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含義:使心靈保持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不受影響,為的是萬事萬物並行發生時,我用這種心態觀察事物循環往復的規律。

這是老子告訴世人求道的方法,何為道,道是客觀世界運行規律,是自然的(自然:自己本身就這樣)的內在趨動因素。

「致虛極」,「致」是動詞,是做到、達到的意思,虛是無物,極是極致。

「致虛極」,就是要做到空到極點,沒有一絲雜念與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

「虛」從道家角度來看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一種精神狀態,從現代科學角度看,是把自身對世界認知的主觀意識去掉,達到空和虛的狀態,才能夠接受足夠多的信息用以分析事物變化的真正規律。

「守靜篤」,與上句句式相同,守住靜的狀態保持篤定。寂然不動曰「靜」,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或者說態度,從現代科學角度看,守住自己對世界本源規律求索的初心,保持篤定,不受外界負面因素乾擾,最終才能真正的求得「道」。

【出處】
致虛者,天之道也。守靜者,地之道也。天之道若不致虛,以至於達到至極,則萬物之氣質不實 。地之道若不守靜,以至於至篤至實。

天地有此虛靜,故日月星辰,成象於天;水火土石,成體於地。象動於上, 故萬物生;體交於天,故萬物成。

所以虛靜之妙,無物不稟,無物不受,無物不有。萬物都是出入於陰陽,才能升降造化。成就萬物,與萬物並作者,皆是此虛靜之妙。

TA說:
萬物都是由動而生,由靜而歸根。雖生生不已,但卻終而無不歸其本。樹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終而落葉歸根。天有天根,物有物蒂,人有本源,天下沒有無根之事物。

萬物之根在何處?蓋在將開未開、將動未動的靜態之中。人與萬物未生之時,渺茫而無象。既育之後,則生生不息,終有滅時。唯將生未生時的虛清狀態,才是萬物之本根。

太上在此示人要得玄關,惟有收心歸靜,凝神於虛,養氣於靜,達到虛極靜篤,自然萬象皆空,一真在抱。人心的喜怒哀樂未發之時,就是人心之「復」。

也就是《易經》所說的「復見其天地之心乎。」人應當常思復本的重要意義。如果真能經常致其虛極,守其靜篤,即可與天地為一體,與萬物為一身。

那麼,我之性體,可與天地並立;我身中之炁,可與萬物並通。陰陽消長的規律,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道真炁在我身中的流行,便是自己胸中之妙。

至此,返本復靜之理便可得矣。太上在此示人以養道求玄之法,要得玄關,惟有收斂浮華,歸於篤實,凝神於虛,養氣於靜,才能復本歸真。

TA說: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六章教我們:如何才能正確地觀察認識世間萬物,看清世間萬物的真實面目?如何才能「知常」以「悟道」?

世間萬物的存在形式以「動」為絕對,以「靜」為相對,只有「變」才是「不變」。

老子認為要看清世間萬物的真實面目,要觀察隱藏在事物背後的「道」,必須以「致虛極、守靜篤」為前提。「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坐忘論》。

「實」與「虛」相對,「動」與「靜」相對,要認識「實」與「動」,最好是站在它們的對立面「虛」和「靜」。

「虛」指心空,倒掉心中一切,不著一物,不著一念,放下身內、身外所有事。

莊子在《人間世》稱「虛」為「心齋」:「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靜」指寂然不動,不受外物干擾,內心清靜無貪念,內心安定無煩憂。心靜則神清,神清則生慧。

心「虛」致使內心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給被觀察物留下足夠的空間;心「靜」致使內心無煩無擾,讓我們處於最佳的觀察狀態。「人莫鑒於流水, 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莊子·德充符》)。

世間萬物包括觀察者自身,時時刻刻、每分每秒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我們在靜的狀態下要準確把握事物的運行、變化、發展軌跡獲得正確的認識都很難,如果以「動」觀「動」,則只可能盲人摸象、鬍子眉毛不分,得到的只是支離破碎的局部、表象。

我們的眼睛存在視覺局限會欺騙我們,我們內心躁動存在錯誤判斷(妄念)也會欺騙我們,所以老子在這裡強調要獲得正確的認知,看清世間萬物的真實面目,只是「虛」不行,還要「虛極」,只是「靜」不行,還要「靜篤」。

佛教和儒家也崇尚「靜」。「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維摩詰所說經》)。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道教進一步發揮,把「致虛極、守靜篤」作為修行的路徑和修行的一個境界。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一顆種子的命運如何?是否發芽、開花、結果?一個人的命運如何?是否健康、顯達、壽終?

這種未來的不確定性始終困擾著我們,老子在「虛極靜篤」的狀態下觀察到的結果是:無論你是一顆種子還是一個人,凡是世間萬物最後的結局都是「歸根」。

《太上老君内觀經 》

老君曰: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也;十月炁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深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週身神不空也。定位诸神,调身之法也。
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调息之法也。

予内觀之,歷歷分也。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所以五臟藏五神。五神者,五贼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也。魂在肝,肝者,其色青,其象龙。魄在肺肺者,其色白,其象虎,精在腎肾者,其色黑,其象玄武,志在脾脾者,其色黄,神在心心者,其色赤,其象禽。神在心者,即神聚心也,所以字殊,隨處名也。一下乃修心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火,上為瑩惑下應心也。色赤、三葉如蓮花,神明依泊五神聚之,從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意不可须臾离也,清淨則生,濁躁則亡意不可须臾杂也,明照八表其光明也。八表?,暗迷一方一方?,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無爲,其身則昌也。以其無形,莫之能名,禍福吉凶,悉由之矣。所以聖人立君臣、明賞罰、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難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淨,則萬禍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淪惡道,皆由心也。妄想憎愛,取捨去來,染著聚結,漸自纏繞,轉轉繫縛,不能解脫,便至滅亡。由如牛馬引重趨泥,轉增陷沒,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此。始生之時,神元清淨,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滯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羨、身欲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内觀己身,澄其心也。

老君曰:諦觀此身從虛無中來,因緣運會,積精聚炁,乘華降神,和合受生,法天象地,含陰吐陽,分錯五行,以應四時以上由心到身,以下由身到头。眼為日月,髮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崑崙,布列宮闕,安置精神。萬物之中人為最靈,性命合道性命相合,人當愛之。内觀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貴妄染諸塵,不淨臭穢,濁亂形神,熟觀物我,何踈何親,守道長生,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老君曰:從道受分謂之命,自一稟形謂之性,所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出謂之志,事無不知謂之智,智週萬物謂之慧,動而營身謂之魂,靜而鎮形謂之魄,流行骨肉謂之血,保神養炁謂之精,炁清而駛謂之榮,炁濁而遲謂之衛,總括百神謂之身,萬象備見謂之形,塊然有閡謂之質,狀貌可則謂之體,大小有分謂之軀,眾思不測謂之神,邈然應化謂之靈,炁來入身謂之生,神去於身謂之死,所以通生謂之道。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常保者,以其不能内觀於心故也。内觀不遺,生道常存。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惡道,沉淪滓穢,緣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繫縛憎愛,去來取捨,染著煩惱,與道長隔,所以内觀。六識因起六欲,識從何起,識從欲起;欲從何起,欲自識起。妄想顛倒而生有識,亦曰自然,又名無爲,本來虛靜,元無有識,有識分別起識邪見。邪見既興,盡是煩惱。輾轉纏縛,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老君曰: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

老君曰:人能常清淨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虛心,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亦由欲貴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寶,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飽也。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神明之在身,由火之因卮也。明從火起,火自炷發,炷因油潤,油籍卮停,四者若廢,明何生焉。亦如明緣神照,神託心存,心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謂之神明者,眼見耳聞意知心覺,分別物理細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老君曰:虛心者遣其實也,無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動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靜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濁也,淨心者使不穢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見者,心直者不反覆也,心平者無高低也,心明者無暗昧也,心通者無窒礙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數者,餘可思也。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言傳口授而得之,常虛心靜神,道自來居。愚者不知,勞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遠、而神愈悲。背道求道,當慎擇焉。

老君曰:道貴長存,保神固根,精炁不散,純白不分,形神合道,飛昇崑崙,先天以生,後天以存,出入無間,不由其門,吹陰煦陽,制魂拘魄,億歲眷屬,千載子孫,黃塵四起,騎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老君曰:内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裏虛寂,神道微深,外藏萬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繫,深根寧極,湛然常住,杳冥難測,憂患永消,是非莫識。

老君曰:吾非聖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也。

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阿难!你现在是不是想要使令这个见、闻、觉、知、嗅、尝,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契”,就是契合。本来“见、闻、觉、知”是随着虚妄的因缘而有的,现在你想令见、闻、嗅、尝、觉、知这种的知觉性还回来,再契合如来藏性这种常、乐、我、净的功能。“常”,就是恒常不变;“乐”,就是非常快乐;“我”,这是个真我;“净”,是清净,这是涅槃四德。

你想要契合这个如来藏性,回来和如来藏性合到一起,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你应该先要选择这死生的根本。什么是死生的根本?这你要明白清楚。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你依照这种的不生灭性,那种又圆融、又清净而湛然的性,才能修得成,才能合如来藏性。“圆湛性成”,前边是“湛圆”,这是“圆湛”。

M2法喻伏断(分二)
N1法说 N2喻明

今N1

【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你应该用这种圆湛、湛圆的如来藏性,把这虚妄的心旋回来,不要有虚妄生灭,不要用生灭心去用功。伏还元觉:你把无明烦恼降伏了,还到你本来觉悟的这种程度上。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得到你本来那种光明而觉照的功能,那种没有生、没有灭的性能,作为你因地修行的一个心;因地修行的心,就是你一开始修行的心。不要用你那个生灭性、生灭心来用功,要用圆湛、不生灭的这种性,用你本来的这种元明觉性、无生无灭的这种心来用功。

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你用这个不生不灭的因地心来修,圆成你果地的修证;就是成了佛、成了菩萨,这都叫“果地修证”。你用功修行,你明白真正的原理了,自然很快就可以修到证果了。

N2喻明

【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如澄浊水:在因地心修证的时候,有一个比喻,比喻什么呢?就好像澄清这浊水。前边所讲的清水投尘土进去,就变成浑浊之相,容貌就汩然;汩然,就是看不清楚那个样子。看得浑浑沌沌的,什么也看不见;那么现在就好像把这浑沌的浊水澄清了它。

浑沌浊水,就比方什么呢?前文不说“有世间人,取彼尘土,投于净水”?土就失去留碍的性能,水就失去清洁的相貌,所以它就容貌汩然,看不清了!这就表示:众生在这如来藏性里边,有四大、五浊混合起来,就生出无明烦恼,依真起妄,依着这个真的,就生出一个妄来。这个妄并不是真,真就不是妄。

我不讲过吗?这个“真”,就比方我们人的身体;这个“妄”,就是身体的影子。那影子是不是真的呢?不是!因为有光明照出个影子。这影子是什么?就是无明。那无明是不是真的呢?不是!它也是在这个真的上,生出这么一个虚妄的东西。可是因为这一个虚妄,就把种种的虚妄都生出来了,就好像水和泥和到一起,就不清楚了。本来是一个清洁的,因为土和水和到一起,发生化学的作用了,生了一种混合的样子,就不清楚了!现在修因地心,就好像什么呢?好像把这混浊的水又澄清了。

贮于静器,静深不动:“贮”,就是储存。“器”,是器皿。贮于静器,就是把浊水装到一个不动的东西里边。这不动的东西是什么呢?你现在坐禅,这就是一个静器,你在这儿澄清浊水;我们现在打坐参禅,这就是澄清这个浊水呢!澄清浊水,坐这儿也不动弹,修定力;你有定力了,就把这清净的定水存到你自性里边。你的身体就好像一个静器,你静到极点,也不要动;不是说腿痛了,也就换一换腿;腰痛了,我往后躺一躺。好像果前这么样,有的时候腿这么伸开,总觉得这么样就自在了!这叫不肯吃苦。吃不了苦,总拿了很多pillow(枕垫)垫着腿。美国人讲享受,这是没有脱去美国人的本色!美国人讲享受,住好房子,一切一切都讲享受;所以差不离的再穷的家庭也要有一个Television(电视机),大家来看电视。这都是讲享受,所以就没有谈到“静深不动”了!这个“静深不动”,是不怕苦、不怕难,什么都不怕的;我的腿痛一点,这不算一回什么事!

沙土自沈:“沙土”,也就是自性中的烦恼。那烦恼自然就沉下去,变成沙底了,向下沉了。清水现前:沙土沉下去了,清水就现前了。你无明烦恼没有了,你自性的光明也就现出来了。你定水现前了,就生出一种定力来了。生出一种定力,这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就是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初”,就是最初,就是一开始;“伏”,就是降伏。降伏什么呢?客尘烦恼。客尘,前边不讲过?说这个“尘”,就好像住店的客人。那开店的主人不会走的,住客终究是走的。这个“客尘烦恼”,就是无明烦恼。为什么叫“客尘”呢?它都不是真的,它是依真起妄,依照真性菩提生出这么一种妄念来。所以生出无明烦恼,这叫“客尘烦恼”,它不是自己家里的东西,是从外边来的。言其这种尘、这种无明烦恼都是假的,不是自己真性里生出来的;因为它没有根,所以并不是真的。

前边这一段经文所说的,是“贮于静器,静深不动”,这泥沙就下沉,清水现前了。可是沙和土虽然自沈了,清水也现前了,你还要把泥拿出去,把水装到另一个干净的器皿里头,不要沙土,倒了它,这才叫永断根本的无明。你如果留着,说我这个水清了,底下的沙泥留着它,随它存在,不管它了。几时一摇动的时候,泥土又浮上来了;浮上来了,这表示又生无明烦恼了。

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你现在不要泥,把沙土拿出去,这叫“纯水”,就剩清水了。这个名字,就叫“永断根本无明”──永远断除根本无明了。你把土和水和到一起就浑了;浑了,要澄清,就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再把泥搬出去,这费了很多功夫,然后才到纯真澄清的这种景象。纯真,就没有沙土了,到这清净、清洁的水,这叫“永断根本无明”。这根本的无明,就是生相的无明,这不容易断的,你不要以为就只有把泥去了,这么简单的。在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一分是很少很少的、很微细的。根本无明又叫生相无明;“生”,就是众生;“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相”。你最后若是断了这一分的生相无明,就成佛了!

M3结证极果

【 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明相精纯:你把泥土去尽了,这种清净而澄清的“明相”,就是妄无不尽、真无不存;妄都没有了,完全是真的了。这是到那个究竟的极果,也就是成佛了。在这个时候,这由光明中所显现出来一种的明相“精纯”,一点无明烦恼都没有了。一切变现不为烦恼:在这个时候,无论再有什么变现,这都不是烦恼了。这个时候,不是说“烦恼即菩提”,这时候根本就没有烦恼了!因为永断根本无明,把无明都断了,你自然就没有烦恼了。皆合涅槃清净妙德:这所有一切都是与涅槃不生不灭这种的道理相合,这“清净妙德”是清净无染的,没有染污的这种微妙功德。

K2决定从根解结脱缠入圆通义(分二)
L1教从根以解结 L2示脱缠入圆通 L1分五
M1决发增上胜心 M2法喻当知结处 M3确实指根是结 
M4备显六根功德 M5教其悟圆入一

今M1

【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

第二义者:第一个决定义已经说给你们各位听了。第二个决定义是什么呢?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你们在座的声闻、缘觉这些个有学的人,你们必定要发回小向大的菩提心、发觉悟的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你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要行菩萨道,就要在菩萨乘上。菩萨乘,就是大乘;发大乘菩萨心。要怎么样呢?“生大勇猛”,不要忽进忽退,不要向前走两步,向后退三步,必须要生出最大的,再没有那么大的勇猛。“勇”,就是勇敢,有勇气;有勇气,就向前去争取最后的胜利。什么叫“猛”呢?好像老虎,中国人都叫它叫猛虎,因为它往前一扑,这个力量最大不过的,你什么力量也挡不住它;这是“猛”,非常勇猛的。古来大将,战无不胜,百战百胜,好像楚霸王也就是个“猛”。勇将又叫猛将,是最勇猛了;他也不怕死,也不怕种种困难,敌人怎么样强盛,他也不怕的,这就叫勇猛。

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决定”,不要犹疑。“弃”,舍弃;“捐”,不要了。不要想修大乘,又舍不了小乘。好像阿难想要发大乘菩萨心,又舍不得这个因缘法,说:“佛说的因缘法,是不错嘛!怎么现在佛又不要因缘法了?又叫我们不要修这个因缘法?”他还舍不得。想要修大乘法,又舍不得小乘的道理,这就没能决定!你有犹疑心,忽进忽退,犹疑未决,没能决定。好像人做一件什么事,“我决定了!”我决定要做这件事,就要做去,不要一个人踩着两只船。中国有这么一句话,说“一个人脚踏两条船,又要往江北,又要去江南”,两只脚踩在两条船上,这只脚想到江北去,那只脚就想到江南去。你说是到江北?江南?一个人上了两条船上,一只脚踩着一条船,这就是犹疑未决,没有决定!

现在讲要决定,决定捐弃什么呢?“诸有为相”,弃捐诸有为法;这儿指小乘法是有为法。什么叫“有为”呢?就是有所作为,就是有形有相的。凡有形相的,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因为有形相,终究会变坏的,所以这有为是会坏的;而无为法是无形无相的,永远都不会变坏。前边经上不讲?你看虚空什么时候烂过、坏过?没有坏过,也没有烂过。为什么它不坏不烂呢?就因为它无相,无相可循。所以经上常常举出虚空来做比喻,虚空就代表如来藏性;比喻如来藏性就是虚空,虚空也就是如来藏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个夜晚被她反复摩挲,被摩挲的光洁如新,像一地温柔的白月光……这生活硕果仅存的善意,被她藏在心尖上,到老到死都忘不了……这份念念不忘的爱,像一片未被染指的净土,
  • 奕雯每一次都超级入戏,么么稳到让人佩服,真的太适合二次元了,(题外话,这两个居然没有一次拿到招牌台柱[泪])校妤一来更加把档次又提升一个台阶[收到]……疯狂为马
  • 玩了两轮游戏微醺,盯上了隔壁吧台带冷帽的黑人小哥,焦急等待王璐输掉游戏让我去找他大冒险,菜鸡王璐,助攻无果,只能拿了杯酒直接去搭讪,碰杯之后索要了一个绵长的ki
  • 近期,英国公然拒不承认国际刑事法院(ICC)对于印度洋岛屿归属权的判决、不肯将岛屿归还给毛里求斯,同时又想往法院塞入“自己人”结果遭毛里求斯驻联合国大使“神嘲讽
  • ” ——辜鸿铭《觉醒年代》在一段感情当中,生肖龙是能够做到将心比心的,而且也很理性,很讲究分寸感,所以这些人通常会给到异性一些很有吸引力的体验。”“我们中国人之
  • 首页刷到好几次这个up,这次又刷到终于想起来我觉得不适的原因了,没有攻击up的意思,她长的很像我初高中一个社会女同学,封面这个神态表情也很像,那个人初中和我坐同
  • 『偷偷从无菌布缝里看到的,一开始还以为是手机放音乐,被发现后又盖上了,嘻嘻』手术进行院长进来了,手术正式开始了,院长也很和蔼,一直在努力拉近我们之间的马里亚纳海
  • 当我想到我在互联网上不是真的格格不入 我有存在的意义 或者就算没意义 我也有存在的权利 我有自己的舒适 好像轻松一些了在我和制成的感情里 我们互相之间得到支持和
  • B.1.流行女王尊重偶像BEYONCE第七张《RENAISSANCE》首发先行曲《BREAK my SOUL 》蝉联两周冠军单曲,2.告示牌单曲榜历史冠单周数最
  • 来自一位毫不起眼的路人粉丝喜欢晓晓,周边还没出来,出来了再买[抱一抱][抱一抱]这点钱实在是微不足道,但这是我对他喜欢的一点点的证明#陈晓#【陈晓大学时期写真病
  • 【大愿法师二十四节气立冬养生方】2022年11月7日(农历十月十四)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者,终也,万物收藏也,动物藏身规避寒冷,经过秋收的人们也已将
  • #篮球# 北方的冬天甚是严寒,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接受着冷风的吹刮,打球的人好少,再也没有最初一个人训练的热情,背后运球总是打到腿脚,练了好久也不见起色,从
  • 两耳不闻棺外事,一心只蹦黄泉迪,一路嗨到阎王殿,从此不恋人世间。这时会有一位慈祥的老婆婆送来一碗汤,喝下孟婆汤,就会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牵绊,了无牵挂地进入下一世
  • 金牛座-70分金牛座要看他要不要这段感情,如果要的话他会适时守护这段感情,打死不退,其实他们也满敢爱敢恨的﹔有胜算的话他会撂话,很明显的让对方感觉到这个人是他的
  • 【因为太粘人而惨遭弃养的橘猫,终于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铲屎官】Jacque在三岁大的时候被之前的主人遗弃在了密歇根当地的一家动物收容所,理由就是:这猫太粘人,不想要
  • 上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语文课,当语文课里提到某一个地点的时候,就特别想去走一走,当时就想如果有一本和语文书相关的地图就好了,甚至我们几个同学还做了一个黑板报,叫
  • 18. 他写思乡;(1)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24. 他写深闺愁怨;(1)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 简约的吊顶,拐角弧度设计线条柔和,阳光透过梦幻帘,再摆上一盆小绿植,营造非常舒适的居家氛围~这套奶油风看起来简简单单,非常温馨,你喜欢吗?些暖色系发色染腻的女生
  • 置顶更新力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我是偏方/江鸫平平无奇oc人+底层画手,偶尔写点东西微博60%艾薇捞+20%日常牢骚+10%底物任哥+10%发画我雷:王八盖,ym
  • 我要和你一年又一年,有你真的好[心] @袁冰妍生活真的没那么甜,这一年有你,我真的很开心[羞嗒嗒]阿妍,我们的第二年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