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开心啊!!白天刚在超话里发现有姐妹坐了航平的船上了流星岛,晚上俺就也上了!!!更新前我做梦都希望能被带到一座流星岛上!!想不到有一天这真的成了更新内容之一!!开心极了呜呜呜呜呜[抓狂]
不枉费白日里努力建造学校的我[杰瑞]戴了小胡子好像一只John。感谢暴发户的金气照耀了我!!(虽然是我亲手摆放那些铜臭的啦[害羞][good]

【袁鑫,了不起!】
靠一只手敲代码,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袁鑫在本硕博7年时间里获得了30多项荣誉奖励。

  3岁因车祸不幸“折翼”,他却用一只左臂拨开迷雾,描绘出一幅自强、自律、自我的精彩人生。“渡过大难,将有大成,继续努力,终成大器。”袁鑫的人生,如他的朋友圈签名所写,坚韧有力。https://t.cn/A6xLbJhq

#佛经[超话]#
潘麟老师经典文章分享(64)
《潘麟先生讲授〈金刚经〉》连载|《金刚经》经题的含义(一)》
原创 ▷点击蓝字关注 东方生命研究院 10月20日
收录于话题
一、金刚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是一个传说之物,在现实中没有这个东西。印度文化在诞生之初就有“金刚”这个概念,它源自印度神话传说。在印度早期的神话故事中,神的手中有一件武器,叫作金刚杵。金刚杵的前面有一个球形的东西,像灯笼似的,中间是空的,一股一股的,按股数分为三股金刚杵和五股金刚杵,后面有一个把,可以拿在手里征战用。最初使用这种武器的是天神帝释天,相当于西方所说的上帝或道教所说的玉皇大帝。帝释天要维护宇宙的秩序,一旦发现哪个地方有恶神诞生,他就乘战车去找他,举起金刚杵将之打死。金刚杵能摧毁一切邪恶,所有的武器一碰到金刚杵就像破铜烂铁般不堪一击,没有任何武器能够敌得过金刚杵,它是宇宙第一,天下无敌。

佛教发展到了密宗阶段,西藏密宗法师的一只手里就拿着金刚杵,但比帝释天手中的金刚杵要小得多,已经失去了征战功能,只是象征着它能摧毁一切邪恶、一切自我、一切贪嗔痴慢疑;另一只手里拿着金刚铃,金刚铃代表警醒天下沉睡的人。在密宗里面,金刚杵、金刚铃两个法器经常配合使用。“金刚”二字作为神话故事中帝释天手中那个能摧毁一切的武器之含义,一直沿用到几千年以后释迦牟尼出世。释迦牟尼讲了一部经,名叫《金刚经》。这个地方是比喻,比喻此经像金刚杵一样能摧毁宇宙天地间一切邪恶的东西。在佛经中,用“金刚”作为比喻的经,除《金刚经》之外还有一些,但唯有《金刚经》直接把“金刚”二字突显了出来。

《金刚经》中的“金刚”具体指什么?指的是般若。再进一步说,指的是般若的一种功能和属性,般若就像金刚杵那样能摧毁一切而不被一切摧毁,“金刚”是对般若的这个特征的一种比喻和形容。
二、般若

“般若”是什么?般若是梵文Prajna的音译,意译为“智慧”。翻译分两种:音译和意译。音译是只译其音,用与之发音相似的汉字替代;意译是只译其意,不论其音,翻译成汉语中意思与之相对应的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为何不把“般若”直接意译成“智慧”而采用音译呢?因为如果翻译成“智慧”,容易造成般若智慧与我们所说的“世间小聪明”或“脑子灵活”相混淆。
(一)般若智慧与经验智慧1.般若智慧与经验智慧的区别

般若就是智慧,但般若智慧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般人的智慧。一般人所说的智慧是后天积累而来的,又名“经验智慧”。般若智慧与经验智慧有以下区别:
(1)来源不同

般若智慧来自先天,是与生俱来的智慧,在我们诞生之前它就有,在我们去世之后它还有,它始终伴随着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事物,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源头,也是一切事物的创造者。般若智慧不是累积型智慧,而是彰显型智慧,只彰显不累积。佛经里经常把般若智慧比喻为太阳,太阳本来就在天上,只是因为乌云遮挡而没有彰显出来,当乌云散去,般若智慧就会像太阳普照天地一样显化出来。我们不能像建造大楼一样建造一个太阳,因为太阳本来就在那里,不需要建出来,我们需要做的是驱散乌云。《金刚经》就是教导我们如何驱散乌云彰显太阳的一部经典,因此它叫《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经验智慧来自后天,是人(包括动物)出生后在生活中慢慢形成和摸索出来的知识和智慧。我们对外界探索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们的经验智慧就越多。经验智慧最大的特点是“经一事,长一智”。我们经历了一件事情,就对这件事情有了了解,就拥有了相应的智慧,不经历就没有这个智慧。它是累积型智慧。如同建楼,经历一件事情放一块砖,再经历一件事情再放一块砖,经历多了,在精神中就建起一座智慧大厦,这座智慧大厦就叫经验智慧。

我们平时说老年人比年轻人有智慧,是因为老年人经历得多,他们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都多,因此比我们有智慧,但这属于经验智慧,不属于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与年龄大小、性别无关,只与有没有修行到位,有没有把般若智慧彰显出来有关。般若智慧走的是彰显之路、显化之路。

不仅佛家如此,儒家和道家也是如此,东方百家思想在这一点上是共通的。孔子也好、老子也好、佛陀也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认为我们有一种与生俱来、先天本有的智慧,他们教化的中心思想都围绕着般若,都在教导我们如何识别般若、彰显般若、运用般若,最后成为般若。整个东方文化都是围绕着如何识别般若、彰显般若、运用般若,最终如何成为般若而展开的。

修行的过程,就是最终成为般若的过程。我不再是我,我就是般若本身。若把我比喻为一滴水,修行就是让我这一滴水融入般若这个大海。融入大海中的我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个问题非常微妙。不能说这滴水不存在,因为可以亲眼看到这滴水滴进大海、融入大海,成为海洋的一部分,所以可以断言这滴水在大海之中,大海因为我的融入而增加了一滴水,怎么能说我不存在?但若说我存在,也不对,因为没融入之前我还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但融入之后就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了,再去找我这一滴水找不着了,能找着的只是大海,而不是一滴水。这就是佛法的微妙之处,只能用一种很古怪的方式来表达:我既存在又不存在,既不存在又存在。只能表达到这个程度。

所以,成佛后(或者说当我融入般若后),作为个体的我还存不存在?或者说作为个体存在的个体人格(心理学称之为“人格”)还存不存在?假如一个人修行到最后,他所有的人格全部被取消,这个人活了一辈子的价值和意义,就跟变成空气一样随之消失了,那这显然和把这个人杀死没有任何差别。尽管这个人也有呼吸,但如果没有了个体人格存在的话,就和死了一样,这显然违背了包括东方文化在内的全人类文明文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终极存在的标志就是他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这个身体。

但如果有人格存在的话,有我的人格,就有你的人格,就有区分你我的割裂。有割裂,就有界限;有界限,就有局限。一旦有局限,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封闭性的存在——有多大局限,就有多大封闭。有局限、有封闭,我们就与世界发生分离,一旦发生分离,我们将会成为一个孤立性的存在,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的存在。这就违背了我们修行追求的终极目的——解放。解放就是要从局限中、从有限中解脱出来进入无限。一旦我的人格、我的意识无限了,那我还存不存在?

所以,“我到底是在还是不在”是一个非常不好处理的问题,这不仅是东方人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问题,也是生命的终极问题。如果我不在,我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全部消失,生实际上就是死,就是消失,就是灰飞烟灭;如果我的人格在,就是束缚,就是局限,就像井挖得越深,我们作为井底之蛙看到的外在世界就越小,就像蛇一样不断地把自己的洞越钻越深,最后我们就困在井里、洞里出不来了。这就是解脱遇到的一个极为麻烦的问题:既要保存意义和价值,同时还要拆除一切局限、一切封闭。我们必须明白一种非常古怪的辩证法:“我既在又不在”。这种辩证法解决了“我到底是在还是不在”这个问题——既在又不在,以不在的形式在,以在的形式不在。

我们学《金刚经》时会遇到大量的辩证法。比如“佛说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那到底是佛法还是不是佛法?我们如果无法理解这种表达方式,就永远无法理解般若智慧。理解般若智慧需要心智的成熟。心智越高的人,理解起来越容易;心智越低的人,理解起来越困难。这有点像让三岁的孩子去理解爱情,他的心智还不成熟,向他描述爱情他听不懂,但当他的心智成熟后再去理解爱情,就容易得多了。如果等他经历了几段感情,再来理解爱情,就犹如呼吸一般轻松自如。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第一次听到“融入般若智慧的海洋后,我们是以不在的形式在,以在的形式不在”这么一种古怪的在,我们理解不了,这标志着我们的心智还不成熟。等我们的心智成熟了,理解起来就会毫不费力。这就看我们理解这种独特的在,是越来越亲切还是越来越疏远:如果是越来越亲切,就证明我们的心智在不断地成长;如果是越来越陌生,就证明我们的心智在不断地堕落。其实它本该如此,与生俱来,就像我们的鼻子、嘴巴一样,不就长这个样子嘛,生下来就这样。什么时候我们理解般若就像理解鼻子、嘴巴一样亲切自然,不做作、不机械、不勉强、不教条的时候,就是我们获得终极解脱的时候。
(2)获得途径不同

般若智慧与经验智慧获得的途径不同。获得般若智慧,需要做到“三无”,即“无我、无为、无执”。“无我”就是“无自我”,“无为”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无执”就是“不执著”。般若智慧彰显的程度与“三无”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在多大程度上“三无”,般若智慧就彰显多少。因此,佛家、道家都一再提倡无为、无欲、无我、无私,其目的就是为了开显般若智慧,或者说般若智慧的开显非经过“三无”不可,尤其要做到“无执”,因为执著本身就阻碍着般若智慧的彰显。对一切都不执著,放下万缘。放下越多,般若智慧就彰显得越快越彻底;执著越多,般若智慧就越不得彰显。儒家同样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其目的也是为了开显我们内在的般若智慧。

经验智慧的成长与般若智慧的开显完全相反。要想积累经验智慧,必须积极进取。比如掌握一门技术、学一门手艺,需要不断训练,才能熟练应用。训练时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需要执著。经验智慧的累积性决定了一定要执著,要不断努力,要有为进取,要做加法;而开显般若智慧一定要无为,不能有为进取,不能做加法,一定要做减法,要放下万缘,不断地放下,不断地减,直到无为,修行的过程就是做减法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分别展开。在经验世界,要努力增加经验智慧,增加经验智慧的途径就要有为进取,使出浑身解数去拼搏,最后在人世间成就一番功业。但在修行中,就要放下万缘,要“三无”,因为追求的不是经验智慧,而是般若智慧。没找到钥匙,门就打不开,再努力也打不开。“三无”就是这把钥匙——这把钥匙能轻易打开般若之门,把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般若智慧彰显出来,越彰显越觉醒。总之,获得两种智慧的途径、手段是不同的。
文字|东方生命研究院
图片|东方生命研究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洛施花舍玫瑰精萃多效修复保湿面膜,没有明星代言,却早已得到这些大咖们的认可!☆法国Hermes国际部长☞ 伊莎贝拉女士☆法国Cartier卡地亚前总裁☞ 科迪先
  • 他就是以各种的理由拖,还有点不耐烦,有的时候电话都懒得接,搞得我有些着急了,这哥们说好的一个月,还为啥一直不还,后面逼急了就直接说,哥们你不是说下月就还吗?就这
  • 采访中河南三剑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小静、 河南恒瑞淀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办主任张永就与平台开展合作情况及平台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介绍:一是平
  • ”“如果真的有什么时光机,对于我也没任何意义,我不再有想要改变的过去,也没有想要去往的将来,我就喜欢现在,生活按部就班,勤勤恳恳,实实在在。真觉得杨治写这玩意的
  • 这周真是难过,睡不好真是没辙了,据说睡前喝牛奶、泡脚、听音乐有助于睡眠,我都试了还是睡不好到底是怎么了,每天只能睡着三四个小时,这么下去可能活不过六十岁啊,我的
  • 还想要环岛玩耍过圣诞节来纪念我这摆烂的后半年呢[猪头][猪头]还有好多视频也没有剪辑~拖延症患者黄晓明离婚后谈baby,“离婚是baby提的,真的都是我的不好!
  • 然,修行之人必定是明了因果的人; 因懂因果,故,对自然更加的热爱,对水也多了一份不一样的感悟。《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里的“善”与其理解为“善良”不
  • 2021.11.02看这天写的 忽然很丧又一次明白了我们之间很多矛盾在哪里在吵了架不能让你骑在我身上揍我在我自作聪明的憋着在我死要面子的不低头 吃软不吃硬在我们
  • 这种女性其实也是有着聪明和爽朗本质的,只是从来没有安心细想自己的行为,和计画未来,以致很多事情做了又后悔,这样心情又如何能好呢?#占卜##命理与命运# 李斯说过
  • #王源[超话]##王源[超话]##王源[超话]##王源1108十九岁生日快乐# 渝州城书写因为遇见你才有最美的时光,北平故事里藏着天使一样的甜蜜姑娘,少年的故事
  • 又开始去小区广场找核酸队伍,结果呢,又是寺庙求签队伍,又得到一张签纸,捏在手里不知道要不要看,嗯,打开,婚姻满意度测评又是76%。难道梓江禁渔赔偿给队长他们家几
  • 【19.9圆】【香楠期舰店】手工传统夹心绿豆糕2盒--老字号品渒,新品上市,鲜花/芒果/蔓越莓/原味,多种夹心可选,细腻爽口,入口即化,独立包装,健康美味,好吃
  • 20、心里藏着小星星,生活才能亮晶晶21、你一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22、总不能还没努力就向生活妥协吧23、先努力让自己发光,对的人才能迎着光而来24、
  • 有了它,风雨烈曰时自然舒适无比,但更多平平淡淡的天气里,多了一把伞难免是累。有了它,风雨烈曰时自然舒适无比,但更多平平淡淡的天气里,多了一把伞难免是累。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心]#每日一善# 如果你现在还年轻,一定要记住,年轻就是资本,但是,年轻已经不是多好的资本了!而且很容易过期,你必须让自己强
  • ”说话之间,翁宝彤手忙脚乱的把炕上的这一堆存折重新装进书包,仔仔细细的把书包带系好,嘴里继续说道,“这里不管有多少钱,俺都帮你保管了,先把春耕这一关过去再说。这
  • 昨天坐在电脑前,忙碌着忙碌着,突然很想哭,为自己,不知道这么卖命究竟为什么,突然很迷茫,可我知道我不能当着任何人的面流泪,因为我选择了一条一个人独自走的路。新乡
  • 今天的天气跟昨天差不多,早晚微凉,午后微热。今天的天气跟昨天差不多,早晚微凉,午后微热。
  • 追梦的你本身就已经闪闪发亮[哇] 孙颖莎太优秀啦 你永远是豆沙包们的骄傲[打call][打call]早安莎莎女儿和莎妈们,爱你们哦。我觉得爱情里最有力量的词叫做
  • 报告目录第一章米力农行业发展综述1.1 米力农行业定义及分类1.1.1行业定义1.1.2行业主要产品分类1.1.3行业主要商业模式1.2 米力农行业特征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