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科学】在超微观世界发现唯一真理

所以这个也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自作他作都不是。但是不观察的时候,有自然的规律,这个自然的规律就是我们的错觉。难道错觉也有规律吗?它有的,错觉有错觉的规律。

比如做梦的时候,梦也有自己的规律。同样的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一样,我们以为因在前,缘在前,果在后,我们认为这两个是有关系的。比如几个星期之前在这个肥沃的土壤当中播下了一个东西,几个星期以后,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另外的物质,所以我认为它们两个有因果关系。但这是我们想的,这是我们的观点。

然后关于这两个的细微的问题上,在细节上怎么样产生了因果的关系,我们没有看到过。我们去思考,也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但是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所以我们把它定位为因和果。

这个里面也有一个规律——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这个永远不会错乱的。然后我们认为这就是规律。不单是因果,而且有规律,有自然的法则,我们就这么确定了:在世俗当中,这是一个千真万胡的事实。但是一观察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实际这个世界它真正的结构,它的规律是什么样子呢,就是要到微观世界里去看,才能看得出来。

前几天我们讲的,比如我们看到旋火轮, 用香点燃了以后,高速运转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不是一个亮点,而是一个环形的火光,然后这个时候我们要彻底的了解,这个环形的火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们要了解清楚的话,就是要到它的微观当中去看。

现在看到的这个环形的东西是宏观的,它高速运动以后,在我们的视觉当中产生的一个东西,这就是宏观,而它的微观,就是一个亮点。看到了它的微观,才能看到它的真实的面目,如果它的微观当中的东西没有看清楚的话,我们根本没办法知道它的宏观的圆形的火光是个什么东西,是因为速度引起的一个错觉,还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什么东西,我们就没知道了。

往期回顾

大圆满前行甚深的一部分 | 稻秆经系列 · 225

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怎么能发挥作用呢?| 稻秆经系列 · 224

两个同时存在的事物,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 稻秆经系列 · 222

从理论上理解不生不灭 | 稻秆经系列 · 221

因和缘的工作 | 稻秆经系列 · 220

佛教通过因明来推理 | 稻秆经系列 · 219

缘起的本质是空性 | 稻秆经系列 · 218

创造成佛之因 | 稻秆经系列 · 217

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控 | 稻秆经系列 · 216

下一世的轮回的方向 | 稻秆经系列 · 215

自然规律 | 稻秆经系列 · 214

爱则能润种子之识 | 稻秆经系列 · 213

无明及爱,以烦恼性为因 | 稻秆经系列 · 212

识者,以种子性为因 | 稻秆经系列 · 211

有其四支,能摄十二因缘之法 | 稻秆经系列 · 210

生活当中的解脱 | 稻秆经系列 · 209

看得远,才想得开 | 稻秆经系列 · 208

三观颠倒后,没有幸福感 | 稻秆经系列 · 207

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 稻秆经系列 · 206

自我是什么?| 稻秆经系列 · 205

轮回无始无终 | 稻秆经系列 · 204

生命不简单 | 稻秆经系列 · 203

错误的人生观 | 稻秆经系列 · 202

物质不灭,精神不灭,生命不灭 | 稻秆经系列 · 201

学了《佛说稻杆经》的结果是什么?| 稻秆经系列 · 200

现空无别 | 稻秆经系列 · 199

眼见不一定为实 | 稻秆经系列 · 198

从无始以来,如暴流水而无断绝 | 稻秆经系列 · 197

非无因、非无缘 | 稻秆经系列 · 196

十二缘起的循环是一种错觉 | 稻秆经系列 · 195

互相为因,互相为缘 | 稻秆经系列 · 194

十二缘起是循环的 | 稻秆经系列 · 193

不欲远离好色 | 稻秆经系列 · 192

色就是缘 | 稻秆经系列 · 191

改正错处,当小心翼翼 | 稻秆经系列 · 190

大乘佛教的静处 | 稻秆经系列 · 189

大乘禅定,改变因果 | 稻秆经系列 · 188

瞬间智慧,可断无明 | 稻秆经系列 · 187

学佛就要闻、思、修 | 稻秆经系列 · 186

不断无明,永不解脱 | 稻秆经系列 · 185

明白了心的本质,就了解了万法的本性 | 稻秆经系列 · 184
没有真相就是绝对的真相 | 稻秆经系列 · 183
学佛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稻秆经系列 · 182
不了真性,颠倒无知,名为无明 | 稻秆经系列 · 181
十二缘起支的名义 | 稻秆经系列 · 180
为生门故名六入 | 稻秆经系列 · 179
名色是什么呢?| 稻秆经系列 · 178
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感受 | 稻秆经系列 · 177

【缘起论】

关于缘起论,为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与‘实相论’相对称。为佛教教理两大系统之一,据说此划分始于隋代之慧远。与之相对之实相论又称实体论,乃审察诸法之实相本体,并以之为教理之论说。

实相论即以实相为主,阐明一切诸法本体之思考方法。此乃针对以缘起为主之‘ 缘起论’而言,以‘空’、‘有’之观点而言,实相论属于‘空’论,主张‘真空俗有’,谓诸法皆空、不可得,及‘三谛圆融’等极致之说。

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法印之内容,一般最常见者为‘三法印’。
(一)诸行无常,谓自时间上观之,一切现象(有为法)皆属迁流变化而刹那生灭者,故无固定不变坏之物存在。
(二)诸法无我,谓自空间上观之,诸法(包括有为、无为法)依缘起之法则,互相依存,而无‘我’之实体可言。
(三)涅盘寂静,谓有情众生颠倒诸法实相,妄执有‘我’、‘我所’,因而起惑造业,流转不息;如能悟解‘无我’,则惑乱不起,当下即能正觉诸法实相,深彻法性寂灭,获得无碍自在,而证一切皆即寂静涅盘。除三法印之外,又有加上‘一切皆苦’而成‘四法印’者;或仅以‘一切皆苦’与‘涅盘寂静’二者并称为‘二法印’者。一切皆苦系自理想之观点考察现实世界所获之结论;盖现实世界乃凡夫之轮回界,充满苦恼与不满,而无任何绝对之幸福、快乐、完美、圆满、纯净等可言,故谓一切皆苦。

缘起论是佛教对于宇宙产生原因及其现象实质的论述,也是佛教的思想根源。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现象,既不是凭空而有,也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靠许多因素条件组合在一起才能成立,佛教术语称之为“因缘和合”。“因”就是(主要的)因素,“缘”就是条件,因缘际会才有结果,一旦因缘消失,事物或现象就会化为乌有。通俗一点就是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没有任何一种事物、现象是绝对存在的。

缘起论的主要内容,根据佛经解释,可分为十一义:

  1. 无作者义:没有造物主。

  2. 有因生义:一切现象必有其产生的的原因。

  3. 离有情义:一切众生实际上只是各种因缘的和合。

  4. 依他起义:一切现象必须依赖其他的条件才能产生和存在。

  5. 无动作义:没有所谓的第一启动者,只有各种条件的集合。

  6. 性无常义:一切因缘所生现象的本性是无常,都在不断的产生、消灭和变化,没有永恒不变。

  7. 刹那灭义:即便在最短时间单位里,事物也是即生即灭。因缘和合则生,缘尽即灭。

  8. 因果相续无间断义:虽然刹那灭尽,但是因果相续,没有间断。

  9. 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各种现象的因果各自不同。

  10. 因果更互相符顺义:什么因生什么果,因与果永远相一致。

  11. 因果决定无杂乱义:因果之间的关系为自然法则,有条不紊,不会错乱。

这十一义归纳起来,大概有四个重要论点:

第一,没有所谓的“造物主”。即不承认有一个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这一点是佛教与许多宗教,尤其是一神教截然不同的地方。

第二,无常。即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所以任何现象都是无常。

第三,无我。既然一切都是因缘而生、缘尽则灭,因此不会有一个独立的、实在的有主宰性的“自我”存在。

第四,因果相续。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的一切法,不但是生灭无常的,而且是相续不断的。从纵向看,因因果果,没有间断,前前逝去,后后生起,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从横向看,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使三世诸佛也不能改变。

宿命论,也可名为定命论。人们会常说:一个人的福禄寿都是注定好的,活多少吃多少也是命中注定的,连这辈子读几本书挣多少钱都是命中注定的,这就是定命论。宿命论也说由于过去的业力,感得今生的果报。但以为世间的一切,无不由生前业力招感的,对于现生的行为价值,也即是现生的因缘,完全抹煞了。“一切皆有定数”,若真的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由前生铸定的,那就等于否定现生努力的价值。这方面内容可参考《了凡四训。

【佛教的实相论】
  “实相”,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 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 一如,一相,无相, 法身, 法证,法位, 涅盘,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 实谛,实际,皆是实相之 异名。又依名随德用之三谛言之,则 空谛为真如,假谛为实相, 中谛为法界。 法华说实相, 华严说法界, 解深密说真如或无为, 般若说 般若佛母,楞伽说 如来藏,涅盘说 佛性,阿含说涅盘。
小乘以我空之涅盘,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盘为实相。 维摩经弟子品曰:‘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 涅盘经四十曰:‘无相之相,名为实相。’
法华文句记四中曰:‘言实相者,非虚故实。非相为相,故 名实相。’ 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法 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 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 如来妙色身相也。’ https://t.cn/RyhTm9c

对净土法门
生起清净的信心

前言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
信、愿、行,
其中信是关键。

关于信心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

信心有信自、
信他、
信事、
信理、
信阿弥陀佛、
信极乐世界

…… 信心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

真正的信心,
内心一定是清净的。

引经据典
《成唯识论》中云:
  
“ 信者,
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
心净为性。

何言心净?

以心胜故。

如水清珠,
能清浊水。

又诸染法,
各自有相,
唯有不信,
自相浑浊,
复能浑浊余心心所。

如极秽物,
自秽秽他。

信正翻彼,
故净为相。

今修净土,
主乎心净,
信为急务,
明亦甚矣。”
  
这里的信是三种信,

一个是对于诸法真实的事和理、

一个是对于三宝的清净功德、

一个是对于世、出世间的善法的功德,

内心有深深的忍可、接纳、认可、认同,

没有办法去动摇它、改变它,

而且内心深处有一种
乐欲心、
向往心、
欢喜心,

内心变得非常清净,
这就叫所谓的信心,
信心一定是以清净心为体。
  
为什么说信心是以清净心为体呢?

因为信心殊胜的缘故,

哪怕你只有一念的信心,

你的内心都能变得清净,

没有染垢,
所以信心是以清净为体,

或者信心是内心清净。
  
我一旦生起信心,

这一念的清净信心就会起到一种功用,

把不好的、
不清净的染污、
执着,
净化成清净的。

就像一个清珠或澄水珠一样,

不管这个水怎么脏,
一旦放在水里,
浊水就会变得清净,
污浊就会被净化。

信心也是这样的,

只要我内心保有信心的状态,

内心决定会非常清净,

把所有不好的念头都会净化的。
  
信心可以自净净他。

关于自净净他的功能,

我们从反方面作比较来说明。

信心的反面是什么?

就是疑心、怀疑。

怀疑是自秽秽他,
秽是污秽的意思。

如果你有疑心,
你会自己染污,
也会使其他的心、
其他的人变得染污。

世亲论师的故事
  
大家知道世亲论师一开始是学小乘的,

他的哥哥无著菩萨是学大乘的。

他看到哥哥学大乘菩萨,

一开始是诽谤大乘的,

他的内心对大乘不仅是怀疑,

他还诽谤,非常的排斥。

无著菩萨弘扬大乘法门的时候,

他是怎么诽谤、诋毁、耻笑他的呢?

他说:
“ 呜呼无著于森林,
十二年中修等持,
奈何等持未修成,
徒造论典大象驮。”

意思是:
无著菩萨太可怜了,

在森林当中修了十二年禅定,

什么都没修成,

造了很多论典用大象驮着,

这太可笑了!

我们也知道无著菩萨修了十二年,

最后是因为发菩提心见到弥勒菩萨了。
  
他诽谤大乘是因为自己内心有染污,

他当时是小乘非常有名、了不起的论师,

他诽谤后导致很多人对大乘也生起邪见了。

无著菩萨一看,世亲菩萨影响力太大了,怎么办呢?

就让他的两个徒弟去度化世亲论师,没说什么,

就在他的住处天天诵大乘经典,

其中有《十地经》,
早晚不停地诵。

世亲论师就偷听,

有智慧的人听着听着就觉得他错了,

大乘经典太不可思议了,
然后他马上就去忏悔。
  
他当时特别悔恨说,

“ 像我这样的人要舌头有什么用?”

他要把自己的舌头割掉,两个徒弟吓坏了,

就让他去找无著菩萨,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然后无著菩萨就摄受他,
给他讲大乘法门。

讲大乘法门的时候,
他就有一个心愿,

他对弥勒菩萨特别有信心,

就向无著菩萨恳求,

“ 能不能让我也见到弥勒菩萨?”

因为无著菩萨跟弥勒菩萨就达到像咱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一样,

想什么时候见就什么时候能见到,

然后他就替世亲论师祈请弥勒菩萨:

“ 能不能让世亲论师见到你?”
  
弥勒菩萨就说了一段话:

“ 即生当中他造了很严重的谤法罪,他没有办法见到我。

但是在来世的时候,
如果他去弘扬大乘经典,
去讲经说法,

他是有希望和机会见到我的。”

这是弥勒菩萨的原话。

世亲论师听到后就特别难过,

他说:
“ 兄长如龙王,
我似求雨雀,
龙王虽降雨,
无法入雀喉。”

龙王就指的是无著菩萨,

天天给我灌溉大乘的法雨,

我就像一只小小的麻雀想喝水,

奈何我的咽喉太小了,

龙王降了很多水,
但是我也没有喝到,

大乘法门我也没有真正通达。

后来他就发愿弘扬大乘。
  
这个故事说明疑心或者诽谤会自秽秽他。

好比是粪便,
自身非常臭,
凡是什么跟它染在一起的东西都会变臭。

反过来讲,
信心正好是跟它完全相反的状态,

如果我们具有信心,

不论是内心的心理活动还是身体和语言,

都会变得清净。
  
自己生起了信心,
又怎么会自净净他呢?

首先,
身语意会变得清净。

在没有生起信心之前,
我不会发愿、
不会回向,
不知道什么是菩提心、
什么是出离心。

一旦我的信心发动之后,

我的身、语都是清净的,

我会好好念佛,
会好好发愿、
会好好利益众生、
会好好去回向。

心态清净的时候,
我的其它心所、
其它行动自然就会变得净。

我们之前所讲的
“ 信为道缘功德母 ”,

意思就是我们有信心,

所有的道法功德都会产生,

这就是信心的功德。
  
信心的功德竟然如此之大,

愿我们都能对净土法门生起清净的信心,

从而具有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

—— 内容源自西行法师传讲的《佛说无量寿经》

原标题:
信心可以自净净他,
疑心可以自秽秽他

转自:圆觉寺智悲弘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ITZY中转站[超话]#妈的我要收发箍志,太他妈好看了救命,收不到紫砂[伤心]你知道我的心有多疼吗……我有严重的重度抑郁症……99个人格……总有人说黑化是中二
  •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在评论区抽一个人顺丰付邮送几张卡清清霉运[苦涩] 明天抽,年前寄#墨家零售商[超话]# 大家好我是这个微博的原号主,在去年12月20号的时候
  • 请他们告诉你什么时候你的思维不牢固,这可能是改善你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你得到的反馈是个性化且专业的。2.在你进行表述时,想象你的听众是非常聪明的当你在论证自己
  • #半导体# 但从半导体占比最大的手机来看,盈利底大约会是2023年的半年报前后,少部分公司的盈利底部已经在2022年的三季报出现了。外资补仓式流入明显提速,已成
  • 《西游记》中写了很多妖怪,但并没有把它们当成真正的妖怪来写,而是当人来写,体现的也是凡尘世态。有的妖怪甚至被作者描写成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形象,如果不告诉你这是形
  • 此外,志愿者还通过PPT、视频、发放宣传册、互问互答等方式让青少年更直观地体会到毒品、邪教给自己、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引导他们认清邪教组织的本质,提醒大家在收
  • 肖战温柔又帅气,气宇轩昂,翩翩少年,温文尔雅,清新俊逸 ,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成熟稳重,愿肖战顺顺利利,万事胜意,平安喜乐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事情的时候竭尽全力地
  • 有参加的英国网友表示:还不是因为圣诞节大喝特喝了嘛[允悲]而百利甜酒作为英国人在圣诞节时最喜欢买的酒之一,因为只有6个月保质期,让不少参加戒酒的英国人只能无奈选
  •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加盟江苏卫视春晚# 刘宇宁,喜欢你是认真的✨ 三更梦醒,你是檐上落下的星✨ 新年快乐!摩登兄弟刘宇宁 刘宇宁 lyn 刘宇宁一念关山
  • 这样一旦把那个红圈中无法翻译的村拿下后,俄军的左翼安全得到了保证,而且此处地势也有优势,再顺势向斯图波奇基-伊万尼夫卡推进将更加安全。 此处只所以素人认为对伊万
  • (上)》讲座简介: 基督徒信奉至高无上的真主,道教徒相信世间万物皆有神性,佛教徒相信佛是超越一切的最高级别的存在,那么你呢?(下)》讲座简介: 基督徒信奉至高无
  • 人总要有被伤的经历 当然能被疼爱是最好的 如果走不到最后就勇敢地说再见 认真的对待别人的感情 不再抱着玩玩的心态(瞎说的 老天爷别当真)希望我的年能和眼前的烟花
  • #StrayKids周边[超话]#宣宣盘余量(全员都有)欢迎来拼[爱你]tag:jyp2568 大头236 花卡一套 比三糯 黑短糯 圣诞mp7国现 e2线下
  • [心][兔子]匆匆又一年人生就是一路走,一路拥有,也一路失去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有爱自己的家人,有陪伴在身边的朋友,这两年,也拥有了敖哥,大多数时候我都
  • 抖音热推主角小说!q2书名:《叶蔓萧云川》主角: 叶蔓萧云川 《叶蔓萧云川》叶蔓萧云川 《叶蔓萧云川》叶蔓萧云川《叶蔓萧云川》叶蔓萧云川 《叶蔓萧云川》叶蔓萧云
  • 2023年1月21日 播放猫耳FM携手旗下虚拟男团 LASER、MANTA 更新《一起再出发》除夕小剧场LASER除夕小剧场:花灯夜游 2023年1月21日
  • 小众又惊艳的文案1.时间会融化掉所有的尖锐2.活得太清醒不是件浪漫的事3.如果事与愿违 那一定另有安排4.把所有期望降到最低 能遇见就是万幸5.简单的事情 干净
  • 叮咚~欢迎收听MCTS潮玩电台-今日官宣品牌:派里Paili❤参展产品:篮球派里Paili-我叫派里 一岁,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是不经意仰着头,张着嘴巴露
  • 如果再点上酥脆的青岛老炸肉、喷香的烧烤鲜鱿、鲜掉眉毛的鲅鱼水饺……这个夜晚,恐怕是再也无法从名为台东夜市的美梦中醒来了。走进夜市,滋滋冒油的红柳烤肉,使空气染上
  • 今年,在异地,在没有妈妈的世界里,听着窗外的烟花声…妈妈,今年是燕子的本命年了,8还是9岁的时候站在镜子前想着12岁的自己和24岁的自己都是什么样子,盼着自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