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长河 映照初心——红旗渠精神述评】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初冬时节,河南林州,乐曲《定叫山河换新装》在红旗渠上空响起来。这段铿锵的旋律,回荡在太行山中,让群众和游客激情澎湃。

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是一条流淌着共产党人初心的精神长河,它的建设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红旗渠建设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引领着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又踏层峰望眼开”,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的发展五部曲。

红旗渠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2019年9月,红旗渠建设者等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红旗渠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华儿女在追梦路上高举旗帜、不畏艰险,勠力同心、奋勇向前。

1.自力更生

“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这是红旗渠建设前,林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林县土薄石厚、水源稀缺,历史上“十年九旱”。据《红旗渠志》记载,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307个村人畜饮水困难,100多个村的群众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清水到处流”的梦想,1960年2月,3.7万名林县干部群众奔赴修渠工地,劈山填谷,开山凿渠。

1960年3月6日到7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正式命名该渠为“红旗渠”,即高举红旗前进。

“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1960年,红旗渠动工时,林县县委响亮地提出了这样的口号。

红旗渠工程动工时,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期,物资匮乏。但林县人民不等不靠,更没有伸手向国家要投资、要材料,而是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集体力量自己筹划。

自己烧石灰、制水泥、造炸药,主动出工出力、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自建营房、自搭炉灶。各级施工组织挖掘潜力,自己制造修理工具,坚持定额消耗,超用不补。

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00多万元,其中85%为林县自筹。

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畴。

历时10年,先后有30万修渠大军鏖战太行,用简陋的工具绝壁穿石,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道。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1966年,三条干渠竣工通水;1969年,红旗渠全线竣工。

饱受缺水之苦的太行山人,终于圆了吃水梦!

修渠前,林县的水浇地只有不到2万亩。红旗渠建成后,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截至2020年年底,红旗渠累计引水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超4700万亩,实现粮食增产18亿公斤。

半个多世纪以来,太行山崖壁历经风雨巍然挺立,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青藏铁路的施工现场,在南水北调的建设工地,在港珠澳跨海大桥矗立的万顷碧波……一代代建设者坚持自力更生,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个个人间奇迹。

2.艰苦创业

“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当年,在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的极端艰苦情况下,林县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高山为咱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面对重重困难,大家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抽空到山上割草,夜里把草铺在石板上,便是床。

长616米的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洞中岩石非常坚硬,锤一次钢钎只能留下一个白印。没有大型施工机械,真是难上加难。

“石头再硬,也硬不过我们的决心,就是铁山也要钻个窟窿!”300余名青年勇挑重担,穿山凿洞。苦战17个月,终于凿通!

高山无言,渠水有声。

在红旗渠精神的鼓舞下,今天的林州人坚持精神立市,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

“质量第一,负责到底”。这句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留下的口号,流淌在一代代林州工匠的血液里。

数十万红旗渠建设者的传人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一批在红旗渠建设中锻炼成长的能工巧匠奔赴全国从事建筑行业,为林州市打造出“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让“红旗渠工匠”叫响大江南北。2015年,林州市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

今年58岁的李江福,出生于林州市茶店镇辛店村,他的父亲李章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石匠,全程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李章拴言传身教,李江福后来从事建筑业,“用良心做事、用诚信盖楼”,成为他坚守的信念。李江福曾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首届“诚信之星”等荣誉称号。

2019年国庆节,李江福受邀参加国庆观礼。他的儿子李鑫是阅兵方阵中的一员。“我是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代,是一名工作了30多年的建筑工匠。我有决心再干30年!”李江福感慨道。

从30万修渠大军战太行,到20万建筑大军出太行,再到百万人民美太行,林州因渠而活,因渠而富,因渠而美。

近年来,林州以工业强市为方向,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引进新兴产业。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8亿元,同比增长10.8%。

同时,经过多年打造,林州市已形成了红、绿、蓝“三色”旅游品牌——红旗渠红色教育游、太行大峡谷绿色生态游、蓝天滑翔运动游,实现了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林州市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国字号”品牌共33个。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904.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6.57亿元,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3.团结协作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是团结协作的杰作。

林县与山西省平顺县相隔巍巍太行,当年修建红旗渠这项跨省跨县跨流域引水工程,没有河南、山西两省的团结协作是不可能实现的。平顺县对工程给予了全面支持和配合,不仅让出了近千亩耕地,而且积极腾民房、找仓库、盘锅筑灶,充分体现了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林县的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干”字当头,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修渠工地上,段与段、营与营、连与连之间还互相比赛,涌现出98个标兵连、233个董存瑞标兵班、117个李改云突击队、2472个模范人物。

红旗渠建设中,吃苦在前,是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他们经常背着钢钎镢头,清基出碴、抡锤打钎,吃大锅饭、啃窝窝头。其中涌现出献身水利事业的技术员吴祖太、带头实干的五好连长石文祝等先进典型。

“红旗渠的建设,是干群团结协作的结果。没有群众的愿望和创造,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朱金瑞表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红旗渠!”93岁的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在林州市东岗镇武家水村讲起红旗渠的故事,这是他同所有村民共同的感受。

当年,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凝聚同心圆梦的共识,增强拼搏进取的动力,通过团结协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这种精神不只存在于那个特殊年代里。

在村民眼里,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是一位敢拼敢做的“硬核”女支书。在这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带领下,3年多时间,庙荒村从一个贫困闭塞的小山村,变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俺村当时太穷了!”郁林英回忆,以前,这个地处太行山下的贫困村,就如它的名字一样“荒”,300多亩耕地靠天收。

没有钱,啥也干不成。郁林英多次外出“取经”。看到好些村通过乡村旅游走上致富道路,她动了心。“俺村背靠太行山,红旗渠穿村而过,发展乡村旅游肯定行!”

“只要把心放正,工作不抱私心,守住道德底线,老百姓就会把你当主心骨。”郁林英说。

说干就干,她三番五次到北京招商,终于引来一家地产公司——“太行观霖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落户庙荒村。2017年,庙荒村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努力打造“渠畔人家”特色民宿旅游村,使65户村民受益。截至2021年8月,已投资4000多万元,21户生活较为困难的群众获得一次性征地补偿和土地流转金134万元。

庙荒村不仅甩掉了贫困帽,还成了致富“明星村”!

红旗渠精神不只存在于林州这个小小的地理单元中,更是充溢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里生生不息,蕴含着迎接现实和未来的磅礴力量。抗洪救灾、脱贫攻坚、抗击疫情……每一场战斗、每一次遇险涉难,中国人民总是能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无往而不胜。

4.无私奉献

“红旗渠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灵魂,我们代代都要把红旗渠的故事讲下去,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在红旗渠干部学院,72岁的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受聘担任红旗渠故事讲解员。每每说起红旗渠,他的心情就难以平静。

张买江一家三代人,都把自己奉献给了红旗渠。1960年,张买江的父亲为修渠牺牲。1961年,13岁的张买江走上红旗渠工地,苦战8年,与无数修渠人一起引来了漳河水。后来,他的儿子张学义成为红旗渠上的一名护渠人,日夜守护着红旗渠。

张买江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张买江成了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编外教师”。他将亲身经历的红旗渠故事,讲给一批又一批学员听。

薪火相传终有继,江山更待新宇开。

林州城内路灯、井盖、雕塑等被注入红旗渠元素,处处可见特色文化标识;夜幕下,红旗渠灯带闪烁,宛若天河;林州城乡,活跃着810支志愿者队伍21.3万名志愿者,他们也是流动的“红旗渠”。

太行山下,红旗渠畔,林州市区高楼挺拔、街巷整洁明净;农村生态园、农家乐次第建成,生意红火。一辆辆旅游大巴车在城市和农村穿行……

林州的变化太大了,没变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红旗渠”!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被老百姓念在心里、挂在嘴边。

2013年,红旗渠干部学院正式成立。“为民、务实、清廉”的院训,“传承红旗渠精神,增强党性修养”的办学宗旨,使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再度激扬中华大地。

2019年2月28日,红旗渠景区讲解员牛琳琳,在首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被评为志愿组金牌讲解员。她说:“作为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代,我的使命就是传承好红旗渠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旗渠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脱贫攻坚进程中,河南人民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在一个“三农”工作特色鲜明、任务繁重的农业大省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面对超过历史峰值的暴雨灾害,河南人民把红旗渠精神转化为重建家乡的无穷力量,同心聚力共渡难关,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努力开创新的局面。

红旗渠精神,是中原大地上动人的“精神图腾”和耀眼的“精神高地”。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认为,红旗渠精神作为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时期的重要实践发展,一方面充分表达了当年林县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英雄事迹,另一方面也充实丰富了中国革命精神谱系。

今天,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仍然有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要去攻克。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状态,为了创造美好生活永不懈怠!

红旗渠水长流不息,太行山石巍巍而立。红旗渠精神始终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这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将激励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阔步前行、一往无前!

来源:光明日报

【强力实施“十大行动” 加快向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迈进——朱是西在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解读】#南阳[超话]##聚焦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共话新愿景 寄语新征程#
实施观念作风能力大提升行动
激发新时代奋勇争先的内生动力
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求突破。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举措、全新的状态,蹚出一条新路。要强化拼争意识,克服“躺平”思想,逢一必争、逢冠必夺。
在转变作风、担当尽责上求突破。要认真落实“13710”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大抓、快抓、狠抓落实22条措施,大力推行闭环责任链工作法,雷厉风行抓落实。要扎实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行动,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在提升能力、干事成事上求突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本领恐慌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能力。深入开展“三讲一争”大讲堂等活动,促进干部比学赶超、增长才干。

实施产业强市行动
创造产业链集群发展新优势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大突破。要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嫁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力争“十四五”末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打造1-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大突破。力争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20家、5A级实现零的突破,打造中部水陆集散中心、全国重要物流枢纽。持续实施“招金入宛”工程,打造区域现代金融中心。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打造区域现代商贸中心。
推动数字化转型大突破。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市。力争“十四五”末,全市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800亿元。
推动开放招商大突破。大力发扬“六皮”招商精神,着力招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辐射力、带动力、整合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推动高能级产业载体建设大突破。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新增2个国家级开发区。
推动企业主体培育大突破。深入开展“千企升级”行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头雁计划”、单项冠军企业登高计划、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和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多做活。力争“十四五”末,新增百亿级企业10家、10亿级企业10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消灭上市企业空白县。

实施创新创业行动
建设更具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立一批高水平的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水平转化平台,做大做强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南阳科技大市场,发挥河南中科院南阳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作用,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强化创新政策支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供应链有效耦合。
建设人才强市。深入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办好企业家节,实施企业家队伍壮大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建好用好院士小镇、人才公寓、创业家园,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南阳。

实施“双高”行动
带动南阳“盆地”隆起成“高地”
强力实施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行动,全面提升城市规模能级,增强承载力辐射力竞争力,打造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
高昂中心龙头。科学规划布局,让城市内核“强”起来。强化主城区现代服务业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康养中心等功能定位。加快有机更新,让城市品位“高”起来。坚持老城与新区、地上与地下、硬件与软件、宜居与宜业相统一,持续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理顺体制机制,让城市发展“活”起来。深化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市区一体理念,理顺管理权责,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形成中心城区一张蓝图规划、竞相协同崛起的生动局面。
加快县域腾飞。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实施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三个倍增计划。融合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十四五”末,所有县全部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力争创成2个全国文明城市。支持西峡、方城、内乡等具备条件的县撤县设市。

实施乡村振兴行动
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攻关、良种繁育提升和龙头种企培育“四大工程”。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实施月季、艾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高水平建设世界月季名城和“世界艾乡”。实施品牌振兴计划,打响水源地公共品牌,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突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撤村并居。“十四五”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建设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深化农村改革。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脱贫地区持续稳定发展,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实施基础能力提升行动
完善现代化南阳建设支撑体系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速南阳机场迁建升级,打造国际航空港;加快推进唐河航运工程建设,构建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体系;争取合西高铁合肥—信阳—南阳段开工建设,打造全国重点铁路枢纽城市;加快推动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100公里。
建强能源保障体系。构建“风光火水”一体化、“产供储销”全链条、多能互补的大能源保障体系。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电力联网枢纽,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新能源基地。
构建现代水利保障体系。主动对接国家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积极推进中线干渠方城贾河调蓄水库前期工作,建设方城汉山、西峡湾潭等大中型水库,加快鸭河口水库清淤扩容。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光网南阳”全面升级,打造全省5G应用示范城市;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特高压设施和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物联网节点、超算中心等项目,打造国家数据枢纽。

实施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
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着力打造高效便捷、办事不求人的政务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一件事一日结”。全面推广“宛快办”APP,努力打造无证明城市。
全面推进法治南阳建设,着力打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持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实守信、重信践诺的社会环境。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打造兼收并蓄、更具吸附力的开放环境。加快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城市,高水平举办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节和世界月季博览会。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坚决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水质安全、供水安全。站位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加大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确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
强力实施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国储林项目实施,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坚决完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争创国字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实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行动
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打响楚汉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根亲文化等文化品牌,打造全链条文创产业,“十四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6%以上。
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实施“旅游+”战略,加快旅游与文化、医疗、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文史、山水、源起、圣贤”四篇文章,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国家中医药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为载体,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抓手,打造中医药强市。以中医祖庭医圣祠为核心,进一步打响仲景文化品牌,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力抓好张仲景国医大学恢复重建,强力推进市中医院新院建设。

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
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好用好中心城区20所完全学校,高标准建成市一中新校区,保持普通高考质量全省领先。新建牧原职业学院、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应用型职业学院。
大力推进健康南阳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市域均衡布局,更好落实优化生育政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行动,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建成养老服务机构4000家以上。坚持“房住不炒”,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阳。推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

【强力实施“十大行动” 加快向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迈进——朱是西在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解读】#南阳[超话]##聚焦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共话新愿景 寄语新征程#
实施观念作风能力大提升行动
激发新时代奋勇争先的内生动力

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求突破。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举措、全新的状态,蹚出一条新路。要强化拼争意识,克服“躺平”思想,逢一必争、逢冠必夺。

在转变作风、担当尽责上求突破。要认真落实“13710”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大抓、快抓、狠抓落实22条措施,大力推行闭环责任链工作法,雷厉风行抓落实。要扎实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行动,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在提升能力、干事成事上求突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本领恐慌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能力。深入开展“三讲一争”大讲堂等活动,促进干部比学赶超、增长才干。

实施产业强市行动
创造产业链集群发展新优势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大突破。要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嫁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力争“十四五”末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打造1-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大突破。力争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20家、5A级实现零的突破,打造中部水陆集散中心、全国重要物流枢纽。持续实施“招金入宛”工程,打造区域现代金融中心。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打造区域现代商贸中心。

推动数字化转型大突破。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市。力争“十四五”末,全市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800亿元。

推动开放招商大突破。大力发扬“六皮”招商精神,着力招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辐射力、带动力、整合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推动高能级产业载体建设大突破。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新增2个国家级开发区。

推动企业主体培育大突破。深入开展“千企升级”行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头雁计划”、单项冠军企业登高计划、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和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多做活。力争“十四五”末,新增百亿级企业10家、10亿级企业10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消灭上市企业空白县。

实施创新创业行动
建设更具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立一批高水平的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水平转化平台,做大做强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南阳科技大市场,发挥河南中科院南阳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作用,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强化创新政策支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供应链有效耦合。

建设人才强市。深入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办好企业家节,实施企业家队伍壮大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建好用好院士小镇、人才公寓、创业家园,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南阳。

实施“双高”行动
带动南阳“盆地”隆起成“高地”

强力实施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行动,全面提升城市规模能级,增强承载力辐射力竞争力,打造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

高昂中心龙头。科学规划布局,让城市内核“强”起来。强化主城区现代服务业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康养中心等功能定位。加快有机更新,让城市品位“高”起来。坚持老城与新区、地上与地下、硬件与软件、宜居与宜业相统一,持续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理顺体制机制,让城市发展“活”起来。深化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市区一体理念,理顺管理权责,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形成中心城区一张蓝图规划、竞相协同崛起的生动局面。

加快县域腾飞。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实施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三个倍增计划。融合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十四五”末,所有县全部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力争创成2个全国文明城市。支持西峡、方城、内乡等具备条件的县撤县设市。

实施乡村振兴行动
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攻关、良种繁育提升和龙头种企培育“四大工程”。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实施月季、艾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高水平建设世界月季名城和“世界艾乡”。实施品牌振兴计划,打响水源地公共品牌,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突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撤村并居。“十四五”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建设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深化农村改革。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脱贫地区持续稳定发展,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实施基础能力提升行动
完善现代化南阳建设支撑体系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速南阳机场迁建升级,打造国际航空港;加快推进唐河航运工程建设,构建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体系;争取合西高铁合肥—信阳—南阳段开工建设,打造全国重点铁路枢纽城市;加快推动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100公里。

建强能源保障体系。构建“风光火水”一体化、“产供储销”全链条、多能互补的大能源保障体系。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电力联网枢纽,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新能源基地。

构建现代水利保障体系。主动对接国家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积极推进中线干渠方城贾河调蓄水库前期工作,建设方城汉山、西峡湾潭等大中型水库,加快鸭河口水库清淤扩容。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光网南阳”全面升级,打造全省5G应用示范城市;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特高压设施和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物联网节点、超算中心等项目,打造国家数据枢纽。

实施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
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着力打造高效便捷、办事不求人的政务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一件事一日结”。全面推广“宛快办”APP,努力打造无证明城市。

全面推进法治南阳建设,着力打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持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实守信、重信践诺的社会环境。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打造兼收并蓄、更具吸附力的开放环境。加快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城市,高水平举办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节和世界月季博览会。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坚决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水质安全、供水安全。站位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加大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确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

强力实施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国储林项目实施,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坚决完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争创国字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实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行动
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打响楚汉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根亲文化等文化品牌,打造全链条文创产业,“十四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6%以上。

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实施“旅游+”战略,加快旅游与文化、医疗、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文史、山水、源起、圣贤”四篇文章,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国家中医药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为载体,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抓手,打造中医药强市。以中医祖庭医圣祠为核心,进一步打响仲景文化品牌,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力抓好张仲景国医大学恢复重建,强力推进市中医院新院建设。

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
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好用好中心城区20所完全学校,高标准建成市一中新校区,保持普通高考质量全省领先。新建牧原职业学院、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应用型职业学院。

大力推进健康南阳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市域均衡布局,更好落实优化生育政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行动,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建成养老服务机构4000家以上。坚持“房住不炒”,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阳。推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图片在民警的教育批评下,龙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打电话请人到烧烤店开车送自己回家。在次日的电话回访中,班某告诉民警,两位好友非但没有责备她,还非常感谢她及时制止
  • (via新华网客户端)来一场说走就走旅游|户外露营get技能户外露营已成为网红焦点,一直喜爱户外活动的我,近期迷上了“挪客”和敦煌联.名推出了户外装备,户外与国
  • [吃瓜{R][吃瓜R][吃瓜R][吃瓜R]有一说一,郑爽在节目中的表现虽然还是带来了一些争议,但实际上,“毒舌吐槽”的形象是她这些年以来走的最适合的路线,也确实
  • 嘴里的碎碎念念,变成身边的岁岁年年今晚没有月亮,可我却想女生头像INS起了那天的星光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也许世界上也有五千朵和你一模一样的花,但只有你是我独一
  • 贵州茅台酒(珍品)选择在此发布,首开茅台先河,成为第一个在“茅酒之源”发布的产品,体现了茅台对于“珍品”的重视,也让茅台的工业遗产群“文物活化”契合茅台紫线发展
  • #2021最后一个小目标##开启更好2022##给2022捎个话#【2021.12.30】 每年这个时候,都可以收到不会画的回复,这个回复能让我看到2021年
  • 一个人反而更好过的星座射手座这个星座一个人反而过得更好,他们有着浪子之称,想去哪里玩,二话不说,就出发,不太愿意和他人过度黏糊,也不喜欢过度的麻烦别人,觉得自己
  • 论子女(一) 八字论子女 生儿育女,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神圣的职责。作为父母,都希望生一个聪明、漂亮、身心健康的孩子,更希望长大之后面为栋梁之材。然而要实现
  • 。 淘宝店和微店同步上新,双店地址链接在评论区找哦。
  • 1、减肥茶、减肥药慎用,很多都添加了刺激性的东西,比如番泻叶、大黄、芦荟,长期用可能会造成结肠黑变病(就是肠子会变黑,妥妥的“黑心肠”)也会增加肠癌的风险。6、
  • 在中部六省,武汉市的经济规模和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他5个省会,没想到武汉市的人才流失率也那么高?而且随着过去几十年的变化,东三省在经济和人口总量越来越不像一个大区,
  • 现在想来,当年的婶母算得上十分的阿Q,精气神实在是我们的拥趸 ! 每回天狗食月,率领我们喊月的总是婶母,母亲没见参与过。父亲和叔父在那时候都在做些什么,我不知道
  • #王一博新歌廿# 好治愈的歌声和旋律,歌词也好喜欢,这首歌有那种黎明冲破黑夜的感觉,让人想起了过去发生的点点滴滴,就好像眼前被什么东西挡住了,然后又亲手撕开了挡
  • 一直探索,一直变化~不给自己设限因为喜欢太多风格也可能是刚签了插画师,新鲜劲儿还没过各种喜欢的风格都迫不及待得想尝试可能会不定期Po些画上来,供各位朋友观赏也希
  • 别墅装修设计 | 老房翻新#承接全国别墅装修设计# 项目小区:成都后花园户型面积:280平米设计风格:#港式风格# 建筑结构:叠拼别墅本案为叠拼别墅,常住为小两
  • 活动时间:11.11-12.12地点: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惠安雕艺文创园惠安公共艺术节/旅游/惠安展览/石刻/文创园/石头/艺术展览#ive KBS##手艺人#
  • 受伤类型中最主要的是炸伤,排第二位的就是烧伤,所以,对于坦克兵来说阻燃作业服还是非常重要的。受伤类型中最主要的是炸伤,排第二位的就是烧伤,所以,对于坦克兵来说阻
  • [泪][泪][泪][泪][泪][泪]躺着吧,好好吃药~ 平安夜的这一天,下了初雪收到了喜欢的圣诞礼物,去做了圣诞指甲,晚上和好朋友出去开开心心吃了饭很开心的一天
  • 因此,当全国都不知道新冠能通过冷链传染时,我们就曾有遭遇战……此次应对德尔塔,咱天津在强化故有模式的同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增兵”确保“勤轮换、不交叉”。记者曾
  • 让人把话讲完,是大度是谦恭,是强而不锐,也是有力量的体现。让人把话讲完,是大度是谦恭,是强而不锐,也是有力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