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室友真的很有意思 [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白天跟我班男孩子讲 我们寝室有人有脚气
晚上熄灯前说好卷哦 现在什么地方都卷 我要上去躺平了 翻身上床打开手电筒就开始学 我真的整一个笑死了!!
白天打游戏 随时随地打游戏
晚上上床打手电学到1点钟 早上我们起床她不起 在床上看书
校招来了说不去 家里找好关系了 结果面试看到她
还有很多事情很搞笑的 我现在根本想不起来
她真的太有意思了 就哈哈哈哈哈哈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综艺,我音。
因为许嵩去看的。

到了决赛决赛6个人,三个都是松鼠。
顶级粉丝了属于是。

突然就想写一点东西,关于这个充满魅力的男人。

我不讨厌喜欢人,特别是那种毫不掩饰的闪闪发光的喜欢。
但是我真的很不喜欢那种饭圈的喜欢。

喜欢是自由的、发自内心的。
各人有着各样的喜欢,
为什么要统一成一个标准去复制粘贴?
我其实觉得挺可怕的。

而喜欢又是会令人变得积极正向的,目及皆是美好善意。
为何又会变得狭隘戾气?

能好好说话的太少了。

和和气气的粉丝群体,我在微博遇到会去主动搭两句话的可能也只有松鼠了。
不争不抢,随缘佛系。
这些点倒是都和许嵩很像,偶像也不是不能引导粉丝的。
虽然觉得这更像是一种共性相吸。

喜欢他的歌好多年了,
流行性强,旋律朗朗上口。
但喜欢这个人大概是从喜欢听他的歌,到能听懂他的歌开始的吧。
具体应该是从听懂《弹指一挥间》开始。

以前我没有刻意区分歌手与词曲作者,现在则是更喜欢音乐人。
倘若只有演唱,词曲都不是自己,我总觉得无法将歌曲与人联系起来,终归是感觉不够统一、少些什么。

我只是喜欢这场表演,而不是这首音乐。

私以为,
许嵩以后是要被写进历史里的。

他的歌就像他的为人,要用品。
品出回甜,品出清香。

这种沁人心扉的香味,要比入口的顺喉来的更让人喜欢。

我认为艺术家与音乐人的区别在于,
艺术家是要有人文关怀的。

记得08那年杰伦写了那首稻香。
那时候他还不是很火,没多少人注意到他同样为汶川孩子写的《天使》。
在这之后。
2012年,为孩子写了《全球变冷》。
2018年,为孩子写了《大千世界》。

一位艺术家,是一定想要,也能够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做一些人文关怀的,因为从事艺术行业者多数共情能力强。

他的作品里几乎都是人文关怀,社会现状,哲学思考。
情爱反而已经占少数了。

他是最佳歌手,也是大艺术家。

他的为人也值得一品,品出沉淀,品出深刻。
虽然可能得要品数十载才能初尝其味道。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很喜欢粉丝们形容他的三个字,老来俏。

大多数圈内歌手也好,明星也罢。
起起伏伏也浮沉惯了。
有时候不作为就是最好的作为。
不随大流也是有逆流的勇气。

品质坚定如竹,任尔东西南北风。
又如隐士,与世无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确实也有首南山忆。
“独揽月下萤火,照亮一纸寂寞”

谦逊,禅意,与世无争。
浑身散发着才气、灵气。
举止充满文化与修养。
吐词清晰,慢条斯理。

他与的作品和粉丝都在慢慢变得更成熟。

我觉得倘若一个人的粉丝清醒优秀有趣,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非常优秀的。
上一个让我如此觉得的还是安溥。

我一直觉得,作品和人不要挂钩。
要保持清醒,认清人设与作品的关系。
特别是娱乐圈里,虽然许嵩可能不算娱乐圈哈?

但是后来认真想想,我觉得就算把他的为人和作品分开
也会让我分别喜欢上 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很难不喜欢。

从一位音乐人他本身到他的粉丝。
从他的作品到他的人格思想,都是如此的有魅力。
真的太吸引人了。

其实很多人说许嵩是社交恐惧症,
其实我倒觉得只是社交懒惰症。
不是不会,而是不想。
该接的梗,配合的动作,该讲的话,描述的东西。
一点也不含糊。

君子之交淡如水,饮茶留余香。
我是很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朋友的。

他的音乐种类繁多,只要你想探究,
人文哲学,宇宙真理。

其实音乐只有种类区分,哪有主流非主流的区分?
你喜欢他大众流行的作品就听流行,喜欢有深度小众一点编曲高级的就去听这些。

下里巴人或者阳春白雪,大家都各有所爱。

流行的东西也有,深层次能考究的东西也有。
一首歌曲雅俗共赏,真正回过头来发现他真的做到了。

你愿意把他理解为爱情,那它就是爱情。
你愿意把他理解为更深层次的东西,并进行思考,那许嵩也不会跳出来反对你。

记得新专辑先发的那首乌鸦,听过很多遍都会唱了。
和老古董刚出时候一样以为是写他自己,也一直这么认为。
直到看到他在某个音乐节上,随着歌词出现的那一轮红日和他的哽咽。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这首歌。

他的mv里没有这轮红日,新歌访谈里也没有哽咽。

他真的是老师的一位好学生啊。

许嵩所有的歌里,出现过谢谢的只有两句。
“但我还记得我爱过你,所以我要谢谢你。”(降温)
“谢谢你老古董。”(老古董)
这两句是异曲同工的。

乌鸦的最后一句。
等到你,喂我些,喂我些反转剧情。
谐音为我写反转剧情。

又和降温里那一句
“他们说的爱,如果有我就为他平反。”异曲同工。

很喜欢一位粉丝说的,
“我喜欢、欣赏的许嵩,绝不是如此热衷于反复孤芳自赏的人。”

新专辑里最意外的当属《三尺》了。
跟着许嵩学知识,学到一个新词语。
“呼吸家。”

意外在于许嵩这次直接贴脸输出了,直接硬刚“呼吸家”们了。
这是好事,年轻人里觉悟的人多起来了。

“呼吸家护食空气”
还有最后的嘲讽也太赞了。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想法,与许嵩本人想法并无联系。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蘇州有很多桂樹,每年秋天,總是桂子香飄滿一城。

江南的讀書人如何肯錯過這樣的天香汗漫?所以留園有"聞木犀香軒",網師園有"小山叢桂軒",耦園有"犀廊"。

文徵明有個朋友子充,他有個藂桂齋(這個藂字,通叢,喚叢桂齋也可以),大概是一間置身在桂樹里的書齋吧。文徵明就給他畫過一幅《藂桂齋圖》。

明人畫別號圖、山莊圖的例子似乎頗多。文徵明反正畫得不少,比如《真賞齋圖》,《滸溪山莊圖》。《藂桂齋圖》極小而精巧,只用淺絳和墨青,清清淡淡地畫了山石旁一間書房(仔細看山石旁是有書卷的),書房周圍七棵桂樹,人也少,只一個懵懂的小書僮,和一個踱出書齋,倚門觀望的書齋主人。

他望什麼呢?望書齋外、桂樹旁的水。這水,此時桂子漫天落下,大概也郁積著一層暗香。
水在畫外,文徵明沒有畫。

中國繪畫是很奇妙的。
沒有畫出來的東西,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畫出來的人和物,可能實際上並不存在。譬如沈周給傅瀚畫的《籬菊幽賞圖》,畫上幾位官人對菊幽賞的情景,實際上就是想象出來的。又譬如文徵明給劉麟畫的《樓居圖》,此樓也是畫上才有——作為沈周的掌門弟子,這樣的傳統,可以有。

桂花開的時候,藂桂齋的書齋主人,我猜多半不在齋里。

這個書齋主人,文徵明喚他「子充」。《藂桂齋圖》畫在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那時候文徵明63歲,從京城裡跑回蘇州來的第六年。

子充是誰?

明史中記載的「子充」的有三位,一個是鉛山人費宏,是年65歲,一個是嘉定州人彭汝實,一個是義烏人王禕(王禕顯然年紀太大了……)。
但藂桂齋的主人子充,既不姓費,也不姓彭,更不姓王,他姓鄭。

明人張醜的《真跡日錄》里記載著這麼一條:
文太史的《藂桂齋圖》是真跡,後面有顧鼎臣、黃雲、周恭、顧潛、方鵬、方鳳、張禎等人給鄭子充的題詩。
文太史畫卷題雲《藂桂齋圖》「徵明為子充作」,卷前署亦太史書,其畫全仿荊關,作淺絳色,亦甚可喜,後有顧鼎臣、黃雲、周恭、顧潛、方鵬、方鳳等詩皆為鄭氏作者,真名跡也。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藂桂齋圖》,已經沒有了黃雲、周恭、顧潛、方鵬、方鳳等人寫的詩,但是顧鼎臣寫的詩還在。他喚鄭子充為「鄭郎」,極贊他的書齋之妙:鄭郎齋閣無塵韻,仙桂娟娟繞澗生。四壁圖書花氣重,九秋煙月夢魂清,最後又寫道:七寶宮前應失喚,青雲入手自分明。
張醜的《真跡日錄》「藂桂齋圖」條還錄了「安里張禎」的一首詩:
鄭子登雲戀舊丘,手攀藂桂且淹留。飛騰早奪垂天翼,對策明光作壯游。

這個鄭子充,不是個普通人哪。

我們捋一捋給鄭子充寫詩的這些人。
張禎生於1449年,是崑山人,自明清以後,張氏有數百年詩禮傳家的綿長家史。
顧鼎臣生於1473年,1505年狀元及第,官做到內閣首輔。崑山人。
方鵬生於1470年,官至南京太常寺卿,他的《矯亭存稿》里收錄有《贈鄭子充序》。崑山人。
顧潛生於1471年,26歲考中進士,官至直隸提學御史,崑山人。
黃雲,以詩和書法聞名一時,曾與沈周、文徵明等交往酬唱,也是崑山人。
方鳳,1508年進士,官至廣東提學僉事,還是崑山人。

人以群分,雖不識子充,亦呼之欲出。這個鄭子充,大概率是崑山人,和顧鼎臣等人同朝為官,從題詩的意思看來,官做得還不小,但一直戀棧著家裡那間有桂樹的書齋,就象吳寬老是想念家裡的枇杷、菱藕一樣,沈周索性給他畫了一套《東莊圖冊》。
如此,文徵明給他畫《藂桂齋圖》,聊解相思,大概也是一樣的意思。

不知鄭子充是否曾與文徵明同朝為官,畢竟畫這畫的六年前(1523年到1526年),文徵明正在京城做著從九品的翰林院待詔——那是他數十年孜孜以求得來的官職……不過,他沒HOLD住官場,後來辭官回家了。

六年後已經在家逍遙快活的文徵明為鄭子充畫下《藂桂齋圖》時,一定相當理解他。

文徵明54歲赴京當官,聽著風光,背後其實是個慘兮兮的故事。

小文徵明是個笨小孩,2歲不會說話,6歲站立不穩,8、9歲了還口齒不清,11歲才學會好好說話——一個官宦人家的孩子這樣是很不來塞的,但是沒辦法。
哪怕他先飛了很多次也沒有用。
26歲開始,文徵明去參加「歲考」,一直考,考到53歲,整整27年,考場進進出出九次,穩穩當當地永遠守著落榜的初心。

可以不考嗎?不,吳地人家的孩子,當官從政的念想是融在骨血里的。
文徵明很堅定:我要畫畫,我也要當官,要從政。

終於在54歲那年,文徵明以歲貢生的身份,被工部尚書李充嗣推薦到京城,經過吏部考核,被授予翰林院待詔的職位。翰林院待詔職低俸微,它的品級,是從九品。

理想暫時圓滿了,現實卻依然骨感。
毫無官場經驗、也毫無工作技巧的文徵明,乾了一年以後,漸漸後悔了。那一年他又苦又累,不但沒有乾出成績,還得罪了很多人。他寫了很多詩,表示想回家了。

北土豈堪張翰住?東山常系謝公情。
不須禮樂論興廢,畢竟輸他魯兩生。
——文徵明《潦倒》

真正促使他下定決心回家的,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朝廷發生的「大禮之爭」,這次事件,導致學士豐熙等一百三十四人下獄,吏部右侍郎何孟春等八十六人待罪,數位五品以下的官員被當場杖打而死……從這時候起,文徵明開始遞折子請求退休,前後三年,終於退休成功,在1526年十月十日,離開京城,放舟南下,回家看玉蘭、看桂花去了。

他畫《藂桂齋圖》的時候63歲,行筆老辣又隨意,雖然是他慣有的清雅溫和,又帶著一點吳鎮的疏獷,正似他行到晚年、漸漸沖淡的心境。

撇開鄭子充的身份和文徵明的遭遇,這個藂桂齋,可真是讀書人心目中理想的書齋啊,依山傍水,叢桂掩映,一派江南的精緻和閒雅。

這就是文徵明喜歡的日子。
他從前畫了那麼多的畫,畫了那麼多山水間的小人兒,那些活潑潑的小人,就是他自己啊,就是他的朋友們,就是他的閒適的生活。

這樣的幽棲山水,四時清歡,又有誰不想回來呢?就算是在畫里暫棲一時,那也是值得的。

此畫還有一段尾聲。
據清人蔣寶齡說,「是卷向藏鶯湖張氏滌塵樓,硯農徵君購之」,他將這段話題在《藂桂齋圖》上時,是1829年,後來的二十年間,《藂桂齋圖》在許多人手上傳看,大概補了有十來段題跋,便如蔣寶齡所說:
「每一展玩,如聞古香溢紙,可撲去面上俗塵也。」

三百年後,桂子香尤在。
畫到如此,也是絕了。[春遊家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猫的智商能有多高#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被一只猫道德绑架了。 事情从差不多三个月或者半年前说起。 我在店里上班 当时准备养狗,然后网上买了一大袋狗粮准备好迎接
  • 【瞭望丨唐风汉韵汇古今】◇在如今的西安,既可以随时体验汉唐气魄,又能无缝对接现代时尚,不同群体、不同风格,都能深度融入城市文化 ◇这座城市的博物馆数量已近16
  • 一些适合朋友圈的温柔句子 1、希望有人喝了酒,眼睛闪闪给你讲浪漫和爱。 2、少女的眼应该满怀清明大意和温柔阳光。 3、世事千帆过,前方终会是温柔和月光。
  • 相隔千里,眼望峻岭变平川。 惜别伤离,临请饮酒六两三。 一两愿你春蛰多雨带轻伞。 二两愿你酷暑可以轻摇扇。 三两愿你入冬莫忘添衣衫。 四两愿你年年多聚无离散。
  • 享受白班美好生活的第二天,连班[兔子]。利用中午吃饭时间11点至11点半去七楼考穿脱防护服操作,考完操作已经11点32,由于着急去坐上楼的电梯,我在七楼拐角像飞
  • #分享diary# 1.20 Wednesday 由于晚起所以就顺理成章把今天作为苹果日啦(我忏悔 我是猪[悲伤]然后也因此是咸鱼日hhhh 只吃苹果真的好饿
  • 股票市场真是人性的放大镜,在这个市场上,有太多人当好公司跌倒地板价时讲放大恐惧的鬼故事,联合收割带血的筹码。 打通投资的底层逻辑,悲观者唏嘘,乐观者赚钱。时刻
  • 说不上为什么,《小王子》这本书快读到结束章节的地方,悲伤悸动不已,而后眼泪就止不住的…… 第一次读童话故事读到泪珠不停的滚落,而且即使过了很久,那种悲伤也不能平
  • 安全生产是每家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才是明智称职的领导管理行为。多数事故危险都是在玩忽职守,麻痹大意的氛围内孕育而生的。 待到事
  • 为啥我们国家女孩对肌肉男不感冒呢 有人说,肌肉就是男人最好的外衣,但长久以来,我们国家的妹子们对肌肉男好像并没有特别感冒。 大部分女孩子喜欢的都是纤瘦型的男性。
  • 《疲倦的生活》 我们总想着温暖的故乡 从鼻息开始,原野上熟悉的味道 打破固有的枷锁,让青春活跃起来 生活哪有安逸,不断地折磨着我们 疲倦不堪,是说给自己听的
  • #马哲的[超话]# #马哲原创日落之前# 在山顶上看到的氛围感少年 /今天是最靓的男模 P4 私心很像五月天的《倔强》MV一个镜头 ———/////我不怕千万
  •  绿水恍若载着青山在时光中流转,扣心自问:山岚叠嶂能否隔断两两相思的情长,温情妩媚的回望,一瞬间变幻成天涯咫尺的眸光,思念一如清风,轻柔地吹拂爱的热情脸庞,玉露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十五字互动,不要带链接,指路必回人生于世,立足于天地之间,做人,要心胸豁达,能屈能伸,即经得起风吹雨打,也扛得住困苦
  • 《我在他乡挺好的》也太好看了吧! 任素汐和周雨彤演技好好,从来没见过演技这么自然的演员,一点儿演的痕迹没有,代入感满满。特别是任素汐,塑造出来的独立成熟有魅力
  • #花4150万买房疑被中介赚250万差价# 买家,卖家,中介和负责对接的工作人员,四方里肯定至少有一方在说谎。 这种各执一词,又都没有过硬证据的事情,在更多
  • 很多人不管是从原生家庭和社会教育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尊严,也不知道什么是骨气。所以他们会把自己那套卑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付诸于任何人。与他们任何人走近,最后
  •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降低对他人的期待】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对一个人有了过多的期望,一旦期望落空,怨怼遂起,关系便难以完满维系。商
  • Mac有一款色号叫“nice to meet you ”。 水红色。薄涂很好看。 可惜,现在应该再买不到了。 我在想,如果有一个女孩子让一个男孩子猜这只口红的色
  • #假期结束失眠症患者 果然,假期结束的最后一刻又失眠了。 或许是典型的节后综合症候群; 亦或是今天接受了价值观的冲击; 也或许是现在还能听到热爱生活的室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