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的十六字心要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达磨大师《悟性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1、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传统教派以外的特别的传授。“别传”不是不传,而是“特别的传授”的意思。

禅宗传法,最注重的就是机锋,是心心相映。禅的“机锋”,就是具有智慧之眼的禅门大师,通过独特的言语、动作来勘验学人的见地功夫。禅的机锋,犹如上阵交锋,短兵相接,当机不让,犀利无比。“掣电之机,不劳伫思。”一有思索,就立即错过、落败了。

禅门经常用“箭锋相拄”来表示禅机的迅捷激烈。禅师们非常注意训练门徒的论辩功夫。有两座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名小沙弥负责采购。其中的一个每天早上到市场买菜时,总会与另一个碰面。

其中的一个问:“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脚到哪里,我到哪里。”

这个小沙弥感到难以回答,就向他的师父求教应对之术。师父说:“明天早晨,你遇见他时,如果他再这样答你,你就问:‘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必胜无疑。”

次日清晨,两个小沙弥又相见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风到哪里,我到哪里。”这句话又难倒了他,他又向师父求教。师父说:“明天你问他:‘假如没有风,你到哪里?’”

第三天早晨,这两个小沙弥又相遇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我到市场去!”这下子,第一个小沙弥彻底傻眼了。

禅门在接引学人时,注重机锋棒喝,所谓“棒如雨点,喝似雷奔”。来果禅师说:“欲修用心之法,必求棒喝加持。……要知毒棒之疼,打落千生重障;猛喝之痛,吼开万劫痴迷。故古云: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息狂心。”又:“香板头上出祖师,大喝声内出菩萨。”“禅堂棒喝,其为母也;见性成佛,其为子也。”(《来果禅师语录》)

当头棒喝是禅宗祖师接化弟子的特殊方式。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在接引学人时,师家为了粉碎学人的迷情,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相传棒的施用始于唐代的德山,喝的施用始于马祖道一,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百丈曾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日参马祖,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暗。”(《景德传灯录》卷六)

有理无理三顿棒,是禅的独特的教学法之一。

古时候,有一位刚出家不久的僧人出外参访求学。一天,他来到一座寺院想挂单。他来到客堂,拜见负责客堂的知客法师。知客师问:“谁叫你来的?” 挂单僧回答:“我自己来的。”知客师说:“不经师父允许就擅自出来。”拿起香板就打了过来,问:“到底是谁叫你来的?”挂单僧马上改口说:“师父叫我来的。”知客师说:“师父叫你来你就来,师父不叫你来你就不来参学吗?大丈夫一点主见都没有,再吃我三香板!”

2、不立文字

与教外别传紧相联系的,是不立文字。宋代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二说:

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是岂使人执其教迹耶?又经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斯固其教外之谓也。然此极其奥密,虽载于经,亦但说耳。圣人验此,故命以心相传。而禅者所谓教外别传,乃此也。

这段话中上半部分引的是《圆觉经》中的文字。“修多罗”就是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佛经如同指示月亮的手指,如果见到了月亮,就要清楚指月的手指的本身,并非月亮。由此告诫学禅的人,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

佛教用“指”比喻语言文字,用“月”喻佛法真谛。《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运用语言宣说佛法,如同用手指指月亮。手指是语言,月亮是真理。痴迷的人,却把手指当成了月亮的本身,岂非大谬不然。明代瞿汝稷曾搜集了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巨着《指月录》,至今仍是了解禅风禅法的重要参考书。

“不立文字”是禅在传承、语言方面的显着特色,以致于很多人认为“禅不可说”。于是,一提起禅,首先浮现于我们意识中的,就是禅不可说。但是,当我们翻开禅的历史,就会发现禅师们留下的语录浩如烟海!这说明,禅既不可说,又必须要说。那么如何来说这不可说的禅?这就意味着,禅师们不是通过一般的、概念性的、逻辑性的东西来描绘他的思想,而是通过一则则象征、譬喻来进行呈现。

禅宗注重的是以心传心,批评拘泥于语言文字而不解实义者,是“守株待兔”。

禅宗认为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仅凭语言文字不能圆满地领悟真理,因为真理存在于用语言文字去表达之前。为了避免“口是祸门”的危险,禅师在回答学人时往往说:“叮咛损君德,无言最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古尊宿语录》卷四十)

禅宗主张参活句而不要参死句。参透活句而开悟,才会有真正的受用。

3、直指人心

《圆悟录》卷十四:“达磨西来,不立文字语句,唯直指人心。若论直指,只人人本有,无明壳子里,全体应现,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所谓天真自性,本净妙明,含吐十方,独脱根尘。”禅宗初祖达摩来到中土,用的就是“直指人心”的法门。

禅宗主张心性本净、见性成佛,主要依据就是达摩的“理入”学说。达摩的“理入”学说认为,凭借佛经的启示,深信众生都具有共同的真如本性,只是由于被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通过禅修,舍妄归真,修行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除一切差别相,就可与真如本性相符。这种学说,是禅宗的理论基础。

六祖慧能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坛经》)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只要认识了这个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这就是“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

4、见性成佛

见性,就是见到自己原本具有的佛性。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达磨大师《血脉论》:“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禅宗认为,见到了人人本具的佛性,当下就与诸佛无异,这就是“见性成佛”。

当我们见到了本心本性,当下就可以获得觉悟。“悟”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就是“吾的心”。“吾”就是“我”,但它不是被妄想遮蔽的那个“我”,而是不受污染的原真的“我”。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识了这颗心,认识了本心本性,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智慧的生命,觉悟的生命!

禅门的十六字心要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达磨大师《悟性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1、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传统教派以外的特别的传授。“别传”不是不传,而是“特别的传授”的意思。

禅宗传法,最注重的就是机锋,是心心相映。禅的“机锋”,就是具有智慧之眼的禅门大师,通过独特的言语、动作来勘验学人的见地功夫。禅的机锋,犹如上阵交锋,短兵相接,当机不让,犀利无比。“掣电之机,不劳伫思。”一有思索,就立即错过、落败了。

禅门经常用“箭锋相拄”来表示禅机的迅捷激烈。禅师们非常注意训练门徒的论辩功夫。有两座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名小沙弥负责采购。其中的一个每天早上到市场买菜时,总会与另一个碰面。

其中的一个问:“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脚到哪里,我到哪里。”

这个小沙弥感到难以回答,就向他的师父求教应对之术。师父说:“明天早晨,你遇见他时,如果他再这样答你,你就问:‘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必胜无疑。”

次日清晨,两个小沙弥又相见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风到哪里,我到哪里。”这句话又难倒了他,他又向师父求教。师父说:“明天你问他:‘假如没有风,你到哪里?’”

第三天早晨,这两个小沙弥又相遇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我到市场去!”这下子,第一个小沙弥彻底傻眼了。

禅门在接引学人时,注重机锋棒喝,所谓“棒如雨点,喝似雷奔”。来果禅师说:“欲修用心之法,必求棒喝加持。……要知毒棒之疼,打落千生重障;猛喝之痛,吼开万劫痴迷。故古云: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息狂心。”又:“香板头上出祖师,大喝声内出菩萨。”“禅堂棒喝,其为母也;见性成佛,其为子也。”(《来果禅师语录》)

当头棒喝是禅宗祖师接化弟子的特殊方式。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在接引学人时,师家为了粉碎学人的迷情,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相传棒的施用始于唐代的德山,喝的施用始于马祖道一,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百丈曾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日参马祖,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暗。”(《景德传灯录》卷六)

有理无理三顿棒,是禅的独特的教学法之一。

古时候,有一位刚出家不久的僧人出外参访求学。一天,他来到一座寺院想挂单。他来到客堂,拜见负责客堂的知客法师。知客师问:“谁叫你来的?” 挂单僧回答:“我自己来的。”知客师说:“不经师父允许就擅自出来。”拿起香板就打了过来,问:“到底是谁叫你来的?”挂单僧马上改口说:“师父叫我来的。”知客师说:“师父叫你来你就来,师父不叫你来你就不来参学吗?大丈夫一点主见都没有,再吃我三香板!”

2、不立文字

与教外别传紧相联系的,是不立文字。宋代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二说:

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是岂使人执其教迹耶?又经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斯固其教外之谓也。然此极其奥密,虽载于经,亦但说耳。圣人验此,故命以心相传。而禅者所谓教外别传,乃此也。

这段话中上半部分引的是《圆觉经》中的文字。“修多罗”就是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佛经如同指示月亮的手指,如果见到了月亮,就要清楚指月的手指的本身,并非月亮。由此告诫学禅的人,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

佛教用“指”比喻语言文字,用“月”喻佛法真谛。《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运用语言宣说佛法,如同用手指指月亮。手指是语言,月亮是真理。痴迷的人,却把手指当成了月亮的本身,岂非大谬不然。明代瞿汝稷曾搜集了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巨着《指月录》,至今仍是了解禅风禅法的重要参考书。

“不立文字”是禅在传承、语言方面的显着特色,以致于很多人认为“禅不可说”。于是,一提起禅,首先浮现于我们意识中的,就是禅不可说。但是,当我们翻开禅的历史,就会发现禅师们留下的语录浩如烟海!这说明,禅既不可说,又必须要说。那么如何来说这不可说的禅?这就意味着,禅师们不是通过一般的、概念性的、逻辑性的东西来描绘他的思想,而是通过一则则象征、譬喻来进行呈现。

禅宗注重的是以心传心,批评拘泥于语言文字而不解实义者,是“守株待兔”。

禅宗认为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仅凭语言文字不能圆满地领悟真理,因为真理存在于用语言文字去表达之前。为了避免“口是祸门”的危险,禅师在回答学人时往往说:“叮咛损君德,无言最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古尊宿语录》卷四十)

禅宗主张参活句而不要参死句。参透活句而开悟,才会有真正的受用。

3、直指人心

《圆悟录》卷十四:“达磨西来,不立文字语句,唯直指人心。若论直指,只人人本有,无明壳子里,全体应现,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所谓天真自性,本净妙明,含吐十方,独脱根尘。”禅宗初祖达摩来到中土,用的就是“直指人心”的法门。

禅宗主张心性本净、见性成佛,主要依据就是达摩的“理入”学说。达摩的“理入”学说认为,凭借佛经的启示,深信众生都具有共同的真如本性,只是由于被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通过禅修,舍妄归真,修行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除一切差别相,就可与真如本性相符。这种学说,是禅宗的理论基础。

六祖慧能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坛经》)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只要认识了这个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这就是“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

4、见性成佛

见性,就是见到自己原本具有的佛性。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达磨大师《血脉论》:“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禅宗认为,见到了人人本具的佛性,当下就与诸佛无异,这就是“见性成佛”。

当我们见到了本心本性,当下就可以获得觉悟。“悟”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就是“吾的心”。“吾”就是“我”,但它不是被妄想遮蔽的那个“我”,而是不受污染的原真的“我”。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识了这颗心,认识了本心本性,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智慧的生命,觉悟的生命!

#圣大解脱经#前面讲到顶礼过去佛,顶礼现在佛,顶礼未来佛,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顶礼法宝,和顶礼诸位菩萨,一共有二百九十九位菩萨,差一个就三百。校对的时候数量会有些差别,到时候再看。

佛宝讲完了,开始讲法宝,主要是十二部经;然后讲僧宝,就是大乘菩萨。念《圣大解脱经》,实际上是在顶礼三宝,后面也有"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桑嘎雅"(ན་མོ་བུདྡྷ་ཡ། ན་མོ་དྷརྨཱ་ཡ། ན་མོ་སཾ་གྷ་ཡ།)这样的一些偈颂。

下面开始讲到法宝。藏文的十二部经当中的每一部都有顶礼,但汉文当中前面只加了一个"南无",后面没有加,实际上我们知道都要加,当然文字上不加也可以。

南无总持大陀罗尼:
总持大陀罗尼,这是代表密续,不管是外续、内续、密续,所有的续部都要顶礼的意思。

十二部经:

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著作--《如意宝藏论》当中也讲到,第一转F轮叫四谛F轮,第二转F轮叫无相F轮,第三转F轮叫善辨F轮,也就是宣说如来藏的光明部分,二转F轮主要讲空性,一转主要讲普通众生的法,四谛、十二缘起等。

十二部经是三转F轮所有的经典都可以包括,只不过有部分是小乘的经典,部分是大乘的经典,而密乘的经典属于刚才的大陀罗尼。

十二部经是哪些呢?前几年的《经庄严论》讲过,《法华经》当中也提过,对大家来讲比较熟悉。

修多罗:
修多罗,这里是用的梵语。汉语为契经,指的是长行文,每一部经典当中,中间有一段长行文,像《华严经》,这种长行文的风格,其经文属于契经。像小乘的《增一阿含》、《长阿含经》,就归属于这一类。这是第一种,叫契经。

祇夜:
祇夜,即重颂--重复的偈颂,前面是用长行文的方式来讲,后面有一些是以偈颂来讲。就像我原来给大家讲过的《善生经》,前面用长行文讲,后面用偈颂讲。像《法华经》大多数也是长行文,然后做偈颂,藏地的《格萨尔王传》也是这样。在印度民间,我听说有很多小说都是这样的,前面是长行文,后面为了显示其文采,用偈颂、诗歌的方式体现。这是第二种的重颂--重新变成偈颂的方式来表达。

授记:
第三个是授记,梵语叫伽罗那,很多经典对未来佛名的授记,缘觉的授记,包括凡夫众生,再过多少劫变成什么众生,这些都算是佛陀的授记。就像《法华经》对五百弟子的授记,其它经典包括《法鼓经》、《楞伽经》、《首楞枷经》当中都有对这些菩萨、大德的授记。这是授记经。

伽陀那:
伽陀那,即我们常说的讽颂,完全以偈颂的方式出现,就像《法句经》、《因缘品》、《诸法集要经》,这些经文从头到尾全部是偈颂。还有之前翻译的《赞僧功德文》,没有长行文,全部以偈颂的方式展现。

忧陀那:
忧陀那,自说,佛陀没有受到弟子的请求,自己宣说,就像《阿弥陀经》、《般若摄颂》等很多经典,都是佛直接亲口宣说。

尼陀那:
尼陀那,即《因缘经》,就像《百业经》,一直讲因缘本末,以前、现在是怎么样,现在的因果关系与以前有什么关系。

阿波陀那:
阿波陀那,即《譬喻经》、《百喻经》,以比喻的方式宣说经典的内涵。

伊帝目多伽:
伊帝目多伽,即《本事》,讲述佛陀弟子因地的一些因缘,像声闻缘觉在因地的故事。

阇陀伽:
阇陀伽,《本生经》,讲述佛陀在因地的一些故事,还有《悲华经》、《佛传》、《佛本行经》当中也有佛陀因地的故事。

毗佛略:
毗佛略,《方广经》,主要讲大乘的经典,不包括小乘。比如说《菩萨藏经》,《大乘般若蜜多经》。十二部经当中,授记经、自说经、毗佛略这三个是大乘特有的,其它的在小乘里面叫九部经典。

阿浮陀达摩:
阿浮陀达摩,即未曾有,佛陀在这部经当中,无论是示现发光,还是大地震动,或是各种各样的神变,非常稀有的事情出现。像这样的经典,就叫未曾有经。

忧波提舍:
忧波提舍,即议论,这是十二部经中的最后一个。佛陀与弟子或其它所化众生,以问答的方式开演。像很多经典,都是佛陀与他人一问一答的方式。或者以辩论、辩答的方式出现,这种叫议论经。

以上就是十二部经。在此处,藏文本当中每一个都有顶礼句,像顶礼忧波提舍,顶礼阿浮陀达……我们都知道,因为对每一尊佛都顶礼了,故对每一部经也应该顶礼。

十二部经,大多数体现在其风格上,有类别、长行文、偈颂、因缘法,还有讲大乘空性等各种类别的八万四千法门。三转F轮的经文全部归纳起来,可以包括在十二部经中,再归纳就摄在三藏当中。三藏十二部经,即是三藏延伸出十二部经,十二部经再延伸为八万四千法蕴。如《俱舍论》所说的八万四千法蕴,或说八万法蕴,有这种说法。

如果听闻十二部经典的名称,赞叹读诵礼拜,信乐,产生信心。受持,受是接受、领受,以各种方式领受,包括接受法本,听闻法义,读诵并接受。持,持在自己身上,带着或者经常把它书写下来。其实持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有一直持之不忘等。

这样的人二十万劫当中不堕地狱苦,而且得到宿命通的智慧,所以要顶礼这些经典。

——索达吉堪布《圣大解脱经》讲解
#索达吉堪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通过激光的方法,比如说用的非剥脱点阵激光可以在缩小毛孔的同时通过激光的方法,并不产生剥脱的效应来使真皮当中的胶原蛋白产生而达到紧致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光除
  • ”【[并不简单]】针对“海参广告”等涉及国家队赞助商的传言,发言人说:“中国男女足各级国家队训练、参赛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中国足协从市场赞助自筹。作为对赞助商的
  •   2018年6月21日,“渔村”搬迁改造工作的启动让光照进了胡顺来的生活,他亲身经历、见证了13天563户居民全部搬迁、出棚入楼的全过程,直言“像做梦一样!
  • 从种植到酿造,灌瓶到陈年,运输到侍酒,每个环节都与人息息相关;Vintages 时光流转,伟大的葡萄酒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变得独特而美妙。一键触达,8大波尔多明
  • 某位经理和我在闲聊的时候居然哭了说压力好大……(此处省略一万字)那我没可能扔下她走的嘛只能留下来安抚她(依然还在洗手间里)叫她放宽心的啥啥啥然后她居然越发不可收
  • 左苍狼有点意外,原以为他即使是对姜碧兰还没有消气,总应该多陪一会儿慕容泽。 左苍狼也没多想,等慕容炎坐下,才说:“陛下中午也没吃多少东西,要不再用一碗羹吧?
  • 他们解释道,该研究的意义在于贯通了早期地球小有机分子转变成RNA的整个过程,表明一两个含碳分子即便只经历单一地质学过程,也能够形成足够长的RNA,并拥有进一步演
  • 花又开了,春风吹来,我真的想抱抱你,可是我的城市里,再也不会有你。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好的回忆,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愿以后的日子里,你遇见的,都是温柔,珍惜拥
  • 有网友说:看看记者所报道的这位新任“海军司令”的"功绩",竟然没有一条是战功,呵呵呵!中时新闻网声称,梅家树堪称海军的“危机处理专家”。
  • 在开展党建联盟的基础上,既要抓联合社的产业也要重视村内个人产业的发展,为此董家湾村联系两位青年回乡创业,建立家庭农场和养殖场。谈起三村联建带来的变化,李卫国一脸
  • ——木心“你不眠的前额,会遮住黎明并且隐藏了黎明。 ——木心“你不眠的前额,会遮住黎明并且隐藏了黎明。
  • #贺峻霖[超话]##贺峻霖喜提成年人身份# #贺峻霖 十八长翎破青空#成年人贺峻霖:哈喽霖霖,18岁生日快乐呀!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18岁了,还记得第一次认识
  • (燕都融媒体记者 李淑丽)为确保5月1日顺利开展电动自行车统一开始上牌工作,可以让市民朋友“就近办、便捷办” 秦皇岛市首批共设立电动自行车固定登记服务网点115
  • ”“焕新”房子有竞争许女士告诉记者,多乐士的焕新服务同时开好几个工地,自家的装修群对师傅们的工作都有公司自己的安排,有时她想临时加个啥,都要提前沟通。这些工程,
  • 不过我现在已经不会因为夜班崩溃啦,顶多就是累点,困点,身体疲惫点。不用矫情,自己也该成长的坚强一点。
  • 但是当下的我更爱肯尼,救命怎么会这么可爱,给我写to签,问我是哪个yang,杨树的杨还是羊咩的羊!和这次巡演的名字一样,没有名字的夜晚,我也要在一个没有名字的夜
  • 眼下,在素有着“华东十大油菜花胜地”的遂昌县新路湾镇焦川村,2000余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显露出春天独有的气息,也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踏春赏花打卡。74岁的老人余道
  • 但有一个人,他终是她命中注定的劫,她逃不开,也躲不过……#好看的言情小说# #每日推文#[飞机][掌宝卖萌]丈夫夜耗过度突然死亡,小叔子接任总裁之位,而他又是她
  • #当好排头兵 官渡在奋进# 【官渡区住建局:奋进正当时 实干谱新篇】在“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热潮中,官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聚焦着力解决好“差距怎么看、发
  • ”“哦~那上周有人在我家吃完晚饭就出门跑了十圈,我还以为你们挺有共同语言的。等着落井下石踩我女一jio的人也跃跃欲试了吧可惜也没法动摇我对我女的信心反正就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