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5省市放开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未来不间断接种疫苗会成新常态吗?专家解读#新冠#
#新冠疫苗加强针多地开打# [太开心]

自9月以来,我国已陆续开展疫苗加强针的注射工作。据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个省市启动了此项工作,但各地对接种人群限制、年龄限制等规定则各有不同。如安徽芜湖、福建厦门等地接种加强针的年龄限制,放宽到了12周岁以上。

  随着疫苗加强针的注射工作不断开展,未来不断注射疫苗,又是否会成为一种新常态?对此,红星新闻记者对话了多名专家,以求进一步还原加强针的注射原理和后期影响。

  接种人群咋规定?多大年龄可接种、哪些疫苗可供选择?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0月1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2550.4万剂次。随着秋冬季来临,加之此前国内部分城市的疫情波动,近期已有多地宣布开打新冠疫苗加强针。

  实际上,自今年9月起,诸如浙江、河南等地就已提出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据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河南、广州、安徽、福建、河南、黑龙江、湖北、云南、天津等超15个省市已明确启动加强针接种。

  所谓加强针,即完成疫苗接种后,根据抗体消退的情况进行补充接种,保持人体对病毒免疫力的疫苗剂次。如在乙肝、流感、狂犬病等传染病疫苗接种中,使用加强针的做法并不罕见。

  加强针接种工作自9月逐步放开以来,已有不少人完成了接种。如在湖北,根据当地疾控中心统计数据,包括武汉、襄阳、宜昌等多地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后,截至10月10日,湖北已有4.071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接种加强针注射记录图据受访者

  而从现有公布的疫苗加强针接种方案来看,开放加强针接种的人群规定,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全面向满足条件的公众开放,另一种类型则是优先重点人群。如河南郑州,便采取了全面开放的措施:

  据河南日报10月13日报道,河南郑州已从10月13日开放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现阶段可用于实施的加强免疫接种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灭活疫苗和天津康希诺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

  按照上述加强针接种要求,需在全程接种上述疫苗期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实施加强免疫接种。而本次郑州开放的加强针接种将优先供给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同时,也建议加强针接种使用已接种过的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同样在10月13日宣布开放加强针接种的,还有福建漳州,但当地接种主要优先重点人群。据闽南网报道,根据当地疾控中心发布的消息,漳州为全市范围内,距全程完成新冠疫苗接种6个月以上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根据工作安排,漳州“第三针”重点人群接种为148万剂次,预计明年4月完成。

  另据据红星新闻不完全梳理,在开放接种的地区,如湖北、广西、福建等地都明确优先开展重点人群接种,而山东济南、安徽合肥、黑龙江绥化、河南郑州等部分地区则未明确划定重点人群的限制。

  此外,在接种年龄线之上,各地政策也有所不同。其中,大多数地区规定本次加强针的接种对象主要是已经完成疫苗接种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但在安徽芜湖、福建厦门等部分地区也开放了12周岁以上灭活疫苗加强针接种。

  加强针接种者说:

  接种完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增强了抵御病毒的信心

  “刚刚经历了广州的疫情,我觉得接种加强针还是很有必要。”家住广州增城区石滩镇的郭女士告诉红星新闻,10月7日那天,村委会就在群里发了通知,告知大家在10月13日后,增城开放了第三针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而此前,郭女士收到的关于接种加强针的通知,其接种人群仅局限在“高危人群”中。


受访者提供的接到加强针注射通知

  今年5月,广州当地发生了持续一段时间的本地疫情,这对郭女士一家来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虽然增城距离市中心较远,但我们居住的村镇还是有封控措施。”不过,因为在今年4月下旬郭女士已完成了前两针的疫苗接种,所以她对于抵御疫情有着相当的信心。“打了疫苗,即便是被感染,也不至于演变成重症。”

  同样在今年接种了疫苗的还有郭女士的父母。但最开始,郭女士一家也同样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所担心。于是,郭女士便决定自己先接种,如果反映良好再陪父母接种。而事实上,疫苗接种后无论是郭女士还是其父母,均未出现任何影响,反而让他们更加希望能尽快接种加强针。

  “疫情发生时,接种了疫苗的邻里会明显更放心些。”郭女士说,在收到广州开放加强针接种的通知后,她便决定在度过第二针6个月接种期限后,就和父母一起前往当地社区中心进行加强针的接种。“要筑牢疫情防控的城墙,就需要我们有疫苗的保护,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我们一家人都打算接种加强针。”

  上海某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陈医生,也在10月13日这天完成了加强针的接种工作。“和前两针一样,没有什么特殊反应。”

  陈医生告诉红星新闻,前几天医院的院感科就发出了通知,告知职工目前已开放了加强针的注射,前提是距离上一次疫苗接种需时隔6个月及以上。而早在去年12月,陈医生便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后在今年1月完成了第二针接种。对于陈医生而言,接种疫苗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医院的同事和患者负责。

  10月13日当天,陈医生便前往了当地社区卫生中心接种了疫苗加强针。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上海接种加强针并不需要预约,现场接种的人也并不多。“但是的确有不少人在现场咨询,了解加强针接种的意义和安全性,现场医护人员也都会一一作答。”

  据陈医生描述,在接种前,工作人员会确认其是否距离上次接种已过去了6个月时间,并提供一份说明,以提醒接种者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在接种完成后,需原地观察半个小时,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在陈医生的记忆里,疫苗的确对自己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保护作用。此前在今年9月,上海松江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便出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而这所医院距离陈医生工作的医院距离并不遥远。“我们属于高危人群,所以几乎所有同事都接种了疫苗,除了医院院感工作到位,我想疫苗也在抵御病毒上起到了一定作用。”陈医生说。

  在陈医生的家里,大部分亲属也都接种了疫苗,并且大多也打算在近期接种加强针。在陈医生看来,接种疫苗未来会成为抵御新冠病毒的一道有利防线,且经验来看并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她对加强针的接种也同样保有信心。

  为啥要鼓励接种加强针,过去的疫苗难道“白打”了?

  专家:此前疫苗已形成免疫记忆,第三针会诱导强烈免疫反应

  多地区放开疫苗加强针接种后,不少网友也提出疑问,为何前期接种了疫苗,还是需要再接种加强针?难道前面的疫苗“白打”了吗?

  对此,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特别需要接种加强针的目前是部分重点人群。但从全局来看,未来可能所有人都需要接种加强针。

  “如果世卫组织没有相应的证据,就不会提出接种加强针的建议。”金冬雁解释称,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说明之前接种的两剂灭活疫苗,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免疫效果确已下降。但对于疫苗免疫效果具体下降的数值,目前仍不可确定。因此,在金冬雁看来,在免疫效果下降的现实下,进一步接种加强针,是筑牢病毒防御较为明智的选择。

  那么,接种第三针疫苗,前面打过的疫苗是否仍有效呢?红星新闻记者查阅发现,科兴近期发表在健康科学预印本论文平台Medrxiv的一项新冠灭活疫苗Ⅱ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表明,尽管6个月后中和抗体水平下降,但两剂疫苗免疫程序产生了良好的免疫记忆。

  同时,上述文章也指出,在接种第三剂后,能够迅速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中和抗体滴度显著提高,接种第三剂后28天中和抗体滴度比第二剂后28天中和抗体滴度增加了3-5倍,且第三剂与第二剂间隔时间越长,增长倍数越高。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大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三届“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大会上也指出,灭活疫苗或mRNA疫苗接种之后半年,免疫功能都有明显下降。而根据国内最新研究,接种疫苗第二剂后6个月再接种一剂,抗体水平增幅达到十多倍,且接种后再过6个月还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他表示,这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增强免疫的办法。

  “接种新冠疫苗的加强针,肯定对提高疫苗的防疫效果有一定帮助,所以我建议相关人群尽快接种加强针。”金冬雁指出,加强针接种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轻重缓急。因此,他认为,目前老年人、患有基础病的体弱多病者、从事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人员,是急需尽快接种加强针的群体。

  在此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也曾强调,加强免疫产生的抗体持久力更强。加强免疫半年之后,虽然抗体水平也有下降,但依然高于两剂或一剂接种后的峰值。这些都提示,加强免疫之后会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接种疫苗后仍有少数感染现象,加强针能规避这一现象吗?

  专家:接种加强针后,该现象会有所缓解

  在此前的哈尔滨、南京疫情反弹过程中,出现了接种疫苗后仍被感染的情况。那么,未来接种了加强针,这一现象能否被规避?

  “相比于之前疫苗接种后发生的并不少见的聚集性感染状况,接种加强针后这种情况会有一定的缓解。”金东雁回应称,目前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加之冬季病毒活跃性有所提高,因此普遍接种疫苗,特殊人群接种加强针仍具有相当必要性。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从前期南京、扬州、郑州等地发生的疫情来看,在重症病例当中,完成了两剂新冠疫苗接种的,占重症的比例小于5%。也就是说,95%以上的是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完成免疫程序的人员。第二,在60岁以上重症人群当中,超过90%以上是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完成接种疫苗的。在扬州出现的危重症患者,也均未接种疫苗。

  另据金冬雁透露,相关调查数据已经显示,在确诊病例中,没有接种疫苗或者只接种了一剂疫苗的人,其病毒载量会比接种完疫苗的人成倍增长。换言之,接种完疫苗的人群,再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就会降低。因此,在金冬雁看来,接种加强针后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体自身抵御病毒的风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降低传染的概率。

  10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我们和病毒的持久战仍处于相持阶段,疫苗应该抓紧打,尤其是强化疫苗,可以唤醒人体免疫力。在面对疫苗对变异病毒作用的质疑上,张伯礼表示:“疫苗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甚至对确诊病例防止转重和死亡都很有效果。”

  另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近期接受的采访中提出,如果2022年初疫苗接种率超过85%,中国就将考虑开放边境。高福指出,疫苗接种率能达到85%以上感染者将变得很少。

  未来,不断接种疫苗是否会成常态?

  专家:受多重因素影响,但不排除这一可能性

  既然当下疫苗的免疫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那么在未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代里,不断接种疫苗又是否会成为一种新常态?

  “具体是否会常态化接种目前还不能够明确,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原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管医师、疫苗专家陶黎纳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疫苗发展的历史来讲,因为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疫苗的研制和使用进程也随之加快。“我们最初要求接种两针灭活疫苗,但当时并不能确定这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程序。”陶黎纳表示,从现实来看,打两针灭活疫苗或许未必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现在只是把第三针定义成加强针,实际上也可能整个完整的接种程序本身就需要完成三针注射。

  同时,金冬雁也指出:“新冠疫苗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病毒,未来是否要定期接受新冠疫苗注射,其影响因素是多样的。”他解释称,目前世界范围内一些地区呈现的疫情发展趋势表明,在注射完加强针后,新冠病毒有可能向“普通感冒”的方向转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长期接种疫苗就不会成为一种刚需。

  另一方面,金冬雁表示,随着人们对新冠疫情的控制,终身接种疫苗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们还不能确定未来是否要定期接受新冠疫苗注射。这更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根据疫情的变化来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金东雁说。

原文地址:红星网络电视台https://t.cn/A6MpUPTO

【他们的工作,告诉你要不要带伞、需不需添衣、城市该不该暂时“停摆”未雨绸缪】半夜睡不着,预报员经常会找把椅子坐在阳台上,仰头望着天,等雨来。

他们的工作,既能告诉你明天要不要带伞、需不需添衣,有时也决定水库要不要炸坝泄洪、村庄需不需全员撤离、城市该不该暂时“停摆”未雨绸缪。

凌晨4点,中央气象台预报大厅。

此时北京的天空依旧暗沉,离破晓还有一段时间。

电脑前,孙军正在查看雷达回波图,画着降水量预报图,来回对比分析各种天气资料。

作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他需要指导早间天气公报,审核签发暴雨预警。

电话不停地响,不断有同事拿材料向他询问……

而这仅仅是一天工作的开始。接下来,孙军要准备每天8点“雷打不动”的全国天气会商,与重点地区的预报员会商天气趋势,并审核各种预报产品,向决策服务部门提供预报材料,应对媒体记者采访……同时,他还要时刻关注并调阅各类天气图,组织天气会商,与同事一起分析和判断天气形势。

“每一次天气过程下来,都感觉像打了一场仗。”孙军说。

这是一份特殊的职业。因为天气变化分分秒秒变幻莫测、从不停歇。

偏不得,错不得

2019年8月10日凌晨两点,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一带沿海登陆。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预报员向纯怡是当天大夜班的预报员。“那晚整个中央气象台大楼灯火通明,大家紧盯着屏幕,几乎整晚没有休息。”她回忆说。

通宵达旦,对所有预报员来说是家常便饭。虽然可以白班、小夜、大夜三班倒,但他们一直“闻天而动”,随时到岗。尤其在4~9月汛期、7~9月台风活跃时期、重大事件或活动的气象保障期,以及较高灾害性天气预警级别情况下,他们几乎连轴转。预报大厅里的氛围更是紧张凝重。

向纯怡几乎全程参与了“利奇马”的预报工作。她说,那几天承受的压力如泰山压顶般令人窒息。

“我们的每一句预报结论、每一次预报调整都可能影响防灾减灾部署。偏不得、错不得。”

与其他预报不同,台风预报还有一项特殊任务——与国际接轨。“我们需要在每天的8个预报时次,定时向国际发报。”

向纯怡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观测平台上,预报员需要紧盯地面观测数据、雷达数据和卫星云图资料的实时更新。在仔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当值预报员需要每3个小时滚动做一次台风路径、强度预报,并在整时整点对外发报,不得有任何拖沓滞后。

“我的心情就像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一样。因为向国际发布台风预报,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官方预报水平。”向纯怡说。

没有完美的预报

预报总会存在偏差,偏差小则表示预报做得好。尤其是强天气过程,预报难度非常大,极容易出现偏差。

2005年的台风“麦莎”就因预报失误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时,预报“麦莎”将给北京带来“十年来最大暴雨”,使全城上下枕戈待旦,但最后发现是虚惊一场,甚至成为网上的笑料。

缺乏台风预报经验是预报不准的原因之一。“预报经验极其重要。否则在极端天气事件面前,未经‘世故’的预报员很容易‘心中无数’。”孙军说。

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的预报也出现过比较明显的偏差。作为当时的值班首席,孙军觉得没有做出较准确的降水量级预报,心里十分沉重。

“当时我们报的24小时最大降雨量约为150毫米,但实况监测显示,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400毫米。”谈及当时的预报偏差,孙军直言,那时的他们还“不太敢报”。

历史上,北京几乎没有出现过这么强的极端降雨,超过100毫米的降雨都很少。可想而知,预报员缺乏这类强降雨的预报经验。此外,预报员尚未完全掌握极端暴雨复杂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不过,在孙军看来,在当时的预报技术水平下,他们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

“毕竟预报经验和水平都有限,我们在预报时非常慎重。即使看到有强暴雨的可能,也不敢贸然做判断,不会轻易报这么大的降雨量。”孙军说,有了多次极端降水预报经验,对于今年北京的几场暴雨预报,他们做到了“心中有数”。

即使“心中有数”,每当遇到较大天气过程时,当值的预报员仍旧吃不好、睡不好。“报了一场大雨,我们预报员其实是希望它能下来的。没下来,我们心里很焦虑。”

半夜睡不着,预报员经常会找把椅子坐在阳台上,仰头望着天,等雨来。

报得准太难了,这让预报员又焦虑又纠结。

2017年7月,吉林永吉县出现极端强降水过程,暴雨引发洪水。紧张的时刻出现了,水库眼看就要满了,需要作出紧急判断,是否进行炸坝分洪。如果炸坝,要提前部署水库下游防御措施及人员疏散转移。

“当时,我们估计如果未来的24小时降雨量超过40毫米,就得炸坝。”面前的路非常清晰,只需要判断降雨量会不会超过40毫米,而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拍板。

“事情变得简单又困难。”这是孙军遇到最难的预报之一,事关重大,他反复分析着各种资料图,“结论必须尽量做到准确”。

经过中央气象台、吉林省气象台、吉林市气象台所有预报员的不断会商,最后,他们作出降雨量不会超过40毫米的预报判断,这也避免了炸坝带来的影响。

今非昔比,“方程”亦难解

“预报明天有大暴雨,到底几点下?”

“水库那边雨会有多大?”

“果园这里会下冰雹吗?”

……

大到国家工程的生产建设,小到百姓的工作生活,人们对天气预警预报水平的提高寄予更多期待。不管是台风预报,还是极端降水预报,预报员身上都扛着压力。这种压力从他们步入这个岗位起就开始了。

“就目前预报技术而言,很难满足需求。”孙军向《中国科学报》坦言,跟过去相比,现在的预报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天气预报怎么做?就是搜集大量的气象数据,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未来天气的‘方程式’。”

1989年,孙军参加工作时,全国的气象观测站也就有2000个左右,能获得的观测资料非常有限。就拿卫星资料来说,预报员也仅依靠日本和美国的气象卫星云图分析天气系统,能看的只不过是几张打印的云图照片。数值预报资料更加有限,可参考的数值预报模式很少,而且基本不提供降水预报。

“没有足够的数据资料,我们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孙军的话语中透出了些许无奈。

现在,我国已拥有世界上在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达6万多个,数量、密度位居世界首位,气象资料的密集程度非常可观。但这些都无法保证天气预报完全准确。利用数值模式预报产品,结合预报员自身的主观经验,这是当前预报员开展预报业务的主要手段。

“天气预报不是纯确定性的工程技术,不能做到精准预报,预报员需要依靠自身经验修正数值预报的结果,这里存在很强的个体主观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肖天贵表示。

天气预报员需有“科味”

“要鼓励培养科研型天气预报人才!”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李泽椿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特别提出的建议。

在李泽椿看来,“预报员是战斗在第一线的人,如果他们在面对一手数据时,能针对现实问题即时研究、即时判断,那将是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

当前,气象预报体系以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为核心。肖天贵表示,数值模式不可替代,但其也呈现出难以克服的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更加需要气象预报员注重研究性思维。

“尤其在面对一些极端天气的新特征、新形势、新要素时,对预报人员的准确判断和及时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数值模式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陈耀登说。只有对特殊个例进行研究总结,深入理解其中原理机制,才能寻找相应的预报着眼点,不断改进模式预报系统,进而提高预报能力。

从实践中获得的研究成果往往是数值模式无法反映的,却为预报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比如,孙军等人通过对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的实况诊断和极端性成因分析,提出了通过气象要素的异常表现来诊断和预报极端降雨的方法,并给出了华北暖区暴雨发生发展条件和极端强降水预报思路,为预报员建立极端强降水预报思路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值模式作出了订正。

“两张皮”掣肘 改革进行时

专家们坦承,在预报领域,科研与业务“两张皮”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以数值天气预报为例,相关研究显示,中国论文产出量排名全球第5。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主力军,但论文的影响力普遍偏低,且与国际上主要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中心相比,中国的全球预报能力和技术尚有差距。

事实上,我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不乏具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但多数研究尚未得到应用。谈及原因,陈耀登认为,这和高校和科研院所“重论文”的科研评价机制有直接关系。在李泽椿看来,更重要的是缺乏应用平台,导致这些成果停留在论文层面,未能引领并驱动业务发展。

此外,肖天贵介绍,高校气象专业教师多为从学校到学校,博士毕业便就职教师岗位。没有业务实践经历,便很难把握研究的应用性。

另一方面,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主任张恒德指出,虽然现在大多数预报员都在业务和科研两手抓,但实际上预报员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的动力和能力仍然不足。预报员面临着繁重的预报服务例行任务,预报难度大,他们自觉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预报员岗位特别辛苦,相对不易出成果,职称晋升压力大,很多学生毕业后可能会选择其它相对轻松且易出成果的岗位。”陈耀登表示,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1年,中国气象局成立了首批国家级专家型预报员创新团队,围绕台风、暴雨、强对流3个专业领域分别组建了3支专家团队。

2019年,中国气象局提出“研究型业务”发展思路,计划逐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发展,以业务需求牵引科学技术进步。

同时,气象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集体的技术累积研究,而不是个人能力。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有关国家级专家型预报员创新团队的相关研究内容正在改革计划中,将增加气候变化等研究方向。除了解决以上预报难题,团队还将加强预报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根据模式偏差和数据产品的实际应用,开发新算法,做出新型预报产品。#天气预报# https://t.cn/A6MVTGR4

光伏产业再度经受考验!#股票##财经#

伊利股份、比亚迪等37股获北向资金增持额超亿元!

统计显示,9月29日共有557只股获北向资金持股量环比上一个交易日增加。

从机构动向看,北向资金增持市值居前个股,近一个月获机构调研的有4只,机构调研次数较为频繁的有比亚迪、广发证券等;机构调研家数看,机构较为扎堆的是美的集团、三七互娱、比亚迪。

今日,盐湖提锂概念盘中集体走。

消息面上,9月25日,西藏矿业披露了扎布耶盐湖的具体建设方案。据知情人士介绍,这标志着公司新阶段的盐湖提锂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本次,东华科技拿下了超28亿元的扎布耶盐湖工程总承包+运营大合同。

另据了解,西藏正在紧锣密鼓普查当地盐湖资源。其中,日喀则、阿里等西藏盐湖资源核心区被列为重点区域。

此前,西藏矿业曾表示,根据中国宝武集团和西藏自治区政府要求,后期如果条件成熟,会考虑西藏当地其他盐湖整合开发的可能。

公告显示,西藏矿业控股子公司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订重大合同,项目名称为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合同类型则为EPC+O(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工程总承包+运营)框架合同。该合同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东华科技,公示期为9月24日—9月27日。

本次投标报价约28.7亿元(不含税),其中:EPC工程总承包费为19.2亿元左右;运营费为9.56亿元左右。本次项目规模为年产电池级碳酸锂9600吨、工业级碳酸锂2400吨、氯化钾15.6万吨。

光伏硅料供应商再度提价!

9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最高达25万元/吨。

硅料价格持续攀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今年上半年来看,下游硅片、电池等环节扩产进度快于硅料,而硅料扩产周期长,进度有限;然而,近期,由于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硅料的主要原材料工业硅价格一度攀升,给了硅料厂商进一步提价的底气。 在市场传闻硅料价格触及26万元/吨的水平之际,“光伏市场全面停滞”等言论甚嚣尘上,市场也弥漫了一些悲观情绪。

不过,对此,光伏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类似言论多为博眼球,待到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光伏辅材价格趋于平稳,明年市场前景仍较为积极。

市场信息显示,硅料25万元/吨的价格是由海外供应商德国瓦克报出的,此前有观点声称,海外厂商硅料品质要好于国内厂商。海外厂商率先提高报价的动因? 对于这一猜测,还是有待调查的。

不过,最近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硅料的上游也开始收缩供给。 特别是9月初,在能耗双控的重压下,云南省发文表示将削减工业硅产量,今年9-12月份月均产量不高于8月产量的10%,即削减幅度达90%。

相应的,工业硅价格一路攀升,上周的数据显示,工业硅市场参考价格涨39.1%至5.93万元/吨。 记者注意到,也有声音称,工业硅的大幅上涨拉低了硅料企业投产积极性,开工率有所下降。

根据硅业分会的最新权威数据,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2.7-2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3.84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0.94%;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2.5-24.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3.5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0.96%。 一家一体化光伏龙头企业人士指出:目前公司硅料库存没有问题,但由于市场情绪比较乱,节前并未跟上游厂商展开硅料采购价格谈判,公司希望等到节后市场情绪稳定后再启动相应程序。“等等看,待市场情绪冷静下来,行业还是要理性发展。”

光伏市场会否遭遇冲击?

在28日市场传闻硅料报价最高达到26万元/吨之际,悲观情绪也逐渐蔓延,诸如“光伏市场全面停滞”等字眼也变得铺天盖地。

不过,对于这类观点,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只不过是为了“博眼球“,”这些信息代表的更多是情绪,跟行业实际情况差距比较大。“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虽然如此,硅料价格持续攀升对产业链的压力及终端需求的影响也不得不考虑。

另外一家龙头光伏企业人士:这两天多晶硅的报价都有比较大幅度的提升,如果顺着产业链传导下去的话,最终会把压力落到组件价格上。

就现今光伏产业生态来看,电池企业面临上下游挤压,日子也不好过。 对于当下的困局,硅料厂商人士认为,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市场需求层面,都不会因为当前的价格问题致使光伏产业停摆,“光伏肯定还是会积极发展的。”

随着明年硅料产能增加,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以及辅材价格区域平稳等因素落地,明年行业形势至少会比今年乐观。

至于短期情况,该人士认为,在“双碳”目标下,国有企业今年依然有动力完成“达标线”水平的装机规模,但可能不及此前预期。

即电价的调整,如果电价上调了,即使组件价格高了,市场接受度也可能会相应提高。事实上,在燃煤发电成本趋高的背景下,近期有关电价浮动的讨论也开始增多,部分省份也着手启动了电价调整工作。

对此,你觉得硅材料未来市场会如上述人士讲解的一样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送花花]昨日【反馈】获奖名单公布~点赞抽3个人吃【可爱多[色]】@微博抽奖平台 @www小w(拉拜诗小粉片)很好用,戴上不磨眼睛,也没有异物感@莫唯喧Dr(面
  • ^⌯⌯^੭不知道你今天有没有收到很多呢!!
  • 踏入东门时光倒流了,回忆起2010年开始的点滴,感慨万千,非常激动非常开心,熟悉又陌生,变化还是挺大的,图书馆前面换了块大石头,月亮湖都装修了,校园里多了几栋楼
  • 看了花间令被她自成一派的演技震慑了心灵慕名去拜读了著名的“口含手帕’和“被爱人灭族”这样矫揉造作的演技和对自己妆容一成不变的执着,不禁让人感叹鞠婧祎确实是内娱盘
  • 《我的爱情故事》 - 这泼天的运气可算是轮到姐们儿了 这次谈了个顶顶好的 真的很牛逼 直接砸我头上了p1第一次在泰国遇到你 你一本正经的让人好不乐意接近!!/晚
  • 唯心主义但又不是完全的唯心,你信啥就是啥了,只要物理世界没和你的其他认知产生强烈矛盾[doge][doge](你信自己存在就存在,你不信自己人就没了[杰瑞])#
  • 快告诉身边人】今晚20点09分51秒到20点12分58秒之间,如果您所在地天气晴朗少云,那么不防在这个时段仰望夜空,静等几分钟,您就会看见天宫号空间站(中国空间
  • 特别厉害的线虫小警捏这两位甚至都不是同一个番里的 怎么磕得下去的我的天(扶额苦笑)除了磕这对邪门 主页还有各种线虫言论 热度也是给你蹭上了喵 你要是看完一部番能
  • 梨味现在的话,用一个说法来形容就是经常做的热恋期[努力]又间接性地想退一切坑,没意思其实是我又间接性地想与世隔绝是太闲了[鄙视]但我忙不起来啊,阳气不足不能全怪
  • 虽然我知道回忆无法告别,它长存,可有时候我们会懂原来这就是这辈子我的眼睛再也看不见我的耳朵再也听不着我的大脑再也无法去感知了的光景了呀 :-)#橙梨芙の碎碎念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晋·见中国”展览以“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为主题,精选100余件来自山西的精品文物,讲述了山西在古人类发展到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形成几个重要时段中的重要
  • 活动信息:活动tag:您有新的系统任务请注意查收活动时间:6.14~9.21每日9:21活动平台:微博+LOFTER活动CP:冰秋only———————————
  • 」" , ."@任嘉伦Allen 丨任嘉伦丨任嘉伦一任千面丨任嘉伦伍赓7⃣日慕地大灵砍桃花珐事师傅会连续加持7天,每一天都在慕地让
  • [吃惊]我被裁员后,领导竟然先慌了退一步得寸进尺,忍一时变本加厉,加薪升职轮不到,苦活累活跑腿的时候却总被人想起,这是职场老实人共同的痛,但是职场老实人的命运却
  • 最重要的一点是,原本送完机没有到酒店的地铁了,然后我也不会打车,差点以为要露宿香港街头了,但是遇到了超级好的香港叔叔阿姨,他们正好从日本回来,然后也顺路,我去问
  • 而他们也将带着这份回忆,继续前行,去追寻更高更远的目标,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 顶级复刻腕表做的是口碑做的是质量,做的是生意,交的是腕表之友,腕表世界,若您需要,欢迎观摩朋友圈,顶级复刻来撩,普通高仿请绕道,只做喜欢的款式,只做顶级的品质,
  • 走在宽阔的路上,啊!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给大地急匆匆的织了一条薄薄的纱毯,还没来得及绣花,就迫不及待的给大地铺上,让人们欣赏。这像极了多年前的某个午后——那时候
  • 脸部油分少了之后就会显得脸蛋干净透亮,天气越来越热,出油多,上次那套刘俊麒用完之后又入了一套,又快用完了....可以说是很爱了喷雾2.0他们家的喷雾夏天真的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