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点战损。昨天被跌懵逼了。
5G老情人因为美国制裁,小仓位挨了个跌停[允悲],我瞬间蒸发了5K。今天止跌,我认为这个位置破位后,基本一个季度都没戏了。刚刚突然出一季度报有点亮眼。这是闹哪样啊。

今天蔡总的重仓的三安崩了。感觉蔡总要扛不住了呀。

果链的欧某光又爆了个雷,不仅被踢飞,而且营收被罚没了。简直是业绩逻辑估值三杀。我上两周果链止损出局的。现在也是一阵后怕。

周末看好的数字货币这两天都因为各种事情没收到货,今天又拉了个中阳。郁闷中。。。。

所以纵观全个市场,科技真的是各种被锤。昨天5G,今天半导体,明天果链也要跟着挂。真的妈妈不疼,爸爸不爱。或者说内外双奸。

最近自救动作还是创50,昨天崩下来吸了一把,明天再冲又可以减了,希望能弄个菜钱。北向又猛抄。。。

#兵言兵事#【军旅记忆里的新年】“岁月诗编里,江湖旅色中。”每每忆及在东海前哨那个2平方公里海岛上过的那个春节,我总是逸兴遄飞、心旌摇曳。

岛名叫湖庙子,可迎面激荡的,却是太平洋汹涌的波涛。驻岛的海防营隶属陆军部队,采访中看到的却是守卫海空的雷达与船艇……那年春晚,有句小品台词流行了一阵子——“我骄傲”。所以,我在岛上写下的“新春走军营”系列稿件就叫“我骄傲,我有军人梦”。

是的,我骄傲,因为我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军事记者。作为军事记者能够一灯续日月、片纸写天涯,在日远山深的边海防要塞关隘之地,和戍边官兵一起留下一个个金戈铁马、悬鼓待椎的新春记忆。

记者这个职业,有自己的运行轨迹。许多时候,你的行程由不得自己定,许多时候,你都必须迅疾调整工作乃至生活轨迹。往小里说,是新闻敏感;往大里讲,是记者的责任使命。

“故事只存在于故事中。”那些为了让祖国人民欢度春节,据守于雄关国门戍边官兵的节日故事,总是有些传奇的色彩。

上世纪80年代在云南边防一线的前哨阵地,一个边防连根据任务分驻在18个猫耳洞和坑道。除夕之夜,连队决定将18个阵地之间的电话“联通并线”拜年。边关军情变幻无常,不可占时过长,只有三个程序:连长指导员祝词,各个点说一句拜年话,最后是合唱京剧《沙家浜》的唱段“18棵青松”……

家乡在南方的士兵,哪有什么京韵京腔,但当时正蹲住在连队的我,却在那浓浓的“兵韵兵腔”中泪流满面。

说到边关节日的歌声,在我记忆中的每个春节,总有充满兵味的军歌通过春晚唱遍全国,而它们几乎都诞生在边防线上。那时春节赴边关的慰问团,有那么几首歌你若是不唱,不论多大的“咖”都没人给你掌声。记忆中,连续有3个春节,在挂着伪装网的吉普车上,在浓雾弥漫的阵地上,我学会了唱《血染的风采》《小草》等歌曲,此后但凡写边关稿件,这些旋律总会涌向笔端。

当然,不是所有边关春节都能听到歌声。一次,我在腊月时分到了南陲边防,一路上年味渐浓,爆竹声响。临近营区却闻得枪声阵阵,原来部队攻防课目全天候实兵实弹连贯演练,一直安排到腊月二十九。采访那些探亲难见亲人面的军嫂,本以为会有些牢骚,没想到她们的巾帼豪气不让须眉:“这才有军人的样子,这才是边防军人该过的节日。”军嫂的话,让我调整了采访思路,从写“欢乐军营”改为写“钢铁边防”。

那年大年初一,我来到海军某支队,军舰上没有挂满旗的热闹,军港里不见对联、灯笼。支队派往东海某海域担负战备巡逻任务的舰艇编队,正在进行海空情况处置、航道封锁等重点课目训练。这也让我写于海疆的春节稿件,充满了“硝烟味”——“军港,官兵枕戈待旦;海上,战舰引而待发。”

前些年,还没有“逆行者”这个词。但一次次时空之间的“逆行”,却清晰地标注着边防军人的使命轨迹。

新春佳节,许多驻守边疆的官兵都希望回内地探亲,与家人过个团圆年。可是,云南边陲是横断山脉的地质构造,属地震多发区。地壳“闹起脾气”来,可不管什么节日。于是,我便有了两次春节期间随救灾部队“逆行”边疆震区的记忆。

因为使命职责所系,对军人而言,执行各种紧急任务已属常态,抢险救灾中的各种艰难危险无须多说,有时甚至就在春节期间。那年,某部赶赴滇西边地救灾,许多已被批准探亲休假的官兵紧急出动时来不及告知家里,就连想方设法买来的车票还揣在身上。刻不容缓的救援黄金期过后,官兵们的“两个请求”反映到了指挥所:一是给家里打电话发电报说一声“回不了家了”,二是帮忙把票退了。我只记得,当时在场的地方领导听罢,眼睛顿时红了:“交给我们,马上办!”

还有一次,地震发生在元宵节前,边防某部在完成紧张救援任务后发现:正值寒假,教学楼震垮时倒没什么伤亡,可即将开学,不能耽误孩子们上课啊……为此,部队马上投入学校重建中。由于那里属于边疆贫困地区,官兵们把随身携带不多的钱都捐了出来,为孩子们购买教学用具和课本。

那次,我用电话一字一句传回的稿件,发在报纸头版头条,题目就是“节后震区:响起孩子们琅琅读书声”。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边关春节,既有风云骤涌的记录,也有春色入毫楮的柔情。

在一个龙年的除夕夜,云南某边防连连长的妻子,一位空姐军嫂打来电话,说她当晚12点值乘最后一班航班,“那架航班,将从你的军营上空经过,你抬起头,一定能看到我”。

当电视上热热闹闹地敲响新年的钟声时,我陪这位连长站在空旷的操场上。夜空中,隐约可见一架飞机的航标灯一闪一闪,连长扬起头来,不知这是不是妻子的航班,也不知他的眼里闪烁的,是星光,还是泪花。

还有一年,我在担负保卫边疆战斗任务的边防某部新兵营过春节。当年那些年轻的新战士,如今肯定早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栋梁,不知他们是否还记得,在他们参加的第一个军营春节联欢会上,我朗诵的那首并不合辙押韵的小诗——“男儿走天涯,边关即为家。无尽战友情,伴你好年华。”

回忆不仅是温故,更是为了知新。昔日的荣光,是今天辉煌的注释。我们这支军队,就是这样,在春天的序曲里出发。(郑蜀炎/解放军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贺兰立岗:激荡的四十年】这是四十年的沧海桑田!

  从在贺兰县带头进行农村包产到户,到扎实推进产业强镇,再到实施乡村振兴……透过指尖的光阴翻看流年,立岗镇这个位于宁夏北部的一个普通乡镇,如同所有乡镇一样,被深深地刻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在立岗镇,记者走访了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细细品味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立岗镇翻天覆地的变化,总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解放思想。“正是因为不断的解放思想,才推动着立岗镇不断改革创新,让立岗镇不断地走向更好的明天。”立岗镇党委书记叶宏说。

  黄土地的根和魂

  12月9日,对于立岗镇通义村村民来说,是一个十年的结束,又一个新十年的开始。

  村委会不大的会议室,被前来签字的村民挤得水泄不通。村民谢润宁找了个空位置,急忙坐下,在《宁夏农村土地经营权委托流转协议》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天早上,72岁的吴秀珍一直跟在儿子谢润宁身后。瞥见谢润宁在那张印满了鲜红指印的土地流转面积确认表上按下手印,吴秀珍恍然回到了40年前。

  1978年,当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村民在一份承包责任制的文书上按下手印时,地处西北的贺兰通义公社也有人敏锐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1978年,公社先试探着开展联产承包作业组。1979年底,当时的通义公社书记杨德明横下一条心,在星光六队先试试包产到户,把土地、牲口、农具全都分给了各家各户。”吴秀珍告诉记者。之所以从星光六队试起,就是因为这里是当时公社最穷的队。穷到什么地步?家家户户吃都吃不饱,最令人惊讶的是有一年粮食减产,农民干了一年的活,不仅挣不到工分,还要给公社给钱。

  作为当时的公社会计,30岁出头的吴秀珍也拿着一个本子,挨个找社员按手印。

  “有人支持,说与其这么饿着不如闯一闯!也有人反对,到处告杨德明的状,杨德明用一句话打发‘这是用白饼子换油饼子你还不乐意?’”忆起当初这句话,吴秀珍笑了起来。很快,红彤彤的手印按满了纸张,到1980年春播前,通义公社的“包产到户”全面推开。

  也就一两年的功夫,吴秀珍发现,村里有了“富户”。谢登伏带着两个娃,不仅务家里分得的几亩地,还四处开荒,1981年在村里头一个买上了手扶拖拉机;谢军头脑灵活,是个种地的好把式,土地年年大丰收。

  1985年,村里人普遍有了存款。1990年后,家家户户翻建新屋,整个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42岁的谢润宁,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长大的。上世纪90年代,年少的谢润宁外出“闯天下”,以开车为生。

  “农民的根在哪?就在土地上!”每次回家,吴秀珍的这句话,都会让越来越成熟的谢润宁再三揣摩。

  让谢润宁决定回归这片土地的,是通义村的再一次改革:土地流转。

  2008年,立岗镇在全县率先试行土地流转,把试点又定在了通义村。早已不是村干部的吴秀珍举双手赞同村委会的决定,并给想不通的村民做着工作:自己种地,收成好一亩地也就挣个几百元。现在一亩地流转给企业,能赚500元,还能把人腾出来去打工。

  这一次,全村90%的土地流转了出去。

  扎根土地也能挣钱!谢润宁观察着、了解着,自己也承包了200多亩河滩地,成了承包者。今年,谢润宁承包经营了600多亩土地,在贺兰县城买了房子,孩子也已上了大学。

  离不开土地的吴秀珍偶尔去县城住一住,大多数和老伴一起,守着老房子,继续见证这一片土地的变迁。

  鱼塘边的千万富翁

  用了12年时间,辽宁人高长城和霍晶夫妻俩彻底成为立岗镇兰丰村的村民。期间,这夫妻俩在一池水塘旁,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千万财富。

  兰丰村有渔业养殖的传统,可渔业一直是兰丰村的副业。

  “因为技术所限,村民养殖的都是鲤鱼、草鱼等普通鱼种,长期以来这里的渔业没有得到发展。”高长城告诉记者。

  2002年,作为技术人员,高长城夫妇来到了宁夏。2006年,看重兰丰村的资源,高长城夫妇承包了一方水塘,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可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始终成不了气候。

  高长城挣得“第一桶金”,是在2008年。彼时,宁夏农业产业发展迅猛,各项利好政策频出。在政府的扶持下,高长城贷款投入80万元,成立贺兰县晶诚水产有限公司,迈进了从“游击队”转向“正规军”的第一步。

  村民们都在观望这个“外乡人”:养殖一尾鱼才能挣几角钱,一下子投入这么多,会不会血本无归?

  “大家都以为工业技术日新月异,不知道渔业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技术只要一改进,就能提升质量,增加收益。所以搞养殖业也要解放思想,追着技术跑!”高长城全国各地找市场、学技术,再把市场和技术带回兰丰村。

  当年,他的企业盈利百万元。

  看到高长城的成功,兰丰村的渔业养殖户们沸腾了。养殖户苏云把鱼塘从几亩发展到了150亩,刘传明流转来120多亩鱼塘,兰丰村的渔业养殖开始大踏步前进。

  2015年,已经有一定资本积累的高长城开始转变方向,向名优新品种进军。这两年,他加大投资、摸索技术,建立工厂化渔业养殖车间……今年,他还投入数百万元,建成了目前最先进的循环水养殖车间,准备养殖武昌鱼、石斑鱼等。

  隆冬,在高长城的养殖车间里,数尾鲟龙鱼苗欢快跳动。

  “现在回辽宁已经不适应了,我们已经落户在贺兰县,而且决定一辈子都在这里,这里有我们的乡亲,更有我们的事业。”高长城告诉记者。

  沈占福的百年梦想

  当清晨的阳光洒进小屋,89岁的沈占福美梦初醒。

  4年前,沈占福搬进了通义村老来乐敬老家园。

  有着三子四女的沈占福,并不是没人管。11年前,老伴离世后,沈占福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孩子们有的做生意,有的在工作,各忙各的。我与他们同住不自由,更不想给他们添负担!”

  要让老人老有所养!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好服务、让老人安享晚年成为立岗镇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将原有的闲置校舍改造成单间,配上电视、衣柜,一个环境优美的敬老院就此诞生。

  2014年,老来乐敬老院开业。沈占福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入住敬老院。

  “您有几个儿子,再住敬老院,乡亲们会戳我们的脊梁骨!”家人纷纷反对。

  “你们要转变思想。政府建的敬老院很好,有同龄人可以一起活动,还有人管吃管喝。”沈占福一锤定音。

  在大儿子的陪同下,沈占福成为第一个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每月缴纳500元生活费,住进来4年,沈占福心情舒畅。每个周末,儿女们都来看望沈占福,拉拉家常:大孙子的火锅店每月能挣6万元,二儿子的养殖场又扩大了不少……

  在敬老院,54位像沈占福一样的老人在这里安度晚年。“老人们住进来以后体重都会增加。以前人们都想无儿无女的老人才住敬老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敬老院的好处,想住进来,今天就又有3位老人打电话咨询。”敬老院院长王金荣告诉记者。

  白天和老哥们几个在院子里转转、晒晒太阳、打打牌,晚上和舍友一起看看电视,生活规律的沈占福身体硬朗、很少得病。“日子这么好,我肯定能活到100岁,到我百岁的时候你们再来看我!”沈占福笑呵呵地说。

  “到您百岁的时候,我肯定给您买个蛋糕,一起吹蜡烛!”面对这位近90岁老人的笑脸,叶宏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经过40年的发展,立岗镇人均收入已达到13600元左右。今后,立岗镇还将构建起“一线两园多点”产业发展格局,加速培育特色产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出一个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民风和顺的新农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谢楠二胎产子 吴京微博晒祝福
  • 河南问责安阳殷墟频遭盗掘,多部门共45人被追责
  • 葡萄牙发现百年沉船,载有明朝瓷器
  • 吴贵超中甲处子球!梅县垫底第3 主帅难逃下课命运 廖均健即将重回中超!
  • 光纖之父高錕逝世,眾表哀悼! 他為人、為學皆為楷模
  • 双喜临门!王蔷获中网正赛外卡
  • 宝成铁路客车停运风波:焦虑的北段和“富裕”的南段
  • 乐视影业蒸发74亿:贾跃亭出局 张艺谋与孙俪、邓超亏1.5亿
  • 朋友圈疯传“共享单车”认购系诈骗,别信!
  • 瑞典电视台回应节目公开辱华!中国人不懂幽默,用不着道歉...
  • 西安地铁原副总受贿179万获刑五年 曾帮“发小”中标工程;老人进秦岭捡板栗失联 6天后被找到但已不幸身亡;
  • 英雄联盟S8抽签仪式开幕在即,为LPL加油!
  • 人民日报评瑞典辱华事件:如此"幽默" 我们不接受
  • 冯潇霆发表长文,别用有色眼镜看人!中国足球加油
  • 迪丽热巴也走秀|哪个明星的时装周台步最ok?
  • 白宫将召开量子计算峰会 制定国家量子战略
  • 血性男儿 丁汝昌
  • 贷款两千要还15万 女子遭遇贷款诈骗
  • 综艺未来看 |幻乐之城上演铁甲之恋,这就是灌篮8.25台网同播
  • 上网6小时欠费1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