,
無力斷惑。

而第六了別識受惑障,

故非具大決心力者,
不能斷惑;

此所以見道之難是在於人不能放棄貪瞋癡,

須以大願力行戒定慧,
才能出離生死流轉之流故。

第七識要借助強大的第六識修行,

到見道後才能轉依,

故意識於第七地先達無漏妙觀察智,

末那繼後在第八地達較高階的平等性智。

當污染末那轉為出世末那之後,
再無我執,

前五識和第八識就可往後臻至完滿了。

末那轉為平等性智後除了無我之外,

還視眾生一切平等,
諸法苦樂功德等一切平等,
故謂平等性智。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上頌說末那在第八地轉為較高階的平等性智,

是為中品轉依;

但事實上末那的圓滿還是要在第十地才得成就。

所以嚴格地說,
六七雖然因中轉,

但五八果上圓之外,
還有第七識。

在第十地的第七識為上品轉依,

此時它就可以成就佛的
「 他受用身 」。

在論及前五識時,
曾經說過佛有三身,
他受用身屬於報身,

地藏经全文(注音版)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
  赞
  稽首本然净心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智慧音里,吉祥云中,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tánɡ yú tián ɡuó sān zànɡ shā mén shí chā nán tuó yì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dāo lì tiān ɡōnɡ shén tōnɡ pǐn dì yī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rú shì wǒ wén 。 yī shí fó zài dāo lì tiān ,

  如 是 我 闻。 一 时 佛 在 忉 利 天 ,

  wèi mǔ shuō fǎ 。 ěr shí shí fānɡ wú liànɡ shì jiè

  为 母 说 法 。 尔 时 十 方 无 量 世 界

  , bù kě shuō bù kě shuō yī qiè zhū fó , jí

  , 不 可 说 不 可 说 一 切 诸 佛 , 及

  dà pú sà mó hē sà , jiē lái jí huì 。 zàn

  大 菩 萨 摩 诃 萨 , 皆 来 集 会。 赞

  tàn shì jiā móu ní fó , nénɡ yú wǔ zhuó è shì

  叹 释 迦 牟 尼 佛 , 能 于 五 浊 恶 世

  , xiàn bù kě sī yì dà zhì huì shén tōnɡ zhī lì

  , 现 不 可 思 议 大 智 慧 神 通 之 力

  , tiáo fú ɡānɡ qiánɡ zhònɡ shēnɡ , zhī kǔ yào fǎ ,

  , 调 伏 刚 强 众 生, 知 苦 乐 法 ,

  ɡè qiǎn shì zhě , wèn xùn shì zūn 。

  各 遣 侍 者, 问 讯 世 尊 。

  shì shí , rú lái hán xiào , fànɡ bǎi qiān wàn yì

  是 时, 如 来 含 笑, 放 百 千 万 亿

  dà ɡuānɡ mínɡ yún , suǒ wèi dà yuán mǎn ɡuānɡ mínɡ yún

  大 光 明 云, 所 谓 大 圆 满 光 明 云

  、 dà cí bēi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zhì huì ɡuānɡ mínɡ

  、 大 慈 悲 光 明 云 、 大 智 慧 光 明

  yún 、 dà bō rě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sān mèi ɡuānɡ

  云 、大 般 若 光 明 云 、 大 三 昧 光

  mínɡ yún 、 dà jí xiánɡ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fú dé

  明 云 、 大 吉 祥 光 明 云 、 大 福 德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ɡōnɡ dé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ɡuī

  光 明 云 、 大 功 德 光 明 云 、 大 归

  yī ɡuānɡ mínɡ yún、 dà zàn tàn ɡuānɡ mínɡ yún , fànɡ

  依 光 明 云 、 大 赞 叹 光 明 云  ,放

  rú shì děnɡ bù kě shuō ɡuānɡ mínɡ yún yǐ 。 yòu chū

  如 是 等 不 可 说 光 明 云 已 。 又 出

  zhǒnɡ zhǒnɡ wēi miào zhī yīn , suǒ wèi tán bō luó mì

  种 种 微 妙 之 音, 所 谓 檀 波 罗 蜜

  yīn 、 shī bō luó mì yīn 、 chàn tí bō luó mì

  音 、尸 波 罗 蜜 音 、 羼 提 波 罗 蜜

  yīn 、 pí lí yē bō luó mì yīn 、 chán bō luó

  音 、毗 离 耶 波 罗 蜜 音 、 禅 波 罗

  mì yīn 、 bō rě bō luó mì yīn 、 cí bēi yīn

  蜜 音 、 般 若 波 罗 蜜 音 、 慈 悲 音

  、 xǐ shě yīn 、 xiè tuō yīn 、 wú lòu yīn 、

  、 喜 舍 音 、 解 脱 音 、 无 漏 音 、

  zhì huì yīn 、 dà zhì huì yīn 、 shī zǐ hǒu yīn

  智 慧 音 、 大 智 慧 音 、 师 子 吼 音

  、 dà shī zǐ hǒu yīn 、 yún léi yīn 、 dà yún léi yīn 。

  、 大 师 子 吼 音 、 云 雷 音 、 大 云 雷 音 。

  chū rú shì děnɡ bù kě shuō bù kě shuō yīn yǐ ,

  出 如 是 等 不 可 说 不 可 说 音 已 ,

  suō pó shì jiè , jí tā fānɡ ɡuó tǔ , yǒu wú

  娑 婆 世 界, 及 他 方 国 土 , 有 无

  liànɡ yì tiān lónɡ ɡuǐ shén , yì jí dào dāo lì tiān

  量 亿 天 龙 鬼 神, 亦 集 到 忉 利 天

  ɡōnɡ , suǒ wèi sì tiān wánɡ tiān 、 dāo lì tiān 、

  宫, 所 谓 四 天 王 天 、 忉 利 天 、

  xū yàn mó tiān 、 dōu shuài tuó tiān 、 huà lè tiān

  须 焰 摩 天 、 兜 率 陀 天 、 化 乐 天

  、 tā huà zì zài tiān 、 fàn zhònɡ tiān 、 fàn fǔ

  、 他 化 自 在 天 、 梵 众 天 、 梵 辅

  tiān 、 dà fàn tiān 、 shǎo ɡuānɡ tiān 、 wú liànɡ ɡuānɡ

  天 、 大 梵 天 、 少 光 天 、 无量 光

  tiān 、 ɡuānɡ yīn tiān 、 shǎo jìnɡ tiān 、 wú liànɡ jìnɡ

  天 、 光 音 天 、 少 净 天 、 无 量 净

  tiān 、 biàn jìnɡ tiān 、 fú shēnɡ tiān 、 fú ài tiān

  天 、 遍 净 天 、 福 生 天 、 福 爱 天

  、 ɡuǎnɡ ɡuǒ tiān 、 wú xiǎnɡ tiān 、 wú fán tiān 、

  、 广 果 天 、 无 想 天 、 无 烦 天 、

  wú rè tiān 、 shàn jiàn tiān 、 shàn xiàn tiān 、 sè

  无 热 天 、 善 见 天 、 善 现 天 、 色

  jiū jìnɡ tiān 、 mó xī shǒu luó tiān 、 nǎi zhì fēi

  究 竟 天 、 摩 醯 首 罗 天 、 乃 至 非

  xiǎnɡ fēi fēi xiǎnɡ chù tiān , yī qiè tiān zhònɡ 、 lónɡ

  想 非 非 想 处 天, 一 切 天 众 、 龙

  zhònɡ 、 ɡuǐ shén děnɡ zhònɡ , xī lái jí huì 。 fù

  众 、 鬼 神 等 众, 悉 来 集 会。 复

  yǒu tā fānɡ ɡuó tǔ , jí suō pó shì jiè , hǎi

  有 他方 国 土 , 及 娑 婆 世 界, 海

  shén 、 jiānɡ shén 、 hé shén 、 shù shén 、 shān shén

  神 、 江 神 、 河 神 、 树 神 、山 神

  、 dì shén 、 chuān zé shén 、 miáo jià shén 、 zhòu

  、 地 神 、 川 泽 神 、 苗 稼 神 、 昼

  shén 、 yè shén 、 kōnɡ shén 、 tiān shén 、 yǐn shí

  神 、 夜 神 、 空 神 、 天 神 、饮 食

  shén 、 cǎo mù shén , rú shì děnɡ shén , jiē lái jí huì。

  神 、 草 木 神, 如 是 等 神, 皆 来 集 会。

  fù yǒu tā fānɡ ɡuó tǔ , jí suō pó shì jiè ,

  复 有 他 方 国 土 , 及 娑 婆 世 界,

  zhū dà ɡuǐ wánɡ 。 suǒ wèi : è mù ɡuǐ wánɡ 、

  诸 大 鬼 王。 所 谓 : 恶 目 鬼 王 、

  dàn xuè ɡuǐ wánɡ 、 dàn jīnɡ qì ɡuǐ wánɡ 、 dàn tāi

  啖 血 鬼 王 、 啖 精 气 鬼 王 、 啖 胎

  luǎn ɡuǐ wánɡ 、 xínɡ bìnɡ ɡuǐ wánɡ 、 shè dú ɡuǐ wánɡ

  卵 鬼 王 、 行 病 鬼 王 、 摄 毒 鬼 王

  、 cí xīn ɡuǐ wánɡ 、 fú lì ɡuǐ wánɡ 、 dà ài

  、 慈 心 鬼 王 、 福 利 鬼 王 、 大 爱

  jìnɡ ɡuǐ wánɡ , rú shì děnɡ ɡuǐ wánɡ , jiē lái jí huì。

  敬 鬼 王, 如 是 等 鬼 王, 皆 来 集 会 。

  ěr shí shì jiā móu ní fó 、 ɡào wén shū shī lì

  尔 时 释 迦 牟 尼 佛 、 告 文 殊 师 利

  fǎ wánɡ zǐ pú sà mó hē sà : rǔ ɡuān shì yī

  法 王 子 菩 萨 摩 诃 萨 : 汝 观 是 一

  qiē zhū fó pú sà jí tiān lónɡ ɡuǐ shén , cǐ shì

  切 诸 佛 菩 萨 及 天 龙 鬼 神, 此 世

  jiè 、 tā shì jiè , cǐ ɡuó tǔ 、 tā ɡuó tǔ

  界 、他 世 界, 此 国 土 、 他 国 土

  , rú shì jīn lái jí huì dào dāo lì tiān zhě ,

  , 如 是 今 来 集 会 到 忉 利 天 者,

  rǔ zhī shù fǒu ? wén shū shī lì bái fó yán :

  汝 知 数 不 ? 文 殊 师 利 白 佛 言 :

  shì zūn , ruò yǐ wǒ shén lì , qiān jié cè duó

  世 尊, 若 以 我 神 力 , 千 劫 测 度

  , bù nénɡ dé zhī 。

  , 不 能 得 知 。...https://t.cn/A6fY3IuI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些时候,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有些时候,星不是夜的故事,情不是爱的故事。人生,原本就是风尘中的沧海桑田,只是,回眸处,世态炎凉演绎成了苦辣酸甜。
  • ”赛斯对此表示:“我们的关系很好,所以我不知道格林是什么意思,本西之前不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不常见到他,也不常说话。杨紫最近在采访中,cue到自己听过关于最离谱
  • #DIALOGUE+##稗田宁宁##稗田寧々#twi from nene_hiedaDIALOGUE+BOX本日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撮影やのに好き好きに
  • それでもちょっとずつ、心の距離が近づいていくプロセスがうれしかったし、成功した時の喜びは大きかったですね」撮影後に感じた中川さんの心境の変化 この作品に携わる前
  • 香香脆脆的小零食真是很难拒绝【拍3件15.8】宅猫日记 糯米锅巴共3袋 有原味和香辣味这2种口味可选,它是精选的圆糯米通过十道工序制成,米香浓郁吃着香香脆脆的超
  • 直到自己操作了一次 真的是太方便了[赢牛奶][赢牛奶]我不会做饭的主要原因:就是怕油溅起来所以空气炸锅对我来说太实用了!她以鮮豔繽紛的用色描繪出守護獸的溫暖能量
  •   在指挥部里一切都是“有图有真相”而这离不开绿屏的综合信息监管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绿屏的建设进度和相关数据就能一目了然,而数据经过计算分析后又可以反过来指
  • 基于她身上旺盛的朝气和生命力,强大的情绪稳定,处理问题的逻辑性,我感慨别管她曾经的出身,职业吧,能够长久相爱相处的人,真的是有对等的生命力量的。比如,所谓好的生
  • 《农谚桃三杏四梨五年的下一句是什么》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 出自《桃三樱二》 春分种树树树生,伏季种树树树死 谷雨清明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桃三杏四梨
  • 新粉粉,别忘记扫一扫最甜CP哦#mewgulf[超话]# 好突然…这个专属于mewgulf的号可以发帖了[awsl]第一条说点啥好呢[馋嘴]就记录自己的一个小事
  • #mu5735#世事无常,这场空难带给太多人震撼与感触…“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平凡而普通的过完一生竟也成了奢望”…想想自己,也是没有什么跨不过去都坎了,
  • 大学的最后俩年遭遇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但是也因为那些事情的发生,指引着我闯到了北京,闯到了这里,得到了飞速成长的机会,遇到了我爱的女孩,虽然过去一年很苦,但是拿到
  • 统一考试和联合考试专业遵循考生志愿,相关专业合格成绩,根据综合成绩(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或专业成绩招生计划1:1备案,由高校审核录取;学校考试专业相关考生填写
  • 也就是说人体内存在一个新的调节机制,叫“脑-肠轴”或叫“菌-肠-脑轴”这类研究在孤独症和多动症儿童中研究最多。它的作用比你想象中大多了,人体70%的免疫细胞都生
  • #黑马风暴 大V来袭# 东风启辰大V定位是紧凑型SUV,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562/1917/1625mm,轴距为2700mm,配置.上,启辰最新的V-Link智
  • #成果[超话]#悠然一梦舞倾城文/刺客(辽宁)暖风轻抚碧水荡起涟漪杨柳在轻打节拍落花在翩翩起舞琴筝悠扬婉转留仙飘飘彩衣翻飞是谁 一舞甩出乾坤秀色装饰了了人间四
  • 其实忠诚一直都只是选择 不论男女 都有可能会选择不忠 抓太紧必失越快 原则上不完全保持信任是对自己的保护 劣根往往出没在平淡生活的各种小事里 实际上却相反 我相
  • 住了几年之后,随着年纪的增长,小两口觉得原先的风格有些花哨了,而且带娃之后,也发现不是很方便实用,特别是女主人当时又怀上老二了,所以两口子决定,先搬出去住一段时
  • 四月~这一月也可谓经历了起起落落落落落...但是现在的心情也有慢慢变好哦校园生活就快结束了,一直想要记录一下但是不太方便,等最后一周了再好好记录,有时候真的很喜
  • 独家正品订单 小量到货 四色齐发‼️尺码:35 36 36.5 37 37.5 38 39 39.5 40 41 41.5 42 42.5 43 44 偏大一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