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cn/ExWJ1pa[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沙丘# 虽然《沙丘》刚公映,但我已经看了 4 遍,其中 3 遍是 IMAX 版。看完第1遍后,视觉奇观是预期之中的,但整体的那种震撼感受是远超预想的。就像一个国外影评说的那样,我如同在 1968 年第一次看到《 2001太空漫游》。很少有电影能让观众这么早就意识到,我们亲眼目睹了一部属于这个时代的科幻经典电影的诞生。

我虽然是一个科幻迷,但我对《沙丘》原著小说并不是很热衷,只看了第一本(原著一共有六本)。1984 版《沙丘》我也看过,但它只成功地激发了我去看了另一部纪录片《佐渡洛夫斯基的沙丘》。维伦纽瓦导演的《沙丘》在故事上基本遵循了原著,所以足以让我或者对《沙丘》原著稍有了解的观众在观影时不会有任何背景故事障碍了。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大受震撼并沉迷其中,并不是因为那个背景浩大繁琐的原著故事,也不是那款古早的电脑版游戏,完全是因为维伦纽瓦导演在银幕上所塑造出的那个宏大而震撼的电影世界,那个属于维伦纽瓦的沙丘世界。

我看完第1遍后,就知道这部电影肯定是属于 IMAX 大银幕的。就像维伦纽瓦导演说的那样,如果你在电脑甚至手机上看这部电影,那就如同「在浴缸里开游艇」一样,于是后 3遍我看的都是 IMAX 版(因为国内影院排片有限,其中有两遍是 3D 版,我个人更喜欢 2D 版,除了亮度外,还因为我不用戴两幅眼镜看电影)。

在 IMAX 银幕上观看《沙丘》属于在头脑中绽放烟花秀的体验。《沙丘》的摄影指导格雷格·弗莱瑟曾担任《猎杀本·拉登》、《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等电影的摄影指导,他和维伦纽瓦的配合共同打造了《沙丘》在低调肃穆中又透露着奢华的影像风格。几乎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个镜头结束,我作为观众完全感受不到已经过去了两个半小时,只会在第一屏片尾字幕出来时略带惆怅地意识到,电影已经结束了……

这两遍让我看到和感受到了更多的电影细节,也不断在增加这部电影在我心中的魅力。这样的电影是很少的,随着你不断观看,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验而且还是不断上升的。我大概在看到第三遍时,已经在琢磨一个问题了:《沙丘》这部电影的魅力,究竟来自什么?

可能震撼到大多数观众的都是这部电影几乎完美的影像。它打造了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沙丘世界,有无数奇思妙想的视觉元素,让观众在陌生感和惊奇感之间一直保持着好奇心。但仅凭视觉奇观是无法让观众在两个半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惊奇感的,也无法让观众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度和投入感。

但这个故事也并不复杂,它甚至都没有严格遵循好莱坞类型片惯用的三幕剧结构,整个故事在后半段的叙事其实是反高潮的。主角保罗也没有一个明显的人物成长弧线,他从一开始就是命中注定的天选之子,面对命运的巨大冲击也几乎没有做出什么决定性的选择,甚至很少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女主角因为故事的限制,基本全片都是一个字面意义的「梦中女孩」,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人物冲突和表演发挥。而片中的大反派如果按照严格的剧作标准衡量,肯定是不合格的工具性人物,因为他是坏人所以他是坏人……

汉斯·季默的音乐非常成功也非常抢眼,但如果我们单独去听这些音乐,顿时就会失去很多魅力,甚至有些吵闹和怪异。

电影《沙丘》据说有 1700 个左右的特效镜头,而大部分特效镜头如果不是专业特效人员,甚至可能都看不出来它们是特效镜头。只有那些明显脱离现实世界的视觉元素,如巨大的星球、巨大的沙虫、巨大的飞船、巨大的建筑、巨大的机械、巨大的邪恶反派等等,我们会意识到这是特效制作的。但对于这种级别的科幻电影来说,它的视觉刺激并没有超过时下最流行的超级英雄电影。

可所有的这一切组合在一起之后,它们在银幕上组成了一部叫《沙丘》的电影之后,这一切忽然就散发出了无可抵挡的魅力,能让我在观看三遍之后仍然内心激动无比……也许这就是我们说的「电影」吧……

这种电影就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的原因。因为「梦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信息」,只有这样的电影,才能把无法言说的梦传递给观众。如果有一个电影的神坛,那《沙丘》就是构建这个神坛的一块砖石。《沙丘》已经在国内公映了,我们可以去电影院亲自感受一下这个来自最深处的信息,是不是和我们的梦能够有所共鸣。

【我说文艺】林森:“知青”原点与时间之书 ——论韩少功长篇小说《日夜书》(下篇)

“日”与“夜”之二:革命与日常

《日夜书》在革命与日常之间处理得最有意味、最为复杂的人物,显然是马涛。作为叙述者陶小布的妻子马楠的哥哥,在《日夜书》中,马涛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也是全书中韩少功刻画得最耗心力的一位人物。马涛是一位“革命者”,或者说自以为的“革命者”,他读书甚多,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体内涌动着革命者的坚韧,不少的知青都被他的魅力所倾倒,包括小说中的“我”——陶小布。除了有革命的理想,马涛也有胆量,在因密谋被揭发入狱之后,他仍然不改其志,他犹如永动机,一直喷涌出“革命”的力量。而且,他身上保持着这种状态数十年,直到多年后身处国外,仍是一副引领全世界思想革命的派头。在这个意义上,马涛是一个超脱之人,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世俗生活,为了某种“理想之光”便把一切都压了上去,从不后悔。我们可以不认可他的思想,可我们又很难不为他这种追索的毅力所震撼。马涛的让人难忘,当然不仅是因为这“伟光正”的一面,甚至可以说,韩少功刻画他、读者记住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另外一面。作为革命者的反面,马涛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没有了那种面对历史、面对思想、面对时代的如鱼得水,他失去了那种“对自己入迷的书过目不忘,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某一段,甚至能准确锁定哪一页,讲一个小说或电影里的故事,也能风生水起和准确无误”的“超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把姓王的喊成姓刘的,把杀猪的叫成弹棉花的,把人家的三大姨叫成四姑娘……”饭烧焦了,他路过几次也不熄火。马涛的这种“与生命相脱节的纯粹来自知识演绎的思想狂妄。他内心的自我膨胀和傲慢来自于知识给人带来的心理优越,他忽略了思想的奇葩只有落实到常识的现实才能开出真实的花”。马涛把一家人尤其是马楠伤害极深,陶小布作为旁观者,在讲述之时饱含愤恨。马涛对家人、朋友的伤害是持久性地,他甚至把自己的女儿笑月也丢给马楠,基本放弃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也酿成了小说结尾处笑月自杀的惨剧。而马涛本人,对那些被他伤害的人毫无知觉,只认为所有人都轻慢了他,他的“伟大”被所有人扼杀了——他认为马楠为保护他而在他下狱期间烧掉他的手稿,造成了他曾提出的某个伟大思想未被承认,这对他是摧毁性的。马涛的这些自以为是和思想狂妄,都身披一件“伟大”的外衣,他永远觉得身边人没有给他创造足够多的条件,让他一展身手,于是把“匕首”一次次刺向最亲的人。

革命的轰轰烈烈和日常的鸡毛蒜皮,在这里形成了某种刺眼的对比。一个个疑问也由此诞生:以牺牲身边最亲的人来完成的“革命”,是否具有合法性?连最亲的人都可以如此肆意践踏的理想,是否仍然值得尊敬?革命与日常的摩擦、冲突,是否就像“夜”未能融于“日”?

日”与“夜”之三:身体与精神

《日夜书》里,韩少功极力回归传统长篇的表达,更多地以故事本身来讲述,作者的强行介入不多,但也还是有。韩少功在故事讲述的中间,插入一些章节,分析人物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有“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泄点与醉点”先分析了这两者的不同,这两个描述生理高潮的概念,“泄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饱”,“醉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好”。之后则是分析N、安燕、姚大甲、吴天保、贺亦民等人的性经历,试图从这里头,挖掘性经历与他们的性格演变、命运走向之间的隐秘关系。“准精神病”则是以蔡海伦、马楠、万哥、马涛几人的某些几近精神病的性格表现作为分析对象:蔡海伦无论任何场合,都把女权挂在嘴边,把所有的话题都引向关于女权的争论;马楠任何时候都让陶小布表达对她的爱,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变心;万哥是一个穷怕的人,到南方最早开放的城市见识一番之后,心态失衡,导致后来被骗,而这个经历颇多的人,最后变成了喋喋不休的“营养专家”;马涛永远活在他的伟大理想和现实庸常的摩擦当中。“器官与身体”则主要是关于贺亦民的奇人奇事,贺身材很矮,也不识几个字,要谈女朋友还得请别人介绍《红楼梦》等名著中的典故,以方便其“找话题”,就是这么一个人,竟极有偏才,发现了电表上的极大漏洞,长期用电而表不走动,他还有多项技术专利……这个奇人也是畸人,他的腿与腰、手、脑、舌、耳、心等器官被韩少功缓缓道来。

身体作用于精神,精神也支撑着身体。很显然,这相对、相反的概念,被插入完整、线性的叙事当中,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花活儿,而是要在人物的命运向前发展的时候,稍微歇一歇,停下来思考那些被故事裹挟着往前的人物,除了社会的、时代的浪潮裹挟,还有没有一些不被注意的因素,潜在地影响着那群人的生命走向?作为个体,精神方面的追求、喜好甚至怪癖,其实也在左右着一个人——虽然这可能很难被我们所看见。除了精神,身体、样貌也跟一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贺亦民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泄点”和“醉点”,这本是身体上的反应,可这种身体反应,又往往抵达精神层面。身体和精神,显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连一体、互相转化的,就像“日”与“夜”的永远相连,不可分割。

日”与“夜”之四:少年与老年

《日夜书》里,人物从知青时期的少年,变成活在当下,逐步退出职场的老年。针对少年时期,韩少功少见地在自己的长篇小说当中书写爱情了——而对情感的书写,往往被视为韩少功的一个“薄弱环节”。《日夜书》不仅仅写爱情,甚至也有了性描写,这更是韩少功作品中罕见的。马楠为救哥哥马涛,去找徐副主任,被夺了初夜。后来的第22章、23章里,陶小布和马楠两人进行着让人唏嘘心碎的“第一次”。所谓的性描写,当然不是为了描写性,而是在对话、动作当中,写出马楠和陶小布所受到的身体、心理伤害。陶小布失败的第一次,当然是因为介怀马楠被徐副主任夺取了初夜——虽然他极力否认;马楠后来没法生育,跟当初的徐副主任是不是也有着某些隐秘的关系?这些被时代抛到山沟沟里的少年人,其被时代给予的伤害,通过一次“失败”的性关系,被折射出来。他们下乡之前的那种冲天豪情,被现实雨打风吹去。可以看出,韩少功在书写知青这一段少年生活的时候,既对那个时代保持着警惕性的思考,“将与自己同时代并且命运交集在一起的人作为麻雀,加以刻薄地剖析”,也有对这一段少年经历保持着某种刻骨的痛惜。

老年这一段,韩少功还写了职场,写了办公室政治。比如说第28章突然出现的陆学文,这个在厅长陶小布手下任副厅长的活宝,和陶小布来了一场“宫斗”。韩少功也写到了家庭里的日常,马涛和妻子离婚后,把女儿笑月丢给了马楠,陶小布和马楠之间为笑月的教育,发生了诸多摩擦。而马涛作为一个“时代英雄”,自以为在国外能呼风唤雨,却不过落得一个被鄙夷、嘲笑的下场,他开启一场国内之旅时,已经身患绝症,仍再次把陶小布等人折磨得七零八落。陶小布只能把这当成一个绝症之人的最后任性,把所有委屈吞回肚子。

抛弃掉历史的浪潮,仅仅时间本身,仅仅是少年变成老年的过程,就让人如此触目惊心。这种时间不舍昼夜的流逝感,通过少年和老年的对比,更显清晰,这也是属于作者的感怀,如黄灯所言,“在史铁生无法克服生理的极限早已离世之后,在张承志已越来越远离主流并自动边缘化的形单影只中,韩少功是否感到了一代人被历史的风吹雨打之后的落寞和悲凉?”

“日”与“夜”之五:畸人与英雄

《日夜书》里,韩少功一反《暗示》当中人物和故事只提供例证的方式,开始用心刻画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关于这一点,韩少功自己也说:“《日夜书》讲的是一些‘50后’国人的故事……他们是畸人,也是英雄。说畸人,是他们困于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有怯懦,有幻想,有自负,有盲目,有粗鄙……说英雄,是他们抗打击,能折腾,用于反抗,富于激情,相当于一片蓬蓬勃勃的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度和底层根系。”韩少功本人特别清楚这一代人身上的两面性,他看到了那些同龄人,在这数十年里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在这里,有人性暗淡的一面,也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有时代不堪的一面,也有时代动人心魄的一面。很显然,真正有价值的思想、真正感人的人物,都绝非仅有所谓“正面”“正能量”的那一面,一定是两面甚至多面的混杂交织,其丰富性才足以让人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其丰富性才经得起推敲和细品,畸人和英雄同为一体两面,也是“日”与“夜”混杂交织的一种。

可以看出,韩少功在《日夜书》里,通过一组组相对概念的对照、彼此映射,来构建他心中的“50后”一代人的生命历程。它们有时是界限分明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日就是日夜就是夜;可更多时候,它们又是混合交织、互相转化的,黑可以逐步过度到白、日可以慢慢变成夜。所谓《日夜书》,有日、有夜,也得有“书”,有记录的冲动、有书写中的沉思和犹豫,才能组成这一代人、这一个时代的故事。

感性的“回归”

《日夜书》有着结构方面上的考量,比如说,大量的插叙、倒叙,使得过去的时空和后来的时空,得以穿插、映照。这种手法的运用,对于大体上知晓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读者,阅读障碍不算太大,可对于境外的读者,其进入难度肯定是存在的,以至于《日夜书》的台湾繁体字版、韩文版,不得不“将这部小说里的情节布局稍作调整”。除了跳跃和闪回的大量运用,还在一些章节中间插入“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隔断完整的阅读,让读者有放慢脚步、略作沉思的时间。

《日夜书》的首版简介上写着“知青一代的精神史,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灵动的言表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这话我们可以当广告词来理解,前面的话则是对这部小说的概括。相对国内其他作家的作品,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相对韩少功自己的作品,其“思辨”其实是在“后撤”的,因为韩少功最擅长的思想,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大的“压制”。《马桥词典》和《暗示》中,韩少功本人经常会跑出来,和作为叙事者的“我”混为一体,而且,因为这两部小说中,那个叙事者“我”都是没有姓名的,这就让作者韩少功和叙事者“我”的串场特别厉害。而在《日夜书》中,这一做法基本绝迹,韩少功本人隐遁了,只有作为叙事者的陶小布存在。从这一个小切片便可发现,韩少功在努力压制着思考的冲动,让故事本身去阐释,让故事自然生发意义,也就是说,在《日夜书》里,感性在大面积“回归”。

为什么在思考一代人命运的作品当中,韩少功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思辨,而“臣服”于故事本身?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在于,韩少功或许认为,他本人的思辨与历史的“真实”相比,他更愿意诚实地记录,而不是交出个人的思考——又或许,年满耳顺之年的韩少功,内心萦绕着当年知青生活里遇到的念念不忘的人,他的记录冲动远远大于他的思考冲动。“岁月流逝,数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弹指之间,千年变局。天地之间,唯心是归。当熠熠闪光的那么多人和物正变得模糊,相伴相守的日子渐次凋零,受惠者的一眼回望岂是多余?……放下技法,放下风格,放下创新野心,放下禁忌掐算和风险规避,一切从内心开始,便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把这些既畸人又英雄的旧日故交记录下来,以免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烟尘处,是韩少功写《日夜书》最大的缘由。把这些后来成为了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的知青一代如实呈现,让后人从活生生的人物和生活中,感受当时的历史现场,便是《日夜书》最大的价值。

也正是出于这最质朴的记录、“书”的初心,“感性”在《日夜书》里得到了“回归”,《日夜书》也成为韩少功笔下最像传统长篇小说的作品。韩少功的中短篇小说,完全符合我们对经典中短篇的理解,很少在作品当中直接以思辨性的语言进行介入,而多以故事来自然呈现。可长篇小说里,他的探索性太强,于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成为了一种“奢侈”,《日夜书》的出现,算是一个意外的特例。


——原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5月
----------------------------------------------------
林森,作家,《天涯》杂志副主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小镇》《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海风今岁寒》《小镇及其他》,长篇小说《关关雎鸠》《暖若春风》《岛》,诗集《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随笔集《乡野之神》等。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北京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海南文学双年奖等,作品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中国小说排行榜、《扬子江评论》文学排行榜等。

考上北大,然后呢?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会被收编,被虚无,被“小”化,忘记底层,远离工人,承受社会撕裂之痛。
  在叙述中,我一直力图超越“阶层流动”“阶层上升”的话语,同时避开悲情叙事,而代之以阶级分析和社会结构分析。
  正因为我在叙述我的个人成长史中,加入了大量的理论反思,使我感觉这个稿子会很难写。因为几乎我提到的每一个故事,我都做了自己的解读。如何把故事讲好,又能写出背后的理论判断呢?我能想到的是《西行漫记》。
  我特别期待这个稿子,特别是在知道记者还去到了我千里之外的云南家里,对我家人深入采访之后。我想象着这个稿子,能够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之感,让他们看到,底层身份的认同,能够给人带来全新的世界观,带来别样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动力。 https://t.cn/EwWuOZ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过了一会儿,华佗回到院子里一看,好家伙,青年人正坐在院子里愁得发呆呢!见华佗走来,他苦着脸儿说:“师傅,这脓布太难洗了,黑白芝麻密密麻麻也不好分哪!”华佗低头一
  • 7月10日,8:19到小区内核酸小屋进行核酸检测,后被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酒店。7月10日,8:19到小区内核酸小屋进行核酸检测,后被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酒店。
  • 有了自我,有了生活圈,就不要为下头男再伤心难过了。别失去自我,别为了任何一个人,一样事情,放弃自己,其实我也可以发光发亮,我也可以被别人继续欣赏,喜欢。
  • #王俊凯演技# 我觉得很棒,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孟超是王俊凯演的大概也认出他是这个满街游荡的野孩子,你会觉得孟超就是本该生活在那里而不是演出来的,本人整个泪点都在
  • 话说大家觉得雷神之锤都有啥啊,我先来,我觉得“方糕”和“还看”!我十几年的闺蜜,原来也在嗑st[抱一抱]今天是第一次聊起这个话题,她知道我在磕,但我第一次知道她
  • 即便不看剧情,粉丝也可以舔屏(我就是被王一宝的美貌耽搁看剧的,对不起傅导,谁叫你这么会拍帅哥呢)所以,这部剧在我心里,可以给120分,多出来的20分是给颜值的,
  • 他真是我这辈子见过的男的中最贱最有意思的了,虽然毕业后我俩就基本没怎么联系过了那个xs少年,前半部分的词好尬,引用了好多李白的诗句,尬到男主送外卖晚了半个小时那
  • 谁会不喜欢毛茸茸小动物呢[爱你][爱你][爱你]P1猫咖打工猫[哇]性格超好,但是有罐罐才会往身边凑P2朋友家的猫猫,因为是七月生的,所以叫月七,摸到它真的超级
  • 轻轨环山开比过山车安全,血压会升高[耶]⭕️打卡洪崖洞,欣赏千厮门大桥❌体验飞天之吻,离市中心太远,时间不够。然而,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不幸遭遇雷击的油松王在二
  • 对此,网友们就很诧异了,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又是女儿的生日,张伦硕竟然要躲出去跳操,看来这家庭似乎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和睦,而张伦硕对待两个继女似乎也并没有那么的用
  • #原神[超话]#刚刚有陌生人 进我世界 可能就无聊吧 就问我要打什么不 ?#nct西珍妮[超话]# 壁垒壁垒‼️避雷闲卖家:et020309一开始我只是没看她
  • 因为苟且有一万种需求,一万种痛苦,而诗和远方只有一种快乐。不要为了等待而等待,也不要为了遗憾而遗憾,世界上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刹那的光景永远都只是人生海海
  • #如何评价GAI改编的玫瑰少年#【广菲克产销分离JEEP国产在即】在4月20日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广菲克展出了包括菲翔米兰典藏版、致悦Cross概念车、致悦M
  • 图2:系外行星的大气构成,WASP-96b是距离地球大约1150光年的一颗气态巨行星,质量大约为木星的一半,公转周期只有3.4天,于2014年被发现。图5:船底
  • 酱猪蹄虽然不是绝对的C位,但它和肘子一同酱制时,在秉持着自己筋多耐啃的特性之外,还粘上了肘子丰富的油脂,肥瘦互补。即使你去晚了,没有挑到心仪的部位,别的部位吃起
  • 我想,一个人的重新开始,从他微笑的那一刻起,然后是轻松,然后是坦然,然后是幸福…… #珠海交警# 【小妹妹不要怕,警察蜀黍带你回家!fu式交友法则哈哈哈哈交朋友
  • 本次以1号线、2号线、城郊线为试点进行冷弱空调测试,其他线路是否设置冷弱空调结合后续运营情况决定。3)从8月15日起,郑州地铁部分线路设置了冷弱空调车厢,乘客可
  • #鄂电新闻#【“电保姆”走进敬老院 】8月9日,国网襄阳供电公司尹集供电所党员走进凤凰村养老服务中心,对养老服务中心的供电线路、设备进行全面 “体检”宣传安全用
  • 我早两年就开始用洗脸巾了,觉得毛巾真的很容易滋生细菌诶~很多皮肤科的妹子也说用洗脸巾方便,不过挑的时候要注意下材质,能用全棉的别用普通纯棉的。其实很多妹子护肤
  • 25、没发起态的日子里也有好好生存。11、活的像个观看者会轻松良多。